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与班队工作指导》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德育与班队工作指导》有感
通过两年的工作实践再次翻开《德育与班队工作指导》这本书,使我从定义的角度明确了德育即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体现出了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重要性在中外历史上都有着明确的记录,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认为一个人只要知道什么是善良和正确,就一定会去实践它,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英国教育家洛克,则通过强调“理性”培养年轻绅士的风度和道德品质,要求“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即为德育。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他尊重儿童的天性,强调自然发展的法则,主张德育要注意儿童成熟过程的阶段和年龄特点。
我们具有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自然对德育也有着自己的记载,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为培养忠於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居于首位的重要地位;封建社会时期“仁、义、礼、智、信”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
于丹讲《论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贡问政》。孔子在回答弟子提出的治理国家的问题时说:“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即只要三条就足矣。第一,强大的军队;第二,足够的粮食;第三,人民对国家的信仰)。子贡再三追问让老师只保留一个,孔子“去兵”,“去食”,只留下了“民信”,人没有粮食,无非是一死,自古而今谁不会死,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没有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孔夫子认为信仰的力量足矣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小小的故事,揭示了信仰的重要性,那么信仰又从何而来呢?德育教育能否指明信仰的方向呢?
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之一就是要给学生指明方向,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是其人格社会化和道德标准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的他们可塑性极强,正是一张白纸可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的时期。而“由谁来画?怎样去画?画上些什么?”就是德育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以上均说明了德育工作对于国家、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爱心让学生懂得爱、学会爱,从心底里感悟到道德规范的力量。马克思曾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我们想要让学生懂得并有所感悟,就必须自己率先做到,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只有身自正才能正人。就像孩子是家长的镜子一样,学生就是老师的一面镜子,从学生的言行中能找到老师的影子,好的老师常常会成为小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教师的整体形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同样有着较强的榜样作用。所以任何一位教师都应当时时、事事、处处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谈举止都要自觉地为学生做出表率,对学生们产生直接的、潜移默化的,也是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影响作用。除此,我们在方式、方法上还要讲究艺术,减少负面影响,将积极作用充分的发挥到位。
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启发老师们要学会将爱“倒过来”。就如同人们不一定喜欢自己所欣赏的人,但一定会喜欢欣赏自己的人一样。老师要学会随时随地在孩子心中增加爱的能量,提升自己爱孩子的能力。每个孩子心中都有爱的账户,赞赏他、让他喜欢,就是“存款”,就是增加孩子心中爱的能量!抱怨他、让他讨厌我,就是“取款”,就是透支孩子心中爱的能量!我要不断学会接纳和感恩孩子的缺点,而不是抱怨孩子的不足,将爱到“问题孩子没问题”作为德育教育的目的。为孩子构建一个爱的能量场,让孩子在其中吸收爱的能量,撞开心门、抚慰心灵、化解心结、拓宽心胸格局,从而有动力和勇气去战胜一切!
