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台先生新书《天长地久》读后感范文
生死有数,天长地久
——应台先生新书《天长地久》读后感
进军
题记:鳟鱼,总是想回到它出生的那条江。
应台先生是我跟了很久的作家,从犀利的《野火集》,到温情的《亲爱的飞利浦》,再到独立的《美丽的权利》、家庭的《目送》和浩荡的《大江大海》,再到最近的《天长地久》,从不缺席。看得出,这本书是《大江大海》的延续,也是和孩子通信的延续。只是这次书信的对象转向了应台先生的母亲。
应台先生是个敏锐的人。以前看她的文章,总能感受到她强烈的自我反思。有次,她过机场闸机看见一对黑人夫妇的宝宝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洋娃娃,先是觉得不自然,但马上就反思到自己认知上的成见:为什么自己认定所有的宝宝都应该玩白色的洋娃娃。《天长地久》里的应台先生,一如既往地敏锐,这种深入洞察的看见,总能击中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哪怕是我们不愿面对的事情。
一、棺材与坟
对棺材与坟的认知,是我再一次感到洞见的地方。
很多人不理解应台先生在湖南吴集镇古街人家里看到的棺材:
有一年我到了一个小镇叫吴集,在湘江的支流洣河畔。沿着河是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古街,家家户户门檐相衔,老人坐在大门口闭着眼睛晒太阳,花猫从门槛里探头出来喵喵叫……几乎每一家幽暗的堂屋里都摆着一口庞大的观察……我在河边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来没开始检讨自己:为什么二十一世纪的我看到棺材觉得恐怖?
其实这种风俗不只湖南有,至少河南北部山区也是有的。应台先生检讨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棺材是一个人最后的摇篮,不必觉得害怕。二十世纪初的人做棺材,就像今人买玫瑰花一样,那是个很重要的固定资产,应该和人出生时的摇篮一样,是个可以让人觉得静谧幸福的东西。
可能应台先生年龄65岁了,抑或多年世界各地旅居,了解各种思潮,所以对死也不觉得害怕,更不讳言,时常跟自己的儿子讨论身后事——“坟”的问题。
两个儿子都不同意应台先生骨灰一人一半的安排,绝对还是在台湾给妈妈弄个坟比较好。
毕竟是作家,在鲁迅先生和诗人余光中那里,坟其实是个温情脉脉的东西。鲁迅先生好像跟喜欢自己在厦门时期在坟前的一张留影,大概就是这种情愫吧。
不光是一种温情,在本书里,坟和棺材还是应台先生的父母流离和归宿的意象。小时候,应台先生的父亲槐生(以下简称“槐生”)在湖南老家绕着棺材跑着玩,最后也要跨越大江大海终于再度归葬故里。应台先生的母亲美君(以下简称“美君”)在百年之后,也终要回到湖南和自己的爱人合葬在一起。
二、死生契阔
《天长地久》一书里还是延续了《大江大海》里的死生契阔感。虽然篇篇是和美君的信,但无处不散发着生命的迷离。和二十世纪多灾多难的历史相对照,这种死生契阔的感觉真是如同翻江倒海的江水,又或是一辆疾驶过来无法躲避的列车,直击你的心脏。
书里引用的一封情书可以引起这种感受:
自君别后,倏忽三十载……念及君犹飘零远方,天地寂寥,无所依靠,乃不忍独死……与君别时,红颜嫣然,今岁执笔,凝已半百,疏发苍苍,形容枯槁……得去月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
这其实是《胭脂扣》的故事,是《暗恋·桃花源》里云之凡和江滨柳的故事。这种浅白文字间的强烈情感,是会让你的心肌都纠在一起的。但是纠在一起之后,你会再多一份从容。多少人生,莫不如此。陪伴好身边的人,就是最好的安排。
三、死生有数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在中国,谈死是个忌讳的事情。每当谁谁谈起这个事情时,总是会有人说呸呸呸,或者说干嘛要说得这么白,我接受不了。
有个跟我一样出生的晚的朋友,聊起“生的晚的孩子注定要较早地面对父母的离开”,朋友说我不听我不听,后来我就不说了。
我的爷爷到了80岁之后的生活状态,就是过一天算一天,哪一天眼睛一睁开,如果还活着,那就起来去散步。等到有一天,他突然说要把所有积攒的钞票都给我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然后,爷爷真像他自己担心的一样,不认识我了。美君和槐生也常讲起自己的后事:
应台先生:要不要和爸爸葬在一起?
