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记》读后感:读史使人明智
读史使人明智—《史记》读后感
韩师20172311班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先谈《史记》。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司马迁,好人。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罗多德之于希腊,我们也是把司马迁当“史学之父”。但此书之意义,我理解,却并不在于它是开了纪传体的头。相反,它的意义在哪儿?我看,倒是在于它不是一部以朝代为断限,干巴巴罗列帝王将相,孳孳于一姓兴亡的狭义史书,像晚于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现在称为“正史”的书。我欣赏它,是因为它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总结;晚于它的事,它开了头。它是一部上起轩辕,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大历史”。当时的“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它都讲到了。特别是他叙事生动,笔端熔铸感情,让人读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司马迁作《史记》,利用材料很多。它们不仅有“石室金匮”(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收藏的图书档案,也有他调查采访的故老传闻,包含社会调查和口头史学的成分。学者对《史记》引书做详细查证,仅就明确可考者而言,已相当可观。我们现在还能看得到的早期古书,它几乎都看过。我们现在看不到的古书,即大家讲的佚书,更是多了去。这些早期史料,按后世分类,主要属于经、子二部,以及史部中的“古史”。经书,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官书旧档,年代最古老。它们经战国思想过滤,同诸子传记一起,积淀为汉代的“六艺之书”和“六家之学”。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是我们从汉代思想进窥先秦历史的重要门径。不仅如此,它还涉及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包含后世集部和子部中属于专门之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它于四部仅居其一,但对研究其他三部实有承上启下(承经、子,启史、集)的关键作用。借用一句老话,就是“举一隅而三隅反”。据我所知,有些老先生,不是科举时代的老先生,而是风气转移后的老先生,他们就是拿《史记》当阅读古书的门径,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从这里入手。比如大家都知道,王国维和杨树达,他们的古书底子就是《史》、《汉》。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是读古书的一把钥匙,特别是对研究早期的学者,更是如此。读《史记》,除史料依据,编纂体例也很重要。这本书的体例,按一般讲法,是叫“纪传体”,而有别于“编年体”(如鲁《春秋》、《左传》、《纪年》及后世的《通鉴》)和“纪事本末体”(如《国语》、《国策》和后人编的各种纪事本末)。但更准确地说,它却是以“世系为经”,“编年”、“纪事”为纬,带有综合性,并不简单是由传记而构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贵族的谱牒。司马迁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谱”。它是照《世本》和汉代保存的大量谱牒,按世系分衍,来讲“空间”(国别、地域、郡望)和“时间”(朝代史、国别史和家族史),以及“空间”、“时间”下的“人物”和“事件”。它的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讲“本”,即族谱的“根”或“主干”;“世家”是讲“世”,即族谱的“分枝”;“列传”是讲“世”底下的人物,即族谱的“叶”。这是全书的主体。它的本纪、世家都是分国叙事、编年叙事,用以统摄后面的列传。本纪、世家之外,还有“十表”互见,作全书的时空框架。其“纪传五体”,其中只有“八书”是讲典章制度,时空观念较差,属于结构性描述。原始人类有“寻根癖”,古代贵族有“血统论”,春秋战国“礼坏乐崩”,但“摆谱”的风气更盛(“世”在当时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很多铜器铭文,都是一上来就“自报家门”,说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司马迁虽生于布衣可取卿相的汉代,但他是作“大历史”。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联贯,还是以这样的体裁最方便。这是我们应该理解他的地方。司马迁作《史记》,其特点不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互文相足之法”,节省笔墨,存真阙疑,尽量保存史料的“鲜活”。比如初读《史记》的人,谁都不难发现,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记》体例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兼存异说”,故意如此。它讲秦就以秦的史料为主,讲楚就以楚的史料为主,尽量让“角色”按“本色”讲话。这非但不是《史记》的粗疏,反而是它的谨慎。如果吹毛求疵,给《史记》挑错,当然会有大丰收,但找错误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
