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5 02:5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生物教学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教师就得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既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又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换代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研究型教师 师生互动 情感调节 创设情境 满怀信心

正文: 教材的几经变更,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跟随着改进。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可谓是要求更高,标准甚严。历经生物教学十五载,饱尝生物教学的酸甜苦辣,也从中学到了甚多,确实有些浅陋的见解和体会,还望各位同仁来帮助探讨和提升。

一、教师的角色要转型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性实验、独立进行科技制作、研究一些新科技问题并完成相关的科研学习报告、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习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这是旧课程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新课程又能让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研究课题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综合信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因此,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自己必须是

一个高素质的教师,要善于“反思”,增加内涵,提高教师的学识和能力,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实施“师生互动”,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

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可事先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制作“肘关节模型”。课堂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先展示挂图和模型,同时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分析,尔后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景激发,师生互动,直观演示,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种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兴趣高涨,这样的课堂,真正的师生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在这样高昂的激情下,顺便让学生再分析健康体育课上的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动作的完成就是如此的轻而易举了。

三、突出情感调节,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认知水平。一个人在愉快时,就容易通过感知觉接受外界信息,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例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在讲此知识之前,先讲个故事或谚语,比如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克隆”技术、“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个样”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愉快、兴奋的正面情绪状态下,再画出若干个从属关系的包涵图表来解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及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善于设计演示实验,创设情境

设计合理的小实验,教师从创设情境入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生物教学中若能辅之设计合理的小实验,则将势必容易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食物的消化”时,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如何区分,确实有一定难度,不妨一试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教师可以随手捏一个小粉笔头成粉末状,随手烧一张小纸片,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分析及讨论这个实验的现象和成分的变化,在教师的指点下,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就容易分辨和掌握了。这样一来,无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让你的学生对你有信心和兴趣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处在学生视野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之中,能否在学生中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能力形象是极其重要的。着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并储存,然后指导行动。”这就说明教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试想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的教师,怎能通过你的课堂让学生对你有信心和兴趣呢?我们教师,任重而道远,一定要用心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让学生钦佩,赢得学生的好评,教学的实施就能顺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任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自学能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在此背景下,教师要使学生各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则必须落实到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当中。而新课标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是通过向学生渗透生物新课程标准下体现的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使知识性和思想性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由此可见,教师只有重视了生物课的思想教育功能,才能真正完成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身处农村,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教师,怎样才能很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完成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教师必须明确生物新课标所体现的基本观点比如在讲述“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这部分内容时体现了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即细胞、组织、系统、生物体,而细胞是由各种化学元素所构成的。在讲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比如竹节虫的体形与竹枝非常相似,称为拟态,这能有效的躲避敌害,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充分阐述了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物尽天择,适者生存”。当然新课标下中学生物学体现的基本观点还有许多,如对立统一、整体与局部、一般与非凡等。假如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些观点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分析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校本身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传授生物学知识和研究方法通过学生对基本观点的理解,完成了生物课的思想教育功能后,教师的重点转移到对生物学知识的把握和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这直接体现了新课改的意图和新课标的贯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是最重要的力量,假如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农村的初中学生居住地分散,所接受的小学教育层次不一,理解接受能力差距较大,并且大都没有学过自然、地理等科目,对生物学的理解仅限于语文课本上的介绍。另外,农村中学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教学设备严重落后,如没有学生住宿楼,没有多媒体教室,连幻灯机都是破烂不堪等。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学生天天走很长时间的路到校上课,没有足够的课外时间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对知识的理解将局限于理论„„这一切为初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但农村中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居住于大自然中,天天都与各种生物打交道,对生物有熟悉感,对各种生物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也为乡村教师的生物学教学奠定了基础。作为农村初中生物学教师怎样面对这些不利条件和有利因素,让新课程理念、新课标精神落到实处,笔者作了如下探索。2.1构建和谐的生物学教学课堂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要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必须要求教师打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美丽和谐的教学环境应该是布满情趣和欢乐,荡漾着问题和好奇,洋溢着诗意和鼓舞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会收起到双赢的效果。这种环境中布满了民主、平等、宽松、宽容、赏识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大胆的自主讨论、合作交流。教师要保持快乐的精神面貌,促使学生学习,从而能亲师、乐学。求知需求永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学生求知欲的激发,离不开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讲到种子植物时,可以引用这样一则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学生听了这则谜语,再联系到种子的结构,很轻易地说出了答案。教师再进行追问:“麻屋子”指什么?“红帐子”指什么?“白胖子”指什么?它们合起来叫什么?经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并对生物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爱好。2.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爱好爱好是学习的最佳“催化剂”,当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爱好后就会自主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

