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
在“简单”中挖掘内涵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
“简单”,这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篇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初读课文,觉得它的简单在于:(1)与前两篇课文《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不同,本文似乎没有歌颂伟大的人物,也似乎没有十分难懂的哲理。
(2)文章结构条理清晰,让我一读就一下子了解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继而就思考:这样的文章该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似乎浅显易懂,似乎没也什么地方值得细细探究的!带着疑惑,我再一次细细阅读课文,随着对作者杨红樱的进一步了解,对《鲁滨迅漂流记》的阅读,又翻阅了教学参考用书,又上网浏览了相关教学辅助资料,才逐渐改并了最初对它的认识。它很不“简单”:
(1)它是一篇文中文,是杨红樱作品《男生日记》中主人公吴缅的一则日记。它除了是一则日记之外,还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
(2)杨红樱创作本文,是借孩子的口向孩子们推荐好书,这样更容易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们乐于接受。想到这儿,我豁然开朗,除了把教学重点放在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上,还应该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所以,我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适当拓展故事内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课本涉及故事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质疑,如主人公鲁滨逊如何种植大麦和水稻,如何救下星期五?他后来又是如何离开孤岛的?请正在阅读或已经阅读本书的同学相机介绍。因为开学初就布置了对本书的阅读。所以,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介绍得眉飞色舞,眉开眼笑。其他同学听得也津津有味。从他们的表情我 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读过书的同学无比羡慕。相信他们课后也一定会去主动阅读这本书。
二、欣赏名言以指导读书方法。
在师生共同品析本文的名言的基础上,我又出示了我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的名言,让学生品读理解。相机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读懂故事的内容,还要学会用慧眼发现佳句,并把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下来。当然,阅读名著的方法还有:感受人物特点,发挥丰富的想象。总之,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不能只满足于对故事的了解。
三、领悟送书目的以获得人生启示。提出探究性问题:为什么爷爷把书赠给爸爸,爸爸又把书赠给我呢?联系课文第一部分爷爷和爸爸写在扉页上的文字,让学生同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其实一家三代之间并不只是在传递一本书,而且还在传承一种精神: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这本书真的有么大的作用吗,在本书中你还会有怎么样的收获,就请学生课后认真阅读,还可以与读过的同学互相交流读书心得!
教学本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班学生都能津津有味地听讲,真正地跟着我走进了课文,走进了鲁滨逊,使他们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迸生了浓浓的阅读兴趣,也收获了阅读的方法。
不足之处是:
1、开始的复习引入用时太多,课堂显得前松后紧,后面的内容学得太仓促;
2、由于对学生估计太高,第二课时的目标定得太多,反而让学生有点无所适从。这些说到底,还是对学生学情了解不够充分,教者过于理想化了,以后一定要注意。
第二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经典的小说,怎样才能通过一篇读书笔记打动孩子,走进孩子的心?
一、联系课文,体味生存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得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呢?请仔细阅读课文8—12小节,联系课文内容想想。
学习这一段,我没有让学生直接从文中找出他如何在孤岛生存的语句,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他的生存方式,来想象他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并且仔细研究内容,有根据地想象出他曾经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没有衣服穿„„再联系课文得知他是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样,进出课本变得自然、有效,好象反过来学习课文内容,其实三句不离本行。
二、积累名言,启发回味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是书中的一句名言,我先举了个黑夜一人在家的例子,引起学生共鸣,再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实际上就是没有战胜苦难的勇气与信心。再让学生猜测一下当时鲁滨逊的处境,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理解。学生边积累,边回味,明白读书还要有慧眼。
当然,文章不仅仅是描写《鲁滨逊漂流记》。走出小说,我让孩子们明白了家传的期望,写写缅儿的赠言,讨论女孩子要不要读这本书,如何写一篇读书笔记。但是正因为小说已经深入人心,后面的教学才能顺利地进行,才能让文章学得有滋有味。/ 1
第三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 但家庙镇中心校孟祥胜
“简单”,这是本册第三单元最后一篇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初读课文,觉得它的简单在于:
(1)与前两篇课文《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不同,本文似乎没有歌颂伟大的人物,也似乎没有十分难懂的哲理。
(2)文章结构条理清晰,让我一读就一下子了解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继而就思考:这样的文章该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似乎浅显易懂,似乎没也什么地方值得细细探究的!带着疑惑,我再一次细细阅读课文,随着对作者杨红樱的进一步了解,对《鲁滨迅漂流记》的阅读,又翻阅了教学参考用书,又上网浏览了相关教学辅助资料,才逐渐改并了最初对它的认识。它很不“简单”:
(1)它是一篇文中文,是杨红樱作品《男生日记》中主人公吴缅的一则日记。它除了是一则日记之外,还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
