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管理:如何正确面对学生早恋?-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如何正确面对学生早恋?
据报道,我市近来发生了三起因恋爱引发的悲剧:一初中女生因情感受挫,在宾馆服毒自杀;某私立学校一男生因恋爱被拒绝,跳河自杀;一初中女生因失恋在家上吊而亡。
这些让人痛心的悲剧的发生显然不能把责任归咎到某一方身上。但是,作为在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如果教师对他们的早恋问题进行一些妥善的疏导和处理,我想,也许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毋庸置疑,校园里存在着早恋。过去,早恋如过街之鼠,人人喊打;然而,如今改革开放,老师们似乎对此也见怪不怪了。换言之,在处理学生早恋这个问题上,我们总是走极端:过去,把早恋当做洪水猛兽;现在对早恋是不闻不问,漠然处之。
不管哪种态度,我们当然不能完全怪老师,因为学生早恋一直是大家都感到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尽管大人们都知道学生早恋是个普遍存在的事实,然而,大家又都认为这是个烫手的山芋,不敢轻易接招。即使是早恋学生的父母,对待孩子早恋的态度也往往是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在背后干着急。一旦发现孩子早恋,大家都很紧张,孩子仿佛是掉进了灰里的豆腐,拍拍不得,打打不得。
最后,担子似乎都落到教师身上。但感情问题错综复杂,大多老师也无良策,所以也不愿趟这个浑水,结果学生的爱情问题竟然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也许恰恰就是这种教育上的真空导致了以上一些悲剧的发生。这说明,对于学生早恋,一棍子打死要不得,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也要不得。大人们一定要管!
管不是乱管。如何管呢?我们在管理学生早恋的时候,以下做法是不妥当的:
一、一旦发现学生早恋,严厉斥责,妄图用高压政策“棒打鸳鸯”。
《班主任之友》2011年第1期登载了这样一个案例:班主任王英杰老师因为两个学生出现早恋情结,便声色俱厉地指斥他们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之行;但学生并没有因为他的批评而停止,反而越发放肆,直至被学校开除……
王老师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不仅没有教育好学生,反而使他们越走越远,不能不让人感到惋惜。
二、发现学生早恋后,大肆张扬,妄图“联合各界力量”逼迫双方分道扬镳。
有个班主任偶然发现两个学生在校园里卿卿我我“早恋”的证据后,马上打电话叫家长来,当着众人的面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要家长把孩子领回去。在班里,他也向同学们宣布了他的决定和原因。他本意想通过这种办法逼迫早恋学生住手,结果学生不仅没被学校开除,反而将恋爱公开化,弄得大家都很难堪。
三、妄图利用早恋者自食苦果的典型案例教育学生远离早恋。
老师们处理学生早恋最惯常的做法就是利用反面事例进行说服教育。其实这种做法既不稳妥,也无效果。根据调查,对于早恋的利弊,学生们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性:约有45%的学生认为早恋利大于弊,约有55%的同学认为弊大于利。
有的老师利用早恋学生成绩大幅下滑的案例来教育学生不要早恋,其实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结果适得其反,引发尖子生早恋,因为青春期的学生富有挑战性、叛逆性和冲动性。
四、介入时机不当,反而推波助澜。
有些男女生的交往还处于好感阶段,学生顾及到各方面的压力只是朦胧有些意思。如果老师捕风捉影,见风就是雨,匆忙介入,不仅破坏了男女生之间正常、纯洁的交往,而且破坏了师生关系,有时甚至由于老师“帮忙”捅破了窗纸,促使学生早恋。
五、误将学生早恋成人化,谈婚论嫁,涉及性。
学生对性的了解朦朦胧胧,早恋往往具有其单纯性。有时只是觉得双方在一起愉快而已,缺乏成年人谈恋爱时对对方家庭、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深沉而理智的考虑。所以老师和家长不要将学生早恋想象得很肮脏,以为他们在一起必然会做出越格的事情来。
那么,对于学生早恋,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学生为什么早恋?学生恋爱的本质是缺乏爱。
