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90.92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几分之一的分数有初步的认识。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理解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难点:
理解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准备:
课件、组长导学案、圆形和正方形的纸片。教学流程:
一、引入
同学们在中国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在不同的节日里,我们会吃不同的东西,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端午节大家都吃什么吗?生:粽子。师:那中秋节呢?生:月饼。看来同学们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很深。老师也很喜欢吃月饼。不过好东西不能自己一个人独吞,你们愿意帮老师分月饼吗?愿意。
二、新授课
1.再次体验平均分。
把4块月饼分给2个同学,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 大家看大屏幕:在大屏幕上你发现了什么样的数学信息。生,有4个月饼。老师要把这六个月饼分给两个人,你们想怎么分。生:4÷2=2 师:这位同学想用除法来做,同学们,这是怎么分的啊?生:平均分的。为什么要用平均分?生:因为这样分公平。师:你回答的真棒。那么同学们,再继续分的时候,也要平均分好吗?
出示课件:两个月饼。如果只有两个月饼呢?生:每人一个。师:很好!同学们用了2和1两个数字来表示每人分得的部分。再看:如果只有一个月饼呢?生:一半!
怎么分是一半呢?同学们你会分吗?请用手中的圆形纸片代替月饼动手分一分。难度不大,我们争取一分钟完成。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
谁愿意把自己分得的一份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能说说你是怎么折的吗?
同学们果然很公平,自己亲自动手把一个月饼分成了大小相同的两份。那么这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半。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一半。
2.设置疑问创造数字表示一半
同学们,在数学上我们往往使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多少。哪这个一半应该用什么表示呢?请同学们先自己创造一个符号试一试。两分钟的时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当学生的自主思考结束的时候,教师再次要求:请小组长讲你们组的表示方法进行一个汇总,小组讨论,对于不好的方法,就不要收集了。学生再次小组合作活动。
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设计的思路。教师充分展示。师总结:其实一半的使用早在21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对一半的表示方法在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十分大的差异,就像同学们今天在黑板上展示的内容一样。自己使用的方法和别的人方法往往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就需要对分数的表示方法进行确立。所以,在300多年前的一个瑞典数学家欧拉就在自己的一本《通用数学》中倡导大家使用一种方法来表示一半。并且延续到现在,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
生:想
那可要认真听。
3.教授分数的写法以及的意义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个月饼的一半。这句话中的平均分,我们使用一条横线来代替。—
在这条横线的下边写2,用来表示将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了两份。在这条横线的下边写1,用来表示取整个月饼两份中的一份。
1这样我们把整个月饼的一半用数字:来表示。读作二分之一。
2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遍:二分之一。生:二分之一
请同学们在下边仿照老师的样子在练习本上写2遍,边写边在心里默念一下分数各个部分表示的名称。
然后谁来黑板上边解释,边写一写二分之一。
同学们:学过二分之一的写法和意义以后,有哪些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呢? 生:平均分的时候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生:2和1的位置不能写反了。生:要注意谁是谁的二分之一 ……
好老师给大家出示几个图形看看这几个图形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找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4.认识其他分数。
刚刚最后的一个图形老师觉得它是平均分啊,而且也是表示的期中的一份。大家说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平均分成了三份!
哦,哪同学们它平均分成了三分,你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它呢?
1生:。师:能说说它各个部分都表示什么吗?
3生回答:1表示其中的一份,横线表示平均分,3表示平均分成了三份。
11很好,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其实就是一类新的数。他们就是分数。
32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那么世界上是不是只有这两个分数呢?生:不是
那么你还能创造出别的分数吗?老师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正方形的纸片。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几个分数吧。
小组活动,活动后展示。
展示学生涂色的部分,让学生说一说涂色部分是几分之几。再问问创造这个分数的学生,自己的是像创造这个分数吗?如果有错误,请同学们帮他出出主意。
三:练习
课本P93做一做第三题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来说一说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1)全班同学的一半(2)一组同学的一半(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
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7人 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
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 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像刚才这位同学说 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 吗?
