读《德育新论》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时间:2019-05-15 16:2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德育新论》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德育新论》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第一篇:读《德育新论》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读《德育新论》有感

“以分数看人,以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是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现象,当然,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生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前不久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很有启发。其中鲁洁教授就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目前在社会、学校德育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3·5学雷锋活动,过于追求形式,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鲁洁教授就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学校生活的德性决定了学生本身的德性,对学生品德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想谈一谈自己对于德育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特别是中小学,此时的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不能独立地对事物的好坏进行判断。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极其大,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做一个不仅学习上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老师,更可以在生活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感染你的学生,让他们向你学习,将来成为一个用爱心看待世界的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德育。

然后,教师应该平等的看待学生,不应该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一些同学。目前还有不少教师存在一差具差的观点,认为学生成绩不好什么都不好。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学许在音乐上富有天赋,也许还是个体育强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转变这种观念,特别是身为班主任的教师更应该如此。应该同等的看待学生,真正做到不对任何学生存在偏见。

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品德教育这门课。品德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在教材背后也隐含了大量德育的信息,如民族自豪感、对国家的热爱等等,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们提供的。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同时为我们的校园生活也提出了一些要求,现在我们应该努力做好知识的积累,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做好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第二篇:《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以分数看人,以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是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现象,当然,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生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前不久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很有启发。其中鲁洁教授就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目前在社会、学校德育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35学雷锋活动,过于追求形式,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鲁洁教授就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学校生活的德性决定了学生本身的德性,对学生品德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想谈一谈自己对于德育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特别是中小学,此时的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不能独立地对事物的好坏进行判断。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极其大,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做一个不仅学习上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老师,更可以在生活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感染你的学生,让他们向你学习,将来成为一个用爱心看待世界的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德育。

然后,教师应该平等的看待学生,不应该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一些同学。目前还有不少教师存在一差具差的观点,认为学生成绩不好什么都不好。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学许在音乐上富有天赋,也许还是个体育强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转变这种观念,特别是身为班主任的教师更应该如此。应该同等的看待学生,真正做到不对任何学生存在偏见。

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品德教育这门课。品德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在教材背后也隐含了大量德育的信息,如民族自豪感、对国家的热爱等等,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们提供的。《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在老师的介绍下,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XX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育新论》一书。这本书介绍了道德教育与道德哲学、文化学与德育、德育与认知、道德与情感、德育的本质和面临的新挑战、德育的目标及其分类、德育过程理论、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在书中,鲁洁教授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这个观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今社会,我们过于追求形式,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孝道、雷锋精神教育等,我们做到了教育,但真正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因为大家都把孝道、雷锋精神当成课本知识进行记忆而已,并没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对此,鲁洁教授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倡导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同时,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以成绩来评论一个学生的好坏”现象,不可否认,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习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有平等性、目的性、示范性。师生关系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接触,就谈不上师生人格、个性的相互碰撞,乃至影响、也就不存在教育者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站在神圣讲台上的引路人,但是,更重要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培养的促进者,是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关心、爱护、指导和帮助。作为老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要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帮助每一个困难的学生树立信心。其次,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还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身心最深刻的影响莫过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再次,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最后,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从“主体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即倡导以“对话”为内在精神,从非对话时代走向对话时代。增进师生的交流、沟通和交往。

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颁发,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将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用感染、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这门课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既然身为一个人民教师,我们就应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做事先做人,德育是一切教育之首。近来我认真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很有启发。其中鲁洁教授就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师生关系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接触,就谈不上师生人格、个性的相互碰撞,乃至影响、也就不存在教育者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

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平等性。首先表现在人格尊严方面,教师与学生在社会意义上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不是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次在德育过程中从教育学意义上讲师生之间也是完全平等的。教育不一定在道德上永远是学生事务老师,学生的道德境界有时会超过他的老师。

二、目的性,师生关系是必然的,不容师生选择的关系,它毕竟是在教育的原则指导下组织、建立和发展的。

三、示范性。师生关系又具有示范性特点。单一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崇高的道德关系对其他同学具有示范作用,影响其他同学按照同样的道德准则与人相处。

