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3岁,我与女儿的亲子阅读经验分享
0-3岁,我与女儿的亲子阅读经验分享
原文 | 颖静(陪伴札记)
从苗苗出生到现在的三年出头的时光里,我们一起读过了近千本书,可是直到现在,我还在挖空心思地想着如何更好地进行亲子阅读,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发生过太多变化了。
之所以我会花非常多的时间和心力在她的阅读上,还是因为我想要把这个世界上跟孩子分享,其中在我看来很重要的一种分享方式就是阅读,阅读不用看天气,不用很大的空间,不用任何辅助,只要有你有我有书就行,而在我们一起读书的时光里,我发现,这也是孩子在跟我分享她的世界。
一岁前
我们真正开展每天固定时间的亲子阅读,大概是在8-10个月,并不会说话,但是我印象很深的是一岁的时候,爷爷奶奶来上海给她庆祝生日,她把一本农场书封面上的十来种动物一一地指给爷爷看,也就是说,小朋友在阅读中,还是培养了一定的认知,同时也建立了最初的阅读习惯,培养了阅读趣味。
阅读习惯
我当时给她阅读,并不是为了培养认知,更多地为了培养阅读习惯,我们一般在睡前都会有上床后的阅读时间,看二十分钟左右的书,然后喝奶、关灯睡觉,这个习惯在日后一直延续了下来,时间会慢慢变长。
当然在白天的任何一个时间,我也会想着跟她一起看书,给她讲一些非常简单的小故事。每一次阅读,都会有大量的停留和互动,早期的阅读,不仅仅是讲述,会有更多地象声词的演绎来丰富她对于书本的画面感。
阅读兴趣
在一岁以前,我们看的比较多的是立体书、翻翻书、触摸书,以纸板书为主,那些一岁以前看过的usborne出版社的低幼翻翻书,苗苗一直都很喜欢,到很大了都会自己拿出来翻着看。
她对书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色彩、动物和一些比较简单的变化上,比较著名的翻翻书《Dear Zoo》,每一个盒子打开能看到一个动物,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当时的专注力也的确是非常好,能够盯着一本书仔细地从头看到底,而且能找到很多变化,虽然我们当时看了不少原版卡纸书,但是很多时候我都是用她习惯的中文来给她讲的,之所以原版书看得多,还是因为我觉得设计地更好的关系。
阅读建议
小朋友在小的时候,拥有的书其实不需要很多,每一本可以看很多遍,有时候看一本熟悉书,远远比一本全新的书更有兴趣。
孩子从书本中认识了色彩、动物,而在讲述的时候,也有大量让她自己感受的停顿,让她自己触摸,自己打开,即使自己撕坏也没有关系探索。我有些不太确切地记得小时候一天看多久书,但是也不会太久,基本上都是亲子阅读,但是偶尔,她也会自己拿起书本,一个人静静地看,沉浸其中。
一岁到两岁
一岁到两岁的那一年,可能是我们读书总时间最长的一年。那一年我整理书单,发现给她买了四五百本书,而且很多书都看了几十遍。
阅读兴趣
几乎每天晚上,除了哄睡,我们大量的亲子时光都是在读书,这一年也是她学习母语进步飞快的一年。
最早喜欢的系列有咕噜汪和鼠小弟,真的是可能每一本都看了三十遍啊!我记得她自己讲出来的第一个单字表达的故事,就是《鼠小弟去海边》,十四个月的时候,她自己翻着图片讲道,兔,圈,海,游!意思就是兔子也带着游泳圈要去海边游泳。
苗苗小朋友
那段时间,每天晚上,一本接着一本,要讲十来本书,才能安心熄灯睡觉,在这些短短的童真故事的阅读中,小朋友的语言能力飞速提高。
到了一岁半以后,她开始输出整句,当时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一个故事要听到能够全部记住复述,才肯放过,我记得有一天读了一个相对字数比较多的故事,小朋友要求我在字数最多句子最长的那一页反复读了十几遍,可能觉得自己还是没记住背不出来,着急了起来。
当时她喜欢主体人物非常清晰的简单故事,对自然类和动物类情有独钟,另外一点就是对语言有着极大的敏感度,可能在两岁前,是我们对诗歌和散文体的绘本最爱的顶峰,爱重复爱背诵。
这一年,她的阅读单本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对故事的理解力越来越好,大概在20个月以后,她慢慢能够听一些非常长的绘本,我当时也很惊讶,她能够安安静静地听完一整本卡梅拉,在后来两岁出游的飞机上,也是靠三本卡梅拉让她安安心心地度过了机舱时光,之后每次坐飞机,我都会带上足够的书来让她变成一个天使宝宝。
阅读方式
我们以亲子共读为主,很少给她听故事(其实至今我也没有买过故事机),虽然没有读很久的书,有时候会有一种口干舌燥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我读得比较投入),但是回想起来还是非常美好的时光,在亲子阅读中培养的感情,可能比一切都要重要。
在幼儿阶段,录音比起亲子共读来说,还是略有不足,因为没有了绘本画面的补充,小朋友对单纯的故事情节理解力可能还有欠缺,另外就是比较难以捕捉她的趣味点,一起看绘本读绘本时候,会有许多不同的停留和延伸,是一个互动反馈的过程,这是故事机比较难达到的,但我也会把一些她喜欢的需要反复读的绘本录下来,放给她听,都是建立在已经看了很多遍书的基础上。
阅读建议
总而言之,一岁到两岁,小朋友对于绘本的重复性很强,几乎白读不厌。同时,对于语言的重复非常喜欢。有一些我看来非常适合语言学习的绘本,的确也是她当时的最爱,比如台湾的童书爷爷林良的两个系列,有好几本她都百读不厌,仔细想想,其实是语言流畅,句型重复比较多,抓住了她当时的语言敏感期。
这个阶段也是孩子最坐得住的一个阶段。对苗苗来说,书里的世界似乎是最大的天地,所以不妨多尝试各种各样的小故事,尤其是一些成系列的故事,能够让孩子有种即熟悉又新鲜的感受。
两岁到两岁半
两岁,我为孩子开启了英语阅读。最开始,英语绘本一周也就是一两本,小朋友还是坚持着自己一定要背出来才算数的韧劲,经常十几遍地听一个英文故事,而在我们英语用TPR启蒙的基础上,小朋友对很多绘本的演绎也更感兴趣了。
阅读兴趣
过了语言发展阶段后,孩子开始追求绘本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建议家长们选择一些含有寓意的虚构文学,让宝宝在学习语言之余,更多地去思考和回味故事,增强她对世界的认知。
阅读方式
原版绘本我会选择简单一些的,因为这对她来说是新的阅读体验。我们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阅读英文绘本、听故事方面,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对这个新的体验感受好。
阅读是为了丰富她的视野,所以会选择各种各样的作品来读给她听,许多音乐主题或者艺术主题的绘本都做得有趣而深入浅出,大大丰富了亲子阅读的广度。
阅读建议
这个阶段的阅读我也更用心一些,做一个投入感情的朗读者,才能真正带小朋友进入情境。同时,会有更多的互动,她对故事不再是背诵,而是复述或者提问。她开始有了非常多的问题,非常多的疑惑,有一些我会解答,有一些我也不知何从解释,就让她留着再去读一遍。
两岁半到三岁
