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大湄公河》有感:细节的非虚构力量
细节的非虚构力量
——读《大湄公河》有感
作者 冷冰
湄公河,一个读着就有人情味的名字。这条从中国青海省出发,流经中国云南省、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而入南海,排行亚洲第四大河,我曾在地理书上见过它的名字和它留在地图上的线条身形,也有一闪而过其上游澜沧江的肤浅印象,但当深入阅读黄风、籍满田合著的《大湄公河》之后,这条河流自然的野性与复杂人性交织在一起的力量汇合而成巨大的文字冲击力,让我有些猝不及防,扩张着我的阅读视野,我体会到了阅读的快感。
文本扎实、硬朗的风格,特别是通篇俯拾即是的细节复原的现场,让这部作品显示出非虚构所特有的真实,以及这种真实带来的震撼感受。非虚构写作遵从事实,秉承诚实写作的原则,又支持写作者以个人视角的独立写作,这就为创作提供了作品艺术化的空间,也让作品品质有了高下之分。
2011年10月5日,13名中国船员在金三角遇害,中国警方派出专案组,将案件主犯押解回云南伏法,伸张了正义,《大湄公河》所记述的这段史实,其实已经有电影、电视剧等作品的传播,但是《大湄公河》一出,仍受到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并赞誉,关键就在于它的品质与品位的胜出。以非虚构写作中的“细节”一词而论,《大湄公河》可谓将“细节”发挥和运用到了极致。
利用细节的穿透力去抵达人心。“祭拜的这天早上,一个男孩和一个男青年,背起背篓从家里出发。背篓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祭品,有必备的稻米和公鸡,还有花朵、石头、草木,每样东西都是精心准备的,所有的祈求与敬畏都包含在里面。他们肩负着村寨的使命,一前一后行走在山路上,像结伴去赶集。按照祖先留下的规矩,两个人沉默不语,只有心照不宣的脚步声,告诉寂静的山林和土地,他们一早要去干啥。”湄公河流域浓郁的水文化背景,水的清澈柔软,与发生在这里的惨绝人寰的案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样的细节描写蕴含着诗性的抒情,更激发了人们对恶的仇恨与警惕。
“被淘得千疮百孔的礁石,颜色大都褐铁似的,或孤零零立着,或散乱一片,或成群结队聚集了。吃水的地方,浸下一道白带,河水上涨时淹没,消退后又露出来。每块礁石都我行我素,一块是一块的长相。即使同一块礁石,同一片礁丛,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距离看,尊容也不一样,姿态也不一样。前看如金刚怒目,后看如厉鬼狰狞;早看像村姑浣纱,晚看像老翁濯足;远看似群牛戏水,近看似草莽啸聚。一个浪头盖过去,要么被劈头盖脸地淹没,要么将浪击碎抛向天空。”这是自然场景的细腻摹写,在作者笔下,湄公河的每块礁石都有声有色,有形有神,在此发生的任何事在读者的心里所营建的可感可知的现场氛围,此时的阅读会不由自主地发生追随效应,这种自然产生的魅力就是好作品的特征之一吧。
“在蓝得响脆,禁不住想伸手掰一块儿,像锅巴一样吃掉的天空下,一列列山脉横在天边,衔接着上苍与大地。”这样的细节展示在作品中比比皆是。点绘出了线,线构成了面,面面相连,于是所追述的事件现出了立体的真相。一个个细节如水滴慢慢汇集,逐渐显出溪水的形状、小河的风貌,进而有了大江的气势,巨流的凶险,终于与人的恶性相交织,上演了一出震惊世界的惨案,也演绎了中国警察决不放弃的做事韧性。
如临其境,如品其味,如见其貌,如闻其声,最后,如愿得实。在以新闻为背景的真实性要求下,还原现场,最强有力手段便是细节的有效组合与堆叠了,在强化真实性的同时,引导读者的心理进程,实现作者的文字和读者的心灵同时抵达新闻纪实与小说想象力的共赴之地。《大湄公河》因为既具有了真实性,又成全了其文学性。让人看到了一条河流从涓涓细流到奔腾咆哮,从蜿蜒曲折的挣扎到激流入海的驯服,自然环境的险恶与独特,人在其间,“除了绞滩、触礁、搁浅这些危险,近几年又多了被抢劫的危险”,这些便是自然而然的了吧。
在阅读非虚构作品的时候,我会特别注意细节的真实与合理性,以为这是检验一部作品成败、高下的一则重要标准。《大湄公河》让我体验到细节文字所构成的力量,它是国际背景中的绵密针脚,是人物性格中细致入微的刻画,也是情节推进中合理入情的严谨演绎,这些细节的层层叠叠,最终成就了作品的高品质。
阅读《大湄公河》的时候,电影《红海行动》正在热映,观影之后,我想到这两部作品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从一个事件(一个事件也可看作历史的一个细节吧)表明了中国不断崛起强大的事实,只是湄公河所发生的更早一些而已,今天,中国捍卫民族主权的自主行动从河边已经扩展到海洋之上了。由此看来,《大湄公河》确是一部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征和精神追求的好作品。
第二篇:读《大湄公河》有感:文体创新带来阅读乐趣
文体创新带来阅读乐趣
——读《大湄公河》有感
