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星火燎原》读书报告
《星火燎原》读书报告
利用每周的空闲时间,我阅读了《星火燎原》。读了这本书,有非常多的感悟降临在我脑海。尽管我不是非常的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和背景,但是读了《星火燎原》之后,我感到自己也充满了力量,我也会努力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家人的理想而奋斗;学好知识之后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城乡的中国,毛泽东公开发表了一封关于当时中国革命前途的信,就是《星火燎原》这篇文章。毛泽东同志攥文指出了“中国革命不仅必然会近来高潮,而且很快走向高潮”,纠正了部分同志对中国革命形式的错误估量,指引了全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坚定了全党全国群众争取伟大胜利的立场和信心。
本文为全国人民指引了黎明的曙光。1927年大革命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从1927年3月到1928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之多,全党党员人数中国共产党五大时的将近6万人锐减到1万多人,革命的主观力量大力消减,工农运动走向低落,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回答的两个根本性问题。虽然如此,共产党人却并没有被严峻的危险吓倒,他们领导了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争夺政权的新篇章。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十年内战时期。
但是党内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时时存在错误的估量,对形势产生悲观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他们不赞成争取江西的计划,也没有用这种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他们持有一种“在全国范围内,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错误理论。这种理论并没有认清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的客观事实,并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性质。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指出:党内出现的错误思想皆源于主观和客观的脱离,根子在于缺乏对国情的认识和了解。毛泽东同志认为,只要通过发动农民,集中优势兵力,实现红色割据,革命力量一定会逐步壮大,星星之火,必将燎原!这篇文章在那时安定了党内的大部分同志,使他们看到了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旗帜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败”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这篇文章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特征: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指导实践,在认识上不固于条条框框,不先入为主,对周围的情况作深入、全面的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星星燎原》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表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瞩。
面对这些会影响中国革命前途的错误认识,随着红军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大,毛泽东在本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半殖民地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异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最重要因素。并且指出要判断中国政治形势,需要总结出多点。
文章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文章的发表也标志着中国革命从理论上放弃苏俄的“城市道路”,开始在理论上探索自己的道路,是马克思理论和中国实践成功结合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开始中国化。
文章告诉我们:应该努力学毛泽东思想,用他的思想辨别是非,在现实与理念探索出一条开启理念的大门。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从点滴做起,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高薇
文学院2016级硕三党支部
第二篇:星火燎原读书心得
《星火燎原》读后感
最近在工作同时重温了伟大著作《星火燎原全集》中的一部分。对关于光产党员的信仰和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国防问题感受颇多,深受鼓舞。
认清历史是对今后工作的很大帮助。《星火燎原》二十世纪中国的一部恢宏巨著,它由参与了二十世纪中国的最伟大事件的人的亲身经历写成,它的以血肉组成的不寻常的文字,是历史的真实纪录,也是文学的人学还原,这种史诗的双重性,构成了《星火燎原》这部巨著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为我们了解中国革命的渊源、中国人民的诉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提供了最重要也最真实的依据。
该书是由毛泽东题写书名、朱德作序,1338名作者参与编写(其中包括元帅9人、将军437人)的大型革命史料丛书,其中有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中央、军委领导修改征文的手迹,有邓子恢手绘的战斗地图,有习仲勋、杨得志、许世友等领导同志亲手撰写的手稿。《星火燎原全集》共20卷,前后各10卷,分别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顺序立卷,每卷不论作者职务高低,均依据历史事件先后顺序编排。与一般典籍不同,《星火燎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一部十分珍贵的传世家谱,是一代先贤用自身经历书写的光荣历史。它不仅让后人世代铭记当年老一辈打江山创基业的艰难,也向人们传递着一种为了理想和正义、为了党和人民利益而矢志不移地奋发进取,直至抛头洒血的献身精神。
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细读《星火燎原》丛书,我们坚信,就像无数革命先烈一样,在每个平凡的英雄背后,都有信仰的力量坚定如山。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光芒,不仅在我党取得胜利的辉煌时刻迸发,更是在共产党人最苦难、最艰险的时候迸发。陈觉、赵云霄烈士是一对革命夫妇,他们一起在东北、湖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不幸被捕。陈觉很快被杀害,赵云霄因怀孕在身,刑期推迟5个月,孩子出世几天后赵云霄即被敌人杀害。就义前,赵云霄给孩子写了一封信,第一句话就是“启明我的小宝宝”。这封信大义凛然,却充满了人间温情。信中那一声声“小宝宝”的呼唤,分明是一曲人间亲情的绝唱。这个只有23岁的女 1 共产党员,肝肠寸断中对共产主义的明天抱有怎样的无限憧憬!