两岁半以后,小朋友变得调皮了起来,每天的阅读时间较之从前明显下降。我这个当妈的说来惭愧,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但是有时候她也能读个一两小时书,夸张的时候读个小半天,也是有的,但大部分时候并不是很主动,而且一切都是自主行为,看她自己的兴趣和意愿。
阅读兴趣
两岁半以后,比起阅读和听,孩子更爱演绎故事、更爱问为什么。一本原来能五分钟读完的书,可能要读上二十分钟,她觉得有意思或者没理解的部分,会翻来覆去地看。有时候我读完了一遍,觉得累了,她会提出来,我自己再去看一遍,虽然她还是不认字,但是对图画看得更细致了,也会在画面上做比原来更久的停留。
孩子也开始喜欢阅读时间比较长的一些故事,比如《彼得潘》、《绿野仙踪》这些读起来要很久的故事书。她对于阅读相关的延伸兴趣,也开始慢慢展现,比如一起演、想去看演出等。这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己思考,对阅读的故事有了很多的自己理解和想象,也需要自己去一遍遍地角色扮演。
阅读方式
纸质书阅读时间虽然变得少了,但是我为她增加了大量的听故事时间。另外,还会去看一些舞台剧,尤其是读过的故事。她非常爱演,可能小女孩的关系,也可能是教英语绘本的时候经常一起演,陪读的大量时间,基本变成了陪演,但这也是一个自主表达和复述故事的好方式。
英语的亲子阅读还是相对更多。她也慢慢能接受听一些长一点的故事,如果听不懂,她会要求翻回来再听一遍,倒是很少要求翻译,但是有时候我为了知道她到底理解了没有,会停下来要求她用中文复述一下大概意思来了解她的程度。
阅读建议
我觉得早期阅读或多或少地奠定了她的审美和趣味,所以我会花很多心思让她多读一些好书,因此,选书可以倾向一些获奖作品,多看各种的推荐书目。还有就是自己要大量地多读,有体系地给孩子演绎和阐发。
阅读在我们家从来都不是功课,而是趣味和奖励。如果她不想读书,我只会引导或者激发出她的兴趣,让她愿意坐下来读书,而如果她要放下书去玩,也都依着她的想法,没有我要她读书的强迫。我希望让她知道,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你自己希望做的事情。
我现在更注重培养她一个人把刚刚讲过的故事再看一遍,以及和大人一起讲故事、复述故事或者自己翻着书讲给我听的能力。
颖静心语:在这三年的伴读生活中,我很高兴,自己读到了那么多优秀的儿童绘本,常常自己都觉得惊喜和温暖,会能常有感怀。所以说,养育子女,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我对小朋友的阅读还是略有执念的,从小的时候我注重她阅读习惯的培养、专注力的提高,到现在会有意识的培养她复述的能力、发现细节的能力。虽然,她长大以后更爱玩,我也愿意陪着她依着她的兴趣来享受童年。依然会每天引导她坐下来读一会书,这是我必做的功课,毕竟阅读能够带领我们通向更大的世界。
第二篇:2—3岁亲子教案:糖果宝宝
2-3岁亲子教案:糖果宝宝
《糖果宝宝》的亲子活动,通过围绕糖果而展开,即“点名游戏——认知活动(糖果宝宝)——涂色活动(我给糖果穿新衣)”的系列活动,让宝宝知道吃太多糖对牙齿不好……
一、点名游戏
目标:熟悉自己和朋友的名字,感受友好的集体氛围。
过程:
1、家长带宝宝面向教师席地而坐成一个半圆,宝宝做在家长的前面,教师做在宝宝的对面。
2、教师自我介绍:“各位家长、宝宝,大家好!我是黄老师。”向宝宝挥手说:“宝宝好!宝宝也会受向老师问好好吗?请家长握住宝宝的小手挥一挥,和老师打个招呼吧!
3、介绍“唱名游戏”
“老师也想认识一下宝宝,我们玩个找朋友的游戏!”教师边拍手边唱歌曲,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逐一与宝宝握手,“宝宝、宝宝,叫什么?”家长握住宝宝小手边拍手边有节奏地回应“我叫|xxx|”,教师带动其他家长和宝宝一起拍手说“xxx|xxx|欢迎|你—|”。
二、认知活动:糖果宝宝
活动目标:
1、认识三种糖果,能说出糖果的名称。
2、会念儿歌《糖宝宝》。
3、知道要保护牙齿,不能吃太多糖。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三种糖果,大白兔奶糖、棒棒糖、棉花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摸糖果
1、教师出示布袋:“宝宝,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布袋里面藏着什么呢?谁来摸一摸?”
2、教师请宝宝们说一说摸到的是什么糖果。
(二)认识糖果
1、教师分别出示糖果,引导宝宝认识糖果的主要特征,说出糖果的名称。
2、宝宝自由发言。(家长鼓励宝宝从软硬、颜色、形状、包装等上面进行比较,能够大胆的表述自己的发现。)
(三)学习儿歌《糖宝宝》
1、教师朗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2、家长和宝宝一起学习朗诵儿歌。
(四)糖果尝一尝
1、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请幼儿吃颗奶糖,现场感受糖宝宝变小的过程。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变小了)
3、糖果好吃吗?平时我们吃了很多很多的糖果牙齿会怎么样啊?(家长引导宝宝说一说)
三、精细活动:涂色《我给糖果穿新衣》
活动目标:
1、给自己喜欢的糖果涂色,掌握来回一个方向涂色的技能。
2、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蜡笔、画好糖果轮廓的纸若干、范画。
活动过程:
(一)激发宝宝兴趣。
1、宝宝,刚才的糖果好吃吗?你最喜欢吃什么糖果呀?
2、你想不想给糖果宝宝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呀?你们看!教师出示范画(没有涂色的糖果)。
(二)教师讲解示范。
1、你想给这个糖果宝宝穿上什么颜色衣服啊?
2、我们可以请蜡笔来帮忙,教师用来回一个方向涂的方法涂上红颜色。让宝宝知道用同样方法可以再涂上绿色、黄色。
3、其他糖果宝宝也想穿漂亮的衣服呢,请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帮助它,好吗?
(三)家长协助宝宝取操作材料并操作涂色。
1、向家长提出指导要求:注意引导宝宝用正确的方法握蜡笔、学习来回一个方向涂色。
2、家长协助宝宝取蜡笔,并放回到固定的地方。
3、教师逐一观察家长和宝宝的操作情况,做好适时指导,不干预宝宝的操作,不包办代替,适时给予宝宝帮助和肯定。
4、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收拾操作用具,并协助宝宝将操作材料送回原处。
第三篇:3岁到4岁的亲子游戏
收集了一些适合3-4岁孩子玩的亲子游戏。
照片上的人是谁
目的:帮助孩子通过观察,找出家人的外貌特征,进而培养孩子认出周围人各自不同的外貌特征。材料:相册。玩法:
1、和孩子一起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来,找出孩子的相册。
2、和孩子一起欣赏一张照片,让他想一想:照片上的人是谁?
