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品德: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改
第一单元:义务权利伴我行
教学内容分析
1、本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统领八年级下的全册教材,它宏观上介绍了有权利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二者的关系,后面的几个单元的都是以本单元的阐述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的,所以,本单元在全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设立“探究权利义务展示学习成果”主题探究《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我们应尽的义务》两课。每课又分为两个框题即:“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公民的义务”、“忠实履行义务”。“探究权利义务展示学习成果”主题探究活动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搜集、整理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权利和义务的知识。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权利,怎样正确行使权利,使学生明确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义务,最终使学生的权利观念得到增强,义务观念得以提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
○ 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 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 道德义务的涵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 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能力目标
○ 正确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
○ 认清公民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 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
○ 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 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 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
○ 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 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
○ 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 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重点难点:
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怎样得到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公民享有权利的广泛性特点;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是本的课的重点。人民和公民的关系:怎样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合法权利: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自觉自愿履行道德义务:这是本课的难点。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一、教学目标:
体会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的公民。
正确理解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
懂得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懂得道德义务的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自觉自愿履行道德义务。教学媒体、用具准备:白板,粉笔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感激励法。
四、学法指导: 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理清教材的基本知识脉络,对一些重点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为此,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对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课时安排:5 ×45分钟
总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2、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
(二)、我们的道德义务
道德义务的含义 活动:案例分析
目的:使学生懂得每个人不仅要履行法律义务,而且应履行道德义务,这是思想境界更高的义务。帮助学生认识凡是自觉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的行为都会受到人们的赞扬。
要求:阅读教材中16和17页的两则案例,思考:(1)小龚和单先生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美德?
(2)为什么人们对小龚和单先生的行为都给予高度赞扬?(3)他们的行为是必须的吗?(4)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
教师小结:广义的义务除了包括法定义务外,还包括道德义务。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的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广大社会成员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即有利于形成温罄、和谐的人际关系,又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因此,我们每个人不仅要履行法律义务,而且应履行道德义务,自觉学习小龚和单先生高尚品德、弘扬中民族传统美德。
2、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的关系
教师根据“相关连接”的内容讲解。(略)
3、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道德义务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责无旁贷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道德义务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公共道德规范。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公民的义务有哪些,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的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我们要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认识,自觉履行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大力弘扬中民族传统美德,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4、答疑解惑
忠实履行义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
2、培养学生以法律为准绳对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忠实履行义务。
3、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教学难点: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三、学生分析
对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层次的要求即法律鼓励做的、要求做的、禁止做的,学生认识上可能较为模糊,法制观念和义务观念不强,缺乏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明确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知道法律鼓励做的,公民应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公民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公民坚决不做,对中学生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履行义务,做一个守法、具有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意义重大
六、教学反思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
【课题】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确履行法定;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2)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2.能力目标
(1)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2)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3)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3.知识目标
(1)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3)道德义务的涵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4)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学情分析】
初中生面临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二是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三是对如何履行义务存在误区,认为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与己无关。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学习及时予以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忠实履行法定义务。难点: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受教育权与义务、被抚养与赡养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懂得依法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案例、素材,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P13-21,预做课本问题。【课时计划】共3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课题
从活动“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导入(帮助学生认识义务来自亲情、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1.请学生仔细阅读图文资料
2.经过思考,分四组分别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将相关内容分别填在表格中。3.几个学生介绍自己填写的内容后,教师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4.小明的上述活动,分别履行哪方面的义务?哪项是法定义务?哪一项义务是我们必须履行的?
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强调)。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公民的义务的问题 新授:公民的义务(板书)
一、我们的法定义务(板书)
(一)我们为什么要履行法定的义务。案例分析:小珊应该纳税吗? 1.小品表演
2.在思考,小组辩论(甲方认为小珊是未成年人不要纳税;乙方认为小珊是中国公民要依法纳税,这是公民的义务)基础上,在班上交流见解。(辩论中论述精彩的学生加5分,参加辩论的加3分,获胜团队每人加1分)
3.教师小结(相关链接)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因为这还是爱国的表现。比如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朗读并请学生说说马克思的话的意思。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相关链接)
(二)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义务?
