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小灯教案

时间:2019-05-15 02:2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制作小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制作小灯教案》。

第一篇:制作小灯教案

一、教学内容

《台灯设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2.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四、教学过程

1.欣赏。

(1)欣赏“长信宫灯”,学生根据其造型判断“这是什么?”

(2)教师在简洁的介绍中,让学生了解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艺术品,更是将实用功能与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相结合的照明用具,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灯”。

2.即兴造型。

(1)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个独特的造型,成就别具一格的“人形台灯”。(注意灯的位置摆放)

(2)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创意台灯,教师及时指出:这些台灯已模糊了普通台灯结构,在巧妙的共用中,将美观与实用悄悄的结合。引出课题——创意台灯设计

3.移花接木,创意台灯。

(1)出示一造型优美的高脚酒杯,提问:如何利用它的特点使其变成一只新颖的台灯?

(2)课件出示源于生活的更多实物:如雨伞、花瓶、自行车、水果等,小组讨论: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构“创意台灯”。

(3)小组汇报有趣的创意,课件及时呈现各种“创意台灯”,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

4.细节点亮创意台灯。

(1)欣赏大师作品,思考“感动你的细节在哪里?

(2)课件定格于台灯细节之处,发现一些简单的元素如线、形等都赋予了作品永恒的魅丽,学生思考自己将怎样呈现设计亮点。

5.创作。

要求: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组合进行设计。

无论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灯,请你在某个细节的刻画中表现设计亮点。

6.评价展示。

(1)学生自我展示——介绍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

(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我最喜欢的创意细节。

五、学生作品

儿童网站(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小桔灯》教案

《小桔灯》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小桔灯”对表现小姑娘性格的作用,学习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品格; 2.学会恰当地使用修饰词语; 3.进行复述训练。[教学过程]

根据“我”与小姑娘交往的经过,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初遇小姑娘、探望小姑娘和离开小姑娘。

一、讲读“初遇’部分,着重理解修饰语的作用。

《小桔灯》写于1957年,它回忆了十几年前的往事,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重庆。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也是一个特殊的地点,想一想,特殊性表现在哪里?(1945年,正是国民党白色恐怖笼罩的时候,重庆是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国民党特务正疯狂地屠杀革命党人、革命群众,文章巧妙地暗示了这一背景。)在一个乡公所的楼上,“我”与小姑娘相遇了,文章先描写了小姑娘的外貌。哪些词语体现出小姑娘的外貌特点?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文中分别用“瘦瘦”、“苍白”、“发紫”、“短”、“破旧”等词语修饰小姑娘的脸、嘴唇、头发及衣裤,这些描写暗示了小姑娘饥寒交迫的生活处境。)

看着小姑娘打电话的一系列举动,“我”对小姑娘产生了一种同情心理,并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去探望小姑娘及她生病的母亲。

〔提示:讲“初遇”一段,教师可着重抓住小姑娘的外貌描写的文字,体会修饰语的作用。〕

二、学习“探望”部分,理解“小桔灯”对表现小姑娘性格的作用。学生默读课文:“我轻轻地扣着板门„„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教师提问: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可分为两层:一写小姑娘接待“我”,二写她为“我”送行。)

进到小姑娘的家,作者先写了她家的陈设。注意:作者反复使用了一个“小”字,如“小炭炉”、“小沙锅”、“小凳子”、“小矮桌”,这个“小”字说明什么?(说明小姑娘的家十分简陋,一贫如洗。)

家境如此清贫,而妈妈的病又是这样严重(“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小姑娘的表现如何?请找出关键语句分析。a.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安慰”一词体现出小姑娘在困难面前很镇定。b.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笑”这个词体现出小姑娘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年夜饭”让人想起这是除夕之夜,正是小孩儿放鞭炮、吃团圆饭的时候。小姑娘却在又小又黑的房子里陪伴着病危的母亲,没有欢笑,没有温暖,而她却“笑”对困难,这不得不让人对她产生由衷的喜爱之情。

指名,朗读课文:炉火的微火渐渐地暗了下去„„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教师可从三方面引导学生学习“送行”部分。①从人物言行看人物性格。“小姑娘”为“我”送行时,哪些动作和语言最能体现她的性格特点?(文章运用“拿”、“穿”、“挑”、“点”、“递”等动词生动地描述了“小姑娘”制灯的经过,她的这些动作,体现她处事镇定的性格。“小姑娘”与“我”话别时所说的话也很能反映她乐观的性格。如“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一句,说明“小姑娘”坚信妈妈的病会好起来;“我们大家也都好了”则说明“小姑娘”对未来生活怀着美好的憧憬。)

②理解“写灯”与“写人”的关系。

在“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一句中,作者先讲小桔灯的光是“朦胧”的,后面又说“眼前有无限光明”,这样前后矛盾吗?(“朦胧”是对“小桔灯”灯光的实写,而“光明”是指“我”受到“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鼓舞,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小桔灯在“黑暗”的山路上闪着“朦胧”的光,同样,“小姑娘”的形象在“革命胜利的前夜”闪着“桔红”的光。作者以“灯”写“人”,“灯”与“人”交相辉映。)③比较人物形象,加深认识。

“小姑娘”与《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年龄相近,他们的性格有哪些不同?原因是什么?(“小姑娘”生活在中国40年代的山城重庆,父亲王春林是个地下党员。“小姑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因此,她“镇定、勇敢、乐观”的性格与特殊时代和特殊家庭分不开。小弗郎士由一个顽皮厌学的孩子变为一个懂事、好学、爱国的孩子,也与“最后一课”的情景分不开,与阿尔萨斯人即将成为“亡国奴”的大背景分不开。可见,刻画人物性格时,作者必须注重对人物的生活环境的描述,离开了成长的环境,人物形象就会失去真实感,就会显得很单薄。)

〔提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得起”和“撒得开”。所谓“提得起”,是指教师善于抓住重点、难点,以精要的问题提挈课堂教学。上述环节中,教师先让学生分析人物言行,理解人物性格,然后扣住“朦胧”与“光明”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小桔灯”对表现“小姑娘”性格所起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思路明确而集中。所谓“撒得开”,是指教师能够想方设法拓宽学生的思维活动面,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上述环节中,教师巧妙地将“小姑娘”和小弗郎士两个形象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辨析,使他们懂得人物性格形成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度。〕

三、略讲第三部分(“离开小姑娘”),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三个问题:

1.王春林是“小姑娘”的爸爸,他给那些“被当作共产党抓走”的学生送信,以后也“失踪”了,这些内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它暗示了什么?(这些内容是以侧面描写的形式表现的,它暗示当时的重庆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正疯狂地镇压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侧面描写的作用在于突出“小姑娘”成长的家庭环境,同时以当时的恐怖气氛反衬出“小姑娘”的镇定、勇敢和乐观。)2.文章结尾写道:“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这个句子中,“好”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前一个“好”的含义是病好了,后一“好”的含义是指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3.这一部分,流露出作者对“小姑娘”怎样的感情?(深切的思念之情。)