美君:才不要呢,我要和我妈葬一起,葬淳安去。
槐生:去吧去吧,葬到千岛湖底去喂乌龟。这就叫死无葬身之地,美君一定还是跟着我的哩。
四、鳟鱼,总是想回到它出生的那条江
应台先生选择了到潮州陪伴美君,是因为美君是最初给她生命的人。对于六十五岁的她,九十多岁的妈妈是此时此刻唯一重要的人。羡慕她,她的妈妈足够长寿,可以让她在“退休”后的年纪还可以在自己女儿的陪同下一起看花,一起逛菜场,一起散步。尽管,美君已经不知道天天陪伴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就是她的女儿。百年之后,美君会回到湖南,再次陪在槐生身边。只是想着,美君和槐生都去了湖南,他们的孩子最终又会在哪里呢?
其实在哪里又怎样,陪伴在应该陪伴的人身边,即使天涯,亦足矣!最后还是努力点下题吧,应台先生其实是希望跟孩子们能够陪陪父母,多和爸爸妈妈度过一些“质量时间”,可以把爸爸当男朋友,可以把妈妈当女朋友,一起喝咖啡、逛街、旅行、一起约会。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龙应台经典语录大全第二篇:先生读后感
先生读后感
何为“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卷隽永,他们的背影,我们民族的正面
蔡元培,北大永远的校长,将北大由原来的官二代升官发财之地变成了中国现在文化的起源地,从中走出了罗家伦,蒋梦麟这样的校长,也成为我国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当时的北大是各种文化的交流地,每种思想都可以在其中进行讨论
还有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和陶行知,按照现在的标准看他们都是名校的海归,更不用说当时的情况了,他们走入基层,探讨平民教育的可能性,通过自己不断的探索,找到一条适合于中国的路线
能称之为先生的,都是一些有梦想,有激情的人,当这些人面对中国残破的现状,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救中国,他们没有革命,没有变法,他们求的就是将更多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人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国家,让这些人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他们提供了条件
我认为先生,要有责任感,要知识,有激情,还要有梦想,剩下不怕苦不怕累,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国家,奉献了一生
第三篇:先生读后感
当“先生”不只是先生
——《先生》读后感
还没有读完《先生》,却让人有一种将自己的梦想改成当老师的感觉。在父母的眼里,老师是一个很舒服的职业。而翻开这本书,却给这个职业添加了更多的内涵,而不仅仅是一个轻松的职业。
我最敬佩的是清华校长梅贻琦。让我感动的点很多。其一是因为他对学术流派的宽容。当时的清华可以称之为“中国政界有多少党派,清华就有多少党派;中国学术界有多少流派,清华就有多少流派。”课可见梅校长对于政治、学术的多样性的宽容程度之大。众所周知的闻一多是民族战士,在演讲中多次言辞激烈,而梅校长都没有阻止。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堪称中国思想学术的黄金巅峰。正是因为那个时代对于多种思想的包容,才有它在思想学术上无法企及的高度。而梅先生对于学术的宽容也造就了清华良好自由的学术氛围,才会有学生与教师之间为某一问题争吵得面红耳赤的景象。其二,梅先生在大学实行民主制度。每当有教授向他提出意见,他认为合理的、有利于清华的总会实行。他自谦:“校长的职务就是端端茶,搬搬椅子。”说实话,这种宽厚的人在清华学术界狂傲的才子教授们中实在少见,也体现了他的心怀大局。、其三,他十分清廉。作为清华的校长,庚子赔款其实十分丰厚,他大可以每天吃肉,有司机接送。可他却取消了司机,自己学开车;解雇了厨师,让自己的夫人下厨。到了美国,他一个人管理清华的账本。有人曾经说他是守财奴,可待他去世后,只留下清清爽爽的清华账本。在此期间他的工资仅300元,台湾当局想改为1500元的请求也被拒绝了。可见老师并不是一个小人物,更不是一个舒服的职业而已。他们在危急时刻担当起救国者、传播知识的角色。尽管他们有的政治态度暧昧,却不得不承认他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不然不可能走上教坛,播撒知识的种子。先生从来不是一个单薄的背影,他们凝结承载了太多高贵的品质。先生,向你们致敬。
第四篇: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