教育上人人平等在评价学生时不再是谁最聪明,而是谁在哪一方面更聪明。人人都是聪明的人,只不过角度不同。大家想象一下,那些平日里在我们眼中的所谓“差生”,也许在身体运动智能方面是个高手,也许在视觉空间方面是个天才,也许在音乐智能方面富有很大的潜力,也许在人际关系方面是个行家里手……他们将与其他语言智能优秀的孩子一样自信,一样能够高高的挺胸抬头,这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同样的成功机会,避免了种族歧视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

一个人的素质像冰山一样,浮在水面上的是学历、文凭、专业知识、真正决定成功的是在水面下的责任感、价值观念、毅力和协作精神。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师在未来时代的使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在素质教育中依然是灵魂和核心。“育人为先,德育为先”,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也是为我们祖国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要求,因此我们责任重大。《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暑假期间我细致地读了《德育新论》一书,发现原来我们一直都有用心地践行着各种德育方法,在此与大家一同分享。

1.实际锻炼法。是组织受教育者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接受锻炼、训练,从而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比如:学习活动、委托任务、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执行制度等。从学习知道我们应当学习什么,从行动知道我们应当怎样去行动的。从谈话学会谈话,从书写学会书写;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实,从有恒学会有恒。

本学期,为了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学校大队部组建了义工小队去探访孤寡老人,组织不同年级学生参加由广东省教育促进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主办的“‘寻找海珠’亲子定向活动”、“‘关爱生命,安全你我’自护自救亲子公益活动”和“‘小小科学家’公益培训活动”。期末,学校还安排学生到瑞宝派出所、肯德基、广州农商银行等地去考察,让学生接触社区、融入行业、参与劳动、合作交流,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获得对行业的体验与感悟,学会在实践中规划自己的人生航向,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从而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暑假时,学校提供了三条社会实践体验路线,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路线去进行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这一切都切实运用到了“实际锻炼法”,收到了一定成效。

2.榜样示范法。道德教育需要榜样和教诲,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典范:历史伟人、民族英雄、革命前辈、思想家、科学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他们是民族的代表、人类的精英。

示范:教师、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所作的示范。

样板:通过评优树立的学生样板,包括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结合学科进行德育的渗透,语文课堂上,老师常以课文中的伟人给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我们教师平时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还进行家长德育流动课堂,邀请家长来学校给孩子讲课,教师和家长都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另外,我们的每个课室都有一块争章榜,优秀的学生都在榜上,他们都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3.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已经形成时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导他们不断上进,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滋长的方法。主要有: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操行评定等几种方式。在不伤害学生身心的前提下,给予必要的惩罚或引导其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是必要的。

对于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思想品德的评价,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新的学期我将运用“虚拟货币”管理制度,使那些枯燥的规则和纪律变得更加有趣,让遵守规章制度能更加给学生以成就感,以此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良性竞争力,增加合作意识。我管我班的“虚拟货币”叫“星币”,“星币”的多与少将是学生评优的依据,他们还可以用自己赚取的“星币”在班上买到需要的文具,这让学生懂得靠自己努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除了这些老师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外,我们还每一阶段都会用心地在《学生成长手册》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果遇到问题学生时,我们会带他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单独的谈话,引导他说出心里话,帮助他解决问题。本学期,学校还邀请了社区的心理专家给孩子和家长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还为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开设了培训课。

4.避免不良的社交。他认为儿童必须非常用心地避免不良的社交,“青年人应当小心地防备一切腐败的根源,如不良的社交,不良的谈话,没有价值的书籍之类。”

这方面我们一直都在向学生强调,要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就如我们中队的口号“礼是我的修养,仪是我的形象,让礼仪之星闪亮星空吧!”,时刻提醒着学生要讲文明,守礼仪。

做事先做人,德育是一切教育之首,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努力,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认为,学校在德育教育这方面已经尽所能地做到更好,但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研究,希望我们在德育方面的研究上会有更大的成果!《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以分数看人,以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是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现象,当然,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生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前不久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很有启发。其中鲁洁教授就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目前在社会、学校德育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35学雷锋活动,过于追求形式,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鲁洁教授就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学校生活的德性决定了学生本身的德性,对学生品德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想谈一谈自己对于德育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特别是中小学,此时的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不能独立地对事物的好坏进行判断。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极其大,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做一个不仅学习上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老师,更可以在生活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感染你的学生,让他们向你学习,将来成为一个用爱心看待世界的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德育。

