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
统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又实用的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本人结合几年来的教学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价值的教学。只有体现这一精神学生才能感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统计对于年小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授课时就要从“趣”上下手,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为教好这一内容,我是这样设置导入的:一上课,拿出一盒学生最喜欢玩的卡通卡,这些卡通图案不一,我先让学生认一认上面各是什么图案,然后让学生说说各自喜欢哪一种。这样,学生一下子有了兴趣,我趁机导入新课:“纸卡上的图案有很多种,大家有各自的喜爱,要想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同一种,这就需要运用到统计学。你们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中,统计知识的教学就展开了。
二、注重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教材所安排的统计活动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实际。如统计不同形状的学具的个数,统计小组同学文具盒里的铅笔、直尺、橡皮等文具用品的个数,统计本班一星期里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上课节数,统计本地某个月份里晴天、阴天、雨天的天数,统计本小组同学家里家用电器的件数,统计本班同学喜欢各种体育活动的人数等等。
这些内容,学生熟悉也乐于统计。但统计的关键还是要让学生自己探索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如教学学生统计学具个数时,我没有采用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记录方法,采用一人报图形名称,组员分别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作记录,然后汇总交流,这样,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又体现了共同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学生亲自参加这一统计活动,感受到统计方法的多样化。在实践中认识新知识和发现新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和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在这一统计活动中,学生统计的方法有好几种,此时,我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这一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讨论非常热烈,课堂气氛更加浓了。有的说分行画图形的方法太浪费时间,有的说先分类再用一种符号表示的方法清楚、速度快。学生经历了统计的过程,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体会到统计方法的多样化。
三、强化综合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统计的知识源于学生的生活,掌握好统计知识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在教学统计一课过程中,我给表现好的学生在光荣榜上贴一颗红五星,以资鼓励。教学结束时,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统计知识来统计各小组得红五星的情况,选出红星组,再结合上课时要求学生统计出喜欢各种纸卡的人数,让全班同学参与,用打“√”的方法,分别在喜欢的纸卡图片下面打“√”,最后列成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如提出你从表里知道了什么,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出学生对本节课统计学习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在活动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促进了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第二篇:谈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几点体会
谈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几点体会
统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又实用的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由于小学生涉世未深,教材所安排的统计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产生就统计而统计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那么怎样上好统计课,在统计教学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用统计表来描述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本人结合几年来的教学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价值的教学。只有体现这一精神学生才能感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必须的,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联系实际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能体会到数学本来就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统计对于年小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从表面上看显得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处理不当,学生容易失去兴趣而被动,反之则不然。要让枯燥的统计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入课时就要从“趣”上下手,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为教好这一内容,我是这样导入的:一上课,拿出一盒学生最喜欢玩的卡通卡,这些卡通图案不一,我先让学生认一认上面各是什么图案,然后让学生说说各自喜欢哪一种,这时,学生一下子有了兴趣,我趁机导入新课:纸卡上的图案有很多种,大家有各自的喜爱,要想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同一种,这就需要运用到统计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你们想不想学?在这样的气氛中揭示了课题,这样,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中,统计知识的教学就展开了。
二、注重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探究统计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语:“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教材所安排的统计活动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实际。如统计不同形状的学具的个数;统计小组同学文具盒里的铅笔、直尺、橡皮等文具用品的个数;统计本班一星期里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上课节数;统计本地某个月份里晴天、阴天、雨天的天数;统计本小组同学家里家用电器的件数;统计本班同学喜欢各种体育活动的人数等等。这些内容,学生熟悉也乐于统计。但统计的关键还是要让学生自己探索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如教学学生统计学具个数时,我没有采用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记录方法,采用一人报图形名称,组员分别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作记录,然后汇总交流,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又体现了共
