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体育发展目标(上、下)
各年龄段幼儿体育发展目标(小班)
1、在教师指导下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
2、学习听信号跟着教师做模仿操和简单的轻器械操。
3、学习听口令做动作。
4、发展一些简单的基本动作。如走(在空地上四散走、一个跟一个走、按不同路线走等)、跑(掌握跑的正确姿势、学习快跑、慢跑等)、跳(原地跳、向前行进跳、从高处往下跳)、抛接(向上抛接大、小沙包、皮球)、滚接球、自由踢球、垫上活动(手膝着垫爬、手脚着垫爬、翻滚、毛毛虫式的爬、翻跟头等)平衡、攀登等。
5、在成人提醒下,活动时注意安全,知道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6、外出活动后能恢复疲劳,不影响食欲。
上学期
9月份:
1、学习听信号做动作。
2、双脚交替上下台阶。
3、在活动场地四散活动,不互相碰撞。
4、将球随意滚出,并快速追回。
5、在平行线上、平行线间走,能保持平衡。
6、初步学习排成一路纵队,一个跟着一个走。
7、喜欢户外活动。10月份:
1、学习在直线和曲线上走。
2、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
3、学习双脚轻轻原地跳、行进跳。
4、学习在较矮的平衡凳上走。
5、排成一路纵队,一个跟着一个走。
6、在大垫子上手膝、手脚着垫爬。
7、钻过拱形门。11月份:
1、学习向下扔球并双手接住反弹球。
2、在教师提醒下,玩大型体育器械能注意安全。
3、在教师帮助下,能按气候和活动量增减衣服。
4、单脚踩高跷在平地上走。
5、练习走跑交替。
6、练习腹部紧贴在平衡台上及仰卧在平衡台上。
7、学习向上抛接大、小沙包。12月份:
1、在平衡台上坐和爬。
2、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并能注意安全。
3、继续练习单脚踩高跷在平地上走。
4、练习绕障碍走。
5、在成人提醒、帮助下,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6、将较轻的物品抛出。
7、练习在较矮的平衡凳上走过并轻轻跳下。
8、听信号跑并学习躲避同伴,不发生碰撞。
9、活动结束后学习整理场地。
下学期
3月份:
1、学习简单的模仿操和轻器械操。
2、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形。
3、继续练习听指挥向指定方向走和跑。
4、练习拖物在平地和陡坡上走。
5、较平稳地走平衡凳,练习从平衡凳上轻轻跳下。
6、比较快地在直线、曲线和斜坡上走。
7、继续练习接一个反弹球。
8、提高爬的速度,练习各种爬。重点练习手膝、手脚着垫爬。
9、能自然地向前上方或远处挥臂投掷各种物体。
10、坐在四轮滑板上用脚蹬地前进。
11、学习几种简单的模仿走。4月份:
1、初步掌握双脚连续向前跳,动作连贯。
2、学习仰爬、毛毛虫式的爬,初步学习翻跟头。
3、学习拍皮球,练习双手抛接皮球、沙包等物品。
4、学习走路时不东张西望,培养观察力和模仿力。
5、能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并学习躲避。
6、练习单脚站立和原地旋转等动作。
7、投掷时有较准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距离。
8、初步学习跨跳动作,能双脚跨跳过一定的距离。
9、初步学习切断分队走。
10、能爬过摆成一排的平衡台。
11、学习推独轮车。5月份:
1、能动作较熟练地爬过平衡台。
2、学习在垫子上翻跟头。
3、学习匍匐前进。
4、学习爬过平衡凳。
5、在教师的提醒下,知道根据情况增减衣服。
6、在教师的提醒下,知道累了要休息。
7、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能在教师引导下调节跑速,有提高跑速的愿望。
8、学习互相滚接球。
9、能初步发展方位、力度感知觉,能识别跳的远近。
10、继续学习切断分队走。
11、用独轮车运物。6月份:
1、学习坐于垫上利用双手支撑移动身体。
2、继续练习翻跟头。
3、继续练习各种爬,并提高爬速。
4、有让教师帮助增减衣服和主动擦汗的意识。
5、继续练习抛接皮球、沙包等。
6、练习踢皮球。
7、能够全身协调地参与活动,懂得物体轻重与投掷远近的关系。
8、走窄道和“梅花桩”,培养对平衡活动的兴趣及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
第二篇:在2015年任务目标上的讲话发言稿
在2015年任务目标 分解与重点工作细化会议上的讲话
王健
(2015年3月3日)
筹建处领导、各位同志:
2015年是我们认真恪守董事长对张集煤矿提出的“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一年、实现目标”十六字方针,狠抓“十个三”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张集煤矿年底具备试生产条件的关键性一年。今天,矿筹建处组织召开2015年任务目标分解与重点工作细化会议,就是对2015年全年全矿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与细化,把责任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作为筹建处成员之一,根据安排,我具体负责全矿生产管理,协助总工程师抓好矿建工程外委施工监管,分管掘进工区、调度室。
下面,我就今年我分管工作重点、面临的各方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解决等方面向在座各位简要汇报:
一、全年总体工作目标
1、围绕“年底具备试生产条件”的目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实现全年掘进9170米。
2、重点抓好掘进工区、外委施工单位的生产管理,落实好调度管理,确保全年生产任务目标按期完成。
二、2015年具体重点工作
1、每月组织召开两次关于开展加快矿建施工进度会议。
2、根据生产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好加快矿建工程生产计划调整,做好工程衔接,组织完成月度、季度、的生产任务。
3、加强对外委施工单位的生产监管,对重点工程安排重点盯靠。
4、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标准、严格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5、做好精细化管理,提高矿井整体形象。
6、抓好材料管理,减少材料浪费实现降本增效。
7、加强对外委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为外委施工单位创造更好的施工条件。
8、加强员工的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9、按照矿下发的《关于加强工程进度考核的通知》以及《关于职能科室帮包区队安全生产的实施方案》两项文件抓好层层考核工作。
三、影响本矿建进度的几项主要问题。
1、施工环境影响:我们都知道,张集煤矿三条暗斜井,其每条总长度均为1286米左右。从目前已施工的暗斜井来看,且都为14—22度下山掘进,以后随着巷道进一步延伸,坡度将越来越大,地温将越来越高,工作环节也将逐渐增加,劳动环境也随之越来越恶劣,工人则耐受着高温、饥渴的考验。
2、地质条件影响:从轨道暗斜井、回风暗斜井、1302轨道顺槽掘进揭露情况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岩性变化较大,尤其回风暗斜井,一个小班两排锚杆任务,但一次想完成割两排再支护的情况不多,很多时候随割随落,顶板不好控制,锚杆锚索紧跟迎头支护,打锚索支护时间太长,向迎头运两次支护工具和材料、包括初喷,浪费大量时间,严重制约掘进速度。回风暗斜井(下段)迎头揭露煤层,淋水大增加了喷浆难度、排水时间。另外,多处巷道浆体开裂严重,二次支护、-950m井底车场巷道及交岔点施工处巷道断面大,弯巷掘进较多,掘进机优势发挥不出来,顶部够不着,帮部不好刷,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矿建工程进度。
3、运输环节的影响:从二月份施工情况看,-950m水平1、2号交岔点施工及避难硐室开始施工,三中车场、四中车场施工共四个迎头出矸;巷道坡度大,集中出矸,皮带负载大,增加了出矸难度,为保证正常出矸各迎头需要分时间段出矸,各迎头需提前做好准备,大块矸石要提前破碎,避免大块矸石上皮带,造成运输影响。8-9月份轨道暗斜井改绞期间,回风暗斜井(下段)皮带将担负着1302轨道顺槽、回风暗斜井、胶带暗斜井、三中车场、四中车场、-950m井底车场巷道及内外水仓、泵房、变电所等多个施工迎头的出矸问题,运输环节将面临很大压力。