有的学生由于在学习上长期遇挫,因而转向以异性交往作为展示自尊的的一种寄托,这就是为什么成绩差的学生早恋多的主要原因吧。有的学生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或者是单亲离异家庭,缺乏家庭温暖、父母之爱,所以想通过恋爱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的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往往会恋上性格外向的异性,作为情感的补充……
其次,要认识到有的恋爱不是真正的恋爱。
常听到很多人说,如今小学生也学会了谈恋爱。其实这不是恋爱。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缺乏兄弟姐妹的温暖,同学之间的交往有时只是弥补一下兄弟姐妹情感的缺失。老师和家长千万不要一见男女生交往就认为不正常,甚至横加阻拦。
第三,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预防孩子陷入早恋的泥潭。具体做法如下:
(一)、老师和家长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把心思放在学业上。
(二)、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应该承担很多的责任。这样,当他们要恋爱的时候,就会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承担责任,从而放弃谈恋爱。
(三)、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管理好校外生活,尽量减少孩子发生早恋的机会。有的父母对孩子停留在小时候的判断上,以为孩子还是个乖孩子,过分信任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例如:某学校一名女生小叶与同是高中生的男友交往近一年,在一次同学生日聚会上与男友酒后偷食禁果而意外怀孕。(班主任工作)17岁的小叶是个乖乖女,自小家教很严。停经2个月后,她还不知道自己怀孕,直到发生呕吐等明显早孕现象,母亲才知道她超过了3个月的早孕期,面临引产的危险。最终,还是不得已打掉孩子。
(四)、多参加集体活动,尽量不让孩子单独经常和某一异性相处。
集体活动可以使孩子的精神和品位都得到提升,对他人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而单独相处容易日久生情,陷入早恋。
例如,一所高中有两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他们原本是互不相交的平行线。那个女生原本和其中一个男生小波交往。在高三紧张的最后复习阶段,女生经常到另一个男生小兵那里复习功课,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女生觉得和小兵有了感觉而疏远了以前的男友小波,并在高考前,以高考冲刺提出了分手。高考后,小波知道了实情,找小兵报仇,结果反而被捅2刀,伤口深及胸腔,幸运的是没有伤到心脏才保住生命。而那女生知道这件事后也因为无法承受事情,而跳湖自杀。据了解,这三个学生都是学校的优等生,因为早恋造成了三朵花损落的悲剧。
第四、一旦发现学生早恋,要认真对待,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放任自流。学生早恋是青春期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老师和家长们都不必恐慌,不要躲避,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孩子的暗恋有时也有它美好的一面,心中默默保存这份感情,也许会激励孩子不断积极向上。在处理学生早恋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轻易打开爱情的潘多拉盒子。
首先,要维护学生自尊,不将问题扩大化。
学生早恋,大多非比较隐秘,非常顾及面子,如果大人们处置不当,搞得沸沸扬扬,将不仅会损害学生的自尊,而且使问题向严重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做孩子的真心朋友,为他们解开心结。
由于早恋具有朦胧性和不确定性,学生往往不懂得爱,也往往在恋爱与放弃间犹豫不决。学生发生早恋,大多不会告诉父母。当他们还处在恋爱边缘的时候,只要我们老师,家长对他加以关心、爱护,帮助他解开心结,就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放弃恋爱,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曾有一个高二学生,为喜欢一个女孩而苦苦挣扎。他十分自责又摆脱不了思念,知道自己要好好读书又不能控制自己。家长听到风声后,适时开导和帮助孩子,充分肯定儿子恋情的纯洁性,并相信他能处理好求学、立业与恋爱之间的关系。孩子听后抱着家长失声痛哭,克服了艰难挣扎的心理,丢掉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突飞猛进,终于考取了重点大学。事后他感激地说:“我的父母是最好的父母!”
