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宽容与严格-班级管理

时间:2019-05-15 16:2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班级管理中的宽容与严格-班级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班级管理中的宽容与严格-班级管理》。

第一篇:班级管理中的宽容与严格-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宽容与严格

宽容是我们这个以儒学为基础的、文化积淀厚重的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孔子早已有言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说: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把“宽容”列为教师必须学会的一种教育方法。这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有严格要求,也不能忽视“宽容”所起的积极作用。《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往往透过师生关系这面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从中体会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学习与人处世的准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炽热情感的学生,可以在他们身上萌发出热爱人、热爱人生的积极态度,打下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基础。”基于此种认识,我将宽容教育的方法运用于班级管理之中,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宽容教育,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

宽容,其实也是一种严格,一种特殊的严格。当然,要使宽容这一教育方法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得注意分寸,掌握尺度,灵活而辩证地使用它。

一、严格与宽容的辨证关系

严格与宽容的关系,作为班级管理以及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基本关系,包含于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1、从管理手段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制度化为制度化行为与非制度化行为的辨证统一。这种行为方式根据制度的标准进行,比较注重制度上的原则性和执行上的公平性,可以说它是一种典型的理性化行为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自觉完成班级所规定的各项目标。如果说制度化行为是对事不对人,强调对原则的遵守和坚持,那么,这种非制度化行为的准则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非制度化行为崇尚的则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严与宽在管理手段上所显示出来的对立,又以双方内在的统一性和互补性为前提。只严不宽,就很难从根本上培养出学生健康健全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班风与学风;只宽不严,则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制止各种不良行为和不良现象的发生。所以关键就在于做到两种手段的有机结合,既重视班级制度化建设,同时又要加强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双方才显出深刻的互补优势来;严在情感化方面的短为宽所弥补,宽在约束力方面的弱为严所克服。宽严结合使得双方优势和各自长处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施展,既培养了学生坚持原则,明辩是非的能力,又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和相互关系,从而使得学生在达标过程中,将外力与内力化合成一种巨大的加速前进的动力。

2、从管理方式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的辨证统一。方式上,他必然表现为班主任的外在管理方式;班主任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被管理的客体,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教育与被教育、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班主任通过运用班级管理权利,对学生的行为予以监督和调控,以此确保学生的发展符合既定方向。与班主任管理方式对应的学生自我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学生在管理活动中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人;既是被改造的对象,又是改造者;学生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种自我培养,自我塑造的过程。这种管理方式意味着学生所受外在强制力的减弱和学生自由空间的增大。很明显,这种管理方式属于宽的范畴。

严与宽在管理方式上所表现出的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所以必须把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坚持班主任把握方向的前提下,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我管理中调动管理的积极性,派样自治能力。也就是说班主任在严格管理方式中必须包含着对学生自我管理方式的承认和尊重。

3、从管理规范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强制性规范与非强制性规范的辨证统一。

管理规范是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具体行为的操作性规定和要求。按照规范的强制程度,又有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之分。所谓强制性规范就是指那些必须履行,并且以强制手段做保证的行为规范和要求。非强制性规范则相反,是指那些在管理规范中靠学生自觉遵守,不作强制执行的方面和内容,它多半以提倡的形式出现。强制性规范与非强制性规范的这种差异和对立,正是严与宽的关系在管理规范上的具体表现。严的特点是强制性,宽的特点是宽容性。严要解决的问题是班级最基本或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为了保证所有力量都集中于此,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宽所针对的问题则是班级非根本性问题或不构成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因此,在解决过程中就可不作过高的要求,有一定的弹性。严与宽的这种差异,又决定了二者在管理规范上的另一个特点;强制性规范比较具体而明确,非强制性规范则相对抽象和含糊。

在管理规范上要做到严与宽的辨证统一,关键要善于区分班级每一时期内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主次矛盾方面的严,又有反映次要矛盾的宽,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确保管理规范的科学与合理。

从严与宽三个方面的辨证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宽容,其实也是一种严格,一种特殊的严格。当然,要使宽容这一教育方法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得注意分寸,掌握尺度,灵活而辨证地使用它。一般说来,如下几点很值得我们注意:

二、班级管理中宽容的灵活运用

1、宽容不是无目的的不理不问,而是有意图地沟通思想。有些学生,由于年幼无知说了错话或做了错事,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错在哪里?如果只是倾盆大雨式的批评甚至棍棒相加,学生吃尽了苦头也不会明白什么,留下的只能是不解和怨恨。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哪位老师,都应满怀激情的开导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认识,一点一点地为他们营造改正的环境和时机。或者有目的有针对性指导他们去阅读有关画册和书报,让他们逐步感知到自己的不足或错误,逐步认识到家长或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在他们的认识提高之后,不仅不会再犯同类的错误,而且对家长也会更加尊敬,对老师也会更加信赖。思想上沟通了,孩子们对我们有感情了,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放任自流,而是有区别的教育鼓励。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场所。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应在孩子犯了错误或做了错事之后,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想,尽可能地从错误之中找正确的因素或合理的地方,在辨证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帮助。(班级管理)尤其是在教育之后,千万不能忘了鼓励,不能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绝不可事无巨细,唠唠叨叨,直弄得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比如学生上学之后,在他做值日生那天,锁了门之后才发现钥匙仍留在教室里,只好爬窗子取钥匙。对诸如此类的事儿,我们应既可顶他的责任心,又批评他的不细心;既希望他改正不细心,又鼓励他保持自己的责任心。

3、宽容也不是没办法的不即不离,而是有技巧的热情处理。班上有个女生,平时生活散漫,学习成绩很差,挨批评被处理成了她的“家常便饭”。老师和家长,都感到这孩子无药可救。后来,我把她请到宿舍,让她坐下,给她倒茶,……不等我开口,她在接茶杯时就感动得哭了起来。从她的哭诉中我才知道,原来,仅仅因为成绩差,同学就瞧不起她,小学老师说她不是读书的“料儿”,家长也说她至多是个“锈才”。这样,她也就想破罐子破摔了。但是这一次,仅仅一个让坐,一个倒茶,她就感到毕竟还有人关心她,爱护她,相信她,理解她,因此,她深切感觉到世上毕竟还有温暖在!此后,她认真改正缺点,认真学习,各方面都慢慢地好了起来。

4、宽容更不是无限期的撒手不管,而是有时效的积极感化。有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小皇帝”,几乎天天挨批评,隔三差五地被送到办公室来。我教育他时,也曾“严格”多次,但效果很差。后来,我换了一手,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以极为宽容的尺度,允许他在下半学期中再被送来5次。想不到这一宽松的允诺却收到了奇妙的效果;他没有再被送到年段室了,而且,在考试中还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呢?

因此,我深深的感受到班级管理真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中的严与宽要共进交融。我们应该恰当的运用宽容的手段对学生多关心一点,严格要求学生也要看学生的承受能力,师生之间如果“破脸”了,教育效果也就没有了。对宽容和严格尺度的把握,可以体现出一名教师的教育水平。

第二篇:班级管理中的宽容与严格

班级管理中的宽容与严格

班级管理中的宽容与严格

宽容是我们这个以儒学为基础的、文化积淀厚重的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孔子早已有言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说: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

知先生也早就把“宽容”列为教师必须学会的一种教育方法。这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有严格要求,也不能忽视“宽容”所起的积极作用。《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往往透过师生关系这面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从中体会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学习与人处世的准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炽热情感的学生,可以在他们身上萌发出热爱人、热爱人生的积极态度,打下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基础。”基于此种认识,我将宽容教育的方法运用于班级管理之中,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宽容教育,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

宽容,其实也是一种严格,一种特殊的严格。当然,要使宽容这一教育方法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得注意分寸,掌握尺度,灵活而辩证地使用它。

