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时间:2019-05-15 02:3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学案例与

反思

一、背景介绍

《认识周长》是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节的主要目的是把熟悉的生活现象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将实际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案例描述、片段一:创设情景,感知“周长”。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美景,并解说:同学们,秋天到了,树林真美!形状各异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

师:你会把树叶的边线描下来吗?

生:能!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树叶和纸,请同学们用铅笔把树叶轮廓描下来。

学生在认真地描。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描的?

生1:我是沿着树叶的边缘来描的。

生2:我从叶子的尖开始描,一直描到树尖,刚好是一圈。

师:说得好,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把叶子拿下来,看看它的轮廓。

师:像这样的一圈,我们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叶子的周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数学王国里的——周长。

2、片段二:操作体验,感悟“周长”

师:周长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能找到,例如:数学书的封面,我们一起来摸一摸它的周长。

师:怎样才能保证刚好摸一圈呢?

生:从哪里又回到那里。

师:对!下面我们开始找周长活动,找一找我们身边哪里有周长,找出来以后摸一摸并和同伴说一说你找到的周长在哪里?

小组活动后汇报

生1:桌面有周长。(面向全班摸了桌面的一周)

生2:我找了铅笔盒,这一圈是它的周长。

生3:黑板也有周长。

师:请你出来指一指好吗?

生3:演示一次。

师:真不错,周长就在我们的身边。

生4:硬币也有周长。

师:太棒了,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周长。

师: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形、长方形,摸一摸它们的周长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1:长方形的周长是直的,圆形的周长是弯的。

生2:长方形的周长直的,圆形的周长是滑的。

师:物品有周长,图形也有周长,那么什么叫周长?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1:长方形的一圈就是它的周长。

生2:图形几条边合起来就是它周长。

生3:沿着物品边缘绕一圈是它的周长。

生4:图形边缘一圈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你的表述都很接近,怎样表说才更准确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图形哪些有周长?

师:图

2、图4为什么没有周长?

生:因为它有缺口。

师:没有缺口的,数学上叫做封闭。什么叫周长,该怎么说才完整?

生:封闭图形一圈的长度就是周长。

全班一起归纳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3、片段三:合作交流,量、算周长

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形,请叫出它的名字。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的周长是多少?

生1:用尺子量。

师:真会思考,你想到测量工具。怎样量请你来示范一下。

生1:选了长方形,边演示边说:先量出每条边的长度然后把它们加起来。

生2:(急切地):其实不用每条边都量,只要量出两条边就行了。

师:量哪两条边?为什么?

生2:量长和宽,因为长方形的长是相等的,宽也是相等的。

师:量完怎么办?

生2:长×2+宽×2。

师:太精彩了,你根据图形的特征想出这么好的方法。其实量、算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大家一起合作,一定会找出更好更多的方法,想亲自尝试一下吗?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图形,2人合作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运用手中的测量工具,量、算出它的周长。(注意不够整厘米的按整厘米计算)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生1:我们选了三角形,先量长的边是16厘米,另外两条分别是12厘米、10厘米,一共是38厘米。

生3:我们选了正方形,边长是8厘米,加起来是32厘米。

师:除了用加法,还可以怎样算?

生:还可以用8×4。

师:其他图形呢?

生4:我们选了五星形,先量出一条边是厘米,然后用×10=0厘米。

师:太厉害了,你们根据五星形的特征,灵活地量、算出它的周长。

生:我们选了圆形,用软尺把它围一圈,大约是0厘米。

师:真了不起,硬的不行用软的。

生6:(急切地)还有方法,先在圆形上作记号,然后在直尺上滚动一圈。

师:你想得很周到,先作记号再滚动,真是好方法。

师:除了圆形还有哪些图形可以运用“滚”的方法?……

教学反思

《数学和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周长》这一,体现了在新一轮程改革中,教师更应着力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材料

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本节应该达到的主要教学目标。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树叶、各种平面图形、测量工具)堂上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各种图形周长计算方法,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重视概念的建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新标的基本理念。在教学《周长的含义》时我设计了“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自己的实践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对周长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学生摸周长时,感受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线是直的,而圆形的边线是弯的。因为有了找、摸的体验,便能清晰地概括出周长的含义。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愉悦。

3、彰显个性,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探讨各种图形的周长的方法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争相发表意见,学生的个性在堂上得到充分展现,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堂上富有个性的评价,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状态,从而得出不同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不但使本节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升华,而且为后继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评价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激励着学生。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均处于理想的状态下,如果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话,那么这可视为一节成功的。而这些都得益于我校对题管理的实效性研究,在科学规范的题管理制度下,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将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第二篇: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周长》案例与反思

一、案列背景:

本课是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教材结合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周长,然后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有周长的平面图形,探索掌握周长,对周长有进一步的了解,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把本节课的内容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去。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力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案例分析:

①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教师用课件演示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的过程,并动态地画出边线,让学生观察。)生: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

师:说得很好。蚂蚁是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我们就把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称为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②探索新知

1、描一描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从网上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图片,想欣赏一下吗?请看(播放课件)这些树叶漂亮吗?想不想描下它们的形状来呢?(想)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指名学生演示沿着树叶边线一笔描出轮廓的过程。可以多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过程)

师:大家都描得很漂亮,很多同学都从不同的起点描完之后又回到了起点。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而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

2、说一说。师:平面上的图形都有周长。你能从我们的身边找出一个例子来,并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吗?(指名学生边说边指出来。)师小结并板书:围成图形一周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

师:现在我们要来动手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在测量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在测量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从哪里量起?(指名生说。)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在测量的时候呢,我们就应该先确定一个点,而在我们腰间最为明显的就数我们的肚脐眼了。在测量的过程中,被量的同学要用手指出自己的肚脐眼在哪个位置,方便测量的同学进行测量。进行测量的同学要注意,拉绳子的力度要适中,绳子应不紧不松,这样测量出来的数据比较准确。现在,我们就请一组同学进行示范。(生示范,其他学生指出在测量过程所出现的不足。)好,现在就请同桌同学两人一起来合作,动手测量自己的腰围。(学生开始活动)现在我们请几组同学来示范一下。(生示范)同学们都很棒,都能很准确地量出自己的腰围。

4、小结。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善于观察、喜欢动脑筋,所以呢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下面的闯关比赛。③、闯关练习

1、先看第一关,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师:这里有3个图形,请你选择其中1个图形,看课本45页第2题,做在纸上即可。都完成了吗?好,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上台来演示自己的成果。(展示答案: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13厘米,第二个图形的周长是10厘米,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是8厘米)。选择长方形的同学能说说是怎么测量和计算的吗?有不同的方法吗?大家真聪明,关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第一关谁成功了,请为自己加上100分!

2、继续闯第二关。(课本第45页第3题(2))

教师当场演示: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他们的周长一样吗?现在老师把第二个正方形沿虚线剪掉一块,变成了这样。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还会一样吗?为什么?小组讨论。学生说明理由。

师:让两个图形的边重合,可以看出,这几条边分别相等,因此只需比较其余两条边是否分别相等就行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两条竖边相等,这两条横边也相等,所以它们的周长相等。谁闯关成功了呢?为自己加上100分!(教师在说的过程中,课件演示比较2个图形周长的过程。)

3、第三关。(课本第45页第3题(1))

师:在闯这一关之前,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刚刚是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图形的周长的?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继续闯关!

教师当场演示:这两个是同样的长方形,经过加工它变成两个不同的图形。请问经过加工的这两个图形的周长还会一样吗?为什么?小组合作讨论。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为什么?(课件演示正确答案)这一关谁又成功了?请为自己加上200分!

4、小结。

师:通过一系列的闯关比赛,同学们都得了多少分呢?老师祝贺你们!当然,有的同学闯关成绩不是很理想,不要灰心,下次继续加油,找出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下次的比赛中迎头赶上他们!④、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回家后和你的家人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三、案列反思:

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既参与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感知周长的概念。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认为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建立周长的概念。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环节来帮助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在描一描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沿着它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乘胜追击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周长。2、通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强化周长的概念。

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测量腰围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再让学生先用合适的工具动手实践小组合作量出自己的腰围。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整个班级都沉浸在测量自己腰围抵消趣中!通过这个环节,拓宽了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深化周长的概念。

要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一系列的闯关比赛形式的练习,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第2关中,学生通过比较图形的周长,掌握了“平移法”。他们很快地便把这种办法应用到第3关中去。

当然,在本节课中我还存在一些不足:

1、教师所扮演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身为一个新教师的我在这一点的做法上还有所欠缺,应该再大胆一点,放手让学生去做、去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因为新课程下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

2、在“说一说”这一环节中,我只让学生片面地说出生活中有周长的物体,应该深入地引导学生指出物体的周长在哪里,进一步感知周长的概念。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这几个环节,还应该适量地增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然后对它的周长做进一步的研究。

3、在测量腰围这一环节中,尽管教师的指导是比较到位的,但这个过程太过于反复,显得有些复杂。

我相信: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学到了不少,成长了许多!而我呢,也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继续成长着。因为学生的成长是我的心愿,学生的快乐也是我的快乐!让我们携手努力:让轻松愉快的课堂带给学生更多的阳光雨露,让每一朵郁金香都焕发出自己的光彩!