与之相对应的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如城管执法暴力、官员贪污腐败、公款吃喝严重等问题不得不进行深入反思,感觉很有必要重温红色经典重塑革命信仰。
信仰是人民军队的力量源泉。透过《星火燎原》,人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的军队之所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够始终支持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其力量源泉就是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一支缺少政治信仰的军队,不可能产生强大的战斗力。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到1895年,40年后的1934年到1935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长征,又过了两年,发生了南京大屠杀。同样是中国人,表现却迥然不同。甲午战争的惨败和南京大屠杀已被深深地钉在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再看看红军长征,雪山草地之间,行走的是这样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艰险的自然环境,面对极端困难的物质条件,他们不畏惧,不消沉,不退缩,用鲜血和生命、用信仰和决心,写下了人类史上壮丽的诗篇。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当时具有坚定的信念,才保证了红军以平均年龄不足25岁、每百人不到80支枪,即一支年轻而又弱小的队伍夺取了最后胜利。
有此我联想到了当今社会中国国防面临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和周边国家存在众多问题,比如说中俄边境问题(珍宝岛)、中印边境问题、中越北部湾问题、中日东海及钓鱼岛问题、中菲岛屿争端、中塔边境问题等。而东部中印边境争议区就达12.55万之多、中日东海争议区面积也有20多万平方公里。在东西南北四个地缘方向上,最紧迫的,要数东部了,朝鲜半岛问题、与日本的紧张关系以及台海问题等都急需解决。尤其是日本,日本军事战略的实质是依靠日美军事同盟,“主动先制”,消除“多种多样的威胁”,实现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发挥全球性的军事作用,维护日本的国家利益。北部的俄罗斯为了要反对北约东扩,和中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对我们来说是好的形式,至少在短期内,我们可以与俄和睦共处。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我国的战略也受到了影响:一是国家战略利益发展可能受到制约,二是我国的安全环境有可能更趋复杂,三是我军的装备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有进一步拉大危险。
我们可以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加大炮”,更何况党的军队日益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下,相信在共产党员的信仰指导下,党和国家能够顺利解决我国国防问题。
第三篇:《星火燎原》读后感
《星火燎原》——井冈山
昔闻革命事,今看井冈山。井冈山上的人和事,是中国军队光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光有战场上的英勇冲锋,也有战场下朴素、动人的往事。
一根灯芯,一条扁担,一块大洋,一种生活。战争年代的井冈山,是中国这个时代缩影。
现在谁还用灯芯呢?可在战争时期,它可是宝贝。井冈山上,敌人封锁,服装弹药、粮米油盐都很困难。“偶尔部队打土豪搞点油,就成了宝贝。”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使有限的物资用得更长久显得尤为重要。毛委员就给战士们定下规定:各连(直至营和团以上的机关)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不办公时,即应将灯熄掉。连部要留一盏灯,供带班、查哨等用,但只准点一根灯芯。战士们都严格执行了。被围时期,油是何等重要啊!毛委员在运筹战事之时,还不忘节约物资,充分表明领导细腻、全面的思维态度。可爱的战士们,都那么自觉的执行着那么艰巨的“任务”。
封锁之下,除了省油,还得储粮。“人是铁,饭是钢。”在那时,挑粮上山自然在情理之中,朱总理也不例外。这是日夜计划作战的领导啊,谁忍心再让他劳累呢?战士们藏起扁担要他休息,可他却又找来一根,还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战争年代,领导也作老百姓,全军同甘共苦,励志向上,谁见了都会生出百倍力气。如果当时我在场,一定一马当先挑粮跑,我也会唱“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合力,粉碎敌人‘围剿’。”那肯定是最嘹亮的歌子。
记得高中体育老师说过:“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井冈山的战士们尤其如此。天寒地冻,战士们吃饭只为个饱,谁会想鸡鸭鱼肉呢?冰天雪地里,工事里的战士们就不停地操作,既加强了工事,又赚得不冷。白米没有了,就吃红米;红米没有了,就煮南瓜。“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饭好香。”这在战士们眼中,也叫享受吧。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井冈山的战士们英勇杀敌、刚强不屈,谱写着一首首革命者的赞歌。什么是男儿本色,什么叫英雄气概,战士们将这些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在这种战争的生活中,我心底生出强烈的感动,那是一种心弦为之绷紧的震撼!