总之,早恋问题是个关于“爱”的社会大课题,“解铃还须系铃人”,需要彼此尊重,用心付出爱心,才有可能获得圆满的解决。
第二篇:正确面对学生的逆反心理-班级管理
正确面对学生的逆反心理
现在好多家长说学生太不听话了,还是请老师帮忙说说吧,学生听老师的。其实,这是学生的一种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是来自学生方面的一种抵触情绪,是对家长、老师和班主任的一种对抗和否定心理。
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学生本身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显着时期,其独立自主意识增强,他们对人、对事、对物的看法和态度已不再是小学生那样单纯,而是力求摆脱被动接受、获得更大心理满足的心态。当然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倾向也对学生心理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听不进家长的话,父母说东他们偏向西,而且总是说他们已经长大了,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不要他们多问他的事,他们觉得父母太唠叨了。
其实他们真的都知道了吗?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父母为了照顾他生活,在学校外租了一套房,母亲来陪他,照顾他生活,有时母亲问到他有关情况,他却嫌烦,认为这样限制了他的自由,他的所有行为都不许母亲过问,母亲不放心,想到学校来了解其情况,可又不敢,怕他知道。正好一次考试后,他成绩不理想,我联系了他的母亲,知道了这个现状。我觉得他父母做得不太好,过于迁就他。当天我就找了这个学生,我首先肯定了他这段时间各方面的表现,同时也指出不足,用平和的心态与他交流。他也认真和我讲了他的想法,有些很有道理。等他讲完了,我问他:“父母这样是为什么?你现在学好了,将来最大的收益者是谁?”这时他沉默了,愣了好长时间,我并没有趁热打铁,而是让他自己回去好好想清楚了再告诉我。第二天,他自己主动找我了,承认了自己的不是。
这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大,不敢面对现实,其实他们很需要家长的理解,很想倾诉,也很惶恐。可家长谈到的只是要好好学习,不能对不起家长等等之类的话,要不就是训斥。如果父母能够真诚与子女平等地对话,了解他们,信任他们,将会对他们在学习中产生的心理压力起到很好的减轻作用。
二、某些教师的方法不当也会使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不应有的对立情绪。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或沉默,或掉头就走,有时即使服从,也是口服心不服。这时教师一定要冷静,不要对小事紧抓住不放,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其接受与改正。今年我班上有一位同学,曾在高一时让许多老师头疼,通过了解,知道原因是由一件小事引起的逆反心理,因为一次迟到,老师却抓住不放,让他带家长来,他感到很伤自尊,产生严重对立情绪,故意与老师对立。了解情况后,我找了这位同学,真诚耐心地与他沟通,重新建立他的信心。到学校开运动会时,我利用他爱运动的特点,鼓励他参加,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在班上公开表扬他并让他代表班级领奖状。后来他主动找了我,主动向我保证不会再像高一那样。
要克服学生的这种心理,不仅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关键的还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对学生宽宏大量,尊重学生,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引导他们提高觉悟和认识错误,消除对抗心理,激发奋发向上的心理。
三、当今社会的因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还不是尽善尽美,各种不良的社会倾向,如“一切向钱看”、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等不健康的意念和行为,无不对学生心理造成恶劣的影响。什么科学人生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等都出现了信任危机。某些学生会觉得这个社会没什么希望,他们只看到这个社会的阴暗面,对什么都看不惯,老师家长讲的都是空话,道理他们也懂,可就是听不进去。这时他们会有一种“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感觉。
我有一个学生,在学校里给人的感觉始终是格格不入,常在课堂上让老师难堪,而他却感到很得意。后来经过细心了解,知道他是这种对社会失望而产生的心理逆反。我找了一个机会,单独和他谈了很长时间,我肯定他的很多想法都是对的,但必须有能力才能转变,给他讲道理让他明白现在这样是于事无补的。经过几次交流后,他觉得我值得信任,就经常找我聊,我也趁机给他灌输正确的观点。现在这个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实践证明:只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到对症下药,尊重学生,以理服人,加上耐心细致地做好各种思想疏导和教育工作,学生中的逆反心理是完全能够克服的。
第三篇:班级管理:怎样面对班级“小团体”-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怎样面对班级“小团体”
一、未雨绸缪,防“小团体“于未然。
高三接手新班,走进教室,扫视全班,几个抱成团的风云人物尽收眼底。借助于一个并不陌生的问题,请第一号选手回答,我设置台阶,一步步引导,让他出色地完成了第一次亮相。在让他坐下的同时,仿佛是随意的询问他的大名,等他报出大名后,我装着不相信一样,你就是传说中的某某?真是人言可畏啊,无论如何我都没办法把面前这个帅气满脸灵气的你和传说中的大名嫁接在一块。走上前,友好地伸出手,我是陈晓华,初次相会,还望多多支持。
