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工作困惑-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级工作困惑
请在座的各位给予指导意见。如何应对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长?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班有个特别的孩子,叫军军。军军小朋友,思维活跃。他能够很快记住班内所有小朋友的名字,记住老师交的每一首歌曲,记住老师交的知识。甚至有时他能够揣摩你的心思,给出你想听到的答案。但就是这样的孩子弄得我很是无奈。下面我想就几个案例和大家聊一聊,听一听大家的意见。
案例一:孩子应该是要有教养的。
三八妇女节活动,班上其他孩子都很开心的用歌声和实际行动表达着对于妈妈、奶奶的爱。正当大家热情表演的时候,我们的军军:“啊——”的大叫了一声,所有的孩子、家长、老师都被他吸引过去了。之后,奶奶把他带到了外面。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收敛,反而是变本加厉。在里面继续组织活动的我也能时不时的听到他的吼叫声……很快休息时间到了,我把他从外面带入教室,很严肃地告诉他:你是要留下来继续玩游戏,还是回家。最后,他不闹腾,听话了。我始终记得那天他奶奶那个尴尬的表情。毕竟是在这么多家长面前。从那之后奶奶没参加过一次家长活动。
案例二:过于自我中心的孩子。
有一次,他找不到椅子,所以坐在了唯一的空位——泽泽的位置上,泽泽洗完手回来,看到椅子被军军坐了,就找他理论。但并没有成功,后来泽泽重新搬了张椅子坐在他旁边。我看到后就叫军军回到自己的位置。他就冲着我告状“泽泽欺负我。”我解释说:“是军军坐了泽泽的椅子,是你不对。不能坐别人的椅子。”“哦!不抢泽泽的椅子。”让我郁闷的是他坐回位置后就开始和旁边的孩子说:“泽泽欺负我。”
案例三:我很无奈。
上周的一天,准备吃午饭了。梦涵叫了起来,:“军军用手抓我。”我一看几条深深的指甲印,庆幸军军手上的力气不大。不然肯定是会破皮的。于是,我叫他看着我的眼睛,然后很严肃的骂了一下他:“军军,怎么又弄了。记住不能弄小朋友。”接下来,他就又一次歇斯底里了。一个人倒在地上嚎着。我叫他起来吃饭,他说不吃,我抱他起来,他直往下倒。于是我说:“随便你,你不吃给别人吃。”说完我就走了。刚走一会儿,军军告诉张老师说要吃的,于是就回到位置上吃饭了。然后告诉张老师说:“周老师打我的,打我脸的,还捏我手的。”张老师见证了整个过程,知道我压根没有打他。她对军军说:“老师没有打你,你怎么能说老师打了呢,不能瞎说的。”放学后,我想着可能明天家长要来告状了。果然,第二天……这回更离谱了,家长说军军回家说:“老师打他脸,膝盖下面还有伤是老师踢得。”
相信大家听过前面的案例后都觉得应该和家长多多沟通。确实,我也是这么做的。真是由于孩子的特殊,我在五个月内和家长面谈、电访超过半小时的就有十多次,而几分钟的短时交流更是不计其数。下面是和家长沟通的几则案例。
案例一:无端指责,微笑对待。
早晨刚从家中出门,接到军军奶奶的电话。“周老师,我们军军腿上是怎么回事啊,才上一个月,怎么一会儿这个伤一会儿那个伤。脸上的伤还没有好呢。”我已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她扯着喉咙对我进行谩骂了。(此处用“谩骂”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你能够从她的语气中感觉的出来。)当然,孩子身上有伤,家长担心的心情我也能够理解。因此,我总是耐心的和她解释,帮她分析孩子受伤的原因。但家长把我所有的假设都推翻了,她固执的认为是小朋友打了她家宝贝。虽然最后,我证实了孩子的伤是因为户外活动时他一直跪在地上爬导致的,但她似乎还是不认同。
案例二:无端指责,捍卫权利。
放学时,爷爷来接孩子,我告诉他爷爷说:“今天在外面玩的时候可能是给小虫咬到了。回去给他拿点驱虫的药膏涂涂。”孩子走后大约一刻钟的样子,接到孩子奶奶的电话:“周老师,我们小孩脸上怎么回事,整个脸都肿起来了。又给人家打了哇。”我耐心的劝说可能是给虫子咬了,明天应该就能消下去了。“这样怎么行,你们学校里怎么有虫子呢?我们小孩上学没几天,这边伤那边伤。我问我们旁边人家小孩的,他们从来没有的。”说实话那天我也真是急了。孩子在外面游戏,又是春天,小虫是多。被叮咬了,不是我能够控制的。而且我已经给孩子做了消毒处理,放学时也告知了家长。我相信我没有错漏什么。作为家长怎么可以,也没有权利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指责老师。之后的对话中,他奶奶的话语也软了下来,并表示了抱歉。
