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时间:2019-05-15 02:5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历史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历史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第一篇:高一历史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第一章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天京变乱和太平天国后期领导核心的形成;三河镇大捷;太平军再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军;安庆失陷和陈玉成就义;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功绩、性质和特点。

2.能力培养

(1)本课历史故事和分析问题的内容较多,可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讲解,达到锻炼他们具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使他们拥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衰亡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先进的阶级进行领导,先进的革命纲领进行指导。但在当时先进阶级还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阶级勇于承担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思想认识

(1)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反抗、自强不息的民族,而对本国反动势力的统治和外来侵略,农民阶级勇敢地承担起抗争与探索的重任,并为之顽强战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突出体现了小生产者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说明在近代中国,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天京变乱;保卫太平大国的主要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功绩。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用具: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幻灯片(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设计好);太平天国“天王府”图;《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等。

学生:提前预习:掌握教学目的中的基础知识。课下讨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资料:可阅读唐浩明编著的小说《曾国藩》。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说明】

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以使学生初步具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大量的历史知识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本课内容可提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搜集资料进行整理,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具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拥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他们搜集到一些小历史故事时,可由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讲解;当他们对某些观点提出不同观点时,都可到课上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衰亡的历史时,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唯物史观: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先进的阶级进行领导,先进的革命纲领进行指导,但在当时先进阶级还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阶级勇于承担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上课前大屏幕展示本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问:太平天国建立后它的革命纲领是什么?它的革命目标又是什么?

○答:《天朝田亩制度》是其革命纲领,太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下面大家请看这幅图(大屏幕展示:“天王府”图):这座飞檐斗拱、富丽堂皇的建筑就是定都天京后,天王洪秀全的府第,它是在原都督府的基础上,几经扩建而形成的。此外,其余各王在天京均建有自己豪华的王府。大家想一想,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它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这说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的行为、思想已与建国初期背道而驰,在未完成反清大任之际,他们已日益滋长骄傲自满、贪图享受的腐朽思想。这不仅使太平天国的领导者的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而且会使昔日情同手足的举事兄弟之间不断产生矛盾,只能有难同当,不可有福同享的小生产者的狭隘性日益明显暴露。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现象会日渐疏远群众,涣散军心,于是断送了大好的革命形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平天国后期由盛转衰,以致最后灭亡的这段历史。

【新课教学】

第六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板书)

一、天京变乱 1856年(板书)

(问)同学们课前预习本国教材,课上讨论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变乱后洪秀全重整朝纲的措施。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作必要的补充。

1.天京变乱的原因。(大屏幕)

定都天京后,特别是随着北伐、西征、东征的进行,使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的全盛,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贪图享受的腐朽思想日益滋长。

洪秀全日益陶醉于“爷、哥、朕、幼坐朝廷”、“父子公孙同显权”之中。天国上下制定了繁缛森严的等级制度,昔日的“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朴素平等思想,几乎荡然无存。这种小生产者狭隘性的表现,不仅破坏了当初领导集团之间、将士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导致领导集团个人权欲的恶性膨胀,最终酿成天京变乱。

2.天京变乱的经过及影响。(大屏幕)

有关天京变乱的经过,可由学生课下准备,课上到讲台演讲(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讲解变乱过程,教师可运用大屏幕分步展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以辅助学生讲解。

天京变乱的后果突出强调三点:(1)力量受损: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互相猜忌,大批骨干被杀或出走,损失了干部,又削弱了军事力量,造成“朝中无将”、“国中无人”的局面,为清军的反扑提供了可乘之机;(2)形势危急:清军再建江北、江南大营。(3)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太平天国由前期的积极进攻转为全面防御阶段,在此之后太平大国运动没有被很快镇压,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是因为当时正在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一时抽不出更多的军队“围剿”太平军。

3.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大屏幕)

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的情势十分危急。为此,洪秀全先是自己总理朝政,继而于1858年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为军中指挥,随后又册封其为英王、忠王;1859年又册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新领导集团的形成,使太平天国暂时渡过了危机,曾再破江北、江南大营,但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已出现的颓势。

总理朝政之后的洪仁玕,为扭转天国已出现的颓势,重振天国,提出了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点的治国方略,其内容和特点我们在下一节中还要具体学习。但由于各种原因,《资政新篇》没有实行。