在他们还没来得及发难时,抢占友好的先机,让恶意和对抗在萌芽状态消失。
一场刻意为“小团体”设计的球赛,取得胜利后,最佳球员评选出来,获奖照片张贴在板报上,神投手新鲜出炉,最佳合作奖的形象出现在板报的头条,记录球赛的优秀文章誊写在墙报上,班级沉浸在球赛的喜悦中。班会,让篮球队员谈感受,谈体会。他们谈的最多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同学的关注和认同。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他们表示,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请说话。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成为班级的骄傲,他们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归宿感,那些“佼佼者”再也无心和集体分离,他们率先得到集体的认同,“小团伙”成员,不到一月便收入到班级的“彀”中。
二、调适心态,结伴初衷其实很简单。
当一些学生在班上没有受到重视,被班主任和集体忽略,几个被冷落而有共同话题的同学便自觉不自觉的走在一起。面对这样的“小团体”,我觉得以下几个内容不可忽视。
一是班主任应该反省,他们为什么觉得在集体中没有归宿感,原因是什么?是班主任在某次活动中冷落了他们的感受?还是集体在无意中冷淡了他们的热情?通过了解,原因是什么,及时不露痕迹的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二是如何补救?我相信灵魂在场的教师,会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的伸出援手,比如在同伴误会的时候,在科任老师误解受冤枉的时候,在同伴冷眼相向的时候,或者在集体无意孤立他们的时候。三是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长处。比如他们的守信,他们的团结,他们的互相帮助,他们的义气,不一而足。就其一点就可以让他们在集体中某一件事上做出表率,就其一点就可以让他们在班上享受到大家的友好和情意,就其一点就可以让他们在班上扬眉吐气。有了认同感,就会收存到集体给予的温情。四是班主任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风采,比如摄影比赛,板报比赛,做一顿美食,设计一枚班徽,表演一种情景,扮演一个人物,只要用心,办法总是有的,路径总是有的。
笔者曾在班上设计了一次活动,全员参与。特意安排活泼热情的得力的人选,穿插在“小团体”人员间。一方蒙住眼睛,一方搀扶,在校园的小路上走一圈,完成任务后再互换。(班主任)安排好的人选在这个过程中无微不至的关怀,嘘寒问暖,殷勤周到,让他们在“失明”的状况下,得到充分的帮助和温暖,感受到集体的情谊,在内心的深处,找到被认同的归宿感。正如一个“小团伙”成员说:“原来在小圈子里,有边缘人的负疚的感觉,如今在班集体里,有一种回归自然般的放松和舒畅。”
三、简单粗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做教师最怕的是骨子里的自卑心理。自卑的教师动不动就以为学生跟自己过不去,跟自己抬杠,于是总想到不收拾好这个“小团伙”,以后的日子没法混。自卑的教师最要面子,为着自己的面子,会有意无意地打压无意和自己闹别扭的学生,总想着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树立威信的路径又仅仅是严格和高压。只求高效只求快捷只图一时痛快,杀“鸡”给“猴子”看,不曾想自己的一时快意却换来“猴子们”对“鸡”的同情和理解,教师的惩罚不但收效甚微,还把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
为让自己的处理学生有理有据,有教师曾详细记录“小团伙”核心成员的违纪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累计多了便请其父母来校,翻开星星点点的记录,一二三四五,学生哑口无言,父母则气得七窍生烟,回家好一顿教训。这个核心成员因自己的过失无法辩驳,却在心里记开始记恨教师。于是在以后的过程中,他们便一直在寻找机会。预谋良久,逮着一次机会,便当堂发难,当仁不让,得理不饶人,大呼小叫,“小团伙”侧面呼应支持,教师被动不说,还威信扫地。
反省一下教师的做法,出发点和教育初衷都没有问题,为学生的成长负责,却把学生置于自己的对立面,为学生好,学生却怀恨教师,这是简单粗暴的错,殊不知教育是关于人的心灵的疏通的过程,是极其复杂和智慧的,切忌逞一时之快,解一时之恨,而忘记教师教育的初衷。
四、细心把脉,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小团伙”已经成为事实,且抱成团,一有问题,口径一致,无懈可击。
他们集体迟到,问其原因,一个说是单车坏了,其他几位一起附和,问另一个,说闹钟坏了,其他几位再一次附和。单车坏了就可以迟到了?单车坏了我有什么办法,理直气壮。另一个赶快附和,我们也不想啊。一个帮腔,上次老师上课不也迟到了吗?表面温和,实则是强有力的反击。理智告诉我,再强行纠缠下去,必然是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后来了解事情的真相,他们这次集体迟到,就是蓄谋已久的一次公然的挑衅。
几天后,找团伙其中一位原来玩得比较好的朋友,和他谈关于学习方面的事情,聊到很投缘的时候,突然转换话题,你和某同学原来玩的不错,近段时间感觉某某有点误解,是不是老师在什么地方不小心伤到他了?我的初衷是想尽快缓解矛盾,再这样僵持下去,我怕时间久了会影响他的学习。反馈回来的消息是一次不经意的玩笑,他上课睡觉,我在课堂上说,大家轻一点,不要影响他的睡眠。再往前推,一次走廊上相遇,他和我打招呼,我不理。再往前推,就是他和许多同学没考好,其他人都谈话了,唯独没找他谈话。
症结找到了,想想还觉得好笑,但作为学生,可能真的伤透了心。从另一层面说,学生骨子里是期望老师关心和重视,几件细小的事情凑在一起,就变成天大的误解,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病症查明,常用的药到处都是。解决的方式很简单,只要诚心、平等、关心和友善,结果便可以想见。
一次关于交流的班会上,他的发言是《误解宜解不宜结》,赢得满堂喝彩。