李晋瑞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受制于人,正因如此,我们的思维和对事物的认识,才落入窠臼,才从属于各种细分。初读黄风和籍满田的《大湄公河》,尤其是当引子里出现“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在湄公河哗哗的簇浪中醒来……船长黄勇走出船室,穿过驾驶室……一切亦如平常”的场景时,第一直觉就是那个“10·5”惊天惨案。出于惯性,我们一定会猜想,在这之后的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自然会紧扣案情,对这起惨案进行一场还原、陈述和探究,会一案到底。
这种判断很好理解,因为我们历来认为对人的生存与命运的关切,是文学永恒的话题。作家们一直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找人,立人,树人。《大湄公河》却完全不这样,或至少是,不仅仅要这样。细读这部作品,掩卷回想,这部作品大大超出了大多数人当下阅读的习惯,它不再囿于传统的爱恨情仇,而是走向了一种大胆,一种不管不顾的尝试(或是冒险)。它就像一只万花筒,当我们的眼睛接触到它时,一孔之中它给我们提供的,是眼花缭乱的意外和变化无穷的复杂,它似乎就是要以自己的磅礴之势与意外惊喜,将我们引入它的世界。由此在这种不同中,我们便会发现,这部作品的特点或命门,就一个字——大。当然,这里的大,是一个立体概念。
它的大在于流散。在这部作品里,常常会有一种文本出走的感觉,就像大树的枝蔓,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开去,而且每个方向都要长得枝繁叶茂。这种流散,并不是要去追溯人物,也不为故事服务,它无关风月,无关人性,无关人生与命运,也无关阴谋与血光,它的枝蔓就那么信马由缰地伸向更为广阔的地理、历史、文化与经济。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源头有五种说法……甘肃名士周希武1914年前往后来米歇尔·佩塞尔的出发地玉树作勘界调查……明朗的夜晚波光涟漪,不管你坐在哪家船头,都能从铺满河面带着花香和稻香的风中,感受到热闹……那里的植物有87科、471属、2238种……她就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公元502年……真腊……占城国……1431年,吴哥几经繁华后,惨遭暹罗族人血洗……次区域国家普遍存在交通、运输、通讯、电力、水利、港口设施落后的情况等等。正是这种流散,给了写作者自由,从而不必再去惜墨如金,不必再去量体裁衣,在一种高阔中一览无余。
它的大在于跨界。如果用心,我们会发现,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是有指向的,那就是破。近几年围绕报告文学是不是文学,小说能不能散文化,或者说把散文的写法引入小说,小说还是不是小说,小说到底是中国久而有之,还是舶来品,被虚构了的纪实文学还算不算纪实,报告文学要不要虚构等诸多问题,大家争论不休。说到底,就是一个界的问题!有界,就有框;有界,就有藩篱;有界,就有定义。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所有的界都是人为。《大湄公河》似乎无意再纠缠于这种乏味的焦虑。它的创作使命就是要取框、毁篱、跨界,它不再囿于传统,也不再困于起伏,它没想去立,但决然要去破。它为自己取了标牌,撤了导引,它不再简洁明了,不再直奔主题,也不再投机取巧……就连创作者,我们都发现是隐身的、场外的,似乎作者就是要让这个作品以“自己的样子”展现给人们一样。所以说,这部作品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既有小说的线索脉络,又有散文随笔的自由发挥。
它的大在于复杂。“存在”对于米兰·昆德拉来说,意味着人类生存的各种状态,生老病死、冷暖、幸福、痛苦、欢愉、悲伤、恐惧、担心、不测等等,所以米兰·昆德拉要通过小说创作寻找或提供人的可能性。《大湄公河》欲告诉我们的是,人,我们每个生命的个体,实际上既是处在一种既定中,又是处在一种无常中。说既定,就是在说具体,说必然,湄公河主源发源于中国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国际河流,沿途既丛林密布,又随处险滩;既有善的佛光,又有恶的毒枭;既有军队管制,又有民间武装;既有繁华城市,又有草棚窝铺,所以有茶园、有罂粟、有赌博、有匪徒、有毒窟,自然在湄公河滚滚的河水浪花中,就有船公的歌,就有枉死的鬼。说无常,是在说意外,说偶然,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日常,湄公河的日常,它的河水从历史深处流来,不仅淘净河沙,淘净尸骨,还将淘净记忆。无论我们是跑船的老手,还是刚入行的新兵,我们终将会消失在宇宙与历史的浩瀚之中。这便是《大湄公河》给予我们的启示——世界是复杂的!我们不能看到杨德毅就只认为是眼前的杨德毅,不能看到黄勇就认定是眼前的黄勇,不能看到一起惨案就认为它只是一起惨案,它们的所有根源,实际上都隐秘于这条名叫湄公河的河的过往今生里,由湄公河培育出来的种种文化与观念里。