一、严格与宽容的辨证关系

严格与宽容的关系,作为班级管理

以及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基本关系,包含于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1、从管理手段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制度化为制度化行为与非制度化行为的辨证统一。这种行为方式根据制度的标准进行,比较注重制度上的原则性和执行上的公平性,可以说它是一种典型的理性化行为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自觉完成班级所规定的各项目标。如果说制度化行为是对事不对人,强调对原则的遵守和坚持,那么,这种非制度化行为的准则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非制度化行为崇尚的则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严与宽在管理手段上所显示出来的对立,又以双方内在的统一性和互补性为前提。只严不宽,就很难从根本上培养出学生健康健全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班风与学风;只宽不严,则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制止各种不良行为和不良现象的发生。所以关键就在于做到两种手段 的有机结合,既重视班级制度化建设,同时又要加强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双方才显出深刻的互补优势来;严在情感化方面的短为宽所弥补,宽在约束力方面的弱为严所克服。宽严结合使得双方优势和各自长处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施展,既培养了学生坚持原则,明辩是非的能力,又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和相互关系,从而使得学生在达标过程中,将外力与内力化合成一种巨大的加速前进的动力。

2、从管理方式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的辨证统一。方式上,他必然表现为班主任的外在管理方式;班主任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被管理的客体,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教育与被教育、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班主任通过运用班级管理权利,对学生的行为予以监督和调控,以此确保学生的发展符合既定方向。与班主任管理方式对应的学生自我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学生在管理活动中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人;既是被改造的对象,又是改造者;学生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种自我培养,自我塑造的过程。这种管理方式意味着学生所受外在强制力的减弱和学生自由空间的增大。很明显,这种管理方式属于宽的范畴。

严与宽在管理方式上所表现出的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所以必须把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坚持班主任把握方向的前提下,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我管理中调动管理的积极性,派样自治能力。也就是说班主任在严格管理方式中必须包含着对学生自我管理方式的承认和尊重。

3、从管理规范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强制性规范与非强制性规范的辨证统一。

管理规范是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

理过程中,对学生具体行为的操作性规定和要求。按照规范的强制程度,又有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之分。所谓强制性规范就是指那些必须履行,并且以强制手段做保证的行为规范和要求。非强制性规范则相反,是指那些在管理规范中靠学生自觉遵守,不作强制执行的方面和内容,它多半以提倡的形式出现。强制性规范与非强制性规范的这种差异和对立,正是严与宽的关系在管理规范上的具体表现。严的特点是强制性,宽的特点是宽容性。严要解决的问题是班级最基本或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为了保证所有力量都集中于此,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宽所针对的问题则是班级非根本性问题或不构成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因此,在解决过程中就可不作过高的要求,有一定的弹性。严与宽的这种差异,又决定了二者在管理规范上的另一个特点;强制性规范比较具体而明确,非强制性规范则相对抽象和含糊。

在管理规范上要做到严与宽的辨

证统一,关键要善于区分班级每一时期内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主次矛盾方面的严,又有反映次要矛盾的宽,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确保管理规范的科学与合理。

从严与宽三个方面的辨证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宽容,其实也是一种严格,一种特殊的严格。当然,要使宽容这一教育方法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得注意分寸,掌握尺度,灵活而辨证地使用它。一般说来,如下几点很值得我们注意:

二、班级管理中宽容的灵活运用

1、宽容不是无目的的不理不问,而是有意图地沟通思想。有些学生,由于年幼无知说了错话或做了错事,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错在哪里?如果只是倾盆大雨式的批评甚至棍棒相加,学生吃尽了苦头也不会明白什么,留下的只能是不解和怨恨。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哪位老师,都应满怀激情的开导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

认识,一点一点地为他们营造改正的环境和时机。或者有目的有针对性指导他们去阅读有关画册和书报,让他们逐步感知到自己的不足或错误,逐步认识到家长或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在他们的认识提高之后,不仅不会再犯同类的错误,而且对家长也会更加尊敬,对老师也会更加信赖。思想上沟通了,孩子们对我们有感情了,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放任自流,而是有区别的教育鼓励。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场所。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应在孩子犯了错误或做了错事之后,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想,尽可能地从错误之中找正确的因素或合理的地方,在辨证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帮助。(班级管理)尤其是在教育之后,千万不能忘了鼓励,不能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绝不可事无巨细,唠唠叨叨,直弄得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比如学生上学之