4、人员及装备环节的影响。掘进工区现为188名职工,其中,去年招收的之前毫无煤矿工作经验的新工人占据比例较大,现场业务技术操作水平低。另外,外委施工单位在人员素质、现场劳动组织、人员调配、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薄弱环节,急需改进。今年掘进任务近9000多米。由于目前无火工品,掘进工区仅靠两台260综掘机掘进,岩石硬,地质条件复杂,进退机工序复杂,进度慢。外委单位在掘进设备等方面,更是存在制约,外委单位施工的胶带暗斜井(中段)、轨道暗斜井四中车场、福建华星三中车场,都在使用钩机掘进,钩机使用容易出现故障维修时间较长,造成施工进度慢,无法保证完成月度生产计划任务。
四、解决影响矿建进度的问题要采取的措施。
(一)是围绕“十个三”工程建设,各部门、各管理人员、各班队长都要给自己定目标、定计划。结合“掘进月度大会战”、“班组建设”、“亮点工程”、“标杆区队”、“职能科室帮包区队”、“工程进度考核”等活动与制度的穿插开展,做到工作职责明确,围绕“十个三”的要求,细化每一项制度,按照“十个三”工程建设的标准严把现场施工质量,达到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保施工进度。同时对矿其它各基层单位以及外委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中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
(二)是加强对掘进工区、外委单位的监督管理。掘进工区目前180余名职工,其中新招、入矿不足一年的职工占据70%,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外委单位由于多数是社会上招收的临时工,技术力量薄弱,工程质量观念淡薄,进度观念淡薄。在2015年将重点加大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力度。签订好《师徒合同》,搞好技术传帮带。要求掘进工区与外委施工单位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保证出勤率,要求上述单位细化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细化麦收保勤、秋收保勤等制度,确保一线职工出勤率,保证正规循环作业。
(三)是2015年需要统筹规划的安装工作比较多。轨道大巷永久管路安装,胶带暗斜井安装及-950泵房及变电所供电设备安装,排水系统安装、1302采面切眼安装等,工程多,任务繁重,都需要提前考虑。并抓紧成立一只专职的安装队伍做好接续工作安排。2015年试生产前多处地段巷道变形、底臌需要修复,要提前考虑安排人员处理,否则会对试生产前各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回风暗斜井增加一部5T电瓶车投入使用,负责轨道暗斜井、胶带暗斜井、回风暗斜井1302轨道顺槽、-950运料、出矸。矸石运输压力很大,要提前考虑解决避免影响生产进度。
(四)是定期组织各生产部门、外委施工单位召开优化施工工艺讨论会、科学合理组织生产,解决现场施工困难提高生产进度。各生产单位要相继成立科技创新小组,集思广益,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解决轨道暗斜井和回风暗斜井矸石运输问题,组织设计轨道暗斜井矸石储存仓配合耙装机装矸系统安装。
(五)是要抓好各项生产制度的落实与考核。关键在三点:一是对号入座,要针对本单位、本部门、本岗位承担的工作任务了然于胸;二是细化分解,对照各自的任务和责任分工,迅速抓好再分解、再细化、再落实,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任务,“千斤重担众人挑”的抓落实格局。各部门要加强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考核。加强对近期下发文件执行与落实情况的监督与绩效考核。同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与对单位、部门和个人的目标考核、述职评优、干部任用、奖金发放等事项挂钩,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兑现。筹建处领导、各位同志,作为张集煤矿筹建处生产副总指挥,在2015年,我要继续恪守本职岗位,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扑下身子,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把干劲用在抓落实上,把重点放在求实效上,时刻将“十个三”工程建设中的“不等不靠、亮剑必胜、首问唯我”十二字作为个人座右铭,埋头苦干,不遗余力,圆满完成筹建处项目部安排的2015年各项工作任务,实现目标!谢谢大家!
第三篇:小班下体育教案:放鞭炮
活动名称:体育 活动内容:放鞭炮 活动目标:
1、练习蹲跑,纵跳的基本动作
2、能够听信号并遵守游戏规则
3、感受过新年放鞭炮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放鞭炮的经验
2、场地四散摆放“树林”、“汽车”、鞭炮、等在幼儿跳起来可以摸到的高度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幼儿围圆
1、游戏:我是一个小鞭炮
2、游戏:蹲着放鞭炮
3、儿歌:我是一个小鞭炮,穿红衣戴红帽,请你快来放鞭炮,1、2、3 嘭嘭嘭!
二、出示小鞭炮引出活动内容
1、你玩过鞭炮吗?什么时候玩的?怎么点鞭炮的?
鞭炮点着了会发出什么声音?鞭炮点着了在它爆炸前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结:春节的时候会放鞭炮,发出砰砰的声音,找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2、第一次玩游戏,随便躲起来,鞭炮没爆炸
提问:放鞭炮咯!哎呀,原来是疯吧鞭炮吹灭了。
强调规则:当老师喊“快跑”是,是要爆炸啦。听到后再跑到安全的地方躲
3、第二次玩游戏,随便多,鞭炮响了
强调规则:小朋友找位置躲起来观察,师生齐数1、2、3砰!
4、第三次玩游戏:用小鞭炮作为标记规定为不能多的地方,(树林后放一只,作为不安全地带)幼儿找安全的位置多,鞭炮响了。
创设情境:过元宵节了,我们在放鞭炮把!有些地方变得不安全了哦,大家要仔细看清楚了,并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5、第四次玩游戏:这次老师不提醒幼儿,将其放在汽车和套圈里做记号,观察幼儿能否仔细观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小结:你们真会观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三、放松活动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玩了点鞭炮的游戏,可是他却是个危险的东西,以后要玩的时候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当点着鞭炮的时候一定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千万不要伤到自己。
第四篇: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及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目标的反思
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及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目标的反思
摘要: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查阅近几年的中文体育期刊,输入关键词“体育教学目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文献进行综述,阐述了研究的概况,总结和反思了所存在的问题,为以后更加深入的研究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目标教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被广大教师普遍认同和接受。但是在具体备课中不少教师对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表述还存在着一些茫然和困惑,具体为现在没有掌握目标的特点和准确的目标表达方式。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中反映学生学习后行为变化并产生效果的重要依据和标志,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偏差,及时矫正,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控制,能有效的促进教师重教向重学转换。