3、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时候的?在什么地方?照片上还有谁? 提示:也可以拿家人、朋友的照片来进行这个游戏。
小鸭跳水
目的: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竞争的意识。
材料:四根筷子,较软的羽毛若干,记分牌,小方桌。
玩法:四根筷子在桌子中央摆成一个正方形,成为“水池”,爸爸、妈妈和孩子各坐一边。游戏时,孩子和大人将下巴靠在桌子上,用嘴吹放在桌边的羽毛(小鸭),使羽毛落入“水池”,成功一次得一分。最后以得分多者为胜。提示:
1、吹羽毛时只能吹一口气。
2、孩子取胜后,可以适当地发点小礼物以资鼓励。
娃娃树
准备:很大的白纸和蜡笔。玩法:
1、先和孩子在镜子面前照一照,摸一摸脸和手脚,感觉一下自己的身体。
2、告诉孩子我们要画一个跟他一样的小朋友,鼓励他躺在白纸上,然后妈妈用蜡笔沿着孩子身体旁边画,描绘出孩子的外形。
3、将此大纸娃娃用胶带贴在墙上。
4、和孩子一起找孩子的照片和他喜欢的作品贴上去,或一起讨论孩子喜欢的人或物,然后画上去。
5、最后写上孩子的出生年月日,就完成一张属于孩子的娃娃树了。由小见大
准备:旧杂志、大信封、卡片纸、剪刀、胶水或浆糊。玩法:
1、找一本旧杂志,陪孩子仔细看看里面的图片如汽车、动物、人等。然后把这些图片剪下来,分别贴在一张张的卡片纸上,再把这些图片统统装进大信封里,进行下面的活动。
2、抽出其中的一张纸片,让孩子只能看到底下的一部分,然后问他:“你看到了什么?两个轮子?那是什么?一只狗吗?再猜猜看。”如果他还看不出来,你可以把纸片再多拉出来一些,给他较多的线索,直到他猜出来为止,然后再换另一张图片。
捉太阳
目标:培养儿童反应灵活及动作敏捷 准备:小镜子一面
玩法:家长用一面小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让孩子用手捕捉,照在地上用脚踩踏。也可让孩子互相游戏。
建议:光不能照在儿童眼睛里。开始的时候,光移动的幅度不要太大。待儿童反应较快时再加大幅度。
不倒翁
目标:让宝宝加强平衡能力。准备:一个不倒翁。
玩法:让宝宝先看看不倒翁,无论怎样推它都不倒。让宝宝学不倒翁站好不扶物,爸爸在宝宝身旁,用右手从后面推宝宝,用左手在前方保护,以防宝宝向前倾倒,以此类推。如果在前、后、左、右等方位推宝宝,宝宝都没有摔倒,爸爸要抱起宝宝举得高高表示鼓励。
快乐的回忆 玩法:
相机,可说是现代人外出旅游时随身携带的良伴。在“嚓!”声中,多少美好的景色及事物,便在刹那之间留存了下来。
对孩子来说,外出旅游归来后,看到冲洗好的照片,莫不好奇、雀跃。父母可将照片呈现于孩子的面前。让孩子述说每张照片的内容,并回忆当时的情况。最后,可让孩子依拍摄时间的先后,把相片一一放入相簿里,再从头到尾述说一遍。如此,不但成为一本小游记,也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快乐难忘的回忆。撕一撕 目标:
1、学习撕的技能,发展孩子手的协调能力。
2、初步知道纸是可以撕的,并体验不同厚薄的纸撕的时候不同的感觉。准备:各种厚薄不同的纸(信纸、餐巾纸、铅化纸等)。玩法:
1、请家长用纸为孩子撕一样小动物,让孩子说说是用什么方法变出小动物的,让孩子也来撕撕纸,从而知道纸是可以撕的。
2、给孩子各种纸,引导孩子看看、摸摸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让孩子把它们都撕一撕,感觉一下哪些纸容易撕,哪些纸不容易撕。
3、把一张薄纸分成两半,一半叠成几层,让孩子把两半都撕一撕,比较哪个容易撕,想想为什么。
捉空气 目标:
1、激发孩子对空气的兴趣。
2、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到处存在的。准备:塑料袋一个。玩法:
把塑料袋打开,用力甩一下,使袋子鼓起来,找找里面有什么?好像什么也没有!捏紧袋口,袋子里好像装满了东西,可就是看不见,用手摸也摸不到。其实袋子里确实有一样东西,它叫“空气”,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用塑料袋在桌子底下、窗台边、阳台上、操场上等地方去装一装,原来到处都有空气。
我会分
目标:巩固对已学红、绿字的区分
准备:家中有红、绿色的物品、字卡:红、绿 玩法:
1、拿出字卡:红、绿,让幼儿指读。
2、让幼儿讲出家中有什么物品是红色的、什么物品是绿色的。
3、家长出示字卡,幼儿指向相应颜色的物品。
4、家长指红或绿的物品,幼儿出示相应的字卡。
快乐小推车 目标:
1、训练平衡能力
2、训练家长和孩子的协调性 玩法:
孩子四肢着地趴在地上,家长双手抬起孩子的后腿,孩子用双手慢慢向前移动。
此游戏进行时,为安全起见可让孩子戴上手套。
摸一摸
目标:培养幼儿的触觉能力,增强认知能力。
准备:一个布袋,自由选择物体(如图书、文具、塑料杯、牙刷、盒子等物品)玩法:
1、将所有的物品先让孩子看一看,再放进袋子里。
2、由孩子伸手进去摸取一件物品,然后问他:“你现在摸到的是么?”然后让孩子猜猜自己摸到的东西,再取出看看猜对了没有。
听一听 目标:
1、感知不同的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准备:小石头、黄豆、米、粗沙子、小瓶子4个(不透明的)、录音带 玩法:
1、请孩子辨认几种东西,并能说出其名称。
2、家长指导孩子把小石头、黄豆、米、粗沙子分别装入空的小瓶子里,并把盖子用透明胶贴紧。
3、家长请孩子闭上眼睛,让孩子摇摇小瓶子,分辨瓶中是什么东西。4、播放歌曲,家长和孩子一起随音乐节奏摇动瓶子。
打豆腐
目的:锻炼孩子身体的灵活性。玩法:
1、妈妈和孩子相对站立,双手互拉开后一高一低。
2、游戏时,一边换手的高低位置,一边说:“哪边高,哪边低,打豆腐,快来买。”
3、说完后,让孩子从拉开的双手中间穿插,翻身360度。
老鹰捉小鸡
目的:训练孩子跑的技能,以锻炼孩子的体力和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玩法:爸爸扮老鹰,妈妈扮鸡妈妈,孩子扮小鸡,让孩子跟着鸡妈妈的步子,自如地控制步子,左右来回跑或拉着妈妈衣服转圈跑。
跳跃
目的:有助于孩子肌肉的发育和身体动作的协调,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玩法:孩子两腿弯曲,身体略向前倾,手臂向后伸直呈“飞机”状,做好准备。爸爸喊口令:“一、二、三,跳!”孩子双脚往前跳或往下跳(孩子站在高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的物体上)。
平衡
目的:提高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玩法:开始可在地面上画宽约20厘米左右的两条直线,让孩子在两线之间走,不得超出线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再训练孩子走平衡木。要领是双手左右平伸,两腿交*走直线。
颜色感知
目的:熟悉各种物体的颜色,并学习简单语句。
玩法:可以用一些大小、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积木进行练习。首先要求孩子:“拿出一块跟妈妈手上一样的红色积木。”孩子拿对后,给予鼓励;再要求孩子说“红色积木”,然后过渡到只说“拿出一块红色积木给妈妈”,孩子掌握后,再教认其他颜色。
虎口拔牙
目的:培养孩子动作的灵活性和判断力。
玩法:爸爸当“虎口”,双手环抱坐在椅子上,腿上放些玩具当“虎牙”。孩子当“拔牙”的人,找准机会把“虎口”内的“虎牙”一颗颗拔出来,同时防止“虎口”随时闭合“咬”住自己。
倒蹬自行车
目标:练习腰部和腿部力量,培养孩子动作的协调性。
玩法:家长和孩子躺在床的两头,抬起腿让双方脚心相贴,然后一前一后地蹬腿,像骑自行车一样,一边蹬一边念儿歌:“丁零零,丁零零,骑着车儿上北京。北京有个天安门,天安门上挂红灯。红灯亮,照四方,大家心里暖洋洋。找物游戏 目的:
训练孩子的触觉以培养孩子的分析判断能力。玩法:
妈妈在布袋里分别放入铅笔、书、橡皮、积木等物。然后用手蒙住孩子的眼睛,请孩子从布袋里摸出妈妈所要的东西。如:妈妈说:“我要两支铅笔”,孩子就把从布袋里拿出两支铅笔给妈妈。
包糖果
目标:锻炼手的团捏能力,发展手指的灵活性。准备:两种颜色的绉纸各5张。方法:
1、父(母)先拿一张绉纸用力团捏,边团捏边说;“用红色纸捏捏、团团。”“用力捏,使劲团。”“圆圆的糖做好啦!再拿一张绿色纸把糖包起来。”“糖果做好啦,真好看!”“你一定也能学会包糖果,让我们一起来做吧!”
2、孩子包糖果,父(母)从旁指导和帮助。全部完成后,把“糖果”放在小盘里,数一数有几粒,看看哪一粒包得最好。父(母)随时鼓励孩子。建议:
1、包糖果用的纸可以就地取材,如吃完糖果后的包装纸;做糖用的纸必须要柔软,如餐巾纸。
2、包糖果的数量可以自由决定。
3、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家长不要替代他。
青蛙过河
目的:培养孩子跳跃能力
玩法:爸爸妈妈面对面坐在地板上,两脚分开,脚心相对,组成“小河”。宝宝双脚跳入“小河”再跳出来。爸爸或妈妈也可跳,宝宝与妈妈或爸爸组成小河,以增加趣味性。找一找
目的:帮助孩子认识左右手及各手指头的名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玩法:爸爸或妈妈把两只手交*合在一起,可藏起任何一个手指头,然后数到10。请孩子找一找是左手还是右手的哪一个指头不见了。
拍电报
目的: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玩法:爸爸、妈妈分别呆在两个房间里。妈妈悄悄对孩子说一句话,孩子听后跑过去把话完整地传给爸爸。爸爸妈妈可做记录,看看哪句话传对了,哪句话传错了。
油珠和水珠赛跑(3岁左右)准备:
塑胶布1张,1小匙食用油,1小匙水。玩法:
(1)把塑胶布铺在平整的地上。
(2)滴几滴油和水在塑胶布上。
(3)用力吹,看看油珠水珠谁跑得快。说明:
油的内聚力较大,可一直维持凝聚状态,呈圆珠状,受到压力易滚动,跑得比较快。
在向父母们介绍良好的亲子沟通原则之前,我首先要提醒大家注意:至少有3个重要的因素会直接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这3个因素是:
1.父母怎样认知、解释孩子的行为表现会影响父母也孩子的沟通。
父母务必把孩子真正放在这个年龄群体的背景上去认知他的行为表现。你不要与邻家的孩子过分攀比,因为即使同一年龄的孩子,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另外,同一个孩子,本身各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一个6岁的男孩,他的智力可能已达到7岁,而个性成熟却不到5岁。或许,他会是一个聪明的淘气包,但这仍属正常范围。重要的是指导孩子从他自己的起点,按照他自己的速度发展。任何拔苗助长的企图都只能适得其反。“攀比”不可,还因为“攀比”的结果往往使家长首先产生挫折、焦虑,从而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沟能”过程中,不能保持平和的心境,而“气不打一处来”。结果必然陷入破坏性的沟通!
