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策略思维》有感:向前展望,倒后推理
向前展望,倒后推理
——读《策略思维》有感
张贵文
策略思维是关于了解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战而胜之的艺术。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用到策略思维,生意人和企业必须借助有效的竞争策略才能生存下去;政治家必须设计竞选策略,使自己得以当选,还要构思立法策略,使自己的主张得以贯彻;橄榄球教练必须制定策略,由球员在场上实施;父母若想教会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自己至少应该变成业余的微策略家;近半个世纪以来,超级大国的核策略一直主宰着人类的生死。
《策略思维》一书由耶鲁大学教授巴里·J·奈乐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所著,从10个策略故事讲起,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包括走出囚徒困境、策略行动、可信的承诺、不可预测性、边缘政策、合作与协调、投票策略、讨价还价以及激励等诸多内容。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取胜,大大增加了可读性,那种条理分明的思路、简练的语言风格,娓娓道来,渐而延伸,让人耳目一新。读完《策略思维》才真正发现,基于中国市场的策略竞争,可以说无处不在,策略思维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人人都知道孙武和他的《孙子兵法》,其实在中国还有很多不那么知名的策略作者和思想家,不论在商界、政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以及中国历史和传说中的许多故事都包含着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可以用于解释这个理论。
贰
博弈法则
博弈是一种策略的相互依存状况,你的选择策略将会得到什么结果,取决于另一个或者另一群有目的的行动者的选择,处于一个博弈中的决策者称为参与者,而他们的选择称为行动。博弈论是二十一世纪开始风靡全球的一种新时代兴起的新理论、新学科。博弈是指在一定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当然博弈中的参与者的利益可能严格对立,一人所得永远等于另一人所失,这叫做“零和博弈”。
叁
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是最广为人知的博弈,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警察与小偷的故事。假设有两个小偷甲和乙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两个犯罪嫌疑人都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据确凿,两人都被叛有罪,各被判刑8年;如果只有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另一个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的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一个博弈的行动可能是相继进行,也可能是同时进行。在相继行动的博弈里,存在一条线性思维链:假如我这么做,我的对手可以那么做,反过来我应该这样应对……“美女的硬币”讲述一位陌生美女主动过来和你搭讪,并要求和你一起玩硬币游戏,美女提议,让我们各自亮出硬币的一面,或正或反,如果我们都是正面,那么我给你3元,如果我们都是反面,我给你1元,剩下的情况你给我2元就可以了。听起来不错的提议,如果我是男性,无论如何我是要试一试,不过经济学考虑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个游戏真的够公平吗?而在同时行动的博弈中,存在一个逻辑循环的推理过程:我认为他认为我认为……这个循环必须解开,一方必须看穿对手的行动,哪怕他在行动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要想解开这么一种博弈,可以建立一张图,来显示所有可能想象得到的策略组合将会相应产生什么结果,然后逐步进行分析。
肆
向前展望,倒后推理
有一句成语的大致意思是“如果你留在目前的道路上,这就是你最后的归宿”。现实情况是预计沿着你现在前进的道路走下去,最后你会到达哪里?“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的法则告诉我们,应该首先确定自己最后希望到达什么目标,然后从这个结果倒后研究,直到找出自己现在应该选择哪条道路,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可以达到那个目标。
会计师事务所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走出困境?怎样开拓新业务,其实就是在寻求解决内部、外部利益上的博弈,面对传统审计业务的逐渐减少与萎缩,近年来,财政部大力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拓展新业务、开拓新领域,企业内控管理、管理会计咨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务尽职调查等诸如此类都取得积极进展,做为事务所合伙人特别是小微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要做好“策略思维”下的“向前展望,倒后推理”法则,结合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天然优势,树立开拓新业务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倒后规划事务所的具体业务经营模式,抓住内部控制流程的关健点,充分利用策略思维的方式方法,分析自身优势策略,剔除所有劣势策略,逐层分解,如此一步一步做下去,我们的策略是积极的可行的。同时也可以加强与同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合作,把事务所的新业务拓展推向前进,以赢得市场与客户的满意。
伍
可信的承诺
要想使一个策略行动显得 很可信,必须同时采取一个附加或从属的行动,这种行动称之为承诺。一个保持清醒的策略头脑的对手应该预计你可能有意误导他。要让你的策略行动显得很可信,其实并不容易,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对于所有策略行动,可信度都是一个问题,假如你的无条件行动、威协或许诺只停留在口头上,而采取行动加以实践其实并不符合你的利益,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不过话说回来,别人可以向前展望、倒后推理,预测到你根本没有动机加以实践,那么你的策略行动就不会取得理想效果。
