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02:3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每周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每周教学反思》。

第一篇:每周教学反思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反思

屯溪路小学

方自桂

第一周教学后记:(3月2日至3月6日)

时间飞逝,又是一年开始时。本周是开学的第一周,我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好习惯12,1至3课文。这单元的课文介绍的都是祖国的壮丽山河,有气势磅礴的《长江之歌》,富有诗意的《三亚落日》和独特的《烟台的海》。备这三篇课文的时,我在课件中下载了相关的视频、音乐、图片,想在文字体悟后再以形象的展现强化学生的感受。

《长江之歌》曾经是我参加区美文诵读时选取的一篇课文,对课文的朗诵我当时是做了一些功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配乐朗诵比赛的环节。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呢两小节,体会两个为什么后,(为什么说长江有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我进行了配乐范读,一开始学生出奇的静,他们听得极其专注,我想感染力还是有一些的,只是紧接着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电脑鼠标自己动了,跳到下一页,音乐没有了,我没有因此停下来朗诵,一边处理鼠标一边继续,很显然,这样的小插曲很影响效果,甚至后来反复跳动几次,惹得同学哄堂大笑。我没有生气发火,这是谁也控制不了的突发情况,只是在读完后很淡定的说:“即使电脑再不配合,我依然赞美你-----长江。”最后可能是受我当时的感染,很多同学都以高度的热情在小组中进行朗读展示,在下课时,绝大部分同学竟然可以不用看书完整的诵读下来。虽然第一课的教学我很有把握的一次展示没有成功呈现,但是最终的效果还是有的。

诗歌教学不好上,写景散文对我来说也是有难度的,在《三亚落日》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从3、4自然段描写落日过

程的段落中体会落日下滑时的各种美。自学重点很精确,自学提示用一个大问题统领,但是我在巡视时发现很多同学找到了三处“像”的比喻句,也划出了自己喜欢的一些句子,但是不会欣赏美在哪里,或者说不出喜欢的理由。很多同学的批注空洞。其实在第一课时教学欣赏三亚热带风情的教学时,我就在引导学生从色彩美、姿态美、动态美等等来说句子,但学生似乎没有内化方法。在交流时我请徐彤来说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和理由,令我没想到的是她居然在读完句子后也哑然。盛锦健在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时说:“这个句子让人读起来感觉很舒服,很文艺的感觉。”当时我看到很多同学露出疑惑的神情,大家似乎没有明白他的理由。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说清楚,为什么我请平时很善言谈的同学也表述不清呢?

看来我自己自认为已经将方法教给学生了,而学生却没如我想的那样领悟,或者是我平时在指导他们在描述理由时不到位,方法不具体。这点我应该在后面的教学中注意培养。

第二周教学后记:(3月9日至3月13日)

欣赏完第一单元美丽壮观的祖国各地,接着走进炮火硝烟的战争时期,两个单元的内容跨度还是蛮大的,对于战争一类的文章我上完后总觉得高度、深度都达不到,可能与自己很少关注这方面的话题也有关,自己的兴趣度达不到,上课效果就不如意。

原计划两课时教学的《半截蜡烛》内容,在我上第一课时临时做了调整,将原定的第二课时通过人物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的内容调

整补充到第一课时,将第二课时的内容调整为课后练习的第3题:划出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再小组合作将故事演一演。之所以这样调整是因为在第一课时教学中已觉得水到渠成。

不过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一开始我就被一位同学的话怔住了!上新课前我请同学谈谈对战争的看法,杨靖宇举手后站起来说道:“战争虽然是残酷的,但是它也能给我们人类带来好处,你看,它可以毁坏我们的的旧的房屋,让我们在战后得以重建,它能够减少地球上的人类数量,让地球不会那么累。”他的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骚动,我更是震惊!我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杨靖宇。如果想重建更加现代化的房屋我们可以通过拆迁再建,控制人口可以通过计划生育,战争那么残酷,那是毁灭性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再认真想一想,你刚才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我没有想到这个话题居然会有这样的回答,对我个人而言,这个想法是真的可怕,不知这个杨靖宇是想和别人说的不同才这样说,还是他原本思想上就这样认为,若是前者,那稍加引导还不是什么大问题,若是后者,可要多关注他,对他多一些引导了!

接下来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表格请同学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进行周旋的,用“当-----时,伯诺德夫人--------(怎么做的)结果——“这样的句式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学生小组讨论后,我请了四位同学来进行汇报。叶子晗说道:“当蜡烛点燃时,伯诺德夫人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结果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当时王一萍站起来说叶子涵说的句子很精练,她赞成她这样说。但是尹卓越立即举手示意,他说:“结果应该是冒着青烟的蜡烛又重新被点燃。”这时又有同学反驳道:“那是第二次儿子杰克当蜡烛重新被点燃时,他做的。”其实用这样的句式主要还是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情节发展,几位同学都能按照情节把怎样周旋说清楚,不必纠结一句话到底怎么说是对的,换个角度来想,他们的说法都不无道理。通过我这样一讲述,同学似乎明白了此次口头练说的意图。这场在交流时的争执也告一段落。

这堂课就这样在一波又三折(如故事情节)中渐渐接近尾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德军与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之间的斗争,也是我们师生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第三周教学后记:(3月16日至3月22日)

又是一次作文课,本周上的是习作二: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对于作文指导,我总是很不自信,觉得自己不会像李老师那样调动同学写作的积极性去写长篇小说,也不会像优秀教师那样点石成金,指导到位,我只是我,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是这一节作文展示课却让我意外。

本次习作按两课时进行授课,第一课时主要是了解习作要求,勾起生活片段回忆,寻找合适素材,再利用一片下水文引路。第二节课主要就是引导学会先互改,再全班展示,再进行自我修改。而就是全班展示的环节令我目瞪口呆、惊喜不已。

我在巡视时确定了每一组展示的同学,第一组卫佳佳,第二组王

泽学,第三组杨靖宇,第四组是李平川,这几位同学基本都是平日里作文水平很一般的同学。首先卫佳佳上台读文,当读到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同学们都摒住了呼吸,眼睛紧盯着卫佳佳,似乎怕错过哪一个精彩的句子,她在写老师不在的时候选取了两个点:分别是玩真心话大冒险的四人组和大头吵架记。幽默的语言不仅让同学惊讶,更让我再一次重新审视了面前这个胖胖的、有些不自信的、声音柔弱的女孩子,惊讶于她细致的观察和幽默的语言!