案例三:善意建议,听听作罢。
1、刚开始时,孩子看到什么就想拿。于是他经常性的抢夺他人的物品。有很强的攻击性行为,但由于自己身体协调力弱,每次都是“挨揍”的份。因此,我和班内的老师们对他进行了强化训练。同时也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家长每次总说:“是管的,在家我们还打呢!”但我知道他们从没有把我的建议放在心上。所以之后的每天再园时间,孩子懂得了很多规则。他抢东西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厕所也能自己上了……但是只要爷爷奶奶来接他,他就又回到原先的状态了。
2、因孩子的四肢协调能力弱,我常跟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在家中多让孩子练习练习,孩子学步晚四肢协调性本来就比别人差,是应该多多练习。但家长对我的建议每次都是听听而已。
都说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一直以来,每当遇到特别的孩子:调皮捣蛋的,内向不说话的,甚至有自闭倾向的孩子,我都会把他们当成是未来的爱因斯坦。对于军军,他所表现出来的聪慧,让我更是确信长大后的他是能有一番作为的,当然前提是他要学会遵守我们法治社会该遵守的规则。因此,我希望也乐意帮助他改正身上的缺点,慢慢适应学校这个小社会。为他日后成才开个好头。但这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的,如果家长不支持我,那么设想的一切都是免谈。
第二篇:班主任班级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班级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班级工作案例分析
自从我从教25年来,几乎每年都做班主任,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形形色色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每学期都有很多的感想,工作中也积累了一点经验。今天我把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及其解决的方法写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
一位学生对做错的题目不愿意留下来订正,老师公开在教室里说“李逸斌,你的默写默的一塌糊涂,放学留下来重默,否则对打电话叫你父母来。”
教师这样说错误有三:第一,在全班学生面前公开这样批评一个学生挫伤
了学生的自尊心。第二,放学强制学生留在学校违反教委规定。第三,轻率地通知学生父母来校,是一种变相威胁,是借他人之力树自己的威信。
解决方法:你可以换种说法,说“同学们,今天李逸斌同学的默写比昨天有进步,因此我决定放学后帮他补十分钟的课,我相信他明天会默的更好。”。这个学生肯定会高高兴兴地到老师那里去重默。
感受:同说样一句话,但是所起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说话注意方式方法,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案例二】:
张平的宿舍里晚上说话违反纪律,班级被扣分,而且学生推卸责任,没有人承认熄灯后说话,老师在上课时让全体学生用站起来,说如果没有人承认,全班学生要站一节课。这种株连政策处理违纪学生,实际上是运用旧矛盾制造更大更新的矛盾,形成尖锐矛盾的一种
很不理智的行为。
教师错误有二:第一,集体体罚;随意停课,违反教育规定。第二,故意让学生“丢脸”,以损伤人的尊严为代价来维系表面的纪律。
解决方案:纪律要适度,苛严地处理违纪导致有三个后果:学生百般推卸责任,逃避惩罚、集体团结对抗老师、故意破坏纪律,最大限度愚弄老师,“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学生形成人格障碍;表扬该寝室学习、卫生或体育方面做的团结优秀的地方,要求寝室成员自己讨论找出问题所在,并写出保证改进与做好的措施;(班主任)给违纪学生有改过与反省机会,让他在感到对不起班级过程中认识并立即改正错误,在“立功赎罪”的自我心理压力下获得“新生”,看到希望;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卡”,让学生时刻警惕不良倾向,防范自己的“不良记录”,从而实现由“他律”到“自律”。