二、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板书)

(大屏幕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提问)面对太平天国此种局势,假设你是太平大国的领导你会如何采取军事行动? 此时,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对任何回答不给予否定,因为一旦予以否定,都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假设学生回答与教材相差太远,教师加以引导:看一看当时的太平天国领导是如何应对的?或者帮助其分析当时的形势,面对内外危机,洪秀全已解决内部的危机,重建了新的领导机构;外部危机是:清政府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天京陷入包围之势,如何解决呢?可引导学生回忆,当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什么要进行西征和东征?(学生答)西征的主要目的是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看“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天京(南京)居于长江下游,湘军主帅曾国藩曾经说过:“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领而下,乃能成功。”当初太平军之所以如破竹之势攻占天京,正是由于它先攻取了长江中游的武昌、安庆、九江等重要城市,然后顺江而下。天京事变之后,清军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后,又于1858年夏,湘军攻陷九江,天京更加危急。因此太平天国领导人在此危难之际,自知天京上游地区安危的重要性。太平天国初期进行东征则是为了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早在南宋时期就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语,因此对浙江一带的争夺和经营也直接影响着太平天国能否继续发展。由此大家可以设想,在太平天国后期为生死存亡而斗争时,重点应放在何处?下面大家通过预习之后,归纳太平天国后期军事斗争的主要史实。

1.解天京之围

(1)再破江北大营 1858年 陈玉成 李秀成(大屏幕)(2)三河镇大捷 1858年 陈玉成 李秀成(大屏幕)

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是扭转颓势的关键,这两次决定性战役的胜利,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基本上制止了敌人长驱直入的进攻。

(3)再破江南大营 1860年 洪仁玕 陈玉成 李秀成(大屏幕)

(大屏幕展示:洪仁玕平定江南大营的计策)依洪仁玕的计策,李秀成率兵先袭杭州,待江南大营清军分兵救援之际,火速回师与陈玉成等汇合,合力攻打江南大营。此计为“三十六计”之中的“围魏救赵”之计。这样,平定江北、江南大营之后,太平天国运动从低谷中走出,又有了一些发展。当然,从总的局势来看,太平天国再也无法回到天京变乱前飞跃发展的时期了,而且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太平天国的形势更为严峻。

此后,清朝统治集团也调整了内部关系,重用曾国藩,借助湘军镇压太平天国。2.向东拓展,遭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攻击(大屏幕)

太平天国攻破江南大营之后,清军统帅和春向东逃窜。李秀成穷追不舍,和春自杀。李秀成乘胜率军东征苏南,连战连捷。李秀成指挥太平军继续东进,一直打到上海近郊。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由于上海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的重要据点,外国侵略者公然直接参战,从此,太平天国勇敢地肩起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重任。

3.安庆保卫战 1861年(大屏幕)

正当太平军同中外反动势力在江浙激战的时候,湘军再次包围安庆。经过几个月的激战,太平军未能击退湘军,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退守庐州。1862年,由于歹徒出卖,陈玉成被俘,不久,英勇就义。

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军势、军威大损,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也就结束了。

(提问)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与前期的斗争有什么本质区别?(回答)纵观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斗争,与前期相比总的特征是始终处于防御的阶段。无论积极的还是被迫的,都与前期军事斗争目的有了本质的区别。这些斗争,(1)从区域上看,主要集中在天京的上游和江浙一带。(2)从军事力量来看,既有陈玉成、李秀成的联合作战,又有他们各自相对独立的战斗,陈玉成主要在天京上游地区作战,李秀成主要在江浙一带与敌周旋。(3)从作战对象看,有同清军的作战,也有同湘军等汉族地主武装的作战,还有同外国侵略军的作战。同学们在归纳时,可根据不同的视角和标准予以概括,以使知识条理化。(4)值得注意的是,在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斗争中,太平军遇到了以往农民战争从未遇到过的现象──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共同镇压农民军。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大特征。

二、太平天国的失败(板书)

1.天京保卫战 1862~1864年陷落 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大屏幕)