原文地址:水门口的大智慧―――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作者:庞炳祥春节过后的第一次周末休息,我待在家里哪里也没有去,坐着、躺着看了一遍倪萍的新书《姥姥语录》,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说实话,过去我是不看名人出的这类书的,尤其是娱乐界名人出的书。我认为那是名人们凑热闹的事。这几年名人们出了很多的书,我都不去看,包括倪萍出的上一本书,也就是宋丹丹小品里说的《日子》,我也没有看过。有时间我宁愿去翻翻女儿小学时的《脑筋急转弯》。但上周我去倪萍的博客上逛了一圈儿,感觉还行,几篇博文都像准备着上《读者文摘》杂志似的,挺温润煽情。恰好又去席殊书店里看到了这本新出的《姥姥语录》,不暇思索就买了来。当时没有顾上浏几页文字,只看上了书内朴拙的插图,心里就觉得应该是一本可以翻翻的书。我看书有些不好的毛病。拿到一本新书,一是看出版社,相当于买衣服看牌子。倒不是名牌的衣服就好,只是很通常地觉得大的牌子下的货物质量应该有一定的保证。此书是中华书局出版的,首先就从心里认可了。二是看印数。此书第一次印刷就印了20万册,这让我暗暗称奇,心里的认可度又增强了几分。须知名人出书当然要靠名人效应,但单靠名人效应也不一定卖出这么多的册数。出版社的编辑们也不都是白吃干饭的,他们即使都是倪萍的粉丝,也不可能出一堆卖不出去的书,拿真金白银开玩笑,赔本赚吆喝。三是看字数。倪萍的这本书不到10万字,愣让编辑们鼓捣成这么厚厚的一本像模像样的书,纸质印刷都很精美。这本书的字数不足贾平凹新书《古炉》字数的六分之一,但也是印的一样大的开本,说明出版社和编辑们是很看好这本书的。所以我放心地第一次买了名人之书,准备在累了的时候让自己轻松一下。然而此书让我拿在手里就没有再放下,坐着、躺着几小时看完了这本书。看完了,揉揉眼,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发呆。不消说,我首先是着了倪萍的道了。这本书平淡真实的情感和语言营造出的如天籁之声的意境让我久久都没有走出来。荣成是我去过的,和荣成的朋友一起吃过海鲜,喝过大酒。那时听到的荣成话感觉有些发笑,觉得荣成人的舌头有点硬。可现在看这本书,竟感觉就像听到了过去倪萍和她姥姥的对话似的,影影绰绰,听不清楚,但分明是听到了。那声音和在荣成成山角酒店里听到的山东话一个味儿。在这本书里,我觉得倪萍延续了她当主持人时的风格:煽情。她把她与她姥姥的那份亲情煽乎的让你热泪盈眶。她在书中写道,她主持风格形成的老师就是她姥姥。她姥姥教育她要说人话。我的理解是,她姥姥是教育她要说人话,就是要说能让人听懂了的话。这要比某男主持人一脑门子官司似的崇高,时不时地冒出几句外语,和一些外国要人说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要强的多。倪萍用一个女人的细心,回忆了她和姥姥五十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姥姥生前“闲着没事说的那些没用的话”,和姥姥在一起的快乐的穷日子,读后感《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我相信除了书中所写的,倪萍的心中这样的对话和场景还有许多许多,写出来的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这些写出来的、印出来的,应该是最经典的,也应该是倪萍心中分量最重、最难忘的。姥姥的这些语录,乍一看似曾相识,我们小时候在老人们的口中大多听过,虽然内容不一,但大意相同。可是你仔细咂摸倪萍姥姥的语录,却会有豁然天门中开的感觉。姥姥的语录是什么?大实话,大智慧,大道理!真真正是:与平凡处见真情,与细语处听惊雷!我不想过分赞誉倪萍的这本书。说句倪萍听了不高兴的话,这本书也许很快就会淡出人们的视线。看过的人们感动一番,感叹一番,再深入地思考对照一番,也不可能永远记着。我想说的是,倪萍姥姥这些智慧语录,虽然比不上伟人的名言格句,但也句句真实,入人肺腑。就像倪萍自己在书中说的,就是“一张储蓄善良、坚持、美好、宽容、勤奋等等所有美德的银行卡,开始取不出钱来,等存满了就能随便花,一辈子都花不完,是一张永远刷不爆的人生卡”!看完此书,我的心中充满了对老太太的崇敬之情,也非常羡慕倪萍有一个这么好的姥姥。你想想吧,一个不识字的从过去的岁月里煎熬出来的小脚老太太,说出的话在今天让我们看来句句都有醍醐灌顶的效果。姥姥的脑子里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倪萍没有解释,我看也解释不清楚,只能说是在漫长的生活中磨练出来的。问题是一代一代的人都在磨,但真正磨出来的不多。这个活了九十九岁的老太太是个神。本书的另一大看点是倪萍的真情、细心和孝心。通过写姥姥和其他的亲人,一不留神也把自己写了出来。在书中,我们能看到一个自强、自立、奋斗不息而又柔肠百转的女人想象。这让我感到由衷的钦佩。我想倪萍这种性格的形成应该得益于她童年贫穷而又快乐的水门口的农村生活。这和我的经历相仿,我能想象的出农村经历给了她什么,而她又没有忘记,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一个现在生活在京城的文艺大腕,能把年过古稀的小脚姥姥接来同住,膝下承欢,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这个外甥女养对了。更难得的是倪萍书中对姥姥的一片真情,不虚伪,不做作,自然大方,感人至深。尤其是哄老小孩的一些细节看了会让你忍俊不禁,让你感叹倪萍对姥姥的细心和孝心。《论语》上说,子游问孝,子曰:色难。倪萍基本上做到了色不难。当然倪萍具备了孝顺的实力,也就是说金票大大的,最起码不犯愁,所以孝顺起姥姥来有很多的办法,效果很好。至少我看过此书,倪萍在我的心目中增重不少。我更感觉的她就像一个风风火火、快人快语、心地善良的邻家嫂子一样,孝顺着老人,管教着孩子,操持着家务,一家人的日子过的云起风生。以上写下的这些话对倪萍没有丝毫不恭敬的意思,如有冒犯之处,还请倪萍大姐多多原谅。当然,这几句话倪萍也不一定能看得到。别人看到了,也千万不要告诉她。咱自娱自乐可以,可千万不能惹人烦。不过,最后我也想给倪萍的这本书提点意见。一是青岛应该在荣成的西南方向,而不是书中提到的东南方向;二是倪萍的儿子王倪应该叫倪萍的姥姥为老姥姥,而不是叫老奶奶。当然倪萍的自立性很强,她会很自然地认为她是一个比男人还男人的女人,是中心,所以让儿子叫老奶奶也就不难理解了。看一本书也要忍不住指手画脚地品头论足一番,正是半吊子读书人的通病,酸。