2.父母的自我状况会影响与孩子的沟通。
这些自我状况,包括你的自我价值、你从小成长的环境、你的婚姻状况、你的理想、你的欲求,特别是你即时的情绪状态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等。如果把一个人的“自我状态”比作一只“坛子”,那么,你的“坛子”里装的是什么,会影响你的和你的孩子、你和你的家人沟通。尤其要留意,当你的情绪不好,或身体疲惫时,你会无意放大孩子的过错。所以,随时注意清理自己的“坛子”里的东西,丢弃破碎物,是促成亲子之间,家人之间良好沟通的前提。
3.家庭中成年人之间的沟通状况,尤其是夫妻之间的沟通状况会影响与孩子的沟通。
一般而言,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模式”来自于你们家庭沟通模式的潜移默化影响。无声沟通行动远比有声的沟通语言更有效。如果你教育孩子要尊敬父母(或母亲),那么丈夫(或妻子)在你心中的分量有多重,父亲(或母亲)在孩子的心目中分量也有多重!
无疑,亲子沟通,父母是主导者,是示范者。孩子怎样与人交往,归根结底,亲子沟通,家人沟通,是一个最具有根本性影响的因素。当然,如果你对自己“拙劣的沟通”不满,那不完全是你的错,你成长的家庭,你的父母同样对你负有责任。但时至今日,我们不必再去追究上一代的责任。重要的是从你这一代开始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亲子沟通。你不妨从我介绍的亲子良好沟通的原则开始做起。只要你认真去学,坚持去做,你和你的家长,你和你的孩子的关系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善。从中你将发现,你的家庭变了,变得温馨,变得明朗了;你的孩子变了,变得通情达理了,变得好说话了。家庭的温馨和亲子良好的沟能,必能取得对孩子教育的良好效果。
3-4岁亲子智力游戏
1.辨别声音
目标:发展听力,培养注意力和记忆力。
方法:妈妈做饭的时候,爸爸带着宝宝在客厅里玩。爸爸可让宝宝仔细听听妈妈在厨房里的声音,和宝宝玩猜猜妈妈在干什么的游戏。如打开水龙头哗哗声,油烟机的隆隆声,菜下锅的吱啦声„„等等。爸爸还可以带着宝宝去看妈妈做饭,验证这些声音的来源。提示:这个游戏也可以用有意识制造声音的办法来进行。妈妈躲在一块大毛巾后面,制造一些常见的声音,让宝宝猜猜妈妈躲在后面干什么。这样就更具有游戏性,趣味性也更强。
2.动物名称
目标: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方法: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玩一个安静的游戏,考考宝宝的记忆力。妈妈对宝宝说:“现在我要说几种动物的名称,看你能不能记得住。”然后妈妈开始说:“猴子—金鱼—狮子”然后让宝宝重复说一遍。妈妈又说:“大象—狐狸—公鸡—猴子” 然后再让宝宝重复说一遍。
提示:做这个游戏要循序渐进。从三种动物名称开始,逐步向四种、五种深入,每一水平上多重复几次。这一时期的孩子经过训练能复述出五种名称。要注意的是,妈妈在说这些动物名称的时候,每个词之间都要有一些间隔,并且要说得慢一些,尽量说清晰准确,同时也要求宝宝在复述时有所间隔。另外动物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宝宝熟悉的事物来替代。
3.看见了什么?
目标:提高对数的认识,发展想象力。
方法:准备三张16开的白纸,在纸上画上如图所示方形,并把中间的“”部分剪掉。妈妈拿起第一张纸遮住脸,从洞中露出嘴让宝宝看,同时问:“宝宝看见什么了?”在把洞贴在鼻子上:“这回又看见什么了?”还可露出手指、耳朵、眼睛等。接着把纸交给宝宝,让他对着镜子照样做,一边做一边说“一张嘴”“一个鼻子”等等。
提示:等宝宝玩熟练以后,再教他玩第二、第三张纸型,分别露出两只眼睛和一个鼻子等。还可以准备两张同样的纸型,妈妈和宝宝各一张。然后一个人做,一人学。
4.鼻子会知道
目标:训练宝宝嗅觉的灵敏性。
方法:妈妈在家里找一些宝宝比较熟悉的,有着特殊气味的东西,如醋、香油、酒精、肥皂、茶叶、樟脑丸、苹果等。蒙上宝宝的眼睛,把准备好的东西一一放在宝宝的鼻子底下,让他闻一闻以后,分辨这些气味,说出都是什么东西。提示:在做这个游戏前,妈妈先想一想,宝宝平日里有没有闻这些气味的经历,如果没有,就必须先补上这一课。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有气味的东西,都应该有意识地让宝宝闻一闻,并告诉宝宝,这种气味的特点是什么,这能极大地丰富宝宝的感性经验,提高他的认知能力。
5.想想像什么
目标: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方法:先让宝宝画一个圆圈,然后问:“宝宝画的是什么?”让宝宝充分想象,类似的事物说得越多越好。如“皮球”、“饼干”、“镜子”、“盖子”、“太阳”等等。爸爸画出一个三角形或其他形状,再问宝宝像什么。
提示:如果可能的话,爸爸妈妈最好在宝宝想象的基础上,给这些图形添画,如圆形上添上绳子为气球,添上光芒即为太阳,添上五官即为脸形,等等。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宝宝的游戏积极性,激发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看看有些什么
目标: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
方法:拿出三四件宝宝熟悉的玩具,把它们排列在桌子上。让宝宝看看桌上有些什么,接着妈妈用一块大毛巾把玩具盖住,然后再问宝宝:“桌上有些什么玩具?”让宝宝根据记忆说出玩具的名称。
提示:如果宝宝可以的话,还可以要求宝宝按顺序说出玩具的名称,这样宝宝不仅要记住物品的名称,还要记住物品间的排列顺序,游戏难度就增大了。随着宝宝观察记忆力的增长,可以不断增加物品的品种和数量。7.玩色块
目标:学习认识各种颜色,发展颜色辨别能力,培养观察力。
方法:找一些正方形的硬纸块,贴上或涂上红、黄、绿、蓝、咖啡、黑、白、灰、紫、粉红等多种颜色,每种颜色准备两个色块。将这些色块混合后两成两份,一人拿一份。妈妈拿出一张色块问宝宝:“你有这种蓝颜色的吗?”或“请给我一张红色的”请宝宝通过对比和分辨这些色块,把颜色相同的色块找到一起。提示:通过玩色块游戏,能使儿童学会命名颜色,给颜色配对,提高颜色的类分能力。这种游戏的难度主要来源于颜色的差异。颜色差异越大,游戏就越容易,颜色差异越小,游戏的难度就越大。
8.看六面画
目标:发展观察力和记忆力。
方法:找一个空化妆品盒子(立方体),每面贴上不同的画面,如六种小动物。妈妈用手掌遮住立方体,嘴里说出一个画面的动物名称,手掌猛地移开,露出所说的画面,用这种“变魔术”的方法调动宝宝的兴趣,使宝宝很快就熟悉这六幅画面。然后,妈妈用语言指示宝宝,让他找出指定的画面。
提示:游戏熟练以后,也可以让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来给大家“变魔术”。同时再给他做一个新的道具。
9.小手真叫灵
目标:训练手部触觉的灵敏性,发展感知觉。方法:妈妈用一个有松紧带口的花布袋装上一些瓶盖子、大纽扣、玻璃球、核桃、花生壳、乒乓球、小皮球等具有光滑、粗糙、软、硬、轻、重不同特征的物品,再准备一个娃娃。妈妈和宝宝一起坐在桌前游戏,妈妈抱起娃娃对宝宝说:“娃娃看见宝宝这儿有个口袋,他不知口袋里装的什么东西,啊,宝宝也不知道。现在娃娃要请宝宝帮他摸一摸里面究竟装了什么?” 然后妈妈说:“娃娃让宝宝摸一个硬硬的小圆球。”宝宝能拿出玻璃球即为正确。娃娃不断提出新要求,宝宝依次摸出其他物品。
提示:做这个游戏时候,每当宝宝按要求摸对时,妈妈不仅要肯定宝宝做的对,而且还要让宝宝能复述出这件东西的特征;如果宝宝摸错了,妈妈应帮着宝宝分析这件东西的特征是什么,然后鼓励他再来试试。
10.吃到了什么?
