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年月日》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5 02:0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数学上册《年月日》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年月日》教学案例》。

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年月日》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学案例

一.教学课题:走进天文馆信息窗2——年月日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注意事项:“合作探索”部分的三个例题,分别是学习一年有多长、学习月的知识、学习有关日的知识,从中不难发现,它是延着年、月、日的知识体系而编排的。其中,例题二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并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它学习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对整个内容的学习质量。

教学的层次性: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材中的三个例题虽然都属于“合作探索”,但这里的探索必须划分层次,否则就会使教学陷入无序的状态之中。三.教学方法: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年月日知识。虽然年月日的知识是非常抽象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这是学习的重要经验基础。如果学生不具有这样的经验,教学只能是灌输式,所以教师要在正确估计的基础上提前布置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积累相关的经验。

(二)教学的基本方法——归纳法。年月日作为计量地球公转与自转的时间单位,这方面的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要通过年月日时间规律的归纳与探究,梳理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提供探究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对比辨析进行归纳,这就是归纳法。四.教学过程:

(一)天文知识引入、揭示课题

师:太阳、地球、月亮三个星球不是孤立存在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究竟是怎么转的。(课件演示三球转动过程)

师:看了短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地球绕着太阳转动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球自己转动一周的时间是一日。月球绕着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是一月。师板书:年、月、日

引入:有了太阳、地球、月亮的相互运转,才有了年、月、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年月日。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了解学生的认识起点,课题质疑

1、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跟大家交流一下?(生自由发言,师适时板书)

2、关于年月日,你还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呢?(生提出问题)

(三)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1、1年有多长?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由交流。

(2)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三个小朋友的话。学生读书。

师: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反馈。师板书:平年 365天 闰年366天)

师问:平年有多少天,闰年有多少天?一年有365天是什么年?有366天呢?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闰年和平年的天数。师:看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平年为什么是365天,闰年为什么有366天? 生2:为什么有平年和闰年呢?

师:是呀,每年都是365天不行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9页“你知道吗”读一读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了解平年和闰年的知识。)

2、认识月

(1)观察年历,回答问题

师:其实在我们常用的年历卡上也有许多数学知识,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年历卡片,结合学习提纲,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每月30天)二月 28天或29天 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认识大月、小月。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板书:大月)。师:同学们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你们能自己想想办法吗? 生:(自由发言)

教师用课件出示左拳图,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

师:为了更容易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你们还可以记住下面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教师说明: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冬指11月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好的办法记一记。

3、认识平年、闰年

教师指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根据这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板书:平年),把二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板书:闰年)。师:这就是说,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

师: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万年历,把1993—2004年中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师:根据2月份的天数查一查1993—2004年这些年中,哪几年是闰年? 引导学生得出: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推断一下,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008后下一个闰年是几几年呢?

师: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 教师出示计算结果:

1993÷4=498„„1 1994÷4=498„„2 1995÷4=498„„3 1996÷4=499 1997÷4=499„„1 1998÷4=499„„2 1999÷4= 499„„3 2000÷4=500 2001÷4=500„„1 2002÷4=500„„2 2003÷4=500„„3 2004÷4=501 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师:这就是说,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就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是不是4的倍数。指导学生看课本第49页上的注释,认识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特殊情况。

所以我们有这样一种说法:四年一闰,百年不全闰,四百年又闰

为什么是四年一闰,百年不全闰,四百年又闰呢?这跟太阳的公转周期有关系,4、梳理知识

学完了今天的年月日知识,你有哪些收获呢? 出示课件:(同桌互议后汇报)

我知道了一年有()个月,大月有()天, 小月有()天。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二月有()天。

我还知道每()年有一个闰年,闰年全年有()天,平年全年有()天。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同学们今天都学得很认真.奖励你们去智慧岛玩闯关的是游戏,愿意吗? 第一关:小法官

(1)每年都是365天。()(2)24个月就是两年。()