假如你在博弈当中尝试了一个策略行动,然后反悔,你可能就会丧失可信度方面的信誉。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新经济阶层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不拿薪酬的经济警察,是客观公正的象征,既要让社会公众认可,同时也要让客户满意,其建立可信的承诺显得更加重要。把遵守承诺成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建立和利用一种信誉,立足优势,不断的通过制定目标、考核、奖惩来激励所有员工,以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团队,并树立起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建立起事务所自己的可信承诺,让社会各界感受到我们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小微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加归宿感和可信度,为我们小微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赢得一席生存之地。
陆
《策略思维》的本质是要求我们设身处地,仔细分析自己若处于对方的境地,思路会有什么变化,哪怕你完全不能同意他们的见解,诚如《策略思维》译者所言“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一环扣一环的漫长博弈”。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在生活中都需要洞悉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对自身行为作出有效预判,进而指导做出正确决策。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宗生意,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要不要竞争总裁的位置,都是这类决策的例子。你不是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做决定,相反,你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的决策制定者。虽然冲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
(作者单位:朔州晨祥会计师事务所)
第二篇:读《计算机思维》有感
读《计算机思维》有感
《Computational Thinking》(计算机思维)是Jeannette M.Wing博士,亦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科学系的系主任于2006年3月发表在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一篇文章,由赵老师的推荐有幸阅读。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个人感觉不管是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还是从事其它工作,都受益终身。这篇文章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回答现在我们普遍困惑的问题,那就是1: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能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么?2:如果不从事计算机的工作,能不能从事其它各种工作?3:我们学习的专业对我们到底有哪些好处呢?以下进行阐述,以此共勉。
一:《Computational Thinking》这篇文章的翻译在我初次阅读时,我毫无怀疑地把它翻译为《计算思维》,还有根有据的找到了文章中的例证:如:To reading,writing,and arithetic,we should add computational thinking to every child’s analytical ablility,我自以为three Rs的扩展就是把读,写,算结合起来就是思维。我就把上面理解为阅读,写作,计算,和计算思维作为现在孩子应该培养的四种能力。随着阅读的深入,读到了大量的计算机科学的专业词汇,如文章只能怪提到”the machines instruction set(机器指令集)”,”indirect addresing(间接寻址)”,”procedure call”等等,这也越来越让我感到我对这篇文章内容进行了泛化理解,这也让我想起了赵老师所说的不能把这篇文章扩大化,在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慢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知道了应该把这篇文章的标题《Computational Thinking》翻译为《计算机思维》,为什么花这么多尽力说标题的翻译了,其实只有正确翻译这篇文章的标题,才能真正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才能主要文章内容的本质,这是能否阅读这篇美文的必要前提。
二:在一中提到了,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词汇,这些词汇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专业术语,而且还有深刻的含义,即计算机思维,同时也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抛砖引玉,这种思维方式对我的行为方面也产生很大影响。以下列出文章中所用到的专业词汇,1:the machines instructions set:机器指令集(计算机组成原理)
2:recursive:递归(程序设计语言)
3:parallel processing:并行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
4:dimensional analysis:量纲分析(计算机各门课程)
5:indirect addressing:间接寻址(计算机组成原理)
6:procedure call:子程序调用(程序设计语言)
7:abstraction and decomposition: 抽象和分解(数据库设计和软件工程)8;error correction:纠错(计算机网络:纠错码)9:deadlock:死锁(操作系统)
10:interface:界面(程序设计语言)
11:synchronizing:同步(操作系统)
12:prefecting and caching:预取和缓存(操作系统)
13:back-tracking:回朔(数据结构)
