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学班教案
喜欢作文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感受到写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2.使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
教学过程
(一)、调查交流
1、调查学生喜欢作文的程度。
2、请不喜欢作文的同学说说原因。
3、请喜欢写作,并且作文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谈谈写作经验或方法。(对于同学们的意见或方法要及时给予肯定)。
(二)师生共同学习探究写作方法
1、创新是作文的生命,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2、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3、说真话,诉真情
4、要多读多
5、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要养成积累写作材料的习惯。(一)要积累素材。(二)要积累语言。(三)还要积累思想火花。
(四)、要养成构思和修改的习惯。
提问:文章应该怎样修改呢?
修改文章可以先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修改语言。
二、修改标点。
三、谈收获,谈感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感受
我爱秋天
教学目标:
1、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野外采风活动培养收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
2、学习状物的写法,写出秋天树叶形状、色彩的变化,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采集秋叶,制作标本、贴画、串链等秋叶作品。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秋叶是秋天一道亮丽的风景。前天班会课,我们开展了“走进自然看秋叶”的活动,这两天,我们又让大家走进田野,自由采集秋叶,仔细观察,精心制作秋叶的作品,相信大家一定收获很多,把你们的收获拿出来,把你们的发现、思考、感想说出来,我们开展自由的交流。
二、交流指导
我们可以交流什么?(秋天树叶的变化,采集到树叶的颜色、形状、气味、触感,由树叶产生的联想,秋叶作品,活动的收获„„)
先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再全班交流。
全班指名交流,通过追问,点拨,相机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细致、描绘生动,见解深刻。
三、练写片段
为了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语句更生动,我们要练写一个重点片段,写什么?(我最喜欢的一片秋叶,我的秋叶作品)
给你一段时间,看谁写得精彩?
指名朗读几个不同内容的片段,进行指导和评析。
四、顺序点拨
给我们这篇作文起个什么题目?
写的时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五、完成草稿
第二课时(讲评作文)
写事--------童年趣事
写作目标:
1、清楚地记叙事情经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中心明确。
2、语句通顺,可以写出自己明白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打开思路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是会飞的梦,是一串串有趣的笑声,是一次次发现的快乐„„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童年中有意思的事。
2、教师提示:想一想,你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3、教师激励:比一比,看谁说的事情有趣。
二、明确要求,简要指导
1、出示习作要求: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情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你看,那会飞的梦,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你的童年也一定有许多情趣,请你选择一两件最有趣的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根据所写的内容,定一个题目,作文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2、指导理解“趣”。
其实啊,这个“趣”字,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它?
童年时的探索、发现、刨根问底,虽然稚气可爱,可反映了你希望了解外界奥秘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意趣”。童年时的你,天真可爱,极富情感,对父母的亲情、对伙伴的友情,同样很有趣,是一种“情趣”。童年与欢乐应该连在一起。爱玩、寻开心是你的特点,所以常会有许多寻开心的“乐趣”。你常会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这种“傻趣”也往往最能反映你纯真的心。
3、我们正处于童年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谁没有趣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三、自由拟题,进行写作
第二课时
评议习作,成功激励
选择2-3篇习作讨论、评议。(依据评议目标)张扬写作个性。
写人-----一个熟悉的人
教学目标:
明确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和注重细节描写的意义和方法。写一篇表现人物特点的文章。教学要点、难点:
重点:仔细观察身边的同龄人,写出人物特点。
难点:选取两件相关事件,通过细节反映文章的中心。教学过程:
一、组织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
2、同桌讨论,交流:读了“习作要点提示”后,我明白了什么?
3、教师引导归纳,明确写法。
第一,写一篇文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第二,中心思想要通过具体事例去表现的,因此,写文章必须围绕中心思想去选取材料;
第三,对那些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事实材料,必须思考具体,最好能抓住一些细节进行描写,这样文章才能更加真实、生动。
二、运用写法,进行试说
1、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确定中心,拟定文题。
2、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在你们的同龄人中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和别人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爱好、精神品质、性格特征等方面交流。
爱好方面喜欢画画、跳舞、爱提问题等
特别的地方精神品质方面工作负责关心他人热爱集体
性格特征方面活泼乐观稳重大方
3、让学生说说本班级同学的典型事例。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评点学生习作,提示要点。
1、选取事例时,不但要考虑能否充分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而且要注意事例尽可能富有新意。
2、要把所选的两件是写的具体,写的生动,就要把人物当时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神态有什么变化写清楚,特别是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着重描写。
(1)写人物的神态和外貌不能千人一面,要富有个性特征。
(2)写人物言语要防止“成人化”和“理想化”。
(3)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并不在于是不是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对这些动作的表述是不是清楚、连贯。
(4)要学会在写人叙事过程中捕捉一两点动人的细节描写。
(5)叙述时,要注意两件事之间的过渡衔接,使习作前后连贯。
状物--------我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观察体验
1.说一说。
你喜欢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2.师生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3.小组交流。
4.交流体验,表达情感。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5、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第二课时
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
亲情无价 教学目标;感悟亲情,书写真情 教学过程
一、感悟亲情
在菲律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泥石流惨剧,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菲律宾泥石流》无情的泥石流吞噬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面对悲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都是无比沉痛。但,天地无情人有情,一段人间最真挚的感情在那一刻悄然呈现,请大家用我们的心静静地听
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小女孩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妈—”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10个手指。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 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小女孩儿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一声:“爸爸—”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一个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女孩„„ 看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二、回忆生活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并不曾发生过如此震撼人心的事情,但亲情却无时无刻不洋溢在你的身边。我们的父母也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还记得起父母的一声声唠叨,一次次重复的细节,一个个期盼的眼神,一个个轻轻的爱抚,一声声责备,这也是爱啊。同学们,你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了吗?你想到了爸爸、妈妈为你所做的事吗?你当时怎么想的?你父母知道你的想法吗?此时你最想对父母说些什么? 板书:感谢
三、习作抒情
同学们,你们也有许多话要对父母说,那就请你拿起笔给父母写封感谢信吧。板书:信
生写信、师巡视
第二课时
习作交流。
成长的烦恼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说”、“写”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的设计:
人生有一个美好的阶段,那便是青少年时期,这一阶段是一个人日趋完善的过程。我们中学生正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却,大人们所谓的成熟离我们还太远,于是,花季走来,雨季走来,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
二、学生畅谈自己的烦恼,我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1、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过哪些烦恼?
2、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
四、书写烦恼。
第二课时
一、相互交流,表达真情
二、世界上许多的名人名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日子。
想象作文
教学目标:
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事,激发学生编写故事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思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喜欢)那么你们想不想写童话故事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编一编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作家。请大家张开想像的翅膀一起走进童话王国。
二、交流学法
1、确定人物
要想编写故事,必须要确定故事的主人公,并确定其性格特点。
大家看,这么多的动物聚在一起,动物们可能在干什么?你喜欢谁?把你喜欢的动物确定为你故事的主人公,并抓住他的特点。比如猴子的活泼,老虎的威武,狐狸的狡猾„„、师生共同回忆,共同交流
确定了故事的主人公后,要让他变成人跟我们一样会说话、会思考。
比如:亲爱的动物朋友们,早上好!这里是森林广播站,现在为你播送新闻,我们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动物比本领大赛今天已经拉开帷幕,今年参赛选手之多,场面之火爆,大大超过了往年。总结学法,创编情节
(1)小组合作,每人扮演一个角色。每个人代表角色说话和活动,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心中的话。
(2)要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注意主人公的描写(要抓住主人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这样故事就有趣了。如:哦,原来动物们正在进行比本领大赛呢!
同学们,动物童话王国的动物可真多呀。任意选择两种动物,想想它们会比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你选的是谁跟谁比赛,比什么?(比美、比机灵、比赛跑、比爬树、)根据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想一想,它们会怎么做?(想一想)
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等会儿请你评一评。(评一评)(3)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三、自主习作
1、同学们,我们给这个故事拟个题目
(以事情的内容为题,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题,以人物语言为题,以事情结果为题,以人物为题)
这就是我们这节习作课的题目。
2、下面我们就把这个故事编完整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修改交流,师生共评
1、选择一两篇作文,让学生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听一听哪些地方写的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如何改。
写活动----------大眼瞪小眼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的体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减轻写作负担。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3.指导学生在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指导观察
1.做游戏“大眼瞪小眼”。介绍游戏规则:双方互相用眼睛瞪着对方,嘴巴不能出声,但是可以做出各种表情和动作来逗对方笑。谁先笑了,谁就输了。2.同学们在座位上和同座位做游戏。
3.请两名同学站起来做游戏,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两位选手是怎么逗对方笑的。脸上有什么神态,做了什么动作。4.采访两位选手,此刻心情怎样?心里在想什么?同学们心里又在想些什么呢?这些都是我们心里的想法,详细的心理描写能使我们的游戏场面更加生动。(板书:心理)(相机提供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5.两名学生做游戏。
6.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这两位同学是怎么逗对方笑的?有什么神态和动作?(板书:神态
动作)相机提供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相关词语。
7.细心的同学有没有注意到刚才做游戏时教室里的其他同学有什么表现呢? 同学们不仅仔细观察了做游戏的两位同学的神态动作这个“点”,也注意到了同学们的整体表现这个“面”,把点和面的描写结合起来,我们的游戏场面就更加完善了。(板书:点面结合)
8.“大眼瞪小眼”的游戏到这里就结束了,哪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把你觉得最有趣的片段写下来,注意一定要写清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自己的心理活动哦!让我们以“老师一声令下”为开头,描写其中一个片段。
三、写作、第二课时
交流评价
1.评价学生的片段习作。
以鼓励为主,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和点面结合来评价。2.总结。
第二篇:汉语言文学(本科)班
07汉语言文学(本科)班
序号 123456789
学号
姓名
性别 女
071101010237刘晓
071101010239陈雷雷女 071101010241徐乐钻男 071101010242潘芳芳女 071101010243陈颖
女
071101010244戴亦蔓女 071101010249林时素女 071101010251章双双女 071101010253邹卡卡男
10071101010255谷晓芳女 11071101010256潘施
女
12071101010257朱晓丽女 ***258张雷
男
14071101010259周瑞馥女 ***260李雪华女
序号
学号
姓名
原来班级
性别
1071101010225
徐晓丽
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5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
女
2071101010236潘铭
周圆圆胡飞
4071101010246
飞黄桂芳
女
3071101010240
女
女
5071101010247
女
6071101010248陈瑛7071101010250鲁云
女
女
戚建
8071101010252
珍陈微珠张文
10071101010479
豪陈露芳蒋明
12071101010481
统程蒙蒙卓少
14071101010483
华张建新金利晓孙建敏滕晓爱潘里
19071101010725
燕叶燕群陈燕
21071101010727
珍
05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5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5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5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5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5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5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5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5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
女
9071101010254
女
男
11071101010480
女
男
***482
女
女
***484
男
16071101010485
女
***486
女
***724
女
女
20071101010726
女
女
22071101010728卢笛
女
23071101010729潘强
吴显勇
男
24071101010730
男
25071101010731赵利女
林杏
26071101010732
琴马晓燕潘志
28071101010734
强周群祥郑妩
30071101010736
娜夏晓飞
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06汉语言文学本函授永嘉进修班
女
27071101010733
女
男
29071101010735
女
女
31071101010737
女
32071101010738陆业
郑赛平王修远王海萍朱培培潘芝
37071101010743
丽陈玲玲徐秀
39071101010745
云邹建微杨丽
41071101010747
娜任隆隆
男
33071101010739
女
34071101010740
男
35071101010741
女
36071101010742
女
女
38071101010744
女
女
40071101010746
女
女
42071101010748
女
第三篇:影视文学教案
影视与文学艺术教案
教学目的:影视艺术学是一门以影视艺术为教学对象的审美教育课。它以系统的影视理论知识为导向,以直接的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与审美鉴赏力为目标,通过全面认识和了解艺术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精神,让学生走进艺术的世界,并从中获得灵感,获得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知识导引,即讲授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论思潮和语言特点,以全面把握影视艺术的发展规律与审美特征;二是艺术作品鉴赏,即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其艺术技巧的运用和艺术语言的特点,深入挖掘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内涵与文化精神,并从美学的高度认识其价值和意义;三是延伸思考,即针对艺术作品反映的艺术观念、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的课堂讨论,并拟定出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学术研究,并写出有独特个性和创新价值的理论文章。这种把艺术理论学习、艺术作品鉴赏、艺术问题研究三者相互结合、自然渗透的教学方式,克服了以往审美教育课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使得审美教育从知识教育向人文教育转化,成为真正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智慧教育和思想教育。
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依靠多媒体教学设备展开。