但是更精彩的来了!王泽学用他已经开始变声的略带低沉的声音开始读起来:“方刑官出差记------当日,间谍通报此消息后我们班的“马小跳”----罗金浩立刻挑起了“扭屁股舞”;后排的“特困生”(一上课特别容易犯困的学生)就肆无忌惮地发扬起“坐到哪儿睡到哪儿”的敬业精神-------当他读完后,班级沉默了几秒钟,接着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同学们都被他生动的描写、幽默的语言所折服。而且因为他写的几个点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所以掌声结束后同学们又小声谈论起来。我还看到面前的几个同学拿着笔快速的修改着,似乎找到了与别人的差距,又似乎找到了新的灵感,而我呢,更是被眼前的这个男孩震撼了:这个黑黑瘦瘦,经常耷拉着脑袋来到办公室订正数学作业,有时还被训得狗血喷头的男孩子。我从二年级就发现了他虽然写文章错字连篇,但语言优美,想象力丰富,但还是没想到他能有这样精彩的描写。这样的文章我自己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后面一个上台的是杨靖宇,只见他上台前仍然在不停的修改着,我告诉他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没想

到他的文章读完也是掌声一片,后面的李平川就更不用说了。这四位同学的作文不仅完全做到上一节课说的要求(点面结合,关注人物的细节描写,情节一波三折),而且语言比较幽默、生动。

原以为找四位同学的草稿进行示范修改的,没想到变成了真正的展示。当我批改完全班同学的这篇作文后,发现除了因周末誊写时较粗心、马虎外,整体质量比上一篇童年趣事要高很多!欣慰之余我仔细想了想,这次作文质量的提升并非是因为第一课时指导的到位,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有话可写,有素材可用。学生没有生活经验的作文题目让他们去无病呻吟,难免读来难受。第四周教学后记:(3月23日至3月29日)

这一周结束了第三单元的诗文精选课文。《三打白骨精》是小说改编,情节生动,对于人物形象的体会比较容易,《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课文结构清晰,学生对于理解内容,联系生活体会寓意掌握的也较好。只是在教学《词两首》之一《如梦令》时,我遇到了解不开的谜。上课时,我关注到资料中对于“争渡”一词的解释有两种:一是争着渡啊,争着渡啊;二是怎么渡啊,怎么渡。奇怪的是单独解释“争”一词时说:“争”与“怎”相通,如何的意思。争,使劲、抢着。这样一解释不还是两个意思吗?到底是哪个意思呢?因为自己没有搞清楚,所以跟学生无法讲清楚。

课后我又查了大量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解释为

1、“抢着过啊抢着过河”,有解释为

2、“奋力划啊”,还有解释为

3、“怎么划出去的意思。“争渡,争渡”,重复一遍,就突出了她焦急的心情”。

居然还看到一种注释为

4、“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过。”第4种解释就把前一个“争渡”解释为怎么渡,后一个解释为奋力划。我真的无语了。难道这能想我告诉学生的那样安慰自己:“古诗文流传至今,很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以大多数的资料介绍的为准吧!若想搞清楚,可能只有问一问作者了。”知否?知否?应是时代造就!第五周教学后记:(3月30日至4月3日)

再写《读后感》

习作3的内容又安排了读后感,说来这也是个老调重弹的作文题目了!所以不少同学在上这一课时都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我也觉得翻不出什么花来!

因此这个习作我花了较少的时间来进行指导,主要是提醒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 ;

二、要密切联系实际;

三、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四、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当这四点提醒一一结合例文抛出去后,我又做了一点强调:就是六年级的我们不能写出来的还是三年级的水平。接着学生就开始寻素材,动笔了。

学生的文章成型后,我选了几篇交流。果不其然,真被我说中了,还真是“六年级的学生写出来的是三年级的水平”!大量内容在复述原文,感受少得可怜,联系实际都是大而空!我晕菜了!虽说这老调重弹的题目没什么新意吧,但毕竟写过很多啊,怎么水平还是那样呢!是我老师的指导不到位么?还是学生对他们太过于熟悉的话题觉得

无趣,就随便打发我一下?我不得而知,总之,这篇作文我评的很痛苦!真是千篇一律,评语都写不出来了!对于这样的话题,还需要和同仁们学习啊!

第六周教学后记:(4月7日至4月10日)

工作室公开课后记

今天又有了些许久违的紧张,毕竟是工作室和教研组的公开课,压力还是很大的。在今天上课前,我还专门在六班进行了试上,班级不同学情果然不同!今天学生的几点表现也让我点头赞许:

一、自学井然有序,有一定的自学方法,能在我给的六分钟内完成自学;

二、小组讨论时能够互相学习,及时补充;三是在进行辩论的时候学生态度比较放松,课堂气氛较好,总结观点的同学也能比较全面,特别是沙伟轩、陈宗博、盛景健几位的发言有理有据,能言善辩。可以说,这堂课学生的综合表现很好,而那几点最美的遗憾都发生在我的身上。

一、教师精神状态不佳,午读课时有轻微的腹痛,加上些许紧张,有点站不稳的感觉,自己都觉得好笑,都这岁数了,这场面还是不够放松,历练太少啊!整堂课自己过于严肃,缺少活泼,如许姐姐说的那样端着架子,呵呵。

二、学生对人物豁达的人生态度感悟高度不够。小组交流时请叶子涵小组板书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该小组写下许多词语:朴素、亲切、热情、自信、豁达、开朗、健康、慈善-----,在汇报时也是很全面,包括后来正反方辩论时都把描写老人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用上了,总体感觉很全面,但是少了什么?就是重

点!这篇课文老人给作者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是什么?自信、豁达。这种生活态度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这也是作者想传达的,而我在这堂课上没有将这个方面凸显出来!对面面俱到却少了重点!对于这点不光我自己下课后有深刻的体会,工作室的周老师亦有同感。如果可以再次试上,我可以在小幅度调整下如何弥补这个缺憾呢?

我可以在小组汇报时等组员都将其对人物形象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后进行一点点拨:随着交流的深入,老人的形象越来越丰满,这些词语(指板书)都是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感受到的,但是你觉得老人给作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哪一特点?当学生关注到“自信、豁达开朗”这些词时老师及时划下来,借机让学生明确老人的主要特征。然后在辩论累与不累的时候适当引导学生关注正是老人的豁达开朗、热爱生活,所以他不累!第三个教学目标最后又服务于第二个教学目标上去。

第七周教学后记:(4月13日至4月19日)

教“最大的麦穗”有感

《最大的麦穗》一课,内容看起来简单,实际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而这个道理不是那么容易从表层的阅读中获得。因此在上这一课时,我事先准备了优秀的教案,希望通过好的设计让学生领悟更加透彻一些!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我抓住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引导学生读悟,从而体会“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麦穗”这些词语的含义,进而理解最后一段话。并且现身说法,拿自己的追求和眼前怎么

做的来做比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整堂课的教学时,我设置情境,提醒学生抓住每一次回答的机会,抓住眼前“实实在在的麦穗”,取得了效果,很多内敛的同学都勇敢地举手示意要回答问题。从这节课学生的表现上,我发现,好的教学设计真的能让课堂活起来,让深刻的道理浅显起来,虽然引导自学课型对我来说已经轻车熟路,但是想要达到这节课这样的领悟程度,还是不行的,所以,我不能被课型绑架,而应该灵活的让它们为我的教学服务,我才是主人!第八周教学后记:(4月20日至4月26日)

咏物抒怀篇

几年前也教学过《广玉兰》,记得当时总觉得这样写景的文章不好教,也没什么感觉,时隔几年后再次教授此文,感觉大不一样。因为不知从去年还是前年的何时起,我爱上了花,也许是以前各方面条件不具备,但总之,现在我的业余时间除了陪伴孩子就是种花,养花,修剪花枝。带着这样的爱花心情来读这篇文章,真的能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于那美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花瓣,那各种形态的花朵,以及独特的叶片充满无限的爱意。所以上课时对于作者字里行间那种对于花的喜爱感同身受,同时我通过课堂的活动,竭力将这种感受传达给学生。整节课上完感觉还是很好的,特别是从学生最后的练笔中我看到了这一课给他们的影响。

练笔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花,写出它的特点来。课堂上请了几位同学来分享自己的所写:尹卓越在写自家的君子兰花的色彩时写到:我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它的色彩,说它橘红吧,又有