《史记》这部书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当然很重要,因为只有读这篇东西,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笔也老道。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还有一封《报任安书》。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小时候读《古文观止》,我总以为这是最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一篇。司马迁为“墙倒众人推”的李将军(李陵)打抱不平,惨遭宫刑,在我看来,正是属于鲁迅所说敢于“抚哭叛徒”的“脊梁”。他和李将军,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将,趣舍异路,素无杯酒交欢,竟能舍饭碗、性命不顾,仗义执言,已是诸、刿之勇不能当。而更难的是,他还能在这场“飞来横祸”之后,从命运的泥潭中撑拄自拔,发愤着书,成就其名山事业。读《报任安书》,我有一点感想: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这种人生体验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贯穿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历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类“超越”中尤为重要。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虚有数”的众多生命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首先就在于,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司马迁之为司马迁,《史记》之为《史记》,人有侠气,书有侠气,实与这种人生经历有关。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我以为,“大历史”的意义就在通古今,齐生死)。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写当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历史,写史和评史,绝不乱掺乎。对司马迁的赞语和文学性描写,我很欣赏。因为恰好是在这样的话语之中,我们才能窥见其个性,进而理解他的传神之笔。例如,在他笔下,即使是“成者为王”的汉高祖也大有流氓气,即使是“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就连当时的恐怖分子,他也会说“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连李斯这样的“大坏蛋”,他也会描写其临死之际,父子相哭,遥想当年,牵黄犬,逐狡兔的天伦之乐。很多“大人物”写得就像“小人物”一样。同司马迁的“发愤着书”有关,《李将军传》也值得一读(有趣的是,它是放在《匈奴传》和《卫将军传》的前边)。他讲李陵之祸,()着墨不多,对比《汉书》,好像一笔带过。这种省略是出于“不敢言”还是“不忍言”,我们很难猜测。但他在赞语中说: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第二篇:历史使人明智
历史使人明智
作者:新南
在百家讲坛的熏陶下,我喜欢上了历史。对西汉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品读《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后,细读了刘邦及刘邦集团各个中流砥柱的风流人物。有些在汉朝未建立前,风光无限好。大汉王朝建立后,他们却在不识时务与潜规则的厉害后。丢了性命。
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更有的身败兼名裂。他们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在赫赫战功下沾沾自喜,愚昧地认为曾为大汉王朝做出贡献,自个乃至自个的家族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奖赏与地位!或说,他们居功自傲!但他们却不知道,王者立朝,诛杀功臣的潜规则。
是,他是个功臣,对当朝功不可没!在乱世,是帮君主打江山的能才将士。现在,乱世已被平定,新建立的王朝需要治国之才。如果他安安稳稳地,低调地,不惹是生非地,不充大头蒜地,或许他还能苟全保住性命,让家人平平安安地过着幸福生活。但他非充大头蒜,认为自己为江山涉及立下汗马功劳,便气焰嚣张,认为过去和君王一起共事,君王对在自己很铁很关心,——对自己有特殊的照顾与温柔的体贴,便误以为自个是个„宝‟乃一位„人才‟。其实,当这种愚蠢的思想在此人的脑中萌芽,这人已慢慢地将脖子搁在残酷无情的闸刀上了。
哪天,曾经对他很铁很关心的那位君王,忽然感到他已经毫无利用价值!并认为,此人在世间上的活蹦乱跳,就是对他王朝的潜在威胁。那么,恭喜了,天堂的大门已为他敞开!在„孤家寡人‟的一声令下。他便押赴菜市口,残忍地被咔嚓了。
更悲惨的是,他愚昧无知所犯下的罪恶,会牵连到一家老小的生命!甚至,亲戚朋友都遭灭门之
灾(那些人无辜的呀!)
峰回路转,看看大汉王朝眼下的张良,他是功臣吗?是,而且是大大的功臣!可张良看刘邦江山坐稳,就想辞职了!虽然不能立刻辞职,但张良低调,非常低调。他说,秦王暴政,民不聊生,自己过去辅助刘邦是应该的。
在刘邦入汉中,初定天下时,张良就经常托辞患病,闭门不出!在刘邦大定天下时,张良更是退居二线。恪守“疏不问亲”。在公元前197年,刘邦想改太子。想废吕后之子孝惠,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吕后(这位女政治家)求助„智囊‟张良。张良也很低调,知道皇宫内室之争自己是绝不能插手,这可是一趟浑水!所以希望吕后请“商山四皓”来劝刘邦。
由此可看出,张良很懂事。可这懂事的背后蕴含着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个道理很多功臣也懂,谁不知这个理儿呢!但他们实在舍不得交出——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久经沙场才好不容易争得的——权利与地位!他们舍不得!更接纳不了乱世英姿雄发,风流无限红,平定乱世建立新王朝后,却要灰不溜秋地退居二线的结果。于是他们心存
侥幸,结果惹的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有句话,新南感觉说的很好,那就是“舍得”有舍才有得!这才是处事之真谛。张良,这位懂事的老人,自知目的已经达到——为韩国报了仇!。现在家人生活环境也很好——封万户、位列侯。而且不想向韩信等人的命运那样,功成名就之时乃身败名裂之时。所以张良借鉴范蠡,托辞自己体弱多病,自请告退。
在此之前,刘邦论功行封时请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但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这种举动也使刘邦很敬佩张良。这也是张良为什么善终的结果。
一个有本事的人,总是低调做人,激情做事。从来不回首过去的丰功伟绩,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作出明智,适合事宜的举动。为什么?真正的财富是在思想里,而不是在手里。
读历史,就是以史为鉴。虽然时代不同,但很多道理是相通的。人心险恶更是有过而无不及!在单位,别感觉为领导做过什么,就沾沾自喜。认为我为领导做事了,领导和我关系好。我请领导吃饭了,领导认为我很不错。于是乎,得意忘形!在单位里狂的不得了,自认为有领导撑腰,和领导是老铁。其实,这犯了大忌!你做了很多事,领导心里都清楚。你越谦虚,越自然,无居功的样子,领导才越看好你。重用你!