2、折好后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 折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一个新的分数。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 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
3、辨析:哪 个图形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 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 到底谁吃的多呢?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会 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让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习运用(略)
第三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课例评析
执教:江苏省参赛教师:张齐华 评析:阳泉市教研室 张长海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社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91--93页)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第一次接触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2、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四)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五)教学难点
2、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从生活中导入
师:小红和小明是同一天的生日,瞧,同学们送给他们这么多的礼物,都有些什么呢?(课件出示小红和小明过生日的场景:铅笔8枝、苹果4个、练习本2个、蛋糕一个。)同学们给他俩送来了这么多的礼物,如果让你们把这些东西分给小红和小明,准备怎么分?
生:他们每人分4枝铅笔、2个苹果、1个练习本、半个蛋糕,这样比较公平。师:你们觉得这样分比较公平吗?那理由是什么? 生:因为是“平均分”每人分得一样多。
师:是呀!“平均分”就能使每人分得的一样多。
师:还有其他公平的方法吗?(生:摇头)对,老师也认为这样分较为合理。我们知道每人分得的4枝铅笔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课件演示:动态移动4枝铅笔,下面写4。)每人分得的两个苹果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课件演示:动态移动2个苹果,下面写2。)每人分得的1个练习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课件演示:动态移动1个练习本,下面写1。)但“半个”怎么表示呢?你能在练习本上试着创造一个数来表示吗? 生:(有的写“一半”字样;有的写1/2;„„)
师:你们都是小小的发明家。我们把这个圆比作蛋糕,(出示教具蛋糕图边说边演示)给两个同学分一个蛋糕,要公平就要把它分成大小相等的两块,这种分法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要表示他们每人所得的“半个”,同学们创造了一些表示方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数学需要交流,交流就得有统一的规则,为了便于交流科学家已经给我们统一为“—”表示平均分,“—”的下面写个“2”,表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半个”就是2份中的1份通常写在“—”的上面。(写出完整的1/2)这个数就是表示半个的数,它叫做分数,读作二分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评析:此环节教学的教育价值在于:
1、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导入,遵循了学生认知规律。
2、自然生成表示“半块”蛋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强列的求知欲望。
3、让学生创造数来表示半块,体会数概念的扩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再现分数产生的过程,多次强调“平均分”,突出了分数的本质。
5、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
6、数形结合直观描述分数的写法,使学生形象理解了分数各部分的含义。
7、感受规则的意义,让学生自觉遵守数学规则进行数学交流。
(二)、操作交流,在探究中感知
1、重点认识分数1/2
师:谁知道这里的1/2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一份就是它的1/2。师:那另外一份呢?
生2:另外一份也表示是这块蛋糕的1/2。
师:看右面的图,你们想说什么?(出示五角星、梯形、线段图)生1: 把一颗五角星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这个五角星的1/2。生2: 把一个梯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可以用1/2表示。生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它的1/2。
师:同学们对1/2这个分数理解得不错,生活中你还能找到用1/2表示的事物吗? 生1:妈妈今天给了我一元钱,我买数学本花了5角,就是用去了1/2。生2:一杯牛奶,我早上喝了一半,剩下的可以用1/2表示。生3:„„
师:说的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从信封中拿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折出它的1/2,并涂上颜色。(信封里装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
学生(操作,涂色,让学生说说折法,折出的哪一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师小结:(指着板书讲)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用分数1/2表示。评析:
1、投石问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丰富材料,为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
3、拓宽角度,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4、联系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充分体验,烙深数学的印迹。
6、回顾总结,获得用1/2 表示物体和图形的经验。
2、认识1/3。
师:大家已经有了用1/2 表示物体和图形的经验,请你们认真观察辨别,猜测推想。有人找出了几个图形的1/2,(课件出示:三角形的涂色部分是1/2的,有不是1/2的,正方形、长方形、园的涂色部分是1/2的,园的涂色部分是1/3的等),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师:你认为图3的涂色部分该用什么数表示呢?你是怎么想的?(课件演示图3平均分成3份,涂其中的一份为红色。可以演示红色部分和其它部分进行比较。)师:除了红色部分可以用1/3表示外,还有哪部分可以用1/3表示? 评析:
1、过度流畅,衔接自如巧妙。
2、猜测辨别,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3、直观验证,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4、变换角度,全方位认识、理解1/3的含义。
5、处理精干,教学的深度、力度把握准确。
3、认识1/4。
师:(边叙述边板书)我们知道,1/2是分数,1/3也是分数,生活中,还有其它的分数吗?你能用手中的正方形纸,或者圆形纸折出一个其它的分数吗?赶快试一试吧。生:(自主进行操作活动。)师:谁用正方形纸折出了1/4?