后,在他做值日生那天,锁了门之后才发现钥匙仍留在教室里,只好爬窗子取钥匙。对诸如此类的事儿,我们应既可顶他的责任心,又批评他的不细心;既希望他改正不细心,又鼓励他保持自己的责任心。

3、宽容也不是没办法的不即不离,而是有技巧的热情处理。班上有个女生,平时生活散漫,学习成绩很差,挨批评被处理成了她的“家常便饭”。老师和家长,都感到这孩子无药可救。后来,我把她请到宿舍,让她坐下,给她倒茶,……不等我开口,她在接茶杯时就感动得哭了起来。从她的哭诉中我才知道,原来,仅仅因为成绩差,同学就瞧不起她,小学老师说她不是读书的“料儿”,家长也说她至多是个“锈才”。这样,她也就想破罐子破摔了。但是这一次,仅仅一个让坐,一个倒茶,她就感到毕竟还有人关心她,爱护她,相信她,理解她,因此,她深切感觉到世上毕竟还有温暖在!此后,她认真改正缺点,认

真学习,各方面都慢慢地好了起来。

4、宽容更不是无限期的撒手不管,而是有时效的积极感化。有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小皇帝”,几乎天天挨批评,隔三差五地被送到办公室来。我教育他时,也曾“严格”多次,但效果很差。后来,我换了一手,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以极为宽容的尺度,允许他在下半学期中再被送来5次。想不到这一宽松的允诺却收到了奇妙的效果;他没有再被送到年段室了,而且,在考试中还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呢?

因此,我深深的感受到班级管理真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中的严与宽要共进交融。我们应该恰当的运用宽容的手段对学生多关心一点,严格要求学生也要看学生的承受能力,师生之间如果“破脸”了,教育效果也就没有了。对宽容和严格尺度的把握,可以体现出一名教师的教育水平。

第三篇:班级管理中的

班级管理中的“≠”

班级管理中的“≠”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错。那么,如何把握其中的轻重缓急呢?

一、严格要求≠体罚学生

严格要求与体罚学生是“爱学生”与“不爱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的外在表现。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严格要求应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之上。譬如班内有多名学生字写得很糟糕,为了使他更快提高,我指导他每天多练一页字,学生并不会认为老师给他的任务是惩罚。

二、严肃认真≠死板教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班主任教育学生时方法的选择。班内每位学生、每件事情都有其独特性,我们应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人每事,但教育的方法不能死板教条,应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三、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撒手不管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但不能过分夸大。把班里的常规工作让班干部去实施理所当然,而学生的思想工作等,还需要班主任单独或领着学生一起做。

四、发挥优点≠回避缺点

发挥优点不是回避缺点,如果我们回避了学生的缺点,学生就不能准确、全面地了解自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发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时,班主任要本着一分为二的原则及时纠正。

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称兄道弟

班主任的威信不是权力压制换来的,而是在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树立起来的。但在关爱中过分亲昵甚至称兄道弟,又会使他们少许多规矩,少许多约束。总之班主任应力求做到“严而有度,爱而有距”。

第四篇:班级管理

高一(12)班规

1、给班上同学起外号者,一经举报到班干部或班主任,经核实扣1分。

2、带别班同学到本班喧哗者,一经举报到班干部或班主任,经核实扣1分。

3、晚自习时间大声讨论,影响他人学习,经老师或班干部训告不听者,经核实扣2分。

4、在班上不文明用语,讲脏话,或者衣着不得体者,一经举报到班干部或班主任,经核实扣1分。

5、课间在教室内或者在教室走廊大声喧哗者,一经举报到班干部或班主任,经核实扣1分。

6、上课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看小说、吃零吃者,经老师或班干部训告不听者,经核实扣2分(老师开始上课后算迟到)。

7、卫生管理:教室卫生-----不讲究卫生,乱丢垃圾,影响教室卫生,经老师或班干部训告不听者,经核实扣1分,加罚搞一天教室卫生;卫生区卫生----要按时打扫,保持干净,经检查不合格者加罚一天。