交朋友不也一样吗?君子之交淡如水。心中的友谊很深,但表面看去却淡入水。朋友在一起相处,可能有些小事帮不上忙。但朋友有难处时,或朋友落难时,倾出全力。新南对朋友的原则也是这样:平时并不喜上添彩(因为没必要)但有求之处,有难之时,我必雪中送炭。
以上是新南闲暇时写的一点心得。
第三篇:读书使人明智 国学净化心灵
读书使人明智 国学净化心灵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
张思文
经过此次国学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认真负责,无怨无悔,踏实务实;凡是能够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够坐的住的人。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要善于从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实可行的计划,立足实际,向着眼前的目标奋进。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国学,让我明白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有效的培养孩子关爱家庭、孝敬父母。
对待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待犯了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教育孩子方面,从小要教育孩子讲礼貌,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孝心,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国学是中国人的国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继续学习国学,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轻松而洒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学习国学开始,接续国学薪火,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第四篇:《少年读史记》读后感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1
今年寒假,我看了五本《少年读史记》。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五本《少年读史记》是作者张嘉骅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故事编写的,语言通俗易懂,人物生动形象,故事精彩有趣,很适合我们小朋友来看。
《少年读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分为五本,分别是《帝王之路》、《霸主的崛起》、《辩士纵横天下》《绝世英才的风范》和《汉帝国风云录》。
其中《霸主的崛起》中记载春秋五霸和一些忠臣良将的故事,他们创造了群雄争霸的辉煌历史。《绝世英才的风范》中描写了出奇制胜的田单,知错就改的廉颇,足智多谋范睢。《辨土纵横天下》中有身残志坚的孙膑,寸舌动天下的子贡,还有超级辨士苏秦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浮现眼前,我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
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霸主的.崛起》,这本书中出现最多的人物就是齐恒公。他之所以能当上霸主,是因为他知人善用,启用了管仲和鲍叔牙等贤臣。并且用人不疑,才让整个国家日益强大,诸侯也都归顺于他。不过他晚年亲信了易牙等小人,才让齐国逐渐走向哀落。
以史为鉴,亲君子远小人。我们要区分出身边的君子和小人,向优秀的人学习优点,遇见不好的人,也看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缺点,加以改进。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2
这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书叫《少年读史记》,这些书买来后我爱不释手,从早到晚都捧着他们看。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一本叫《帝王之路》的书。
《帝王之路》这本书主要讲了从尧一直到汉武帝的故事。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巨鹿之战这个故事,里面讲述了项羽为了给叔父项梁报仇,率领他的几千人的军队以少胜多,越杀越勇,最终打败了20万秦兵,给叔父报了仇,其中还包含了破釜沉舟、隔岸观火等经典的成语故事。
看完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时期人们生活的困难以及战乱的残酷,也终于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上下五千年来发生的事情,还知道了许多英雄豪杰的名字,比如:项羽、刘邦等盖世豪杰。我才知道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古代的先辈们梦寐以求的'。我深刻感悟到在尧、舜那个时期,连吃饭都很困难,但常常会有人站出来造福百姓,就像尧、舜、大禹那种为了人民可以什么都不顾忌的英雄,我从中深刻的感悟到了我们要多多为人民造福,不要让我们的国家再次陷入到那样的地步!