相比之下,现在的生活条件较之那时要强上千倍,但总觉得人心少了点什么。那是一种朝气,一种狠劲,一种无论如何都要胜利的意志。扪心自问,若是自己生活在那个条件下,会不会有他们那样的坚韧不拔。或许,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人格。他们的信念、毅力足够我们享用终生。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心境,谁能说这不是一支胜利之师?这,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
值此建党九十周年,回顾党的脚步,九十年风里雨里、九十年风雨同舟。井冈山精神就是最好的证明。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我对井冈山精神的热忱,但那沸腾的血液,滚烫的热泪,将我的灵魂浇灌得愈益清明。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思想始于星星之火,必有燎原之势。
第四篇:星火燎原读后感
读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同时他也是一个作家。
静下心来,翻阅资料,学习了这篇文章写作前后相关联的文章。才真正理解了毛泽东这一中国历史的丰碑人物,他所创造出的极具中国特色革命理论的伟大之处,以及从中体现出的他的睿智与长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 1930年1月5日为了批判党内存在的悲观思想,而给林彪写的一封信,回答了对“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提出了中国革命和武装道路的基本思想。这封信后来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
当时,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行动这个问题上,党内有一部分同志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相信革命高潮会到来,但没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他们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时做这种建立政权的工作是徒劳的,他们希望在全国范围争取群众后慢慢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但显然,这并不合适中国革命的实情。
毛泽东同志得知这种状况后,写下了这一封信,他在信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并在信中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明确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信中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判断中国政治形势,需要认识四个要点。总结为:
一、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
二、大革命剩下的革命力量的发展将是很快的,将具有“星火燎原”之势;
三、对反革命力量也要从本质上去估量,切不可产生政治上的盲动主义或悲观主义;
四、不可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将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化起来。
毛泽东同志的这一封信以自己远大的革命目光,不拘于当前的思想,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道路。他的这一封信的发表,安定了党内的同志以及群众,使他们看到了中国革命前进道路的希望。毛泽东同志以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的思想,以及党员和群众的努力,证明了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
通过这几天的阅读和思考,感受颇深,细想来,有四点感受:
一、文章以极具理论和文化味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出了毛泽东辩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在这封信中,毛泽东借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年代,革命势力的薄弱归根结底就是无产阶级力量的薄弱,缺乏同盟军和从物质、精神上帮助的人,从这些环节中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于是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号召。用这种方法,接纳了中国占绝大多数的农民,使他们成为革命强而有力的同盟军。毛泽东同志辩证的分析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这一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他认为,农民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中国革命必须依靠他们的支持、援助和参与,否则就将一事无成。要正确认识他们的作用,启发他们、教育他们,把他们看作是最可靠的同盟军,当作是革命的主力军。
历史证明,他的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在以后的革命中,由于广大农民对党全力支持、拥护,我们党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这也是“星火燎原”中由劣到优的最好体现,更是毛泽东辩证的看待分析问题、沉着而深刻分析利弊、扬长避短给消极者以信心的真实体现。
二、毛泽东对当时局势的把握客观到位。他讲到,现在中国革命的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上的反动派、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也是弱的。并且通过对一系列的矛盾的分析,他断言,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很快会要来到。在文中,他从地方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暴动的表象中,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给动摇者十足的信心。他对于革命胜利的信心更是十足而又充满期盼。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一个事物,我们要透过他的表面现象,深入分析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把握其实质,才能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党内的部分同志就是因为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产生迷惑,在敌人的第三次“会剿”来到井冈山,党内产生悲观的论调。