然后,教师应该平等的看待学生,不应该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一些同学。目前还有不少教师存在一差具差的观点,认为学生成绩不好什么都不好。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学许在音乐上富有天赋,也许还是个体育强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转变这种观念,特别是身为班主任的教师更应该如此。应该同等的看待学生,真正做到不对任何学生存在偏见。

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品德教育这门课。品德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在教材背后也隐含了大量德育的信息,如民族自豪感、对国家的热爱等等,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们提供的。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同时为我们的校园生活也提出了一些要求,现在我们应该努力做好知识的积累,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做好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1.《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2.《德育十论》读书心得

第三篇:读《史记新论》有感

从《史记新论》浅谈白寿彝老先生

我读的《史记》新论是白寿彝先生所著的由求实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那个版本,总体感觉有些陈旧,或许是时间太久的缘故,同时感觉有些单薄,全书共计96页。但读起来后发现,白老先生的著作语言凝练、目光长远、语言深邃。阅读之中不免有些心潮澎湃的感觉,仿佛在跟一位哲人对话,长时间的疑惑与不解顿时烟消云散,有时感觉自己也仿佛刹那间变得深邃,自己也仿佛刹那间明白了一切。总之,拜读白寿彝老先生的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更加明白了《史记》,也更加使我明白了“中国史学史”的深邃与伟大,更加明白了“历史学”的魅力,明白了它带给历史工作者的快乐。

白寿彝老先生的《史记新论》共分为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史记》写作的历史背景”,白寿彝老先生从西周末年共和执政时谈起,主要写了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记载的特点,从其社会背景谈历史记载特点转变的原因。第二部分写“究天人之际”,写到司马迁认为天道不可信、用宗教历史揭露宗教的虚妄、注重人士在历史上的作用等,同时也写了司马迁论天的自然观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第三部分写“通古今之变”,写到《史记》在编撰方面对古今关系的处理、《史记》对历史事件人物评价上的历史发展的观点以及《史记》对当时政治危机与社会危机的揭露等。第四部分写“成一家之言”,写到《史记》综合古今典籍及其他资料创造出一部通史、综合古今学术便被源流得失、综合已有史

体创立新的史书体裁和《史记》“继春秋,述往事,死来者。”第五部分写“寓论断于叙事”,它不是先发表一套议论,再讲事实,也不是把事情说完了,再来一个架空的分析,而是通过历史过程的叙述,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第六部分写“空前的巨著,优秀的楷模”,《史记》在他所包含的时代上,在丰富的内容上都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在那种历史条件下,就能不仅记载上层,而且也能记载下层人物;不仅记载统治集团的人物,而且也记载被统治阶级的人物,说明他的眼光是比较远大的。最后附“司马迁寓论断于叙事”,写到顾炎武提出的问题、最基本的形式、两两对照和细节描写。

作为后生晚辈,《史记》看过一遍,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对其内容也只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对司马迁思想体系的理解和史记背后大义的解读。对于白寿彝老先生所提的观点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首先从《史记新论》这本书说起,这本书与现在市面上大部头的书比起来,显得甚是单薄,但几乎句句箴言,语言无比凝练。从白寿彝老先生的思想来说,应该说是“整体的历史观”,比如他谈《史记》写作的历史背景,从西周末年谈到西汉汉武帝时期,历时七百多年,同时还谈到历史体裁变化背后的社会背景,真可谓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大历史观”。其次白寿彝老先生在解读司马迁思想的过程中,他的观点无疑是深邃的,比如司马迁从各方面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他果断的提出这是“见圣观衰”的思想。