鲁迅先生曾赞许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千百年来人们对史记的评价特别高。所以我们还需多加去钻研,这样才能知道更多关于历史的知识,让我们对历史更加了解。所以我们也要经常观看有关历史的书,比如这本《少年读史记》呀!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3
在寒假里,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中有一本“少年读史记”的书吸引了我的目光。历来对历史故事感兴趣的我立刻叫爸爸买了这套书。
《少年读史记》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的白话文版,而且他在翻译的基础上,还在内容上做了一些无伤大雅的修改,让书中的历史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拿到书以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读完第一本“帝王之路”,我发现这套书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在每个章节后面都会有《史记》的原文摘抄及现代文翻译。在“帝王之路”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就是“不能不打的仗”。这一章讲述了汤武革命的故事。我认为,这个故事完美地诠释了一句我曾经听到过的'俗语,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汤武革命指的是商朝开国国君商汤灭夏的战争。《易·革·彖辞》中,由:“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天乙。书中提到,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其他诸侯反抗夏王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的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而“武”则是指周武王,他领导商王朝的诸侯国西周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新的王朝——西周。这两次王朝更迭合称为“汤武革命”。
从发生在古人身上的这件事,我懂得了即使自己有天生的优势,但不能对自己的优势用心经营,任意妄为,那么最后自己所有的优势都会化为乌有。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4
这个寒假,我读了《少年读史记-应对时局的智者》这本书,领略到了这些历史名人的智慧和谋略,在他们的事迹中悟出了很多的道理。
书中“英勇刺秦王——荆轲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荆轲的勇气让我非常敬佩。太子丹害怕秦国进攻燕国,于是派勇士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很有谋略,他假装献给秦王督亢的地图和樊於期将军的`人头,却借机刺杀秦王。他刺杀秦王虽然失败了,但他的侠义行为名垂千古,被后人称颂。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刺行秦王的路途上吟出来的一首诗。重情重义的荆柯为了完成太子丹的重托,明明知道必死无疑,仍然勇往直前,他的这种勇气是我久久不能平静。同时田光和樊於期两人,他们也是是俩位忠臣志士,为了完成刺杀秦王的事,他们也勇敢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荆轲刺秦王虽然没有成功,但荆轲的勇气鼓舞了我。平时的我有些胆小,面对难题有时胆怯。面对跳绳二连跳的任务胆怯了,认为自己无法完成。甚至有时上课时连举手都会胆怯,真不应该呀,我也应该学学荆轲的勇气,任何一件事,当你有勇气要做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同学们,勇气可以战胜一切,更足以让我们傲视人生。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5
在这次的暑假里我读了《少年读史记》,他一共有六册,我读的是其中的一册《辩士纵横天下》
本书从春秋到战国一共描绘了13位人物,有孙膑,吴起,子贡,商鞅,孟尝君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信陵君。在《情义》这篇故事当中,信陵君前去拜访老人家赢侯,赢侯暗中观察信陵君的神态,而信陵君非常尊重他,脸上没有一丝着急的神色,从而看出信陵君礼贤下士;而赢侯又要去拜访老朋友朱亥,赢侯并继续观察信陵君的神色,但信陵君却一点也不嫌麻烦,从而看出信陵君礼上加礼,我还能看出信陵君仁而下士,闻过即改,即有美德,又有才能,有情有义,他还能充分发掘和运用人才,以及如何正确的判断形势。
其次我还喜欢孙膑,虽然孙膑被自己的'同学庞涓废掉了双腿,但是孙膑借用了魏国与赵国攻打韩国这个机会用万箭复仇这个计谋杀死了庞涓,从而能看出孙膑是一个出奇制胜,计谋多端,变化莫测,能将敌人一网打尽的军事家,政治家。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了解前人的智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6
暑假是快乐的,是缤纷的。在这个缤纷而又快乐的暑假,我根据推荐的书目阅读了许多书籍,如:《简爱》、《鲁滨孙漂流记》、《少年读史记》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少年读史记之霸主的崛起》。读了这本书,引发了我许多感想。
这本书主要讲了齐桓公称霸的故事,晋公子重耳流亡的故事、晋文公称霸的故事、楚庄王称霸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的霸主的成长故事。这其中有知人善任的眼光的齐桓公,有从未上过战场却很会分析经营的头号功臣萧何,还有很有哲理的孔子......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张嘉骅。这本书有一个很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书的格局和我看过的任何一本书都不一样,它先用现代的视角讲述人物故事,再解析古人的智慧,把握历史关键,之后还会有一个原典精选,会有一篇《史记》的原文,上面有译文,下面有个别词语的意思。最后是词语收藏,里面会有解释和造句。
读完了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历史,而且还掌握了一些词语。我明白了做人要有诚信,就像重耳答应楚成王如果在战场上相见,就会退避三舍一样。要遇事能屈能伸,学会用正面的态度去看待事情。不要逃避。在做一件事之前要先去考虑这样做对不对或去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之后在做。做人要学会两件事,一“隐忍”,二“早谋”。不仅要会这两件事,还有善于倾听,不要故意恶语伤人,要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积极改正别人指出的你的错误,成就更好的自己!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7
“当他在山中行走时,感觉路途是如此的遥远、颠簸,而怀里的孤儿是如此沉重——这是一个从一出生就背负了一大笔血债的孩子……”
故事虽然没完,但我的内心已被深深触动。
暑假里,我看完了《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讲述了春秋战国这个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的年代,英明君王和忠义臣子的故事。整本书中最感动我的.还是赵氏孤儿的故事——
奸臣屠岸贾发兵诛灭了赵朔全族,只有赵朔的妻子怀有身孕,留下一个遗腹子,躲避在宫中。程婴和公孙杵臼设计,保全了婴儿的性命,但公孙杵臼却因此而死。待程婴把孤儿抚养成人,赵家也恢复原有地位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杀,去向当年的公孙杵臼报告托付的事已成。