一种-----,包括对君子兰叶子的描写也模仿作家陈荒煤的写法,他的文章有多处模仿的痕迹,却又是那么的自然与恰到好处;叶子晗在写喜欢的桂花时,模仿文中各种形态的描写,真的听后让人感觉有过之而无不及。真的没有想到这篇朴实的咏物抒怀的文章成了学生在写此类文章的范本,这点在上课之前我真的没有料想到。

不过,也很失望的是有几个小孩摘抄《全解》上描写的茉莉花,自己没有写出真情实感,我对此引导:别人写的再好,也是他所喜欢的,并非我们自己喜欢的,自己不动手动脑,写出来的也不会打动别人,我建议他们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哪怕写上一小段,也是自己的东西。

第九周教学后记:(4月27日至4月30日)

语文课上的实验----“鸡蛋浮起来”

这周我们学习了一篇习作-----记一次有趣的实验,将实验的经过写下来。因为考虑到科学课基本没实验可做,所以我打算在语文课上一展身手,让学生写一次活动作文。上网查阅了一些易操作实验后,我决定做“鸡蛋浮起来”这个实验。

提前安排好李平川从家中带来食盐和鸡蛋,又从办公室黄老师那里借来一个玻璃杯,一切准备停当,只等课来。这可是我第一次做这个实验啊!虽说步骤/原理我都知晓,但毕竟没有亲手实践,还是有一些忐忑的。

学生们听说这节课做实验,班级立即炸开了锅,如我所料。各个伸长脖子观望他们的“语文老师”,看我耍什么花样。时机正好,我

安排同学动笔写下一段话,包含时间地点/器材和听说做实验的反应。

开始做实验了,果不其然,实验没有那么简单,加入盐搅拌后没有浮起来,应该是盐水浓度没达到,只好请王素雅“请来”开水瓶再次进行,鸡蛋还是在短暂的弹跳后归于平静。最后还是盛锦健替我解了围,他提议去借数学老师的圆柱大量杯,果然大杯一来再多加一些水和盐,鸡蛋竟然真的慢慢地浮起来了!离杯底大概2厘米,随着我继续搅拌,鸡蛋也越浮越高,后来竟露出水面!呵呵同学们惊讶了,我也笑了!(其实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的)在整个实验成功后,我引导学生回忆老师的实验过程,每一步做了什么,老师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如何反应,接着请他们动笔记下这一有趣的过程。

当在第二节课展示作文草稿的时候,我高兴的发现活动作文的有利一面,很多学生都有话可写,且很有条理。特别是盛锦健和王素雅的作文赢得了大家一致的认可。虽说这次实验出现了让我冒冷汗的小插曲,但正好丰富了同学们的写作素材,使得他们的文章更加的有趣,对于老师心理活动的刻画也是非常生动。第十周教学后记:(5月4日至5月10日)

《成长中的烦恼》作文教学后记

教材上习作五的文题是写成长中的烦恼,这是一篇学生有话可写的文章。在教学时,我模拟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邀请各组代表作为嘉宾上台倾诉困扰他的烦恼,十二个小组代表一一上台讲述,有的是个子矮的烦恼,有的是学习上的烦恼,还有更多的是交往中的烦恼。台上的倾诉带动了台下的“观众”,大家争先恐后想来倾

诉,此时话匣子打开,时机也到了,于是开始动笔。

第二节课,我们围绕作文草稿又上了一节课,遗憾的是由于两节课时间上相差长了一些,各种沮丧的“情景”上演,有没带草稿的,有草稿写了不知放哪的------你能想到的都出现了!就这样也没有阻挡这节课的精彩呈现。由于检查时出现上述状况,我将展示交流放在了后半节课,前半节课集中自己修改,合作互改,(没找到的没带的借机可以重写)我逐一巡视,遇见草稿内容精彩的直接发作文本给其誊写,这样到了这节课的中间时,很多同学举手示意,已经修改完善等待老师的“检阅”,眼看时机差不多了,我们开始了展示交流环节。首先是罗毅稳的《小个子的烦恼》,读到事例时,班级里一片喧腾,甚至有同学直接说是盗版的,原因是他的两个实例和上一节课那个同样“个矮烦恼”的魏翔宇是一样的。我让同学安静,给罗同学一个申辩的机会,并且问他,这样的事例你是不是也遇到过,他解释道:“不仅遇到,还经常啊!”就这样,嫌疑解除,同学们的武断也就此结束,接着戴阳光对于刚才的作文进行评价:“事例描写比较具体,但是人物语言过多,可以写写心理活动,两个实例之间没有过渡。”接下来的分享是叶子晗的“损友满天飞”,她用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围绕她身边的一群损友们是如何来嘲弄自己的,读完后掌声一片,我也被她的这篇写实事、抒发真感情的文字所打动,心中暗暗称赞。这篇比起她之前的那“模仿篇”要精彩许多。

下课后,我思绪万千,看到现在的六年级孩子能用笔尖书写出这样打动人的文字,不免自惭形愧。自己在上学时曾一度也写写情诗美

文,抒发一下多思的年龄,现在却懒于动笔,连下水文都不写,大脑已文穷词尽,慢慢枯竭,多么可怕!不再多情,也无多愁!第十一周教学后记:(5月11日至5月17日)

模仿的课堂后记

在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我尝试模仿王崧舟老师的一堂教学展示课,将他的教学实录进行修改,再添加畅言系统的使用,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教学过程主要通过感知“课堂”,分析“课文”,以身诠释“真君子”三个大环节指导学习课文。由于大师的课是两节连上,于是我根据日常情况在分析孔子的“课文”那里进行划分,第一课时主要把学习感知“课堂”和生字词作为主要内容。大师通常不进行生字词教学,但是我不是大师,所以内容稍作调整。第一课时上下来,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基本已能背诵第二自然段的景色描写,在我畅言系统提供的古典音乐配合下,更加入境入情!当我看到学生听课时的眼神,颇有兴趣,还是很开心的!第二课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孔子论水的那段话中,我按照大师的设计可谓使出浑身解数带着学生去读悟,效果比较理想,学生根据我的引导,明白了孔子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两堂课上下来,我还是有一些感触的!平常我们的课堂总是喜欢样样抓,对于“游春”、“论水”、“言志”几部分平均用力,没有重点。而在王老师的设计中,就把重点放在前两块,特别是“论水”部分,是重中之重,对于一些稍稍次要的段落大胆舍去!这是我今后要注意 的!

第二篇:每周教学反思

第一周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教学反思

第一周,每班的第一节课我没有讲正课,而是通过宣传美术的作用入手,使学生们懂得美术如何是陶冶情操的,同时也宣布这个学期学生在绘画上所要购买的一些绘画工具,当老师宣布完之后,大家都希望能看到老师的精采国画表演,此时,我也带了国画工具,给学生们绘了一幅画,学生觉得并不难,兴趣就上来了,希望学生们能在绘画上能掌握一些技能在美术上有一点成就。

第二周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学反思

2014年9月6日,八(6)班上了一堂《走进艺术博物馆》的课,从学生的课前积极到课堂活跃,我坚信这是一节开心、难忘的课,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地体验学习,我感到无比幸福。

本课是欣赏课,美术欣赏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还有助于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针对乡镇中学相对落后的状况,结合本校学生对艺术接触少、了解少、欣赏能力弱等实际,我提出了“先学后教”,把欣赏课堂先搬到课外,再回到课堂的教学模式。阐述如下:

一、课外

课前,以学生“不懂艺术”为切入点,让学生“先学”。我不以作业形式来要求,所以学并没有压力。收集大量资料,对本课有很大帮助。当然也存在现实问题——部分学生主动性差。我布置了一个有吸引力的任务——上网。网络世界广阔无垦,学生都喜欢上网,却一般都是游戏或网聊。如今正确引导学生,并使其自主学习,学生们都发现了网络的学习用途。

第二个任务是参观当地美术馆或博物馆。我告诉学生增城博物馆不但有我们三江镇的出土文物,还发现了金兰寺村的贝丘文化遗址。学生们发现原来我们身边就有与艺术有关有事情,艺术源于生活,因此学生参观美术馆或博物馆的兴趣就产生了。

第三个任务是认识、了解各美术馆馆藏作品,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学会了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作品的构图、用色、风格等。

二、课堂

有了 “先学”,课堂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先学”成果,集全班的智慧。分享时,学生通过思想碰撞,引发讨论,学会换位思考,而我在课堂中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与总结,和弥补不足。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中,我感觉自己也融进了学生的学习中。

第三周

《艺术博览会与拍卖》教学反思

这周的美术课学生的兴趣基本上调动起来了,让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节课我上得很成功,通过模拟拍卖会的场景让学生演了一场拍卖会,在课前我精心准备了自已收藏了多年的第二套人民币,还有自已画的几幅自己认为还可以的作品带到了课堂,让学生一饱眼福,对课堂进行了精心策划。

一节课结束了。回头想想有收获也有遗憾。在认真思考之后我认为我的这节课有以下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成功的解决了教学困惑。课前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查找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铺垫,避免出现 “一问三不知”的状况;课堂上视频资料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详尽、权威的知识内容。

2、教学目标明确、精练、不贪大。紧紧围绕书画艺术品的鉴赏依据而开展,砍掉了艺术品博览会及交易市场的内容,将其作为课前预习的部分自主学习,将拍卖会作为课后拓展的内容进行课程的延续。

3、利用发现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淡化欣赏课的枯燥。在这两种教学模式的设置下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本课的学习活动,在掌握艺术品鉴赏依据的同时学会与人合作,尊重别人、表达自己,并为自己的价值取向的确立明确了方向。

4、合理安排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和位置。由始至终我都站在课堂主导的角度面对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成功的改变了欣赏课中教师“一言堂”的枯燥和乏味;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有褒有贬,有效避免了对学生一味的吹捧和盲目的鼓励。不足之处:

本课的教学在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运用上,引导和设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我在问题的设置上还有待改进。如在对《簪花仕女图》的原作图片和摹本进行鉴赏时,我说(录象演示),问完之后我所面对的是学生的一阵沉默,学生好象并不明白我在问什么,其实自己的目的是要学生根据刚才了解的鉴赏依据,对两幅画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但是之后四五个学生的提问中只有吴思慧同学提到了艺术风格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如果在问题的设置上能够再精练、准确、明晰一些,学生的迷茫可能会小一些。

第四、五周

《奇妙的水墨世界》――水墨探索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时我的教学对学生的探索能力的激发鼓励不够。从工作纸和课堂作品完成情况来看,同学们对水墨的技法的探索几乎是压倒性的千篇一律的课堂老师示范的基础上略有变化。这一结果与我们的课题奇妙的水墨世界——水墨探索的初 衷——“水墨探索”相去甚远。课堂上,我没有特别强调基本形 “水墨探索”的途径和方法,如果我直截了当点明除工具选择还可以是各种毛刷、各种片状吸水稀有材料……来实现肌理、空间效果,从而达到 “水墨探索”的探索,那么结果可能有所改观。不过,我还是认为如果指明了“新大陆”再让同学们去“发现”,这样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毫无意义。八年级学生在造型表现与设计制作运用等学习领域,要求有意图的运用形、色、肌理、空间、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更具有个性的表现力。

第六周

《泼墨荷花》教学反思

写意画的用笔简练流畅、笔墨自然,特别讲究神似的特点。而荷花是古今中外众多画家喜爱描绘的题材,用中国画技法——泼墨来表现荷花更有它的独到之处。欣赏评述作品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搜索资源,引导学生分析、描述作品,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以及画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表达。教学中联系学生刚在语文课中学过的《爱莲说》,其单元知识里也有一个“莲文化的魅力”的探讨,此时欣赏荷花,学生对荷花的喻意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还有从古到今的描写荷花的诗词、散文等等,可以说提高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通过“说荷、咏荷、赏荷、听荷”等环节,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泼墨荷花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音乐对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利用音乐的感染力,设计了“听荷”这一环节。古筝名曲《出水莲》音调古朴,旋律清丽,风格淡雅,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一开始,《出水莲》在上课前及在给学生欣赏中国画时作为背景音乐出现,最后环节作单独介绍和欣赏,音乐衬着画面同时出现,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学生的感受更加的直观,并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学生对中国画的意境体会进一步加深。为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在欣赏完后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相对于美术专业术语上来说,学生的语言显得简单,但学生学会对自己看见的作品有所体会、有所感受,没有什么比这个收获更悦人心的了。

但美中不足的是学生由于欣赏能力的有限,对个别作品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这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多给学生欣赏评述,提高他们的审美欣赏能力。

第七周

《中国画麻雀的画法》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中国画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并了解国画技能技法,不同其它的绘画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鼓励学生尝试在宣纸上作画的勇气,并且让学生充分体验毛笔在宣纸上的笔墨变化(浓、淡、干、湿)。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画画艺术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学生从小接触学生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怀,也是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国画内容在小学设计中的环节较少,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兴趣,通过这次教学我认为在以后的国画教学中更应从这几方面深入:首先,突出示范作用。中国画的技法丰富,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一定要将整个教学过程显示清晰,步骤明确,学生就很容易在教师的示范下了解其中毛笔用色、用墨的方法。这样教学目标就容易达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技能、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第八周

《情景交融的山水画之山石的画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策略和方法上,我首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作品加上课外作品的形式,做到引入简单直接。在教学画法时我先示范教学生练习斧劈皴、披麻皴及点画法,接着示范作一幅完整的山水画,最后让学生放手去创作,只提一些画法,对内容不作具体要求,不要求全班画同一幅画,这样,让学生的想象得到充分的发挥,所画出的山水画各不相同。在评价方面,我因时间关系,只能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让学生作出评价。这节课虽然运用了一些新课改理论,一改以往上课的习惯,但有些地方仍自觉不尽人意,比如课堂时间分配上,由于示范过多,总觉得时间紧,学生创作时间较少,对作品的评述也不能如愿。另外,在课堂组织上,由于学生有50多人,教师忙于示范的同时,却没能很好地组织好课堂纪律,导至部分学生不认真。这些都有待以后加以改进。

第九周

《情景交融的山水画――树的画法》之教学反思 本课是中国山水画教学单元中的其中一课时,学习画树。通过练习,发现有些学生入门较快,轻松地掌握了中国画的最基本的蘸墨、行笔技法,虽然树的造型不太准确,有些幼稚,但是能表现出简单的墨色浓淡变化。有些学生作业表现很大胆,但没有笔墨浓淡变化。大部分学生为了使树的造型准确,都是用毛笔圈涂着描出来的。中国画作为我们的“国粹”艺术之一,的确不是三两天能见效的,主要是让学生在临习的过程中,体会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所以,本课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习画树的基本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用笔,体会作画的激情。

第十周

学生练习《山水画》课堂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让学生先练习,再来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来欣赏山水画,这样学生既有了山水画发展史的简单了解,同时在欣赏过程也会发现自己的用笔与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强化点、线、面的知识。再加上教师的示范,范作的欣赏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这样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就比较容易表现了。