一、对于概念的界定
1.1目标、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
所谓目标是指某一活动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达到的境地和取得的结果。目标通常是一个体系或一个系统,具有方向性、层次性、网络性、可操作性和挑战性。通过制定某一实践活动的目标,可以使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明确活动的方向,提高实践活动群体的凝聚力,并通过实践活动目标的推动作用,最终实现实践活动的目标。
广义地讲,教学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这种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概念在《教育大词典》中解释为: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育管理学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术语”。《现代课程论》一书阐述目的与目标的关系时,认为:“目的含有方向的意味,表现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价值,目标含有里程的意义,表现个别的、部分的、阶段的价值”。[1]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目的,新课程把它称为“课程目标”,是由国家政府规定的学科教育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制定各阶段教学目标、专题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和指导。区别在与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它是由国家政府制定的,其要求是概括和宏观的,其描述则是笼统和抽象的,如“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因此,它难以测量;而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下位概念,是由每一位教师制定的,是对学生一堂课后必须达到的学习结果的一种规定,一般采用具体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学生能准确的完成百米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因此,它是可测量的。
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在教育大辞典和体育科学词典上均未查到,只有查到百度百科和潘绍伟主编的《学校体育学》中的概念: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的亚目标,它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1]还有其它的解释: “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2]以上概念与教育学中的概念基本类似,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其一是体育教学的预期目标,也就是在体育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预设目标;其二是体育教学的结果目标或达成的标准,也就是实施体育教学之后的评价目标。
1.2体育教学目标的内涵与外延
学科中包含了以下几个不同层面的目标: 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目标、课外体育目标、学习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体育课目标等。这些目标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也具有教强的关联性,但这些目标有的是同一个层面的,有的是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可被理解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上接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目标,下承水平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等,构成一个较为连贯的目标体系。目标的概念表述,体育教学目标可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2)作为预设的体育教学目标与作为结果的体育教学目标必须具有一致性,才能实现两者的对接,并确保体育教学的实效性。(3)体育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测量性,教学目标既是预设的标准,也是验证体育教学效果的指标,应具有可测量,可评价的性质。(4)体育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学习者在学习基础和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可将教学目标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 合格层次(符合课标的 最低要求),中等以上层次(基本符合课标的标准要求),优秀层次(符合或超出课标的最高要求)。在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特征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外延。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由于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因此,本文在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的划分时暂不考虑在内,由于本文所指的体育教学主要是指中小学体育教学,因此,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可分解为图 1所示:
在以上各教学目标的外延中,有关学期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水平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较为清晰: 两个学期教学目标之和等于一个学年教学目标“几个学年教学目标之和等于一个水平教学目标(小学阶段每二个学年为一个水平,初高中阶段三学年为一个水平)。较为复杂的是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学期教学计划是由每一个具体的课时所组成的,每一相邻的课时之间基本没有直接的关系(课时之间有各种编排方式: 间隔排列“连续排列”综合排列)[3]。因此,在学期教学计划中,我们很难看出课与课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要表明课与课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是单元教学,单元教学计划若作为独立的一个内容,它是可以呈现的,但它只是一个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内容,虽然在学期教学计划中无法呈现单元教学,但它却是各课组成的基础与依据,缺失这个基础与依据,那么学期教学计划中的各课就无法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进行编排了。
二、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2.1新课标下制定目标的方式有两种:
1、按照水平来制定。要制定课程目标,先要选定学生的学习领域,体育课共分成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一般只选择其中的三个领域,因为领域选择的越多,课的目标越是难以实现,这样就会影响课的质量。选择好领域目标后,再按照水平来制定符合水平条件的目标。
2、按学生的发展的三维观来制定。三维观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现在新课该中大多都是围绕三维观来制定目标的。