以上仅仅是简单列举一些,从这些专业术语的使用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Jeannette M.Wing博士对计算机科学的各门课程都相当的深入,她也能把该学科的各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2)从如此众多的专业词汇中可以看出我之前的翻译《计算思维》是错误的,应该译为《计算机思维》。三:以上简单阐述了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要阐述一下思维的含义,思维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计算机思维就是从如何设计计算机,到如何由计算机生产出产品的整过程,所用到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计算机思维是从那里来的呢?是经过各个时期的科学家从实践或从思想中提炼出来的,这是毫无疑问,这也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总之一句话,计算机科学就是人类思想或思维的结晶,按照哲学的角度来讲,它是从实践上升的到理论,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人的能力,把握事物规律的思维或方法,有了这种能力,难道你还害怕是否要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工作么,这就回答了本文一开始提的1和2的问题,下面来回答第3个问题,在《计算机思维》
一文中隐含的告诉了我们,在学习计算机是主要要学习它的思维和模型,可以把计算机的这种思维给它推广到年轻人中去,让他们能掌握到人类思维的精华。从另一个侧面也告诉我们,学习的某个专业,最主要的是要学习这个专业是如何从事物发展中掌握它的规律性,然后把这种规律性的法则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就是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掌管这种能力的过程,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时,我们就不会太在意专业了,若我们能掌握这种能力,那我们就终身受用。但有一点,我个人觉得计算机的思维方式最多,在思维方式上它是其它学科很难与之匹配,因为计算机是模拟人的大脑,是最具有创造性的事物,美国科学家约翰.冯.诺伊曼著的《计算机与人脑》就阐述了这一点。
以上只是我认真阅读了《计算机思维》一文后,得到的一些感悟。
第三篇:读《思维教学》有感
读《思维教学》有感
南武中学 汪剑雯
暑假期间认真阅读了罗伯特·斯滕伯格的《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一书,受益匪浅。
《思维教学》一书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斯滕伯格的一本著作,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阐明如何重点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该书的特点深入浅出,用大量的事实与案例印证作者的论点,有较强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它向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传达了思维教学的理念、坚定的信念,帮助我们了解了不同的思考模式,并如何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课堂上等实用型的做法,对我们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和教育实践都有着较高的借鉴价值。
《思维教学》的整个框架结构源自斯滕伯格的思维三元理论,他将思维划分成三个基本的层面: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
全书共分为七大目标,每个目标专门负责提高一种思维技能,告诉教师们如果想成功地进行思维教学首先要掌握那些东西。
一、学习中,印象深刻的是目标四——如何引导三种思维模式。三种思维模式包括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实用性思维。在我们传统的教学当中学习就是接受老师传授知识,而《思维教学》中告诉我们:思维与学习不是彼此分离的两件事情,如果学生在思维中学习,并且也在学习思维,用这两种方法学习的学生能更有效 地掌握课堂的知识;相比之下,那些仅靠死记硬背的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差得多。传统的教学和评价中针对实用性能力的部分相当少,大多数老师会发现:我们的教学和评价最终更多的是针对分析性而不是创造性能力和实用性能力,因为我们都是从学生的测验分数去评价他们的能力的。“思维教学”这一研究在国外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也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理论和教学方法,但其实我国也在不断地探索着适合我们国情的思维教学,比如新课标新课改明确指出:要改变以往的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训练学生获取新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音乐学科也会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时,我会让学生做下面的事情:(1)比较贝多芬和舒伯特音乐风格的异同(分析性思维),(2)提出学生自己的浪漫主义理论(创造性思维),(3)试着写几个小节流畅优美的旋律,或者为抒情浪漫的音乐填上歌词(实用性思维)。当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一定没有全部由老师讲解那么井然有序,学生也可能不会非常完美地展示,但我们应该给学生机会。
二、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教授思维模式呢?斯滕伯格提出了四部模型:即熟悉问题——组内解决问题——组间解决问题——个人解决 问题。这个四部模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思维高手,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学生进行“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对话融合各种思维模式,从而提升思维水平。
例:今年的学校科艺节中的语文课本剧的比赛,高二(6)班的同学选择了曹禺的《雷雨》的片段进行表演,当学生们第一次在我面前表演时,我觉得简直是惨不忍睹,没有一点“表演”,连台位都不会站,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是在扮演谁,以为站在观众面前的还是自己,连连笑场,甚至连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哪里了……我问学生们:在那样的年代,作为这个家里的每一个成员,以他们复杂的关系和尖锐的矛盾冲突,每个人心里该有什么心理?你们每个角色都要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当做是这个家里的这样独特的人物进行分析,然后把你理解的这个人物通过你的肢体、语言、表情告诉观众。同学们这才安静下来,一点一点地思考、琢磨,尽管课上练习的时间不长,但我已经看到大家终于明白创作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你不认真思考去创作再现那样的戏剧化的情景,是不能打动观众,是难以让观众接受你的表演的。