像他这样的忠义,不仅是在古代,就连现代的人也会觉得不可思议,不过也确实让人感动。正如序言里所说,驱动一批又一批爱国臣子的动力,不是别的,而是承担。正因为有了承担,有了自己内心的标准,才会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说是承担,其实更准确的一个词是“责任”。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身份都有每个身份的责任,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一种要求。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压力,但这种压力多数会转为动力,让你坚守自己的本分,驱动你尽心尽责,不留遗憾。
人的一生,努力追求的不正是这个吗?我们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名公民、一名小学生,一定要有责任感。当我们尽力了、尝试了,做事做到问心无愧时,也就足够为人了。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8
今天我读《少年读史记》中非常经典的两篇:《乱世中的超级辩士——苏秦合纵的故事》和《各个击破——张仪连横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两千年前在战国发生的事情和今天有那么的相似。
苏秦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辩士,这个人也是鬼谷子的弟子,他在家刻苦读了好多书,“头悬梁锥刺股”就是讲他读书的事情。苏秦到了秦国,想得到国王的赏识,可他不但没有得到亲王的重用,还被侮辱了,他决心去其他六国。他用油嘴滑舌的方法把除去秦国以外的六国联合起来,这叫合纵去抗击秦国。秦王被吓到了,他原来立志想并吞六国统一天下,但苏秦已经联合了六国,不敢惹了。这样的太平日子过了十五年。苏秦死后,这个联盟的秘书长没有了,大家又开始心怀鬼胎。
苏秦有个师弟叫张仪,也是一个辩士,他用欺骗的.战术组织了连横,让秦王送土地给楚国,再联合齐国攻打楚国。再把楚怀王抓起来,去打韩国、齐国。张仪又挑拨燕国和赵国的关系。这样原来结盟的六国被瓦解了,后来被秦国一个一个打败了。
合纵连横是发生在两千年前的古代战国,但在今天,美国要和我们打贸易战,处处限制中国的发展,我们中国也在采用类似合纵的战略,用“一带一路”来交朋友,帮助大家来发展经济,建设国家。我中国的朋友多了,美国就不能欺负我们了。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9
在战国时期,要想生活下去,不只要靠兵法,更要有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这本书就讲了很多的人的故事,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关于古人的纵横家,也被称为“辩士”。说到辩士,那最出名的就数苏秦和张仪了。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拜鬼谷先生为师,没有半点成绩,亲戚都很看不起他,他心里又惭愧又难过,于是刻苦学习,学有成绩后便去游说秦、燕、赵。游说让赵国跟燕国形成合纵的计划。可以说,苏秦只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把六国都合纵在一起了。
说了苏秦,自然也要说说另一位纵横家——张仪。张仪,魏国人,最初拜鬼谷先生为师,在苏秦已经游说各国加入合纵之后,想要让张仪伸展自己的抱负,苏秦想要有一个在秦国的潜伏的人,于是故意羞辱张仪,让张仪去秦国游说秦王,让秦国不会进攻赵国,使合纵计划失败。张仪用口才和秦国的'兵力削弱魏国,让魏国称臣。
辩士的话,那么商鞅也可以算是有名的了。但是关于他们变法,一直都让学者们谈论。大致有两点:一、这是一次成功的变法。二、变法让战国时期的秦国由弱变强。但这两项观点,近年来却遭到质疑。第一点,刘国祥指出:商鞅变法只重视农业,论其实质,只是单一领域内的结构性调整,对于整个社会的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而变法者最后遭到旧有势力的残害,不是成功变法的现象。而第二点何炳隶指出,秦献公时期,秦国就开始变强,秦国的强大,不能只归于商鞅变法。
辨士的“说服的艺术”值得我们学习,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天下。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10
暑假里,我上《阅读与写作》课时,老师让我们找一本自已喜爱的书看,然后写读后感。于是,我选了司马迁写的《史记》,在《史记》中选中前十八篇,而十八篇都是关于辩士的。
看完关于辩士的文章,我终于知道为何有句话叫:辩士纵横天下了。
比如说孙膑,孙膑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他一生命运坎坷,因为有才华而遭人嫉恨,被自己的同窗庞涓,挖去了膝盖,变成了一个无法站立的人。但老天给了他一个机会。齐国大将很欣赏孙膑,并把它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并拜为军师,孙膑借用了魏国与赵国攻打韩国这个机会,用万箭复仇这个计谋杀死了庞涓,凭借自己的口才与兵法的见解报了自己的仇。并大败魏国。将魏国太子申俘虏回国,也使孙膑名声大噪,他的兵书流传后世。
看完孙膑的故事,让我知道即使身陷困境,也不要颓废,坚持本心,相信一定有岀人头地的`一天。让我也对历史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了解了前人的智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11
历史可以使人明智,可以使人大气,可以使人坦然。
这个暑假,我读了由司马迁所著 《史记 》改编的《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 这本书。读完书,我闭上眼睛,书里的历史画面在脑中得以浮现。
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纷纷登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齐桓公尊王攘夷;晋文公颠沛流离;楚庄王知错能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吴王阖闾知人善任。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晋文公重耳和越王勾践。重耳被人陷害,逃到其他国家去,他在外颠沛流离了十九年,才回到晋国当国君。回国后,他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就连答应楚成王的“退避三舍”,重耳也一丝不苟地做到了。而越王勾践在一次战役中没有听取谋士的'建议,差点导致越国灭亡。回国后,他无论是坐卧还是饮食,都要尝一下苦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被吴国围困的苦,他还放下国君的身段,与众百姓处在一起。他礼下贤士、救济贫穷——最终成为一方霸主。
读完这本书,我从书中这五人身上学到了不同的东西:不要因私事误了大事;要知恩图报,一切以大局为重;要奋发图强,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知错就改……
只有学习历史,才能深入了解历史。如果不好好学习,你就会被别人超越。想要做一个强者,你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取长补短,努力追逐。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12
“史记”是记录历史的相机,它把历史上发生的事永远封存了下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看看春秋第一刺客专诸背后的故事吧!