〔说明:第三部分以侧面描写的形式暗示了“小姑娘”父亲王春林的身份,这使读者找到了“小姑娘”性格形成的原因。结尾一句则“说明这个小姑娘乐观和信心,在12年之后,早已得到了证实。”(作者语)〕

第三篇:小桔灯初中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小桔灯”对烘托小姑娘的精神作用。

2.认识小姑娘生活在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的社会,学习她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3.揣摩修饰词语对增强语言表达力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小桔灯对表现小姑娘性格的作用。

2.恰当的使用修饰词语。

3.复述。

教学方法:第一课时精讲全文,分析人物形象,提示中心,使学生有个整体认识,第二课时以练为主,讨论写作特点,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都同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社会生活是个更广阔的领域,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描绘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刻画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小桔灯》故事发生在解放前的重庆,读了这个故事,你会喜爱和敬佩那个镇定、勇敢、乐观的小姑娘。

默读课文,正音解词:

仄(zâ)挪(nuó)掀(xiān)唇(chún)聊(liáo)髻(jì)揉(róu)捏(niē)叩(kòu)愣(lâng)瓤(ráng)瓣(bàn)盏(zhǎn)

①仄仄:形容狭窄。②无聊:此处是由于清闲而烦闷之意。

③越发:更加。④朦胧:月光不明,这里指小桔灯不亮。

⑤光景:表示对数量(时间)的估计。⑥灵巧:灵活而巧妙。

⑦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⑧乐观: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跟“悲观”相对)

⑨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再读课文理出文章结构层次

(一)1—4段,点明时间,写初遇小姑娘。

(二)5—10段,写探望小姑娘母女的经过,侧重表现小姑娘的乐观精神。

(三)11—13段,小姑娘的乐观和信心,十二年后得以证实。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这一句独立成段(倒叙)

提问:“这”指代什么?这句话有何作用?(有关小桔灯的事,点明故事的时间)

1.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故事发生的时期“黎明前的黑暗”时期)

(交待了具体时间、地点,朋友住处的环境、格局布置等)

2.找出描写朋友住处环境格局布置的句子,说说其描写方法和作用。

(第2段第三句话,这里用像电影镜头移动一样的方法“走上„„进到„„再进去„„”镜头随着“我”的视线的变化而改变。这样写具体形象,如临其境。“楼梯”“竹凳”“电话机”“布帘”等物,为下文写小姑娘登场做了准备,埋下伏笔。)

(板书)

作用:饥寒交迫,加上母亲病重,这样的境遇即使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也是要有很大勇气才能应付的,可见小姑娘不寻常的,也是下文“我”去探访小姑娘的原因。

4.“我”帮小姑娘查电话,用了“赶紧”;电话打通后,她谢了我就走,“我”拉住她,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

赶紧:出于怜爱,也有钦佩。拉住: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

政治环境

(把这阴沉的景色与小姑娘的不幸联系起来,表现一种压抑感,也暗示当时重庆政治环境,气候的黑暗阴沉。)

2.5段“忽然想去”,是“我”因为无聊之极才产生的想法吗?

(不是,并不突然,虽只见过一面,小姑娘的形象已印在心中)

读第6、7、8节,9、10节

(板书)

4.第8段,小姑娘制小桔灯送“我”,带有儿童情趣,用“我”送的大桔子制成小桔灯送“我”,这是在困苦岁月中一个懂事的小姑娘表示一种心意的特殊方式,也正是这盏小桔灯赋予这个故事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

这一段有两个词用得好①“极其敏捷地”既说明小姑娘怕耽误我赶路,又表现了她的灵巧②“相对地”把怎么穿说明白了。

5.第9段,送别时“我不知说什么好”,把“我”的话一概省去,把笔墨集中于小姑娘一人身上,使她形象更鲜明突出。

6段用了“安慰我似的说”,第9段又写“又像安慰我似的”表现了小姑娘心理上怎样的特点?(稚气,早熟)

6.第10段△这一段写了什么?(“我”提着小桔灯走在山路上的感受)

(黑暗和朦胧的桔红的光)

灯光呈朦胧,但能照亮黑暗的山路,也正是在黑暗的映衬下,这一点朦胧的桔红的光,越发显得鲜艳突出。

第三部分“惊异”:疯狂镇压,白色恐怖,反衬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精神。

1.文章结尾补充交待了小姑娘的爸爸,目的是什么?

(敌人疯狂镇压,白色恐怖,反衬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可敬)

2.“再也没听见”在文中有何作用?(想念为下文“每逢„„就想起„„”做铺垫)

[作业]①书后习题一二三五②背诵第10段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字词复习情况

写作特点:

1.以“小桔灯”为中心组织全文,以小见大。

本文重点在写人们在黑暗中渴望光明的精神,这种精神形象地体现在小桔灯上。(板书见后)

2.抒情与叙事交融。

3.语言简洁精当。

检查第10段背诵。

做书后练习。

(第二课时板书)

语法·形容词

1.定义:形容词是表示事物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2.分类:

a.表示形状

大、小;扁、矮;长、短;粗、细;曲、直;方、圆;高大、矮小。

b.表示性质(抽象)

优秀、伟大、镇定、勇敢、乐观、漂亮。

c.表示状态

愉快、慌张、急躁、迅速、缓慢。

3.如何判定形容词。

第四篇:小桔灯教案

《小橘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章,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及作者的思路。

2、学习复述课文。

3、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品析,分析小姑娘的性格特点。

4、理解小橘灯与小姑娘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文章以“小橘灯”为标题的含义。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及作者的思路。

2、分析小姑娘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小橘灯与小姑娘的内在联系,文章以“小橘灯”为标题的含义。教学方法:阅读——概括——理解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教具准备:

幻灯片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及作者的思路。

2、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诗句导入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当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小说集《超人民往事》和通讯集《寄小读者》等。冰心早期作品的三大主题是“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这就是冰心所坚持和提倡的“爱的哲学”。写于解放

后(1957年)的《小橘灯》一文,既承继了早期作品的特点,又表现了冰心对旧中国的控诉,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这使她的作品注入了新的、充满活力的精神力量。来看这首小诗:有一盏灯亮了几十年/ 闪亮在很多人的心间/ 它的光芒

四射/ 给人无限温暖/ 没有比孩童更纯真的笑容/ 没有比那个更温馨的夜晚/ 有了爱的牵引/ 何惧山道弯弯/ 诗中所写的这盏灯就是冰心老人为我们点燃的小橘灯。板书课题