要做的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丰富、有趣、新奇、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他们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浓厚爱好,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筋探索知识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他们形成生物学概念,把握生物学规律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讲“血液”这一节时,教师形象生动的将血细胞的三种成分比喻为“搬运工”、“修补匠”、“英勇的战士”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中传授了知识。2.3利用学生熟悉生物的优势,强化其亲身体验,使其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够做的探究活动,放手让他们去做并使他们逐步形成了环保和节约的意识。2.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爱好在生物学的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法。

第三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思考

第一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思考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一门实验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是生物课程的主要延伸及补充,也是生物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可以使理论更完善,也能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积累更多生物知识。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要性;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必不可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式。实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是很直观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能从中找到学习生物的乐趣,也能锻炼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将实验教学做好,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目标。

一、初中生物实验的重要性 1.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初中生物中有很多较抽象的内容,还有一些富有逻辑性的理论知识,学生一开始学的时候会觉得有一定难度,理解不清上课内容,生物成绩可能会不太理想。这个时候,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就逐渐消退了。但是生物实验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实验的实际操作,一来能较轻松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二来能提高学生的动手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所以,在生物课堂上,老师一定要充分发挥生物实验的作用,让学生尽可能亲自实践,将主观能动性展示出来,将其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不会像在课堂上那样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自觉主动地学习,这会让他们有成就感,自己可以发现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在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生物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它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再通过逻辑思维过渡到实践,这一认识过程是符合人类一般规律的。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通过实践操作、积极动手,从而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通过实践,学生能理解生活中的生物的现象,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得到培养,如操作能力、自觉能力等。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实验,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理论,在生活中自觉运用已学到的生物知识。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生物课实验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教学还是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的束缚,一直还是注入式教学,主要原因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与家庭都过于重视中考和高考,认为只要能考出好成绩,能上一个好高中、好大学就可以,所以将一些主要科目放在首位,过度重试试卷的分量,老师也把书本知识放在第一位。这样就形成了不良局面,为考试而考试,不注重能力训练。学生也只为考试而背诵主要知识,生物实验知识和实践能力非常薄弱。学校虽然安排了生物实验课,但部分生物老师并没有真正准备一堂实验课,只是为了教学上的安排;还有部分老师为了不让学生破坏实验器材,实验课上亲自操作,学生没有动手机会,或是动手机会很少。这样的实验课,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效果,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而且会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生物实验由于没有合理安排,因此缺乏趣味性。

实验是通过探索发现新东西,获得知识。而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验证性实验过多,探究性实验过少,这样的实验安排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由于验证性实验其实是不需要太多的探索的,其结果早就证明了,学生只是通过做实验验证一下而已。这样学生早有答案,就不算是探索未知了。很多生物老师只是在验证一个原理的真实性,很难激发学生的未知欲,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这样上实验课,则对于一些思维发展能力强的学生是没有吸引力的,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到探究的一个过程,生物实验的趣味性没有了,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效率也降低了。

三、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的对策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校要重视实验教学,广大生物老师也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率。教师还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要改变教学不只是为了考试这个观念,而是要学生掌握更多生物知识和基本的生物实验的操作能力,让学生获得生物概念,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还要将生物实验课落到实处,生物实验课不是生物课的附属,而是生物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上获得的知识能促进生物知识的接受与理解。在初中阶段,生物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十分重要。生物实验上,不能让学生过于散漫,觉得生物实验就是来玩的,不做任何准备,而要提醒学生按步骤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2.多渗透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目前,由于探究性实验过少,验证性实验偏多,这种状况需要得到一定的改善才能提高实验课的质量。因此,我们要适当改变一下实验教学,将一些验证性、演示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首先在实验前,学生是不知道任何结果的,然后由老师引导学生操作,但不能直接操作,要指导学生逐步探索发现问题,找出答案,这样比知道答案直接做实验验证的效果更好。生物实验其实隐含很大乐趣,因此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亲身体验。老师也要将实验过程安排得有趣,有悬念一些,这样可以引人入胜,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趣味性。总的来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物老师要不断改变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到中心地位,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实验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未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实验的乐趣,自主地参与到实验中。这样,生物实验课才得收到实效,生物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作者:傅晚生 单位:分宜县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赖伟强.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三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8).第二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信息技术研究