专诸出生平民,是春秋晚期吴国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刺客之一,因为偶然结识了伍子胥,伍子胥又将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公子光非常赏识专诸,对专诸和他的'母亲都十分友好,专诸母子受到公子光的礼遇,都想方设法要报答公子光,于是,专诸决定帮公子光完成心愿—刺杀吴王僚,刺杀成功了,但是专诸也被侍卫夺去了生命,专诸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完成了公子光的心愿,报答了公子光的知遇之恩。
读完这个故事,我对感恩这一词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感恩是无形的,它可以变化成各种各样的形式。感恩,可以是别人帮助你之后的一句感谢,可以是别人帮助你之后的回报的物质,也可以是别人帮助你之后用生命换来的回报。从小妈妈就教育我:做人可以不优秀,不卓越,但是一定要懂得感恩!不懂感恩,就像一个人只知道花钱不知道赚钱,等钱花完了,余生就只剩下了悲惨。
当我们在生活中受到他人帮助的时候,我们应当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要存有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是一个人良知的基本,也是鉴定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的底线。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对他人付出的真情回馈,有来有去,才能平衡。就像我们学校举行了各种类型的感恩活动,比如:护蛋行动、十岁成长礼……为的就是让我们学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13
鲁迅先生对司马迁的《史记》有着极高的评价,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看出《史记》是多么的出色。
但是,《史记》是文言文,像我这样大的孩子,有点看不明白。令人高兴的是,青岛出版社出版了《少年读史记》这一系列书籍,把文言文翻译成了简明易懂的`白话文,让我们能够轻松的读懂《史记》。
这本书的主题是绝世英才的风范,里面有一个个战国时期的小故事,比如有:应侯范雎的故事、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田单复国的故事……
这一个个小故事,都表明在战国时期,只要有才能的人,都可以被君王重用。为了让我们悟出更多的隐藏含义或道理,《少年读史记》每个章节都会有“三分钟读懂历史关键”这一栏。用一些古人对人物的评价,透析人物形象,并且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告诉大家关键点,对故事进行解读。最后,还会告诉大家通过这件事得到的道理。
每个章节还会有史记原典整理,就是用《史记》中这章的一些原话,让我们读到原汁原味的古籍,其中较难理解的词语会有注释,后面还有这段话的翻译。每一章最后一栏,就是词语收藏夹,有的是文章中出现的词语,有的是对文章事例总结的词语,紧随的有这些词语的例句,让我们学习掌握好词好句,希望我们能够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14
《少年读史记》这本书很值得同学们认真的读一读,首先它是张嘉骅写的儿童文学作品,用一个个历史故事阐述人生成长必须的道理。
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第一章尧舜禅让的故事,尧是盘古开天时期的一位帝王,到了该把帝位禅让的时候却不知道禅让给谁。这时候一些诸侯建议把帝王禅让给一个叫舜的人。于是尧决定好好观察一下舜是不是像诸侯说的那样,尧默默的观察到舜每天都很勤劳,而且他还有爱心,总是帮助需要的.帮助的人们。而且他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父母的人,毫无怨言的为父母端茶倒水、问寒温暖,时时刻刻的把父母牵挂心间。可是他的父母为阻止他与兄弟继承家产要将他活埋,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果的逃出来。他不让父母因为私心成为一个作奸犯科的罪人,即便这样舜也毫不怪罪自己的父母。尧通过一段时间认真的观察舜的所作所为,尧认为舜具备一个担当帝王的大任人,尧决定把带领大家过幸福生活的帝位禅让给舜。从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最基本的“百善孝为先”道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读《少年读史记》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一定按照书籍中的典故认真的学习,踏踏实实学好本领。让书籍中的哲理做教会了我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具有爱心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努力通过这些有益的书籍中吸取给养,让我快乐的成长。
第五篇:读《史记秦始皇本纪》读后感
《史记·秦本纪秦始皇本纪》读后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王朝,秦始皇乃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皇帝”自居的封建帝王,无疑秦朝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新时代,而《史记·秦本纪秦始皇本纪》则向后人较客观地描述了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始皇威权统治天下直至秦二世、秦三世时期秦朝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