白寿彝老先生在解读司马迁思想的过程中,他对司马迁超越时代的思想无疑是钦佩的,但并不迷信,比如他认为司马迁论天的自然观既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史记》并没有摆脱神秘思想的影响,它相信气数,相信祖先的善恶对后代遭遇起作用。白寿彝老先生在本书中引入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无以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白寿彝老先生认为《货殖列传》的大量论述表明司马迁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生活的作用,财富对社会政治关系和社会意识的作用。白寿彝老先生虽然较多地运用了现代理论,但并没有忘却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比如在谈到司马迁“注重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说:“司马迁认为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帝王将相。从今天的要求来衡量,《史记》在写人民群众这一方面是非常不够的,但在当时,它能写人的历史就不简单了,在它以前的历史记载几乎都是人鬼不分的。”着深刻体现了白寿彝老先生注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解读历史。最后从治学态度来看,白寿彝老先生无疑是严谨的,对于许多问题他并没有给出定论,只是强调这是他个人的观点,比如在谈到司马迁怎样估计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时,尽管他在前文中已摆出很多事实,他依然说:“我认为,他在一定程度上是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足见其语言的严密性,体现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

阅读《史记新论》,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读懂了司马迁,也在一定程度上读懂了白寿彝老先生,白寿彝老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第四篇:读《德育智慧源何处》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读《德育智慧源何处》有感

一开始看到《德育智慧源何处》的书名,我想着又该是一本理论高深的书籍吧。可是信手一翻看了一看,我发现这是一本以心灵感悟教育经典案例为主体,以随笔的形式阐述一个个经典而值得深思的案例,深入简出,非常引人入胜。

整本书共有经典案例78个,张老师用经典案例、心灵感悟、相关链接等栏目详细的介绍了德育的思想与观念、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德育的技术与智慧等德育相关内容,既有理论的研讨也有实践的总结,点面结合、深入浅出。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也可以感悟到朱永新,魏书生的教育理念;既可以看到马寅初、季羡林的大师匠心,又可以欣赏到李庾南、王金战的教育智慧。虽然这是一本班主任工作助手丛书,但我觉得非常适合每个德育工作者去品读与学习。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标准越来越高,给教育带来巨大挑战,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德育在现代教学中也就显得举足轻重了,有句俗语说的好“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那么我们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呢?我想还是需要我们在原有的德育观念和德育背景下不断去研究德育新情况、解决德育新问题。要做到一名合格的德育工作者,我觉得需要树立以下观念: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开复在给学生的信中提到“我们要培养成功、自信、快乐的学生”。那么成功、自信、快乐的学生,他们的老师应该具有怎么样的素质呢?——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高效的教学技能。“大学之成在于大师”,大师的养成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有开放的胸怀和终生学习的理念。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让学生佩服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德育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学生是社会的产物,我们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知识面广,他们追求时尚,崇拜明星,他们也很懂得享受,他们身上的这些特点,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我们改变不了。但是我们也有大有作为的地方。我们可以去主动接纳他们的兴趣,关注他们关注的事物,站在他们的角度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学会自尊自爱,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如本书中经典案例5《怎样铲除旷野里的杂草》引发的心灵感悟:用美德占据心灵。

我们的教师应该教育感化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撒爱、感恩和温情的种子。“一两的预防胜于一磅的治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早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休叫少年的心灵空荡荡,要在少年的心灵里确立起对某种神圣的和不可违背的原则的深刻信念,对某种唯一正确并与真理相符的原则的深刻信念。要让这些唯一正确的道德真理成为少年明亮的路灯,成为向他指引正确道路的星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努力做到的。

(3)健全的人格,发展的个性。德育工作的好坏,最终落实到能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养成教育是不是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心理品质的角度讲,健全的人格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是学会做人的先决条件。通过德育活动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让他们有足够的能量去适应21世纪多元化的社会,也是德育工作的内涵和精神。

(4)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后进生、问题生一直是令班主任头疼的。倾情弱势学生、关注后进学生。教师应把爱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好”和“差”是相对的。每个学生好比一粒种子,都有发芽、开花、结果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开发。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也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个体。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后进生。