摘要:

生物实验教学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这是当前生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这有利于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实验教学方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本文立足于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对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整合 1生物学科的实验特点 1.1生物科学的特点:

生物学科不仅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理论科学,而且也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基本上是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而获得的,实验与观察是生物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学实验是生物教学的灵魂和支柱,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渠道。

1.2生物实验有特殊的教学功能:

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基本手段,有着特殊的教学功能;(1)通过实验可以使生物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掘问题激发求知的欲望,(2)通过加强实验,不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3)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应当具备的严格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一步步地学会生物学研究中基本的科学方法。鉴于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2.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利用信息技术放大和呈示功能,给学生提供情境观察。

生物实验教学中,涉及很多学生经常用到的仪器。例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节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在教师介绍显微镜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其立体性,有些部分无法清晰地向学生进行展示,每个结构也很难一一向学生介绍清楚。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结构有了清晰而深刻的了解,更容易掌握显微镜的用法。

2.3利用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

模拟实验过程演示实验是直观教学的一种高级形式,演示实验既可以演示实验的全过程,也可以演示实验的一部分;既可通过演示实验传授生物学新知识,也可以验证巩固生物学知识,或是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实验失败或者无法使全班同学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有限的资源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可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

2.4利用信息技术的存储功能,记录实验过程。有些实验持续时间较长,在课堂教学环境或实验室中无法完成,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采用数码摄像机等仪器记录整个实验过程。例录实验过程,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制作成PPT,课上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这样,学生自己主动完成了对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较好。可见,利用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学生完成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有效地整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初中生物教学的高效进行,但仍然有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相互整合并不代表完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教学,而是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地进行利用信息技术。其目的是辅助生物教学的开展,而不是完全依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对于可以直观感受到的生物现象,例如在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课程内容教学时,就可以在课堂实验以及课外实践当中,让学生自主地对植物光合作用现象进行观察,近距离体验,根据实验当中的实际需要,对于其中发生的微观现象,可以应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进行补充。其次,在生物教学当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结合当前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对生物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专业素质,能够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不能一味的追求生物教学的进度,向学生传输更多的生物知识,往往会欲速则不达,使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了一种传统教学工具,反而失去了信息技术教学应有的效果。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第三,信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因此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需要与初中生物教学的具体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围绕着教学内容,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对生物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串联,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细胞分裂和血液流动等比较抽象性的内容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表达。而在介绍人体骨骼结构、器官构造的内容时,实体模型就能够形象地展现出来。

作者:房奎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寅寺镇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先华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59.

[2]郑毅胜.“任务驱动”与生物学科网络课堂教学[J].生物学教学,2005,(5). [3]孟咸荣.教育信息理论与生物学教学媒体的优化[J].生物学教学,2006,(1).

[4]张东建.初中信息技术与生物学课程整合初探[J].生物学教学,2006,(3).

[5]王春梅.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的模式[J].生物学教学,2006,(5).