2.2制定目标的对象
不管什么课,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新形式下的体育课更关注这一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是学生的能动状态为基础,一切都要以学生为主,自己为辅。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而不能为自己的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有些老师为了要让自己在上课声音响亮一点,就在目标中制定了这样的一点:学生们在学生中互帮互助,教学教态自然,声音洪亮,这显然的正确的。教师的活动千万不能来目标中出现,它只能体现在教案中。
2.3、制定目标的内容
写教案就和写文章一样,写文章要求要围绕中心,论点要明确,论述的范围要小,这样才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制定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事实上也是同一回事,要求选择的学习内容范围不要广,因为范围广,学生学习的内容就多而复杂,学生就不容易接受,老师也不容易把握教材。因此,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不光要写清楚教的内容,还要把关键的教学重点写也清楚。如:上立定跳远一课要制定目标,一般老师都会这样来制定:让学生学会立定跳远动作。这样的目标很笼统很粗糙,立定跳远的动作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好它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它分成起跳、腾空、收腹、落地四个步骤,光一节课是不可能完全掌握的。因此,就要根据所学的课是来制定学习的内容。
三、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与方法 3.1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
3.1.1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新修订的体育课程标准内含四个目标: 运动参与、体能、运动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因此,在制定各个层面的体育教学目标时应与体育课程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保持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单元教学、课堂教学的衔接性与一致性,否则会破坏体育教学目标的连贯性与整体性。3.1.2 依据体育教学目标的不同性质
体育教学目标可划分为行为性与非行为性目标,行为性目标表述法是指需要精确陈述学习者学习结束后的结果,如学生在学过篮球投篮这个单元后,需要进行投篮准确性的测试,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10次投篮投中5次以上。而非行为性的一般具体目标则是指态度或情感等一些无法运用量化表述的内容,如学生学完篮球这个单元,学生将理解篮球的含义、篮球技术的种类、篮球明星、篮球比赛规则,表现打篮球的能力,喜欢篮球运动等。因此,体育教学目标可分解为行为性目标和非行为性目标,行为性目标必须表述具体、准确、可测;非行为性目标则不需量化。
3.1.3 依据行为性体育教学目标表述规则
表述恰当的行为性目标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包含要求达到的具体内容的明细规格;(2)能用规范的术语描述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明细规格。[9]我们通常运用的是ABCD法来表现行为性教学目标: A(学生),B(行为),C(条件),D(标准)。专家西登拓朴的“条件、标准、课题”三点论模式[10]与 ABCD模式是一致的,只是省略了A(学生)。按ABCD法,教学目标可表述为:“初中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教学对象),能在2min内(条件),完成篮球运球上篮来回2次(行为),投篮准确率达100%(标准)。”
但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若以班级授课制为基准,我们认为在ABCD法基础上,增加一个C(Collective)。为什么要增加一个C(Collective)因为ABCD法中所述的 A(学生)虽然表明了教学对象,但没有具体说明班级教学中学生的状况,因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更为普遍;其次,就班级群体教学视角来看,全体学生(100%)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既是一个理想中的目标,也是一个贯彻教学理念的要求,但实际上,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习的基础与层次不同,达到 100%掌握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一个现实的目标,而这个现实目标的标准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与要求来定,如定位与使90%的学生熟练掌握技能,10%的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技能,那么这个单元教学的现实目标是递进的。如单元教学共 3次课,第一次课 40%的学生熟练、40%的学生较为熟练、20%的学生基本掌握;第二次课60%的学生熟练、30%的学生较为熟练、10%的学生基本掌握;第三次课就达成了90%的学生熟练、10%的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因此,在阐述教学目标时,不能仅仅说明教学对象,而应更明确地表明班级教学中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不同程度的数量等状态。
3.2 体育教学各类具体目标的制定方法
3.2.1 运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编制方法运动知识
主要包含运动技术的原理、线路、环节、次序与要求和有关身体知,没有这些内容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运动知识目标虽不是体育教学的重点,但也是必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不需单独理论授课来达成,因此,运动知识目标可放置运动技能目标中阐述,测量时则可集中统一进行理论考核与测试。在编制运动技能目标时,我们需要考虑ABCD的同时,还要关注其它两个层面的标准: 一是定量化标准,如投篮“几投几中”,100m几秒、跳远跳几米等。但仅仅于此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运动成绩的评价标准,如果仅用运动成绩评定方法来评价学生学习,那一定的不合适的,因为跳远远度与跳远技术之间没有因果的关联,相反,现实情况是: 学生所取得的跳远成绩往往都不是跳远技术学习的成果,只有少数人是运用良好的跳远技术来获得成绩的,但他们是少数运动尖子;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运动技能另外一个评定标准,那就是运动技术掌握程度的评价标准: 很熟练、熟练、比较熟练与不熟练。总之,在单元教学结束时,描述运动技能目标既要有运动成绩定量标准,又要有运动技术定性标准。以“挺身式跳远”(共8课时的第2 时)为例,运动技能目标阐述见表 1
3.2.2 运动参与目标制定方法
制定运动参与目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基本属于非行为性目标。严格地说,“参与”要体现以下几个指标:(1)参与的行为状态: 分为自主参与、动员式参与和消极参与三种。(2)参与数量: 个体参与与集体参与(3)参与的持续性: 间断参与和持续参与。根据以上思路,以排球传球为例,编制情况可参 考表 2。[11]