1861年,曾国藩统筹苏浙皖赣四省军务分三路进攻太平军。由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围攻天京,如铁桶一般。天京城内的将士与清军打持久战,由于太平军的顽强抵抗,使湘军久攻不下。到1864年6月,天京城内只有3万人,除居民外,太平军不过万人,能守城战斗者不过三四千人。7月3日,地保城失守,敌军居高临下,整日炮轰,并加紧挖掘地道,埋炸药破城。19日,湘军炸塌城墙,蜂拥而入。守城的太平军高呼:“弗留半片烂布与妖享用!”与敌人展开寸土必争的巷战。许多太平军将士坚守房屋,用枪炮不断轰击敌人。就是到了无法再守的时候,他们毅然点燃炸药与敌人、与天王府同归于尽,为天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守卫天京的太平军,给清军以重大杀伤。担负攻城主力的清将朱洪章后来在回忆这场战役时,心有余悸地写道:“不易当年克此城,今朝却是信伤神。精兵四百遭全灭,壮士三千只半生。”(大屏幕展示)

湘军攻占天京城后,曾国藩给清廷的一份奏稿中也写道:“„„与悍贼拼死鏖战之苦,实为久历戎行者所未见。„„自六月初一起,令各营轮攻,伤亡极多。„„如是半月,未尝一刻稍休,肉搏相逼,损伤精锐,不可胜数。总兵陈万胜、王绍羲、郭鹏程素称骁将,数日之内,次第阵亡,尤堪悯恻。”(大屏幕展示)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太平天国将士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就如同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就好像亲眼看到太平军的将士们与天王府同归于尽的壮烈场景。

这么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在教材中找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性质、历史功绩等。

2.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失败原因及意义(大屏幕)

教师授课此内容,教学方法与对教材的处理深度,都应视任教班级学生的总体水平而定。在学生学业水平较一般的班级,可采取以教师分析为主,允许学生插言补充,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思维。在学生基础较好,学生水平相对较高的班级,可采取课堂讨论的方法。在讨论(或自由插言)中,如果有的发言能提出教材未列的内容,只要言之有理,有史有论,就应当予以鼓励;而对一些立论偏颇,或过于空泛的发言,则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把他们引上正轨。

在分析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性质特点、历史功绩诸问题时,教师都须始终注意扣住下列两点:一是太平天国运动所处的时代;二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属性。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抓住这两点来分析其成败,较易把握。

如时间有空余,教师也可运用大屏幕将如下问题展示,让学生阅读并展开讨论,加深理解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历史意义及其性质。

1.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变乱,我国就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如果没有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太平军就会改写自古以来农民屡反屡败的历史。因此,太平天国运动留给我们太多的惋惜。”你如何看待材料中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2.太平天国运动既承担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又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这充分说明近代的农民阶级已完全不同于古代的农民阶级,他们不仅是先进的阶级,而且完全有能力完成中国的民主革命任务。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上述讨论题参考答案: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农民阶级自身所不可克服的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所导致。定都天京后,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成员,已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起义初期朴素的平均、平等思想,代之以各种腐朽的封建思想。兴建豪华王府,制定森严的等级制度,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和致密于繁缛的宗教义理,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天京变乱发生的必然。其次,太平天国运动发生时,中国社会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封建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还未诞生,产生于外商企业中的无产阶级人数极少,远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总之,当时的中国尚未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因此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尚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即使太平天国胜利,也只会演化成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第三,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对太平天国的联合镇压,是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一大特征,它只是太平天国覆亡的重要客观因素,并非决定因素。

可见,太平大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这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提不出科学的理论,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它的失败只能证明列宁“农民阶级无法通过自身来解放自己”观点的正确,也只能证明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近代的农民阶级与古代的农民阶级一样都是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小生产者。他们具有相同的阶级属性和特点。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完全是时代之使然。脱离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特征,太平天国运动与古代的农民战争绝无本质之区别。

至于《资政新篇》的提出,我们除了了解时代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提出者──洪仁玕。1852年发动起义失败的他,在清廷的追捕下,辗转来到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地──香港。在那里,他学习和研究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加上身边环境熏陶,已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影响。此时的洪仁玕已不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较为准确地说他应是一个初步资产阶级化了的农民,他的思想已不再完全代表农民阶级。因此,我们决不能以他来作为代表去比较近代农民阶级与古代农民阶级。更何况《资政新篇》迫于当时形势,根本就未实施。退一步讲,即使《资政新篇》在天国得以推行,亦会大打折扣,面目全非。因此,我们认为它的提出,反映了强劲的资本主义世界潮流的影响。