面对“小团体”,首先要避免正面交锋,避其锐气。其次教师要有足够的自信,平常心态对待,耐心而智慧地面对。第三是情要给够,理要说透,得理要饶人。教育,更需要情感的润滑剂。第四身处庐山中,要识庐山真面目。当局要清,旁观要明,跳出当局,心在高处,居高声自远。遵循这几种原则,“小团体”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教师的位置置于“小团体”的对立面。
第四篇:让学生管理班级
魏老师经常说这让学生
级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魏书生身兼数职,校长,班主任,语文教师,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外讲学,但他能把班带好,把课带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这种奇迹绝对不是靠管,卡,压,勤,严,细创造出来的,靠的是他在民主,科学思想指引下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创造出来的.依靠学生,而不是仅仅依靠班主任本人,把学生当助手,而不是当对手.学生才是一个班级真正的主人。在作出每一项决定时,魏老师总是要和学生“商量商量”。最后要大家举手表决后才予以实施。这“商量”就是发扬教育民主,就是要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决策、班级管理决策中来。民主的“商量”、“商量”的参与,是魏老师教育激励的重要
表现。
这种教育激励不仅体现了民主更多的是让班级每个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做班级管理的主人,就像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学校领导者一样,哪一天一位领导者跟你说“某某老师你看这一方面你有什么看法,建议”。我想即使你是个门外汉也会开动你的大脑努力的去思考,去想办法。学生更是这样,他们需要我们的认可,需要我们的尊重需要我们把他们放在心上,所以班级的事情尽量让学生去完成。而这一点是我在去年做班主任工作时比较欠缺的。我常常努力把很多事情做好做完,自己很累。在这样科学的民主的管理下呈现出有人管卫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字词默写。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学生来管,各管一项,负责到底。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尤其是劳动不吃大锅饭,大扫除15分钟完成,一分钟内全班调动完座位,两分半钟收好资料费,班规班法的制定
等具体实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启发我不断思考,不断琢磨处理各种班务的方法。
第五篇: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自主管理班级过程中灿烂如花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之范式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到教育教学工作,小到拖把、粉笔之类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我们班主任在一起,感叹最多的就是一个字“忙”。每天早来晚走,早自习,课间操、午休,可谓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结果却是班主任喊累,学生叫苦。可以说这种保姆式、警察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窒息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有什么方法能把班主任老师从烦琐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跳出来,让班级管理更轻松更有效呢?那就是班级自主管理!
叶圣陶老先生就语文教学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我在这里套用一下,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班主任应该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主管理的班级中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应该力求把班级管理权还给学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能力。
第一:要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意义的引导性教育。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自主习惯,也就是自律意识。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活动安排,告诉学生他们的事情自己做主,只能把班主任当作“军师”,遇到问题可以商量参考班主任的意见,但是不能总是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
其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同学与班集体的关系。开学之初,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这一点可以由老师组织一次无记名“我眼中的你”活动来解决。活动中由学生间互相写出自己心中同学形象,可以从同学的优点、缺点以及建议其改变方法。通过这次活动每一位学生都能了解到自己在同学心中形象,以便于今后需要改变的地方。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都有责任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树立“班荣我荣”的信念。