感受: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
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提。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
【案例三】:
一位看上去异常聪明的学生,很少和同学来往,开晚会时她都借口身体不舒服不参加,每天显得消沉万分。一次考不好就会用刀片割手腕,一滴一滴地流血。班主任根本不相信同学说她割手腕是因为考不好。班主任平时看她异常就关注的多些,给了她较多的学习帮助与信心鼓励,希望她能够平静地度过高中生活,考上理想的大学。慢慢地,她性格开朗了许多。有一天,她告诉了老师一件心底秘密:“老师,我很信任您,我也很喜爱你。有件事情我想告诉您:我小时候被邻居一位大哥哥欺负过,当时我不知道怎么会事,越大才发现自己
永远走不出那片心理的黑洞。总是在梦中哭醒,我想哪一天会死在学校的,你教我们后我们都很高兴。----我是个高中生。我有自己的主见。我从内心佩服您的才华与人格-----”。班主任从此和她拉开了距离,有意疏远她。每年都被评选为“优秀”的班主任不愿意美好前程可能被她耽误,因为曾经有老师遇到类似的情况,何况还有《穆斯林葬礼》中老师悲惨际遇的叙述。在外界不知道底细的这种情况下,在喜欢幸灾乐祸的人性面前,对老师职业特点的要求也可以预见:“受伤,甚至受害的永远是老师”。该班主任在默默告戒自己:“管她死活,远离才会干净,做位别人都赞美的优秀老师才是第一位的!”从此,她更加消沉,班主任的“背叛”,更促使她认为“世界上的人都是邪恶而伪善的”,同学说她的性格更加孤僻怪异,后来她转学了。
分析:面对公众不知晓的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采取“明者保身”的做法会加剧一颗由满怀希望的心灵到完全灰心失
望,自暴自弃,甚至凶恶报复社会的畸形心理的产生。
教师错误有三:第一,涉及到情感的复杂心理问题,的确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但我们不能回避;第二,明知是非常信任自己的优秀学生,明知不理睬后对学生本人意味着什么,但还是“绕道而行”,是一种对人性的背叛;第三,当一位老师把表面的荣誉与利益看成“至高无上”,比挽救一个人的身心还重要时,这位老师实质上已经走到了“高尚的”的反面。
解决方案:尊重个人隐私,鼓励她用学习化解与升华内心的苦闷;专门安排两三个品德优秀,为人真诚的同学经常靠近她,与她探讨学习、班级建设、聊天,拉她走出心理的沼泽地;让她的亲人对她的点滴进步都知道,用家庭良好的气氛感染她;通过提供给她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机会,培养她坚强地面对上生活不顺心的事情的勇气与心理素养;可以和信任的校领导交流,为自己
能够比较顺利地帮助她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帮助不是纵容,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让她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
感受::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道德两难问题时,耐心的解决问题是考验一个人真实品德的关键;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案例四】:
一位学生上学期因为打架受到学校记过处分。他想通过积极表现能够在本学期撤消处分。有次上课迟到,班主任说:“忘记学校处分了?”。一次作业
没交班主任说:“是不是记不住记过处分了?”。课外活动两个班篮球比赛,对方一位球员反复故意违规拦截他的投篮并撞击他,他忍无可忍推倒了该同学。该同学告到他的班主任,班主任当全班面对他训斥道:“打球是友谊赛,你老毛病又犯了?”。每过一个星期,好心的班主任就要在周末总结纪律时当全班面提醒他本人,警戒其他同学。这位同学终于由伤心到灰心,由失望到愤怒,最后和班主任对立起来,天天故意违纪,受到了留校查看处分。
分析:老师“善良的动机”在多次负强化的心理暗示下终于终止了一位力图改过自新的学生的良好愿望,不知道这位老师是否在“沾沾自喜”自己的“优秀经验”?