【本课小结】

通过对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衰亡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先进的阶级进行领导,先进的革命纲领进行指导,但在当时先进阶级还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阶级勇于承担反封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篇: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复习教案

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复习教案

【本节重点知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洪秀全思想的特点;

3、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讫时间和标志;

4、永安建制和定都天京的意义;

5、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时期三个标志及其目的、将领;

6、天京变乱的原因和影响;

7、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建立的新的领导核心;

8、三河镇大捷和陈玉成牺牲;

9、《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时间、宗旨、内容及其评价;

10、《资政新篇》作者、目的、内容(特别是外交方面)、评价;

1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教训、性质、历史意义;

12、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内容和意义。

【知识结构】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腐败的 和沉重的,导致

激化;

2、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3、严重;

4、西方

的影响;

5、洪秀全等的准备:

①组织准备:A、年洪秀全创立

,目的是推翻。

B、逐步形成以、、、、、六人领导核心。

②理论准备:A、特点()、儒家

、农民

结合起来。

B、著作:《原道

》、《原道

》和《原道

》等。

:把西方

c、影响:将农民要求

的理想,通过

表达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号召力。

③建立根据地:

在广西

组织拜上帝会,开展

斗争。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兴起(1851—1853):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颁布纲领

①金田起义:

年,洪秀全在

桂平金田村发动反清起义,建号“

”。

②东乡称王:在 东乡洪秀全称“

”。

③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建立政权——冯云山、萧朝贵牺牲。

④定都天京:

年,太平军攻占,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

对峙的农民政权。

⑤颁布《

2、发展(全盛)(1853—1856):北伐—西征—东征

①北伐:A、时间:

年;

B、目的:推翻

c、将领:

、;

D、失败原因:

,和

供应不足;

E、战略作用:深入到清朝

地区,牵制了敌人兵力,为

和 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西征:A、时间:

年;

B、目的:巩固

c、将领:

、;

D、经过:1853年西征军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在,同汉族地主武装

交战势力;

年,指挥西征军在

大败湘军,然后进入江西。

③东征:A、时间:

年;

B、目的:断绝

,充实自己的 ;

c、将领:

D、结果:秦日纲夺取

,攻破

;同

会师,摧毁

,解除

之围;

E、意义:太平天国在 上达到

时期。

3、转折(1856—1857):天京变乱—建立新的领导核心

①天京变乱:根本原因——

的局限性。

主要原因——

以后,革命

减退,思想滋长,内部矛盾尖锐。

主要事件——韦杨事件,出走。

果——A、使

元气大伤,出现“

”、“

”的危险局面;

B、乘机反扑,重建

、大营

(是太平天国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②重建领导核心:A、军事指挥:英王

、忠王

B、总理朝政:干王

,提出

和 的新方案——《

》。

4、防御战(1858—1862):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陷

①1858年:

、合力再破

大营,解除

北面威胁;在 全歼湘军精锐;

②1860年:A、依

计策,、合力破

大营,迫使

自杀;

B、李秀成东征

,进攻

;美国人

组织

对抗太平军;

侵略军也撕下“

”伪装,配合

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很大,退回苏州。

③安庆失守,退守庐州,由于歹徒出卖,被俘就义

5、失败(1862—1864):①清军分路进攻太平军,进而围攻

,由

坐镇

统筹策应;

年,洪秀全病逝,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①颁布时间:

以后(即

年)

②宗

旨:废除

土地所有制;

③内

容:A、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式——以

为单位,不分男女,按

平均分配;

B、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

,其余归

c、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

④评

价:A、性

质:是太平天国的 ;

B、进步性:突出反映了

阶级要求的强烈愿望,是几千来年农民

的思想结晶;

c、未实施的原因:客观上,没有一个

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主观上,分配

与 的规定都是空想。

2、后期:《资政新篇》

①时间:

年;

②作者:

③目的:为了

④内容:政治上——统一

,以

治国;(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经济上——学习

,发展

;兴办

事业等;(实质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文教上——提倡兴办

学校,严禁

;(实质是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外交上——主张同外国

,交流

,往来;但不准外国

。(实质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⑤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 色彩,是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

的方案,集中反映了

中国人向

寻找

和 的迫切愿望;

局限性——不是

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

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根本没有实施。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

、失败原因:①主观上:一是 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提不出切合实际的 ;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 不明确,大多是迫于

;领导者

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二是

上的失误:偏师

,孤军深入。

②客观上: 的联合绞杀。(新现象)

2、教训:受

的局限,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的 战争;

4、功绩:①加速了

和整个 的衰落和崩溃。

②在 的同时又担负起

的任务;打破了

把中国迅速

的企图。

③是几千年来中国

战争的。

④太平天国的领袖主张与各国

,后期又提出 的方案。←(新特点)↓

⑤同

、等国人民的

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

【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与鸦片战争影响之间的关系:

太平天国运动是多年来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偿付大量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战后开辟通商口岸,便利了西方商品的输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一批农民破产,流民增加;战后鸦片贸易猖獗,白银大量外流,加上统治集团生活腐败奢侈,进一步加剧了阶级矛盾。因此,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2.对“拜上帝教”的认识

中国历史上许多农民领袖常常利用宗教和封建迷信来组织和发动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也不例外。鸦片战争后,洪秀全顺应农民革命潮流,创立拜上帝会。拜上帝会把基督教教义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带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的农民革命思想和信条,并借传教为名发动群众,举行反清起义。应当承认,拜上帝教在洪秀全组织、发动群众参加反封建的斗争中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以后太平天国的斗争实践中,拜上帝教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们维护自己特权地位的一种工具,成了杨秀清牵制天王的工具,逐渐演化变质成为一种邪教。李大钊说过:“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关于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作品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在洪秀全生活的时代,还不可能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透过浓厚的宗教色彩,我们可以看到: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论也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对革命对象“阎罗妖”、对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的描述,农民容易明白。这些用宗教语言宣传的理论,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人民群众的作用。

4.关于天京变乱

①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任何情况下,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主义理想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在缺乏先进的科学革命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农民运动只会使封建生产关系受到某种程度的打击,但却绝对不会彻底摧毁它。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无法超越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定都天京之后,无力抵挡封建意识的侵蚀,享乐思想发展,个人欲望膨胀,相互争权夺利,最终演变成令人痛心的天京变乱。

②恶果:A、天京变乱不仅使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分裂,而且屠杀了数万名太平天国的骨干,造成“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这是天京变乱的直接恶果。B、清军乘机反扑,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天京又被围困,军事形势急转直下。c、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从胜利发展走向失败灭亡的转折点,是太平军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D、更深层次的影响还有:贪欲和特权从根本上破坏了原来的理想;滥杀和猜忌代替了团结合作;太平天国再也无人能像杨秀清那样驾驭整个政治、军事局面,行使指挥大权。从而使太平天国不仅是在军事上由盛转衰,尤其是军心、人心离散,太平军将士的理想破灭。

③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该诗的字面意义:楚汉战争,垓下之战,项羽四面楚歌,最后乌江自刎;曹丕迫胞弟曹植作七步诗。诗人以此隐喻:太平天国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西征北伐,血染中原大地,但由于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骨肉相残,导致天京事变,从而削弱了力量。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四面受挫,终被残酷镇压。

5.关于《天朝田亩制度》

①主要内容:生产资料上主张平分土地;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社会关系上主张人人平等;最终目标是建立“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②评价(特点):第一,强烈的革命性。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几千年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二,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1854年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确立,也成为泡影。第三,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

6.关于《资政新篇》

①主要内容:政治上主张法治、民主和“开明君主国”,突破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经济上提倡发展工商业,重视科技作用,从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否定重农抑商;文教上提倡新式学校和西方科技;外交上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因此,它总体上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②社会根源:第一,太平天国政权当时处于全面衰退,急需改革内政,“富国强兵”,扭转形势;第二,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初步形成了世界体系;第三,洪仁玕的个人经历使其对资本主义有具体的了解和接触。