第五篇:金岳霖先生读后感
金岳霖先生读后感
篇一:金岳霖先生>读后感
读汪曾琪写的《金岳霖先生》后,一个知识渊博却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老顽童形象马上在我脑海里形成,但最为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这么一个情节:在林徽因死后多年,金先生忽在北京饭店请客,在众人的纳闷下,他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初次知道金先生和林徽因之间的>故事缘于徐志摩,知道徐志摩对林徽因那激烈的爱,进而了解到还有这么一个男人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金先生对林徽因的爱是脉脉含情的,相比徐的爱,金先生的爱更让我动容,金先生把林徽因当作是女来看待,排除了肉体的爱,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恐怕是天底下最高尚、最美丽的爱情。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守候,不奢求走近,也不祈求拥有。即使知道不会有结果,却任然执迷不悔,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伟大,注定了悲剧的结局。也许有许多的人会为这场恋情叹息,感到遗憾,但是这样对金先生而言也许也是一种>幸福吧。
其实金先生并非没机会与林徽因结合,有一次林徽因对梁思成说她可能同时爱上他和金先生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梁思成就告诉林徽因他可以自由选择,即使林选择的是金他也会祝福他们的,后来林把这件事告诉了金先生,金先生的回答是: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吧。于是就这样,为了林徽因的幸福,他选择了放弃。
对以金先生这种付出了不奢求回报的痴情的爱,我本人是非常钦佩和羡慕的。在我们这个商业化的时代,爱情也就像是一种商品。像金先生这种愿做“亏本生意”的人便有如恐龙一样,绝种了。更多的是斤斤计较的“商人”,在他们的眼中看来,爱了就一定要得到回报,绝不能在爱情这场生意上赔本,他们甚至奢求双倍或多倍的回报。这是一种可怕的爱。其实爱一个人是一种自由,付出如求回报那边是一种交易;在感情的付出上想得很多那倒不是纯粹的爱情了。
《金岳霖先生》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音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音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音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多年前我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刹那哽咽。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
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
而如今多见的,却是那等付出一丝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男子。发出一定要有回报。计算爱情,一如计算基金汇率,赔本生意,谁肯做。若自觉有些许吃亏,一定加倍讨要回来。面对这样可怕的现实,再看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候那样动人心魄长远的爱,真是让人心灰意冷。
爱固然值得珍惜,但是要人爱你一时一刻并不难。但是最美最好的,是有个人在至老时候还会想起你,那样深刻,深刻到他一生都从未忘怀过你。
篇二:金岳霖先生读后感