课后我建议同学们多看看电影和话剧版的《雷雨》,多留意演员的表演,多揣摩角色的心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排练,一次又一次的创作,最终他们的表演获得语文课本剧比赛的一等奖,在艺术节文艺汇演上获得了成功。从学生们交上来的“演出感想”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每个场景、每个对话、每个动作,甚至每个角色的服装都做了非常多的、非常细致有时甚至是非常浪费精神和时间的讨论争执商议(对话),有一位同学在她的演出感想中写道: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女仆),但 是我很尽职,虽然我只有两句台词,但我想上台,我不想再当看别人表演但又有很多怨言的观众了,所以两句台词已经足够了,为了这一冲上台就说的两句台词,我无数次地在脑中构想,想语气、想动作、想表情。我的演出就在一瞬间结束了,我很不满意,但是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我终于站在了舞台上,我也真正地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到了演出艰辛的准备和演出时的紧张,我付出了努力!尽管台下并没有为我而飞扬的掌声,尽管也许当观众更适合我,但,无可非议地是——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演出!我将珍藏这一段独特的记忆。
我想,这个过程其实也可以称作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过程: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组内的过程也有个人的过程。虽然最终的结果,我们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也许这帮学生的演技不是很好,将来也不会成为演员,但是学生们在这过程当中获得的却是更多丰富的东西。
三、评价机制对思维教学的支持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支持开展思维教学,罗伯特·斯滕伯格的《思维教学》一书也说道:如果要阅读当代的教育文献的任何内容,却可以避开思维教学这种新思潮,那么也不是为一项奇迹。真的,思维教学已经深入人心,但各个部门(社会、教育机构等)是否都已经做好了协调、协作给予思维教学很好的支持呢?不见得。
在思维教学理论中强调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用性智力同样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难以同时均匀发展三方面的能 力,所以学校鼓励学生们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等,在这些活动中的确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技巧,提高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思维能力。我认为,如果学校是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更高。
学校、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们的参与动机,因为参与动机非常重要,动机虽然有内部和外部动机之分,但不管动机源自何处,它对智力的表达以及对成功都是重要的。我有一个学钢琴的学生,因为初三要中考所以停了钢琴课,中考后被广州一间著名的外语实验学校录取,又重新来上钢琴课了,我问他为什么要重新开始学习钢琴,他说学校会对学习钢琴等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同学加学分,而这些学分都会算在出国求学所要求的学分里。从这里可以看出,学校对待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对学生的学习有多么的重要!
相反,我的小孩同样是因为中考停止了去我区著名的青少年交响乐团的训练,但中考后他却再也不肯回交响乐团了,原因很简单,他说:没用!我想,如果这个训练了7、8年的团队里能够形成一种凝聚力,而这个团队也能更重视培养团员们的荣誉感和给团员相应的鼓励,加上团员所在的学校能像前面我所提到的外语实验学校一样,为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学生设立加分机制,那么一定会提高学生自觉训练自己各种思维能力的积极性。否则,我们光是提倡在课堂的思维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其实,思维教学并不限定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很多的学习特别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学习——比如交响乐团的训练等,这些学习不是所有普通的中学都能开展,它不同于志愿者或者文学社 这些活动,它提高参加者的智力与非智力思维方面有着更大作用,既要求参与者(学生)有相应的智力水平(专业知识),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合作能力(声部小组的、乐团整体的合作能力)等,但是我们的教育者或者说各单位各部门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思维教学断层了。个人认为很可惜,我们并不能太多地责怪(我已经较多地责怪小孩),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们还不会意识到这些学习的过程都能培养自己的思维,我认为这是教育者、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外国的许多国家,包括美国,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音乐剧《歌舞青春2》(美国)中反映高中学生打暑期工的情节就非常详细地向我们展示了学生们课外的参与思维训练有多重要,其中有句台词很简单也很直接:参加暑期工能为进大学加分哦!
因此,我认为思维教学并不只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教学,它要求多方面的协作,包括学生本人的努力、教师的努力、家长的努力和整个社会的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研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必须要成为思维的典范。在教学中,教师努力遵循思维的原则,应用好一些思维的技术,可以在实质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这些理论的学习有待在教学中得以实践和应用。
第四篇:读《思维的笔记》有感
读《思维的笔记》有感
黄剑波
0
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谁又知道三百六十行,也各有各的难,想要成为“状元”,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法者,定分止争。”有关法律的职业我们可以想到的有哪些?法官、检察官、公安、律师,没错,这些是我们最熟悉的,但是如果叫你去选择你会选择哪一种职业呢?或者说,你认为哪一种职业更容易做好呢?或许都很难吧!