1.学生朗读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教师作简单分析。2.除了上面谈到的义务,我们还应该法律履行哪些义务?
3.“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要履行法定的义务,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呢?(三点见书)
二、我们的道德义务
(一)道德义务和含义以及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的区别和联系 1.分析小龚的案例引出道德义务的含义。
2.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3.公民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
4.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区别和联系(相关链接)
5.列举各种义务让学生分辨哪些是法定义务,哪些是道德义务?
(二)我国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1.案例分析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称赞?
(感受不能仅仅局限在拾金不昧上,引导学生扩展思路)
2.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要履行很多的义务。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公民履行义务,是每个人责无旁贷。课堂练习
(见课件)课后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知识。
2.预习P18-21,预做课本问题。【板书设计】
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
公民的义务
一、我们的法定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们既要享有权利又要履行义务
二、我们道德义务
道德义务的含义
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三、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联系、区别 【教学反思】
本课中,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联系、区别,对于学生的理解较难。我是从历史的德治到法治的演变,引导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深入浅出,学生理解效果较好。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的履行义务。讲授新课
板书
二、忠实履行义务
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一)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出示东南亚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我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引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学生感兴趣。)
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人道主义)。
(二)相关链接:“五爱”
(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举例说明两者的关系: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做斗争。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法律所鼓励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法律不可能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需要道德来补充。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四)实践活动: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教师归纳结论: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一)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案例 阅读材料
围绕设问展开讨论
教师点播:法律要求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那样积极去做,自觉去做,不要无可奈何勉强去做。如果不做,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法律要求公民要依法纳税。
(二)观察图文材料,根据材料讨论我们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做,我们可以怎样来做?(一小组为一个团队,选择一个法律要求做的义务进行讨论,哪一个团队想出来的做法多而且可行,获胜加分。)
(三)实践活动: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教师归纳结论: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一)贾某和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 阅读材料
围绕设问展开讨论(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上)教师小结:
第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危害。
第二,帮助学生明确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后果,即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阅读相关链接,让学生明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实践活动: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教师归纳结论:对于法律所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做了就是触犯法律。
总之,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才能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知道怎样来忠实的履行公民的义务了吗?(三个结论)课堂练习
(见课件)课后作业
1.预习P22-27 2.复习记忆本课所学知识。【板书设计】
二、忠实履行义务
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内容不多,但却是全书的总纲,教学中应该多联系实际,可能学生不理解,但至少起到了提示作用,以期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我在讲述过程中尽是采用事例、案例、图片等媒体资料,以便降低知识的难度。
第1课时
一、知识点回顾
1.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P1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2.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
具体包括: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保守国家秘密;③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④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⑤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⑥依法纳税;等等。
3.什么叫道德义务?
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4.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14—16页)(1)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3)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6.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p19)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要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7.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道德提倡的,例如义务献血、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植树造林、见义勇为等)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道德要求的例如,依法纳税、爱护公共财物、子女对父母的赡养等)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道德谴责的例如,禁止酒后驾车、禁止贩毒、吸毒、禁止虐待妇女、老人、儿童等)
二、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略,见课件)
(二)非选择题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肾,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2004年中国人物”──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1)请你评析上述材料中主人公的行为。
(2)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为这则材料配上话外音,以表达你的态度。2.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副市长马向东等人利用职务之便,索取和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伙同他人侵吞公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人民法院依法对他们作出公正的判决。
请问:上述案例告诉我们在行使自由权利时,应该怎样正确履行义务?