二、默读全文,整体感知,完成字词练习

1、请根据有关文字描述画出小橘灯的示意图。

2、小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家境贫寒、聪明能干、镇定勇敢、善良乐观)

3、文章是如何描写小姑娘的?(通过外貌、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人物,学生划出相关语句)仄仄 光景 无聊 打量 朦胧 掌握这些词语,除了正音明义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练习造句,学会使用这几个常用的词汇。

三、理清思路。

问题一:课文写“我”访友未遇而碰到小姑娘的故事。请同学们以“我”的行动为线索,理清文章的思路。(交流解答)明确:

1、“我”去看朋友--故事的起因。

2、“等着”朋友①看见小姑娘--故事的发生。②探望小姑娘生病的妈妈--故事的发展。③辞别小姑娘--故事的高潮。

3、见到朋友,补叙小姑娘一家的情况--故事的结束。

4、怀念小姑娘--故事的尾声。提出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事情的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的要素,使他们懂得,记叙文必须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表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清楚开始,表述若不清楚,思路混乱,那就更不用谈什么了。这里强调的是叙事的思路。(交流解答)问题二:请同学们按照“小姑娘做什么”的问题,整理文章写人的思路。

1、(小姑娘)打电话请大夫--一写其外貌神态。

2、谈家境,掏橘瓤,制橘灯--写其言谈举止。

3、赠橘灯,送客人,做手势--写其动作表情。

问题三:请同学们按“小橘灯怎么样”的问题,整理文章写物的思路。

1、小姑娘制作、赠送小橘灯--小橘灯的来历(动作描写)。

2、“我”提着小橘灯--小橘灯的作用、意义,“我”的感受。

3、朋友见到小橘灯--小橘灯引起的疑问和联想。

4、“我”想起小橘灯--小橘灯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四、小结

文章记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我们看出了小姑娘在艰难的处境中表现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布置课外作业。

1、用“仄仄 光景 无聊 打量 朦胧”等词造句。

课后记:

指导学生概括和理解,我认为是贯穿整个记叙文阅读的整个过程,通过这方面的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概括和理解能力,这便是我通过这节课所感受到的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通过关键语句的品析,分析小姑娘的性格特点。

2、理解小橘灯与小姑娘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文章以“小橘灯”为标题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1、抽一学生简述《小橘灯》的故事情节。

2、教师以此导入新课。

二、小姑娘的形象分析,精读选读,圈点批注

选择一段或几句你认为人物描写得好的段落或语句,作具体分析(词语方框,句子用浪线,疑句用直线加问号),1、学生边读边划出语句,并归纳出她的性格特征。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回答时边读边分析。

3、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适当补充,并进行思想教育,(学习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三、分析“小橘灯”的象征意义

刚才是大家自由选读并作批注,做得很好。下面老师推荐一段文字,请大家齐读第10段。

1、齐读第10段.2、作者在提着小橘灯上路时会想些什么?

3、究竟“小橘灯”象征什么?它和小姑娘之间有何关系?你自己如何理解?

4、小组交流,抽查2、3名学生回答。

5、教师总结式归纳。

四、课堂拓展

仿照课文的写法,选取一个熟悉的人,通过外貌、语言、行动的片段,用简短精炼的语言表现(他)她的性格。(比如课外活动中、体育课上、班级晚会等公开场合)

五、布置作业。

假如你是记者,受冰心奶奶委托,到重庆去看望当年的“小姑娘”会是什么样呢?

课后记:

分析小姑娘的性格特点,和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结合起来,感觉较好。这种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以后要经常强调,课课使用,天长日久,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

第五篇:科技小制作教案

1、科技小发明讲座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认识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例子。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1.询问学生: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你认为这个活动小组主要是学习什么? 2.说明活动作用:(1)参加县每年一次的三小比赛,争取获奖,好的甚至参加全省全国的创新大赛;(2)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自己更聪明.人类因为有梦想,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因为想飞得更高,所以发明了飞机;因为想听得更远,所以发明了电话„„生活是这些发明创造的源泉,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却总是能激起人们创造的灵感。大家一定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吧?那还多亏了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您也许因生活中的种种不方便之处而萌发各种小小的发明创造,以及各种干活多快好省的小窍门,让我们一起分享因您的发明在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快乐。

3.小发明和小制作举例:(1)中国的四大发明。

(2)铅笔的发明:从碳——两个木条夹——加橡皮,成为现在常用的铅笔。

(3)去年我到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重新作品邀请赛”颁奖大会,看到许多富有创意的小发明。

“妈妈抱”童鞋:有抱过小孩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感受,下雨天的时候,小孩的鞋子总是会把大人的衣服蹭得很脏。于是聪明的人们针对这一情况发明了一种特制的童鞋。这种童鞋和一般童鞋相比,鞋尖上方多出一块半圆形的橡胶“外衣”。当下雨天小孩鞋子很脏的时候,可以先把那层“外衣”向下翻,把脏的表面隐藏起来,这样大人的衣服就不会被蹭脏。人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橡胶层设计成鲜艳可爱的动物图案,又时尚又实用。这一发明大受妈妈们的欢迎,于是这种童鞋就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妈妈抱”童鞋。

创新作品:能让色盲者看见的红绿灯

问题提出:色盲者因为自己生理的缺陷,所以我们驾驶车辆,怎样让他们同样享受自己驾驶的乐趣?

改造方法:把传统的红绿黄灯图标改造,如红的用圆形,绿的用箭头,黄的用两个竖长方形。

其它说明:该作品已经申请专利,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金奖,并且被评委点名表扬。

创新作品:不咬纸的回形针

问题提出:在使用回形针的时候,经常会把纸咬破。需要资金:几分钱 改造方法:

1.把回形针的头向外弯曲; 2.在头上加衬衫别针上的小塑料珠

3.简单介绍发明思路,学生尝试完成创造方案。

4.布置下次活动的内容和材料:(1)内容:泡沫盆景

(2)材料: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小刀和胶水。其它自选材料。

附下次泡沫盆景制作方法 泡沫盆景

废弃的泡沫塑料,经过设计和加工,可以制作成饶有情趣的仿山水盆景。

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小刀和胶水。

制作方法

1.根据你的创意和构思,将泡沫塑料用手和小刀刻挖成大、中、小山体各一块,再将山体底部用美工刀削平。

2.在山体上用颜料涂上颜色,趁颜料未干时再点上层层黑色,使其与山体颜色自然融合产生一种犹如绿色植被的感觉。

3.用美工刀将钙塑板切成长条,顶部削成斜面如屋顶状。再将长条按需要切成长短不一的小块,制成5—6个房体,再用颜料画出门窗。

4.剪一块比屋顶面积略大些的红色的植绒纸,对折后粘贴在屋顶上作房顶。

5.用美工刀切一小块钙塑板,削成5—6艘船体,画出船舱,用大头针作成桅杆。

6.将棕色植绒纸剪成陆地和岛屿。

7.将制成的各部件根据构想在塑料盘内进行布置,待布局满意后再用白胶进行固定。

2、小发明创造技法-扩大增加法和缩小省略法

一、教学内容 放大和缩小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放大和缩小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剪刀、手电筒