在练习中,允许学生临摹与创作相结合,在巡视时,更注意用笔与用墨的指导,让学生的画面也能水墨淋漓。学生基本都能在课堂上完成练习,作业效果较好。回望整节课,如果在示范阶段能将中锋与侧锋单独提出来复习一下,学生在作业时,就会特别注意到这个问题,画面效果会更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将进一步改进。

第十一周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学反思

本课在课前准备还可以,各部分联系布置也可。在上的过程中在开头引入有些唐突。课堂提问期待学生回答太快,设问应当具体一些,提问应有助于下一个环节的展开。缺少鉴的部分,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在课堂上尽量把鉴的部分传递给学生,因为学生掌握的美术知识毕竞是有限的。应当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欣赏古代的人物画作品,才能真正了解它的特点。此外,还应联系国外一些人物画作品体现什麽特点作比较。也可适当按排课上练习。

第十二、十三周

《图形、联想、创意》教学反思

在讲解利用什么方法能使一张图片联想到另一张图片时,我只是进行自己的讲解让学生听,其实我地考虑到,学生光听是听不会的,只有不断的练习和提醒才能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而且我没有完全把所有的技法提炼出来,所以在讲解到这些方法时,我应该在黑板上出示:添加、变形、夸张。让学生很醒目的看清你要做到联想效果就要利用这几种方法,而不是当学生不知道绘画时,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进行图形联想。

2个班级上了本次课,可是最后的效果却是不同的,一个班能很好的进行图形联想,可是另一个班级却不会想象,很多同学问我该怎么做。其实这是一个学情的问题,每个班级的能力都不一样,如果我都按照一个模式来上,那是死的,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一样针对的是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不应该只考虑教学任务,虽然这是重点,但是要上好一节课,不只有这些,学生的兴趣,纪律的调控,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影响到课堂,我只能在编写教案时,多问自己这样学生能不能理解,能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反复思考,课堂出现的问题就会少之有少。希望自己多思考,多发现问题吧。

第十四周

《地球、绿洲、家园》教学反思

因为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和《图形 联想 创意》雷同,再加上这节课是上节课的延伸,也就是把上节课的知识运用到这节课中,学生的作用效果也较上节课有很大的进步。而同学们的作业都能针对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

第十五、十六周 第五单元 我们的T型舞台

服装设计教学反思

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分析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去设计教学环节。由于课前备课的充分,图片、视频影像、音乐、模特秀、游戏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从不同感官感受到服装的魅力,大大地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最终的作品效果呈现出多姿多彩、各有不同表现手法的令人满意的作品。

(二)教师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主导性。如通过十多个学生穿着不同的服装走模特步进教室,好有振撼感,把学生们的热情都调动了起来。课堂的服装介绍,服装游戏的参与,课堂上教师的设问,学生主动寻求问题答案来解决问题,还有课堂练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几位同学一起讨论、动手合作完成作品,这些都是学生以主角的身份参与。

(三)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思考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多样,我先让他们进行小组长评价,然后集体评价,得出的结果,教师再加以点评,这样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

二、缺点之谈

美术教学内容的完成,往往由学生直接参与其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难以真正全面把握好每一堂课,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自己有两个方面存在一些要更改的地方。如在教学的重点如何去设计服装这一环节中,应把这步骤再分析详细点,可以引入多点图片或视频,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有最后的小组作业比赛,评价过后,适当奖励一些有意义的小奖品,会增加学生更大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自己要更加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学法,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示范课。

第十七周 我们的T型舞台 青春风采教学反思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范画、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7、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

第十八、十九周 传统纹饰,民族风格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内容繁杂,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要想在短短的一节课里,让学生对传统纹饰有一个全面的、比较深入的了解,难度确实很大。如何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怎么处理教材?是本节课的关键。根据有效教学的理念,我遵循了这样几点原则:

1、以学生为本,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强调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3、注重教学生态和谐平衡。

在本课教学中,设计思路是以创设问题情景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和谐、开放、互动的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完成教学任务。因为是易地教学,学生情况不熟悉,课前准备也不可能充分,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学习状态如何?有什么学习要求?都是未知数,因此在“欣赏·评述”环节中,我着力营造一种开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般情况下,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厚,提出的问题多,讨论的深度就会加深,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会大大提高。另外通过问题,老师可以了解学生所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才能展开,这样的“欣赏·评述”教学就不会显得枯燥无味。虽然,一开始学生响应的并不积极,通过语言激励、降低难度、改变问话的方式等手段启发,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很多学生提出了问题,有些问题还颇有深度,出乎我的预料。

这节课我之所以敢让学生来“掌权”,首先在于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虽然我“准备”不了学生,但我可以充分的“准备”我自己。我尽可能多的想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状况,我尽量做到语言幽默点,态度和蔼点,方法多一点,让学生学得轻松些快乐些。课件的设计也我这节课的重要环节,本节课涉及的知识要点和素材尽可能多的组织进课件,学生问到的问题和需要展示讲解的素材基本都能在上面反映出来,并且通过链接,灵活切换,应对自如,保证了讨论活动的顺利进行。

注重课堂评价。优秀的教师能够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进行反馈,并随之调整教学的要求和方法。在这方面本节课运用评价工具,设计评价项目,通过评价营造一种学习、竞争的氛围。通过小组竞赛,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二十周

装扮生活,吉祥幸福,教学反思

《传统纹饰民族风格》的延续,本课通过介绍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传统纹样及其独有的审美情趣,旨在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解读传统纹样同时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融入自己的现实生活。学习传统纹样不仅为了是继承传统最终还是学习应用,所以本课要求学生在了解和认识传统纹样的基础上用剪纸的技巧去设计,以发挥学生的创意感悟美好生活。

本课以“分小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索、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者有机结合。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时应引导他们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来认识教学内容,不能越俎代庖替学生选择图案、色彩。让学生分组评论选择自己喜爱的制作方式,并把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从而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但正因为了解不多,有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教师应加以引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篇:“每周一节英语音乐课”教学反思

11月份,在把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中,我把课前“听英文歌”活动进一步发展成为“每周一节英语音乐课”,时间定在每周五的英语课,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搜集符合要求的歌曲,“每周一节英语音乐课”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本月共完成三个不同任务的英语音乐课。

第一课的任务是“设置听歌填空练习”:1.在星期五之前每个小组完成选歌活动(选好之后发到老师的油箱或者QQ);2.老师根据歌词的清晰度和内容确定过关之后,学生在小组里展开讨论,设置歌词填空练习(要求用ppT)展示;3.星期五上课时每个小组到讲台展示。4.课后把成果发到公共油箱,供全班同学共享,教学反思《“每周一节英语音乐课”教学反思》。

这样的任务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不仅学习了英语,也锻炼和提高了信息技术能力(即应用ppT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信息素养。

第二课的任务是“分享含有定语从句或者名词性从句的英文歌曲”:1.在星期五之前每个小组完成选歌活动(选好之后发到老师的油箱或者QQ);2.老师根据歌词的清晰度和内容确定过关之后,学生在小组里展开讨论,用ppT设置歌词填空练习(要求含有从句的地方一定空出);3.星期五上课时每个小组到讲台展示。4.课后把成果发到公共油箱,供全班同学共享。

这样的任务更好地把学习英语和听歌活动结合,难度有所增加,更加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信息素养。