同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学生亲自参加这一统计活动,感受到统计方法的多样化。在实践中认识新知识,发现新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和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在这一统计活动中,学生统计的方法有好几种,有的说,报一个画一个,画完后再分;有的说,先分类,组长报什么图形,我就在这一类上画一个或打一个“√”……..此时,我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这一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讨论非常热烈,课堂气氛更加浓了。有的说,分行画图形的方法太浪费时间;有的说先分类再用一种符号表示的方法清楚、速度快。学生经历了统计的过程,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体会到统计方法的多样化。在比较中获得大家认可的好方法。在此基础上,一些统计问题就迎刃而解,学生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兴致特浓。
三、强化综合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统计的知识源于学生的生活,掌握好统计知识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在教学统计一课过程中,我给表现好的学生在光荣榜上贴一颗红五星,以资鼓励。教学结束时,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统计知识来统计各小组得红五星的情况,选出红星组,再结合入课时要求学生统计出喜欢各种纸卡的人数,让全班同学参与,用打“√”的方法,分别在喜欢的纸卡图片下面打“√”,最后列成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如提出:你从表里知道了什么?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出学生对本节课统计学习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促进了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总之,在教学统计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注重实践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观察中发现,在自主探索中求知,在合作交流中获知,使他们在学习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习中学会创造,在实际中加以运用,不断地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实践转化为经验,如此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成功,就会有利于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掌握,从而使学生轻松而又愉快掌握统计这种生活中常用且实用的数学工具,真正体会到统计的价值。
第三篇:小学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科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体验最简单的统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并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策略与方法:采用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1、小松鼠图片。
2、例1鲜花图及涂好的条形统计图各一份。
3、画“正”字的数据统计图片。
4、五张图片:香蕉、苹果、梨、桃、其它
1、每生自备两份画有红、黄、蓝、粉四色小花的纸片,其中一份正反面都要画。
2、例2统计图、统计表每生一份。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小客人。
出示小松鼠图片。
教师:它想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欢迎吗?小松鼠说:“今天森林里正举行鲜花会呢。同学们想去看看吗?闭上眼睛老师带同学们去。
出示93页的鲜花图。
教师:笛笛,到了,请同学们下车吧。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们纷纷提出问题,教师不做回答。
教师:要想解决同学们的这些问题,就让我们先来做一项工作吧。打开课本93页,同学们能在这幅图上表示出各种花的多少吗?
学生:能!
教师:那就拿起笔来,开始行动吧!看谁的作品又对又漂亮、整齐。
设计意图:抓住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把小松鼠恰当引入课堂,足以使学生们眼前一亮,注意力尽被吸引,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统计图,意在给学生提供独立思维,独立操作的空间,以开发孩子的潜能。
教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指名同学到讲台上展示并讲解自己的操作步骤。注意引导学生讲清图中每一部分,如:“盆”表示什么?数据从何来?小格子表示什么?怎么知道哪一条表示什么花?
其它同学到讲台前面来听、看。
引导学生自我对照。对的举左手,不对的举右手。
教师:请认为自己作品很棒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身边的同学和听课的教师。
教师:小松鼠也做好了,让我们帮它检查一下好吗?
教师: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信息要带给大家吗?
教师:刚才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就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统计它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
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有!
教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
教师:小松鼠想和我们大家交朋友,就要更多的了解同学们。它想知道每位同学最喜欢这四种颜色中的哪一种。
学生纷纷说。
教师:请同学们在小卡上选自己最喜欢颜色花的下面画上记号。交给老师,好吗?
教师把收集的纸条握在手中,神秘的问:现在同学们最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纷纷说。
教师:那现在我们就要先来记录一下数据了。
教师读,学生记。学生跟不上,纷纷表示抗议。
教师:跟不上,那怎么办呢?
面对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收集数据简捷、方便。
如果学生说不出可以提示:以前数图形个数时,数一个就做一个记号。
讨论后,学生汇报结果,好的方法给以充分肯定。如果学生能说出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就要给以高评价,如果不能说出就以小松鼠引出。
教师:小松鼠看到大家想这么多方法,可高兴了,它也想了一种方法,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正”字的数据统计图片。
教师:老师读一个,就画一笔,数一数“正”字几笔?代表几个人?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师生一起探讨用画“正”字方法统计数据的方法与好处。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从刚才讨论的方法中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再来试一试,好吗?哪位同学喜欢用画“正”字的方法呀?在黑板上收集数据。
收集完后,叫学生汇报,并说明用什么方法收集的。
引学生把收集的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填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同学们看着这张表能把这图完成吗?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桌合作完成,比一比,看谁的作品好,下课后贴在板报上。同学们可要好好表现呀。
注意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① 涂的对不对?
② 整齐、美观的引导学生自评,教师给以恰当点评。
③ 引导学生讲清操作步骤。图中每一部分的意义,频数范围有何作用?怎样快,美观?