六、教学过程:

一、小发明创造技法之扩大增加法

书报上的字太小,老年人看不方便,就借助放大镜来看。放大镜的作用,就是把字“扩一扩”。

原来的电视屏幕较小,看电视节目费力,所以大屏幕彩电相继问世。这是把屏幕的面积和电视的体积“扩一扩”。

很多人喜欢看围棋比赛,但棋盘太小,不可能像看篮球一样观战。于是,把棋盘的面积和棋子的大小“扩一扩”,做一个特大的棋盘挂在墙上演示比赛,让棋迷们一饱眼福。

伞是人们常用的挡雨避阳工具,有人将它的面积扩大、再扩大,变成了街头巷尾设摊者使用的晴雨大伞、露天海滨浴场游客享受的太阳伞,使伞又找到了新的用途。瞧,“扩一扩”、“加一加”也会变得很奇妙,会引发出相当不错的发明。当你把一样物品进行扩大面积、扩大声音、扩大距离、延长时间、延伸长度、加高高度、增加数目、增添配料等扩增处理,物品的功能和用途可能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这种“扩一扩”、“加一加”的小发明技法叫作扩大增加法。

新式邮筒 一般的邮筒只有一个或二个投递口,信投进去后都混在一起,先拣后分,费时又费力。上海的李文彪同学设计了一个新式邮筒。这个邮筒有三个投递口,分别投寄本市、外地和航空邮件。邮筒里分成三格,而且能旋转。这样,邮递员开门取信时,只要转内格,就可以按类取信了。由于收信后不用再拣,就省事多了。这个小发明就是从增加投递口的个数入手设计的,它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多功能喷杆 山东张桂杰同学发明了一种“多功能喷杆”,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一等奖。他是将原有喷洒农药的单喷杆改成相连的双喷杆,同时喷杆的张角和喷头的方向可以调节。使用这种双喷杆喷洒农药,可以同时喷两垄,既可以向一个方向喷,也可以在叶片上下对喷,因此提高了喷药效率,也节省了劳力。这项小发明也是从增加数目着手设计的。

足球射门网 上海的滕惠玲同学是个足球迷。她每次看足球比赛时,总要为球员“临门一脚”功夫差而遗憾万分。她想到,足球射门得分的功夫,主要是靠平时磨练出来的。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辅助器材--足球射门网。她把球门分割成9个小射门区,并在每个区域后面装上1个小网兜。她还根据射球角度的难易程度,给每个小射门区规定了一个分数,守门员难守的4个死角分数高,容易射进的角度分数低。这样,教练训练队员时,可按训练的要求,进行有趣的射门比赛。踢进的球被网兜套住,得分就一清二楚,拾球也方便。足球专家和教练说:这个小发明具有实战性、趣味性等特点,是训练射门角度的好帮手,业余、专业运动员都能用。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该发明荣获一等奖。这个小发明实际上是作者将一个球门分割成了9个小球门,增加了球门的数量。

防滑剪枝剪

山东的中学生林峰家里承包了几亩果园,他和爸爸给果树剪枝时发现,用枝剪剪细的树枝还可以,剪稍微粗的树枝时,树枝会在刀口上向前滑脱,要剪几次才能剪掉,既费时又费力。能不能不让树枝向前滑动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在剪刀刀口外侧安装了一块带锯齿的铁板,既不影响刀口的切割效果又防止了树枝滑脱。瞧,他只是在原来枝剪上加了一块小铁板,就解决了大问题,完成了一项小发明--防滑剪枝剪,并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二等奖。

当你的发明处于困境的时候,你不妨有意识地把发明目标“扩一扩”或“加一加”,也许会拓宽发明的思路。

二、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缩小省略法

你知道吗?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重30吨。后来,科学家使用集成元件,使电脑的体积不断缩小,缩到电视机大小,而且功能增强了,从而使电脑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现在,又相继出现了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式电脑。电脑越来越精致、小巧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逐步缩小体积、省略部分元器件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使用一些袖珍物品,如随身听、袖珍小电筒、折叠雨伞、液晶小彩电等,它们都是通过“缩一缩”技法研制出来的。缩小后的东西体积小,造价低,便于搬动、携带,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运用缩小、缩短、减少、减轻、分解、折叠、卷曲、删减等手段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法,叫做缩小省略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缩一缩”、“减一减”方法。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发明思路。

节省木材的火柴

“嚓”,我们常常划了根火柴,火柴梗燃不到1/2就扔了,这多可惜!广西的钱峰同学建议:把火柴梗的长度缩短1/3至1/2,再配一支能插进火柴梗的套管。用的时候,把火柴梗插进套管。这样,既节约了木材,又增大了火柴盒的容量。他的着眼点就在于“缩短长度”。

三角形日历

现在各家使用的日历普遍呈长方形。山西的关雁龙认为,这样的传统日历样子不新颖,又浪费了纸张。他从众多图形中选择了三角形,因为它具有外观形状显得最大、能节约近50%的纸张、最易于加工等突出特点。于是,他将日历芯和日历挂牌均设计成三角形,发明了“三角形日历”。全国只要有1/10的日历按三角形设计生产,每天就可节约百万元。他用“减少面积”的思路,敢于突破人们习惯的旧有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发明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二等奖,并申请了专利。

另外,采用折叠、卷绕的方法也能起到缩小减少体积、重量、长度的作用。如卷曲:胶卷、胶布、磁带、钢卷尺、皮卷尺等。“柔”的物品通过卷曲后由长变短,便于携带;长而“刚”的东西,通过卷曲后则达到了“柔化”、变轻的效果。

折叠:折叠椅、折叠剪、折叠伞、折叠杯、折叠桌、折叠沙发床、木工用折叠尺等,物体的体积变小,从而节省了空间,增强了灵活性。

伸缩:伸缩教鞭、伸缩钓鱼竿、拉杆式笔等。既能拉长使用,又能缩短,收藏、携带方便。

此外,省略也是将一个物品更新的有效方法。如: 隐形眼镜省掉了镜框和镜架,代之以装在眼睛里的镜片。数码相机省略掉胶卷,免去了经常换冲胶卷的麻烦。

气球炮竹用五彩气球取代各种火药鞭炮,省去了噪音、空气污染的干扰和火灾隐患。无线电话省略电话线,再将电话小型化,可将其随身携带。

无线话筒省略电源线,讲话或唱歌非常方便。

当然,不是任何物品都可以缩小、省略的,这要求同学们在发明过程中,既要考虑节省、方便,又要注意某部件在整体中的特殊功能和实用价值,有时也可以用更轻便、方便、耐用的材料或部件来取代物品的某一部分。教学反思:

3、如何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理解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的过程。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

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

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

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

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教学反思:

4、制作乒乓球捡球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乒乓球捡球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制作简易的乒乓球捡球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制作简易的乒乓球捡球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矿泉水瓶、一根塑料空心管、胶水 橡皮筋

六、教学过程:

1、制作的原因:打乒乓球时,乒乓球球往往会滚得到处都是,弯腰去捡,费时费力,有必要制作一个简易、实用的乒乓球捡球工具。

2、制作的过程:

方法一:将矿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瓶底部分把瓶壁剪成3厘米的片片条状(四周内折乒乓球不外掉即可),接着在矿泉水瓶口下放剪一个乒乓球可以滚出来的洞,这个洞是用来方便我们取球的。然后我们将塑料空心管插进矿泉水瓶瓶口并用胶水固定。

方法二:将矿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剪口上方1厘米初用橡皮筋成“井”型攀折,井口比乒乓球稍小即可,接着在矿泉水瓶口下放剪一个乒乓球可以滚出来的洞,这个洞是用来方便我们取球的。然后我们将塑料空心管插进矿泉水瓶瓶口并用胶水固定。一个简易、实用的乒乓球捡球器诞生了。教学反思:

5、制作不倒翁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不倒翁 陀螺仪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不倒翁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活动准备

常用鸡蛋或乒乓球,胶水,一些重物及装饰物品若干。乒乓球、白色硬纸、橡皮泥、彩笔、胶水、剪刀等。瓶盖或硬纸片 火柴或细棒 薄纸片 彩笔

墨水瓶 木塞 钢珠

六、教学过程:

(一)制作方法:不倒翁(1)

1、在鸡蛋的尖顶端开个小孔,用吸管或其他任何方式将蛋清,蛋黄取出,形成较完整蛋壳。

将小重物放入鸡蛋中,用胶水固定在底部(可倒入细沙或滴入蜡液,不超过四分之一高),用装饰品或颜料将鸡蛋外部按喜好装饰即可。

3、操作及现象:将其左右压倒,仍顽强的恢复到竖直状态。

4、原理解释:

不倒翁不会倒,一方面因为它的结构上轻下重,重心很低;另外,当它向一边倾斜时,重心和桌面接触点不在同一条铅垂线上,重力作用会使它摆动回原位置.5、不倒翁精神:做人也要将“重心”放低些,当遇到“外力”时,才能顽强“不倒”!

(二)介绍第二种方法:不倒翁(2)

1.制作材料:乒乓球、白色硬纸、橡皮泥、彩笔、胶水、剪刀等。2.制作方法:

(1)把乒乓球用剪刀去掉一半,将橡皮泥捏成团填在半个乒乓球内抹平。(2)把白色硬纸剪成一扇形,扇形的弧长应稍大于乒乓球的圆周长,并将扇形两边对接做成一圆锥形。

(3)将纸圆锥与乒乓球粘接起来,用彩笔在乒乓球上画出头像,白色的锥形帽子也可用孩子熟悉的图案或花纹进行装饰。这样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制成了。

(三)除此方法外,还可利用雪碧瓶的底部(去掉底托)与瓶的上部,用类似方法制作。教学反思:

6、自动给水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自动给水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理解大气压原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自动给水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000ml可乐瓶一个,矿泉水瓶一个,直径0.5厘米的塑料管40厘米。502胶水

六、教学过程:

1.小玲的奶奶每天要给鸡喂水,特点腿脚不灵便,你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她? 2.组装步骤:

(1)在矿泉水瓶盖处钻2个直径0.5厘米的孔。

(2)把塑料管截成长30厘米作定位水管、10厘米的为供水水管,分别插入,其中一条长的插至瓶底,另一条至瓶口。

(3)把可乐瓶取其底部10厘米出裁下作接水盆,在接水盆上、下各钻一个直径0.5厘米的孔。

(4)给水管插入下孔,定位水管插入下孔。(5)用铁丝把供水瓶和接水盆连接固定即成。

3、使用方法 :拧开供水瓶盖倒满水后拧回,在接水盆里倒入适量的水。

当接水盆里的水低于水位线时,供水瓶中的水便源源流出。当接水盆的水高于水位线时,供水瓶又停止供水。

4、适用范围:给小动物喂水 教学反思:

7、自制小火箭

一、教学内容: 自制小火箭

二、活动目的: 1.认识反冲力现象。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制作一个小火箭。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反冲力现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

六、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方法一:

1、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划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飞出去。

2、实验原理:反冲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缝衣针并排放在一起,抽出缝衣针之后,留下的通道就是喷气口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喷气式飞机、火箭的运行,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二)方法二:

1.备好锡纸片。

课前准备一张香烟盒中的锡纸片,先把锡纸片浸泡在水中,约三十分钟左右,小心地剥去锡后面的那层纸(为了卷火箭筒时不松散),只留下薄薄的锡片,晾干后备用。

2.制作发射架。

截一段约10㎝长的中空玻璃管,用打湿的纸堵住其中的一头,插到墨水瓶纸盒里,使之倾斜35°左右(如下图所示)。

3.制作小火箭。

剪下一张3㎝×4㎝大小的锡片,捏下3~5个火柴头上的火药放到锡片中央,用一根牙签一头放在火药上将锡纸卷成一个圆筒,卷的过程中要把没牙签一头的锡纸片反折过来再继续卷。按照下图a~b的方法卷成火箭筒。

4.发射小火箭。

火箭筒卷成后,小心地把牙签从火箭的尾部抽出(注意牙签抽出后留下的洞不能被堵死,否则不能发射成功),然后把火箭装入发射架,让火箭头(有火药的部分)露在外面,点燃火柴燃烧有火药的火箭头(如下图)。当火箭头里面的火药受热后迅速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从火箭尾部的洞口喷出,产生的反冲力推动小火箭冲出发射架1~2米远。

5、特别提醒:火药不能太多,卷火箭的牙签装入发射管之前一定要抽出,抽出牙签后留下的喷气口不能被堵塞,否则会有一点点危险性;点火发射时不要对着有人的地方或自己的眼睛不能靠得太近。教学反思:

8、日光灯清洁器

一、教学内容:

日光灯清洁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日光灯清洁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自制放大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材料:一个破碎的小灯泡、酒精灯、镊子、小纸板一块。

六、教学过程:

(一)日光灯清洁器

1、在教室里打扫卫生时,最难对付的是日光灯灯管,它高高地装在天花板上,只有架起梯子,或把课桌椅高高叠起,爬上去才能够得着,但是擦洗还是很不方便的,而且有危险。应该设计制作一个不用爬高就能清洁日光灯的小工具。