(3)小明的书包是2001年2月29 买的。()(4)有些人4年才过一次生日。(第二关:动脑筋:

1992年2月23日是小红的第十五个生日,而爷爷再过几天才过第十五个生日。(1)爷爷的生日是()月()日(2)爷爷这一年是()岁

(五)总结评价,升华认识

同学们!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是宝贵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五.教学反思:

1.将数学学习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要做到利用天文馆里的信息学习数学,借助经验理解知识,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了解初步的天文知识,受到科普教育。2.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提出和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第二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年 月 日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年 月 日

教学理念: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神州六号升空、植树节、儿童节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明闰年的判断方法。

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学过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时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策略与手段: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但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去实践、丰富、完善。课始让学生说说今天上课的日期是:2012年11月13日8时52分16秒。其中有哪些是表示时间的单位?再说说2008、2009年、2010年我们中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从带来的年历中来数数一年有几个月?分别有几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不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致,还能进一步使学生探索出现30天、31天、18天、29天究竟有什么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

2.尊重学生,让学生生活在活动中学数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亲自操作、亲自实践和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才是最扎实的,教学中所设计的活动都能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实践,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理念。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准备1张年历卡片。

2.教师准备1张年大历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今天天气很好,大家心情都很舒爽,那么让我们一起记下这个难忘的时刻吧!(2012年11月13日8时52分16秒)

2、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①这时刻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②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分、秒)

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板书:年、月、日)

(设计意图:回顾己学的时、分、秒,为新知的探究作铺垫。)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年月日。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出示)

①介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个伟大的日子,请大家读一读这时间。

②展示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2001年)

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来看看。出示植树节图片。(3月12日)六一节(6月1日)(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年、月、日)

2、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日子。

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

(人手一张年历,各种不同的年份)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进一步挖掘学生熟知的年、月、日)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下,看看哪组获得的信息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4、学生汇报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③每月有30天的十: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⑤一年有365天,366天。(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用什么方法算好呢?)31×7+30×4+28=365天 31×7+30×4+29=366天

5、学习大月小月的记忆法。

能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么?用什么方法记忆的?(让学生说说,学生知道让学生来介绍。)

①拳头记忆法。

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一边指一边读:一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二月不是小月,我们为了方便记住它比别的月份都少几天,我们读二月少),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这2个连着的月份都是大月)„„②用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腊是十二月,这是帮助记忆大月的歌诀。)

这么多记忆的方法,现在考考大家,老师说一个月,看看你们能不能很快说出这个月的天数?(最后问到二月,有人说28有人说29)

6、学生质疑,引导解决。

现在同学们对什么问题还有疑问?引导学生提出(1、到底什么时候是28天,什么时候是29天呢?

2、为什么要有时28天有时29天呢?)

①一起来研究下这特殊的二月。(每位学生来说下自己手中的年历2月份的天数,课件展示表格)

②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四年一闰)

介绍平年和闰年。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③为什么有时28天,有时29天呢?

④那奥运会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1994年呢?

⑤你们是哪一年出生的?你们出生的那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实践、自主探究新知。)

7、有关闰年的小练习。

你们过了几个生日了?小明的生日是2000年2月29日,请问他到现在为止过了几个生日了?

三、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汇报)

2、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马上就要下课了啊,时间过得真快。那我们这节课不仅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还学到了要珍惜时间!

老师摘录了一些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和大家共勉。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四: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2012年3月23日8时01分16秒

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31×7+30×4+28=365天

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每月有30天的十: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二月份:28天平年29天 闰年

五:作业设计

1、填空。

(1)闰年一年有()日,其中二月份有()日。

(2)闰年上半年有()日,下半年有()日。

(3)我们学校 创建于1963年10月,到今年10月是她()岁的生日。

2、判断。

(1)每年都是366天()

(2)除了二月外,四、六、八、九、十一月,每月都是30日()

(3)小明出生于1999年2月29日()