老师错误有三:第一,放大学生错误,为学生的过去纠缠不休,为学生的小小违纪纠缠不休;第二,用揭伤疤等侮辱人格的方式企图逼迫学生改造自己;第三,从成见出发,不是从实际出
发搞清事情的真相
解决方案:热心找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热心找不足之处;私下提醒其缺点,公开表扬优点,促进学生向优秀方面转化;调查清楚事实比仓促做出结论重要。
感受: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看到学生是处于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教师不仅要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人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尽管是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可是我们毕竟面对的是鲜活的学生,面对的是父母们心肝爸宝贝,面对的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我们难道不能采取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吗?“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班级管理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权力,更重
要的是思想和精神。让我们老师们用这两句话共勉吧!
第三篇:班主任班级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班级工作案例分析
自从我从教25年来,几乎每年都做班主任,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形形色色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每学期都有很多的感想,工作中也积累了一点经验。今天我把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及其解决的方法写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
一位学生对做错的题目不愿意留下来订正,老师公开在教室里说“李逸斌,你的默写默的一塌糊涂,放学留下来重默,否则对打电话叫你父母来。”
教师这样说错误有三:第一,在全班学生面前公开这样批评一个学生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第二,放学强制学生留在学校违反教委规定。第三,轻率地通知学生父母来校,是一种变相威胁,是借他人之力树自己的威信。
解决方法:你可以换种说法,说“同学们,今天李逸斌同学的默写比昨天有进步,因此我决定放学后帮他补十分钟的课,我相信他明天会默的更好。”。这个学生肯定会高高兴兴地到老师那里去重默。
感受:同说样一句话,但是所起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说话注意方式方法,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案例二】:
张平的宿舍里晚上说话违反纪律,班级被扣分,而且学生推卸责任,没有人承认熄灯后说话,老师在上课时让全体学生用站起来,说如果没有人承认,全班学生要站一节课。这种株连政策处理违纪学生,实际上是运用旧矛盾制造更大更新的矛盾,形成尖锐矛盾的一种很不理智的行为。
教师错误有二:第一,集体体罚;随意停课,违反教育规定。第二,故意让学生“丢脸”,以损伤人的尊严为代价来维系表面的纪律。
解决方案:纪律要适度,苛严地处理违纪导致有三个后果:学生百般推卸责任,逃避惩罚、集体团结对抗老师、故意破坏纪律,最大限度愚弄老师,“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学生形成人格障碍;表扬该寝室学习、卫生或体育方面做的团结优秀的地方,要求寝室成员自己讨论找出问题所在,并写出保证改进与做好的措施;(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给违纪学生有改过与反省机会,让他在感到对不起班级过程中认识并立即改正错误,在“立功赎罪”的自我心理压力下获得“新生”,看到希望;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卡”,让学生时刻警惕不良倾向,防范自己的“不良记录”,从而实现由“他律”到“自律”。
感受: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提。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
【案例三】:
一位看上去异常聪明的学生,很少和同学来往,开晚会时她都借口身体不舒服不参加,每天显得消沉万分。一次考不好就会用刀片割手腕,一滴一滴地流血。班主任根本不相信同学说她割手腕是因为考不好。班主任平时看她异常就关注的多些,给了她较多的学习帮助与信心鼓励,希望她能够平静地度过高中生活,考上理想的大学。慢慢地,她性格开朗了许多。有一天,她告诉了老师一件心底秘密:“老师,我很信任您,我也很喜爱你。有件事情我想告诉您:我小时候被邻居一位大哥哥欺负过,当时我不知道怎么会事,越大才发现自己永远走不出那片心理的黑洞。总是在梦中哭醒,我想哪一天会死在学校的,你教我们后我们都很高兴。----我是个高中生。我有自己的主见。我从内心佩服您的才华与人格-----”。班主任从此和她拉开了距离,有意疏远她。每年都被评选为“优秀”的班主任不愿意美好前程可能被她耽误,因为曾经有老师遇到类似的情况,何况还有《穆斯林葬礼》中老师悲惨际遇的叙述。在外界不知道底细的这种情况下,在喜欢幸灾乐祸的人性面前,对老师职业特点的要求也可以预见:“受伤,甚至受害的永远是老师”。该班主任在默默告戒自己:“管她死活,远离才会干净,做位别人都赞美的优秀老师才是第一位的!”从此,她更加消沉,班主任的“背叛”,更促使她认为“世界上的人都是邪恶而伪善的”,同学说她的性格更加孤僻怪异,后来她转学了。
分析:面对公众不知晓的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采取“明者保身”的做法会加剧一颗由满怀希望的心灵到完全灰心失望,自暴自弃,甚至凶恶报复社会的畸形心理的产生。
教师错误有三:第一,涉及到情感的复杂心理问题,的确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但我们不能回避;第二,明知是非常信任自己的优秀学生,明知不理睬后对学生本人意味着什么,但还是“绕道而行”,是一种对人性的背叛;第三,当一位老师把表面的荣誉与利益看成“至高无上”,比挽救一个人的身心还重要时,这位老师实质上已经走到了“高尚的”的反面。
解决方案:尊重个人隐私,鼓励她用学习化解与升华内心的苦闷;专门安排两三个品德优秀,为人真诚的同学经常靠近她,与她探讨学习、班级建设、聊天,拉她走出心理的沼泽地;让她的亲人对她的点滴进步都知道,用家庭良好的气氛感染她;通过提供给她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机会,培养她坚强地面对上生活不顺心的事情的勇气与心理素养;可以和信任的校领导交流,为自己能够比较顺利地帮助她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帮助不是纵容,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让她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
感受::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道德两难问题时,耐心的解决问题是考验一个人真实品德的关键;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案例四】:
一位学生上学期因为打架受到学校记过处分。他想通过积极表现能够在本学期撤消处分。有次上课迟到,班主任说:“忘记学校处分了?”。一次作业没交班主任说:“是不是记不住记过处分了?”。课外活动两个班篮球比赛,对方一位球员反复故意违规拦截他的投篮并撞击他,他忍无可忍推倒了该同学。该同学告到他的班主任,班主任当全班面对他训斥道:“打球是友谊赛,你老毛病又犯了?”。每过一个星期,好心的班主任就要在周末总结纪律时当全班面提醒他本人,警戒其他同学。这位同学终于由伤心到灰心,由失望到愤怒,最后和班主任对立起来,天天故意违纪,受到了留校查看处分。
分析:老师“善良的动机”在多次负强化的心理暗示下终于终止了一位力图改过自新的学生的良好愿望,不知道这位老师是否在“沾沾自喜”自己的“优秀经验”?
老师错误有三:第一,放大学生错误,为学生的过去纠缠不休,为学生的小小违纪纠缠不休;第二,用揭伤疤等侮辱人格的方式企图逼迫学生改造自己;第三,从成见出发,不是从实际出发搞清事情的真相
解决方案:热心找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热心找不足之处;私下提醒其缺点,公开表扬优点,促进学生向优秀方面转化;调查清楚事实比仓促做出结论重要。
感受: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看到学生是处于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教师不仅要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人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尽管是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可是我们毕竟面对的是鲜活的学生,面对的是父母们心肝爸宝贝,面对的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我们难道不能采取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吗?“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班级管理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权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让我们老师们用这两句话共勉吧!