学生汇报:(说明自己的折法。然后把不同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生:(展示出4种不同的方法)
师:咦,都是同样大的正方形,折出的形状怎么样?(不一样)说明它的折法也不一样。那么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一样)为什么?(都是把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正方形的1/4,所以这里的1/4都一样大)
师:小结: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师:谁用正方形纸折的不是1/4,而是其它的分数? 生汇报:1/
2、1/
6、1/8„„
师:同样的正方形怎么折出了不同的分数? 生:对折的次数不同,就折出了不同的分数。
小结:同样的图形,折的次数不同就能得到不同的分数。师:谁用圆形折出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呢?
生汇报:1/
2、1/
4、1/
8、1/
16、1/32„„。(课件演示:1/
2、1/
4、1/8)师:我们用圆形也折出了1/
2、1/
4、1/
8、1/
16、1/32„„。看来相同的图形可以折出不同的分数,不同的图形也可以折出相同的分数。评析:
1、自主尝试,为学生留下较大的做数学的空间。
2、倡导多样,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追求不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突出比较,交给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5、设计巧妙,生成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6、层次分明,设计意图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7、反思总结,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比较分数的大小
师:我们用同一个圆形也折出了不同的分数,有1/
2、有1/
4、有1/
8、还有1/16„„咦,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1/2比1/4大。生2:我发现1/2最大,1/8最小。生3:我发现这四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分的份数越多,这个分数越小。师:你不仅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点,还发现了分的份数和每一份的关系,真是个发现高手(掌声)
师:同学们,你们的发现都很好,在这些发现中,我们知道了分数是有大有小的。师:猜想一下1/4与1/3谁大谁小呢? 生:1/4小,1/3大。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1:用同样大的正方形折一折,就能看出来。生2:根据刚才的经验推出来的。
生3:同样大的物体分的份数越多,那每份肯定越小。
师:你们不仅敢于大胆猜想,还善于想办法验证猜想,这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现在我们就一起验证你们说的是不是准确。(课件演示:拿出1/4的阴影部分和1/3的阴影部分进行比较。)为自己的猜想成功鼓掌。
评析:
1、活动组织开放,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
2、数形结合,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3、联系比较,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感觉。(即数感)
4、激励评价,关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的落实。
5、大胆猜测,主动验证,渗透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三)实践应用,反馈矫正。
1、课本93页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1、2、3。
2、估一估。
师:出示一幅人体图。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你能估出头部的长度是整个人体高度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关于分数,还有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掌握,去应用,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和探索。评析:
1、练习巩固,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估计判断,体现了估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畅谈收获,培养了学生回顾反思,梳理知识,主动建构的能力。
4、课后延伸,把学生推向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
第四篇: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
授课人:刘 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或几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2、在分一分、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分数,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吸铁、苹果贴纸、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周末,欢欢和乐乐两个小朋友相约去秋游。他们玩累了,在草地上一起分享美食呢!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他们分一分好吗?
四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每个盘里分两个,列式为:4÷2=2(个))我们把这个数记作2【板书:2】 现在有两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多少?(每个盘里分两个,列式为:2÷2=1(个))记作1【板书:1】 像这样的分法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什么分法?平均分有什么有的特点?(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我们再来看看,如果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才是公平的呢?每人得到多少呢? 老师演示课件,剪开苹果(分得一半)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来表示吗?(思考?)