米兰·昆德拉讲,人有一种天生的、不可遏制的欲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评判。在阅读《大湄公河》时,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们需要解放自己,从那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和理念中跳出来,无论这部作品是迷宫,是穿越,是人文地理,还是凶杀惨案,我们都需要放平心态,朴素对待。说白了,阅读就是阅读,只要我们从中能读出悠久,读出磅礴,读出惊心,读出佛光,读出尘世,读出自己所想,读出意外,那就不失为收获。既然这个世界是复杂的,眼前的《大湄公河》又提供了一种庞杂的复杂,那我们就去收获这种庞杂好了。说不定,这正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时,刻意要掩饰的一个用意或野心呢。
第三篇:读《力量》有感
读《力量》有感
------《The Power》
书的包装很漂亮,是一本精装书,金色的封面。本书主要阐述了爱的力量,就像是魔法师的咒语书。我是带着一颗虔诚的心看完它的。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一切都有其本身运行的规律。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钱是很难赚的,有钱人很多,但是没钱又是万万不能的。于是,我们从小就对于钱产生向往和恐惧,甚至有点焦虑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始终活在贫困感之中,那么再多的物质积累也是无济于事的,相反只会带来更大的不安。我在读《力量》时候突然就想到了这个很久很久以前有这么一个故事,老马让小马驮着一袋麦子去磨坊,要过一条河,松鼠说:千万别过,水很深会淹死你的;老牛说,放心的过吧,水很浅没问题的。于是小马就迷惑了,回来问妈妈,妈妈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对于这个世界的判断,很多时候是来自于别人的意思,常常习惯于让他人的思想去取代自己的想法。其实我们需要的决定人生方向的很多知识,很早以前就得到了,但是我们忘记世界是复杂的,工作生活的方式需要创新,新的模式新的尝试操作才能有新的发现。《力量》让我清楚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食物,没有什么是没有就活不下去的。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更高一个层次的爱,爱的给予与需求。我们都是一个“磁铁”会吸引来和我们频率一致的东西,不论是幸福还是灾难。我们人生的路径其实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比如说我们喜欢什么专业、有什么样的爱好、喜欢什么样的人等等。“如果你真的把自己调成与愿望相同的频率,愿望会马上实现”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必须得从心态上改变,虽然这种改变很难,并且通过学习和努力来实现做到。
先有快乐的心态和成功感觉然后才会成功。一个感觉失败的人会一直失败的,这个顺序一定不会错的。一定要把快乐作为生活的常态,否则成功之后依然会回到不快乐的“常态”。自己的命运决定于自己,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要通过美好的思想和感觉付出行动。从现在起,时刻让自己处想要达的充满热情、快乐、幸福的频率上,让力量改变人生。作者所带给我们的不是一本普通的书,是一本能够让我们认知自己力量的书。正是这被无数人认为独特的、小宇宙的力量。使我们成为生活的强者!现在需要做的只是能和这种力量合而为一,用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努力做事,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四篇:读《细节营销》有感
读《细节营销》有感
板材市场营销部门 王贤平
2011年6月30日
近期学习了柏唯良教授的《细节营销》,此书生动活泼的写作风格,可以当小说读,但绝不是一笑了之,笑完让人深思,笑完让你开窍。良药未必要苦口,包上糖衣并不影响药效。我觉得,正儿八经的道理,可以用非正经的方式讲述,亦庄亦谐,便于理解和记忆。