第三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策略初探

摘要: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初中生物新课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这一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有效的生物实验教学,然而就目前整体情况而言,部分地区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还不能达到要求。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策略,旨在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更好地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施现状;教学策略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初中生物学自身三维目标的实现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又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1]。在知识方面,通过生物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经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规律的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比如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观察让学生更明确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的知识。在能力方面,通过生物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比如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除了设置加唾液的试管作为实验组外,还要设置加水的试管作为所加试剂的对照组;除了设置加馒头碎屑的试管外,还要设置加馒头块的试管作为馒头大小的对照组。通过设置对照组,教会学生很重要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生物学实验教学通过体验式学习,进一步对科学现象的本质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生物学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体验,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中,渗透德育教育和生命教育,增强学生热爱小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其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为科学课程体系中的其他学科,比如物理和化学的实验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生物、化学和物理都属于科学课程体系,在科学课程体系中,这些学科在很多地方都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尤其是在实验教学方面有很多的共通之处。比如要求学生学会控制变量法、对照法、转换法等重要的实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初中学制为三年,生物学课程的开设一般是在前面两年,而物理和化学的开设分别是从第二年和第三年开始,这就使得生物学成为初中阶段最先承担科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素养培养任务的学科,因此,生物实验教学对于整个科学课程体系的实验教学起着奠基性作用。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受传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错误观念的影响,加之现阶段初中生物学考试成绩不作为高中入学的重要指标。因此,部分学校对初中生物学课程不够重视,流于形式。这种厚此薄彼的行为严重挫伤初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一开始就在内心深处埋下“初中生物课是豆芽课”的错误观念,挫伤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很不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实验设施不足。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设施尤其是实验室设施必须与课改配套。但地域辽阔的西部地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很多学校由于经费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还未能配套必需的实验教学设施。另外,一些城区学校虽然已经初步建成各种新式的实验楼,但仍然使用以前的实验设备。一些学校虽然配置了新的实验设备,但是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并未真正对学生开放。

(三)实验缺乏创新。

与新课标配套的教科书中都给出各个实验教学的参考实验供教师选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材料的限制,很多教科书中的参考实验都不能正常开展,有的实验虽能开展,但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很多教师选择了放弃,用讲授法或者多媒体教学法代替了实验教学,并未采取更换实验材料或改进实验方法等积极有效的措施,这很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很多教师为了简化教学过程或节约实验材料,对大多数实验都采用单一的教师演示法进行教学,并未让学生亲自参与。然而在新课标教科书中除了极少数的有较大难度或有危险性的实验以外,绝大多数的实验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教师的这种包办行为严重削弱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失去实验教学的意义,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五)教师实验教学技能欠缺。

古语有云“名师出高徒”,这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学课程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那就是教师除了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以外,还必须掌握娴熟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然而一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欠缺,只会一些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操作,不能全面落实实验教学。

三、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引起重视。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即生物学课程是地位等同于物理、化学的科学课程。面对弱化初中生物学地位的问题,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生物学教师作为生物学课程学习的引导者与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应该积极向学生传达正确观念,强调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并列举与生物学紧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克隆羊多利、杂交水稻、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的形成原因”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等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又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重视生物学课程的开设,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学生学习,鼓励生物学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比如通过开展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我是小小科学家等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改善实验条件,开发替代材料。

为了增强生物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给学生提供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平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的趋势,也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应该增加或更换实验设施,改善实验条件,保证实验室配套完善,并对实验室充分加以利用,将其对学生开放。对于条件比较落后的学校应该积极想办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出易获取、低成本、好操作的替代材料弥补原有不足。比如在贵阳市生物学科实验设计案例评比活动中,贵阳三中的杨忠兰老师在《观察脊椎动物关节、肌肉、骨基本结构》实验教学案例中,改用鸡爪替代教材中建议的在市场上不易买到且价格较贵的哺乳动物的关节;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的唐锐老师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教学案例中,采用直尺、两块完整的长方形橡皮擦、双面胶、皮套自制的简易“游标卡尺”测量花生长轴的长度,从而解决实验室没有游标卡尺的问题。

(三)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教材比较注重定性实验,但不乏定量实验,比如《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就需要对花生长轴进行精确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此时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笔算统计是不够的。在贵阳市生物学科实验设计案例评比活动中,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的唐锐老师在数据统计、绘图方法的教学上进行创新,指导学生使用计算机Excel软件计算出花生长轴的平均值并绘制曲线图,充分利用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将Excel引入实验中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快速生成曲线图,节约了时间,减小了实验误差,培养了学生充分利用跨学科知识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整合资源,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的成长需要不断积累经验,需要时间的打磨,尤其是对初中生物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要充分整合资源,促进教师成长。一方面,大学在培养准教师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中学实际,注重培养准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进修学校、教研所、教科院等教研部门应多开展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对教师进行培养。同时,新老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相互帮助,这样既可以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又可以帮助老教师尽快熟悉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方法。