四、体育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体育教学目标重要性是无容置疑的,但这仅仅为理性层面,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所呈现的教学目标却远不如理论阐述的那么理想,人们经常会看到体育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形式主义、自由主义倾向;很多教学目标相互雷同、大同小异,去掉运动项目之后则可相互替代;有的教学目标说些大道理,根本看不出体育教学所想要达成的结果等等。造成体育教学目标混乱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课程标准中有关四大目标的具体含义,要求等不够明确,导致体育教师无从着手;其次,从课程目标、水平目标到单元目标再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几个层次的演变,比较繁琐;第三,体育教师的惯性所致!传统的做法比较简单,如填充有关身体健康、掌握技能、合作意识、心理健康等词语即可。因此,有的体育教师为了省时省力,就学会了套用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用词或沿袭原先的做法,至于能不能实现这些目标却很少考虑,从而出现了形式主义倾向。[8]
五、健康第一、增强体质、培养“三基”、全面发展、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反思 5.1 “健康第一”的反思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肯定了体育教学对健康可以有促进作用。因此许多学者一直坚持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健康。
也是否因为体育课程中身体运动与学生健康之间有关系,把增进学生健康作为体育课开课目标呢?事实上体育课它仅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一个具体环节或措施。并且以“健康”为目标的体育课它的关注点并不在于运动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而是集中在运动负荷的大小,因为合理的运动负荷是改善健康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大部分学校实行的平均每周 2 学时,每学期 36 次的体育课在时间上不可能使学生的机体获得足够的负荷,体育课无论在单元时间上,还是在课的间歇上均无法按照科学健身的机理进行安排。
再谈谈健康,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每个人的健康,影响的因素很多,如生活条件、营养状况、作息制度、遗传、医疗水平、生活环境等等[2]。把千百万中、小学生的健康交给体育教师来负责,未免责任太重。这样看来,“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存在着不足,值得反思。
5.2“增强体质”的反思
把“增强体质”作为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困惑。多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除了身高体重比以往略有增长外,学生的耐力、力量和肺活量都更差了。许多研究表明,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有多种:1)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包括锻炼时间和强度均不够;2)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的变化,而运动时间明显减少;同时,热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和习惯也不尽合理;3)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升学压力的加大,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影响学生健康的不可忽视的原因[3 -4]。这些研究表明,学校体育教学只是影响学生体质的一个方面,不能把学生体质下降的所有原因都归于学校体育教学。通过体育课的身体练习是否能达到“增强体质”的体育教学目标呢? 事实表明通过身体练习,确实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但这绝非就等于学生的体质就增强了,因为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包括体格、体型和身体姿势。增强体质也绝对不是单靠体育课上的身体练习就能实现,只能说体育课上身体练习,在“增强体质”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己。
5.3培养“三基”的反思
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简称传授三基)是体育与其他学科最具共性的目标。由于体育学科教学内容方面的特性,体育课程理论上略显幼稚和研究的不够深入,使得这个体育教学思想的认识也存在问题:首先,学科内容的“基础”和“基本”是根据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以及人为的要求(如高考的要求)来确定的,而体育学科在这两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性。因此,体育学科的“基础”和“基本”至今不太明确。其次,体育教学内容的庞杂和身体练习的“一项多能”和“多能一项”的特殊性,使我们确定体育的“基础”和“基本”更加困难。最后,以终身体育实践的需要来考虑体育学科的“基础”和“基本”是一条现实的思路。但在把“实用”当作“实用主义”的思维定势下,在终身体育思想尚未完全被人们接受的条件下,这方面的研究和工作还显得相当缺乏[4]。因此,对于什么是体育学科的“基础”和“基本”还只是初步的认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不能说“传授三基”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目标了。5.4 “全面发展”的反思
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思想是:“体育教学不仅要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经常锻炼身体的兴趣,注重能力、习惯、和个性的培养;还要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理解体育与健康、对体育与多样性的理解。可以说“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几乎涵盖了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的各个方面。因此体育教师面对“全面发展”思想就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在组织教学,如何全民发展进一步体系化、层次化、具体化和行为化,并使之更具可操作性、评价性,将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事实上不能面面俱到、多重并举的。自古至今杰出人才的发展都是要突破一定协调格局的,甚至放弃一部分追求,只管单峰拓进。鉴于此,应当重新审视“全面发展”的主张[5]。
5.5 “快乐体育”的反思
“快乐体育”内涵为:“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学生在遭受失败与挫折、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实践的目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部分教师错误地理解了“快乐体育”思想,将其异化为:“快乐”目的化,偏离体育课的本质功能;异化为“放羊式”教学;“快乐”绝对化,忽视意志品质的培养;对学生表扬过度使其缺少挫折感;追求娱乐的同时淡化竞技。其实快乐只是体育的一个元素,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教学方法。快乐体育应把出发点定位于学生的间接兴趣(所谓间接兴趣是指人对活动的结果及其重要的意义有明确的意识后产生的兴趣)。笔者认为,体育课必须有体能训练和技能学习才能实现体育课的目的和价值,苦中有乐是体育的魅力。奥林匹克主义是这样定义体育的:“体育必须与教育和文化相结合,通过体育使人的身、心、智和谐发展,在奋斗中寻求快乐,树立良好榜样,遵守社会公德”所以说快乐只能是体现体育价值的一部分。
六、总结:
新课程在不断的探索、学习、感悟中已经走过了近8年。在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体育与健康课也在不断的深入理解与探究,从传统的体育教学转变到新课改来的体育教学中,思想波动颇大,旧的教育体制总教学目标就是以体育课三基为目标,围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而组织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这三年的课程学习情况来看,新课程在体育与健康课的实施效果还是很好的。课改以来体育教学开始提倡向三个健康转变,我们的教学也开始从单纯围绕技能技术的教学而开始向如何促进学生的三个健康转变。
