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空巢》读后感1000字
《空巢》读后感1000字
最近在读一本书,叫《空巢》。就是空巢老人的那个空巢。目前还没读完,但我已经忍不住想说说我对这本书的感受了。
写书的作者是一位八十多岁的退休教师,孩子们都去了国外,她独自生活已经五年了。三年当中没有以为孩子来看望她。就连八十大寿她都不愿意过,原因是孩子们明确告诉她,他们没办法回来。
书的一开头就极具吸引力,以诈骗人人员冒充公安局来电话开头,描述了如何被银行业务员欺骗强行签字,(没错,就是强行签字。)买二十万的理财产品最后却跌的所剩无几。有人会有疑问,签字的决定权在自己,不签不就完了吗?其实细细想来完全没毛病,在没有任何家人陪伴的情况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被两位业务员以各种听不懂的专业名词天天上门骚扰,日子久了肯定嫌烦。那么接下来会发生神马呢?肯定是被迫签字。接着又被保健品业务员以各种方式引诱购买并没有任何作用的保健品。最惨的就这段被电话诈骗骗走一百多万。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一生都是清白的,白的如同一张白纸,丈夫早逝她并没有再寻老伴,而是一个人独自生活,她更加以她教书育人为荣。并且一生都很骄傲自己的清白。不想在八十岁这个即将人生结尾的关头参合进了一桩特大毒品交易案件,她想到了自己带着手铐被带出小区的场景,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妹妹通过媒体第一时间得知。儿女们为此抬不起头。于是为了自己的一世清白她毫无怀疑跟假冒的警方配合,最终将钱转入了所谓安全账户里面。最可悲的是她不敢跟儿女们说……原因是怕被送进养老院。
整个过程读来让人心酸不止,结合《最好的告别》一书发现独自生活的空巢老人确实面临着许多问题。长期的三高,随时都有可能被送进ICU病房,然而他们还是不愿去待在养老院。因为那里跟监狱并没有任何区别,所有的一切都是固定的,吃饭,睡觉,活动,吃药,活动等等都有一些列的规定,并且是集体生活,很多送进养老院的老人最终都是郁郁而终,据调查本来一个人生活还可以自由自在多活几年,而一旦被送进养老院老人们的病情反而会加重,很多人老人就这样郁郁而终。
人是需要自由、空间和自主权的,一旦失去这些就等于失去了人生的意义。独自生活的老人可以想什么吃药就什么时候吃药,想把物品怎么摆放就怎么摆放,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起床。这是作为人来说最基本的自主权。养老院只关注老人的安全和健康,这是因为家里的子女同样也关注。而老人才是真正的需求者,养老院提供了子女关注的重点,展示的是子女想看到的。老人们内心需求被严重剥夺。
我一直在想,终有一天我也会老。到那时我会是什么状况?面对同样的困难我会比现在的老人们更加悲惨吗?答案无从得知,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我们终有一天都会老去。
此时此刻我们或许身强力壮,但身后的老人们就是我们将来自己的影子。常回家看看吧!关注空巢老人内心健康就是关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明天。
第二篇:空巢老人
城市空巢老人现状和成因调查
什么是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一般指的是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 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家庭“空巢”综合征主要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城市空巢老人现状
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疾病困扰,就医困难
到底有多少空巢老人?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宁波老龄办调查表明,宁波空巢老人家庭已占老年人家庭的35%,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以上。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举例1、2004年3月,75岁的中科院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不幸去世。
2、87岁的许大爷独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小区,今年冬天连续的大雪让许大爷家里“断粮”了,老人无法外出买菜,到了深夜,刚刚忙完工作的外孙才给老人送来了食物。
3、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现问题后久等未能解决,无奈中只能抱着暖水袋躲在被窝里,给儿子打去求助电话。
城市“空巢”家庭面临的空出问题
“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表明当今中国家庭结构走向核心化、小型化已成为一种
必然。应该说这也是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但由于“空巢”家庭中老人这一群体自身的特殊性及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极易使人遇到来自经济、身心、生活照料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一)经济支持问题
(二)心理精神的需求问题