第四篇: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
今年我接受了一个全新的班集体。结合自己在班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案例,我谈一下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前不久,卫生扫除(因为我们班卫生打扫是隔一段时间换一次值日表,为的是让每位同学都能体会到哪项工作都不易,这次是五名女同学拖教室地面)。晚自习前,我来检查,一看,当场怒从心起,教室地面脏乎乎一片。我压抑着没有发火,让拖地的同学再拖一遍。话是下去了,可是看着他们却老大不情愿,没涮拖把拿来就拖,更有甚者一只手拿着拖。我强忍着怒火(我的一条准则是不在班内发火,我认为那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要过一把拖把自己拖起讲台。卫生委员看不下去,上来帮我。拖完讲台,我让全班同学起立看着讲台,生硬的说了一句话:是可以拖干净的。
第二天,专门拿出我的一节文化课,我开了一节班会。没有一句批评,带着一种惋惜的口气,结合我班入学以来出现的各种问题,我给同学们讲了做人的态度,讲习惯的养成,讲细节影响成功的道理……并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临近下课,我带有鼓动性的问了一句:今天下午再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能不能做好?全班异口同声:能!我知道有效果了。
果然,下午卫生扫除我再去检查的时候,教室内真是变了个样,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更没想到的是有几名同学还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谈了自己的认识。趁热打铁,我给了她们赞许和鼓励,并向全班同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班主任,作为管理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首先,班主任是核心,是引导者,更是组织者。班主任应融入到学生当中,成为学生信服、尊敬的“领袖”,万不可与学生对立,成为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不要当众发脾气,起不到好的效果,却会在学生心中造成老师爱发火不亲善的影响,久而久之,难以服众。
其次,班主任管理要公平。大事公平,小事更要公平。公平要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举一动上;男女同学要公平,成绩差异同学要公平,班委与同学之间要公平。处理问题要就事论事,尽量避免带有个人色彩;不要针对个人,而做出相应处理要统一要求。
再次,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中学生最容易模仿,班主任的一些思想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有些时候,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时,“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动作就能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我没有批评,而是用行动去做,以老师的行为和力量去影响学生的思想。
最后,我要谈的是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不要吝惜你的赞扬之词,有问题及时处理,有了进步更要及时表扬。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更渴望得到表扬,这会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增强信心,也会是班主任融入到班级体,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良溶剂。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案例:打造“班级名片”
班主任工作案例:打造“班级名片”
班主任工作案例:打造“班级名片”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一个人的努力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弥补自己的短处,向其他人看齐;还有一个是放大自己的长处,将别人甩下。两头都忙,有时会力不从心,到头来两头都不落实。有的人没有明确的方向,人云亦云,随着大流,好像都不是在为自己忙,都是跟着别人走。
一个班级也同样如此。我一直认为一个班级和一个人一样,也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品质、精神。放大一点,我们经常说到一个城市有“城市名片”,那就
是一个标志、一个品牌。那么,你的班级有没有“班级名片”呢?在我看来,即使一个最烂的班级,也有自己的闪光点,有自己的长处。班主任在带班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发现班级中的人才和一个班级整体的强项,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放大,逐渐形成富有自己班级的特色的“名片”。一个班不可能什么都优秀,同样的也不可能什么都差,但是一个班级一定可以在某些项目上领先于其他班级,在众多的班级中脱颖而出。所谓的“班级名片”,就是只要提到某件事,人家就会说:“这是某某班级的强项”,或在提到这个班级时人家会说:“哦,这个班我知道,它什么什么很厉害”。
如果不分快慢班,没有特色班,其实每个班的学生的素质都是差不多的,没有哪个班说是天生什么就好,那么为什么在班级成长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特点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和班主任的个性和班主任有意识地暗示、引导、培养有关。想当年,我带六班就是从抓晚自习
纪律起家的,当时我在日志里就说了:晚自习是六班的品牌。
《无人守望的晚自习》是六班的第一张名片
一个班级如果有了自己的特色、特长,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并能从一点突破,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我经常对学生的说法是:大家看,这件事我们能做得很好,那么其他的事又有什么困难呢?难道我们不能做好吗?