再次、正确的是非观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必备条件。班级要实施自主管理,则学生正确的是非观是必须具备的,有了正确的是非判别能力,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从而实施班级自主管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呢?
班主任的言行对每一位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导向。俄罗斯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说话、教训、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么穿戴、怎么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都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为人师表,需要以身作则。因此,班主任必须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教育工作中,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毅、正直、善良、宽容,谦虚。让学生真切地从班主任的言行中领悟到什么是积极向上,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真诚待人,什么是言而有信。
还可以在活动中、在课余生活中帮助学生建立和提高是非判别能力。班级活动、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它们既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渠道,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需要根据学校每个月的德育教育计划,精心设计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灌输相关的思想品德、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教育。比如,在每学期的开学初,由于学生刚从以自己为中心的家庭回到需要互相合作互相谦让的班集体,部分学生没能调整自己,对此,设计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手段的集体主义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在集体中需要合作、团结、宽容、互助,并且抓住集体中正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和宏扬,让学生把班级工作作为自己本份的事,逐步使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地为集体服务,看到废纸弯弯腰、看到桌椅不齐就排整齐,使得为他人服务、为集体服务作为一种本能。正确的是非观的建立,有时抽象的教育可能只是表面的,如果在活动中加以渗透,加以引导,或者让事实说话,进而让学生自己发现、领悟,则会是非常深刻的。
第二:民主制定班级公约,自由释放个性。
一个人的才智终究有限,但几十个人的才智往往能创造出奇迹。在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中,我给每个同学提供机会,让他们谈观点、谈看法,提建议、提措施。通过分析比较,最后采纳合理的建议。让学生参与问题的处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有助于形成班级的民主气氛,养成民主习惯。具体作法是先组织全班同学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再由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订制度,再由班干部汇总,整理成初稿,然后由班主任补充。班级公约一般根据每一天的教学活动顺序制定,一般包括纪律(教学楼纪律、课堂纪律、校园纪律、餐厅纪律)卫生(卫生保持、卫生大扫除、宿舍卫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秩序)两操、四课(实验课、微机课、阅读课、自习课)等。只有从本班实际需要出发、符合班级管理客观规律的班级公约,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蓝图”、行动的指南。有些经验告诉我们,不是我们的学生不能制造精彩,而是我们没有为他们创造制造精彩的机会。
第三:班干部民主竞争上岗是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运行的加速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成功的优秀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套成功的班干部培养选拔和监督制度,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是优秀班集体的灵魂,更是班级自主管理的核心。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激励班级学生的全员参与管理,使整个班级融为一体,真正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管理者,每一个人又都成为被管理者。我们的班主任之所以感到“累”和“烦”,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事事关心,事事过问,一切事务独揽一身,没有一支强有力的“特种部队”。由此可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特种部队”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和关键。