第二篇:读《德育新论》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读《德育新论》有感
“以分数看人,以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是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现象,当然,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生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前不久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很有启发。其中鲁洁教授就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目前在社会、学校德育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3·5学雷锋活动,过于追求形式,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鲁洁教授就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学校生活的德性决定了学生本身的德性,对学生品德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想谈一谈自己对于德育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特别是中小学,此时的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不能独立地对事物的好坏进行判断。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极其大,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做一个不仅学习上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老师,更可以在生活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感染你的学生,让他们向你学习,将来成为一个用爱心看待世界的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德育。
然后,教师应该平等的看待学生,不应该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一些同学。目前还有不少教师存在一差具差的观点,认为学生成绩不好什么都不好。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学许在音乐上富有天赋,也许还是个体育强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转变这种观念,特别是身为班主任的教师更应该如此。应该同等的看待学生,真正做到不对任何学生存在偏见。
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品德教育这门课。品德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在教材背后也隐含了大量德育的信息,如民族自豪感、对国家的热爱等等,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们提供的。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同时为我们的校园生活也提出了一些要求,现在我们应该努力做好知识的积累,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做好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第三篇:见习班主任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见习班主任有感
作为见习班主任,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管好我的学生,是用我的心去感化他们还是真枪实干的严格管教。我一直在思考,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我一直想要做到一个认真负责的班主任。为此,我努力,我付出,我无悔。
接手初一12班已经三个星期了,作为他们的副班主任,刚开始我就是想用心去感化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管理。对于我这样的想法,12班班主任张老师指导我说最好是恩威并施,多加严厉,否则是管不住学生的。也许是刚实习班主任,我的激情很高,每天一有时间就去班里,看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看见他们心里就很高兴,感觉时间过得也很快。渐渐地我和学生们越来越熟悉,课下他们就把我当成朋友一样对待,说说笑笑,他们喜欢听我讲大学里的事情,喜欢听我的经历;于是,我就当做聊天讲给他们听。而他们也开始和我谈心,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愿意和我交流。但,事情都有两面性,时间久了,感觉他们变得比以前更随便了,上课铃响后还不能安静的上自习,还有个别学生上课说话,不安心学习,也许是自从我接受他们后,他们觉得我并没有那么严格,于是他们就开始不服管,触犯纪律。我及时的预感到苗头不好,感觉不能再纵容他们,我也越来越体会到张老师开始给我讲的那些话了。作为老师,尤其班主任,一定要严格,在辅以关心,正所谓恩威并施,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听话。
但也许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某些事情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感悟吧。对于管理学生,我决定要严格起来。毕竟严师出高徒,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转变的很快,在面对他们时,和以前相比也少了许多谈笑。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课,我都会提前去侯课,让他们安静下来,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这,也是对学生们的负责吧。上课的时候,也会悄悄的在教室后面的窗户看他们,如果上课太吵,我也会严厉地教育他们。经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的状态比以前好多了,也安心的学习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我变得严厉而躲我,依旧还是很主动的和我打招呼向我问好,向我请教学习问题。想到这,心里就会泛起一丝欣慰,打心眼里喜欢他们。
在这童真的年纪,他们永远有一些孩子的天真。他们可爱,他们努力,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对他们的爱。我会努力做好实习班主任,好好珍惜这段时光,做到恩威并施,好好关照他们,给自己、给学生们、给这次顶岗,增添一道最美好、最珍贵的回忆!
第四篇:读《德育智慧源何处》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读《德育智慧源何处》有感
一开始看到《德育智慧源何处》的书名,我想着又该是一本理论高深的书籍吧。可是信手一翻看了一看,我发现这是一本以心灵感悟教育经典案例为主体,以随笔的形式阐述一个个经典而值得深思的案例,深入简出,非常引人入胜。
整本书共有经典案例78个,张老师用经典案例、心灵感悟、相关链接等栏目详细的介绍了德育的思想与观念、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德育的技术与智慧等德育相关内容,既有理论的研讨也有实践的总结,点面结合、深入浅出。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也可以感悟到朱永新,魏书生的教育理念;既可以看到马寅初、季羡林的大师匠心,又可以欣赏到李庾南、王金战的教育智慧。虽然这是一本班主任工作助手丛书,但我觉得非常适合每个德育工作者去品读与学习。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标准越来越高,给教育带来巨大挑战,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德育在现代教学中也就显得举足轻重了,有句俗语说的好“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那么我们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呢?我想还是需要我们在原有的德育观念和德育背景下不断去研究德育新情况、解决德育新问题。要做到一名合格的德育工作者,我觉得需要树立以下观念: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开复在给学生的信中提到“我们要培养成功、自信、快乐的学生”。那么成功、自信、快乐的学生,他们的老师应该具有怎么样的素质呢?——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高效的教学技能。“大学之成在于大师”,大师的养成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有开放的胸怀和终生学习的理念。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让学生佩服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德育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学生是社会的产物,我们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知识面广,他们追求时尚,崇拜明星,他们也很懂得享受,他们身上的这些特点,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我们改变不了。但是我们也有大有作为的地方。我们可以去主动接纳他们的兴趣,关注他们关注的事物,站在他们的角度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学会自尊自爱,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如本书中经典案例5《怎样铲除旷野里的杂草》引发的心灵感悟:用美德占据心灵。