第三篇:《认识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268-02

案例背景

为了加强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共同探讨在2011版新课标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新学期开学不久,笔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数学教学“观、评、研”活动,笔者执教的课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的第一课时。

由于三年级是周长意义的初步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基于他们已有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举例解释等直观途径来展开。在这些直观学习活动中,笔者预期学生的外显表现会是积极而多样的,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之初,笔者就在思考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课程的内容结构,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既贴近现实生活,又契合数学课堂教学规律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提高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回放

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61、6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边线和周长

1.认识边线和周长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动画。你们想看吗?秋天到了,一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一只小蚂蚁爬到树叶上,这只小蚂蚁特别爱运动,你看,它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开始运动了。大家仔细来看,这只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多媒体展示)。

你们也想跟着小蚂蚁一起运动吗?伸出你们的小手,随着欢快的音乐和小蚂蚁一起爬一爬。

小蚂蚁又运动了一圈,你能用一句话说一下,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吗?(生:沿着树叶边沿爬了一圈。)

师:树叶边沿的这条线叫做边线。小蚂蚁爬过的红色的边线的长度,大家知道叫什么吗?(周长)我们来听听小蚂蚁是怎么说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课题)

2.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和周长

看完了精彩的动画,老师还有精美的图片,同学们想要去欣赏一下吗?(多媒体展示图片)哪位同学能上来指一下,游泳池池口的边线在哪儿?

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

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可以找到周长的,请你指一指数学书封面、课桌面、三角板的边线和周长。(小组讨论后多媒体展示)

除了这些,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教室里,你再找找,还能找到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请同学指一指)

3.感受平面图形的边线和周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

学生自己描,师巡视指导,多媒体演示。

看来呀,同学们对图形的周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有两道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多媒体出示题目,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4.总结周长的含义

做完这两道题目,相信同学们对周长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能完整的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二、测量图形的周长

我们已经能够很准确的找出图形的周长了,那我们能不能想出什么办法,知道图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你可以用什么办法得到他们的周长呢?(用尺子直接测量)

下面我们就来小组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图形的周长,(P61试一试)。

提问:你是怎么算出图形的周长的?(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它三条边加起来的和,四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它四条边加起来的和。)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树叶的周长的?

方法: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三、巩固练习

1.请你口算出它们的周长。

2.你能算出房子的周长是多少吗?

3.师:好,同学们,学习这么长时间,我们来放松一些,看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干什么了呢?喜羊羊和灰太狼沿着图形的边沿比赛跑步,灰太狼非常得意他认为自己跑的路线要短一些,你同意吗?

四、全课总结

小朋友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你能想办法量出自己的腰围和大树树干的周长吗?

教学反思

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笔者和学生一起完成了“认识周长”一课的学习,回顾整个一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所得:

一、教学中的欣慰

首先就师生关系而言,虽然是借班教学,但学生能够勇敢地在陌生的教师面前展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将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而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抓住他们对问题看法中的闪光点作以引导,从而将其想法导入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在学生亲身感悟下,再经过教师的点拨进而成为学生的内知。

其次就教学目标而言,从本节课最后的练习和学生的成果展示看,知识目标落实得清楚得当,强化了对周长的感知。

最后就教师的评价而言,笔者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思路,挖掘他们对问题的内悟。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没有让孩子轻易从我嘴中得到表扬,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同学和老师真诚的赞扬。这样他们才会体味到真正的成功。

二、教学中的成功

1.尊重和深挖教材,没有对教材点评做过多的改变。

2.在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方面,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和挑战性表情的展现较好。

3.对教学重、难点的解决顺其自然,没有说教痕迹。

三、教学中的遗憾

1.对周长意义的夯实做得不够,没有让孩子对“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有更深的感悟。

2.在认识和测量物体表面的周长时,如果能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具体的物体,比如不同形状的树叶,在课堂上学生动手测量这些物体的周长,这样学生可能会容易理解些。

3.在巩固练习中,“喜羊羊和灰太狼沿着图形的边沿比赛跑步,灰太狼非常得意他认为自己跑的路线要短一些,你同意吗?”学生回答了多种方法,这是我在教学预设时所没有想到的,教学中没能充分利用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来加强对孩子创造性的思维、求异思维和自主研究方式的培养。

第四篇:长方形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长方形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2007年10月

王秀珍

案例一:

师: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图片?(出示一张放大的卡通画片,并标出长6厘米,宽4厘米)生:(异口同声)“哇!好漂亮的画片,给我一张好吗?

师:当然可以。谁来说说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画片?

生1:这是一张长方形画片。

师:大家能比划出这张长方形画片的周长吗? 6厘米 4厘米

学生一边比划,一边描述。师按生的描述,平移画片至右,显出画片框架图。

生:真神奇!董老师象个魔术师。

师:这个框架图一周的长度就是这张画片的周长。谁会计算它的周长?