学习要求: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上,都与其他的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于这门课的学习,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历史的层面,即了解影视文学的发展历史,认识它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二是理论的层面,即了解影视文学的语言系统与理论演变,认识它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审美特征;三是艺术的层面,即通过对具体的影视作品的解读与鉴赏,感受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
教学过程:
1、解释影视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
影视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新兴艺术形式,它是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与传统文化相比,影视文化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艺术载体的变革,即艺术表达的技术化与媒介化。其二是艺术形式的变化,即艺术元素的多元化和艺术形象的视觉化。用对比的方法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兴的影视文化,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它的特点和规律。
2、分析影视艺术的语言特点与表现技巧
每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独特的语言系统和语法规范,了解一门艺术,首先从它的语言开始。影视艺术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它是把视觉的形象和听觉的声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完成艺术的创造过程,因此它有着更加丰富的艺术元素和更加复杂的艺术语言。它包括:视觉元素:镜头、光影、色彩;听觉元素:人声、音乐、音响等。认识每一种艺术元素的特点和功能,才能透过其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更准确地把握影视艺术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特征。其中重点理解构图、景别、运动、角度、有声源音乐、无声源音乐、声画同步、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名词。要结合具体作品理解各种艺术元素的功能、特点以及组合方式、表现技巧和艺术效果。
3、影视鉴赏
影视艺术一百多年来,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幼稚到成熟,从单一到多元,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理论的诞生,每一个阶段都有重要的理论思潮主要包括:纪实主义与技术主义、欧洲先锋派苏联与蒙太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长镜头、中国左翼电影思潮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新好莱坞与独立电影、数字化与后现代主义等等。对于理论的理解要立足于理论的创新意义与美学价值。电影的语言到底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比较来认识它。
1、绘画语言
先看一幅画。题目是《初恋》:内容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把一束鲜花放在墓前,墓碑上写着一个死于苏联卫国战争的战士的姓名。这是一个静态的瞬间,它依靠构图、色调来冲击我们的视觉,让我们借助于想象来理解其中的内涵,于是明白了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悲剧。它依靠的完全是画面的力量。法国画家格莱兹说:绘画是一种默然的、不动的宣言,它所呼唤起的活动,只能存在于观赏者的精神里。
2、文学语言
同样的内容文学该怎么表现呢。我们来听一段歌词:鲜花到哪里去了/鲜花被姑娘采去了/姑娘到哪里去了/姑娘嫁给小伙子了/小伙子到哪里去了/小伙子当兵去了/士兵到哪里去了/士兵到坟墓里去了/坟墓到哪里去了/坟墓在鲜花簇拥之中。似乎是个语言游戏,其实是通过文字上的铺垫、隐喻、回环等来实现其表情达意的目的。它依靠的是语言的力量。
3、电影语言
如果用电影的镜头来表现这个内容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可以选择一段哀婉的音乐,荒凉的野外孤独的老人蹒跚走来(拉全景),然后镜头推至一个孤坟(近景),一双苍老的手颤抖着将一束鲜花放在墓碑前(特写),一双浑浊的眼睛(特写)、墓碑上清晰的姓名(反打、特写),镜头拉开摇向天空(远景)。这几个镜头组合起来到底蕴涵着什么意义呢?我们分析一下:
1、2镜头展现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体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生命的苍凉(活着/死亡)。
3、4镜头展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心灵的交汇与精神的崇高(记忆/思念)。5镜头叩问苍天,体现的是一种无言的追问和无声的诉说。这就是电影的方式,它依靠的是镜头的力量。
2、蒙太奇的类型和功能
蒙太奇具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据此,我们可以把蒙太奇划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1)叙事蒙太奇
这是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叙事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几种具体技巧:
平行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格里菲斯、希区柯克都是极善于运用这种蒙太奇的大师。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其次,由 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如影片《南征北战》中,导演用平行蒙太奇表现敌我双方抢占摩天岭的场面,造成了紧张的节奏扣人心弦。
交叉蒙太奇 又称交替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造 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如《南征北战》中抢渡大沙河一段,将我军和敌军急行军奔赴大沙河以及游击队炸水坝三条线索交替剪接在一起,表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重复蒙太奇 它相当于文学中的复叙方式或重复手法,在这种蒙太奇结构中,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划人物, 深化主题的目的。如《战舰波将金号》中的夹鼻眼镜和那面像征革命的红旗,都曾在影片中重复出现,使影片结构更为完整。
连续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不象平行蒙太奇或交叉蒙太奇那样多线索地发展,而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这种叙事自然流畅,朴实平顺,但由于缺乏时空与场面的变换,无法直接展示同时发生的情节,难于突出各条情节线之间的对列关系,不利于概括,易有拖沓冗长,平铺直叙之感。因此, 在一部影片中绝少单独使用,多与平行、交叉蒙太奇手交混使用,相辅相成。
第四篇:《文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本章概述:
“文学概论”是阐述文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教材体系,也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几乎涉及了文艺学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要在根本上理解“文学概论”这个理论体系,要了解在这个体系之中的各个细节及其相互关系,就必须关注其本体,说明它自身的学科界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方法等。知识点1:文学概论的性质
“文学概论”是一门具有文学理论性质的课程体系。从学科界限来说,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问。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这三个分支既有明显的界限,又有密切的关系。
文学史是在时间维度上具体地考察文学的发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学科。文学史的具体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
2、文学风格、流派和思潮的研究。
3、文学现象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的研究。
4、文学的发生、历史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继承与革新的原则和对策的研究。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作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最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等为核心对象所展开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在对具体的文学现象的把握中,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文学概论”是对整个文艺学的一种理论阐释,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讨论文艺学的各个主要问题的一个教学体系。由此看来,我们对“文学概论”应该有两种理解:
1、“文学概论”是一种教材和教学体系。
2、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理论体系。它具有文学理论的特点,但它又不是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相并列的文艺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与文艺学所采取的角度基本相似,因而它的理论特点是全面概括而不深入。
知识点2: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
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是中文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
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是中文专业必不可少的。
首先,文学概论作为讨论文学理论课程,它较为集中地提供了有关文学的普遍知识,诸如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以及由这些知识构成的理论体系。学习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从本质上认识文学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文学概论作为讨论文学理论的课程,对于从事文学活动具有“工具”的意义。
再次,文学概论作为讨论文学理论的课程,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有助于人们建立理论化的思维。
最后,文学概论作为讨论文学理论的课程,对文学教育的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知识点3:文学概论的学习方法
文学概论作为一门理论性的课程,与文学史等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要难一些,这就更需要借助较好的学习方法来理解和掌握。
1、注重基本原理的掌握。
文学的基本原理就是能够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那些道理,或者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那些内在依据,也就是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关于文学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能够发现文学概论中的所有知识与各个原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即从文学概论所涉及的整个知识体系中来理解原理。
2、注重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教材中所涉及的问题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学习时,应把相互关联的问题放在一起加以理解。这种联系既表现为全书总体的联系,又表现为教材中的几个大板块内部的关联。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在理解文学理论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时注重与文学的创作实践、作品情况和接受活动及其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就是把文学理论与文学史联系起来进行把握。同时,将文学理论用于文学实际,就是用对文学现象的普遍认识来指导现实的文学实践,并为未来的人类文学事业开辟道路,这就要求对文学批评成果加以关注。
4、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背景。
文学概论作为一个教学体系,有着它的必要的知识背景,如果要真正深入地理解这里的知识和思想,就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种背景知识,不外乎两大类:一是文学作品,就是小说、诗歌、文学散文、文学剧本等;二是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等文本。这两类材料卷帙浩繁,解决这个问题的权宜之计就是把握住两个选择方向:一个是选择经典著作,即在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史中留下显赫地位的那些作品;另一个是选择前沿文本,即在当代新出现的、代表新的文学思潮和思考的、新的文学作品和理论及研究性文本。
第二章
文学观念
本章概述:
历史上各种文学观念,都试图回答文学是什么,回答文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们不能奢望对文学作出一个绝对的界定,而是要尽力对文学的本质特征作出一种相对合理的揭示。正是由于历史上有那么多的人对文学的本质特征作出了回答,才使人类不断地接近了对文学的普遍本质的认识。我们下面对文学本质特征的探讨,既是对前人成果的时代总结,又是向未来开放的。
第一节 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
本节概述:
面对“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这样一个命题,我们必须知道这个命题所以成立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答案主要有三个:文学集中体现着文化的属性;文学与各种文化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文学具有深刻丰富的文化的意义。
知识点1: 文学的文化属性
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集中地体现了文化的这三种主要属性。
1、文学突出地体现着人的创造性。首先在整体上来说,文学的形成是“人化”的过程,文学的作品是“人化”的结果。其次,文学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不是人性和人格的简单投影,而是对人和人生的一种超越,即人们常说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象。此外,创新性是人们判断文学作品高下优劣的价值标准之一。
2、文学典型地体现着文化的符号性。人类的语言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符号系统,也是人类创造的最富有表现力的符号系统。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一种艺术形式。作家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如何运用语言符号的问题,甚至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以及他作品的风格也与语言的使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3、文学集中地体现着文化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属性。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同文化的属性一样,以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方式存在着。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新与旧的融合,使读者既感到似曾相识,可以接近和理解,又让读者产生新奇感,不能完全理解。在这里存在着文学所具有的由旧到新的过渡属性。
知识点2: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
这里,我们将集中描述和探询文学与科学、政治、哲学、道德和宗教之间的关系。
文学与科学(指自然科学)的关系。主要区别有三个:一是在反映对象上的差别。二是科学家与文学家在从事各自事业时的理想态度不尽相同。三是科学与文学在思维习惯上不同。科学与文学又是相通的。科学与文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与政治同属于精神文化,同属上层建筑,但它们所处的具体位置并不完全一样,因而也使得它们各自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所发生的具体作用有所不同。同样的原因,文学对政治的影响和政治对文学的影响的力度和方式也都表现出某种差别。首先,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是直接、巨大和深刻的。其次,文学对政治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的思想基础,它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常常会影响人们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思想。文学的独特性使它在表达某些哲学思想时会给读者带来与哲学不尽相同的启示和效果。
文学与道德的关系。文学是以审美的方式来表现人及人生的一种文化样式,因而文学就必然会在它的审美叙事和艺术图景中反映道德意识、道德人格和道德理想。同时,还要看到文学在追求理想、表现理想上的优越性,为文学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可能性,文学会在它的世界里表现出新的道德理想。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文学与宗教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它们共同具有的超越意识和静观意识、想象和象征的表达方式等。然而,人们对待文学和宗教的态度并不一样,宗教意识中的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都是真实的,而文学中的想象世界人们是不当真的,至少在理性的场合中能够认识到它的虚拟性。
知识点3:文学的文化价值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因为它具有文化的基本属性,与其他各种文化现象关系密切,还因为它蕴含和实现着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文学的这种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为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载体提供了文化的价值。各种文化样式都是文化的载体,但文学作为文化中的一种审美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整体地反映各种文化;突出地体现着文化的历史积淀;集中地描绘着人们的文化向往。
第二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本节概述:
把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样式,是出于对人性的关注,出于对人通过创造活动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关注,是出于对人的自由追求或者自我解放功能的关注。如果我们不是从人的普遍本性出发,而是从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看待文学,就很容易获得另一个命题: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知识点1: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社会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
第一,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决定。从宏观上说,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本质都与一个时代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文学的变化和发展总是一定的社会存在,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
第二,文学一经产生就有自身的独立性,并且会对经济基础产生积极的影响。文学不是经济基础本身所具有的因素,它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因而会保持自身的某种独立性。文学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影响或反作用,是多数人的一种共识,所以许多思想家和文艺家认为,文学艺术可以成为教育和鼓舞人们的途径和手段。
第三,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和文学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影响都是间接的,而且会受到文学艺术审美规律的选择。文学和艺术是在审美的轨道上,通过对人的情感、心理和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对基础发生作用的。
知识点2: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文学与社会这种动态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是文学的源泉是什么的问题。对此,历史上曾出现了三种主要的说法: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说。
再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表现说主张文学 5
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再现说和表现说的文艺观念虽然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合理性,但也都同时存在着明显的理论偏见,都没有概括出文学历史的全部事实。
能动反映说认为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能动反映说既承认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强调了作家的独特创造力,真正概括了文学总是体现为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真正揭示了文学的某些本质属性。