(三)疾病医护和生活照料的问题
浅谈城市“空巢”家庭的成因
概括而言,城市老人空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存在于老人自身;第二方
面原因在于子女;第三方面原因是社会的原因。
首先,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每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第二,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丁克家庭(double income no kids),即不要孩子的家庭观念越来越流行。
第三,现在竞争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人们经常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出国深造、工作等。以上三个方面原因是导致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原因 城市“空巢”家庭增多的原因
纵观我国城市“空巢家庭”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增多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
可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去阐析:
首先,个人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过去常认为,人到老年最大的幸福就是与子女同住并享受天伦之乐。而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确立使得这一传统观念慢慢地发生着变化,代际分居成了一种新趋势,这客观上促成了城市空巢家庭的增多。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老人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而选择与子女分居,尤其是那些经济上能够独立、身体状况较好、精神上需求又较为丰富的低龄老人。还有部分老人因对久居的社区怀有深厚感情,自身不愿意离开熟悉的住所和朋友,从而选择与子女分开生活。同样子女们则因与父母在思想和生活习惯上存有一定差异,多数年轻人也喜欢独立居住。还有部分子女因赡养老人的观念淡薄,嫌弃老人,这些都使老人不得不留守“空巢”。
其次,家庭在结构上的变化及代际间的差异。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贯彻的不断深入,家庭结构向“四、二、一”发展,独生子女的父母已渐成为中老人。“空巢”家庭的老人虽希望与子代孙辈住一起,但与多数年轻人追求新潮思想的观念相比,极易使家庭成员间的代沟问题突出,由此老少两代人为满足自身对自由生活的需求,小家庭的居住方式被普遍接受。有的老人看着子女们忙于学习、工作,抽不出充裕时间照顾自己只有忍痛割爱,选择独立生活来减轻子女的负担。
再者,社会在转型中所引发的社会变迁。
随经济的迅速发展,“父母在不远游”这一多数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孝道美德渐渐发生着变化,因为如让年轻人固守传统美德,不到外面世界去寻求发展,在当今是不现实的。所以频繁的工作变动,快速的人口流动,尤其是城市里,日渐增多的子女到外地甚至到国外求学或工作,这就使得不少家庭只剩下老一代人故土难迁。
解决城市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对策
如何解决日益严重的空巢家庭问题,让空巢的中老年人安享晚年呢?就目前来说,这些突出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政府、个人与家庭以及社区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1、社区服务
(1)建设老年社区
所谓老年社区,指的是由社会力量开发建设,具有社区规模和建制,以老年人为主要居住对象的居住区。这种居住区将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在老年居室和公共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24小时联机的紧急呼叫系统,社区内还建有老年医院、老年学校、老年购物中心、老年服务机构等,老人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周到的服务。这样把老人集中,统一进行管理的方式无疑更能方便空巢老人的生活,同时也更便于社区进行管理,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
(2)社区出资为空巢老人购买家政服务
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在本社区内,招募下岗职工或者待业人员,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培训,由社区出资为空巢老人服务。
(3)社区牵头开展邻里结对活动
让空巢老人的邻里为他们提供服务无疑是最便捷的方式。在浙江省余姚市的社区就举行了邻里互助结对仪式。由社区组织,让居民与“空巢老人”结成了对子,经常上门探访、帮助照料生活,可以减轻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4)兴建社区医院
社区医院可以将本社区内的空巢老人登记在案,不定期的为空巢老人检查身体,到空巢老人家里为他们诊病,另外,还可以针对社区空巢老人开展义诊活动。