为此,毛泽东同志在本文中论到:“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并分析到,党的处境并不是表面现象呈现的那样,实质恰恰相反,预示着反革命潮流的下落和革命潮流的复兴。于此鼓励党内同志坚持信念,继续革命。由此我们学会了如何看待事物,也再一次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性,使我们更坚定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精神上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要乐观,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悲观对待。革命战争年代,困难重重,当时的形势更不乐观,但是毛泽东却不因此而斗志消沉,而是冷静分析、乐观对待,更是以长远的目光把握战局,从而一步步地消除部分悲观者的消极情绪和思想障碍,给他们以信心,这是毛泽东的智慧所在,也是他的伟大之处。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一宝贵的财富,我们中国的革命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透过这封信,我们看到了毛泽东同志以其独立的姿态,在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上超出其他很多人很远,他以自己远大的目光,谨慎的态度,引领着身后人民群众的行动和思想,为后人创造了这和平安逸的社会环境。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地向毛泽东同志学习,学着像他一样用思想辩别是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其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只要我们细细感悟,将会受益匪浅!
第五篇:毛泽东星火燎原读后感
《星火燎原》读后感
蒋涵2012013157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单看标题,容易让人以为文章是在谈论对于革命前途的信心的问题。但实质上,通篇围绕了一个核心:中央主张分散打游击,毛泽东建立政权。在这个问 题上,双方的观点是很对立的。毛泽东在这封通信中的“直陈”令人惊讶:“中央二月来信的精神是不好的”;“中央要我们将队伍分得很小...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中央...对客 观形势和主观力量的估量,都太悲观了”。恐怕自三十年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在给中央的公开信里面这么说话了在1930年一月,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 怖笼罩着城乡的中国,毛泽东同志撰此文指出了“中国革命不仅必然会迎来高潮,而且很快会走向高潮”,纠正了部分同志对中国革命形势的错误估量,指引了全国 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坚定了全党全国群众争取伟大胜利的立场和信心。本文为全国人民指引了黎明的曙光。
红军到达井冈山后,国民党军队便一次又一次地“进剿”和“会剿”。从1928年1月到1929年2月,在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的正确指挥下,红军虽然接连粉碎 了敌人的三次“进剿”和“会剿”,但根据地的形势,仍然不甚乐观。战斗频繁,死伤的危险且不去说;对山上那种“苦行僧”式的生活也有许多官兵感到不习惯。反水的事情时有发生,开小差也屡见不鲜。原来那些以为中国革命也会象前苏联十月革命那样很快就会胜利的同志,见城市暴动和武装起义均告失败,钻到井冈山两 年多还得成天绕着山转,与敌人捉迷藏,于是产生了悲观情绪。在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中,就隐隐约约地提出了红旗到底能 打多久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给林彪的一封信中,对他的悲观情绪进行了耐心的批评,同时循循善诱地讲: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 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持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随后,毛泽东同志又带有启发性地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问题的实 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接着,毛泽东同志就用这一科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国际国内的各种矛盾及这些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得出了“星星之火”,必 将“燎原”的结论。并十分鼓舞人心的说,革命的高潮就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 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阳,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同上135-136页)
这一科学的结论,这一英明的预见,不知鼓舞了多少红军战士,在后来一次次反“围剿”的险境中,在爬雪山过草地的恶劣环境下,他们都始终怀着红军必胜的信念,为共和国的建立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温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应当着重领会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精神实质,学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以此来 指导我国企业,尤其是那些处境困难或受到一定挫折的企业的经营与竞争,这对于同国外垄断资本相比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我国企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国外垄断资本相比,我国企业确实比较弱小,参与竞争的实力和能力都比较差,以这样的实力同国外垄断资本展开竞争确有力不从心之感,但如果因此而失去了同其 竞争的勇气和信心的话,那我国企业也就失去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机遇。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可怕的不是企业没有人才、生产没有资金、产品没有市场,而是企业领导者不示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斗志,这是一个企业能够参与竞争并且能够最终赢得竞争的根本所在。