作者:孙锦传 李亚军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蔡伟丽,王永胜,石连旋.利用一种生物材料进行一组初中生物学实验的探讨[J].生物学通报,2011,46(9):33-35.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3篇)2015-12-02 16:12 来源:初中生物论文 有135人参与

在线咨询

第一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新模式探析

一、现阶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状况

在现阶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生物实验学习的观念比较落后。

在长期千篇一律的生物实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应试”思想,大家都比较在乎成绩的高低,所以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一部分老师只是单纯地给学生做实验,讲授课本的生物知识和实验的结论,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还有一部分老师认为生物实验比较浪费时间、精力、资源,直接让学生把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死记硬背,以应对考试的题目。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的含义,实验的结论也不能深刻地理解。(2)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在现在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按照统一的试验程序,先找出实验问题,搬出要试验的原理,得出实验的结论,最后进行实验证明。这样一成不变的实验顺序,不但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且实验过程没有一点创新,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结论和过程的用力不平衡。

生物实验的实质只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不断地进行探索,独立思考的同时学会互相合作交流。但是在现在的实验教学中,老师过于重视实验的结论,把实验的过程当作一种任务,并不能真正发挥实验的真实魅力。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现阶段的生物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总结现阶段生物实验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要制订出相应的实验教学策略来应对初中生物实验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出发点来制订相应的生物实验教学策略:(1)接受新的教学观念。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致力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接受新的教学观念。老师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和帮助。(2)设置情景教学。

在很多的生物实验中,都是源自于生活,所以在初中生物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引领学生将生物实验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实验的来源和实验的实质,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转变生物实验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生物实验中,大部分都是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在新课改下,老师应该不断地转变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在生物实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鼓励学生主动动手参与生物实验操作,包括实验前的器材、工具、用品的准备,实验过程的动手能力,及其实验后的整理及其归纳等环节。通过这三方面来制订生物实验教学策略,不但可以克服以往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弊端,还可以为新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4)不断完善实验器材和用品。

在现在的生物实验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应该不断地完善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和用品,避免因为实验器材和用品的匮乏而耽误实验的进程,甚至造成实验结果偏离正确结论的轨道。所以学校及老师要重视实验器材及用品的完整度,维持正常的生物实验秩序。

三、构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在总结现阶段生物实验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要不断地致力于构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分析实验情况并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摸索和改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初中生刚刚接触生物这一学科,老师们要在学生学习生物的起始阶段,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学习中来。(2)现在生物实验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很多试验并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借用多媒体制作出动画实验,再展现实验的过程,这样会提高讲课的效率,会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3)完善实验教学器材和设备。

实验器材和设备的好坏程度,直接关系到生物实验进行的效率和结果。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完善实验器材和设备,以免影响实验的结论和正常的实验秩序。(4)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在现在初中生物实验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老师做实验演示,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并不能进行实验操作。所以,在这方面,老师应该不断地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生物实验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珍惜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加强学生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获得的学习效果会远远超过预期的结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占据了很大的位置,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无论是素质教育新课标的改革要求,还是学校内部的自主管理,老师都应该不断地将生物教学实验上升到新的高度。同时,应该完善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和原料,不断地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创造生物实验教学的新层次。作者:徐珏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

第二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探究

一、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生物教师要依据每次不同的实验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以往都是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就准备好一切所需要的器材和材料,其实在这个方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准备实验时要用到的材料,让学生提前了解实验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快地进入实验教学,而不会对即将要做的实验感到一片茫然。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对实验内容预习一遍,标记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疑问和感兴趣的点,让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多关注这些问题。

二、实验教学的操作

教师在教导学生操作时,应该跟他们说清楚注意事项,比如,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方法是拿酒精灯的盖子去盖住灯芯,等待酒精灯自然熄灭。让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来对实验进行规范的操作,实则也是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着想。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维持好课堂上的秩序,对比较调皮的学生多加看管,避免学生在打闹的情况下发生意外,如果不慎发生了如着火之类的事故,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保持冷静,教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外的研究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他们的发散思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多留意他们的想法,必要的时候给他们提出合理的意见,帮助学生完善实验的设计,拓展他们的生物知识。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安排学生整理摆放好的仪器,养成做实验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组织学生一起发表他们对实验的感想,这样做不但能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而且还能让他们对实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总结