③评价认识:第一,革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这是一个改造封建社会、救国救民的探索。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天国政权,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第二,进步性: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第三,空想性:从理论上看,它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在当时也缺乏现实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从实践上看,由于当时严峻的军事环境,也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第四,没有认清列强的本质。

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①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经过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②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纲领性文件,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试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完全相反。

③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响应。

④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因而对太平天国运动未能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

⑤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天朝田亩制度》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但这一纲领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其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是分不开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为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开了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8.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新旧交替的年代里,时代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

新的时代特点,要从近代社会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予以理解;①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②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反映了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③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④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9.怎样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①首先,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时代。时代必然赋予太平天国运动新的内容和意义,从而使它区别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单纯的、旧式的农民战争。②其次,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看,它是由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及原来十分尖锐的内部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所引起的。③从太平天国运动的任务和性质来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最终撕下了“中立”的伪装,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公开与清政府勾结起来,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从而成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④从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水平来看,它有着历代农民运动所无法比拟的拜上帝会这样一个比较健全的反封建斗争的组织形式,有着《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这样明确的指导思想,有着《天朝田亩制度》这样一个以反对封建土地制度为核心内容的革命纲领,从而使这场斗争达到历代农民战争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⑤再从太平天国运动领袖们的创新精神看,由洪仁玕编著的《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先进的施政纲领,具有浓厚的新时代气息,集中地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总之,由于时代特征所决定,经过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一代先进的中国人的创造,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发展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并形成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

第三篇: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范文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教学目标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安庆保卫战。李秀成在上海附近的斗争。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尖锐,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通过对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讲解,培养学生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通过讲述太平天国英雄们威武不屈的斗争事迹,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分析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的原因,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次农民革命运动,是几千年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提出的革命纲领适应了广大农民要求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吸引了千百万农民投身革命,前后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建立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就其斗争的规模、水平而言,是以前历次农民战争所不及的,它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是时代赋予这次革命运动的新内容。太平天国制定的基本国策和外交活动都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鲜明立场。

地位分析:上一节课讲述太平天国由兴起到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本节课讲述的是天京风云突变,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出现了矛盾与变乱,大大削弱了革命力量,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过程。

重点分析:⑴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后期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且太平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在这里是一个集中体现,重点讲解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后期斗争的认识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⑵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这是两节课最后的落脚点。而且,引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将有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难点分析:(1)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斗争的原因是难点。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如何认识导致这一严重事件的原因和它所造成的危害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1)通过对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讲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高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大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教法分析:

关于“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建议教师先让学生在课下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结合课本有关内容后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列出提纲。可根据教学需要补充一些反映太平天国将士与清政府英勇斗争的史实,例如:“陈玉成的勇敢与善战”、“林凤祥、陈玉成、石达开等人视死如归的精神”、“天京保卫中天国将士英勇殉国”、“洪仁玕的绝命诗”等。

关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斗争的原因”,使学生理解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由于内部的矛盾发展到自相残杀和分裂,最终导致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其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

教学设计示例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教学难点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斗争的原因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演示型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板书设计 :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天京变乱

二、《资政新篇》

三、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1.洪秀全重建太平天国领导核心 2.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①打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 ②李秀成大破洋枪队 ③陈玉成保卫安庆 ④李秀成进攻上海

四、天京保卫战 1.天京陷落(1864)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已提问方式回顾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呈现出的蓬勃发展之势。同时指出,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后,天京上空却风云突变。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1.天京变乱

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如何认识导致这一严重事件的原因和它所造成的危害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教师指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内部逐渐出现明显的问题:在军事斗争上,骄傲轻敌,不思进取,对主要战略任务——灭亡清政权,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在统治方法上,制订礼仪,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辅助宗教神学来巩固统治。在个人生活上,贪图享乐,广建宫室,迅速奢靡腐化。在领导集团关系上,洪秀全避处深宫,杨秀清大权独揽,权力重心偏移,彼此疏远,为争夺权势而进行的斗争则愈演愈烈。