3.某村有一段路年久失修,给村民生活和生产带来不便。经村委会讨论,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如下:凡该村18至55岁青壮年集体义务出工,整修这段路。王凯的爸爸宁可和60多岁的老头儿们玩牌,也不出工,令王凯又羞又气。这天晚上他批评爸爸,可爸爸一瞪眼说:“小孩子你懂啥,你还管我了啊!他们修好了我不一样走吗?还少我一个呀!”王凯更生气,还着急,又怕爸爸,可他觉得自己的爸爸就是不光彩,情急之中对爸爸说了一句话:“义务如同河流的源头,权利如同河流中的水。到时候别怪村里对你不客气!”爸爸不明白,直瞪着王凯说了句:“啥?”
(1)你对王凯的做法和说法怎么看?
(2)你对王凯的爸爸的做法和说法怎么看?(3)如果你是王凯,会怎么说?怎么做? 课后反思:
学生总是有一些惰性,所以教师不能偷懒,你勤快,学生也勤快。
第三篇: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
第一框 公民的义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填好教师事先发下来的调查表,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有关义务知识的认识状况;请学生总结自己升入中学以来履行过哪些道德义务,并写成书面材料,共班级展评;将自己了解的三类行为,即法律鼓励做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写成书面材料,为参加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 ★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
从活动“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导入(帮助学生认识义务来自亲情、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1、请学生仔细阅读图文资料
2、经过思考,分四组分别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将相关内容分别填在表格中。3、几个学生介绍自己填写的内容后,教师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4、小明的上述活动,分别履行哪方面的义务?哪项是法定义务?哪一项义务是我们必须履行的?
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强调)。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公民的义务的问题
新授:公民的义务(板书)
一、我们的法定义务(板书)
(一)我们为什么要履行法定的义务。
案例分析:小珊应该纳税吗? 1、小品表演
2、在思考,小组辩论(甲方认为小珊是未成年人不要纳税;乙方认为小珊是中国公民要依法纳税,这是公民的义务)基础上,在班上交流见解。(辩论中论述精彩的学生加5分,参加辩论的加3分,获胜团队每人加1分)3、教师小结(相关链接)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因为这还是爱国的表现。比如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朗读并请学生说说马克思的话的意思。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相关链接)
(二)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义务?
1、学生朗读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教师作简单分析。2、除了上面谈到的义务,我们还应该法律履行哪些义务? 3、“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要履行法定的义务,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呢?(三点见书)
二、我们的道德义务
(一)道德义务和含义以及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的区别和联系
1、分析小龚的案例引出道德义务的含义。
2、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
3、公民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
4、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区别和联系(相关链接)
5、列举各种义务让学生分辨哪些是法定义务,哪些是道德义务?
(二)我国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1、案例分析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称赞?
(感受不能仅仅局限在拾金不昧上,引导学生扩展思路)
2、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要履行很多的义务。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公民履行义务,是每个人责无旁贷。
第二框 忠实履行义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
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填好教师事先发下来的调查表,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有关义务知识的认识状况;请学生总结自己升入中学以来履行过哪些道德义务,并写成书面材料,共班级展评;将自己了解的三类行为,即法律鼓励做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写成书面材料,为参加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 ★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 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的履行义务。
新授:板书 忠实履行义务
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一)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1、出示东南亚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我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引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学生感兴趣。)
2、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人道主义)
(二)相关链接——“五爱”
(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举例说明两者的关系: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做斗争。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法律所鼓励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法律不可能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需要道德来补充。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四)实践活动: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结论
1、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一)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案例
1、阅读材料
2、围绕设问展开讨论
3、教师点播——法律要求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那样积极去做,自觉去做,不要无可奈何勉强去做。如果不做,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法律要求公民要依法纳税。
(二)观察图文材料,根据材料讨论我们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做,我们可以怎样来做?(一小组为一个团队,选择一个法律要求做的义务进行讨论,哪一个团队想出来的做法多而且可行,获胜加分。)
(三)实践活动: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结论
2、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一)贾某和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
1、阅读材料
2、围绕设问展开讨论(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上)
3、教师小结——第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危害。第二,帮助学生明确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后果,即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4、阅读相关链接,让学生明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5、实践活动: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结论
3、对于法律所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做了就是触犯法律。
总之,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才能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第四篇:《组歌》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组歌 纪伯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肌理和层次,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情感与价值目标:
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重点:
1.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教学难点: 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教学方法:诵读法
自读·点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哪位同学能对此谈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所谓“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或者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体裁较为短小,具有诗质的致密等。
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
如屠格涅夫、波德莱尔、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我们学习过他的《金色花》。)我们还学习过高尔基的《海燕》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首散文诗的作者纪伯伦,其在散文诗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均可与以上诸位并肩。谁来对纪伯伦的有关情况作些介绍?