体育与健康课是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目标为发展观,这样就更加深入到了把体育带入到了一种文化的氛围中,同学们在认识上提高了,主动的参与性更强了,从而对我们所要达到的在快乐中提高每位同学的健康指数更迈进了一步。在这三年的教学中,明显的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了,掌握技术的水平也更全面了,自发性也较从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我本人的课堂上就明显的感到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位同学都能够相应的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与成就感,真正的以发展学生的个性成长为己任,这样的课堂效果就完全的好于从前以课本为主,不尊重学生感受,缺乏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老模式,而导致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的培养。所以我认为新课程是我们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原教学大纲中教材使用不够灵活,内容过于单一,教学形式单调枯燥,只强调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兴趣的形成。例如学生掌握了掷铅球的技能,但走出校门之后,却无从着手锻炼,你能想象一个人在公园扔铅球的话,别人不说精神病才怪呢。所以,体育教师们吃了苦、费了力,学生们受了累掌握了一些技能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至于让学生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更别想了。所以说体育课单纯的以练习身体素质为目标是不行的。
新课程改革的初级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十分完善的地方,所以我认为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真正领会到改革的目的,意义踏实的走好每一步,而不是太表面形式化的去脱离教育目标,这样才可以把新课程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紧紧抓住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真正培养起学生一项或几项的体育兴趣和技能,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也能和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国民身体素质才会持续提高。
进入 21 世纪以来,学校体育教学经历了新一轮规模空前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体育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当前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在实践中出现很多困惑,它需要我们不仅要总结经验,更要以理性和睿智进行反思与超越,进行多角度的批判性思考,走出误区,化解困惑。
[1]姜志明.中国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56.[2]张洪潭.再谈技术健身教学思想[J].体育与科学,2004,25(1):70-73.[3]胡爱武,樊炳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4):68-70. [4]宋会君.体育教学目标的反思与整合[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05.[5]张洪潭.体育教学目标基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19(2):3-4.
第五篇: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策略
摘要:新课标准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生增进健康的重要途径。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有明确的指向性。文章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的基本步骤四个方面的探讨,以期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教师、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等提出充满新意和较为完整的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也依据新课标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探索。作为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第一步,设置好教学目标,重视课前的目标预设,按照目标要求精心打造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保证体育教学实践活动新课程理念的达成和实现,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通过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设置教学目标的依据以及在设置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的探讨,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对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
201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其中有关教学目标做出以下具体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通过对以上《新课标 》中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描述,我们对新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学目标有两个方面的认识:
首先,新课程体育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它是基础目标,是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熟练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目标的载体,“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它是关键目标,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目标的桥梁,对于课堂教学知识技能的形成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促进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它是终极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升华,当学生将掌握的知识技能、经历的过程、形成的方法都升华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时,教学就会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健全发展的终极目标。