以前做班主任的时候,班干部都是由我一个人指定,我一般根据学习成绩或者以前教过的教师的反映来确定班干部。如果是初一,就干脆第一名正班长,第二名副班长,第三名学习委员,第四名„„就这样依次类推,除非某一方面真的不能胜任,否则根本没有推辞的余地。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以前的种种做法,感觉很好笑、很幼稚。这哪里是自主管理?简直是垄断管理。这哪里是下放权力?简直是一手操办。于是,我开始进行反思,积极动员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迈出自主管理的第一步。首先民主选举班长和班委会。竞选程序是自我推荐—竞选演说—全班讨论—民主投票—公开结果。在竞选期间,同学们积极报名、自我推荐,顺利进行了竞选演说,认真进行了民主投票,选出了管理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新班委。事实上,一个人只有在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时,他的自觉、自律的品质才得以发展。因此,在对新班委明确职责、分工到位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管理岗位还实行了动态管理。如值日班长、纪律委员都是按照顺序轮流担任,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实现了班级管理民主化。这一举措不但让学生们感到新鲜,有挑战性,达到公平、竞争、择优的目的,而且让学生们感到一股浓郁的竞争氛围。
第四:要让整个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班主任要学会放权。责权利对等,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自然进入自主管理层面。不要不相信学生,给他们阳光就会灿烂的。学生适应了这一套管理方法,周期性地互换,都轮流参与管理了,就会慢慢向那个境界靠近。可以让学生忙起来,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当然这是被动状态,还有主动状态。那就是进行思想引领。一个班级、一个团体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旗帜,总结一下,大家都重视这个。魏书生:尊人者,人尊之。李镇西老师说:让别人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于永正老师说:做最好的自己。思想决定行动,坚持倡导,形成这个教育“场”就好了。一定要学会把班级搞成自己的自留地。
学生自主管理常见的形式:值日班长制,小组值周制、人人岗位制。
“值日班长制”,就是人人要当一天班长,按学号轮流,值日班长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当天课堂纪律及二操情况,统计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各岗位上的有关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处理偶发事项,填好“班级情况日报表”,负责当天教室门窗的开关。
“小组值周制”一组为单位就一周班级工作进行组织监督评价。如纪律委员负责本周的考勤尤其是周末学生到校情况、自习纪律(是否按时返回教室,是否及时安静),负责两操的同学第一时间通报上操情况,包括人数,质量、胸卡、校服、速记本等,并提出表扬与批评。值周组负责办黑板报,墙报。黑板报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只让宣传委员和几个同学负责出好每期黑板报,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我决定实行小组负责制,让每个组的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参与,共同参与黑板报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宣传委员起辅助作用,这样不仅减轻了宣传委员等的工作任务,同时对所有同学是一种不错的锻炼,使他们为班级的工作做出一份贡献,拍照评比。
“人人岗位责任制”就是人人是班级的管理者,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负一定的责任,既是干部,又是群众;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班级的荣辱与集体成员息息相关,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普遍的增强。例如班级都将班级职责细化,每个职责都有专人负责,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卫生保持、卫生扫除,卫生保持卫生大扫除检察员)学习委员、安全委员、体育委员、文宣委员、生活委员、节电委员、电脑管理员、宿舍监督员等十几个岗位(节电委员、安全委员职责),人人都是官,人人都管事。
第五、班主任要把班会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班会要定时、定事。就是每周的班会时间绝对不能被其他课或活动占用,让学生认识到班会是一节十分重要的课。班会的主题也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结合当前的形势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主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讨论、思考、辩论的热情。
其次班会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好整个过程让学生参与组织、实施,教师则充当“幕后功臣”的角色。主题班会主要是让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果能让他们参与整个过程,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六、以“法”治班,改革评价制度,明确奖罚措施,俗语:“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班集体——学校的细胞也必须有一套自己的规章制度。良好的班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班学生的精神面貌,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这两点可以作为学生行为表现的指导个人评价的标准,学生明白了奋斗方向,才能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