(2)杨红樱创作本文,是借孩子的口向孩子们推荐好书,这样更容易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们乐于接受。想到这儿,我豁然开朗,除了把教学重点放在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上,还应该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所以,我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适当拓展故事内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本涉及故事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质疑,如主人公鲁滨逊如何种植大麦和水稻,如何救下星期五?他后来又是如何离开孤岛的?请正在阅读或已经阅读本书的同学相机介绍。因为提前一星期就布置了对本书的阅读。所以,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介绍得眉飞色舞,眉开眼笑。其他同学听得也津津有味。从他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读过书的同学无比羡慕。相信他们课后也一定会去主动阅读这本书。
二、欣赏名言以指导读书方法。在师生共同品析本文的名言的基础上,我又出示了我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的名言,让学生品读理解。相机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读懂故事的内容,还要学会用慧眼发现佳句,并把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下来。要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不能只满足于对故事的了解。
三、领悟送书目的以获得人生启示。提出探究性问题:为什么爷爷把书赠给爸爸,爸爸又把书赠给我呢?联系课文第一部分爷爷和爸爸写在扉页上的文字,让学生同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其实一家三代之间并不只是在传递一
本书,而且还在传承一种精神: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这本书真的有么大的作用吗?在本书中你还会有怎么样的收获,就请学生课后认真阅读,还可以与读过的同学互相交流读书心得!
教学本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班学生都能津津有味地听讲,真正地跟着我走进了课文,走进了鲁滨逊,使他们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迸生了浓浓的阅读兴趣,也收获了阅读的方法。最大的遗憾是在学完本文之后的一个阶段,没有及时和学生开展《鲁滨逊漂流记》的读书交流会。反思写到这里,突然又冒出一个不“简单”:杨红樱真是个不简单的作家,她总是以看似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的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却能给孩子们带来不简单的收获,她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这难道不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学习的吗?
第四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篇读书笔记的文章内容也较浅显,学生一读就懂。但是我发现文章都用概括性的语言来描写人物,很难把课文上得有声有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为了使鲁滨逊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丰满起来,我采用放飞学生的想象这一方法,抓住文章第九—十二节内容,让学生读读这几个情节,边读边想象,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把这个故事的情节变成一幅幅活的的画面。
这样学生随着文字,脑海里闪现画面,与同学一起交流你所看到的画面。学生的语言鲜活起来,我再适时地补充一些资料,从而使学生体会鲁滨逊确实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也就领会了为什么这本书能三代相传,而且吴缅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并决定好好珍藏的原因了。学习了课文,我还引导学生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
第五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word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经典的小说。孩子们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已经阅读六这本书,为上好这一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读前六个自然段后,引导学生找出爷爷的题词中的话:“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又找到了爸爸的题词:“教我们学会生存的书””还从课文中找到了:“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找到这三句话,为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作好铺垫。
“在荒芜人烟的孤岛上,鲁滨逊独立生活28年,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同学们,你能想象吗?请仔细阅读课文8—12自然段,联系课文内容,想想鲁滨逊在荒岛上会遇到哪些困难?”注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象当时的情景,练习说一说。在教学这一段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鲁滨逊的生存方式,结合所阅读的《鲁宾逊漂流记》,来想象他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研究交流内容,有根据地说出他曾经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没有衣服穿……再联系课文得知他是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样,课堂教学变得自然、有效。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再次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我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理解了笛福
第 1 页 的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接着,我引导孩子们回归前文,引读道:难怪爷爷说——生读: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难怪爸爸说——生读:这是教我们学会生存的书;难怪我说——生读: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孩子们,我们仅仅传的是一本书吗?学生回答,我们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无畏、一种冒险、一种进取的精神。讨论女孩子要不要读这本书。正因为小说已经深入人心,后面的教学才能顺利地进行,才能让文章学得有滋有味。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