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使学生认识:在任何情况下,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主义理想都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在缺乏先进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农民运动只会使封建的生产关系受到某种程度的冲击、破坏,但绝不会彻底摧毁它,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民起义政权,不可避免地具有封建性,并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日趋浓厚,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随着地位的巨变,自觉不自觉地在追求平等的同时制造了新的不平等,在反对特权的同时建立起新的特权,无法超越历史发展的规律。天京变乱的过程讲述完后,指出杨秀清、韦昌辉及其部下数万人相继被杀,石达开率精兵20万出走。太平天国初期形成的领导核心已经瓦解,主力部队也所剩无几,造成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困难,清军趁机反扑,出现险恶的军事形势很易理解。除此以外,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还有:贪欲和特权从根本上破坏了原来的理想;滥杀和猜忌代替了团结合作;太平天国中央再也无人能像杨秀清那样驾驭整个政治、军事局面,行使指挥大权。从而使太平天国不仅是在军事上,而是在各方面由盛转衰。

二、《资政新篇》 小字,可指导学生阅读。

三、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1.洪秀全重建太平天国领导核心

强调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内部已是“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岌岌可危的局面。这时,洪秀全果断地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将领。他们临危受命,积极防御,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稳定了天京的局势,使太平天国革命事业一度出现了转机。另外,1859年,拜上帝教的最早信徒之

一、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从香港辗转来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同年陈玉成被封为英王,李秀成为被封为忠王。太平天国后期的三人领导核心形成了。

2.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这部分内容史实部分可由安排学生活动,自行阅读、讲解,由教师归纳。①打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 ②李秀成大破洋枪队 ③陈玉成保卫安庆 ④李秀成进攻上海

四、天京保卫战 1.天京陷落(1864)

1862年初春,清军分三路进攻太平军。到1864年,天京外围已无回旋余地,城内将士食野草充饥,而围城湘军又增至5万余人,太平天国危在旦夕。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其顽强斗争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外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革命力量;二是内因,有以下三点:(1)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不可能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2)农民阶级不代表新的生产方式,不能彻底催毁封建经济、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制度;(3)农民阶级本身的弱点与缺点,导致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不可避免地在斗争中犯了一些战略错误。强调内因是主要的,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功绩方面依据教材即可,另外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告诉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战胜中外反动势力,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第四篇:高一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一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

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运动发展迅速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史料阅读分析与问题探究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问)这些事件反映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鸦片战争后一辈又一辈中国人不懈的追求,走在这一过程最前列的是哪一个阶级呢?(农民阶级)。由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同时也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跟随洪秀全去追寻他的天国梦。(板书课题)一 天国梦起

多媒体展示三则材料。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材料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同学们归纳总结 老师指导、点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自然灾害)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外国列强侵略的加剧,对百姓来说是人祸不断,可偏偏又逢天灾,这些都导致了矛盾的激化。(幻灯片展示)矛盾的激化必然会引起农民的反抗。那么,农民渴望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呢?(幻灯片展示洪秀全材料)(平等、平均主义)

洪秀全结合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和西方基督教思想,创立了拜上帝教,为正处在苦难中的百姓,描绘了一幅人间天国的美好画卷,(幻灯片展示)一时间天下响应云集,战争一触即发。二 天国梦兴

多媒体展示地图,结合地图师生共同完成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之后,太平天国进军永安,在永安整顿建制,形成早期领导核心,初步建立政权。然后太平军乘胜追击,沿途相继攻克全州、长沙、占领武昌。(提问,在地理位置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太平天国顺江而下,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这样,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同年,太平天国颁布了第一个施政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多媒体展示北伐、西征、东征地图。

为了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发动了让清政府闻风丧胆的北伐,让无数提督总兵毙命沙场的西征和东征,1856年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

提问:太平天国的发展,引起哪些人的恐慌?(封建统治者)

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先后起用曾国藩、李鸿章组织了湘军和淮军。面对清政府的镇压,太平天国本应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但是,天国的将领们却被眼前的美景迷惑,逐渐丧失了进取心,贪图享乐,勾心斗角最终导致了天京变乱的发生,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这也就注定了洪秀全天国梦的必然破灭。三 天国梦灭

多媒体展示图片。

面对日趋衰落的局面,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果断提拔年轻将领。一方面由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军事指挥,组织防御战;另一方面由洪仁玕总理朝政,颁布了改革内政,振兴天国的《资政新篇》。无奈,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

太平天国从1851年的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坚持斗争了14年,规模波及大半个中国。我们如何来看待太平天国运动,如何来反思洪秀全的天国梦呢?(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四 天国梦思

太平天国运动以军事斗争为主,但期间也非常重视政权的建设,先后颁布了两个纲领性的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对太平天国的反思,就从这两个文件开始。

多媒体展示 《天朝田亩制度》及内容。提问:从材料中看农民心中的目标是什么?能否实现?