第三课的任务是“分享含有非谓语的英文歌曲”:1.在星期五之前每个小组完成选歌活动(选好之后发到老师的油箱或者QQ);2.老师根据歌词的清晰度和内容确定过关之后,学生在小组里展开讨论,用ppT设置歌词填空练习(要求含有非谓语的地方一定空出);3.星期五上课时每个小组到讲台展示。4.课后把成果发到公共油箱,供全班同学共享。

这个任务的难度比前两个更大,更加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信息素养。

在这个月的活动中,我总结了如下两点:

(一)、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其实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延长了课外接触英语的时间,英语输入有所增加,为输出打下基础,能提高学科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必需掌握ppT的运用,提高了信息技术能力,这也是信息素养能力提升的体现。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每周教学反思

第一周《a、o、e》教学反思

拼音对于本班学生来说,已有一定基础,有的是在新校学的,有的是在幼儿园学过。但有个别学生发音不准确,书写不规范,比如:“o”孙梓淏同学就从下面写起。所以重点是纠正学生读音和书写。给学生起字母名字,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让学生记住a、o、e这三个字母,而且还得到了一次口语交际训练。以后每一课的教学都有起字母名字这个环节,所以孩子们都盼着快点学新的字母,好轮到自己起字母名字。这样每个孩子既有中文名字,又都有自己的拼音字母名字,他们觉得很高兴。这个字母名字就一直跟随他们。这种并非刻意去记忆但却很有意思的内容学生反而记得牢,也许有些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以及同学的字母名字。

让每个字母都能派上用场语言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将拼音教学生活化,能使学生更熟悉更容易记住拼音这套工具。

第二周《bpmf》教学反思

刚入学的孩子就心理发展水平来说,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为辅,因此尽管入学教育时反复强调课堂常规,但真正做到课堂上自始至终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几乎微乎其微。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今天学习bpmf这一课时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距离上课铃声已经2、3分钟了,当我走上讲台时,有一半学生坐好了,还有一半同学和同伴正说得热火朝天。于是,我领着坐好了的孩子唱《幸福歌》,并做动作。第一遍拍手时有几个在说话的孩子停下来了,开始跟大家一起拍手;第二遍拍肩膀时又有一批孩子跟上来;第三遍时,除了个别学生,其他的孩子都开始面向我做跺脚的动作了。就这样大局基本稳定,开始上课了。

二、课后复习声母bpmf和单韵母的拼读,采取的是游戏的形式:“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去采果子,好不好?不过,采到果子的同学要当小老师,将果子背后的声母和带调的单韵母带着大家读一读。”这一招也把所有孩子的目光吸引过来了,学生兴致勃勃地领读、跟读,效果非常好。

不过,在教读音时,因为有很多孩子在幼儿园时已经学过,于是没有耐心听老师讲发音要领,这样可能会影响没有学过拼音的孩子学习。因此,安静倾听的习惯还要进一步强调。

第三周《gkh》教学反思

一、观察挂图引导说话

我利用小哥哥和小弟弟在河边把蝌蚪送回家的插图引入,让他们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回答问题。在问题设计上,我也设计得很有坡度,分别是三个问题“图上画了谁?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一开始有学生马上就说他们在河边。我提醒他要听清楚老师的问题。认真听清楚老师的话是良好的听课习惯。好习惯要从一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巩固。等到学生回答好三个问题后,我又引导学生把一句句话连起来说变成一段话。现在是起步阶段,让学生跟着老师说,等训练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可以让学生把这幅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引导想象编说口诀

以儿歌或谜语教学拼音,也不失为一种有趣而生动的好方法。这些富于变化的形式,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学声母gkh的读音时,我先通过看图说话发准“鸽子”、“蛋壳”、“荷花”等词语的音,然后告诉他们声母应该读得轻短些,让他们相互间再来试试如何发好声母gkh的音。学完音以后,我让他们看图与字母联系起来,他们发现鸽子扭头像g,蛋壳的裂缝像k,出水的荷花和荷叶像h,然后编成顺口溜,让他们有意识地想办法记住字形。读完老师教的顺口溜以后,我让他们自己能不能编写顺口溜来记一记字母,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能利用已学已知的知识来帮助自己识记,特别是一学生说k的时候,他说一竖加数学课上的学的小于号,非常聪明。我告诉他们只要能帮助他们记住字母的都是好方法。

三、察看笔顺练写书空

教完音行以后,我让学生书写字形。我先出示笔顺图,让他们再仔细观察图,有几笔写成,第一笔写什么,第二笔写什么,占哪几格。让一生来指导教师写,其他学生做审判员,观察老师写得怎么样。教师范写后,让学生书空,再练写。

第四周《z c s》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提高并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创设情境,使拼音教学情境化、生活化。

我的导入语: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出示挂图)你们看,是谁呀? 学生的好奇心被老师调动起来,非常积极,对课文的学习有了兴趣。我还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编顺口溜的形式也让学生很感兴趣。如:像个2字ZZZ,半个8字SSS,像个半圆CCC,学生自己编,不仅注意到了形象,还有读音,而且学习自己编出来的顺口溜感觉很骄傲的,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

二、使用激励手段,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一年级的孩子很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简单的话语却能鼓舞他半天,因此,课堂上,我从不吝啬自己对他们的赞赏,如:“你真棒!太厉害了!哇,你真行!”等,加上一个向他们竖起的大拇指,一个个鼓励、赞赏的近乎夸张的表情,时时撞击着学生无拘无束的心灵。在这样的激励之下,看到高高举起的小手,对我来说也是值得高兴地事情。

三、注重引导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发展。除了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在学习字母的书写时也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来说书写的笔顺,要注意的地方等,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写的时候自然也就好些。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要注意关注全体学生,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使他们遵守纪律,提高课堂效率。

第五周《ai ei ui》教学反思

对于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虽然这些字母他们从未见过,但用这些字母标识的语音却是儿童口语中经常出现的。只要善于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学的字母接通就能化难为易,大大提高学习汉语拼音的效率。于是,我创设了情境、语境,如:蓝猫个子高,淘气个子矮(ai)。他们俩合好了,紧紧地挨在一起。这样所学内容寓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寓学于玩,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的品德教育。另外,我想如果将一个个声母和韵母变成一个可以动来动去的拼音娃娃,一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此,本节课我还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制作了许多学生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并用拼音字母给他们取名字,让学生帮这些拼音娃娃们打招呼,同学们看到这些有趣的拼音娃娃,都争先恐后的帮拼音娃娃打招呼,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第六周《ao、ou、iu》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为了更好的体现这种理念,学习这一课时,基本上是在编儿歌,讨论,自学中度过的,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尝试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进行学习的方法上。如在教学复韵母ie时,首先,引导学生看情境图,自己说出含有ie、üe、er的读音的字、词,读一读,体会体会它们的发音方法。然后教师先范读,让学生认真听,仔细观察口型的变化、发音的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学习其它的复韵母。在这一环节中,我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再如:让学生同桌互读(互帮互助纠正错误的口型、发音)、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同桌听等多种学生活动的方式,等提高参与的密度和效率,渗透了合作学习的意识,交给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二、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课堂上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结合图片让学生用音节词练习说句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走出了为教拼音而教拼音,把拼音教学与语言学习割裂开来的误区。进一步了训练学生的思维,丰富了语言积累。