可能有学生会说出表示为二分之一,反问:二分之一是一个什么数呢?(分数)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1/2
1、认识1/2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这一个苹果的?每人得到多少? 看一看两个半块苹果大小一样吗?
分后的两块苹果大小完全一样,这就是把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这半个苹果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月饼的1/2。(这是其中的二分之一,那另外一半呢?也是它的二分之一吗?)
生:这也是其中的二分之一。
师:也就是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总结:只有平均分才能保证分的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分数。
2、写分数1/2 1/2怎么写呢?请关注课件演示的写法,学生汇报。顺序:短横、2、1 1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老师展示书写,并写出名称
谁来读出这个分数,并说出各部分名称的含义,1/2表示什么意思? 生: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平均分除法来计算 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1表示其中的1份,分子就表示取其中的几份。出示课件,如果这样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练习:图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 1/2 表示。为什么?
3、折纸活动
是不是只有分苹果能得到二分之一,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办法得到二分之一。任意拿出一张长方形卡片,对折一次。对折的目的是什么?(平均分)先折一折,用勾线笔表示出它的1/2。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我们用这三种折法折出长方形的1/2,那么同一个图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
总结:所以我们在描述时,必须要说清是谁的二分之一。一个苹果,一个长方形,一个圆形,我们都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整体,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个整体的1/2。
(二)发现分数
大胆想象,分数除了二分之一,还可以有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学生列举:小组交流,共同完成
1、请用正方形折一折,选取其中一份涂色,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2、学生上台汇报,并记录所表示的分数。
谁能来说说你折的是几分之几,你是怎样得到它的?
(三)举例3/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写? 涂色部分:四分之一 任意一份都是他的四分之一 白色部分:3个四分之一,及四分之三 利用分数各部分的意义,引导学生得到3/4 总结:向1/
2、1/
3、1/
4、3/4这样的数都叫分数。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100份呢?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分数吗?
三、巩固练习
1、下图中的特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请写出来
2、小法官。改正下面的说法
3、看图说一说,填一填
4、说说下列长方形的图书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五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一分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3--55页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
必要性。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熟练认读分数,能够写简单的分数。
3.了解分数的含义知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表示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含义。知道把一个图形
平均分
成几份,其中一份表示几分之几,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2、会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了解分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分数图片??
学具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分一分”。
看到这个“分”,你想到了什么?
对,我们分东西的方法有许多,但是数学上要重点研究“平均分”。我们就来解决几道平均分的问题。
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几个?
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几个?
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几个? 你能列式吗?
这半个苹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吗?
怎样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
你会写二分之一吗?
告诉大家,这是一个什么数?
师示范写,强调书写顺序。
先写短横线,它的名字叫分数线;再写分数线下面的数,它叫做分母;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它叫做分子。这个分数读作:二分之一。一起来边读边写。
比较一下分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那你知道分数线、分子、分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吗?这个分数代表什么意思吗?
再回到开始的问题。笑笑得到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淘气也得到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二、1、拿出学习纸,你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它的二分之一吗?
2、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请同学评价。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请学生多次叙述。
3、同学们,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其它更多的分数吗?
请看老师出示的这幅图,涂色的部分应该用哪一个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请学生将图贴在黑板上,并写出这个分数。
4、一起读一读写出的这些分数。你发现这些分数都有什么特点?
如果涂色的部分不止一份,你能用分数表示吗?
拿出正方形学习纸,将它平均分成4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并且想一想用哪一个分数来表示。
请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
5、老师这里还有几幅图,你能用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吗?
6、看看黑板上,我们写出了许多分数,像这样的分数还有许多。
板书: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所以我们今天的这节课也可以叫做“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你认识分数了吗?
我就用分数的知识来考考你。送给你们一个闯关游戏,想不想玩?有没有信心过关?