从秦始皇出生至秦始皇二十六年的历史主要描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过程:自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后,秦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实力逐步提升,经秦惠王、秦武王时期的土地兼并,秦国已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盛的国家。于是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进行合纵,力图削弱秦国,然而,秦王嬴政广纳天下贤士,采取正确的策略,利用其地形优势,引敌入秦,六国军队连连败退,在各诸侯国疲敝不堪之时,秦国对各诸侯国进行猛烈的进攻,并分别于秦始皇十五年、十八年、二十二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从而初步完成了统一大业。
分析秦国最终统一天下、灭亡诸侯之原因,应有以下几点:(仅根据本文)
一、“近古无王者久矣”——实现统一乃天下百姓之共同愿望。战国时期,“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军民早已厌倦了喋喋不休的战乱,即使是可怜的百姓也希望能安身活命,而秦致力于统一天下,这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此乃秦统一天下之根本原因。
二、地利——地形的便利。六国贤人智士汇集,军队都有优秀的将领来指挥,但却因险阻困住而无法前进,于是秦国就采取“引敌入秦”的策略,使敌军溃败。这样易守难攻的地形,无疑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天时——时机。在采取“引敌入秦”的策略,使敌军溃败后,秦国士气大振,而六国则解散了合纵之约,疲困不堪,这就给予秦实现其统一天下之野心以极佳的机遇。秦国抓住机遇,对六国进行猛攻,使六国灭亡。
四、人和——秦国广纳天下贤士,制定了正确的统一策略。在六国合纵企图削弱秦国之时,秦王嬴政听从大梁人尉缭的建议,以丰厚的俸禄广纳天下贤士良才为秦王出谋划策。六国虽然合纵,但其之所以联合无非是由于六国有某种共同利益,且“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故六国只是打着个灭亡秦国的旗号,实际是为谋私利,这种结盟是极其脆弱的,而相比于此,秦国从大王到臣相,上下一心,无疑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从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七年的历史是秦始皇威权统治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秦始皇制定了诸多维护封建统治与国家统一的措施。
一、在政治方面,建立起完备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 中央:首先,首创皇帝制度并规定皇位世袭制,秦始皇自认为他使天下安定,功过三皇五帝,故应称呼他为“皇帝”以显扬他的功业,并规定“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其次,实行三公九卿制,然而公卿实际并无实权,其职责只是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皇帝在是真正主掌国政大权的人。
② 地方:实行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每郡设守、尉、监,并称百姓为“黔首”。
二、在经济方面,通过对度量衡、钱币等的统一,“重农抑商、鼓励男耕女织”政策的实施及驰道的修筑,方便了国内经济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在军事方面,将天下兵器收之于咸阳,派蒙恬率兵攻打驱逐匈奴并修筑长城;夺取了陆梁地区,设置桂林等郡。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较好的缓解了威胁秦朝统治的内忧外患,维护了秦始皇的威权统治。
四、在文化法律方面,他统一了文字;尊崇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严酷执法,实行焚书坑儒,从而控制了人们的思想。通过以上几方面措施的实施,秦朝政治稳定,外患缓解,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疆域也有所扩大。然而,这看似稳定的表征却遮掩不住其本质的脆弱,秦始皇一些措施的实施,早就激起了民怨,为秦朝此后的衰亡埋下了深重的祸根:
① 严苛残酷的法律:秦朝推崇法家思想,重视以法治国,主张严酷执法,无辜百姓含冤而死的状况时有发生,这使百姓畏于皇帝而又怨恨皇帝,随着民心的失去,统治的根基就渐渐丧失了。② 繁重的徭役、赋税:秦始皇为控制皇子、功臣,为修建奢华的宫殿,为了修建一个“与天地日月同辉共存”的庞大陵墓,便在民间严罚苛税;为修筑万里长城,他征发大量平民百姓来到边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百姓怨声载道,而皇帝仍不自省,统治的基础便开始动摇了。
此后一部分描述的是从秦二世胡亥继位至秦朝为汉所灭的历史。这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便成为秦朝的衰亡史。自从秦始皇被安葬咸阳城后,百姓无不希冀下一位国君能是一位贤明仁义的君主,然而,秦二世胡亥不仅延续了其父在位时的政策,而且施法更加严酷,滥杀无辜。他依然大兴土木,重修阿房宫,为安抚外族,需屯兵存粮,于是从各郡县征调大量粮食,民众叫苦不迭。在此情势下,社会矛盾严重激化,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四方豪杰并起而立,失去民心的秦军在于楚汉军队的交战中连连败退,为防灾祸临身,丞相赵高与其亲佞密谋并成功诛杀了秦二世,后将子婴立为秦王。然而此时的大秦王朝早已风光不再,子婴在做了四十六天的秦王后,即被攻入武关的楚汉军队所诛杀,以此为标志,秦王朝最终灭亡。