④ 重点引导学生看图提出问题或发布信息。
指名学生到讲台上来,指着同学们问。
教师:你能看出我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多吗?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少吗?
学生:不能。
教师:那再让我们看看统计图吧。
学生通过对比会发现统计图的作用。
学生:统计图能帮我们一眼看出数据的多少,能帮我们解决好多问题,让我们发现好多有用的信息。
教师:是呀,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会学到更加丰富的统计知识。
教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小松鼠学会了好多知识,可高兴了。它说:快六一儿童节了,到时它还要来和我们大家一起过节日。还想为我们大家准备两样水果,可是准备哪两样呢?
出示水果图。
教师:请同学们在自己最喜欢的水果下面做记号。
师生统计之后。
教师:小松鼠要回去为我们大家准备礼物了,让我们和它说“再见”吧。
第四篇: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专题讲座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探讨《统计》教学,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专题讲座。由于我的水平有限,不到之处请诸位指出来,谢谢大家。
一、统计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统计的知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社会生活和实践之中。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小学统计包含的内容有: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工作报告http://www.xiexiebang.com/gzbg/gzbg/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1、描述统计:包括整理数据、列表、统计图,工作汇报《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专题讲座》。
2、数据的代表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3、可能性:包括可能事件的概率、几何概率等。
二、教材编排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根据《标准》的要求,统计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要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深入到统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教材注重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统计活动,使他们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2、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数据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三、统计的目标:
下一页
第五篇:数学活动课教学体会论文
数学活动课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织部分。上好数学活动课对于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激发兴趣、发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几级的作用。
一、开展数学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发学生智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轻松、愉快、乐观而又坚定的积极情绪对人的智力活动起“增力”作用,否则对人的智力活动起“减力”作用。数学活动课就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利用学生好奇心,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获得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智力。
在活动中,我采用质疑问难,启发诱导的方法。首先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方法,让学生亲自发言,各抒己见,老师再做总结。给学生营造一个愉快、轻松、自由地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在教数学二年级(六年制)第三册38—39页活动课:“我长高了”时,活动前,我先提出一些新问题。如“你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你的两手伸开有多长?”……学生回答正确与否,先不予评判,以激发学生活动的动机。进行活动时,分成若干小组。测量时学生自由发言谈测量方法,教师对有道理的正确的加以肯定表扬,对错误的加以引导,不一口否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黑板上画出表格进行统计,让统计的初步知识随活动逐步渗透。利用同学们身高数据,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为了避免活动课的枯燥无味,我还根据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特点,因势利导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如按照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这学期所学“千克、克”的认识,再结合上学期所学的“元、角、分”的知识,我设计了一节“假如我是售货员”的活动。
学习过时间单位知识后,我们开展了“争当报时员”活动……
二、开展数学活动课,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从小学数学各册活动课可以看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等,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所以上好数学活动课,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三、开展数学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在活动课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我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六年制)课本70—71页活动课:“数学乐园”中的“数字迷宫”活动中,我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走迷宫形式,精心设计用10以内的数组成一个数字迷宫。要求学生按照1、2、3……9的顺序走,以此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设计的数字迷宫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要求按照规定的数的顺序有多种走法。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复习了10以内数的顺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在教学三册(六年制)拼摆量画几何图形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面掌握情况,安排了三种活动形式:
1、拼摆学习过的基本图形;
2、组合基本图形;
3、任意拼摆。这部分活动是在前两种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的想像力得到更好地发挥,从而逐步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要注意训练学生从解题思路入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如我在教学第四册数学第7页有一题:“10加上3,减去5,再加上3,再减去5……这样连续地做下去,做多少次计算结果为0?”怎样算较简便?学生解答时,往往逐项列式解答,说明学生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这时我用板书提示学生:
10+3-5+3-5+3-5+3-5+3-5=0
10-2-2-2-2-2=0
让学生从板书中得到启示,实际上就是每次从10里减去2,而10里面含有5个2,所以这样减5次,结果得0,其简便算法为:10/(5-3)=5(次)。
综上所述,数学活动课能够为学生创设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同时活动课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学生的数字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得到发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而且实践力也得到了培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这一阵地,让学生自主自理。给学生以学习、创造、表现的机会,发展个性,增长才干,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