目标:训练味觉,丰富感性经验,发展观察力。
方法:吃水果的时候也玩个游戏吧。准备苹果、梨、香蕉、西瓜等各种水果若干,把它们切成小块装在盘子里。蒙上宝宝的眼睛,把小水果块放进宝宝的嘴里,让宝宝说出吃的是什么。
提示:当宝宝识辨能力增强后,还可以用更相似的食物进行游戏。如盐水花生米和盐水黄豆,芹菜和韭菜,黄豆芽和绿豆芽等
3-4岁亲子语言游戏 1.以字连词
目标:启发宝宝的联想,练习使用名词。
方法:由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提出一个字,然后让宝宝说出和这个字相连的词,说的越多越好。如:“花”字,可以联想说出:花篮、花环、鲜花、花坛、花布、花手绢、花边、花蝴蝶、花盆、花架、玫瑰花„„照以上的玩法,还可以提出其他的字,让宝宝来连词。如:车、水、火、木、纸、树等。
2.教教小猴
目标:让宝宝理解动词所代表的动作,练习使用动词。方法:妈妈手拿玩具小猴说:“小猴最喜欢学人的样子,今天宝宝来做老师教教它。我说出一个词来,宝宝就做动作给他看,好不好?”然后妈妈说出一个简单的动词,如说:“蹲。”宝宝即相应地做出动作,立即蹲下。妈妈也操纵着小猴做出同样的动作,口中同时说:“小猴也学着做呢,看,它也蹲下去了。”孩子会感到极有兴趣。照此玩法,可以说出一系列的动词。如:跳、停、走、爬、摸、举、挠、踮脚走、叉腰、吹喇叭、打鼓、弹琴等。
3.捉迷藏
目标:练习运用形容词和方位词。
方法:从破旧的图书、画报上剪下一些小动物的图片(也可以用玩具代替),先让宝宝逐一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尽量加上一个形容词,如黑猫、黄狗、大公鸡、小灰兔、坏狐狸等等。然后让宝宝闭上眼睛,妈妈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小动物藏在房间内各处。接着喊:“一、二、三”,让宝宝去找,如他在床上找到了猫,就得说:“黑猫躲在床上。” 在被子里找到了狐狸,可以说:“坏狐狸藏在被子里。哈!抓住你了!”
3.拍照片
目标:发展语言能力和精细动作的能力。
方法:妈妈两手在体前交叉,两小拇指相勾,拇指和食指相点,放在眼睛上,当照相机,假装给宝宝照相。一边照一边念:“小宝宝,坐坐好,看看我,笑一笑,妈妈给你拍张照。”然后让宝宝学着给妈妈拍照,并且要把儿歌改成:“好妈妈,坐坐好,看看我,笑一笑,宝宝给你拍张照。”熟练后,再让宝宝给其他人拍照,要求必须根据拍照人来变换儿歌。
4.看动作连词组
目标:学习使用动词,培养发散思维。
方法:妈妈做一个动作,宝宝说出相应的动词,并作连词应答。如妈妈做“抱”的动作,宝宝说:“抱,抱娃娃。”妈妈接着说:“抱,抱西瓜。”宝宝可说:“抱,抱被子”„„爸爸也可以参与进来,能连出来的词组越多越好。
5.咕噜
目标:学习使用量词组词和即兴说话,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方法:爸爸和宝宝面对面,双手握空拳,两拳上下交错一边绕圈一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一个手指头)”,爸爸说:“一头牛”。两人再绕圈并念:“咕噜咕噜2(出示两个手指头)”,宝宝说:“两只鸟”。依次说数字组词到10。游戏重新开始。
3-4岁亲子数学游戏 1.娃娃过桥
目标:巩固对1、2、3的数的认识,发展手的精细动作。方法:玩积木的时候,妈妈用三块积木搭成小桥,问宝宝:“小桥是几块积木搭成的?”然后一起来数一数。妈妈又拿起一个小积木说:“这是一个小娃娃”,说着拿着积木从桥的一边走到桥的另一边,停在桥下。再走过2个或3个,和第一个娃娃停在一起。妈妈问:“一个娃娃走下了桥,又一个娃娃走下了桥,现在桥下有几个娃娃?桥上有几个娃娃?”
2.伸指头
目标:利用手指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
方法:妈妈与宝宝面对面坐着,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儿歌是:“你拍一,我拍一,请你伸出指头1;你拍二,我拍二,请你伸出指头2„„”一直到10。动作为:念“你拍一”时,各自击掌一次,然后互击右掌一次;念“我拍一”时,各自击掌一次,然后互击左掌一次;念“请你伸出指头1”时,各自击掌3次,然后伸出一个指头,指头随数增加,超过5时用两只手表示。
3.看谁找得快
目标:巩固对“1”和“许多”的认识。
方法:让宝宝在家里找出哪些东西是“1”的,如1台电视机,1台电冰箱,1张床,1只花瓶,1张桌子,等等。再让宝宝在家里找出哪些物品是“许多”的,如许多椅子,许多衣服,许多鞋子,许多碗,许多毛巾,等等。
4.拍拍手
目标:学习“相等”、“一样多”的概念,练习听音计数。
方法: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着,妈妈拍手,宝宝数出妈妈拍手的次数,先说出妈妈拍了几次,然后再拍出同样的次数。如果宝宝能连续拍对三次,就与妈妈交换角色,由宝宝来出题;如果宝宝说错或拍错了,就得重新开始计数。
5.分纽扣
目标:练习把物品按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培养思维能力。
方法:把家里各种各样的纽扣拿出来放在桌上,找一个有分格的盒子,如口服液的内盒。和宝宝分析一下这些纽扣,有黑色、白色等多种;有的纽扣二个眼儿,有的纽扣四个眼儿;有的纽扣是圆的,有的纽扣是其它形状的;等等。然后让宝宝自己选择一个分类的依据,把纽扣分到盒子里。
3-4岁亲子社会交往游戏
1.区别男女
目标:让宝宝学会从人物的外貌区别男女。
方法:准备弟弟、妹妹、哥哥、姐姐、阿姨、叔叔、爷爷、奶奶等人物的看图识字卡片。先问宝宝:“你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宝宝说对后,让他从准备好的图片中找出一张与自己同样性别的人来,再让他说说男孩子和女孩子在外貌上有什么区别。然后让他把所有的图片按性别进行分类。2.认识家庭
目标:加深宝宝对家庭成员的认识。
方法:爸爸妈妈平时结合家庭成员的情况,教宝宝认识家庭每一成员。在此基础上,爸爸妈妈随时可问宝宝:“咱家里都有谁呀?”“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呀?” “妈妈做什么工作呀?”“爸爸在哪儿上班呀?”“爷爷是谁呀?”“妈妈怎么叫婆婆呀?”„„
3.找朋友
目标:练习简单社交礼仪,增加社会交往意识。
方法: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宝宝一边蹦蹦跳跳地走,一边拍手念儿歌:“拍拍手,向前走,向前走,找朋友,找到朋友握握手。”念完,宝宝握住爸爸(或其他人)的手说:“我和爸爸是好朋友!”爸爸就跟宝宝一起说:“好朋友,好朋友,握握手来点点头!”便说边做动作。然后宝宝再重复念儿歌,找其他人做朋友。
4.小司机
目标:培养合作游戏意识,发展与别人协调一致共同游戏的能力。方法:憨憨来宝宝家玩,让两人一前一后站立,用一根布带结成一个合适的绳圈,把两个人套住,组成一辆汽车。前面的人是司机,手拿一个塑料圆盘子当方向盘,后面的人就是乘客。司机问乘客要到哪里去,乘客回答后,小司机嘴里发出“嘀嘀——嘟嘟——”的声音,带着乘客一起在屋子里跑动。一定时间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5.请你照我这样做
目标:培养宝宝正确模仿别人的动作,促进宝宝提高交往能力。方法: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着,妈妈一边说:“请你找我这样做。”一边做出各种动作,如拍手、洗脸、吹喇叭、敲鼓、抱娃娃、弹琴、做操等等,让宝宝一边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一边说:“我就照你这样做。”妈妈不停地变换动作,宝宝也跟着变换着动作,速度越来越快。
3-4岁体育亲子游戏 1.滚球
目标:帮助宝宝掌握滚球的基本技能,锻炼手的肌肉和身体的协调能力。方法:在天气好的时候,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到户外。妈妈用砖垒成一个小球门,告诉宝宝:“把球滚进球门里去!”还可以指定其他方向让他滚,如“把球滚到大树那里去!”。 2.走钢丝
目标:训练宝宝脚跟对着脚尖后退走,培养行走能力。
方法:在地上画一条线或放一根长绳子。妈妈和宝宝一起站在绳子的一段,往另一端走。走到头以后,再用后脚跟抵着前脚尖往后退着走回来。走到绳子中间,还可以学着杂技演员那样,用一只脚在绳子上独立一会儿。3.打夯
目标: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发展弹跳力。
方法:爸爸和宝宝面对面站立,宝宝双手在头上相握。爸爸拉紧宝宝的双手,一边唱着打夯的号子:“我们打起夯——哟,嗨—嗨—唷——啊!”,一边按节奏把宝宝提起、放下。要求宝宝能顺势向上跳起,落下时前脚掌着地并屈膝。4.套身体
目标:练习从头到脚套圈的技能,发展运动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方法:准备一个直径约为40厘米的塑料圈。让宝宝双手举起圆环,从头向下套过身体,最后弯腰抬腿把圆环从脚下拿出,放在地上。还可以把圆环放在地上,让宝宝双脚站在其中,双手拿起圆环从下往上套过身体,最后把圆环从头顶上拿下来。5.投沙包
目标:练习投掷动作,发展上肢力量,培养动作协调性。
方法:用花布缝几个小袋,内装些米、豆子或沙子做成沙包。让宝宝拿在手里,胳膊屈肘上举用力向前投出。大人可先示范投掷动作。比赛看谁投得远。
第四篇:“0——3岁亲子教育活动的研究”
“0——3岁亲子教育活动的研究”
课题阶段总结
(常州市北环幼儿园“早教研究”课题小组)
一、课题的提出:
亲子教育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相处,遇到具体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亲子教育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0~3岁亲子教育的具体、系统的方案。
2002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儿童特别会议确定了三项主要目标,其中二项是“每个儿童都毫无例外地应该拥有一个最好的人生开端”和“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联合国儿童基金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这样论述儿童有权拥有最佳的人生开端:“保障儿童的权利应该尽早着手,甚至在孩子出生前就应该行动起来,因为通过健康投资以及提供社会服务等措施,在儿童的健康、教育和营养方面进行早期投入是一种比较有效而且高效的方式,将来它必然会产生丰厚的回报。0-3岁这一年龄段,对孩子以后的童年成长经历来说十分关键,因此,在法律、政策、项目和资源配置方面,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应把早期儿童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挖掘儿童潜能始于零岁”的理念已逐渐成为一种实践活动,不仅社会上开办了各种各样的亲子园,各幼儿园收托儿童的年龄也已经普遍向下延伸一个年龄段,有的还开办了收托0—2岁婴幼儿的亲子班。在这种大趋势下,我们北环幼儿园在市、区的教育、卫生、妇联、计生委等职能部门关怀和指导下,依托本园优质教育资源(物质资源和师资队伍),充分发挥一级一类的教育优势,专门为全市以及社区内0——3岁婴幼儿和家长创建了北幼“贝贝亲子俱乐部”,提供亲子活动、科学育儿、专家咨询等多功能教育活动。