(5)为空巢老人安装免费应急电话
往往空巢老人独居在家,遇到紧急情况没有人在身边,难以得到帮助,安装免费应急电话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2、NGO服务
NGO(非政府组织)作为沟通政府与公民的中介机构和第三部门,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企业)一起构成社区治理机制的三大板块。NGO主要致力于社区服务和管理,其基本宗旨是满足社区公民的需要。我国有不少NGO组织都在致力于从事与社区空巢老人服务有关的工作。比如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众益伙伴(北京)老年文化发展中心等NGO组织。可以通过NGO组织开展如老年保健知识宣传,老年知心热线,老人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为空巢老人提供服务。
3、家庭赡养
家庭赡养应该是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首选方式。家庭赡养具有经济支持、日常护理、精神慰籍等功能。有资料表明,日本福利设施尽管可为老人提供良好的护理条件和安逸的生活条件,但并不能清除他们不安的感觉,每天老人们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在福利设施中的老人因心情忧郁而生病的比例高于居家养老的老人。
因此,让空巢老人享受到家庭赡养是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我们应该加大对于老人空巢的危害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子女意识到应该尽量多花一些时间陪伴父母,让空巢老人尽量多的享受到家庭赡养。
4、“空巢”家庭的老人需要自身在心里上进行调适
家庭的和谐美满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于空巢中老年人大部分正处于
机体功能逐步退化衰老中,加上孩子离家后会深感失落,所以极易走入“丧失期”的心理误区。此时老人自身的观念也要转变,要面对现实,理解并尊重孩子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逐步减少自己对子女的心理依恋。同时老人自身要丰富生活内容,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中老年文化活动,走向社会、广交朋友,以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和帮助。
综上所述,在城市“空巢老人”问题业已成为我国必须重视并采取办法予以解决的问题的今天,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依托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努力,一定可以使空巢老人问题有所缓解并最终得到根治。
第三篇:空巢老人
遏制涉老诈骗侵害
近年来,空巢老人受到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保健品销售欺诈等案件侵害的比例明显上升,这类案件具有数量大、发生隐蔽的特点,涉案金额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贾立君 宗巍 曹健 杨一苗 潘林青 周慧敏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年前在全国多地调研发现,由于老年空巢家庭数量不断增加、空巢老人预防犯罪能力较弱,这一群体成为经济诈骗类犯罪活动易受害群体。受访的公安、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及专家建议,应当通过加大查处力度、建立相关部门联动机制、改进反诈骗宣传方式等办法,有效减少此类案件对老年人的侵害。
诈骗黑手频频伸向老年人
近几年,空巢老人受到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保健品销售欺诈等案件侵害的比例明显上升,这类案件具有数量大、发生隐蔽的特点,涉案金额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山东省济南市营市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吴颖介绍,目前在电信诈骗中犯罪分子通常以换账号汇款、发短信冒充儿女、声称银联卡遭遇盗卡等形式,欺骗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上当受骗。在日常接警中,每个月都有几起报案,涉案金额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且近几年此类案件越来越多。
利用有的老人爱占便宜及迷信特点发生的诈骗案件也较为频发。2011年初,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民生街派出所破获了一起涉及到130多名老人被骗案件。骗子通过“小家电推广酬宾”的方式,承诺只要交少量现金,就可以领取礼品并且在第二天全额退回现金。在越来越多的老人参与之下,骗子开始推销高价商品,老年人在交了数百元钱准备第二天领取退款时,骗子却消失了。
此外,借购买原始股、墓地或保健品之名向空巢老人非法集资案件也时有发生。65岁的长春市民刘志是一名中学教师,儿子在外地工作,他退休后又被当地一家学校返聘,退休金加上工资每月收入较高。2011年11月,刘志听朋友说一家将在北欧上市的外国公司在长春卖原始股,每股0.01欧元,上市后股价将翻倍上涨,便投入1.95万元购买了原始股。他在购买后向当地工商部门和证监部门进行咨询时才知道,这是一个非法集资网络诈骗团伙,已有多人报案。