本书中经典案例13《马卡连柯让曾经抢劫的青年去取钱》给我们的感悟是要尊重后进生。尊重是一种精神力量,有些后进生,就需要用这种精神力量去拯救灵魂。

要尊重后进生,就要让美德占据他们的心灵,我们要用慈爱和善良去接触世界上最温柔、最敏感的物质——青少年的心灵。要保护后进生的人格,要善于发现他们心中能响应召唤的那一隅,要做他们的朋友,真心诚意地体会他们的最细微的思想、愿望和忧虑,并对之作出反应。

德育之重,关系国家的未来;德育之难,在于将要将美德种于学生心中;德育之美,在于其能幻化为美好的行为和语言。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会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凭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五篇:读《班主任工作艺术》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读《班主任工作艺术》有感

所谓接纳,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在言语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的举止而给予的承认和接受。它不同于赞成,而是对受教育者的宽容、尊重、认可、真诚和爱心,接纳既是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距离的必要手段,也是最终使教育者的严格要求得以贯彻的良好基础。它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所应掌握的一种教育艺术。

一、强化认识上的接纳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有的学生犯错误,一犯再犯,出现反复;有的学生偏偏在班主任强调某个问题之后“闯红灯”,有的学生恰恰在最不该出问题的时候出了“漏子”。这时,作为集教育者与管理者于一身的班主任,不能认为学生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而采取“不予原谅”的态度,甚至采取种种高压手段。要知道,此刻正是班主任最易以接纳态度触动他们心灵的时刻。假如班主任以一种接纳态度,既了解学生表层的行为和态度,又进一步探索更深层的、本质的甚至是下意识的部分。就会发现那种简单的处理,永远无法使学生心里埋着的困惑得到解脱。

所以,这就要求班主任应该静下心来认真调查分析,真正做到思想认识上的接纳,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注重情感上的接纳

班主任教育学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情感过程,教育目标常常是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情感的交流、融洽与升华中实现的。因此,让教育过程充满和谐融洽的气氛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这种气氛的形成也只有班主任从情感上接纳学生的言行时才有可能。所以班主任也只有在情感上接纳了学生之后,才能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三、促成条件上的接纳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努力促成条件上的接纳。首先,应该有一种能无条件接纳学生的胸怀,这种接纳是整体性的,既包括学生的长处,也包括他们的短处。其次,班主任要积极创造条件去接纳学生。再次,班主任在条件上接纳学生,还表现为允许犯错误的学生“讲条件”,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四、妙用方法上的接纳

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有不少优秀班主任表现出得心应手的高超艺术,收到了显着的教育效果。具体说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谅解式接纳。二是间隔式接纳。三是分解式接纳。四是反差式接纳。

当然,我们不夸大接纳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正如我们不夸大教育的作用一样。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以接纳的态度对待学生,容易取得教育的成功,所以接纳在班主任教书育人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和艺术。

下载读《德育新论》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德育新论》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新课程数学阅读教学新论》有感

    读《新课程数学阅读教学新论》有感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了7年。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却有这样一种体会:对新课程理念大多耳熟能详,脱口而出,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摆脱不了传......

    读钱穆国史新论有感

    读钱穆《国史新论》有感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封建专制浅谈 葛喜生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系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鏐之后,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堪称自学成才而荣......

    德育新论读后感

    《德育新论》读后感 德育一直和美育、智育、体育并称,并且排在第一位,可见德育的重要性。然而如今在我国“以分数看人,以成绩评价学生好坏”的现象仍广泛存在,致使在教育上过分......

    《德育与班队工作指导》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德育与班队工作指导》有感通过两年的工作实践再次翻开《德育与班队工作指导》这本书,使我从定义的角度明确了德育即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精选范文合集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篇1 《德育新论》介绍了道德教育与道德哲学、文化学与德育、德育与认知、道德与情感、德育的本质和面临的新挑战、德育的目标及......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有感

    浅谈如何当好班主任 西屯中心小学 姜小丽 “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响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热爱你,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

    读《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读《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禄丰县和平镇小学 王绍安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智者交谈,读魏书生的书就是这样的感觉。读完此书,感觉有很大收获。有如生命之石划过天空的闪......

    读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读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赵秀芹 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每当下定决心要读书时总是被一些要紧和不要紧的的事情而困,致使自己的读书计划就此终止了,但是每每想到要写点什么时总是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