细节营销,就是指企业营销工作的每一细节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借以最大限度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求的营销工作。在《细节营销》中,他这样描述营销之道: 营销之道,即是通过客户的眼睛看世界,从客户的角度看问题。在书中,他也多次提起这条原则。但的确,从客户的角度看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多半是做不到的,做不到是常态,做到是例外。公司口口声声“以客户为导向”,说得热闹漂亮,横幅标语高高挂,使命愿景众口夸,客户为先,客户为上。然而,说归说,做归做,日子照常过。教授在书中列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荷兰的银行列有中午时间不予办理的费力耗时的业务清单。当时他也以为,那是因为中午比较忙的缘故。谁知,出纳给他的答案却是“中午我们有的出纳出去吃饭了”。这就是营销中常常出现的问题。你和你的客户完全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那么你就很难见其所见,于是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成了现代公司营销战略中的最大障碍。
对于企业如何学习“和客户感同身受”,他提出了6种具体办法,它们是: 1. 看清现实: 看清现实,说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们很多领导只专注与自己的产品,只知道自己产品的诸多优点。从来不去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优缺点,也很少成立专门的竞争对手产品研究小组,所以很容易别自己产品蒙蔽双眼。办公室应把竞争对手的产品和自己的产品摆放一起,随时了解对手的产品,这才叫看清现实。
2.找离你而去的客户谈话,找客户丢失的原因:如果哪天我们上班,发现电脑桌上电脑不见了,当然大家第一反应应该是报案,叫保安。然后保安会到你那办公室调查原因,比如问你最后一次看到电脑是什么时候,窗户有没有关等。然后保安会向全体员工发邮件,提醒大家要小心,去吃中午饭时也要锁门,等等。也许,从
此以后,公司还会出一条新规定,所有的电脑都必须要链子栓好。但是当我们的客户在你这里买了一次货以后,第二次去了别人家买,或者是以后再也不来买了。我们有没有重视过,有没有组织安排分析客户不来的原因。我们的答案是很少有。实际上这样的客户流失造成的损失远比电脑失窃的损失要严重的多。因此,需要经常重视离去的客户的统计,并时常去倾听他们怎么跟你说,找出他们离你而去的原因。不高兴的客户不会我们觉得心头暖热,但是他们会让我们知道很多东西。
3.至少一部分销售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甚至首席执行官来自客户: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我们竞争对手对我们自己的弱点分析要比我们自己分析的更透彻,竞争对手自己一些好的经验我们也是很难搬过来,予以实践。所有我们应该学会善于从我们的客户中招贤纳士。
4.让你的客户帮你管理: 实际上最了解你的客户的专家是客户自己。做任何的产品定位和开发,要学会利用客户来评估,让客户从他们的自身的角度和专业来评估。比如张总一直在强度,有些产品我们介入市场之前,大家都觉得很复杂,难度大。但实际上所有的产品,不管多复杂,关键是能实现满足客户的使用就可以了。这就需要客户对一些使用性能的基本要求从另一方面来重新诠释了。
5.做你自己的客户:有时候自己一直以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公司流程,实际上的操作与理论上的操作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比如,你打个电话给你自己公司的服务热线求助,质量异议投诉反馈等等,看他们如何处理,感受一下他们是怎么折磨客户的。有或者我们假设(模拟)自己从公司签订了一个订单,看从合同签订到合同执行,最后结束合同,所有流程自己站在客户的角度,让他们服务一遍,看还有哪些不满意和需要提高的。
6.做你竞争对手的客户。自己可以和竞争对手合作,看看他们做事的方式有何不同,再想想为什么。接受竞争对手的服务,这样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视角,并且可以借鉴竞争对手的做法。如果他们的做法行之无效,你也不会失去什么,如果他们的做法行之有效,你的“印钞机”就会运转的更好。
另外一方面,柏教授在《细节营销》中特别强调着眼于细微之处的营销,我的理解是,魔鬼和上帝都在细节中,细节体现深度。常人是肉眼,往往见表不见里,见近不见远,局限于常识,只能叫看懂;专家是慧眼,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变化、因果关系,这叫看透。世界不复杂,是我们看复杂了;事情不复杂,是我们弄复杂了。大道至简,最深奥的道理寓于最平常的生活中,最复杂的事情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的。如果我们学会用哲学的眼光看问题,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弄清事物之间的联系,就能纲举目张,一通百通,观察事物的结构就能明白许多事情。