知识点3: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区别于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的依据主要有下述几点:
1、在反映对象上,作家观察、体验和表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及人生。
2、在反映方式上,文学艺术以感性形式来把握世界。
3、在反映态度上,文学艺术以富有主观色彩的审美眼光来重写人生。
文学这种意识形态体现出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不具备的始终关切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和人生,用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生活,以主观态度来表现人生等特征,从而确立了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这样的基本命题。
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
本节概述: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这里的经验不是指人在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而是指人在接触外界时对事物的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仅就文学经验而言,主要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时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等等行为的现实过程。把文学看做是一种经验形式观点,将开阔我们审视文学的理论视野。
知识点1:关于文学存在的几种观点
文学以什么方式存在,是文学理论家们特别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总的看来,主要有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学在作家的心理中存在。这种观点实际上等于对艺术作出了心理主义的解释,带有较为浓厚的非理性的倾向。
另一种说法认为,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学的存在是那个已经固定下来的、具有客观性的存在形式,即文学作品,它既不存在于作家的主观世界里,6
也不存在于读者的主观世界里。
除了上述两种说法以外,就是我们在下面将要集中探讨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文学存在于读者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活动之中,又由于读者是一个可变的因素,所以文学不是一种固定的存在,而是一种历史性的过程。
知识点2: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
把文学视为一种经验形式,既不承认文学是一种作家的印象、直觉和想象,是存在于作家心理中的艺术世界,也不承认文学是一种与作家和读者的行为都无本质性关系的客观而固定的对象,而是认为文学是读者阅读“作品”的这个历史性事件本身。这种对文学本质的基本观点,一方面强调了“作品”与读者所构成的阅读活动;另一方面又强调了作品的现实存在性。具体看法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首先,文学的本质体现在文学功能的实现之中。其次,文学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中。最后,文学的存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作品的艺术世界的展开和价值的实现不是一个固定事件,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知识点3:文本与作品
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作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被读者阅读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我们要较为具体地理解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一个文学文本曾经被读者阅读,说明它成为过文学作品,但就文学作品的存在来说,文本只有正在被读者阅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成为作品。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是相对于读者的阅读活动本身而存在的。由于把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与正在被阅读的作品区分开来,是在某种特定的文学观念视野下的一种看法,因而在实际应用中,文本与作品的概念因使用场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那些关心读者在文学作品构成中的作用的人们,在专门讨论文学作品的本质和作品存在属性的语境里,会较为严格地区分文本与作品的界限;而在其他一些讨论文学问题的语境中,尤其是那些仍然坚持传统文学观念的人们,并不对文本与作品进行明确的区分,往往是可以混用的,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干脆使用作品这一个概念,也就是几乎不使用文本这个概念。
第四节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本节概述:
文学是人类艺术中的一种特殊样式,它具有与其他艺术样式明显不同的自身特征,如它以人类的语言作为基本媒介,以语言的方式存在;与它所使用的媒介及其存在方式相关,文学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特点。总而言之,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差别和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语言组织,取决于它所具有的语言特性。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才说: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知识点1: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确认文学与其他艺术样式的差别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文学使用了独特的中介形式,即以人类语言作为它的存在方式。“词汇”是文学的物质结构和知觉形式,文学离开了语言就不会存在。
语言成为文学的物质存在方式,体现着文学意义的表达需要。这里的“意义”,是指作品的形象、情感和思想蕴涵。这说明,作家的创作就要通过语言中介来实现,读者的接受活动也只有借助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来达到目的。语言不仅是文学的物质结构或知觉形式,而且语言成为文学的全部意义的惟一载体。
知识点2: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文学语言在作为作品意义的载体和中介的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的表意功能,文学语言不仅肩负着展示文学世界的全部任务,同时它还以自身所体现出来的特殊意义直接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完整构成,文学语言既要传达作品的意义,也要表现自身,使自身的独特价值成为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语言之所以对文学的存在和本质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与它自身所具备的艺术属性关系极大。
首先,文学语言是一种情境化和个性化的语言。文学语言在作品中,一方面它是一种中介和载体;另一方面它通过本身的情境化、个性化等属性成为作品全部审美意义的、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
其次,文学语言本身具有形式美的价值。作品的语言并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意义的技巧和手段,它本身就是“艺术直观”这种形式美意义的组成部分。通常人们把这种由文学语言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称为韵律美。
此外,一些作品中存在的特殊的语言现象,也在一定的语言形式本身意义上 8
体现出了形式美的价值。总而言之,文学语言既要表达意义又要表达自身,并要将二者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学世界,语言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之一。
知识点3: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文学是语言艺术,不仅意味着语言是文学的存在形式,当我们深入思考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时,将会发现由于文学的语言属性,造成了文学的较为内在的特点。
第一,文学的语言媒介决定了文学的形象间接性特点。语言的存在并不能直接体现文学的形象世界。作家必须通过它的存在形式语言这个手段,把在头脑中的构思,把在心理世界形成的人生图景固定下来和表现出来。读者也必须通过对语言的阅读和理解,进而经过想象和联想来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图景。
第二,文学语言的时空自由度决定了文学反映生活的广阔性。文学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不受现实关系的约束,这就给文学带来了反映广阔的世界和丰富的心理现实的可能。
综上所述,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并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艺术样式,语言不仅是文学作品的知觉结构,也是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以及自然图景等全部意义的惟一载体。文学语言在文学里具有双重的价值,一方面是作为作品意义的表现手段和材料,另一方面它自身也直接体现着某些艺术价值,这些艺术价值是文学作品全部构成因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文学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及其特点,深刻地影响到了文学的特殊性,文学的所有特殊性都与文学语言有关,文学语言甚至直接决定着文学的某些特性。
第五节 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
本节概述:
文学不仅是在共时关系中存在的艺术样式,而且也是一种历时的形态,是伴随着人类变化和发展脚步的一种历史现象。文学有着自身的发生和演变的历史,在它的发生和演变的过程中,透露着文学的历史本性,我们要想真正回答文学是什么,要想全面理解文学,就必须知道文学的起源,文学的演变受制于哪些方面的影响,文学的演变过程能够给我们提供何种启示,其中有哪些规律值得我们重视。
知识点1:文学的起源
(一)文艺起源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历史上,人们曾以各种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时代立场上对文学艺术起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多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的结果。
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之中。
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
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人类的生产劳动。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文艺起源于劳动的看法,都充分地表现出它的主导性地位。
游戏说强调了文艺起源上的娱乐和审美功能的作用,强调了原始人精神需求上的原因,但这种说法忽视了原始文艺发生的实用目的这样一个事实。巫术说强调了原始人的宗教意识与审美意识的密切关系,强调了巫术活动相互渗透的关系。但巫术是否先于文艺产生,现在还无法确定;而且考古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已经发现有些原始艺术与巫术无关。模仿说强调了文艺对现实与外界的需要和依赖,但这种说法把人的模仿动因看做是人的“天性”显得很不具体,同时,模仿说本身对艺术发生过程中人的自由创造本质注意得显然不够。劳动说从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活动入手来解释文艺的起源,体现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思想,阐明了文艺起源的最终原因和基本动力,是相当可取的一种观点,但是,在解释艺术起源时,放弃或搁置艺术产生中的愉悦和审美等人的自由精神方面的原因也是一种局限,而且,仅仅把文艺的起源视为劳动也不是一种事实,实际上文艺的产生原因并不单一。基于这些情况,如果我们要对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就必须对上述观点进行反思。
(二)文学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多方面的文化活动
人类的文艺不是产生于一种单纯要素的原因,而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根源。原始文艺产生的这种整体的根源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劳动是原始文艺产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原始人的精神欲求及其活动是文艺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一,原始人的劳动实践是文艺产生的根本原因。首先是劳动实践创造了人 10
们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文学艺术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即人的灵巧的双手、发达的大脑、语言和认识感受能力。这些条件是人类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前提。
其次,在事实上,许多原始艺术是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常常要创造某种方式和手段来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提高效率,这些方式和手段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所谓艺术,尽管这些艺术还不很完善。
第二,原始人的精神欲求及其活动是文艺产生的直接原因。原始人的强大的感觉力和想象力,他们相信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互渗和相通的观念,因无知而带给他们对各种事物的惊奇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创造神话、舞蹈和绘画等艺术提供了直接的根据。
综上所述,人类的生存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活动,也有精神活动,文学艺术既是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产生,也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艺术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多方面的生存活动。
知识点2:文学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
从根本上说,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文学艺术的发展变化。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特定时代的历史和文化的特点。社会历史的变迁会具体地影响到文学艺术的性质和表现内容,会推动文学艺术形式的变化。然而,当我们特别地注意了文学艺术自身的审美价值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某种非同步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会发展与文艺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文学是随社会的物质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但在某些特殊的历史阶段和特殊的领域里,文学的繁荣与社会的发展是不成比例的。这一是由于文学的发展和繁荣的动力不是单一的,决定文学发展和繁荣的原因不仅仅是物质生产的水平。同时,我们在谈论文学的发展时,是就文学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言的,因而我们必然运用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学的独立审美价值两个尺度来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当我们以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及其社会进步的尺度来审视文学现象时,文学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表现会很突出,但当我们从文学的独特审美价值的角度来看待时间维度中的文学现象时,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发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与社会物质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现象,会感到文学在其历史中似乎只表现为某种演变的 11
历程。
知识点3:文学自身的演变
在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的发展演变问题上出现的复杂性,正是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独特属性决定的。在历史的线索上,文学也表现出它自身的演变和发展逻辑。
(一)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历史性的连续的过程,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也一样,都是历史积累的结果,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后一代文学的产生都将受到前一代文学的积极传统的影响。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面对文学遗产就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继承一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有用的成分;我们要远离对文学遗产的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两种偏激的态度,坚决反对文学发展上的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倾向,正视已有文学中的糟粕与精华,有所取,又有所舍。
(二)文学发展中的时代创新性
文学的传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文学积累是现在的传统,现在的在传统基础上的革新,又将成为未来的传统,文学的发展演变历程正是在继承与革新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在继承与革新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积极选择和重构中,表现出了它那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三)文学发展中的民族间借鉴
民族间的文学交流和借鉴,实际上是指异质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流,因而这里就既包含多民族国家的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包含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在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中,究竟哪一方的影响力大一些,一般取决于某一民族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文化的发达程度。但由于文学独特的价值,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文学未必一定落后,所以,各民族间的文学交流和借鉴的不平衡关系是相对的,变化着的。
第三章
文学创作
本章概述:
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建立在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经过作家艰辛而复杂的精神劳动,创造出特殊的精神
产品——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在这一过程中,作家的主体性、创造性、情感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和发挥,作家的审美理想也得到了具体体现。
第一节 创作过程
本节概述:
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文学作品不像物质产品那样可以批量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每件文学作品的诞生过程都是千差万别的。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具体过程是相当复杂、微妙的,具有个别性、特殊性,是不可重复,也是难以复制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创作毫无规律可循。毕竟每一次创作实践,都服从着审美创造的共同目标,都催生着文学作品这种人类特殊的精神产品,都遵循着文学创作的普遍性规律。就一般而言,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或者说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过程,大致上都可以划分为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表现这样三个阶段。
知识点1:艺术积累
艺术积累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所谓艺术积累,是指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活动。
艺术积累实际上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观察了解生活和感受体验生活。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从而掌握丰富的创作材料,这是艺术积累的重要内容。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对社会生活这一客体的观察了解,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首先,要从审美的特定视角出发。其次,要力求全面、广博、多样。第三,要尽可能细致入微。艺术积累阶段中,作家观察、了解生活与体验、感受生活应是一体的。艺术积累阶段中,作家观察、了解生活与体验、感受生活应是一体的。
艺术积累的材料获得,一般来说有两个渠道。一个渠道是作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见闻得到第一手材料。另一个渠道是借助他人帮助或依据文字记载等得到二手材料。在很多情况下,作家往往是从两个渠道共同获益。