生1:画片的周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我已经会算了。

生2:我还会用小棒摆出运算过程呢。(生解答,有的还利用图表描述过程)4厘米 6厘米

汇报展示解答方法。生1:我先算画片一条长边与一条宽边的和:

6+4①;再加上另一条长边6厘米

②,最后加上另一条宽边4厘米

③,就是长方形画片的周长20厘米。

生2: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把生1的①式6+4的和10,再加10就可以了。

生3:10乘2更简便!6+4=10(厘米),表示长方形画片周长的一半,所以10乘2就是它的全周长。生4:还可以这样想:第一步求出两条长边的6+6=12(厘米)

①,第二步求出两条宽边的和4+4=8(厘米)。

② 第三步:把两条长边的和加上两条宽边的和:12+8=20(厘米)

③,即长方形画片的周长。

生5:2个6和2个4都可以用乘法算:6×2+4×2=20(厘米)

生6:如果把画片的两条宽边看作与长边相等,那么,可以这样列式:6×4;因为每条宽边多看了2厘米,两条宽也多看了2×2=4厘米,所以再减去2×2=4厘米即:6×4-2×2=20(厘米)。

第五篇:《长方形的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知的建构要在学生自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案例

三年级第二学期

徐林平

一.案例背景

《二期课改》的初衷就是要求求教师改进教学行为,而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是教学理念的载体。课堂教学的改进,本质上是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行为,渗透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之中。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在学生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给卡片的一周镶上花边”为题材,提出了计算卡片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卡片的形状,探索、交流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的建构。二.教学片段描述

复习导入新课前我先让学生用手画一画各种图形的周长,接着出示一张长方形的贺卡,声情并茂地叙述:今天是小巧的生日,老师准备了这张贺卡。但这张贺卡不太漂亮,我们给它镶上花边(用手指一周)需要多少厘米的花边?(揭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1.量一量

师:现在,我们先来量一量这张长方形卡片的周长吧!到底该怎么量?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把量的尺寸记录下来。生:动手操作。

师:巡视边指导学生测量。

生:量出来了。(长方形卡片的长是21厘米、宽是15厘米)②算一算:

师:我们量出了长方形的长是长是21厘米、宽是15厘米。即它的周长是多少呢?请大家算一算,并说出理由。生1:21+15+21+15=72(厘米)(同时说出这样算的理由、想法)

师结合生的回答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生2:21 + 21+15 + 15=72(厘米)(同时说出这样算的理由、想法)

师结合生的回答板书:长方形的周长= 长+长+宽+宽 生3:21×2+15×2=72(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 2+宽×2 生4:(21+15)×2=72(厘米)(同时说出这样算的理由、想法)师结合生的回答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这张长方形卡片的周长,真是很了不起!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各抒己见,说出喜欢的理由和对算法的理解)师:这几种方法中觉得哪一种最简便呢? 生:…… 师:今后,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但是,如果能用最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更好了。三.教学反思:

1.以学定教 走向生本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复习完周长的意义后,并没有马上教学生怎么求长方形的周长,教学生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而是直接让学生独立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同时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自我感悟(如学生独立计算完周长后,要求学生在小组间说说自己是怎么求出周长的?怎么想的?)。

2.沿波讨源 重在探究

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的算法,对他们的不同算法,老师没有急于归纳到公式中去,而是让他们说说算的道理,引导学生得出最简便的算式,感悟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同时,老师没有以一个“权威者”的角色指出哪种方法是最简便、最科学、最合理的,而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究与计算的过程,自己去体会他喜欢或者能够理解的算法,真正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和“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

3.认知构建 在于主动

平时我们总把学生的认知构建建立在教师的传授上,以教师思维的方式复制给学生。然而,在本节课上,学生计算长方形周长的知识构建是在自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主动构建的方式比灌输式构建方式更有效益。

4.教学语言 讲求锤炼

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应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我在教学语言上,还缺乏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和激励语言,需要不断的锤炼。

另外数学语言要做到简洁而精炼,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突出重点,避免重复,还可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到说话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准确、精练,在这点上,我有待提高。

2010-6-5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

    三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的周长教学反思

    《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石礼涛 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周长的复习巩固,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巩固、理解周长的含义;2、熟知并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

    人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教学反思

    人教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教学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学习的一单元,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要通过本组的学习,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中年级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

    人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出了大名堂,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本组课文讲的就是这......

    人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小学语文第八单元教学反思 “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献出我们的爱”。分别由29课《掌声》、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31课《给予树》、32课《好汉查理》(略读课文)和《......

    人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pep 人教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let’s eat》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考虑到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所以本课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上完本堂课后,总体感觉是有......

    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