“让每一个儿童都拥有最佳的人生开端。”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讲过的一句话。儿童从一出生就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发展的权利。孩子从0岁开始,各方面发展为迅速的时期,良好的早期教育能够充分挖掘儿童发展的潜能,为他们健康快乐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开展早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我园为更好开展早期教育的研究工作,特成立了“0——3岁亲子课程及指导家长策略的研究”课题组。在研究中我们注重提高服务品质,扩展服务范围,向家长提供教育策略、提供最新教育信息,主动了解社区儿童及家长对早教的需求,针对我园所处小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早期教育工作,从而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社区早期教育之路。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科学性、实用性、互动性、可操作性的活动,发展婴幼儿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使儿童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并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早教课程。
2、帮助家长获得科学育儿经验,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
3、培养一支具有早期教育理论和经验的教师队伍,创建一个高质量的早教基地。
三、研究策略:
(一)研究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研究的主导原则。因为,婴幼儿是一个发展的个体,亲子教育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婴幼儿及家长得到整体性均衡的发展,亲子教育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多种教育因素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避免单一的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教育活动,而应将婴幼儿多种能力发展的研究及家长育儿方法的研究和如何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早教课程贯穿于每一次活动中。
2、发展性原则: 就是要促使婴幼儿及家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自主性原则:
要充分发挥研究者、婴幼儿、家长、社区等几者自身内在的潜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研究者来说,应更新观念,主动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掌握婴幼儿0——3岁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生、心理特点,学习维果斯基、蒙台梭利、皮亚杰等学前教育专家的教育理论;对于婴幼儿来说,让婴幼儿在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互动性、可操作性的环境中活动,发展婴幼儿的大小肌肉运动能力、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认知能力、自我表达的语言能力,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家长来说;能获得更多地科学育儿的经验。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以幼儿园所处社区为中心点,辐射到周边社区调查家庭实施0—3岁婴幼儿教育的现状。
(1)调查婴幼儿已具有的各种能力处于何种发展阶段。(2)调查家长育儿的观念和方法。
2、行动研究法
根据0—3岁婴幼儿发展和生理及心理特点,设计早期教育的活动方案,用以指导0—3岁婴幼儿教育,同时又依据活动方案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改,完善方案。
3、个案研究法。
分析0—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的特点,对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分析评价。
4、观察研究法。
主要是通过拍照、摄像和文字记录等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及时观察记录婴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0—3岁婴幼儿发展现状及有关指标的变化,分析现阶段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及规律,进行0—3岁婴幼儿成长发展的研究。
(三)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 2004.9——2005.1
1、副组长负责收集理论等文献资料;组织教师学习。
2、成立课题组,申请批准。实施阶段 2005.1——2007.6
1、组长确立实验班级,定期进行观察、测评、指导。
2、教师实施记录。
总结阶段 2007.6——2007.9
1、撰写论文报告。
2、整理材料。
3、汇编成果
四、研究内容与保障措施:
(一)研究内容
1、形成具有本园语言特色的0——3岁婴幼儿教育课程。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亲子中心,也有各种亲子活动课程。这些在对婴幼儿实施教育的课程各有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最初我园大多借鉴其他亲子园的教材和教法,没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我们已认识到借鉴的不足,开始进行立足本园的亲子课程改革,在学习了先进的儿童观、发展观的基础上,以新的观点和角度调整自己的工作,来积累一些体现本园亲子教学特色和教师水平的课程体系。我们的亲子课程是为幼儿创设温馨、愉快的交往环境,使同伴之间不断发生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形式多样的、有目的的、有意义的、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来建构和丰富各种知识,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我园亲子课程将从“以亲为先、以情为主”的理念出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亲子课程注重创设婴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的环境。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可以用它进行相互交流,传递信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我们亲子课程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在区域布置上,根据开展活动内容的需要,以语言指导区域为主划分了小小舞台(木偶、纸偶、表演游戏)、阅读区(婴儿画报、幼儿图书、图片等)。例如,可以在婴幼儿自由玩耍时,询问他在玩什么东西,以引导他说出物体的名称,询问他在做什么事情,以启发他说出自己的动作或活动内容。成人也可以扮演游戏中的角色与婴幼儿对话,如玩娃娃家,成人扮演孩子,请婴幼儿当“爸爸”或“妈妈”,让他们在特定的语境中练习说话。成人还可以设计专门的游戏,让婴幼儿练习语言。从而促进其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亲子课程注重培养婴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习惯。婴幼儿时期是脑细胞发育最快、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能给予其科学的有系统的有益的教养,就能使儿童智能潜力得到最好的发展。给个性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在自然过程中培养,注意一般自然景象,因此我们在亲子课程设计中做到“四多”。如多看:让婴幼儿多接触外界事物帮助他们积累直接经验,可以看看花草树木在春夏秋冬,姿态有何不同,同时可观察一些简单的图片、图书、影像资料等;多听:听是说的先决条件。可以让婴幼儿听成人讲故事,和同伴进行简单交谈并互相倾听;多说:给婴幼儿创设说的环境,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说,这不仅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利于婴幼儿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多练:正确的发音、丰富的词汇、规范的句子都来自于实践。所以,创造条件让婴幼儿反复练习至关重要。这是发展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必要途径。
亲子课程注重发展婴幼儿同伴之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的能力。一般来说,两岁左右的婴幼儿常常会出现相互间的语言模仿。例如:有的呼唤同伴,有的小声念儿歌,有的请求帮助,有的向同伴或老师讲述某件事情。因此,在每一次亲子活动中教师都鼓励婴幼儿这种积极说话的态度,促成这种同伴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为婴幼儿提供语言交往和学习的机会。
(2)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通过生动活泼的体能游戏,发展宝宝坐、爬、行、跑、跳等肢体运动能力,促进全身平衡协调性发展和空间运动能力的提高。如感统训练的大笼球游戏不仅促进了宝宝的前庭觉发展,还有效地发展了宝宝的平衡能力。
通过协同操作的动手游戏,发展宝宝精细动作和小肌肉控制的灵活性,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的能力。如抓豆、撕纸、绘画等都是促进宝宝精细动作和小肌肉发展的有效方法。
(3)婴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
通过生趣盎然的认知游戏,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培养宝宝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归类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
(4)婴幼儿情感的建立。
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体验律动、节奏和美妙音符,初步培养宝宝对音乐艺 术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通过形象逼真的角色游戏,引导宝宝互相交往,与人合作,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独立性格,促进婴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协调发展。
2、利用亲子园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实践,帮助家长运用适宜的方法促进孩子教养行为的形成