对作家的艺术积累来说,有些材料是无意中获取的,即作家在社会生活的实 13
践中并没有有意去寻觅、记录、记忆、思索,但一些生活现象往往潜移默化地作为鲜活的信息资料储存进了大脑,沉淀在记忆的信息库里。而有些材料则是作家有意收集的。作家常常在比较明确的创作意图或某种内心的创作欲望、创作情绪的推动引导下,积极地关注生活现象,拓展生活视野,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
知识点2: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它是指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审美意象结构的思维的过程。艺术构思虽是文学创作的第二步,但却是相当关键的一步,是精神活动最紧张、最活跃的阶段。
作家的艺术构思起始于一定的创作冲动。这种由生活中某种因素的激发而引起的创作冲动,是从艺术积累阶段进入到艺术构思阶段的转折点,是推动艺术构思全面展开的心理动力。
具体来说,作家的艺术构思包括着素材的整理使用,题材的确定,主题意蕴的开掘,形象的成型,结构的安排,体裁及表达方式的选择等多项任务,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形象的确立和形成,其他诸方面都是围绕着形象这一中心来展开的。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审美意象,或内心意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别。它是在原始材料、原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在作家的头脑中逐渐成形的。
作家内心审美意象的成熟,往往要经历一个相当复杂而艰辛的心理过程,它大致包括意象的萌发、意象的孕育、意象的成形三个步骤。意象萌发,常与作家创作冲动的发生相伴随。意象孕育,即作家将已经萌发的审美意象,进一步加工、充实、改进、完善。作家孕育审美意象,不仅有对感性材料的提炼化合,更有主观情感的浸润灌注。意象成形,即审美意象在作家头脑中基本完成、定型。经过深思熟虑,作家充分展开的艺术想象力所结出的硕果终于成熟了。审美意象的成形,意味着作家艺术构思使命的完成。
在将生活材料心灵化以构成审美意象体系的艺术构思过程中,作家的构思方式是复杂多样的。一般说来,最常用的构思方式就是综合法。事实上,作家在从事艺术构思时,在综合的基础上,作家有时也采用强化突出、夸张变形、陌生化等方法,以求得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强化突出,是在构思中调动多种材料和手 14
段去集中表现形象的某一主要特征。夸张变形,是在构思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改变常态、违反常规的方式去塑造形象。陌生化,是在构思中着力赋予形象以特殊的形式,使之变得奇异、陌生,从而造成与普通日常事物的疏离,以增加读者感受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强化审美效果。
在艺术构思中,审美意象经过作家心血的灌溉抚育,逐渐形成,走向成熟。这是一个主体与对象辩证统一的过程。而且,审美意象一旦成形后,便具有了自身的生命力,并按照自身的逻辑去发展。
知识点3: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作为文学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指作家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运用文学语言以及各种表现手段,把审美意象系统传达出来,转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在艺术表现阶段,不同作家艺术表现的具体情况可能千差万别,然而总括说来,都不是一个简单易行、省心省力的过程。推究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作家内心的审美意象系统与语言形式之间并非直接对应。可以说,将内心审美意象准确而恰当地表现于相应的语言形式,乃是作家在艺术表现阶段的最高追求。不过,艺术表现的困难既意味着考验也意味着机遇,文学创作的艰辛是与乐趣并生的。优秀的作家往往能正视困境,充分发挥驾驭运用语言的特殊能力,认真选择,反复斟酌,仔细推敲,精心锤炼,以求构想出与心中的审美意象最为契合的语言形式,达到对语言自身局限的突破,从而实现形式对内容的征服,完成令人叹为观止的语言创造。
其次,作家的艺术构思活动在艺术表现阶段并没有完全终止,有时会与艺术表现交错重叠。在艺术表现的同时,总会伴随着艺术构思的微调。至于作家开始执笔写作之后,对审美意象系统加以必要的完善、补充、加强、深化,甚至做出重要修正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的。
在艺术表现阶段,形式的意义非常重大。对审美意象系统的定型、物化,实际上就是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手法等形式因素对内容的一步步征服。对形式的把握,也就是艺术技巧的问题。对于文学创作来说,艺术技巧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具体说来,体裁选择为审美意象系统的外化确定基本的文体样式,结构安排为具体内容找到相应位置以及最佳组合关系,表现手法将这些具体内容体现得更 15
加生动、突出,而最为关键的则是语言的运用。对艺术技巧的掌握,乃是检验作家艺术功力深厚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有时也会有短暂瞬间即获得突破性进展的特殊情况。这种特殊情况就是所谓的“灵感”。“灵感”在文学创作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在艺术构思阶段,“灵感”可以使作家对审美意象的想象孕育形成飞跃;在艺术表现阶段,“灵感”可以使作家对语言及其他形式因素的运用创造迅速推进。所谓“灵感”,是在人类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就文学创作而言,“灵感”是指作家在偶然机遇的触发下,艺术想象高度活跃,艺术技巧超常发挥,创作进程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的心理状态。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突发性。二是短暂性。三是突破性。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超常的心理状态,在其偶然性的表面现象中,存在着必然的因素。一方面,“灵感”基于作家长期的艺术积累和勤奋的创作劳动。另一方面,灵感的产生还要有适当的契机触发。“灵感”确实值得作家格外珍视。不过,“灵感”毕竟是一种短暂的心理现象,并不能帮助作家解决创作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即使“灵感”能不时带来重要进展,作家从事文学创作依然要耗费大量心血,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艺术表现都不例外。
第二节 创作原则
本节概述:
创作原则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所遵循和实践的基本准则,体现着作家对文学创作艺术规律的体认和掌握。真实性、概括性和想象性,是文学的创作原则的核心内容。这些充分体现艺术规律的创作原则的确立,是作家创作优秀文学作品,取得杰出艺术成就的必要保证。
知识点1:真实性
对于文学创作来说,真实性原则至关重要。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是文学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存在的基石。文学创作中强调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一般来说,艺术真实是与生活真实相对的。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则是作家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按照其审美理想和生活逻辑,对生活材料加以艺术概括、提炼、加工,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艺术真实不同于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能让读者觉得现实生活真的就是如此。这是因为艺术真实更为贴近生活的本质,16
更为符合生活的逻辑和规律。
艺术真实是一种假定的真实。假定性,是理解艺术真实的关键。艺术真实是作家发挥艺术想象虚构出来的,并不等同于实际生活;然而,读者却能够认可,肯定它就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艺术真实乃是在假中见真。
艺术真实体现为现象真实与内蕴真实的统一。首先,艺术真实要做到外在形态同生活事实相一致,实现现象真实。这是艺术真实的基本要求。艺术真实还要在保持现象真实的同时,准确把握住客观现实潜存于现象后面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深层内蕴,达到内蕴真实。这是艺术真实的更高的要求。
艺术真实同时也体现为再现真实与表现真实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艺术真实的基本要求之一。一方面,艺术真实意味着再现的真实,即必须以艺术的方式,对客观社会生活加以真实的再现。另一方面,艺术真实又呼唤着表现的真实。在文学创作中,再现与表现从来就是一体化的。所谓表现真实,其基本的要求是,作家所表现的情感意趣应确实发自内心,而非虚伪做作。还要求作家在以主体精神统摄对生活现实真实再现的同时,将自身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自然地融入再现的人生场景之中,使之获得真实的表现。
知识点2:概括性
概括性原则是文学创作的普遍原则。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是作家从审美的角度对社会生活所作的能动反映。文学创作的规律显示出,创作的过程就是艺术概括的过程。艺术概括的要义是,将众多化为个别,将普遍化为特殊,实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艺术概括与科学概括不同,它是一种形象的概括,具体的概括。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始终不脱离具体形态。艺术概括则是从具体上升到具体。它依托于艺术想象,从生活材料的具体上升到普遍性得到了强化的具体。其二,注重特征描写和细节刻画。艺术概括在选择、提炼的过程中,主要是抓取事物的那些最富有艺术包孕性和艺术表现力的细节、特征来加以刻画,这样可以使艺术形象精炼、简约而又鲜明、突出,同时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普遍的意义,形成言简意丰、从个别见一般、从有限见无限的艺术效果。可以说,突出特征,抓住细节,是艺术概括的捷径。
艺术概括作为一种形象的概括,在从具体的生活材料到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中,艺术概括完成了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客观与主观的融合,实现了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升华和超越。经过艺术概括而生成的文学形象,一方面个别性、特殊性十分鲜明,另一方面一般性和普遍性也极为突出。它既是具体的,又是概括的,个别性中包含着一般性,偶然中蕴藏着必然,直接呈现出的是一,是特殊,但在效果上则是多,是普遍。
知识点3:想象性
文学创作中的想象是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它是作家在原有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创作意图,对作为记忆表象存留的生活材料进行艺术化合,构成新的审美意象的一种心理活动。
艺术想象作为一种极富创造精神的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由性。艺术想象的自由性,突出体现在对客观时空局限的超越。艺术想象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限制。实际上,想象归根结底要受客观现实的制约。艺术家的想象总是以他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他所积累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的想象活动就越自由,越有创造性。
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情感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始终灌注了创作主体的丰富情感,是在情感力量的催动之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首先,艺术想象是以情感为原动力,在某种情感的推动之下活跃起来的。这已被众多作家的创作实践所证实。其次,情感因素渗透于艺术想象的始终,想象的过程也是情感贯通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艺术想象中的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不同,它是一种经过再度体验之后的审美情感。所谓审美情感与自然情感有关,但绝不等同于自然情感,而是经过了心理体验、沉淀、转换、升华之后的情感。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的审美情感越活跃,艺术想象也就越丰富、深入,其个性特征也就越发鲜明、突出。艺术想象的个性特征主要基于创作主体自身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艺术想象的个性特征主要基于创作主体自身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
第三节 作家经验与艺术创作
本节概述: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必须依托于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把握,离不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不过,这种生活经验,不同于客观意义上的生活现实,不是纯粹外在的东西,而是已经进入到作家感知领域,经历了丰富而深刻的身心感受的生活,是已经从客观内化入主观,与情感世界建立了牢固联系的生活。这是一种人生体验。作家把自己独特的生命历程,把自己观察、感受到的人生百味,化做笔下的艺术世界。经验世界构成了文学创作的巨大能源。
知识点1: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
作家的人生经验,最直接也最重要的来源,就是作家自己生命历程中的亲身经历。对于作家来说,最可能影响甚至直接进入艺术创作的,往往是那些曾经在身心方面引起过强烈震撼的经历。相比较而言,人生的挫折与磨难,动荡与艰辛,对于作家来说,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许多文学杰作的出现,背后都有作家痛苦的人生经历。
作家的间接经验,虽然不像亲身经历那样真切,但是作为对亲身经历的一种丰富和补充,也不可忽视。听取别人的转述,阅读各种文字资料,同样可以开阔眼界,了解人生,认知社会,使作家的人生经验更加广阔多样。
事实上,在作家具体的创作实践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合一的,难以明确地区分开来。
作家的艺术经验与人生经验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但又有所不同。艺术经验是作家在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主要体现为对艺术规律和艺术技巧的认识、掌握和运用。
每个作家的艺术经验都是独特的。这种艺术经验建立在超越时空的心理体验之上,包含对审美记忆的翻检、重温和艺术提炼。作家原有的艺术经验,会对其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题材的选择,构思的处理,意蕴的把握,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等。获得艺术经验并通过文学创作将艺术经验转化到文学作品之中,是作家的基本能力之一。
作家的艺术经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每一次文学创作的过程,都是作家确立和传达一种新的艺术经验的过程,也是对旧有艺术经验加以修正、深化或替代的过程。
知识点2:经验的内省与艺术创造
只有内省后的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才有可能进入审美创造的视野,才有可能真正转化为文学创作的基础。经验的内省是一种审美体验逐步深入的过程,也是一种回忆咀嚼,一种内化升华的过程。对于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内省来说,深度是最关键的。经验内省的深度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而经验内省的深度则与作家对社会、人生认识和思考的深刻程度直接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内省,体现了文学创作艺术规律的内在要求。为了完成文学创作的使命,创造依托于现实而又超越于现实的艺术世界,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经验的内省,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节 形式的把握
本节概述:
独特的形式,将一部文学作品与其他的文学作品明确区分开来。内容就存在于形式之中。形式一方面负载并传达着内容,另一方面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意味。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形式自身就是内容。文学作品总是以完整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的,可以看成是一个为特定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形式系统。因此,文学创作最终将体现为对艺术形式的把握。文学创作中作家对形式的把握,主要体现在文章布局、表现手法、语言三方面。
知识点1:布局的原则
布局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既涉及到文学作品的整体框架的安排,也涉及到文学作品的局部细节的处理和组织。成功的文学作品在布局方面,都体现着普遍的审美规律,都是按照共同的原则来安排完成的。布局的一般原则为:
1.有利于主题意蕴的表现
主题意蕴,是文学作品生命的魂魄,是文学作品中各种要素的统帅;因此,也必然是作家创作具体文学作品的立足点和中心点。作家通过布局谋篇,要努力使作品的主题意蕴得到更加充分、有力的体现,而不是削弱它、抑制它。需要注意的是,遵循这一原则,并不意味着布局是一种完全听命于主题意蕴的纯粹被动的活动。实际上,布局谋篇本身也是形成确立主题意蕴,并促使其得到加强、丰富和深化的重要途径。
2.有助于形象的塑造
形象的塑造是文学创作的中心任务。一般来说,在叙事作品中文学形象主要体现为人物形象,而人物的思想性格、命运遭遇是通过情节的发展,环境的展示和人物之间关系的变化显示出来的。这些方面如何布局安排,则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的体现。抒情作品的形象则突出体现为情景交融的意境,而意境的构成则要依靠对意象的富于艺术张力的安排。
3.要完整统一,讲究形式美
作家在完成布局时要做到,若前有伏笔,则后有照应;过渡连接,应自然流畅;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应协调一致,各得其所;整体结构,应浑然一体,没有疏漏、残缺。
4.要符合不同体裁的要求
文学体裁作为文学的具体样式,是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作家在确定了某种文学体裁之后,布局谋篇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该体裁的与众不同的特点,自觉地适应该体裁的特殊要求。
知识点2:表现手法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传达意蕴,反映社会生活时所使用的具体表现手段和方式,就是文学的表现手法。文学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操作运用上。文学创作中的基本表现手法,主要有描写、叙事、抒情、议论等。
1.描写
描写是指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将人物、景物、场面、情境等具体生动地描绘刻画出来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是文学创作的基本造型手段。它要求在语言运用上要绘形绘貌、绘声绘色,特征表现要历历在目,神韵传达要栩栩如生。描写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可以分为:人物描写与景物(环境)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等。
人物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的体貌特征、语言动作、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及性格特征,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肖像描写即指对人物的外在相貌,如容貌、表情、身材、服饰、姿态、风度等所做的描写。心理描写即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等所做的直接描写。21
语言描写即指对人物说出的话语所做的艺术再现。动作描写即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所做的描写刻画。在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有关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经常是相互联系,交叉互补的。
景物(环境)描写,就是通过对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场景的描写,以展示自然状况、社会历史条件以及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环境。
直接描写,又叫做正面描写,是指直接对人物、景物、场面、情境等做正面的描写刻画,是描写中最普遍的表现手法。人物描写中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一般都属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又叫做侧面描写,是指通过对景物、环境或其他人物的描写来间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一般多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静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环境)的静止状态所进行的描写。人物描写中的肖像描写,以及大部分景物(环境)描写,一般都属于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则是指对人物、事件、景物(环境)的活动状态所进行的描写。动态描写重在表现对象在时间关系中的运动、发展,以展示特殊的灵动之美和变化之美。
2.叙事
叙事是指运用叙述人的口吻对作品中的人物活动、事件发展、环境状况等进行具体说明和交代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叙事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就是叙事。文学创作中的基本叙事手法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顺叙,即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展开讲述的叙事方式。顺叙是叙事手法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倒叙,即有意打破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发生在后面的事件结局先讲述出来,然后再追溯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叙事方式。插叙,即在以原有时间顺序讲述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对主要情节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往事追忆或情况介绍,然后再返回到主要情节叙述的叙事方式。