细节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上的转变。精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细节营销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四大转变,随意化到规范化的转变,经验型到科学型的转变,外延式到内涵式转变,粗放式到精细化转变。细节营销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了不只是停留在一些原则上,细节营销的规范应遵循的步骤是:
(1)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收集目标消费者的意见及建议;(2)研究有关个案,总结共同的细节问题;(3)制定让消费者满意的细节标准;
(4)在营销实战中检验和不断完善这些标准;(5)企业管理者明确相应监督机制。
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市场营销中,重视细节营销的作用,并把其5个步骤付诸于行动,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规范我们的流程,完善我们的细节,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营销部: 王贤平
2011年6月 30日
第五篇: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读《走在行知路上》有感
最近读了杨瑞清《走在行知路上》这本书,这本书是以本非常耐读的一本书,读后感受颇深。
大教育家陶行知你我早就知道,坚定不移地追随着陶行知,从乡村小学行知实验班,到行知实验学校、行知小学的乡村教育家杨瑞清,我想中国老师也不陌生。知道他不是从他发表的文章中看到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他正式发表的文章很少很少;知道他不是从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的广告中看到的,因为他没有找过媒体来做广告……但他真正地做着乡村教育,放弃一切功利在做乡村教育,用着陶行知的理论做乡村教育,擎着理想的火把点燃着乡村教育,成为了大家爱读的童话。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杨瑞清从工作开始就喜欢写教育日记,工作二十多年了,已经有200多本,但《走在行知路上》却是他写的第一本书,他自己说这本书写的太早,因为他想用一生来写这本书,用一辈子的心血来浇灌她,验证她、完善她。他的确是用一辈子去做,我们的确应该用一辈子,几辈子来读。
读《走在行知路上》,你会更全面地了解乡村小学的一切:贫困、落后、无奈、困惑、幸福、快乐、感激……
谁说乡村小学没有成就?谁说乡村小学教师没有出息?谁说乡村小学不能创造世界一流?杨瑞清二十多年的努力史,会让你感受到坚持、感激、成长,全让你感受到大乡村世界照样是块美丽的事业园;
杨瑞清二十多年的奋斗史,全让你感受到人生价值原来可以用“人生价值=奉献量÷获取量”来诠释;杨瑞清二十多年的行知史,会让你找到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宁静、温馨、和谐、伟大……
乡村小学也能够成为世界一流!杨瑞清的行知实验小学虽然考试成绩与城市学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个差距不会阻挡他的行知小学成为世界一流。这么多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学生主动到中国这所乡村学校来,并且带着智慧、带着希望走出中国,掐指数数中国有几所这样的学校?这么多的城市学校愿意到他创办的行知园中居住,寻找,中国这样的学校有几所?城市学校这么多,条件比行知小学不知强多少倍,但真正超越行知小学的城市中小学又有几所?因为杨瑞清在用“上千农家子弟健康成长的现代校园;上万社区农民终身学习的精神家园;众多城市学生尽情体验的乡村田园;无数有识之士热情共建的文化乐园”四句话办着新型的农村小学。
这十多年来,全国百万所中小学在课题研究上还是倾注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但假课题太多了,真课题假做的太多了。读《走在行知路上》,你可以发现一所乡村行知学校是怎么在八五、九五、十五做课题的?是怎么思考课题研究与实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如何总结着自己的实践与研究?
教育家一个最基本的点,就是要有“家”。读这本书,从始至终就让你我感受到“家”的存在,感受到“宁静的心家”、“温馨的小家”、“和谐的大家”、“伟大的国家”。
“走在行知路上”,捕捉的是“福音”。陶行知先生讲“立大志,做大事”,坚持多年后杨瑞清将其改成“立大志,做小事”,后来又改成了“立大志,做实事”,再后来又变成了“立大志,做新事”。这行走中的福音太美了!亲爱的乡村老师们,我们一起捧着“走在行知路上”,唱起那首快乐歌,来虔诚地做起那真诚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