一提到法律,我们都会认为是一个很严肃的东西,是高高在上的,可以敬畏而不可亵渎的。但是,如果你是一位律师,那就大可不必这么想,或许法律是一位和你很熟悉的朋友,你们互相了解,并不害怕彼此,没有谁是高高在上的,但相互尊重。
在《思维的笔迹》一书中,作者系统地还讲述了作为一名律师应该具有的素养和能力。
成功总是照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所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首先要有职业准备。你要成为一名职业的法律人,你首先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如果一开始自己的意志就不坚定,那自己就没有做好这一行的决心,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就会容易质疑自己的选择,容易自暴自弃,或者半途而废。
02
做一行,就要有一行的职业要求和职业道德。所以,在开始讲授一些系统的职业知识前,作者先教我们——要学法先学做人。律师不是像以前的电视里演的一样都是一些坏蛋,是只要给钱就帮坏人说话的。作为一名律师,要有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用事实和法律说话,实事求是,才会成为别人敬重的一种职业,这是每一位已经从事,或者将要从事律师职业者的应有之义。
做一行,就要认定一行。没有哪一位大师在一开始就是大师,想要成为大师就要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想要成为律师也是一样的,一开始不要想着让自己的师傅带着自己办案子,而是要从入门的一些事情开始。可能一开始只是打印个东西,送个文件,写个法律文书,整理一些文件。看是简单的事情,但确是培养一名律师不可缺少的部分。要记住,有时候,做律师不仅仅是和法律打交道,更多的是和人打交道。《文心雕龙》中曾说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或许说的就有这个意思。
做一行,就要树立一行的职业思维,万不可以乱来。律师是一个十分严谨而特殊的职业,要求我们要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思维方式。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的差别,就差之毫厘,相差千里了,会给自己和自己的客户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自己做出任何一个决定之前,都应该要想到自己的职业,自己的责任,心细如尘是律师的要求。
做一行,就要精一行。这是作者最重点讲的,一定要树立的专业意识。自己既然选定了一个职业,那就要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的职业做好,要让自己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不要做半桶水,耽误自己还害了别人。涉及到专业术语,专业用词,文书规范,还有一些程序问题都不能让对方挑出刺来。律师诉讼就好比作战,想要把战打赢先要把自己的本领练好,在每次上战场的时候才能运筹帷幄,应对自如,出奇制胜。律师作战又好比武林高手过招,想要战胜对方,就必须要让自己比对方技高一筹,才能见招拆招,取得胜局。
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靠自己的点滴积累;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恒心和毅力,不要因为自己遇到一点困难就轻言放弃;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好高骛远,学好基本功或许更加的重要。就像作者说到的,有时候,我们要知道,先把一件事情做对,比把一件事情做好要更为重要,因为法律有时候更加需要的是准确和严谨。
03
其实,我认为,做任何职业,在某些方法和原则都是相通的,虽然落实到具体的一些东西是会有区别的。不管你今后从事什么职业,请记住,生活的路还很漫长,应该先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去,然后再到你应该到的地方去,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再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相信自己,其实未来一直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作者在最后谈到了对幸福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感恩。这让我感觉这不是一本在教职业知识技能的书,倒像是一本生活哲学指导的书。但有时候就像是欧亨利式的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我们做了这么多,不都是在为生活而奔波吗?世事洞明皆学问,处事生活也有大文章。
书只读一遍,或许还不能够真正明白作者的意思和良苦用心,学不到其中一些最有价值的东西,但感觉自己还是有收获,或许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要将该书反复的阅读,读书也如阅人,经过多次熟悉,才能更加的了解,才会更懂得,才会成为良师益友。
第五篇:读《阅读教学》策略有感
读《阅读教学策略》有感
近期,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这本书,尤其重点读了“阅读教学策略”这一章。通过阅读,我学习了一些阅读教学策略构建的基本理论,探究新理念导向下的阅读教学策略,学会初步阅读教学设计,运用教学策略尝试阅读教学。下面结合我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理念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运用相关理论,整合、优化教学要素,从而构成适应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
2、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3、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当前班级授课制下,课堂教学仍然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是阅读教学设计的重点。
4、阅读教学要努力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增加阅读实践的机会。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阅读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语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体现实效,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
阅读能力的持续发展。
6、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阅读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7、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8、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