3.抒情
抒情是作者在作品中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抒情文学的创作中,最常使用抒情的表现手法。即使在叙事作品里,有时也会有将抒情手法穿插其中的情况。抒情手法又可以区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是指作家运用语言直捷地袒露传达内心情绪感受的抒情方式,又 22
称之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特点是,真切、诚挚、明晰、感人,适宜于表达强烈而明确的主观情感。间接抒情,是指作家借助对客观物象的描写来完成情感抒发的抒情方式,可以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等。在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体现便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
4.议论
议论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直接对所涉及到的事物、现象等发表的见解、评论或判断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不是普遍的文学创作手法。除论说散文外,在其他文体的创作中,议论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文学创作的议论,其内容不是生硬的、抽象的推理论证,而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的剀切剖析,对人生哲理的精到阐发。
知识点3:语言的要求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材料进行创作的一种艺术活动,语言在文学活动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学语言是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用来完成审美创造,用来塑造艺术形象所使用的语言,即文学作品的语言。由此,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特殊要求,即形象性、含蓄性和情感性。
1.形象性
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形象性,就是强调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要自觉调动发挥语言的唤起表象的功能,展开具体的刻画描写,状物摹形,绘色绘声,来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为强化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作家需要仔细斟酌、锤炼,适当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技巧。
2.含蓄性
文学语言的含蓄性,不仅在于表达的曲折委婉,更在于涵义的深厚丰富。从语言的意义层面来说,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两个层面。普通语言主要传递的是表层意义,而文学语言传达的重点则是深层意义。因此,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就应该充分拓展、挖掘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增强语言的内在张力,在表层字面意义之外包容进更为丰厚的内在深层意义。
3.情感性
文学语言的情感性,蕴含在语言所构成的意象和语言表达的形式之中,主要是通过词语、句式、语调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文学作品整体的情感基调,决定着 23
文学语言的情感基调。
知识点4:语言的技巧
作家在运用语言进行创作时,不仅要服从文学语言的自身要求,而且要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把司空见惯的语言巧妙地组织起来,创造独到、新颖的表现形式,赋予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以实现最佳的艺术效果。在文学语言陌生化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写作技巧,如比喻、借代、烘托、对比、夸张、排比、象征、幽默、反讽、悖论等。这里仅就几种常见的语言技巧加以介绍。
1.比喻
所谓比喻,是借具有相似点的他物(喻体)来比拟此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喻是文学语言中最常用的修辞方式。构成比喻的基本条件是:要有本体和喻体两部分;二者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但又有明显的差别。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与借喻等几种。明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并用喻词“像、如、似、仿佛、有如”等加以连接。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但一般不用喻词,或用“是、成为、等于、变成”等词语来连接。借喻是本体不出现,或不在本句中出现,喻体直接用在本体的位置上。
2.象征
象征,是通过具体事物(象征物)间接地表现思想情感(象征义)的一种语言写作技巧。象征运用到语言写作上,就是以某种具体的事物作为某种情绪或意念的标志或符号,在两者之间建构起象征性的表现关系。象征的重点,在于建构富于美感意味的象征物,从而将所要表达的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3.反讽
反讽,又称反语,这是将所要表述的真实意思以完全相反的方式传达出来的一种语言技巧。它是一种依靠语境的压力而实现的正话反说。反讽的直接效果,是增进了语言表达的深度,加强了语言表达的多义性。
本章总结:
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文学创作的阐释有利于我们把握整个的文学活动过程。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大致划分为艺术积累、艺术创造、艺术构思、艺术表现三个过程。艺术积累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是艺术构思 24
和艺术表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它是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活动。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审美意象结构的思维的过程。艺术表现作为文学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作家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运用文学语言以及各种表现手段,把审美意象系统传达出来,转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在文学创作中要注重创作原则的遵守。真实性、概括性和想象性是文学创作原则的核心内容。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是文学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存在的基石。艺术的概括性是将众多化为个别,将普遍化为特殊,实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想象在人类全部创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创作中的想象是创造性的艺术想象。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经验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坚实基础。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都是作家创作的源泉。进一步讲,内省后的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才可能进入审美创造的视野,真正转化为文学创作的基础。为了完成文学创作的使命,创造依托于现实而又超越于现实的艺术世界,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经验的内省,是必不可少的。
文学创作中,作家对于艺术形式的把握是走向成功的关键。艺术形式主要包括文章的布局,其原则为有利于主题意蕴的表现;有助于形象的塑造;要完整统一,讲究形式美;要符合不同体裁的要求。基本表现手法,主要有描写、叙事、抒情、议论。文学语言特殊要求即形象性、含蓄性和情感性。以及文学语言的技巧比喻、象征、反讽等。
第四章
文学形象
本章概述:
文学形象是文学创作的中心课题。无论是抒情性作品,还是叙事性作品,都离不开作家对形象的塑造。如果没有文学形象,就无法表达那难以名状的情感、那玄妙难言的思悟。文学的艺术魅力源于文学形象的生命力。东西方文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魅力无穷的形象形态,主要有:文学意象、文学意境、文学典型。
第一节 文学意象
本节概述:
在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美学中,都涉猎过意象这一问题。作为揭示艺术规律的重要理论范畴,意象在各种艺术中都有所表现。文学意象主要是就诗歌而言的,它是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
知识点1:文学意象的界定
意象是表意之象,但并非一切表意之象都是意象,这要取决于所表之“意”的特性。意象所表之“意”是丰富、复杂、玄妙、深邃的,它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多义性,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不是通常的语言所能表达的,也不是抽象概念所能穷尽的,如此意蕴只能寄寓于“象”中。
文学意象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它有别于生活形象,是交融着思想与感情的知觉映象,并被物态化于语言符号中。它也有自己的基本结构,即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在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感性形式。
知识点2:文学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文学意象的创造,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词意象、句意象、篇意象。
(一)词意象
词意象作品的审美特点往往凝聚在强烈的意象词上。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要运用自己的直觉、联想、想象、理解能力,进行能动的再创造,从而悟出作品的意味。如果读者不具备鉴赏如此作品的能力,那么在这朦胧的词意象面前,便会感到困惑不解。
词意象还可分为兴象和喻象两种。
兴象是主体以客观(对象)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喻象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带有明显的人工痕 26
迹。
(二)句意象
营造词意象的诗人只是着力组合与情思相对应的自然景物,而句意象则是使一个句子具有象征性或暗喻性,并不只盯着某个词。
诗人以处理词意象的类似手法简化了句子的繁杂修饰,使句子简洁、干净、单纯,增加其可视性、动作感或色彩与节奏方面的特殊效果。
句意象将审美的空白主要设置在句子与句子之间,这种空白不是语法或语义上的断裂,而是意念上的空白,感觉上的空白;诗人在句子与句子之间,即状态与状态、动作与动作(而不是词与词)之间留下空白,诗人对事件的关联拒绝说明,只是呈现种种状态,让句意象本身显示复杂、模糊、玄妙、深邃的多重意蕴。
(三)篇意象
如果整篇是一个承载审美意蕴的意象,那么这样的意象就是篇意象。寓言式文学也属于篇意象。所谓寓言式,是指通过一则故事显示一种哲理或意念,当然这哲理或意念是作家的独特的发现,并与情感相关联,否则,便不属于带有审美性质的寓言式文学。寓言式意象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有故事情节,哪怕是最稀薄淡化了的故事情节。此类意象常见于叙事性作品,以叙事诗、小说和戏剧的形式,通过有情节的整体形象系统来实现某种审美意蕴的表达。
第二节 文学意境
本节概述: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学中一个独特的、颇有意味的理论范畴。它是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长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汲取、融合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继承发展了传统的审美趣味而逐渐形成、完善起来的,是我国古代文艺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创造意境是抒情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知识点1:文学意境的来龙去脉
文学意境论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意境”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学著作《诗格》,在这里,意境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所谓“情境”、“意境”,实为情之境、意之境,即反映到诗中的情感状态、意念状态。“境”并非景色或外物。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 27
境”等重要命题。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又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唐代亦有柳宗元提出诗境缘于道情的观点。
宋、元、明谈论“意境”者不多,且未出唐人范围。
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他在《人间词话》中明确地从物与我、客体与主体、情与理的内在关系剖析意境的内蕴,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把它引入戏曲和小说领域。
意境理论发展至今,已成为具有独特东方品格的艺术理论和美学范畴,并愈来愈受到世界文坛的瞩目。
知识点2: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
(一)物、情、意三位一体
意境是中国诗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汲取了中国三类诗(以物胜者、以情胜者、以意胜者)的优长,并巧妙地将物、情、意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意境。
所谓“物”,即“景”,指文学作品的感性形式;所谓“情”,指审美主体的生命体验;所谓“意”,指审美主体对人生的彻悟,带有哲理意味。意境的“情”应该是伴随着哲思,也就是说,意境的意蕴方面应该是情感和思悟的统一体,徒有情感或徒有哲思都很难产生意境作品。
(二)空间感
所谓空间感是指意境是一个和谐广阔的情感活动的艺术空间,具有丰富的蕴藉的情思内涵。
意境中的艺术空间,是由两方面因素构成的。一方面,意象与意象之间,因其组合关系、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产生各种大于两个元素之和的新的质素,使各种意象的相互关系,有可能成为包含新的意蕴的特殊结构。另一方面,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他能够对作品的各组成部分进行整合,即在自己的知觉中,将各种意象组合成新的整体,这个整体中各意象之间的特殊空处,成为人们欣赏时的一个没有形迹却充满张力的“心理场”。意象的特殊结构和人们对它形成的心理场,两者互相契合,就形成特殊的艺术空间,即意境。
(三)意味蕴藉
所谓意味蕴藉,是说意境含蓄蕴藉,言外含意,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索,去潜心领悟那咀嚼不尽的韵外之致。意境以其朦胧多义、含蓄蕴藉,暗含着某些超越人类理解力的东西,刺激不同时代的人们进行新的体验、想象,以解答艺术之谜和人生之谜。
意境之含蓄蕴藉,要求艺术家选择具有丰富的包孕性的意象,刺激欣赏者的审美直觉,使欣赏者潜心体验味外之味的极致。
意味蕴藉的意境,需要读者去感应,去领悟。意境的艺术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审美接受者的心理感应和想象思索的审美能力的参与。
知识点3:文学意境的分类
意境有不同的类别。在意境的创造过程中,由于作家的个性、风格和表现方法上的差异,意与境两者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显现形式也会不同,因此产生出意境的不同形态。
有一种分类法,是把意境划分为两类: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作家比较客观冷静地描绘景物,渲染点化出特定的氛围和境界,情感比较隐约深藏,内蕴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其长处是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所谓有我之境,比较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作家移情入景,景物受到情感的渲染而被赋予了较明显的主观色彩,所表现的情感也比较具体、确定和强烈,其长处是读者易被迅速地感染和打动。
还有一种分类法,是把意境分为三种,即“以境胜”者、“以意胜”者和“意与境浑”者。这种分类法,是根据“情景交融”的三种实现方式来划分的。所谓“以境胜者”,即景中藏情式。作家藏意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意,但意藏景中,往往更耐人寻味。所谓“以意胜者”,即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所谓“意与境浑”者,即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
第三节 文学典型
本节概述:
“典型”,作为艺术理论和美学的术语,基本上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29
从词源学上看,典型与理想、模范的含义都很接近。在古代,“典型”与理想、美常常为同一范畴。到了十八世纪、特别是十九世纪后,典型作为美学概念才开始流行。本节将从典型理论的发展、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个方面来阐述文学典型的本质和特征。
知识点1:典型理论的发展
典型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化;18世纪以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由于艺术中心的转移,关于典型的研究相对显得沉寂。
西方典型理论主要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介绍到中国来的。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现代文学中最早作为美学、文艺学概念使用“典型”这一术语的,大概是鲁迅先生。建国之后,我国文学理论界进一步探讨典型问题,曾先后出现过“阶级典型”说、“共性与个性统一”说、“共名”说、“必然与偶然联系”说和新时期以来出现的“个性出典型性”说、“中介——特殊”说等等。这些见解从不同角度,逐步逼近了典型的本质和特征。
知识点2: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一)整体个性
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个性”,即整体个性。典型人物的个性不是人物的某个单一的性格属性,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属性的寓言式的抽象品;典型人物的个性是整体个性,在具有生命力的典型人物身上,体现着特征性与丰富性的统一。一个成功的典型人物,他的性格内容总是多样的。多方面的性格内容,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消长,互相渗透,并按照一种特有的组合方式,结成有机统一的性格整体。
(二)普遍意蕴
典型的普遍性是一种内在必然的普遍性。它包含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典型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与他相似的某个人群共有的某种鲜明的精神特征,这种特征反映着这一群人的某种规定性,使我们可以突破寻常状态,看到人的某种具体生动的真相。第二,是这种共有的精神特征,与一定的环境之间的动态联系所展示的 30
某些具体的又必然的历史关系和现实关系,这种关系表现着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使我们可以突破表面现象,看到社会的某种具体生动的真相。简而言之,典型人物形象的普遍性,指的是这样一种普遍意义,即通过典型人物的某种带有一定共同性的精神特征,能够使我们看到人和社会的某种内在真谛和必然趋势。
(三)审美创造
典型要具有独创性,典型的独创性在于,作家创造的形象是新鲜的,既不是模仿抄袭的,又不是重复的,而是有着特殊的艺术生命力。可以说,典型是作家的一种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是一个与众不同而又似曾相识的审美对象。
文学典型是一种审美创造,它不同于哲学上的个别与普遍性的统一。文学典型以人的生命形式呈现出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以上我们着重论述了文学典型的三个基本特征。将此综合起来,我们认为文学典型主要是指叙事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它是作家的审美力和生命力所创造的,是孕含着丰富的社会人生意蕴和文化心理意蕴的个性人物,是一个既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又有高度的审美价值的完满而有生气的性格整体。
知识点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所谓典型环境,就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在叙事文学中,创作主体对环境的描绘是否典型,会直接影响到典型人物的塑造;没有典型环境的描写,典型形象就无从产生。同样,典型人物描绘的成败,也会影响环境的典型性。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紧密相连又相互作用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典型创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典型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典型环境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构成典型环境的中心链条是人,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典型性格不断展开的过程,也是展开典型环境的过程。
第五章
叙事性作品
本章概述:
叙事性作品是同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西方传统的叙事理论对叙事文学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环境的描写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以诗文理论为主,从明代以后,随着小说和戏曲的发展也产生了关于叙事文学的理论。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理论内容。这些传统叙事理论的共同特点就是侧重于叙事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从而形成了后来的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第一节 叙事题材