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类型,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新课程体育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现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运动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体能发展目标是体育教学核心目标,学生通过视觉感知教师身体运动影像,通过听觉感知教师讲解运动的原理与方法,最重要的是通过身体的实践操作将运动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具有切身体验的身体知识与可观测的运动技术,最终实现运动技能的掌握。因此,运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主体还是运动技能目标,运动理论知识与身体知识则为运动技能目标服务;情感目标包含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从心理学理论分析,情感可拆分为二个具体的内容:心理与社会适应,而心理又可分为人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包含注意、记忆、意志、情绪、态度、兴趣等,这部分内容可与课程标准的“运动参与”相对应。而个性心理与社会适应可合为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体育教学目标是人们为达到体育教学的某个目的在行动过程中设立的各个阶段预期成果以及最后的预期成果。它是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行为的准则。教学目标一旦确立,就会对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和组织以及教学方式的选用和创新、教学评价的建立等产生影响。
(一)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向导
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预期结果,对体育教学过程起着引导作用,使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活动有明确的方向,从而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成功的教学目标除了明确的陈述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外,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期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理定势,同时能使学生明确教师的主要授课意图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向。也就是说,体育教学目标设定技能的明确与否对教师使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目标及最终的教学效果起着自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体育教学目标定向正确,即可以获得正向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定向错误,则只能取得负向的教学效果。一名好的体育教师总是能在教学开始时就向学生提出明确而正确的教学目标,并以此来影响学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激励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
目标是激发人们动机的诱因。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鲁姆在其《工作于激励》一书中提出新的激励理论——期望值理论,认为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即激励力量=目标价值x期望概率。也就是说,对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此目标的激发力就越强。体育教学目标为体育教师指明了体育教学工作的预期成果,使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体育教学目标的不断实现还会使教师受到鼓舞,实现过程中的困难也会促使教师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所以明确、具体而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可以引领教师努力地工作;同时,体育教学目标也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了达成的标志,使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学习目标的不断实现会使学生受到鼓舞,实现过程中的困难也会使学生受到鞭策。所以,明确具体而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地学习。
(三)教学目标制约着体育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体育教学目标不仅在方向上对体育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在具体的策略运用上具有规约的作用。体育教学要取得怎样的结果?要达到怎样的结果,再达到怎样的结果?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怎样?这些都要靠制定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来明确。体育教学目标预先规定了体育教学的大致进程,体育教学的展开过程就是体育教学目标得以一一实现的过程。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体育教师通过教学中的信息反馈,能有效地调整和纠正体育教学中的偏差,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能紧紧围绕着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进行,一切教学活动以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准则,从而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加快教学进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为体育教学实践结果的测定和评价提供依据
对教学结果进行测定和评价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而教学评价的标准是来源于教学目标的,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展开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客观,是进行正确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一节体育课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那么本次课就可以被认为是较理想、有效果的教学。如果通过课堂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达不到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从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容易使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等方面综合分析和改进,而学生学习行为变化的程度也正反应了他们学习的实际水平。总之,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三、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依据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体育课程教学也应体现这一核心理念,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更应以这一核心理念为依据。然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置学生于被动从教地位。在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无论是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或内容标准里面,都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课堂教学的“主宰”变成课堂教学活动中平等的首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是对学生地位的尊重,而且是从深层次表明体育教学意义发生了变化,最终使学生明白教学目标是学生自己学习运动技术、促进和维护身心健康要达成的具体目标。课前设计教学目标虽然是教师的责任,但实现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课时教学目标表述时主语应该是学生。