2、做法:找来一个大号饮料瓶,截取带着瓶口的一段,高度约为15厘米,在截口两边用剪刀各剪一个U形凹口,宽度稍稍比日光灯管直径大一些:接下来在瓶内塞人海绵并粘牢。最后找一根直径与瓶口相同的棍子,插进瓶口,并用销钉销牢。一把目光灯洁洁器就做好了。

3、用法很简单:举起清洁器,将U形凹口对准日光灯管,来回移动几次,灯管上的灰尘就擦干净了。清洗器的海绵也能用水清洗。

4、活动小结。教学反思:

9、杆秤小制作

一、教学内容: 制作杆秤

二、活动目的: 1.知道杆秤的原理。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进一步认识平衡原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误差范围最小的杆秤。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杆、钩/挂盘、提钮、秤砣(质量稍大的物体均可)

六、教学过程:

1、制作、标零做一根长40厘米的杆秤,靠近粗的一端1厘米处和6厘米处分别钻两个小孔。在孔中固定穿钉。用粗铁丝弯一个钩做为秤钩挂在第一个穿钉上/或用挂盘吊在穿钉上;用一根较粗的线拴在第二个穿钉上做提纽。再用细线吊一个0.25千克的重物的秤砣。提起提纽,将秤砣挂在秤杆上,移动所挂的位置,直到杆秤处于平衡。此时在秤杆内侧刻出秤砣所挂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定盘星,是刻度的零点。

2、标刻度将质量为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物体分别挂在秤钩上,调整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平衡秤砣的位置就是秤的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刻度处,这几个刻度间距离是均匀的。根据这个规律即可以在秤杆上找出2千克、2.5千克等刻度的位置,把每0.5千克刻度间的距离等分成10份,每份间的距离就代表0.05千克。

3、扩展量程为了增大杆秤的称量范围,可以再装一个提纽(称做二纽),二纽的位置应离秤钩更近一些,它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在头纽和秤钩之间用钢绳在秤杆上套一活结,作为二纽;在秤钩上挂上头纽最大秤量(如2.5千克)的重物,提起绳子(该绳至少应能提起5千克的重物),将秤砣向离开绳子的方向移动,直到秤杆平衡为止;若这个位置距提绳太远,可将提绳位置向向秤钩移近一些,相应地秤砣位置也向秤钩移近一些;找到满意的位置后,记下这两个位置,它们就分别是二纽的位置和二纽的起点刻度(如2.5千克),在二纽的位置钻孔,装上Π形穿钉和提纽。按2中的方法依次找出3千克、3.5千克、4千克、4.5千克、5千克等刻度位置,并进一步作出每相隔0.1千克的刻度。

4、标定精确度杆秤刻度标定后,可用标准秤校准,得出自制杆秤的误差范围。

5、活动小结。教学反思:

10、制作简易走马灯

一、教学内容: 制作简易走马灯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学习热空气的利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简易走马灯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8开白纸一张,红纸,细铁丝20CM左右,胶水,剪刀,子母扣等。

六、教学过程:

1.把白纸剪成一方一圆,方的为36*12CM,圆的直径12CM,方的作圆筒,圆的作顶盖。

2.把圆筒一端边剪成许多小齿,粘上胶水,以便贴顶盖。3.作顶盖上的风轮:把圆形纸中央剪出4个小窗门,每个窗门半开着,方向要一致。作完之后把它粘在圆筒上。

4.用细铁丝作支架,做成双环状套在台灯灯泡上,尖端顶在顶盖的圆心处,为了耐用,圆心处可用搭扣的一片固定。5.剪粘踏飞燕奔马图样。也可以用彩笔画马的图形。

6、调试: 把做好的走马灯套在台灯的支架上,打开电灯,走马灯就会徐徐转动。

(制作前提示要求:精美,灵巧,转动平稳,并注意安全)教学反思:

11、热风轮的制作方法

一、教学内容: 热风轮的制作方法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思索空气对流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思索空气对流现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5瓦平底灯泡连圆木灯座一只,250mm铁丝一段,大头针一根,揿钮一粒,空可乐瓶一只,易拉罐底壳一块,502胶水。

六、教学过程:

1、空气的对流可以形成风,在火炉上方放上一片又薄又轻的纸片,纸片会向上飘动;滑翔机之所以能在天空中飞翔,也是受到了暖气流的作用。

2、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利用暖气流使风轮转动的热风轮。

3、制作方法:

制作风轮:在易拉罐底壳上按图一画好(实线为剪切线、虚线为折线),剪下折好,并在它的圆心处装上揿钮。如果找不到易拉罐底壳,也可用直径60mm的圆卡纸替代。

制作支架:用502胶水将大头针粘在铁丝一端,另一端弯成一个小圆圈套进灯座上,同时用灯罩卡子固定。

制作外罩:剪去可乐瓶的顶部和底部,并在下部开几个长方形的通风口,做成外罩。

热风轮的装配与调试:参照图三,装上灯泡和风轮,套上外罩,点亮电灯,热风轮便开始旋转起来。

4、原理探究: 点亮电灯,热风轮自动旋转起来;熄灭电灯,热风轮就停了下来。这一切是不是很有趣呢?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呢?那是因为,空气受热膨胀,热空气的比重比冷空气小。由于灯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下面的冷空气进行补充,如此循环形成对流,推动了风轮的转动。大家还可以动手做一下,看看热风轮如果不用外罩,会不会转动?能不能利用这个热风轮做成一个走马灯?其实,热风轮不用外罩也可以,但是效果不如用外罩明显,因为相比较而言,不用外罩的话对流就不够集中。如果要把它改装成一个走马灯,只要选一张透明的薄纸,画上图画,按风轮的外径围成一个圆纸筒粘在热风轮的周围,走马灯就做成了,大家试试吧。教学反思:

12、简单潜水艇的制作

一、教学内容:

制作简单的潜水艇。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自主地控制简单潜水艇的沉浮。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自主地控制简单潜水艇的沉浮。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六、教学过程: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5.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

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怎么会这样?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教学反思:

13、制作潜望镜

一、教学内容:

制作潜望镜

二、活动目的:

1.能制作出简易的潜望镜。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出简易的潜望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块30×40厘米的硬纸板;两面10×7.5厘米的小镜子;胶纸;一个圆规;一把剪刀;一把锋利的小刀;铅笔;尺子。

六、教学过程:

1.在硬纸板上画三条平行线,从一条长边开始,每隔7.5厘米画一条线。在距顶部7.5厘米处画一横线,剪掉标有×的小正方形(如图)。另一端标○的地方剪一个直径大约为4厘米的圆孔。