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概括来说应该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朝国君都存在着高傲自大的个性倾向,他们自认为自己的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自己的才能;他们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不关心百姓的疾苦;他们不懂得从历史中汲取经验,背弃了实施仁政的王道;他们为满足一己之功而从不审察政治的得失,用“攻天下”之法来“守天下”,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他们禁止读书习文而实行严刑苛法,重视诡诈权势而抛弃仁德信义,用残暴的方式来治理天下。儒家学说有“君舟民水”的思想,秦的统治失去了民心,所以秦王朝的早衰与灭亡便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阅尽这段大秦王朝的兴衰史,本人感触良多,现谈之一二:
①
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人只有顺应历史条件的变化方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战国时期,战事连绵不绝,士民身心俱疲,百姓都渴望天下一统而能安身活命。这时,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抓住有利机遇,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创造出不朽的功业。然而此后,他并未顺应历史条件的新变化,仍以“攻天下”之法来“守天下”,残暴的治理天下,秦二世则更是变本加厉。于是,不施仁政、渐失民心的秦王朝很快走向衰败、灭亡。一个王朝如此,一个人也更是如此。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时刻关注与本领域相关的前沿科技成果,必须时刻了解本行业市场需求导向的变化,这样才能实现其事业的成功。苹果公司前首席执
行官史蒂夫·乔布斯便是当今世界顺应历史变化和时代要求而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②
民生重于泰山,统治者要施“仁政”,关注民众疾苦。秦始皇自认为其功过三皇五帝,于是固执己见,以严酷手段治理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却仍昏庸不知,至秦二世,统治手段更为残暴,于是民愤四起,豪杰并立,秦朝很快早衰而亡。与其说秦是被汉所灭,倒不如说是为民所灭,因为当时的诸侯也大都是布衣出身。这可这是应了那句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倒觉得这样的过程与结果同今天的利比亚很相似: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是典型的中东政治强人——通过军事政变上台,通过威权来维系统治。执政初始,他因领导推翻了“伊德里斯”封建王朝而被百姓尊为民族英雄,百姓没有不拥戴他的。然而,当利比亚凭借着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成为非洲最富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后,百姓却发现,几十年来,自己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相反,穷人越来越多,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却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卡扎菲执政的几十年里,少有经济改革。可以说,除了发现了石油,利比亚并未经历较大的变化。这时,我们
不禁要问,钱到底流到了哪里?答案就是卡扎菲家族。据知情人士称,利比亚石油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被卡扎菲家族所掌握。正是因为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他才能拥有庞大的军火库,他才不惜花重金从欧洲购买武器······2011年2月,政府与人民的矛盾被严重激化,并最终演变为一场内战。10月20日,卡扎菲惨死于苏尔特,一个时代宣告终结。而此后,人们络绎不绝的来到存放他尸体的地方“参观”,脸上竟然没有泪水,有的只是胜利的欢呼和胜利的手势。就这样,失去民心的卡扎菲成为了人人都痛恨的阶下囚,这便是统治者贪恋权势、不关注民生的恶果。我很庆幸我出生在中国,很庆幸我党把“以人为本”作为执政理念,很庆幸国家把民生问题视为发展中解决的首要问题。作为一位平民,我真心希望政府能始终不渝的这样做,为国家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③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经历产生、发展、强盛、衰落、灭亡的过程。像这篇本纪就介绍了秦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及秦朝发展、强盛、衰亡的过程。其实宇宙万物甚至宇宙本身都逃避不了这一过程。这也是人生必然经历的过程。所以,生与死
都是必然的,每个人都应该勇于正视死亡、接受死亡,同时努力珍惜并努力过好人生的每一天,这样才对得起自己。
总之,面对秦王朝短暂而又绵长的历史,我不禁感叹于沧海桑田之变。我钦佩于秦始皇一统天下、威震四海的气魄,更为秦君的昏庸和秦朝的衰亡而叹息。在今天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如始皇一样心怀宏图大志,并奋发图强以完成伟业,但不应像秦君一样一旦得志便得意忘形,昏庸不醒。无论何时,每个人都应懂得“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的处世智慧。而作为一位统治者,更要施“仁政”于天下,关注民生,唯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