3、拓展思维

小凯明天将去北京旅游。她把旅游7天的日历撕下来放在挎包里。发现这7天日期的和刚好是140,今天应该是几日?(7天旅游天数包括出发和回家的天数)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主要体现在:

一、创设生活的、有意义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

课的开始以上课这个情境导入,让学生在年历上圈出。再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申奥成功、神州六号升空等图片,由学生出示日期,体会到年月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很自然地将学生吸引到新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

二、给学生时间、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发现什么都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我才是课堂上的主人”,学生参与意识强,在小组合作中发现新知。重点、难点突破较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不足:由于时间安排的不太好,前松后紧,导致后面练习的少一些,我还要对自己的应变能力进行加强。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授课人:张定太

内容:教材第7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一类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解答先求总数的两步计算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3.使学生学会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教学难点: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学具准备:投影片或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人新课 1.自主提问。

出示:“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1)让学生解释说明这句话里包含的信息。

(2)让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2.提示内容。

出示:“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师:应该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板书内容。)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 1.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9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2)交流。

师:大家来说一说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师:你能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预设1:画形象示意图表示题意。

(3)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和交流。师:第一幅图能表示清楚题意吗?

预设:不能。看不出买6元一个的碗和买9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师:第二幅图中两条线段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它们是同样的长度呢?(4)请学生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线段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引导学生从第一条线段图上的信息出发进行分析:已知每个碗6元(单价),又知道正好买了6个(数量),就可以求出妈妈一共有多少钱(总价)。知道了这笔钱有多少,就可以求用这笔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预设1:6×6=36(元)36÷9=4(个)

预设2:列出综合算式:6×6÷9 =36÷9 =4(个)

(3)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2)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3)汇报交流后,让学生书写答案,完善解题步骤。

(三)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1.第72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2)对比质疑,归纳概括。2.第74页第12题。3.第72页第13题。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字编码》教学案例

授课人:阴仁政

内容:教材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通过调查、比较、猜测、交流等活动初步了解身份证编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

3、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领悟与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身份证编码的规律,初步学会编码。教学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编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

从而揭示内容: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有关数字编码的数学课,我很高兴,相信你们也很感兴趣。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拿出已写好的信封,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同桌互相说说。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

生:邮政编码。

师: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课件出示第77页)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信息。邮政编码由六位数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身份证号码(1)地址码。

①通过查询直接汇报出地址码的相关信息。②汇报的信息不具体、不全面,教师引导得出。(2)生日码。

看到生日,你还能知道年龄。(3)顺序码

顺序码表示在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中的顺序。第17位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4)效验码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未来社会将更是一个数字信息时代,还有许多数字编码有待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设计,希望同学们

四、课堂作业。

“小马虎”在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能帮帮他吗?

***412 ***311 ***240 ***161

三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案例

授课人:邹春林

内容:教材第52-55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通过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

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 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咱们一起玩一会摆小棒的游戏吧!

让学生根据要求摆小棒。由组长安排先让其中一个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再要求第二个学生白的正方形个数相当于第一

个同学摆的2个那么多。

师:你用了多少根小棒:列算式计算一下。生:我用乘法计算得出4×2=8(根)。

师: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两个正方形要用2个4根,也就是2个4根可以说成4的2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

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板书内容)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请看下面的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例3情境图)生1:我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生2:还知道了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生1:我们可以通过摆小棒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摆出8根小棒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摆出4个8根的小棒来表示,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生2:我们还可以画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4段与之前相等的线段来表示4个8元,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表扬。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第7.8.9.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第11.12题

第四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虽然简单的搭配问题二年级时已接触过,但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决定把例题的2个与3个搭配,降低为2个与2个搭配。我认为,这并不影响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降低一点难度,能避免学生在一开始就遇见困难、受到挫折,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第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也是课能否上得成功的关键。我开始冥思苦想,用什么来吸引学生。学生对肯德基(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很感兴趣,何不把数学问题放进孩子们的生活里,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又能够达到激发兴趣、探究方法、解决问题、训练思维的目的呢?因此,我创设了模拟吃肯德基的情境,让孩子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又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第三,除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更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家郑毓信说过“数学化是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养”。在本课教学中,我想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由2种主食品搭配2种饮料的早餐问题,再到2座大桥搭配3条路的路线问题,最后到3对3到4对5的照相问题,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的过程。

案例描述及思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肯德基吗? 生:喜欢!(异常兴奋)

师:你喜欢吃肯德基中的哪些食品?