(1)创设适宜的亲子园环境,指导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环境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驿站,孩子的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都与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父母是家庭环境的塑造着。家庭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性教育,我园在创设亲子园的物质环境时注意了对家长的示范性和指导性。
我们充分挖掘现有环境资源,利用小小班活动室改建成了亲子活动教室,在采光及色调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低龄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要,铺设了彩色塑胶软垫,购买了小桌椅、三色小沙发,定做了小书架、玩具柜,并为半日班的宝宝准备了适合他们高度的毛巾架、水杯格等生活设施。在区域布置上,我们根据开展活动内容以语言指导区域为主划分了小小舞台(木偶、纸偶、表演游戏)、阅读区(婴儿画报、幼儿图书、图片等)、聊天角;运动区(大)感觉统合类、滑梯、海洋球、球类、大型建构游戏、太阳伞、转椅;生活区(小)角色游戏类、操作类(拣豆豆、美工活动、桌面结构游戏、自理能力);益智区(大)蒙台梭利类、科学类等,利用活动区域中的有利条件,使孩子们在乐意参与活动的同时,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语言指导,鼓励宝宝们能利用自己的言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帮助家长运用规范化的语言与宝宝们进行交流,让宝宝们逐渐适应普通话、听懂普通话,逐渐学会用普通话进行游戏与父母交流;同时在亲子园玩具的选择和投放上,我们针对低龄宝宝的特点注意了相同玩具材料的重复性。此外,在活动室四周还悬挂了一些用拉线、旋钮发声的玩具和藏有玩具的带有扣子、拉链的“神秘口袋”,使亲子活动室中处处充满了吸引宝宝摆弄、探究的材料。
我们还开展以“为宝宝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为主题的沙龙研讨,请家长交流自己为宝宝创设环境的经验,结合亲子园的环境向家长介绍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的内涵和注意事项,交流在日常家庭中是如何帮助宝宝们进行规范化语言练习的,让家长在这个空间里畅所欲言,互相交往,得出有利的家庭操作的方法、方式,将家长们比较困惑的、遇到的教育难题进行讨论交流,让亲子班的老师与家长和宝宝们在和谐的环境中共同成长!
(2)精心安排设计亲子活动,帮家长了解早期语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们感到家长希望了解自己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活动的迫切心情。为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以研究了不同年龄、月龄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关键期,制定了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多种活动以促进孩子在语言、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为主。要求老师注意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做到有计划的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关注活动的时效性。我们的活动将预期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来园亲子活动:每次活动两小时 问候时光——接待、问好、点名
快乐时光——在运动区、语言区、生活区、益智区自主选择游戏(教师1对5进行指导)
学习时光——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每月确定一个主题,每次活动选择一个内容)温馨时光——家长和宝宝交流、宝宝和宝宝交流、家长和家长交流、家长和教师交流、宝宝和教师交流 ★家长沙龙:每月一次,每次请一名育儿专家进行讲座,如请儿科医生谈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保健、营养午餐等;请教育专家谈0——3岁婴幼儿早期脑开发,相应的智力游戏等。
同时还要逐渐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针对不同年龄班孩子的活动方案,突出了顺序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并建立起了早教基地资料库。
(3)活动中关注家长的行为表现,以家长为教育重点,促进家长正确教养观念和行为的形成。为了帮助家长正确认识亲子教育,正确看待孩子的发展,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不适宜行为,我园教师在组织实施亲子活动要以家长为教育重点,面向家长进行讲解和指导,将做到以下几点:
★活动前面向全体的示范讲解 ★活动中对家长的个别化指导 ★指导家长科学观察宝宝活动 ★ 调动家长间的互动,交流有益教养经验
亲子活动中,加强了对家长和幼儿的随机指导,及时将幼儿园和家庭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做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迁移。使家长感受到亲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它是随时可见的,不需要家长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只需要一颗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的心。如在教育技能方面:教师在组织用小沙锤给音乐配节奏的活动时,教师在对家长的指导时很自然地告诉家长,回家后,可用小瓶子装上豆子或米,然后在将瓶子封好就可以进行这个游戏了。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地处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培养孩子情感方面,教师会情绪饱满的面对家长和孩子,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会用语言、表情、拥抱等方式告诉孩子我们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同时对孩子确立自信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当孩子出现某些行为问题时,教师会主动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可能存在的情绪问题或技能问题等。如:孩子在玩搭积木时,孩子可能会反复搭高、推倒,搭高、推倒,面对这种现象,家长会认为孩子在搞破坏,其实,孩子是对推这个动作感兴趣,在反复搭高、推倒这个动作中发现、感受一些变化等。
3、面向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教宣传和亲子教育活动,让早教基地为更多的家庭服务。
“贝贝亲子俱乐部”成立以来,我园尝试了多种形式的面向社区家长的宣传活动,帮助家长提高对早期教育的正确认识,包括:与区妇联、街道妇联联系,通过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在社区内张贴、发放介绍亲子教育意义的宣传文章以及我园亲子乐园的招生简章和活动介绍;到社区花园向幼儿家长发放早期教育宣传材料;在园内举办亲子活动照片展、布置家教宣传栏,邀请社区家长参观、咨询;举办家教讲座和家教咨询,向社区家长发放邀请函,邀请社区家长参加;开办家教咨询热线活动,向亲子园和社区公布热线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针对家长关心的宝宝教养问题进行咨询和答疑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加大了我们与社区及婴幼儿家庭的联系,让更多的家长有了科学育儿的意识和愿望,我们正在为逐步形成社区、托幼机构、家庭三位一体的早期教育体系。
除了做好这些前期工作以外,我园还开展很多面向社区的早教活动。包括:邀请社区中的宝宝和家长来园观摩亲子活动;向社区免费开放户外玩具场地;在“六一”等庆祝活动时邀请社区婴幼儿来园进行联欢同庆和大带小活动;举行向社区婴幼儿赠图书活动;亲子教师带着玩具和游戏活动、宣传材料到社区活动站活动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早教活动的队伍中。
(二)保障措施:
1、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我们深知,一支高素质的早教师资队伍是保证早教工作高质量的基础。为培养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具有早期教育相关理论和经验的教师队伍,创建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批输送教师参加各种早期教育教师培训,如方红、巢艳老师前往南京观摩早教活动;陈丽莎老师无锡参观亲子园;刘园长和巢艳老师到上海参观学习等。同时,为支持和鼓励对早期教育研究有兴趣的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实践,不断提高早教教师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和进行家庭指导的能力,我们成立了“早教研究小组”,每月定时开展教研活动,活动中老师们交流家教指导策略,研究玩教具的投放,学习研讨相关的婴幼儿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家教指导的准确性、科学性。
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在于反思研究行为。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们受益非浅,学习使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提高了思辩能力、评价能力及反思能力。教师们在教育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从而更新了观念,提高了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
2、构建宽松进取的人文氛围。
营造自立、自律、自省的科研氛围,是开展内课题研究的良好条件,构建宽松进取的人文氛围则利于激发教师的潜能,利于教师主体意识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创设适宜教师成长的外部条件,我园将该课题研究纳入全园工作计划中,成立了由副园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小组。
在实施制度管理中,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形成宽松进取的人文氛围,进行充满个性化的研究活动,激发人人参与,坚持做到三个保证:
时间保障:
1、每月进行一次心得交流,采用讲座、讨论、交谈、互评、辩论等形式,让教师进行讨论、学习。