2.沿三条铅笔线折叠做成一个长方形盒子,用胶纸把两面镜子固定在盒子里面,使镜面对着镜面并与盒子成45度角。3.在盒子底部粘一硬板纸作底,把剪下来的小方形粘在顶部。潜望镜就做好了。

3、做潜望镜只需要两面一样大的小方镜和一块硬纸板。假如你的小镜子长十厘米,宽七厘米,这样,你就应该准备一张宽4×7=28厘米的硬纸板。纸板的长度可以根据条件自己决定。纸板长一些,潜望镜就可以做得高一些。

4、在纸板上划出三条平行线,象图中所表示的一样,每条线之间的距离都是七厘米。把涂黑的部分剪去。用刀子沿着虚线划一个痕迹(注意不要划透)。然后,利用桌边折一下,这样就做成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用牛皮纸把它粘好。

5、用白胶布把小镜子象下图中那样粘好(要使小镜子和长纸盒之间的交角等于45°)。两面小镜子平行对好。这样,一个潜望镜就做成了。如果你手中的小镜子不足十厘米长,你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算一算纸盒的尺寸,条件是保证镜面和纸盒之间的夹角为45°。教学反思:

14、自制小喷泉

一、教学内容:

自制小喷泉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思索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会喷出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

思索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会喷出来。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带有瓶塞的广口瓶,并端来一盆水和一个空盆,两根长短不同的细玻璃管,其中较短的玻璃管的一端有喷嘴

六、教学过程:

首先在瓶塞上钻上两个直径与玻璃管粗细一样的小孔,把玻璃管插入孔中。

然后,在瓶中放适量的水.把带有细玻璃管的瓶塞盖上并拧紧,短管在瓶里伸得长些,长管在瓶里伸得短些。

最后她把瓶子倒过来。让短管的一端浸在盛满水的盆里,长管的一端放在无水的空盆里。只见盆里的水通过细玻璃管喷射而出,这样,小喷泉就制成了。教学反思;

15、延时滴灌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延时滴灌器

二、活动目的:

1.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制作一个延时滴灌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延时滴灌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废弃输液管一根; 2.空饮料瓶一个; 3.10mm螺母一个; 4.毛巾一条。

六、教学过程:

1、就地取材,将一个饮料瓶放在窗台,输液管一端插进瓶中,另一端放到花盆中。在管子的中间折一下,用螺母套住。用于调节水滴的大小,改变流速。

2、制作过程中注意瓶子这头儿要高于花盆。在饮料瓶中灌上满满的一瓶水,调节螺母高低,改变水滴大小,控制流量。水可以一滴一滴地流进花盆里。有了这个滴灌器,您就放心大胆的走吧,出门几天都不怕。另外,在冬季有暖气时,也可用于调节房间的湿度。输液管一端在饮料瓶中,置于窗台,另一端放暖气片的毛巾上,注了水的毛巾加热后会将水蒸气不断的散发到房间里,可以起到改变屋内湿度的作用。预防感冒噢!

3、这种简易的滴灌器有几个特点:流量小,时间长,持续稳定,节约用水。水可以一滴一滴,源源不断的流入所需要的地方。

16、制作一个有趣的扣扣罐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一个有趣的扣扣罐

二、活动目的:

1.进一步认识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制作一个有趣的扣扣罐。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一个能发声的扣扣罐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棉线、扣子

六、教学过程:

第一步:利用棉线穿过皮筋后对折,棉线两端合并后穿入纽扣的一个孔。

第二步:棉线带着皮筋穿过纽扣,让纽扣套在皮筋的正中间,看起来象是纽扣长了耳朵。

第三步:两个小朋友合作,用另一根皮筋在罐子底部缠绕,把纽扣的两个耳朵固定在罐子底部两侧。

第四步:将棉线穿过纽扣的另一个孔,绳子两端合并,成为双绳。第五步:在双绳上每隔一段打一个结。

第六步:用拇指和食指轻捏着绳子往下滑动,就可以让扣扣罐发出声音了。教学反思:

17、制作简易乐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皮筋琴、牧神笙、呜呜板、石笛子、玻璃木琴。

二、活动目的:

1.能制作发音较准的乐器。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乐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发音较准的乐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大吸管一支、小吸管(5公分长)1支、牙签1支、剪刀、胶带、描图纸。塑胶碗、塑胶袋、橡皮筋、笔或筷子。

六、教学过程:

(一)皮筋琴的制作: 材料准备:

有盖的纸盒1只、较硬的纸(比如香烟盒或扑克牌的纸)1张、相同的皮筋4根、一元硬币1枚、大头针、小塑料片、剪刀、尺、笔、胶水。制作过程:

1.从硬纸上剪下一条4厘米宽度的纸,纸的长度是纸盒的宽度的两倍;如果纸的长度不够,可以剪两条与纸盒宽度一样的纸;

2.将纸折成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长三棱形,多余的一边用胶水粘在另一个面上;

3.将纸盒的底部朝上,在纸盒的中央放一枚硬币,沿硬币画一个圆。用大头针沿圆孔扎出密集的小孔,使圆形部分脱落;

4.将两条三棱形的纸分别粘在纸盒(有孔的一面)的两端,做成弦马(琴架);

5.将皮筋套在纸盒上,用小塑料片轻轻拨动皮筋,发出声音;

6.调整皮筋的松紧,使皮筋分别发出“ 1.2.3.4”四个不同音节的声音。注意事项:

1.为了能将硬纸折成菱形,可以先用尺在纸上画出直线,将纸画成宽度为 1厘米,长度不变的四等份;用尺和大头针沿直线划一下,使纸能够沿着痕迹轻松地折起来;

2.防止皮筋的滑动,可以分别在支架上剪四个小缺口。

(二)牧神笙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

几段竹子或中空的塑料管、橡皮泥或黏土、胶带、剪刀。制作过程:

1.将竹子或塑料管切成不同的长度(在5厘米~20厘米之间)。2.把一块块橡皮泥或黏土塞入管子的末端,或用胶带把末端封起来。3.依照管子的长度排列;最短的在一端,最长的在另一端。把没有橡皮泥或黏土的那一边排成一直线,再用胶带把排好的管子固定好。4.把管子上有开口的那一边放在你的下嘴唇上,再轻轻地吹气,使气流吹过管口。

(三)其他一些小乐器的设计制作 1.乐器名称:制作响笛

材料准备:一个纸板筒、一根织针、一块软木塞 制作过程及方法:

(1)把一根织针插进一块软木塞里。(2)再把软木塞推进一个纸板筒里。

演奏方法:在纸板筒顶端的侧面吹气,时而拉动织针,使软木塞上下移动。2.乐器名称:呜呜板

材料准备:木板、绳子、美工刀、电钻、砂纸 制作过程及方法:

(1)将木板用刀削成平滑的、像机翼的形状。然后再用砂纸打磨光滑。(2)用钻打一个穿绳子的孔。(3)将绳子打结。

演奏方法:拿到宽敞的地方旋转。玩时确信没有人和物,然后再转。3.乐器名称:石笛子

材料准备:河滩上带孔的小石头 制作过程及方法:

到河滩上或海岸边寻找带孔的小石头,石孔的直径应该为 1至2厘米左右。

演奏方法:用嘴唇堵住石孔的下半部分,对准石孔的上角用力吹。4.乐器名称:玻璃木琴

材料准备:玻璃杯4个、水、木制汤匙 制作过程及方法:

找4个大小和形状差不多的玻璃杯。把其中一个杯子装快要满的水。第二个杯子里装水到离杯口约2厘米的地方。第三个杯子里装水到离杯口约4厘米的地方。第四个杯子里不要装水。演奏方法:用一根木制汤匙轻轻敲打每个玻璃杯的侧边。每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音调。5.乐器名称:会唱歌的酒杯

材料准备:一只倒入 2厘米高水的酒杯

演奏方法:制造音乐的方法是摩擦酒杯的边缘。在酒杯里倒入 2厘米高的水。用手把玻璃杯的底座压在桌上。把另一只手的三根手指弄湿;用这根手指轻轻地、慢慢地摩擦杯口的边缘。

提示:你可以比较用力地摩擦或是比较轻地摩擦,直到你发现自己可以使杯子发出清楚的音调为止。6.乐器名称:单弦“古筝”

材料准备:一段钓鱼的尼龙线、一块木板(约3厘米厚、60~90厘米长)、一根钉子、一把铁锤、一个小桶、重物(如一些小石头)、2块小木板(大小、形状和冰棒差不多)制作过程及方法:

(1)木板的一端钉入一根钉子,要钉牢。(2)把尼龙线的一端绑在钉子上。

(3)把木板平放在桌子上,再把绑在钉子上的线拉过来,让线垂在桌边。(4)把小桶绑在垂下的线上。

(5)现在弹一弹线。你会听到很小的声音,因为线在大木板上摩擦,不能自由振动。

(6)为了让线和大木板隔开,把两块小木板从侧边立起来,放在线的两端。(7)现在在线上弹几下,听一听发出的声音。

(8)改变小桶里的重量,再弹一弹线。听听音调的变化。

(9)保持桶内重物的量,但把两个支撑的木片移得近一点,然后再拨一拨线。当两块木片之间的线长度越来越短时,音调也会越来越高。7.乐器名称:芦笛

材料准备:普通的吸管一根、剪刀一把 制作过程及方法:

把吸管的一端压平,两个角剪掉。

演奏方法:把剪好的那一边轻轻地放在你的嘴唇之间,然后轻轻地吹。8.乐器名称:摇铃

材料准备:准备一些小东西,如小石子、生的米粒、纽扣、螺丝钉、螺丝帽、回形针、弹珠、塑料小颗粒、干燥的豌豆、图钉 制作过程及方法:

把其中一种小东西倒一点到瓶子里,然后把瓶子摇一摇。接着再轮流放入其他的小东西,看看哪一种东西可以发出最好的声音。当你找出最喜欢的声音后,就把盖子用胶带封死,并把瓶子涂上你喜欢的图案做装饰。9.乐器名称:鼓

材料准备:空的容器(如塑料盒)、厚纸板卷成的棒子、塑料提袋、坚固的绳子、胶带、剪刀、细棒子 制作过程及方法:

(1)把塑料提袋从侧边剪开,摊成一大张。

(2)把一个容器放在塑料纸上,然后沿着容器的边缘剪下,但要多留7厘米~10厘米的宽度。(3)请一位同学帮你把剪好的塑料纸放在容器上并拉紧。

(4)把塑料纸拉紧时,就用绳子把塑料纸绑牢,或用胶带把塑料纸固定好。演奏方法:用手指在鼓面上拍,或用细棒子敲打 教学反思:

18、制作万花筒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万花筒

二、活动目的:

1.能制作出可以看到美丽花型的万花筒。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进一步认识反射和折射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出可以看到美丽花型的万花筒。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旧手电筒玻璃片三片(直径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 2.硬纸板圆筒一个(可用装薯条的纸筒代替);

3.绿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胶片碎渣东10几粒(大小搭配);4,等长等宽的小镜子三条(镜子店的下脚料即可,长度比纸筒略短即可); 5,胶带或胶布(固定小镜子)

六、教学过程:

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一)制作方法一: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二)这里介绍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镜的万花筒(物镜采用玻璃球而不是两片玻璃夹住的彩色碎玻璃)

神奇的万花筒 材料:

塑料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 制作方法:

1.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胶带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要注意,使镜子的映照面朝向内侧;

2.空心体的一头,卡一个玻璃球,也用胶带固定;

3.三角体的外面卷上硬纸板,使玻璃球只露出个头;

4.另一头空心处粘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并挖一个观察洞;

5.后在三角体的外层粘上好看的彩色纸,用透明胶带固定住就可以了。

快举在眼前看看,能看到什么?哇!能看到外面的东西哪!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一般的万花筒只能看到里面的东西,这个神奇的万花筒还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呢!

(三)原理:万花筒里会有如此令人眼花辽乱的图案最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原理,光波传播到不同介质的交界面时,进行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由於光在不同介质中波速不同,以致进行方向发生改变,但光的频率则不改变。光由光速快的介质传入光速慢的介质,则经折射后,光的进行方向靠近法线,折射角变小。玻璃杯盛满清水,插入竹筷观察,筷子好像自水面处折成两截,就是最好的例子。教学反思:

下载制作小灯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制作小灯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技小制作教案

    第一讲科技小发明讲座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认识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例子。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

    制作小相框教案

    自制小相框教案 杨婷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相框的结构及设计制作相框的相关知识,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小相框装点生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

    制作小磁针 教案

    三年级科学制作小磁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能设计实验证明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

    单片机控制32灯电路的制作教案

    项目二32灯电路的制作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1)进一步强化WAVE、PROTEUS软件的使用。 (2)掌握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综合设计程序;熟练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及调试、排障。 (3)......

    《小橘灯》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1.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复述课文。 4.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复述课文。 难点: (l)理解小橘灯与小姑娘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文章以“小橘......

    《我的小制作》教案

    口语交际《我的小制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清楚的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和作品内容。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有礼貌,认真聆听别人......

    制作墙报小能手教案

    《制作墙报小能手》教案 代家堡小学 赵风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板报的制作步骤。 2.能用百度搜索引擎来搜集所需小板报的图片和资料。 3.综合运用word的知......

    科学小制作教案:走马灯

    科学小制作一:走马灯 一、课时:4课时(两次课,每次2小时) 二、科学原理: 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火加热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