1、第一关:看图说分数。
2、第二关:看图写分数。
3、第三关:判断。
4、第四关:黑板上有8幅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它们没有涂色的部分吗? 师:恭喜你们,这么快就轻轻松松过关了。老师真是佩服你们的聪明。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比如:一周有7天,1天就是一周的1/7,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与同桌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课后评析: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
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折一折、说一说、涂一涂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分数。始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操作,让他们在动手分图形中,感悟分数、理解分数、比较分数。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通过动手折,动脑想,动口说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热情。
一、在探索中发现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
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装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有“1/2”这个分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修正、充实的过程。
第一层次,从自然数引入,以生活中的两个实际事例使学生感受到分数“1/2”产生的必要。在这个阶段,“1/2”这个分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模糊的。因此,一学生用剪刀估摸着把圆形纸片剪成大小差不多的两半的直观操作,使绝大多数的学生感受到剪下的其中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
第二层次,另一学生的质疑并“把圆形纸片对折,在用剪刀沿折痕剪成两半”的演示中,学生对“1/2”这个分数的认
识又加深了一层,感受到只有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才是1/2。
第三层次,通过老师的演示和质疑:“这一份是这个月饼的1/2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月饼而不能是另外的月饼的1/2。至此,对于一个月饼的1/2,学生有了较清晰的感知。但此时学生对“1/2”的认识仅停留在直观的一个月饼的1/2,认知结构还不能转化为智能。
第四层次,1/2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学生茅塞顿开,纷纷举例。对“1/2”这个分数的认识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为以后分数意义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生感悟分数1/2的过程,是思维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
历经四个层次,学生享受到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对分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在发现中体验
数学教学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数学学习。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在认识1/2后,教师以一句“认识了1/2后,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为学生创设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自然引入认识分数“1/4”。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去体验分数1/4,3/4,4/4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学生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不曾涉及到的知识。如“2/4就是1/2”,“4/4就是整一张纸”等。这里,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味自主选择的轻松和快乐。整个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了对分数的感受、体验。
三、在体验中发展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多元化的,除了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学生
在学习中全面
提高自身的素质,发展情感,磨炼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完善个性人格等。案例中,在教学的总结阶段,一学生提出了学习中碰到的疑问“怎样才能在圆形纸上表示出1/3?”至此,学生对“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3。”已经建立了清晰的认识结构,对折出一张圆形纸片的1/
2、3/4等有了实践体验。但对于一张圆形纸片如何折出它的1/3,即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困难。学生通过尝试操作、探索研究这一环节,顺利解决了这一实际问题。这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又通过操作探索解决了问题。师生自发的热烈鼓掌既是对问题解决的评价,更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本案例中,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经历了从探索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从体验中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只是
起到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发现”新分数,认识新分数,他们感到分数就在身边,并获得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学得兴趣盎然。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下面我想就这节课当时设计时的一些想法以及教学后的反馈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以供大家交流,希望在交流中使自己得到提高。
一、找准学生的真实起点,有效组织教学
在教材的编排中,是第一次编排有关分数的内容,第一次正规的学习分数,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感知过分数。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并没有过多的去创设所谓的生活情景,而是直接开门见山,从一句:“你
们听说过分数吗?”导入课文,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学生对分数的认知的情况,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去探究新知。
二、面向全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生选择例举的分数用图形折出来或者自己把一个图形折一折创造出一个分数,并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
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当然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同时,我们忽视老师的引导者的身
份,在学生反馈的情况和动态生成中我们老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予以适当的调整。
三、设计层次性的练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练习设计时,先利用看到法国国旗你想到了那些分数,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判断能否直接用分数表示,进一步巩固分数产生的基础是必须平均分。利用色块图,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利用验证1/8,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在猜想以后要验证,并让学生明白,虽然只分成了两份,但平均分后照样可以用分数表示,进一步完善分数的意义,体现极限思想。
我想通过一系列的练习的设计和
安排,既可以巩固所学的新知,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四、注重完善知识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1/2时,从三个问题入手:涂色部分能用什么分数表示、所有空白部分能用什么分数表示、观察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由1/2表示,他们所表示的面积都一样大吗?通过这些问题为我们今后学习分率和找对应的量打下伏笔。从而不断地完善数学知识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