组织学生结合材料分析、讨论、回答,老师进行引导、点评。

多媒体展示答案。

多媒体展示《资政新篇》及内容。

提问:颁布的目的是什么?想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一目的?能否实现?

组织学生结合材料分析、讨论、回答,老师进行引导、评价。

多媒体展示答案。

同样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异同呢?

多媒体展示,答案提示。组织学生结合提示讨论、回答。

洪秀全颁布了两个文件,但结果只有一个:无法实现。这不能不说是太平天国的悲哀,而造成这种悲哀的恰恰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的结局固然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同时还因为他们所处时代的特殊背景,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农民,我们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多媒体展示材料:(由学生读)

孙中山说:“洪秀全是反清第一英雄”、“洪秀全当时革命,尚不知有民权,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毛泽东说:“洪秀全是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中国人。”

范文澜说:太平革命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革命运动,自从太平天国革命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

提问:

1、同中国古代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新的时代特点?

组织学生结合材料讨论、回答。老师评价、总结。(双重革命任务、向西方学习、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提问:

2、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组织学生结合材料讨论、回答。老师评价、总结。(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冲击了纲常名教、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提问:

3、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组织学生各抒己见,老师进行评价、总结。(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教学总结

多难的民族必将产生雄健的精神,在屈辱中站起来的才是真正的巨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为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鼓舞着未来。

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音乐。

康有为为实现自己追求的大同社会推行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孙中山积极倡导三民主义,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耗尽毕生精力。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这些运动都失败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8年的努力,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的梦想,赢得了民族独立。

生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的中国农民,早已摆脱各种苦难,正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进。让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举杯,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第五篇:高一生物后期复习计划

高一生物后期复习计划

为了更好的搞好高一生物的后期复习,夺取期末考试的胜利(统考全员平均第一名)。再制定计划如下:12月16日—12月25日:结束能量之源-光合作用的教学 12月27、28日:12月月考()

命一套覆盖1-4章知识点的考题(时间半小时)—元旦放假使用 命一套覆盖第5章知识点的考题(时间半小时)—元旦放假使用 1月2日——1月3日:学生复习第一、二章 命一套第一、二章的检测题(1月4日使用)1月4日——1月7日:学生复习第三章

命一套第三章的检测题(1月7日使用)

1月8日——1月9日:学生复习第四章

命一套第四章的检测题(1月10日使用)

1月10日——1月11日:学生复习第五章 命一套第五章的检测题(1月13日使用)

1月13日——1月15日:学生自主复习

命一套期末模拟题(含答案)

假期三套试题的命制:

命一套(含所学的知识)

下载高一历史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历史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历史唐朝后期的政局

    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 第三节 唐朝后期的政局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安史之乱的内容、经过及影响;藩镇割据及其严重后果;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1 新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以后的工作更顺利,特制定本工作方案,请领导多批评指导。一、教材分析高一上学期把历史作为政治文明的必修课来学习,主要体现了人类社......

    高一历史工作总结

    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我校高一(1)至高一(5)5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全面了解和熟悉学情的基础上,作了许多的有益的教学探索和思考,一学期以来,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形成正......

    高一历史学期工作总结

    ******高级中学高一( )班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如梭,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转瞬又将成为历史,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新的一年里,我......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范文1 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通过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的随机问答和第1、2周的历史课堂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在他......

    高一历史时间表

    1840-1841年鸦片战争;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还发生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1年,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80年代开始,洋务运动,即可以看成是清王朝的改革开放; 1894年,甲午中日战......

    高一历史3.1

    清华园中学高一(2)部 年级 政治 学科导学案主备人:马辣辣审核人:任甲艺编制日期:2014.3.10授课人姓名:盖晓妹、马辣辣使用时间:__________知识点二便民利民的政府(1)政府的作用:1.人们......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