三、关注学生,面向全体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堂上我时时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同等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受到了老师的注意,课堂上没有被教师遗忘的角落。本节课采用大面积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读等多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都有和同学交流的时间。老师在每个学生的自我表现中,还能即时发现学习落后者,进行查漏补缺。还运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充满自信、充满希望。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觉得自己在时间分配上还不够合理,过多地将时间放在ie的教学上,而对于音节ue、er的教学则显得过于简单,使得教学重点突出不明显。如果当时能及时收住话题(我在课堂上经常让孩子选择音节来练习说话,当说到中秋夜时孩子有很多话要说,刚过中秋节嘛,孩子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就能节省许多时间。今后我要多钻研教材,多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形式多样、生动有趣。

第七周《an、en、in、un、un》教学反思

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这一只小猴子,名叫安安。小朋友们先一起和跟他打声招呼,(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an的读音,练读an)在读准了an以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把故事编下去:有一天,安安的妈妈对他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应该一个人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小猴子出发了。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到了一个小房子,安安想进门看看房子里有些什么那他要先做什么呢?在这引导学生说出摁门铃,从而引出en的学习,安安走进小房子后看到了电视里在播放天安门图片(再次引出an的学习)同时安安还听到了音乐《我爱北京天安门》(最后引出in的学习),这样整堂课在这个编故事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前鼻韵母“an、en、in”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同时既训练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

第八周《angengingong》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节课中,我在拼音读、写指导上适时进行了示范,并结合低年级常规教育进行了多次示范,在恰当的时机以教师的言行渗透养成教育。例如在课堂中用榜样示范及鼓励语言“我喜欢发言声音响亮的孩子”激励学生养成积极发言,发言大声、大胆的好习惯;在学生读书、写字的时候提醒学生读写姿势;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等,这些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示范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我觉得对于把握教师示范的形式及时机我还没有深入学习,所以在本节课中出现了有些不必要的示范,对于学生已经很熟悉,掌握很好的内容也进行了示范,耽误了学习时间,教学过程也显得拖沓,这说明在示范作用的实效性方面我还要深入学习、思考。

教学“ang eng ing ong”,难点是在“ng”的发音,相对来说,后鼻韵母的发音比前鼻韵母困难多了,因为受方言的影响,有些同学就是发不准音。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ng”,说清楚发音的方法,强化训练,然后通过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当小老师领读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发音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ang eng ing ong”的发音,以点带面,面向全体,同时,让学生根据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尝试自己读出后鼻音,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结束时,我通过引导学生找找书本中、生活中读后鼻音的音节,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家具、电器、同学的姓名、动植物名称等都藏有后鼻音,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拼音教学生活化。

第九周《口耳目》教学反思

一、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

对于要认的、特别是要写的字,对于已学过的字,要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二、是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在校内,在家里,在街道,在社区,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商标字、招牌字、广告字……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就自觉地识记。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坚持这样引导,学生不仅增识许多汉字(课外识的字甚至比课内识的还要多),而且在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收效良多。

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在运用中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的效果最好。教师一方面可以把需要识的字编成句子、儿歌、短文,让学生阅读,鼓励学生组词、写句子,在读和用中巩固识字。一方面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因为儿童书面语文学习的最佳时期是6至12岁。开展课外阅读,既能有效地巩固识字,又能使学生及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得到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第十周《有趣的游戏》教学反思

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看图和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能简单地说出自己做游戏的过程和心理感受。

为了达到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在这堂口语交际课中我的侧重点是让孩子通过做游戏体会其乐趣,并能简单地说出自己做游戏的过程。于是我给孩子安排了两次《贴鼻子》游戏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低年级的儿童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课的结构来说,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每一个问题的设置比较接近孩子的认知,并在游戏中由扶到放,边玩边学习观察方法,让学生自主发现游戏的“乐趣”,充分体验到了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

课后我觉得如果孩子在交流游戏的过程时多给孩子一些时间,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一句式的运用改为填空练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交流起来可能会更容易一些,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说出游戏的趣味来我想效果会更好。

第十一周《四季》教学反思

教完了《四季》,在学生做作业发现关于四季的特征,学生较模糊:荷花成了春天的景物;苹果成熟的季节成了夏天。我才发现我上课这样形式多样居然达到的是那样的效果,我不禁反思:

一、教语文应简简单单,扎扎实实

“实”,就是要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朴朴实实,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使学生学有所得,真的能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发言: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实”,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薄名利、无私“忘我”的心。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二、要体现自主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来表现四季的特征。内容中的春夏秋冬是并列分布的。根据这文章的结构特点,我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了你喜欢哪个季节就先学哪个季节,先读描写哪个季节的话。我在试教的时候,一位旁观者提出我这样的教法是不正确的,他认为我这样教是脱离了课文的整体。这样就打破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排列顺序,违反了自然规律,脱离了课文整体,对部分的理解肯定是肤浅的,甚至是偏颇的,无异于盲人摸象。同时对课文的结构美的认识和体味更无从谈起。一听这样的意见不无道理。怎么办呢?后来我看了《语文课程标准》,使我坚信了自己的脚步。

我们认真审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相关理论,就会发现“好奇心”“求知欲”“主动权”“积极性”及相关的内容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高度。如:《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把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定位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这样的例子很多,应该说《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是在竭尽全力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小学生对学习的喜欢!如果我们不坚定的实践,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权利的理念就有违课程改革的精神。

《语文课程改革标准》告诉我们,“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保护学生脆弱的喜欢,为了最大可能的发展这种喜欢,即使牺牲了对文章的机构的美的认识和体味也是值得的。当然,师者要努力,促使三维目标的整合。

第十二周《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

本课认识一个偏旁“草字头”,学会7个生字和会认9个字。在7个生字中,要重点指导读准“青、前、香”的字音。9个认读字要读准“座、哪、房、最、亮、窗”的音,在记字形方面,可以利用熟字,笔画笔顺记字形。

“两”字可以用笔画记忆。“青”上面是“()”笔顺是(),下面是熟字“月”,注意“撇”写成竖。“白”用学过的熟字“日”加一笔“撇”,就是“白”字。“前”这个字教师要重点指导。上面是“ ”,要让学生认真观察与“草字头”的区别,下面是“月”和“ ”。“花”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可以用“比”来记,左边“ ”换成“ ”旁,右边相同,但要注意“撇”稍写长一些。“果”字上面是“日”,注意要写扁,里边的横不与两侧笔画挨上。下面是一个“木”字。教师一定要强调上面不是“田”字。“香”字用学过的两个熟字“禾”和“日”来记,合起来就是香。在辅导书写时,要结合学生的书写困难针对性地给予辅导,不要面面俱到,个别问题个别辅导。

1.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图画,让学生说说哪座房子最漂亮?再让学生指指哪是小学堂。

2.让学生观看过去农村破旧房屋、矮窄门、小低窗、房前房后树少草多的录相。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小学堂为什么最漂亮。

第十三周《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因为孩子们喜欢唱、喜欢跳,特别对自己学过的曲子,在语文课上出现更觉得新奇。因此这节课我便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一边听音乐,一边感受那满天的小星星,多美啊!用这种艺术的手段,出现在课堂上,孩子特别亲切,觉得那美丽的弯月就在眼前。这段导入,把诗的内容,诗中的景一一月亮,诗中的人一一那个看月亮的小朋友“我”,连同写诗的人都揉入一个美妙的境界中,而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进到这诗境中。最后让学生为图画配上声音,目的在体会图中小女孩轻松、欢快的心情,以及被那美丽的星空所陶醉的神情,激起学生共鸣,让他们想象自己也坐在月亮船上,邀游于闪烁的星空,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愉快。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老师再进行指导,就能把短文的意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展现出来。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不稳定的,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注意的范围也有局限性。而游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轻松偷快。如上教例“你问我答”的游戏中,当“小老师”提出问题,必须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读好问句。这里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在比较句子这一环节中,通过四人组的讨论,孩子们在汇报学习中,相互倾听小伙伴的发言,共同求得多种不同答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通过与他人互动交往,引发新的思考,潜在的智慧在同伴的启迪下得到开发,既求异也求同。在这经常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中,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有效地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共同探究的精神。