首先在开学初就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民主制定班级公约(这在前面已)提过)。这里的“法”就是班级管理的制度化,具体说就是学生共同制定的班级公约。所谓的以“法”治班就是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强化管理,这样做有以下好处:第一,制度明确,奖惩分明,做到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有章可寻,从而让学生被处理得心服口服。第二,时间长了可以自然的使这种自主性延伸到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根据班级具体情况以及制定的班级公约,制定学生积分方案。个人积分基本分100分。在这积分上加分或减分,加减分情况根据班级制定制度实施,从作业、劳动、自行车、纪律、团结等各方面进行评定,分为优(90分以上)、良(8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待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
最后全班评出“十好少年”,可以从学习、尊师、习惯、卫生、守纪、团结、爱心、诚信、特长、劳动等十个方面进行评定,这一点必须全班学生都参加,也包括任课老师。评选时要根据平时班干部记录的“学生档案”(记录学生平时在校的奖惩情况)为依据,结合学生、任课老师及班主任的评定,选出好少年的人员,也可以列单项如“尊师好”、“学习好”等等,给每个学生以希望,激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争做“十好少年”。奖评细则要全面贯彻,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作为班主任,在推行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或者说处理好学生自主管理与班主任管理的关系)
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决不意味着弱化班主任管理。班级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必须切实放手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的讨论“决策”处理和评价中来,但这种“放”是建立在“收”的基础上的,千万不能把“放手”管理变为放任自流。即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将全班同学的不同意志、心愿和想法都收拢到同一个目标上来,凝聚成全班同学共同的意志,并要通过班级目标的确立、班级计划的制定体现出来。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当好管理的参谋,辩正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决不能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不是弱化、甚至忽视班主任的管理作用,而是要求班主任能高屋建瓴地把握班级发展趋势,避免自我管理随意化、无序化,以致陷入自我管理的误区。因此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勤观察、勤督促、勤指导,使班级沿着正确轨道顺利发展。有首歌唱得好:“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班级这艘大船劈波斩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2、处理好“热与冷”的关系
正确处理“热与冷”的关系,也是构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对学生管理的成功举措,班主任要热情表扬,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工作的更大激情,发掘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对学生管理中出现的缺点和过失,班主任要冷静对待,切不可盲目指责,应该维护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在引导他们认真分析造成过失的原因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持续改进。
3、处理好“近与远”的关系
班主任对待每一位同学必须做到一视同仁,让民主和平等的观念深入到每位同学心中。班干部在工作中接触班主任的机会多,关系容易比较“近”,班主任应该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正确对待班干部的得与失,不能依靠主观判断,加强对班干部的思想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普通同学相对于班干部,与班主任的距离本来就是比较“远”的,班主任不能因此更加疏远集体中那些比较沉默的学生,应该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早日加入到自我管理,展现自我的队伍中来,力争实现全体学生的自我管理。
总之,开展班级自主管理,不仅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还真正解放了老师,以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只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班级就一定能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学生的素质一定能真正得到提高,班级一定会如雨后彩虹般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