所以,打造一个班级的名片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一环。有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班上学生固有的特长,要知道,所谓特长,是可以后天打造的。比如我带的六班,开始因为各个方面都比较差,学生就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不仅学习不好,搞起活动来也没劲。人的素质确实是有差异的,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班上同学几乎没有什么有特长的,这是班级先天的不足,怎么办?难道因为原来很差,就不作为
吗?又回到那句老话:如果学生都很好,还需要你老师做什么?班主任如果不能为一个班级带来积极的改变,不能让班级进步,那就是不称职的。
如果你的班级也和我的六班一样,除了违反纪律瞎起哄,什么都不突出,那么我教你三招搞定你的班级名片:
第一招:无中生有
孩子需要积极的暗示,本来没有影子的事,被你绘声绘色地说出来,特别有吸引力,孩子会觉得,我们真的可以做到。
做广播操,一直是所有班主任头疼的事,学生就是不爱做、不认真做。去年学校开始推广新一套广播操《舞动青春》,很好看但难度大,学生本来就不重视,以至于半个学期了还有一些人居然没学会,做起操来有气无力,看着就来火。校运动专门设立了广播操比赛,是个集体项目。(班主任工作)我们班女生多,体育成绩本来就不好,很难在田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有一天偶然从一个
体育老师那里听来一句,说六班有几个学生广播操做得还不错,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个突破口,于是到了班上我的话就变成了:体育老师说了我们的广播操是做得最好的,所以,这次广播操比赛我们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其实我知道,这广播操只要重视了认真做,谁都能做得好。大家一听,来劲了,都想在运动会上一展身手。本来,学生都不愿意练广播操,现在既然能得好成绩,就不用我多动员了。
当时因为是刚学的操,还有不少人不太会做,所以平时做操时每个年级队伍前面都要有一个领操员做示范。现在的高中生哪个愿意站到前面领操!谁都不愿意,我们班来。大家推荐了一个做操最好的同学,我让她天天站到前面为全年级领操,这无疑在表明,六班的操做得好,否则怎么会让六班的同学领操呢?后来我别出心裁地每天换领操员,做得最好的才有资格上去领操。领操的人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自己,谁都不
敢怠慢。我把这个差事当成了一个荣誉。
不少人都看过《汤姆索亚历险记》,那一章《光荣的刷墙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人的心态变化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做事态度。把一件事赋予积极的意义,就完全改变了我们对“苦差事”的看法。有了一批领操员,我让他们去分组辅导做得差的学生,把自上而下的任务变成了自下而上的追求,这个道理和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是一样的。我们在课余时间把全班同学拉到操场上练习,看到我们班的这种气势,其他班已经从心理上输掉了,缴械投降。
根据马太效应,强者恒强,所有的人就理所当然地觉得,六班的操做得好,有六班在,只敢争第二。其实最后结果怎样?六班并不是第一,而只是第二,但是如果不这样,六班一定是倒数,更何况,最后谁会记得那么多?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六班的广播操真棒!即使屈居第二,还是很棒!一张班级名片就打造好了,从此,做操就是你
班的强项,你可以以此为契机,在其他方面继续开展你的教育了。
广播操是六班的又一张名片
没有的能说成有的,如果有一点,那就更好办了,你可以用第二招,夸大其词。
第二招:夸大其词
一个小小的闪光点,被你发现了,本来很平常,但是你刻意地将其放大,谎言重复千遍,终于成为了事实。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班级,班级的强项也是夸出来的。在大家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谁受到的积极暗示多一点,态度就积极一点,最后的效果就好一点。久而久之,就成了你班级的强项。班主任要明察秋毫,生活中处处有闪光点:卫生、朗读、板报、跑步、唱歌,学习上有强势学科,运动上有强势项目,活动中有自己特色,不要觉得自己的班级一无是处,孩子们的优点等着你发现、等着你开发、等着你培养呢。