始建于1918年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起家之时只不过是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小电器行,只能生产简单的电器插座。时至今日,它已成为拥有20万名员工的世界闻名的大公司,所生产的电器和办公设备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领域中。
1946 年仅靠500美元起家的东京通信工业公司是索尼公司的前身。由于资金困难,起初只能靠专门修理收音机过日子,以优质的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时至今日,该公 司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企业之一,建有70余家分公司和工厂,雇员多达4万多人,其电子产品的年销售额高达50亿美元,发展成为庞大的跨国企业。
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15岁时小学毕业,到一家小米店当学徒;次年以借到的200元钱开了一家米店,其辛勤程度是今天的人们所远不能想象的。但现在,他已成为唯一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的华人企业家,在台湾各大富豪中雄居首席。
有“海上霸王”之称的包玉刚,是当今全球最大的独立船东,他拥有的商船最多时达到210艘,总排水量2100万吨,价值十余亿美元。而他当年的起家老本不过是一条已使用过27年的8700吨重的旧货船。更早之前,他不过是一个于1949年出走到香港的银行小职员而已。
今日香港房地产大王李嘉诚14岁时父亲去世,被迫离开学校,到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当一名泡茶扫地的小学徒,三年之后成为一间五金制造厂以及塑料裤带制造公司 的推销员。到1950年时,才以自己的多年积蓄加上向亲友筹措的五万港元,开了一间小工厂,生产塑料裤带和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开始他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
美国有一首民歌是这样唱的:“我不在乎穿得破烂,因为事业成功的都是狗崽子”,事情也确实是这样,不安分的美国人最崇拜的就是白手起家,讨厌依靠别人力量往 上爬,认为这样没出息。使美国人津津乐道的是:铁路大王范德尔比特出身是一艘帆船的主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一位游方外科医生的儿子。钢铁大王卡内基是苏 格兰手机织工之子,汽车大王福特则是机械匠出身。在美国,愈是你祖宗里没有名人,而你却有才华,有成就,才表示你是靠自己努力得来,这才值得我崇拜,值得 自己骄傲。
从我国的许多企业和企业家而论,相信这些企业的起步阶段一定要比上述的那些人和企业轻松的多,但何以他们的成功远远不如上述的那 些人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家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关系社会,提供了许多虚假成功的例子,使个别人能力平平却福星高照,以至现今的国人对某个新出现 在社会舞台上的“幸运儿”都要有意无意地从血缘中探索其成功的秘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现象已经或即将成为过去。对于企业和企业家来说,一个自我 经营、自主沉浮、自我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时候,眼红别人的成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抱怨现实也是无益的,重要的是一心一意地横下一条心来脚踏实地的 干出一番事业来。
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企业实力的大小、关系的多少,重要的是有没有敢于竞争的勇气和善于竞争的谋略,只有敢于竞争并善于竞争,企业才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敢于竞争是善于竞争的基础,善于竞争是敢于竞争的发展,这是一个企业家必须树立的信念。有了这种信念,企业就一定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发展起来。
在收录进《毛泽东文选》时,被命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理解一篇伟大的文章甚或一个伟大人,在历史上的意义,理解他们是如何推动历史进步的,就必须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环境做充分详尽的了解。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大为削弱,工农运动走向低落,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 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从实质上来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便在萌发。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回答的两个 根本性问题。虽然如此,共产党人却并没有被严峻的考验吓倒,他们领导了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 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篇章。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十年内战时期。但是党内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对时局存 在错误的估量,对形势产生悲观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他们不赞成争取江西的计划,也没有用这 种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 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而他们这种全 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相适应的。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于他们并没有认清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 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的客观事实,并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的国家性质。