第十四周《影子》教学反思

《影子》一文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儿童诗。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人类形影不离的朋友,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

一、引发兴趣,感受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在教学《影子》这一课时,我首先通过猜谜语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文中来,激发她们喜欢影子的情感。然后通过老师范读课文,感受影子的有趣,让她们更快的走进课文情境中去。

二、注意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如教学一开始,我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然后说说:我的左边是(),右边是(),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那么,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你能找到它吗?”话音刚落,很多学生纷纷举手,想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说明了把生活现象引入课堂,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句话时,我说:“为什么不说影子像只小黑熊?”“哪位小朋友家喂过小狗,小狗是怎么跟你玩的?”亲切的家常话题,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影子像小狗一样和人形影不离,而且与人关系亲密、友好。

三、教学这个课时后,我有如下体会。1.注意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如教学一开始,我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然后说说:我的左边是(),右边是(),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那么,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你能找到它吗?”话音刚落,很多学生纷纷举手,想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说明了把生活现象引入课堂,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句话时,我说:“为什么不说影子像只小黑熊?”“哪位小朋友家喂过小狗,小狗是怎么跟你玩的?”亲切的家常话题,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同桌看图互相讨论:和影子在一起玩,小朋友快活吗?从图上哪儿看出来?在理解课文的重点句子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时,让四人小组展开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

第十五周《菜园里》教学反思

整堂课中,我看到孩子们始终情绪高昂,学习的兴趣很高,学得主动,因此学习的效率较高,本课的识字重点完成得较快。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好。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识定的欲望

“知之者,中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总能激发出他们的热情,使 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误用字教学过程中。如我在开始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今天,蔬菜宝宝来到了我们教室里,它们是来考我们的,你们接受挑战吗?看看哪些小朋友能战胜他们?识字的兴趣就在无形之中被激发出来,还有谁不去认的呢。反馈时效果很好。

另外在巩固生字时,我创设了摘辣椒的情境,学生的热情更高了,黑板上的辣椒成了学生的焦点,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教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虽然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字字都有差异,但是汉字作为音形意的结合体,又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随着识字方法的积累,学生的识字能力越来越高,他们能够利用“熟字记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好方法识字。有些学生的识字方法真是让你大开眼界。我班学生 就“菜园”二字,想出了“草字头加采”、“彩减去三撇换上草字头”、“方框加元”等 方法。学生在交流识字方法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不断地积累识字方法,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快乐游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巩固识字

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天堂,在游戏中一切都能解决,而且效果出奇的好。在课堂快结束时,我设计了“摘辣椒”的游戏,所有会读的和不会读的都想来试试,对于他们来说摘辣椒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好玩的,但我们都知道,他们在摘辣椒的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生字。

这堂课中,我感到遗憾的是容量太多,有些环节被我删掉了,有些环节匆匆而过

第十六周《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

上课时,我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信息,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我利用北京风光导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少学生不到两分钟就把课文读得很流利了。在理解“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一句时,我播放了升旗仪式的录象。学生有了图片、录象等一些直观感受,自己也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了发自内心的感受,学生读得很带劲,很有感情。

由于课前的充分准备,这篇课文只用了一节课就上完了,而且上得很扎实。第二课时,我利用制作好的课件和背在心里的一些解说词,像导游似的给学生介绍了“故宫”、“人民大会堂”、“长城”等许多景点。上完课,学生说:“老师,学完这篇课文,我好象真的去了北京,知道了北京的那么多地方。”听到这句话我很高兴,因为这就是我上课前追求的目标。

如果我的课前准备不那么充分的话,就不可能腾出一节课来为学生介绍关于北京的那么多知识。可见,课堂上要为学生减轻负担,提高课堂质量,很大的工夫必须在课前就花。

第五篇:每周教学随笔

听《酸的和甜的》有感

这个星期二,我有幸到XX小学听了张老师执教的一节低年级阅读教学课《酸的和甜的》,收获很大。

从开学到现在只有两周多,但张老师却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展示这样一节成功的课,实在令人佩服。她这节课的优点主要有:

1、张老师课前有认真研读教材,对教材理解到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素质好,语言生动,书写美观,能起示范作用。

2、张老师善于创设情境,如:在课前导入时能结合学生刚学过的《秋天的图画》,以故事导入课文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能坚持语文的本位,如:在教授学生写生字时能抓重点“反犬旁”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列出含有“反犬旁”的字,以此找出含有“反犬旁”的字的特点。

4、能图文结合,并利用词与词的对比,句子与句子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难点内容。

在此,我再想谈谈对张老师这节课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如:

1、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没有注意说完整的话,老师没有及时的订正,而且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2、老师在教授生字时,有认真范写,但没有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致令后来所展评的学生作品中就出现了生字写得偏上田字格的情况,但当时老师没有注意及时纠正。

3、张老师这节上的是阅读课,但它却有较多的识字内容在里面,因而重点不突出,没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了。

听《ie üe er》有感

本周四,我听了李老师执教的拼音教学课《ie üe er》,感触很大。现总结如下:

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的亮点:

1、教学中,环节与环节之间过度自然,虽然语言较啰嗦,但故事性很强,很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李老师注意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如:奖励学生红花,学生齐拍手表扬,能结合个别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评价。

3、李老师的课件生动,设计很多有趣的游戏、有趣的顺口溜及拟人的语句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摘苹果、猜谜语等。

4、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发音错误时,老师能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引导学生解决困难。

5、李老师的班主任工作非常到位。

下载每周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每周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教学反思[模版]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教学反思 我的最大感触就是,虽然这部分知识并不是很难,但确是对学生的一生最有用的数学知识,一个人走向社会,可能这一生永远用不到分解因式这个知识,但是......

    每周跟岗学习反思

    第一周跟岗学习反思 龙庆乡杜吉完小 李云芳 带着满腔热情,随同培训队伍,我来到了丹凤小学,进行为期十二天的跟岗学习,进入丹小之后,深深的被这里的文化氛围所感染,虽然只是开始......

    每周教学总结[精选]

    每周教学总结转眼间,一周已过六周.....上周的主题是月考,这周的主题是家长会和放假。 家长会开始说让我也去,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也没去成。于是乎这周的课就变的没那么重要了,考试......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的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的教学反思织金县三塘中学张学文 这一节课的知识学生比较感兴趣,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由组长统计每个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然后再让学生统计出平均数与......

    大班教师每周工作反思[精选5篇]

    反思性教学对幼儿教师专长有促进作用,它确认教师研究者身份,能有效提高幼儿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师每周工作反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班教......

    每周感悟

    每周感悟 一、主题背景 学会做人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我们学校提出......

    每周工作总结

    本周工作总结 (2010.12.27—02.1.3) 本周按照股份公司安排,一切以销售工作为中心,积极开发业务,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销售工作实现新突破,本周共销售8234万元,比上周增加2208......

    每周工作总结

    每周工作总结每周工作总结 篇1每周工作总结(一)一周的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在这一周有很多收获,下面就这一周的工作做一个小的总结。首先我要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然后就是去做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