本节概述:
叙事性作品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有机构成便成为叙事作品的题材。这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人物、情节、环境是叙事作品题材的三要素。
知识点1:故事与情节
在一般的文学理论中,常常有“故事情节”的提法,它有意无意地混淆了故事和情节的界限。实际上,作为特定的理论术语,二者的内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故事”是指写入作品中的一系列有联系的事件。叙事作品中的各种事件脱胎于生活中的事件,但它是对情节的筛选、补充、改造和组合的结果,是作为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联系的,而并非各自孤立、偶然地存在着;但是,又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情节,二者具有不同的品格。
情节的品格是要大于并高于故事的。而具有因果联系和统一性,是情节高于故事的品格的基本标志。绝大多数叙事作品不止包含一个故事,它是由大大小小若干故事组成的。虽然它们已经不同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但每个单独的故事都不能简单地称之为这部作品的情节,只能看做是构成情节有机整体的一个因子。经过改造的故事只有纳入精心设计的艺术结构,才能转化、提升为情节。
随着文学创作的不断尝试以及文学观念的逐步改善,情节也在发展和变化,如情节的淡化、内化等。但情节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却并不是可有可无。
知识点2:情节的构成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事件、人物和场景。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在叙述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一般而言,情节、事件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因此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在叙事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审美价值。叙事学中把人物性格的这种独特的审美性称为“角色”。成功的“角色”不仅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而且在人物个性中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揭示出社会生活中某种本质和规律,可产生特殊的认识和审美价值。场景就是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的组合。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时必须有场景,也就是说,故事的进展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及其环境显现为生动、个别的形象。
情节还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在某些作品中,还有序幕和尾声。这两个部分并非所有叙事作品都必须具备的,而且在现代叙事作品中,上述的情节构成的五个部分也不一定都齐全,并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比如结局放到了前面,以倒序的方式展开情节。
第二节 叙述方式
本节概述:
在叙事学中,讲视角不可能离开叙述者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必然涉及到作者、人称等一系列相关的概念。
叙事性作品既然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那么就自然涉及到一个由“谁”站在什么“位置”来叙述的问题,也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问题,即叙事视角(或称叙事角度)的问题。
时间对于叙事性作品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关系密切到可以用时间来规定叙事作品基本特点的程度。
本节将从作者与叙述者、叙述视角以及叙述时间三方面来阐释叙事性作品的叙述方式。
知识点1:作者与叙述者
传统的习惯看法认为,作者就是创作某一文学作品的作家本人,而现代叙事理论却不这样看。W.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了“隐含作者”的概念。33
叙述者是指叙述行为的承担者,有时叙述者只是偶尔进入情节,并以“我”的口吻讲一些话,相当于“隐含作者”;有时叙述者是明确承担叙述职能的小说人物。虽然在某些情形中,叙述者与作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比较接近,但这并不意味着因此就应当把作者与叙述者等同起来。
叙述者和叙事立场即视角的关系最为密切。叙述者创造着叙事话语的面貌:由一个仿佛作者本人的叙述者(即隐含作者)来叙述,多半采取置身事外的姿态或口吻;由当事人即人物自己来叙述,采用的是类似戏剧表演的姿态或口吻。这两种叙事的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同时,作为叙事行为的承担者,叙述者既决定又适应叙事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强度。
知识点2:叙述视角
传统叙事作品一般都采取“无所不知”的比较单一的叙事视角,如今叙事视角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叙述者并不比人物知道得多,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一样多,甚至叙述者还没有人物知道得多。视角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叙事艺术的结构,对于提高叙事艺术的表现力提供了众多的方式。法国的兹韦坦.托多罗夫把叙事视角分为三种形态:
一、叙述者>人物(从“后面”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他的人物知道得更多。
二、叙述者=人物(“同时”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和人物知道得同样多。
三、叙述者<人物(从“外部”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得少。
不同的叙事视角决定了作品不同的构成方式,同时也决定了接受者不同的感受方式。“全知全能”的叙述,可以使阅读者感到轻松,只管看下去,叙述者会把一切都告诉我们。“人物”叙述可以使阅读者共同进入角色,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后视角”的叙述,给人无穷的诱惑力,并给人极大的想象的空间,韵味十足。
知识点3:叙述时间
叙事时间也许是与叙事性作品中叙事相关的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一方面作品的叙事,本身就是在一个时间过程中完成的,这使作品存 34
在一个“叙事时间”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作品所叙述的故事也毫无疑问是一个时间过程中的存在,这里又有了一个“故事时间”。故事时间,就是故事或事件本身发展固有的自然时序。叙事时间,指的是叙述的时间顺序,是叙述者根据一定意图安排的,热奈特称之为“伪时间”。由于存在着这两种时间,便出现了小说中的“时间倒错”——发生于前的事情可以叙述于后,从故事的中间开始叙述,等等。应该指出,叙事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叙事时间,而故事时间是隐性的,读者需依靠理性和经验,从叙事时间中去体认,或者根据这种体认在心目中将它复原出来。
第三节 叙述模式
本节概述:
小说的叙事方式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叙事模式。某种叙述方式经过长久的运用,它的艺术技巧得以物态化的凝定,这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叙事模式。叙事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们只粗略地叙述这样几种:情节模式、复调模式、情绪模式、象征模式。
知识点1:情节模式
简单来说,情节模式就是以情节结构作品的叙事模式。在小说艺术的幼年阶段,由于艺术手段的缺乏,为了吸引读者看下去,只得求助于情节。引人入胜的情节曾经是一篇小说艺术上成败的关键。此种模式的基础是人物间的思想性格冲突。其特点是,依照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正常时空秩序安排情节,故事情节延伸中呈现较明显的因果联系,通常包括几个戏剧性的阶段——环环相扣,甚而悬念迭出,以必然出现的高潮和结局诱引读者阅读。一般说来,事件是为人物设置的,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人物的性格逐渐得到塑造和突显。或者说,事件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物性格成长的过程。因此,在情节模式中,人物与事件是相辅相成的。
事实上,叙事性作品中情节模式的表现形态并非如此简便单一,有时情节模式也往往出现头绪繁多且相互牵连、交织的情况,众多的矛盾纽结在一起,最后形成总的高潮和结局。
知识点2:心理事件模式
当今叙事作品的审美取向偏于心理世界,其叙事模式超越现实时空而涉入心理时空,情节模式中的因果链被切断、打乱和压缩,表现人物变幻无常的内心活 35
动(意识、潜意识、感觉、印象等)的新秩序建立起来。
心理事件模式的基础是人物的内心冲突及其活动规律。心理活动似乎无规律可循,写起来很随意,实际上也是有规律的。大体有如下几点:(1)心理活动一般要在物质世界刺激触发下产生,并向着与该刺激相似、接近、相反的方向运行。(2)心理过程往往是由近及远,由现在到过去,由强到弱再到强地发展。(3)心理过程通常带有往返跳闪的不确定性。
这种模式有一些常见的具体形态:
(一)意识流动与放射;
(二)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交错,而重在表现后者;
(三)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四)在简单的外部故事框架中,切入丰富而独特的感官印象。
知识点3:象征模式
象征模式包括两个基本类型:具体的象征和整体的象征。具体的象征中,象征物直接进入作品的结构并推动着作品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须臾不可离的道具,作品紧紧地围绕着它来展开。整体象征与具体象征不同,在整体象征小说中,其象征涵义并不是来自特定的意象,而是来自形象体系的整体。整体象征都寓含着普遍的社会生活意义,当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获得了抽象思想,而又找到了能够体现这一抽象思想的物象,两者的吻合便构成了象征的基础。但是,这种象征并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而是作品自身的形象体系暗示和隐喻着观念或思想。
本章总结:
叙事性作品是同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在叙事题材上,故事和情节作为特定的理论术语,其内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西方有不少学者认为情节是叙事作品不可或缺的因素。布鲁克斯和华伦在其《小说鉴赏》中就非常明确地提出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其余两个是人物和主题)。但是,与此同时或稍后,也有相反的观点出现。但是,反情节的理论却不能付诸创作实践,所以情节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
在叙述方式上,不应当把作者和叙述者混为一谈,即使在某些情形中,叙述者与作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比较接近。如果把他们等同起来,我们就难以把作 36
品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理想、想象力与作者的实际道德、人生态度区分开来,势必会混淆故事叙述与日常话语叙述的区别。另外,各种叙述视角都有其优势和劣势,我们不能把某种视角定于一尊,而又无条件排斥另一视角。因为判断一部作品的价值并不是根据它的叙事视角决定的,实际上,一种叙事视角既可以写出一流的作品,也可以写出末流的作品。
本章主要从情节模式、心理事件模式、象征模式这三方面来讲叙述模式,对于以上几种叙事模式优劣的问题,不宜作简单化的回答。心理事件模式应该视为叙事艺术一大进步。可它也有局限,史诗性长篇巨制采用意识流写法,总不免有使人难以卒读的弊病。另外,人的存在毕竟首先是物质的,而不仅仅是心理的。物质事件模式尽管是传统的,简单地因袭会缺乏力度和新鲜感,但也并非不能深切地表现人的心灵世界。
第六章
抒情性作品
本章概述:
抒情性作品是与叙事性作品相对而言的,是指那些以表现人的主体情感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通常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等。如果说叙事性作品侧重于从客观外部世界入手以反映人类生活的话,那么抒情性作品则主要从主观内部世界入手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主观情感世界。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抒情诗歌主要是主观的、内在的诗歌,是诗人本人的表现。”这自然带来了抒情性作品从表现内容到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性。
本章主要讨论如下问题:抒情的现实依据、抒情话语与抒情方式。
第一节 抒情的现实依据
本节概述:
本节主要从情感经验、多种动机以及作者与抒情主人公这三方面来讲。抒情性作品区别于叙事性作品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前者的题材属性是人生经验激起的人的主观的感受、心理的情绪、生命的体验和丰富的情感成分。这些成分统称为情感经验。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它是与作家特定的主观愿望或目的需要相联系的,充满了复杂性。抒情主人公指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
知识点1:情感经验
情感经验与人的世界经验关系极为密切,也是现实中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这种人的情感经验成为作家的表现对象时,它便体现着抒情性作品题材的质的规定性,因而情感经验自然地成为抒情性作品的抒情内容和现实依据。
完整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内心世界,而抒情性作品正是以情感为表现目的和表现对象的作品,揭示内在人生为其根本目的,传达情感是其本质特征。抒情性作品通过表现形形色色的内在人生,反映出人类特定的社会心理、精神状态、时代精神,并带领我们去感受、去认识人类的心路历程,洞察人类灵魂的历史和主体存在的奥秘,使读者为之愉悦、受之感染。
抒情性作品以丰富多彩的内在人生为其表现的对象和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内在人生归根结底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抒情内容是抒情主体基于现实生活的情感反映和价值判断,这就使抒情具有了某种客观性的品格。情感的产生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但它又与形成这种情感态度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作家心灵深处的人格有着深刻的联系。
既然抒情内容是抒情主体对客观社会情感把握的结果,那么,很明显,怎样对生活进行情感把握,能否以高尚美好的情感把握生活,就决定于创作主体的人格。自我建构的目的是使作家不仅具有能够欣赏美的眼睛,而且在不断培养和提炼自己审美情感的过程中,诗化自己的灵魂和人格。
知识点2:多种动机
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它是与作家特定的主观愿望或目的需要相联系的,充满了复杂性。不但不同作家之间的创作动机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个作
家身上也可能同时存在着不同的或多种多样的创作动机。我们粗略地将创作动机概括为如下几组:
(一)交流与消遣。指以交流思想、切磋诗艺,或愉悦情怀、消遣生活为主要抒情动机的抒情。
(二)宣泄与倾诉。这类作品往往表现出了情感自内而外的自然迸发或深情流露。它往往是情感郁积后自然释放的结果,或倾诉,或感慨,或诅咒,或赞扬。
(三)言志与立言。言志,言己之志,以表达人生理想与志向为主要抒情 38
动机的抒情。立言,即立己之言。抒情者在感悟其情的同时,往往会领悟到鸟语花香、人生世事所传达的生命信息和意义。
知识点3:作者与抒情主人公
抒情主人公指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抒情作家在抒情性作品中表达情感时需要通过不同的抒情角色得以实现。为抒情的需要,抒情主人公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常见的抒情角色有: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和代言的抒情方式。
有的作品中,抒情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出现,借以表达创作状态中作者的自我审美情感。有的作品中,抒情主人公以其他形式出现,但从根本上看,实际上抒发的仍是诗人的情感,我们称之为代言的抒情方式。无论抒情主人公以什么方式出现,它都只是作者借以抒情的某个角色,作家借助它表达着处于创作状态中自我的某种独特的审美情感。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的是,无论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我们都不能简单地、绝对化地将之与现实世界中的作者本人画上等号。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作者本身与抒情主人公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两者之间不能忽视的区别。认识到作者与抒情主人公之间的这种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理解抒情性作品本身,反过来,也使抒情性作品能提供给我们更为广阔的审美欣赏空间。
第二节 抒情话语与抒情方式
本节概述:
抒情性作品所表现的是抒情主体面对客体自然与社会时,于内心中生发出来的某种特定的情感过程,它往往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种心境,它既是稍纵即逝的,又是复杂微妙的,因而常常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抒情内容的这种抽象性和不可言喻性自然给艺术传达带来了困难。抒情性作品正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表现功能极强的话语组织形式来表现这种情感内容的。而读者自然也要依靠这种独特的抒情话语去把握作品的抒情内容。另外,抒情性作品以其独特的抒情方式将情感对象化、形式化,使抽象的情感以一种“表现性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使之成为审美的情感。
知识点1:抒情话语
常见的抒情话语方式有比喻与象征、夸张与对比、悖论与反讽、反复与对偶等方式。
(一)比喻与象征。比喻是借它物来表现此物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它可以把抽象化为形象,从而将诗人理念化的哲理感悟或抽象化情感感悟形象化地传达出来。象征是以具体事物或形象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比喻和象征的表达效果形象而又含蓄,并以此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从而使读者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二)夸张与对比。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以为表达情感服务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对比是把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以强化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作为抒情话语形式,夸张与对比在抒情过程中都起到了准确表达并强化情感内容的作用。借助于形成夸张与对比的文学形象,情感内容的传达既含蓄又强烈,审美空间得以拓展,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
(三)悖论与反讽。悖论,是指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在语句中,致使表面上自相矛盾,却在更高的真实层面上表达出了情感的复杂状态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反讽,这类话语所表示的某些情感与评价往往与实际上暗含的情感与评价截然相反。悖论与反讽作为抒情话语方式,能充分表达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多重心理内涵、极其复杂甚至矛盾的人生体验。
(四)反复与对偶。反复是指为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短语、句子或某种句式。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情话语形式。这两种颇具民族特色的抒情话语形式都与抒情语言的音乐性有关,它们的使用,使抒情性作品情感的抒发更加充分、更具音乐美。
知识点2:抒情方式
情与景的问题可以从诗与画、情景关系两方面来分析。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诗与画,皆为情感左右下的表情达意的艺术,达意的渠道是客观物象的情感化或情感状态的形象化。由于诗与画物化的媒介不同,也各具特征,因此在艺术表现过程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可以各取所长,各自把对方尽量吸收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形成时空转换。诗与画的结合是通过作品中情与景的结合表现出来的。40
情与景的完美结合正是抒情性作品所极力追求的,即“艺术意境”。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常常借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传达出内心中抽象的思想情感,这就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抒情者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创作过程中,总是追求着一种更高级的情景关系——意境,以达到情景交融,景情相生的效果。
在中华传统美学体系中,形神论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艺术家必须在内心真有所感,并通过“形”传达出这所感,其作品才能感动别人。于是我们看到,艺术家内在的精神成为了创作活动的主宰,如果失去了这个精神的主宰,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艺术创造。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抓住事物特征、借助事物独有的形态或合理地改变这些形态,以为抒发情感所用,正是抒情者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艺术境界。这个追求过程,就是形神关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类心灵自我表现之路的不断拓宽过程。