汪曾祺先生的《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写人>记事类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刻画栩栩如生,在刻画人物性格和形象时,细节描写也恰到好处,作者运用这些细节描写有哪些作用呢?笔者今天作一下探讨,希望批评指正。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像场景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最突出的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比如文章第二节写金先生的外貌,“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他的眼睛怕阳光,因此它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直是黑的。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这一段外貌上的细节描写,是写金先生穿戴上的“怪”,他的“怪”是独特、不从众,不随俗,有个性,体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去读下文,这样的一个怪人会做什么事呢?我们心里很纳闷,迫不及待的去读下文。
接着写金先生语言上的细节,比如他上课提问说:“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来回答问题”提问别出心裁,让所有穿红衣服的女同学都很紧张,自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成绩也遥遥领先。他上课时学生可以随便提问题让他回答,学生提的问题稀奇古怪,他就稀奇古怪的回答,弄得学生当场傻了,这种自由对话式的教学把枯燥的学术变得通俗易懂,学生非常高兴,师生之间感情十分真挚,课堂气氛十分融洽,也表现了金先生幽默、率真、可爱的性格,真是个怪老师,这样的老师真难得,怎能不让学生喜欢。
金先生动作上的细节更让人捧腹大笑,与众不同,比如他做讲座时,忽然停了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说着,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这时的金先生不仅知识渊博,态度严谨,还是个风趣幽默的老玩童,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遗风。讲到这儿,我顺势追问学生:“如果是你,会不会为从脖颈中捉出了跳蚤而得意?如果你的>同桌从身上捉出了跳蚤来,你会不会觉得他可爱、率真?”学生陷入了思考,经过探讨得出结论:因为金先生是一位很有学问,天真浪漫的大哲学家,所以我们爱屋及乌,能带着善意去欣赏其名士风流。这一说法反映出学生对人物的了解还处于表面阶段,要提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能力,就需要教师搭建渠道,唤起并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更好地体会文本。经过我反复给学生讲解,学生最终理解了这位与众不同的人物。
金岳霖先生在治学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言行、事情,赞美了他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他的确是一位为人师表、循循善诱、率真可爱的学者,从他的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篇三:金岳霖先生读后感
听了一天半的优质课,其中大多数老师都上了《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写的,课文很简单,列举了金先生的几件事情。说白了,就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文中提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金先生为林徽因庆生,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提到了,让人印象很深刻。
曾经看过林徽因的自传,一直很佩服她的才华。而金先生为了这位奇女子,终身未娶,让人敬佩。这不禁也让我思考起到底什么是爱情,在这世上,难道真有这样的人!
昨天刚和一同事谈所谓的爱情,觉得这个世界,已经被功利淹没了,所有的爱情都不单纯了,都带上了功利色彩。人都是悲哀的。金先生的所做所为,让我感动。
《诗经》有云:“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在今天看来,这个真的离我们太遥远了,或许只有在书中才能看的到。能真正携手走到老,相爱到老的人又有多少呢。
爱情是刹那间的激情,就如烟花,绚烂一时,转瞬即逝,只有当它成为亲情时,它才能真正保存。亲情是维系两个人的纽带,只有把对方当做亲人,他(她)才能成为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
金岳霖先生爱了林徽因一生,他没成为他的丈夫,但他一辈子也没娶。在她死后,他还为她庆生。这样的男子又有几个!
没有想过轰轰烈烈的爱情,觉得那是一种奢侈。能找一个他爱你,你也真心爱他的人这也是一种奢求。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能简简单单的生活,这个要求不高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能有这样的爱情吗?
怀念大学时光,至少还有那一份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