(二)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为依据
新体育课程标准依据课程目标划分领域目标,根据领域目标划分水平目标,从而构成了:课程目标(具体化)——领域目标(具体化)——水平目标的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水平目标的具体化是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又分不同课时教学目标。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是首先确定教学任务后,同时规定了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比例,制定课时教学计划是依据大纲规定的基本教材和学时比例来确定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课时教学目标的。新课程是依据课程目标,确定四个领域目标,根据领域目标确定水平目标和内容标准,由水平目标的内容标准逐一对应选取适合达成目标的教学内容来制定水平教学计划。体育课程的水平计划是以单元教学计划形式构成的。课时计划是单元教学的片断,若干个课时计划组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学计划。教师要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安排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时教学计划,依据教学内容的功能价值、学生的需要层次、可得教学资源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其中有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体能素质锻炼目标、情感品质培养目标,并依据单元教学计划目标确定课时教学的重点目标。
四、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的基本步骤
通过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和设置依据的了解,现在我们借鉴一般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步骤来设置体育教学目标:
(一)目标分解
目标分解是指把中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或者是应该取得发展的心理品质具体化、结构化。即在学校体育教学总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分解,确定不同阶段的分目标,根据各分目标的最终要求,进行下一层的目标分解,形成相对独立的子目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根据学生的学龄阶段分别将目标分解到1——6水平阶段,每个水平阶段都分别设立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教学目标。
(二)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是指把教学目标分解成可操作、可评价的各种教学任务。针对学校体育教学而言,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运动项目的具体的体育活动,通过任务分析就使原本抽象的教学目标变得清晰、具体和便于操作。例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课中运动参与的目标是: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在对其进行任务分析时,水平一阶段的运动参与目标就更加具体: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积极、愉快地上体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如不旷课,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等。
(三)起点确定
起点确定是指设置体育教学目标时要明确学生的运动技能、知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任何一种教育都是在学生的已有的教育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现有的运动技能、知识和心理水平直接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是否能够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应有的发展。任何教学都必须确定教学的起点,这是符合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例如,在 3 水平五高中阶段对篮球技术的学习,需要先了解学生在水平一至四阶段学习篮球基本技术的情况,然后才能在学生的已有水平上施加影响,使教学更具针对性,篮球的技术水平提高更快。
(四)目标表述
目标表述是教学目标设置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将已经构想好的教学 目标表述出来即形成文字,才能称之为规范的教学目标,才能为教学活动确定方向,才能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表述出来的教学目标要具有有效性、可行性、普遍性。目标表述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目标表述时应注意主语是学生而非教师,因为教学的效果是以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为评价依据的,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例如在以往的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的陈述:“通过本次游泳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漂浮滑行技术”。这一陈述不明确、不具体、不规范,缺少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条件和最低标准。我们应将这次课的教学目标改为,“学生(行为主体)通过本次游泳课的学习,能够在没有任何辅助条件的情况下(行为条件),蹬边俯卧滑行(行为动词)至少5米(表现程度)”。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地位、设置依据、设置步骤,能帮助广大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设置适合的教学目标,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具实效性,必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原动力。参考文献
[1]刘俊凯 论体育教学目标分类 [J]体育学刊,2013(5):79—82 [2] 邵伟德 刘忠武 李启迪 体育教学目标论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9):96—100 [3] 余云德 论体育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与表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51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