2、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讨论活动设计方案;提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寻求解决的最佳策略。
3、不定期地发给教师一些理论指导或优秀的亲子活动方案等文献资料,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理念。
4、每月进行一次亲子公开活动,组织亲子教师进行观摩、点评。
5、每一周期对婴幼儿进行前测和后测,对家长进行一次问卷,以掌握研究的实效性和进程。
6、每学期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经费保障:
1、保证开展此项研究的活动经费。
2、保证亲子园设施维修及教玩具添置的经费。
3、确保开展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的培训经费。精神保障:
即鼓励教师学科研、搞科研,表扬奖励扎实搞科研的教师,给予教师适当的研究自由度,使其能张显个性。在研究过程中,力求教师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乐意出谋划策,从而建构多元智慧。
五、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进行了半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及时分析,及时总结,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无论是教师的理论水平或是教师的研究能力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主要取得的成绩有:
1、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亲子课程。我园在借鉴其他亲子园的教材和教法的基础 上,开始进行立足本园的亲子课程改革,在学习了先进的儿童观、发展观的基础上,以新的观点和角度调整自己的工作,来积累一些体现本园亲子教学特色和教师水平的课程体系。我们的亲子课程是为幼儿创设温馨、愉快的交往环境,使同伴之间不断发生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形式多样的、有目的的、有意义的、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来建构和丰富各种知识,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2、形成宝宝成长档案记录。为了孩子的行为记录成册,让家长感受孩子的变化,教师们将孩子的每一件作品、每一个微笑、每一点进步都用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家长们在看到宝宝成长档案册后,纷纷说:“教师真的太细心了,平时我们根本不会注意这些微小的细节,老师却都观察到了。” 得到家长的赞赏和肯定,更加深了老师搞科研的激情。
3、参加活动评比,喜获殊荣。在历次评比中,我园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如参加区托幼一体化评比获一等奖等。今年5月份在区托幼办省级课题开题活动中,我园的亲子活动《快乐娃娃》获得了省幼教专家楼必生教授及省教科所殷坚勤所长的一致好评。
4、接待周边城区幼儿园的观摩。作为一所省级示范园,我园每学期都要接待其它幼儿园的观摩学习活动。如向区幼儿园开放亲子活动等,幼教同行在参观我园环境、教育活动后,连连称赞。可以说我园在早教课题研究中,在全区乃至全市都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六、体会与思考:
(一)加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检查教师的台帐中,我们会发现教师们时常是嘴上会说,但手上写不出来。或是写的论文没有份量,不会将经验很好地用文字表达出来。在下一步研究进程中,我们要重点加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教师的文字功底,提升论文的质量。
(二)全面科学地评价家长的指导行为。家长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在活动中细致观察家长指导幼儿的行为,同时更要鼓励家长科学地指导孩子,使他们能区分良好的指导行为和有问题的指导行为,能根据有问题的指导行为来对照自己,从而改善自己的指导行为,获得科学的育儿经验。
七、难点与困惑:
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0—3岁儿童的教育问题,2000年9月1日,全国第一部关于学前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正式生效,将北京人受教育的法定年龄从过去的3岁以上推倒了0岁。上海为了规范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养工作,也已制定了一系列有关0~3岁婴幼儿教养工作的政策和法规:《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2003)、《上海市关于推进0~3岁散居儿童早期教养工作的意见》(2004)、《上海市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上海市0~3岁早期教养机构装备标准》(2004)、《上海市早期教养服务机构管理规定》(2005),三年中出台了五个文件,可见上海市对早教工作的重视程度。
如何积极有效的开展0—3岁幼儿的早期教育,让科学的早期教育走向千家万户是我们在开办亲子园中所面临的难题。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们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多元的思想,有的家长对孩子实施放任式教育,有的家长对孩子实施的是传统教育。家长高控式的教育思想还不时地充斥着幼儿的一日生活。具体体现在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重幼儿身体保护,忽视 幼儿心理是否快乐,重视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忽视孩子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以至于影响了孩子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的宣泄和体能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现在的家庭,0—3岁幼儿仍是多在家庭里由年长的家人看护,看护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水平以及教育技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早期潜能开发。
八、研究展望:
通过这一阶段的尝试,使我们越发感受到只有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与家长共同携手,才能将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行为后迁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使幼儿能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发展。于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以如何更好地做好家长工作为切入点,尝试开展适合我园发展的亲子教育模式。在社区、天宁区乃至全市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被更多的家庭接受,为更多的家庭服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做好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
2、利用访谈形式了解家长教育观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开发家长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整合。
4、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教育环境。
5、亲子活动中的示范、指导更多的是指向家长。
总之,在亲子教育的探索过程中,我们通过不同形式为家长和宝宝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和谐的心理环境以及家长经验交流的机会。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对开展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它对于培养“根”的事业不但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州市北环幼儿园
1、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第五篇:2.5岁—3岁亲子课教案:听指挥
2.5岁—3岁亲子课教案:听指挥
·
2.5岁—3岁亲子课教案:听指挥
一、律动膨擦擦 今天我设计的活动叫《听指挥》,目标是发展宝宝语言理解能力和手眼协调配合能力。成人说儿歌,宝宝按要求完成儿歌的动作。
附儿歌:跑跑跑、停下来,弯下腰、捡起瓶,转个圈、举起瓶,坐下来、闭上眼,摇摇瓶,扔下瓶。
二、亲子“小魔法”
亲子游戏是家庭内成人与幼儿交往的重要形式。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孩子会把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事物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
三、点名时间:
先走到老师身边和老师握握手,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
四、探险活动《我的本领大》
目的:练习拖、推、拉着东西,进行跑、跳、钻、爬等大肌肉运动,培养宝宝的勇敢精神。
五、轻松时刻:提醒宝宝休息、小便、喝水等,教师与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
六、聪明时间:幼儿来取物,教幼儿说谢谢
今天我们进行的是社会性游戏,叫《会唱歌的瓶娃娃》
游戏目的:锻炼小肌肉群,发展孩子对物的大小对应关系的感知能力。
游戏玩法:孩子用勺子把花生舀到瓶子里,然后找到合适的瓶盖盖好,最先完成者为胜。
七、彩虹伞童谣时间:《小袋鼠》
目的:训练宝宝肢体的控制力和坚持性。
指导要点: 宝宝面向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加紧家长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紧紧挂在家长胸前,家长弯下腰双膝着地爬行。爬过老师撑开的彩虹伞。
建议:开始家长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后背,让宝宝更安全,熟练后,可晃动、原地转圈以延长游戏时间,锻炼宝宝的耐力。
八、活动小结:幼儿操作说一下,对家长提出回家后的要求。
九、拜拜时间:“亲亲园,荡秋千,亲亲园里蹦蹦跳,宋老师和你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