一个智慧的班主任,一定有一双会
发现的的眼睛,也一定有不甘于平庸的思想,他会在带班过程中把这种思想传递给班上的学生,引领着他们进步。学习成绩不够突出,可以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班级没有同学有特殊的才艺,可以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如果你的班级什么都不行,连活动都搞不起来,至少你可以让学生把卫生搞得干干净净,成为学校最整洁的班级。总之,一个班级一定要有振奋士气、让所有人引以为豪的东西,这样的班级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永远整洁的讲台其实就是一张小小的班级名片
我想起去年带着六班去学农,我的这帮平时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劳动积极,干得热火朝天,表现一个比一个棒,就连站个军姿也是鹤立鸡群,带队老师都说:你们的学生真是好样的。和那些重点中学的学生比,我们的孩子纯朴、听话、肯吃苦,让带队老师赞不绝口。
我们站军姿也可以比别人做得好
有的班级因为组成人员的差异,在搞一些集体活动中得奖的难度大,那也没关系,我这里还有第三招,人弃我取,在别人都不重视的项目上花功夫突破。
第三招:人弃我取
如果你想在活动中脱颖而出,又没有特别强的实力,那么就要去选择那些别人不太重视、又可以通过精心准备取得好成绩的活动,在活动中一鸣惊人,让所有人对你的班级刮目相看。班级出墙报,是班主任很头疼的一件事,很多班主任不重视,但是又没办法不做,就应付差事。实际上,时间花得也不会少。谁会把出墙报当回事?别人不重视的事,就是你的突破口,这叫人弃我取。大家趋之若鹜的事,除非你实力超群,否则也只能是个“重在参与”的结局。别人应付,我们不应付,大张旗鼓地搞小组竞赛,看看谁出的墙报精彩。
我发现在班级常规考评中,出墙报也是要评比的,而且还有加分和奖励。
我心想,搞学习我们比不过快班,出墙报我还不能比过你吗?再说大家都不重视嘛。我的班级有画画写字好的人才,把墙报出得精彩一点完全在我们能力可以达到的范围之内。很快,第一次评比我们班就拿了个第一名。别的班出墙报,用彩色粉笔,我们班出墙报,用水彩,不仅颜色漂亮,还能保持长久;别的班写了很多内容,评比时谁会注意看内容,都是看一眼就匆匆而过,就看你的墙报有没有能让人留在脑海中的深刻印象,所以,我们的墙报从来就是以图为主,以字做装饰,完全颠覆了传统出墙报的做法,这一改变,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所以立即先声夺人,取得了领先的优势。有了一次做榜样,下一组不敢怠慢,一定要出得比上一期好,所以,墙报越出越精彩。在评比中所向无敌,评委们只要看到六班的番号,不用多看就是高分,因为第一印象已经形成。你说为什么体操、跳水那些高手一出场,分数就不会低,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这就是印象分。
等别的班反映过来,开始重视出墙报时,我们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已确立了领先的优势。墙报,就是六班的名片之一。出墙报,也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六班同学展示自己实力和风采的窗口,接力棒一棒一棒往下传,成为一种传统,每一期承办者都想着怎样才能保住优势,不辱使命。别人通过精美的墙报,也知道了六班的优秀,实现了双赢。为此,我专门写过文章,在博客上也放上了墙报的照片。
做有心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打造“班级名片”是面子工程吗?绝对不是,“班级名片”是一个班级的品牌,是一个班级的骄傲,一个同学们引以为豪的资本,是团结全班同学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起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张一张“班级名片”,就是班级一个又一个进步的坐标,激励着你的学生更加优秀。舍我其谁,老班和你的学生都要有这样的气势,这才是一个班级的
精神!班级,就是这样强大起来的。
愿你的班级有自己的名片,多少年后,你的学生都一定还记得:那时我们班什么什么可厉害了。这是学生成长中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