8、班主任或班干部安排的任务,不自觉完成或拒绝完成者,经核实扣2分,加罚继续完成。

9、教室外上美、音、体课不统一听指挥,大声喧哗、擅自离开无组织者,经老师或班干部训告不听者,经核实扣2分。

10、班干部本人不以身作则,不遵守班规,玩忽职守者,一经同学反映到班主任处,经核实扣2分,加写检讨书一份在班上宣读。

11、当天值日学生,不认真做好登记,敷衍了事,玩忽职守者,一经举报到班干部或班主任,经核实扣2分。

12、班级集队(包括体育课、早操、学校集会)要做到快、齐、静,不按要求则扣2分。

13、手机的管理:只要进入教室必须使手机处于关机的状态。如课间拿出来使用,甚至上课使用不管你只在做什么,经班主任核实扣2分;在宿舍午休时间和晚上宿舍熄灯之后还使用手机,舍管阿姨训告不听者或被登记,经核实扣2分。

14、放学后靠窗和靠开关的同学要负责关窗和关灯,被发现将扣2分。

15、主动帮助同学、课堂积极发言受老师表扬、好人好事、拾金不昧、为班争荣耀者,经核实加2分。

16、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活动,为班级做出贡献者加1~2分,获得文明班级一次全班每人加1分。

第五篇: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细则

为了使同学们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安安静静、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学习成长,特制定以下管理细则。五年级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遵守,把我们班建设成全校最优秀的班集体,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得到。

扣分细则:

一、学习纪律:

1、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旷课一次扣5分。

2、上课讲话、不听讲、搞小动、借东西一次扣1分。

3、课桌上放过多书本一次扣1分。书、本、文具摆放不整齐一次扣1分。

4、上课打瞌睡、睡觉一次扣1分,上课喝水、在班级里吃小食品一次扣2分。

5、课间、中午在班级、走廊大声说话、追逐、打闹、下地走动一次扣2分。

6、作业不交扣3分,不按时完成扣2分。并且一天不可以休息,休息者扣10分。作业字迹潦草不规范扣1分。

7、抄袭他人作业,抄袭者扣2分,被抄袭者扣1分。

8、在楼上不能向楼下乱丢杂物、吐口水,如有发现,每次扣3分。

9、爱护公物,破坏台凳、门、玻璃,灯制、扫把、垃圾桶等要合理使用,不能故意破坏,如有发现,照价赔偿。视情节轻重扣1—5分。

10、集会、做操要快静齐。迟到扣1分,缺席扣2分,排队不整齐,讲话,搞小动作扣1分。

11.上课不听讲被老师点名的同学翻倍扣分3分。12.不听老师和班委的话扣30分。

13.中午睡觉加3分,写作业加2分。说话登名字者每个名字扣1分。

14.上课不按时回教室,扣2分 15.试卷,作业本,报纸不写名字扣1分 16.还没有下课就出教室扣10分 17.说别人绯闻扣5分 18.上课脱鞋,拖袜扣2分

19.打人,骂人真心道歉的,看情况扣2分到25分

二、环境卫生:

1、值日生要把教室、走廊、楼道清扫干净,把扫把垃圾桶等摆放整齐,清扫不彻底,当天值日生每人扣1分。

2、值日生不按学校指定地点倾倒垃圾和脏水扣1分。乱扔扣1分。

3、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清扫工作,否则当天值日生每人扣1分

4、座位周围有纸屑等杂物者每次扣1分。

5、不参加扫地的,每次扣2分,罚扫1天。迟扫的扣1分,到场不扫的,扣2分。

6.桌子不整齐扣1分。

7.在规定时间内卫生打扫干净的加2分 8.乱垃圾扣3分

三、行为规范:

1、打架斗殴或纠集校内外人员打架一次扣10分。

2、赌博一次扣10分。抽烟酗酒一次扣10分。

3、起哄、怪叫、吹哨、鼓倒掌、敲桌椅等影响班级秩序一次扣5分。

4、讲话粗俗、低级下流、骂人,一次扣5分。

5、仪表不合格,奇装异服扣1分。

6、不接受老师、班级干部批评,与教师、班级干部顶嘴一次扣5分。

7、故意损坏公共财物除照价赔偿外每人每次扣10分。

8、禁止到网吧上网,更不能夜不归宿。每次扣15分。

9、学校值周扣分,班级按其2倍扣分。

10、不小偷小摸。如有发现偷窃同学钱物等行为,除归还东西外,视情节轻重扣5—20分。

11.举报抄袭作业,举报者加1分。

加分细则:

1.为班做好事的或在外做好事的,教他人作业等每件好事加5分。

2.捡到东西主动归还的,视东西的贵重程度加2—20分。

3.每周投票选出4名优秀学生,获优秀的每人可加5分。

4.每周投票选出2名优秀班干部,被评上的每人可加5分。

5.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各科平均分获全级前三名的,全班同学分别加10分8分5分。

6.每周全校卫生、纪律等评比获评的,全班每人加5分。

7.在参加学校各种竞赛中,能获得全级前三名的同学分别加10分、8分、5分,并有物质奖励。

8.在各种劳动中能主动积极参与并工作得力的的加5分。

9.在月考、中考、末考等考试成绩与上次作对比没上浮一名加5分,特别突出的物质奖励。

10.一周内违反纪律人数最少的组为优秀组,违反纪律人数最多的组为最差组,获优秀组的,该组每人加5分。最差组不扣分。

11.考试100分加10分,90分以上加8分,80分以上加6分,70分以上加5分,60分以上加3分,进步的加5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翻倍加分。

12.举报抄袭作业者加2分。13.作业不会写写纸条给老师加1分 14.上早读前交作业加2分 15.帮老师改作业加5分 扣分加分说明

每位同学底分是100分,加分可抵消扣分,每周星期一周会课总结上一周工作情况,公布同学们的分数。另外说明:未涉及到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实施细则执行,以使管理更到位,促进班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科学发展。

一、扣分处罚:

1.扣分只剩50分—40分的,家长到校,学生写检讨书。

2.扣分只剩39分—30分的,家长到校,学生作出保证,可留校察看一周。

3.扣分只剩29分—0分的,停学2星期。

二、加分奖励:

1.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所得奖金全部奖励给学生。

2.月考成绩全级前三名,所得奖金全部将给学生。

3.一个月内全班同学分数都60分以上的,全班可观看电影二次。

本班规条例从今起试行,希望全班同学尽快读熟,严格遵守,把我们班创建成全校最优秀的班集体。在初二整个学年,班主任将与大家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到温馨的“家”。

班委职责

1.班长:协助老师管理整个班级的事务,在处理各种事务时,做到大胆细心,公正公平。

2.副班长:协助班长,负责班内日常事物的处理。

3.劳动委员:处理班内日常环境卫生事物,管理班内日常生活。

4.宣传委员:传达各种通知,负责班级宣传工作。

5.文体委员:组织班内活动,全面提高课外生活水平。

6.纪律安全委员:专职管理班级的纪律安全事物,协同班长管理,可单独工作,责任心要强。

7.各科代表:各司其职,管理好各自的科目及作业收交工作。

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奋发努力。

下载班级管理中的宽容与严格-班级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班级管理中的宽容与严格-班级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级管理

    高一(6)班班级管理制度 班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 为了更好地规范同学们的行为,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的集体和学习氛围,特制定如下班规: 一.按照学校作息表,按时到......

    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 爱心 耐心 民主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学生是班级的一份子,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主角”。为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光荣称号,我在......

    班级管理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觉得要搞好班级工作,应该坚......

    班级管理

    《把班级还给学生》班级管理模式设想 转自: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9年8月3班级像一个小社会,社会有什么,班级就有什么,管理得好,大家在集体中就会形成合力,互相协作,合力大于分力都发挥......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科学经营 ——谈对班主任角色的再认识 “班主任”这三个字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沉重。因为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从这一句......

    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的组织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思德修养、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果......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 一、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选好班干部,不仅能培养所选出班干部的责任心就能减轻班主任的负担,选拔条件: 1.学习优秀 2.认真负责 3.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关心班级、有奉献......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糊涂哲学 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对班主任工作也多少有些心得。班级管理的工作是繁琐的,大多数班主任就像总管一样,全班同学的大事小情都要经过他的处理。有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