学生介绍后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参考教师用书上的“有关资料”部分。)
二、听读,整体感知形象及作者情感
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是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放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朗颂。
2. 默读思考: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的雨
如:热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
无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
温柔善良的浪
痴情的浪
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等
滋润万物的雨
让山河欢乐的雨
让花草欢笑的雨
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
充满爱心的雨
启迪心扉的雨
沁人心田的雨等 3.“诗根情”,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也
浪
就是说,诗的形象(意象)之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那么,这两首散文诗借助“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可以参考《教师用书》中的“整体感知”部分内容。
4.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诵这两首散文诗,以加深对诗中形象及情感的理解。其他同学可轻声跟读。
女声配乐朗诵《浪之歌》,音乐可轻柔、舒缓一点。男生配乐朗诵《雨之歌》,音乐可阳刚一点。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中美点
品诗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通过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可以培养我们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品读这两首散文诗,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选择其中一篇认真品读,自选角度,说一句或多句品析课文美点的话。先说《浪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再说《雨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2.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可作如下小结: 同学们赏析的内容,综合起来,有如下美点: 第一,形象之美。
在《浪之歌》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分难舍。不仅如此,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还被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在《雨之歌》里,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第二,意蕴之美。
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理性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得到的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精义。从《浪之歌》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而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多么令人欣喜,它是慷慨无私的奉献者和殷勤的使者。自然万物因为它的滋润而生动而美好。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就是在这潺潺的雨水中,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以及深邃的精神世界。第三,表达之美。
两首散文诗的表达之美,美在语言的清丽流畅,美在诗中语义的递进伸展,美在丰富的想象,美在作者的想象与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相贴合,美在比喻、对比、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特别是《雨之歌》中拟人手法的灵活的多方面运用)美在它所营造出的咏叹调似的浪漫与抒情,„„
四、美读,享受审美乐趣
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中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现在,请大家自由选择组诗《浪之歌》或《雨之歌》中的任意一首,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媒体展示:
一读:重在整体感知诗中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二读: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五、模仿,锻练自由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请你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以“
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六、布置作业
将本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写到摘抄本上
点评:
这是两首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的散文诗,爱与美的主旋律回荡其间,令人陶醉不已。本设计抓住这一特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安排教学环节:听读感知——品读欣赏——美读体验——模仿创造,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学习创造。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使学生享受到审美乐趣,受到情感熏陶。教者“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去自主地品读探究,然后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分享智慧成果。而教师在其中引导有方,能够激起学生解读文本,参与体验并创造的热望。整堂课的设计注重了“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五篇:思想品德:第三单元_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单元备课
一、本单元的地位
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享有的极其重要的权利,其权利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生存、发展和切身利益。上述权利的内容比较广泛,但教学时间却十分有限,故依据课标要求,本单元仅涉及教育权、财产权和消费者权益。
本单元内容是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的拓展和延伸,与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一道构成了本册教材的主体部分,为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作了铺垫。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上述权利,依法维护上述权利,积极履行相关义务,对于学生的成长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由主题探究“共编《维权手册》保护合法权益”和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构成。其中第六课有两框,第七课有两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