分析涉老案件频发的原因,陕西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魏和平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老人防范意识不强,对电信诈骗等新骗术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辨别能力差,有的爱贪图小
便宜而上当;二是积攒了一辈子或退休金较高,不少老人手里有一定存款;三是不少老人属于空巢、独居,缺乏交流对象,比较好骗;四是老人对健康、子女事业等期盼强烈。涉老诈骗案查处难度大
本刊记者调研发现,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多发,侦破难度却较大。首先是此类案件取证较难。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民生街派出所所长丁振龙分析,虽然保健品诈骗是当前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然而当前对保健品疗效、定价缺乏具体标准,没有确切证据,执法部门也不敢随意执法。
宁夏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刘洁说,通常保健品说明书、宣传单上并不存在夸大宣传,销售人员往往口头向老年人肆意夸大功效。除非有现场录音或录像,否则这种虚假宣传很难取证。
其次,犯罪分子采取反侦查手段逃避打击。吴颖说,犯罪分子在进行电信诈骗时,往往在A地开银行账户,在B地开手机账户,在C地作案,在D地取赃款,对E地人实施诈骗,且多为假身份,这造成被害人往往无法提供犯罪人特征,让公安部门很难确定具体的侦查范围与方向。
其三,不少诈骗犯罪分子流动作案。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公安局中山南街派出所教导员孙来宁说,不管是保健品诈骗、迷信诈骗,还是小便宜诈骗,犯罪分子往往是骗一把,换一个地方,等到老人发现报案,有关部门前来查处,犯罪分子已人去楼空。
一面是案件侦破难,一面是老人在财物被骗后承受着很大心理压力。为此,有的老人患病或病情加重,也有的家庭因此父子反目。孙来宁告诉本刊记者,一些犯罪分子有多少骗多少,往往将老人的终身积蓄全骗走,对于平时节俭的老人来说,这等于要了他们的命。“有的涉案子女怕老人受不了被骗打击,只能凑钱请办案人员转交老人,安抚老人说案子破了,钱也追回来了”,孙来宁说。
采取新对策加大查处力度
在采访中,多位公安、消协等部门工作人员建议,加大依法查处力度、多部门联动及改进宣传教育方式等,合力遏制涉老经济诈骗,帮助老人免受不法侵害。
首先,高度重视此类案件危害性,加大查处力度,集中查处一批涉老诈骗案件,对犯罪分子形成一定威慑。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副研究员宗守运、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等建议,由于发案率高、案值小等原因,不少涉老诈骗案件最终不了了之,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实际上此类案件造成的社会危害并不小,应予以坚决打击。
其次,将涉老案件预防和查处列入相关部门职责和考核,并建立公安、电信、银行等部门联动机制。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派出所教导员薛晶东建议,公安机关接到报警一经核实,应凭借简便手续可同受害人一起到银行冻结对方账户。公安部门应协调金融、电信部门,将实名开户关落到实处,对开户人的身份进行准确认证,防止冒用他人姓名在银行和电信部门开户从事违法活动。
西北大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韩养民说,银行柜台是防骗的最后一道关口,一些银行在柜台设防帮助汇款人识别骗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没少遇到埋怨甚至投诉;建议建立公安部门和银行联手机制,遇到此类事件公安出面佐证银行的做法,这将有利于巩固银行最后关口作用。
再有,针对涉老诈骗案件流动作案特点,建立涉老诈骗案件数据库。公安部门查处一些涉老诈骗案件时,往往只能根据正在查处的孤案判断,案值往往较小,对犯罪分子的处罚也比较轻,一些犯罪分子明白其中奥秘,就扛着不交代其他犯罪事实。如果能建立区域性及全国涉老诈骗案件数据库,就能掌握犯罪分子数地犯罪事实;这有利于全面了解犯罪分子犯罪事实,对其依法处置,这无疑会增加此类诈骗的犯罪风险。
同时,针对老人采取更为有效的反诈骗宣传。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民生街派出所副所长魏静建议,改变以往空洞的手册宣传方式,社区民警及工作人员带上犯罪分子诈骗工具进社区、到老人家进行实物宣传。针对辖区涉老诈骗案件呈上升趋势,派出所公安曾带着假金元宝、秘鲁币等诈骗工具进社区宣传,实践证明,老人再遇此类诈骗,辨别能力增强。此外,公安部门应在银行、广场等老年人易受侵害的地方,以卡通宣传画、提示语等形式对老人进行反诈骗提示。
第四篇:空巢老人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招录面试刚刚结束,空巢老人现象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出现在试题中。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