生:薯条、汉堡、鸡肉卷、可乐„„(七嘴八舌)[思考: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创设学生感兴趣吃肯德基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出示肯得基的图片)今天,肯得基早餐提供两种主食,分别是汉堡和虾卷,两种饮料,分别是可乐和果汁。如果,每人可以选择一种主食搭配一种饮料,那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案呢?

生:跃跃欲试。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可以摆一摆!生:可以算一算!生:可以画一画!生:可以连一连!

(师有意识地按以下顺序板书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师: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没有了。

师:现在请你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生动手操作。有的拿出学具摆,有的在纸上画、连线„„ 师:谁想把你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生1上台,在黑板上摆出了四种搭配方案。生2:我先算1×2=2,2×2=4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汉堡可以搭配2种饮料,虾卷也可以搭配2种饮料,一共有4种,所以我写1×2=2,2×2=4。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谁能理解他的想法,帮他再说一说? 生:1种主食搭配2种饮料,2种主食就是2个2种,就可以用1×2=2,2×2=4来算。[思考:学生提出用“算一算”的方法来解决,这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后来,竟出现了用1×2=2,2×2=4的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更是超越预设的自然生成。此时,教师如何应对,是压制或是顺势引导呢?我采取了顺其自然、顺势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说清楚思维过程,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生:我用画的,再连线。师:你怎么画呢?

生:我想画汉堡、虾卷、和饮料。师:请你上台来画吧!生上台,怎么画也不象„„

师:很难画是吧?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或别的什么来代替呢?

生:用圆形表示汉堡和虾卷!生:用三角形表示饮料!

师:那请你试一试他们建议的办法吧。生:画出2个圆形、2个三角形。

[思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遇到困难,自发产生用符号或图形表示物体的需要,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把方法教给学生。]

[本节课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收获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知识: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能力:在已有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发现问题

1、你会做的练习有哪些?

2、在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惑?(小组合作交流,议一议解决的策略)

3、你学会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谈话并出示投影片。

同学们,你见过或玩过套圈的游戏吗?

2、交流条形统计图中信息。

分别交流男生、女生各套中的个数。

3、出示问题并交流。

问: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

4、教师引导。

如果我们选取一个数据表示男生或女生套圈的整体水平,那么,就容易判断谁套得准了。这个数据是什么呢?那就是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出的个数。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5、设疑,展开交流。

提问: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准的个数?

⑴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的方法有两种)

① 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使每个男同学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板书:移多补少

② 先求和再求平均数(注意让学生说明求和之后除以4)

板书: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⑵让学生自主探索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

6、解疑,探索结果。

问:现在你能比较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吗?为什么?

讨论:为什么要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练习,使之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五、预习布置

练习九1——3题,自己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下载三年级数学上册《年月日》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数学上册《年月日》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平均 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 教学内容:求平均数  教学目标: 知识: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平均数......

    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克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桌上来了两位新朋友,它们是一袋红枣和一袋木耳。它们正在争论,都说自己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年 月 日设计理念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 学习内容: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时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

    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1——2012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学计划 矿山小学:杨尊东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19)、(20)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向阳小学杨建雄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被除数个位上除以除数,应在个位上写0。难点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为什么商的个位上要写0的道理。 教......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住新房》教学案例 西坝小学方建新 一、教材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经历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过程是形成乘法计算技能的重要环节,也......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 姓名:杨俊神池县大严备学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关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4页例3 教学目标:1、使用权学生理解、掌握“速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