诗与乐的关系十分密切,抒情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既要用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情,又要调动语言的声音去打动读者的心灵,以使诗歌具有包括音乐美、画面美在内的综合审美效果。同时,抒情作家也要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安排和组织语言的音调和节奏。只有达到声情和谐、声情并茂的地步,抒情作品的音乐性才算完美。因此可以说,内在韵律与外在韵律的和谐统一是抒情话语语言追求的更高境界。
第七章
文学风格及其流派
本章概述:
文学风格与文学流派都是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文学风格的发展受社会历史客观条件和作家自己主观条件的制约。在中外文学创作中,文学风格都有比较完整而丰富的体现。文学风格又可分为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一些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流派。
第一节 文学风格的含义
本节概述: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在其创作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创作个性,但是有时作家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又与创作个性不完全一致。影响作
家的创作个性从而导致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一是作家自己的主观条件。文学风格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体现在内容、形式的各个要素之中。风格的特点是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
知识点1:风格的内涵和构成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在其创作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所显示出来的创作个性。
文学风格是鲜明独特的。优秀的作家,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形象的塑造、意境的建构,还是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手法技巧的操作,总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与个性。即使是处在同一时代、同一民族,而且在创作原则、体裁样式等方面都相同的作家,其作品呈现的风格也是各具特色。
事实上,构成风格的要素很多,如题材、体裁、语言、结构、创作原则、艺术手法等,这些因素对构成作品的风格都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主导因素是作家的创作个性,这些因素只有在创作个性的主导制约下,被创作个性所浸透才能构成作品的风格。
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追求、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等精神特点的总和。正是这些精神特点制约着作家的创作活动,制约着他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制约着他怎样去建构一个为他所有而别人所无的独特的艺术世界,从而在这个艺术世界中凝聚他独特的审美素质,发挥他独特的审美创造力,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个人独特风貌。
一般说来,作家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与创作个性是相对应的,作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应地会直接间接地进入创作个性中,体现在作品里,但是,有时候作家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又与创作个性不完全一致。
知识点2: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风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并非所有的作家都有风格,只有将创作上表现出来的某种特色不断发展,才有可能形成风格。
影响作家的创作个性从而导致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有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个是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所谓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社会的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艺风尚,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和群众的审美需要,欣赏习惯等等。第一,作家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面临的社会矛盾,对他的生活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必然会反映到创作上来,成为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二,一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学术思想也会对作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他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第三,一定社会的阶级、阶层和人民群众的艺术趣味和欣赏习惯所形成的文艺风尚,也会影响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
第四,中外文艺传统和别人的艺术经验,也会影响到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
一个是作家自己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作家的生活经历、人生态度、文化艺术修养、心理气质、审美情趣等所形成的独特个性。
可见,促使作家风格形成和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了作家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独创性。
知识点3:风格的创造与体现
文学风格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体现在内容、形式的各个要素之中。
第一,体现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题材的选择处理与作家的创作个性密切相关,作家总要寻找与他的创作个性相适应的题材,并以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来处理题材,从而使他的作品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第二,体现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意境的建构上。在文学创作中,题材的选择和处理服从于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意境的建构。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不仅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而且体现作品的艺术风格。
第三,体现在主题、意蕴的侧重上。由于作家对生活的思考、探索不同,理解感受不同,思想的重心、指向不同,因此在主题、意蕴的侧重上也显得不同。反复出现在作家创作中的主题、意蕴倾向,是考察其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层面。
第四,体现在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的选用上。把艺术对象转化为艺术形象,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形象建构的意向必然通过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的运用才能完成。因此,对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的选用就制约着作品的 43
风格。
第五,体现在文学体裁的驾驭上。不同的文学体裁具有不同的审美特性,对风格的创造也起着制约作用。作家的审美情趣虽然不同,但在创作时,都依据具体的审美内容来确定体裁,从而形成一定的风格。
第六,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在形式诸要素中,风格在语言上的表现最为突出和鲜明。
知识点4:风格的特点
风格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独创性。风格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它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是作家印刻在自己作品上区别于他人的徽章,因此独创性是其第一要义。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家都有独特的风格。
第二,稳定性。成熟的文学风格具有相对稳定性。风格之所以不能流动、转借、变换,是因为形成文学风格的创作见解和艺术表达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风格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世界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作家的世界观、艺术观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必然会给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带来影响。
第三,多样性。风格的多样性既指不同作家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又指同一作家创作中风格的丰富多变。风格的多样性是由作家创作个性的差异、客观对象的丰富多彩和文学接受的不同需要决定的。风格的多样化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文学繁荣的标志。同时也应看到,风格虽然是多样的,但在多样中又存在着统一性,即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共通性、一致性。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命名
本节概述:
我国的古代文论家对风格类型、特征的概括,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我国文论家对风格特征的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同样,西方文论家也提出了很多关于风格观点的学说,主要代表有:席勒的“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学说、黑格尔的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大艺术类型的学说、尼采的“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学说、荣格的“感动型”与“直观型”、狄尔泰的“自然主义”、“自由的观念论”与“客观的观念论”的风格、44
竹内敏雄三维对立的基本风格体系。
知识点1:我国古代风格命名
我国古代对风格命名的理论家主要有:曹丕、陆机、刘勰、钟嵘、皎然、严羽、司空图等。
早在魏晋,曹丕就论述了四类文体风格的特性,“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后来陆机继承和发展了曹丕的文体分类学说,提出了诗赋等十种文体的风格。刘勰则将风格归纳为文体风格和文章风格,对风格进行了详细的概括。钟嵘的《诗品》分上、中、下三卷,论述了一百二十二位作家的风格,把一批诗人分为三类:国风派、小雅派、楚辞派。唐代的文论家在风格理论研究上继续进行风格分型的论述,李峤、皎然都为此做出了贡献,至司空图的《诗品二十四则》则集大成,他把诗的艺术风格归纳和概括成二十四种。宋代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九种风格,明代的屠隆把不同风格概括成两大类型:一类是“寥廓清旷,风日熙朗”的婉雅,一类是“播弄恣肆,鼓舞六合”的奇伟。
从曹丕到屠隆,关于风格类型的划分,形成了这样一种趋势,即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这种发展趋势到了清代桐城派,便由姚鼐系统地作了总结,集中表现在《复鲁絜非书》中。
知识点2:西方关于艺术风格的观点
第一,席勒的“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学说。西方近代以来,席勒较早提出了基本风格的理论。席勒就把一切诗人划分为两大类,素朴诗人与感伤诗人,进而把一切诗作品划分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两大类型。席勒当时并未把这种类型的划分称为“风格”,而是称之为“体裁”或“种类”。
第二,黑格尔的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大艺术类型的学说。黑格尔关于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艺术的学说,构成了黑格尔艺术哲学体系的基本骨架,它在黑格尔那里,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因此,它既被视为历史的风格,又被视为抽象的基本艺术风格。
第三,尼采的“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学说。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把一切艺术划分为“日神艺术”和“酒神艺术”的学说。日神与酒神的艺术首先是同梦与醉两个世界相对应的。梦的世界是幻想的、直观的、静穆的。醉的世界则是冲动的、激情的、狂热的。
第四,荣格的“感动型”与“直观型”。精神分析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荣格对人的性格类型有一种非常著名的划分方法,即把人的性格划分为两大抽象类型——“外向型”与“内向型”。他将这种性格类型的划分应用于艺术理论之中,把艺术划分为两种基本风格类型:感动型(感情的倾泻、感官的陶醉)与直观型(沉入梦幻、耽于内省、直观)。
第五,狄尔泰的“自然主义”、“自由的观念论”与“客观的观念论”的风格。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人的世界观大体可分为三类,即自然主义、自由的观念论(主观的观念论)与客观的观念论(泛神论)。
第六,竹内敏雄三维对立的基本风格体系。竹内敏雄把风格体系概括为三维对立概念:1、客观的风格与主观的风格;2、静的风格与动的风格;3、即实的风格与虚构的风格。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不同视野
本节概述:
文学风格虽然主要是作家作品风格,但一定的作家作品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地域之中,因而,一定时代、一定民族和一定地域的影响,便使文学风格有着特定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而在文学发展过程中,一旦流派形成,还会有流派的风格。
知识点1:时代风格
时代风格是某一时代的作家作品在思想和艺术的特色上具有某一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时代的精神特点、社会心态必然会影响众多的作家,如果众多的作家作品都体现了这一时代的时代精神,就会形成这一时代文学的时代风格。甚至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风格,如盛唐风格和晚唐风格。
时代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和思想愿望也相应不同,反映到文学作品中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一定时代的文学风格的形成也和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状况有密切联系。同时,时代风格的变异,还同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关。
知识点2:民族风格
文学上的民族风格,是某一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它是和该民族独特的社会生活内容、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相联系的,是该民族 46
独特的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在作家作品中的反映。民族不同,其社会生活内容、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精神性格的民族特点不同,反映到作家作品上就形成不同的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是该民族的历代作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民族风格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民族文学的成熟,是不同民族的文学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
在内容方面,民族风格首先表现在反映本民族的生活题材和主题上,其次表现在塑造富于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上,再次表现在描绘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风俗图景上。在形式方面,民族风格首先表现在民族的语言特色上。此外,民族化的表现手法和结构特色也能表现民族风格。
知识点3:地域风格
地域风格是某一地区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地方特色。它是某一地区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地域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但这些自然地理因素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都已积淀了浓厚的社会文化因素。因此,作品中的地域文化风格,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描写,以及对人物的文化心理、肖像、动作的把握。在文学作品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主要起一种情调、氛围的烘托作用,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审美效应。第二,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无不是作家体验、选择、加工、提炼的结果。因此,在作品地域风格的形成中,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地域文化知识积累,以及对不同地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敏锐感受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知识点4: 流派风格
不同的作家虽然各有不同的风格,但是也有些作家由于生活经历、思想以及艺术修养等的大致相似,乃至彼此有所联系,互相影响而形成一个流派。他们往往在创作上有大致相近的倾向,或者在创作的某一方面有相同的倾向,这就是流派的风格。需要指出的是,流派的风格有时只是表示同派作家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同倾向,它并不是同派作家风格的全面概括。
第四节 文学流派
本节概述:
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一些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学流派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知识点1: 文学流派的概念
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一些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
形成文学流派的基本条件主要是:
(一)要有一个作家群。一个作家,无论其成就有多大,都不能称为流派。
(二)这个作家群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等方面接近一致。
(三)这个作家群在艺术风格上相似或相近,形成了流派风格。
知识点2: 文学流派的形成
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文学的童年时期,不可能出现流派,只有当文学发展到相当高度,出现了作家文学,出现了众多风格的作家之后,一些风格相近的作家有意无意的接近,才能产生流派。
文学流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历史条件是文学流派形成的客观原因。一般说来,文学流派往往产生于、繁荣于政治空气比较民主、思想比较解放的时期。文学流派的形成也有文学自身的原因。它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具有创作个性的作家大量涌现,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意识到只有形成相应的文学流派才能既扩大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外国文学理论、美学观点的影响,也可以促成文学流派的形成。
知识点3: 文学流派的类型
文学流派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一些思想倾向、创作原则、审美追求相同或相近的作家自觉的结合起来。他们有共同的纲领、一定的组织和社团名称,甚至发表宣言、出版自己的刊物。
第二,没有共同的纲领、组织,而是以一个或几个有成就的名作家为核心,以他们的理论和创作为规范、榜样,形成一些追随者,被后人称为流派。
第三,没有纲领、组织和共同的创作理论,但在创作上如题材、风格、手法、地域特色等方面却显示出某种一致的特点,被评论家追加为流派。
第八章
文学类型
本章概述:
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类型加以区分是文学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文学分类行为都是早在最初的文艺论著中就已进行的工作。随着文学实践的不断发展,新的分类体系不断被提出,对于文学的知识也不断得以修正、更新、拓宽。文学按照体裁划分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还可以将文学划分为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翻译文学和母语文学、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等。
第一节 文学的体裁
本节概述:
主要介绍对于文学体裁的划分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的内涵和特点。
知识点1: 诗 歌
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原始时代结合着简单语言的劳动呼号,后来作为劳动的伴唱及庆祝丰收时的祝祷,与音乐、舞蹈一同得到发展。
诗歌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表现性。
文学艺术最基本的审美创造形式有两种,即“再现”和“表现”。小说、戏剧、电影等擅长于人的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摹仿,诗歌和它们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它主要着眼于人的内部世界。第二,超验性。超验性是指诗歌所表达的不完全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所“经验”到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主体心灵在现实生活的启发下所感悟到的形而上境界的抒写。第三,音乐性。早期的诗歌和音乐密不可分,后来诗歌虽然和音乐分化开来,但音乐的特质仍保留在诗歌中,成为诗歌的美学特征和体裁标志之一。