面对这些会影响中国革命前途的错误认识,随着红军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大,毛泽东在本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的中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 必然结果,并且无异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并且指出要判断中国政治形势,需要认识四个要点。总结为:(一),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 弱,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二),大革命剩下的革命力量的发展将是很快的,将具有“星火燎原”之势;(三),对反革命 力量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切不可产生政治上的盲动主义或悲观主义;(四)不可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将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 化起来。结合以上四点,毛泽东又充分分析了帝国主义相互之间、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之间、帝国主义和它们本国的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发展。指出帝国主义争夺中 国的迫切,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就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促使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产生军阀混战,促 使赋税加重,令广大的负担赋税者和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工业的矛盾日益明显。而地 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更加深刻化,致使民不聊生,哀鸿遍野。通过认识这些引起革命高潮的各种矛盾向前的发展,就知道了中国是处在怎 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了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中国是全国都布满 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指出“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证实了这个“星星之 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在反革命潮流逐渐低落的形势之下,党的战斗力组织力的恢复一定很快,党内干部分子的消极态度也会迅速消灭。群众是一定归向我们的。屠杀主义固然是为渊驱鱼,改良主义也再不能号召群众了。群众对国民党的幻想一定很快地消灭。在将来的形势之下,什么党派都是不能和 共产党争群众的。在大混乱的现局之下,只有积极的口号积极的态度才能领导群众。党的战斗力的恢复也一定要在这种积极态度之下才有可能。而奠定了群众基础就 等同于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这篇文章不仅反驳纠正了党内对革命前途的错误认识,更优先于很多人开始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大 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况,是在党内盛行的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维埃精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是领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并逐步成熟的突出表现马克思主义者对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
毛泽东的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时安定了不知多少党内的同志,使他们看到了希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 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 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以一种遗世而独立的姿态,在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上孤身超出其他很多人很远,他引领着身后人民群众的行动和思想,迎着 革命胜利的东方曙光前进,这曙光将他并不孤独的背影拖 的很长、很长,那伟岸的身影撑起了一个民族的独立与自强。在中国革命严重转折关头,毛泽东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造才能,探索出复兴和发展中国革命的道路,这是与他一贯坚持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一条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用他的思想辨别是非,在现实与理想探索出一条开启理想的大门。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从点滴做起,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星火燎原》这本书中让我印 象深刻的是《沙漠追击》,故事中因为红军的耐心和坚持不懈,他们抓到了狐狸般狡猾的敌人额仁钦(人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一次的胜利还因为有一个好心 的蒙族老乡的帮助。当红军和老乡谈到额仁钦时,老乡说:“他占我们的牧场,还抢我们的牲口,前几天又把我的一群牛赶走了!我三天三夜都没有找到他,你们追 吧,也替我老汉出口气!”说着,拿出一个装满酸奶子的大古杰(蒙语:用牛肚做的容器)给红军,红军每人喝了一碗,顿时感到精神焕发,浑身是劲。可见,老百 姓对敌人恨之入骨,而对我们的红军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在此,我也要感谢那位老人,是他使我们的红军在沙漠追击中获得了伟大的胜利!
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战争中牺牲 了很多生命,流了很多鲜血,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为了纪念革命烈士,所以我们的国旗和少先队员的红领巾都是红色的,这些都代表着是用革命先烈的生命和鲜血染 成的,要我们时刻铭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革命先烈的前仆后继,就没有我们现在这样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