昨天,一份最新公布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生理、情感等评估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其中,近80%的空巢老人感到精神生活乏味、寂寞,“精神空巢”成为“空巢老人”面临的最主要的精神情感问题。
当下,社会化养老机制已基本完成,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已经能够基本满足。但精神上的空虚仍无法填补。越来越多的儿女因为工作或外出打工等原因把年迈的父母留在家中。
在我看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觉得可以参考国外和一些地方的有效经验。一是加大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吉林省依托“居家养老大院”,鼓励组建老年人协会,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在长春市绿园区,一种“代理儿女”的办法赢得了很多空巢老人的赞赏。“代理儿女”就是让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与空巢老人一对一结对子。老人生病了、想聊天了或者想外出活动时,都直接打电话给“代理儿女”。这个办法实施一年多来,已经让1000多名空巢老人受益。
二是尝试探索居民互助、老人之间比较谈得来,可以选择一些身体好的老年人上门服务那些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然后给予服务者一定报酬。这种居民互助的办法,一举两得,实施效果也不错。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宣传孝道,因为让老人安度晚年不能单靠政府,如果子女的养老责任意识不强,单靠政府帮扶或者外在约束机制,不一定有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将“孝”纳入公民教育之中,甚至可以在中小学教材里增加更多的尊老爱老内容,这才是事半功倍的长远之计。
第五篇: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
【背景链接】
根据民政部数据,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
空巢化仍在持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上学、城市青壮年外出上学、就业以及异城居住和同城分别居住现象普遍。预计“十二五”期末全国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4。
专家预言,“空巢家庭”将成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这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标准表述】
[权威引述]
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挥好家庭在经济供养和情感慰藉等方面的作用。还要充分发挥社会慈善在养老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总之,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种方式的保障措施,让老年人更加幸福地安度晚年。(温家宝总理)
[剖析]
空巢老人的背后是中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相伴随。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相重叠,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领域深刻变革相交织。公众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而相关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跟不上。
问题远不止于此,伴随空巢家庭的增加,涉老诈骗活动日益蔓延,电信诈骗、保险诈骗、非法集资、保健品欺诈销售等犯罪团伙瞄准了防范、辨别能力较差的老人。
[对策]
政府主导,加快社会化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照料服务,加强对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的补贴和服务,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加强老年人护理康复服务,解决空巢老人和精神寂寞、生活缺乏照料的问题。社区配合,加强社区自助互助活动。社区做好医疗保健、运动锻炼的基础设施建设,成立社区文化团、艺术团为老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也可以成立各种娱乐活动兴趣小组,让老人们自助自乐;另一方面,探索居民互助互动的帮扶体系,相对年轻、身体好的老年人与高龄老人结成帮扶一对
一、提供生活照料,多与老人聊聊天,缓解空巢老人的孤独。志愿者参与,补充政府和社会关爱老人的空白点。组织和招募“敬老、爱老”志愿者,定期探望和关爱社会上急需帮助的“空巢”老人。
全社会努力,营造传统孝文化的氛围。倡导儿女养老,在全社会形成孝敬老人的氛围。可以考虑设置父母节,提醒年轻人关注老人健康和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