知识点2: 散 文
“散文”这一名称的含义,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都经历了从广义到狭义的演变。散文的审美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写真纪实,袒露个性,散文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这是散文的最重要特征。散文是作家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个性的文体,这不同于在小说中作家往往戴上假面具,穿
上隐身衣,换用叙述人的口吻说话。第二,题材广泛,以传达感受为中心。散文的“散”本来是指“不押韵”、“非骈偶”而言。但如果我们把它理解成“散漫随意”,也未尝不切合散文的本性。这种散漫随意表现在题材上,就是散文的选材自由。第三,笔法章法灵活,语言富有美感。散文的“散”还可以看做对散文的表现方式的灵活性的概括。散文行文的灵活自如表现在笔法和章法两方面。笔法上,散文自由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各种表达方式,可以正面表现,也可以寓托暗示。在章法上,散文没有固定的结构法则。同时,优美的语言是散文美感的重要因素。
知识点3: 小 说
小说是用散文化的语言讲述故事、刻画人物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在文学史上兴起较晚,但后来居上,很快便在文学家族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说的审美特征主要有:第一,以虚构的叙事达到对生活的逼真再现。首先,小说不同于诗歌、抒情散文等表现性文体,它从根本上是对人的外部现实的摹仿和再现。其次,小说摹仿和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段是叙事。最后,小说是虚构的产物。第二,多方面地塑造人物形象。人是生活世界的主人公,也是小说世界的主人公。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小说拥有着最丰富的人物塑造手段: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既可静态地描画,也可在激烈斗争中展现;既可正面呈示,又可侧面点染。除了直观性不足外,小说在一切方面都胜于同是刻画人物的戏剧和影视。
知识点4: 戏剧文学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当众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戏剧的综合性体现在它由多种艺术因素构成,如表演艺术(动作、舞蹈、音乐)、造型艺术(布景、服装、化妆、道具、灯光等)、语言艺术(文学剧本)。
戏剧文学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舞台性。戏剧的基本表现手段是演员的舞台表演,这就要求戏剧必须精炼地概括生活,形成集中的焦点矛盾,再通过有限的场景、人物、情节段表现出来。第二,动作性。戏剧文学是代言体的艺术,这是它和其他体裁的一个显著区别。它排斥作家出面,作者需将自己的意识分派到不同角色身上,通过他们的 50
第五篇:美国文学教案
Lecture 1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I.Teaching Aim: through introduction, the students should get an idea about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nation and how did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came into being and 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its early literature.II.Teaching method: Teacher’s Presentation.III.Teaching Tool: multi-medium.Key poi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一、基本概况
国名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U.S.A.),旧称花旗国。【面积】962909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本土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2700公里,海岸线长22680公里。
【人口】2.96亿(2005年7月)。白人占75%,拉美裔占12.5%,黑人占12.3%,亚裔占3.6%,华人约243万,占0.9%,多已入美国籍(2000年美人口普查数据)。通用英语。5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2%信奉犹太教,信奉其他宗教的占4%,不属于任何教派的占10%。
【首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人口约55.4万(2004年)。
【国庆日】7月4日(美国独立日,1776年)。美国文学的历史不长,它几乎是和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同时出现,较少受到封建贵族文化的束缚。美国早期人口稀少,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美国人民富于民主自由精神,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观念较为强烈,这在文学中有突出的反映。美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移民不断涌入,各自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这决定了美国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庞杂性。美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融化各民族文学特点的过程。许多美国作家来自社会下层,这使得美国文学生活气息和平民色彩都比较浓厚,总的特点是开朗、豪放。内容庞杂与色彩鲜明是美国文学的另一特点。个性自由与自我克制、清教主义与实用主义、激进与反动、反叛和顺从、高雅与庸俗、高级趣味与低级趣味、深刻与肤浅、积极进取与玩世不恭、明快与晦涩、犀利的讽刺与阴郁的幽默、精心雕琢与粗制滥造、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等倾向,不仅可以同时并存,而且形成强烈的对照。
美国文学表现为平民化,多元化,富于阳刚之气,热爱自由,追求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美国梦。美国文学大致出现过3次繁荣:19世纪前期形成民族文学,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两度繁荣,并产生世界影响,已有近10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来没有一种潮流或倾向能够在一个时期内一统美国文学的天下。美国作家敏感、好奇,往往是一个浪潮未落,另一浪潮又起。作家们永远处在探索和试验的过程之中。20世纪以来,许多文**流起源于美国,给世界文学同时带来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
Lecture 2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IV.Teaching Aim: through introduction, the students should get an idea about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nation and how did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came into being and 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its early literature.V.Teaching method: Teacher’s Presentation.VI.Teaching Tool: multi-medium.Key poi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按照体裁分类:
一、自传
二、诗歌
三、戏剧
四、小说
最初的美国文学既不是美国的,也不是真正的文学。它不是美国文学是因为它主要是从英格兰来的移民的作品。它不是文学是因为正如我们知道的—不是以诗歌、散文或小说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些颇有情趣的旅行记载和宗教作品。
殖民时期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并不发达,主要以模仿为主,没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但那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美国文学的形成还是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当年来美洲大陆移民的人基本上属于两种人,一类是为逃避国内政治迫害,追求宗教自由的英国清教徒,他们来到新英格兰地区,扎根发展;另一类是谋求发财致富的欧洲平民百姓,包括野心勃勃的冒险家。不论是哪一种人都相信在新大陆都可以得到自由平等的待遇,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观点是“美国梦”成为日后美国文学的永恒主题。清教主义有关人生来有罪及上帝主宰一切等思想也影响了美国作家不断思考人性与原罪、人与上帝的关系。由于这一时期文学不很发达,主要文学形式多为讲经布道之作,也有游记、书信等其他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大约从1607年约翰·史密斯船长领导第一批移民在北美大陆建立第一个英国殖民地詹姆斯敦到1765年殖民地人民愤怒抗议英国政府颁布的印花税法。总的来说,殖民时期人们忙于生存,无暇吟诗作曲,清教主义反对虚构的小说戏剧,因此文学不很发达。当时的宗教领袖和殖民区领导人物如布雷福德(William Bradford,1590-1657)、温思罗普(John Winthrop,1588-1649)等人撰写的书籍多半是讲道布经等有关神学的材料或日记。此外还有一些为欧洲读者或亲人撰写的介绍新大陆的山水风貌和日常生活的小册子或游记书信,最著名的作者是为英国人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的工作起重要作用的约翰.史密斯船长(Captain John Smith,1580-1631).即便是诗歌也拜托不了宗教内容。比较出色的诗人有安妮.布雷特兹里特(Anne Bradstreet,约1612-1672)和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 约1642-1729)。前者是北美第一位女诗人,她的诗歌虽然宗教气息较浓,但她描写夫妻恩爱,家庭美满等日常生活题材的诗歌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泰勒是位牧师,虔诚的情教徒,诗歌创作也是为上帝服务,有些跟他的讲道有密切关系。他的作品在生前并未发表,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发现并整理出版。两位诗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受英国玄学派诗人的影响,诗歌有较大的模仿性。
二、启蒙时期与独立革命(1765-18世纪末)这是北美人民争取独立、建立美利坚合众国的时期。17世纪末18世纪初,由于经济的发展,殖民者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世俗生活,在欧洲启蒙主义和自然神论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上帝的作用大大削弱,清教主义的统治逐渐衰落。18世纪美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in,1706-1790)。富兰克林是个人文主义者,相信人性善良、主张人权天赋、政治平等,认为行善是忠于上帝的最好表示。他出身贫苦,但意志坚定,顽强奋斗,从商、参政,写文章、研究科学,终于成为文学家、科学家和在美国立国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政治家。他的《格言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通过大量的格言警句宣传创业持家、待人处世的道德原则和勤奋致富的生活道路。他在独立革命期间撰写的《自传》(Autobiography)以亲身经历再次说明,美国有的是机会,只要勤奋便能成功。富兰克林的成功经验对美国人的人生观、事业观和道德观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的《自传》还开创了美国名人写传记的风气,建立了传记文学的传统。
从1765年英国殖民者第一次反对英国政府的印花税到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的20多年里,北美大陆的政治形势发展很快,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宣布独立,1783年对英战争胜利,1789年新宪法生效,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独立革命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跟殖民时期一样以理性的敬文为主。主要是各派政治力量对于革命的必要性、革命的前途与方向、政府的形式与性质等重大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时所产生的大批论点鲜明、充满战斗力和说服力的杂文、政论文和演讲辞,如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的《常识》(Common Sense)、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的《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三、浪漫主义时期(1800-1865)19世纪初,美国完全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以独立国家的身份进入世界政治舞台。民族文学开始全面繁荣,逐渐打破英国文学在美国的垄断局面。这时期作家们跟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一样,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感情色彩,反对古典主义的形式与观点,歌颂大自然,崇尚个人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并且寻根问祖发幽古之思情。但他们虽然模仿美国作家,素材却完全取自美国现实,如西部开发与拓荒经历。他们赞美美国山水,讴歌美国生活,反映美国人民的乐观与热情。
早期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1789-1851)和布赖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1794-1878)。欧文以短篇小说见长,他的《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开创了美国短篇小说的传统,使他成为第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库柏主要写长篇小说,而且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历史小说、细节准确详尽的冒险小说和对后来西部文学影响甚大的边疆小说--《皮袜子故事集》(The Leather Stocking Tales)五部曲。布赖恩特是美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也是第一个受到英国诗坛赞赏的美国诗人。《致水鸟》(To a Waterfowl)
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在新英格兰地区,主要表现形式为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超验主义理论崇尚直觉,反对理性和权威,强调人有能力凭直觉直接认识真理,人能超越感觉获得知识,因此,人的存在就是神的存在的一部分,人在一定范围内就是上帝,自然界是神对人的启示,人可以从自然界认识真理,了解物质发展规律,得到精神道德原则方面的启示。超验主义理论的奠基人是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爱默生的《论自然》(Nature)、《论自立》(Self-Reliance)等著作对打破神学统治,摒弃以神为中心的清教教义,强调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确立民主思想和发展民族文化起了极大的作用。《论自然》曾被称为超验主义理论的“圣经”。
棱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爱默生的朋友和门徒。他接受爱默生关于认识自我和研究自然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独自在家乡森林沃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把超验主义的原则和自己的哲理信念付诸实践。《沃尔登湖》(Walden)详细描写他在湖畔的生活,宣传自然的美好,批判资本主义文明的消极影响,呼吁人们返朴归真,到自然中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梭罗富有正义感,反对美国对墨西哥的战争,谴责蓄奴制。他的《论公民的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主张用和平斗争的方式反对战争和奴隶制,对印度的甘地、60年代的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起过积极的影响。
在诗歌方面,新英格兰地区比较出名的诗人有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1809-1894)和洛威尔(James Russell Lowell, 1810-1891)等。他们大都出身世家,有地位有名望,文化修养比较高,但又都比较守旧,缺乏创新精神,对社会问题虽有批评却比较温和。因此他们常被称为波士顿的婆罗门(Brahmins)。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1855年出版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标志着美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另一位革新诗歌的诗人是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1955年出版的《艾米莉·狄金森诗集》》确立了狄金森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浪漫主义时期两位重要的小说家是霍桑和梅尔维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 1864)不赞成超验主义,尤其是“人即是神”的说法。《红字》(The Scarlet Letter)描写罪恶对人的精神面貌作用;《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表现祖上的罪孽对后代的报应。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1819-1891)深受霍桑的影响,关心人类命运,相认邪恶的普遍性,怀疑超验主义的乐观主义理论,对社会进步持悲观态度。他们两人给美国文学带来了戏剧色彩。但是梅尔维尔不像霍桑那样安于命运、按受现实。他进行更为深刻的钻研,探讨上帝的本质、人类的天性和邪恶战胜一切的原因。代表作《白鲸》(Moby Dick)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映。
四、现实主义时期(186-1918)南北战争(1861-1865)以后到第一次世界人战爆发,美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化,社会面貌和经济生活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
现实主义文学时期三位最重要的作家是豪威尔斯(William Dean Howells,1837-1920)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和詹姆斯(Henry James 1843-1916)。
五、现代主义时期(1918-1945)自20世纪开始,美国文学进入新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产生极大的影响。人们对自由民主的信念开始动摇,普遍感到迷惘,甚至绝望。
现代主义文学是从诗歌开始的。当时的诗人大致可分为三类:
(l)芝加哥诗人。他们无论在诗歌形式上还是题材上都坚持惠特曼的传统,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2)以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和当时在伦敦居住尚未加入英国籍的艾略特(T.S.Eliot,1888-1965)为首的身居海外的诗人。(3)新英格兰诗人弗洛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和罗宾逊(Edward Arlington Robinson,1869-1935)属于第三类诗人,介乎上述两派之间,受到新诗歌运动的感染,但并不全盘接受它的原则和主张。
很多在20年代发表作品的年轻作家往往被称为“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他们曾怀着自由民主的幻想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残酷的战争、无谓的牺牲使他们的理想幻灭了。
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虽然没有去过前线,却是典型的“迷惘的一代的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和100多篇短篇小说真实地反映爵士时代人们醉生梦死的空虚的精神面貌,生动地再现了20年代美国青年认为”一切上帝都死亡了,一切战争都打完了和一切对人的信念都动摇了“的绝望心理。《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Tender is the Night)从内容到技巧都更为成熟,进一步揭露”美国梦“和”美国精神“的迷惑性和空虚。菲茨杰拉德是继德莱塞以后又一个抨击腐蚀人们灵魂的美国梦的作家。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迷惆的一代“作家的主要人物。《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反映大战后在欧洲彷徨游荡的美国青年绝望和幻灭的情绪。《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表现战争如何粉碎人们的理想和生活目的。《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描写西班牙的内战。海明威小说的主人公常常是位心灵受过创伤、敏感而玩世不恭的年轻人,但他作品里往往又有一位勇敢正直的英雄。海明威笔下的英雄可能是不见经传的猎人、士兵、斗中土、拳击家,但他们都具有”硬汉“性格,曲折不挠,视死如归。他们给海明威的主人公以启示,教育他们在困难前面不低头、在压力下面不弯腰的处世原则。《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中的老渔民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大力推崇的在失败中保持尊严从而取得精神胜利的生活原则。海明威不仅为美国文学创造了”硬汉"形象;他那含蓄简练,清新有力的文体对美国文学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