我们的教师应该教育感化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撒爱、感恩和温情的种子。“一两的预防胜于一磅的治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早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休叫少年的心灵空荡荡,要在少年的心灵里确立起对某种神圣的和不可违背的原则的深刻信念,对某种唯一正确并与真理相符的原则的深刻信念。要让这些唯一正确的道德真理成为少年明亮的路灯,成为向他指引正确道路的星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努力做到的。
(3)健全的人格,发展的个性。德育工作的好坏,最终落实到能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养成教育是不是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心理品质的角度讲,健全的人格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是学会做人的先决条件。通过德育活动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让他们有足够的能量去适应21世纪多元化的社会,也是德育工作的内涵和精神。
(4)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后进生、问题生一直是令班主任头疼的。倾情弱势学生、关注后进学生。教师应把爱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好”和“差”是相对的。每个学生好比一粒种子,都有发芽、开花、结果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开发。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也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个体。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后进生。
本书中经典案例13《马卡连柯让曾经抢劫的青年去取钱》给我们的感悟是要尊重后进生。尊重是一种精神力量,有些后进生,就需要用这种精神力量去拯救灵魂。
要尊重后进生,就要让美德占据他们的心灵,我们要用慈爱和善良去接触世界上最温柔、最敏感的物质——青少年的心灵。要保护后进生的人格,要善于发现他们心中能响应召唤的那一隅,要做他们的朋友,真心诚意地体会他们的最细微的思想、愿望和忧虑,并对之作出反应。
德育之重,关系国家的未来;德育之难,在于将要将美德种于学生心中;德育之美,在于其能幻化为美好的行为和语言。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会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凭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五篇:分析班主任工作与德育
分析班主任工作与德育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德育氛围,与学生良好沟通
韩愈在《师说》里这样描述教师的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个人认为非常有道理。作为班主任,要想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必不可少。但是不少班主任已经习惯了“太拿自己当回事儿”,总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说教或者批评。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还很容易激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德育教育工作根本就得不到充分展开,更别提取得良好的效果了。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彻底放下自己的“高架子”,努力转换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德育教育氛围,从而实现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初中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且不能很好地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纪律,说脏话、迟到、打架的行为时有发生。如何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促进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呢?我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探究与反思。最后决定以小班会的形式与他们进行沟通。
谈话中,我问他们:“你们印象中的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学习成绩好,遵守纪律,能让老师和父母都引以为傲的。”“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你们身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潜能和优势,这是那些好学生也比不上的,作为你们的朋友,老师真心希望你们以后也能让老师让父母都以你们为荣„„”“朋友”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冲击,使他们认识到我这个老师是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与他们商量、沟通,而不是颐指气使地批评他们这么做不对,那么做是错的„„在这种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也就很乐意与我进行沟通,分享他们内心的细腻情感和思维变化,就这样我们彼此走进了对方的心灵世界,实现情感上的碰撞,为促进学生日后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铺平了康庄大道。
二、结合家庭、学校的力量,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班主任要想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就必须与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这是取得良好的与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我们生活中常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家庭教育在德育中必不可少。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利用家访、电话等形式加强和学生家庭成员的交流和沟通,指导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以正确的方式实行家庭教育,在家庭生活中不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对于学校来说,则可以经常举办一些以“德育”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如,辩论会、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德育的理解,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高水准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此有个正确的认识,切不能持有“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等想法;而应该不畏艰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做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风格和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为他们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