总之,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探讨,得出初中生物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这不仅是初中生物教学里的硬性要求,也应该是教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该负的责任。

作者:邓丽云 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探析

一、课前要精心准备

实验课本来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实验之前要精心准备。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实验准备,才能使学生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实验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如“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提前要准备好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湿棉絮,清水等。并要求学生对这些实验器材要格外小心。对小鱼要倍加爱护,等等。例如要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用湿棉絮要保持鱼鳃盖湿润等。对于实验过程中的内容也要做好准备,给学生解读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例如,此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小鱼尾鳍内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动情况等。又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认真观察后认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同时,教室对于实验中的意外也要做好准备,例如要求学生要进行规范操作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实验后数据的有效性。

二、要明确实验目的

在实验开始之前,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等,做到心中有数,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要求学生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用左眼观察,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

三、要规范操作步骤并要认真观察,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都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虽然学习兴趣比较高,实验兴趣比较浓,但是实验基础水平都比较差,基本上没有什么操作能力。基于种种原因,教师在上课之前对实验流程多操作几遍,并对相关的事宜引起注意,力争在演示过程中一次性成功,以避免学生对一些科学理论产生质疑,同时也会避免一些突发情况和不可预设的情况。因此,一节实验课成功与否,与老师的准备情况息息相关。要想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要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要规范操作,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学生遵循了这个规范以后还要要求学生认真和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形态和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的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在老师的要求下学生的观察才不会显得盲目和出现误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和实验效果,实验结果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

四、要做好实验小结

实验结束以后,教师利用几分钟时间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例如,让实验成功的同学简单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也可由教师或者同学给予肯定评价和鼓励。反之,一些实验做的不好的同学或看不到实验结果的同学可谈谈失败原因和要吸取的教训。如有的同学也可能是因为怕麻烦、怕脏、怕腥味等原因而不愿意做实验,以至实验效果不好或无结果,为此教师也要帮助其克服怕麻烦、怕脏、怕腥味的娇惯心理,对他们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力争在下节实验课中有所进步。

五、总结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作为一线生物教师我们要特别重视实验教学的实施,要从学生的“学”和教师“教”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尽可能享受到实验中获取知识的乐趣。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性趣和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不管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质量都会有一个新的提升,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也保证了有效的生物实验课教学。作者:蒲如红 单位: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河西中学杨文才751300)

一、综述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现状及社会地位;

二、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现状和重视程度;

(一)、社会、家庭对生物学教学的态度;

(二)、学校对生物教学中的认识及作用;

(三)、学校及有关部门对生物学的认识不够;

三、初中生物教学的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对生物学的认识;

(一)、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提高得不到学校、家庭的重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社会评价方式对生物学教学的限制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社会现状对受“副课”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造成了学习“副课”是一种多余的负担,缺乏对实施素质教育和生物学本身对社会进步的重大影响;

四、本人对生物教学现状的几点建议或思考:

(一)、让学生真正的感觉到他们在任何方面的进步都会受到老师、学校的认可和肯定;

(二)、学校也要制定适应学校教学现状的评价和考核体系;

(三)、从而影响社会对一些所谓的“副课”的不重视程度,最终改变生物及一些“副课”在初等教育尴尬的现状;

(四)、各相关的教育和行政部门制定适应课改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对以上的内容作一个整体性的概括。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论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考

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就我对初中的生物教学谈谈以下的几点看法。

一、有效备课

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 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现象本质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从而以兴趣激发起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这是生物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兴趣的源泉在哪里?

第一,兴趣在于探索隐蔽的现象或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常常会熟视无睹,而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却会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生物界绚丽多彩,可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十分丰富。我们应该把生物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而又蕴含许多奥秘的自然环境之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如在讲述《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一节时,最好把注意力放在事实和现象的联结点上,即“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进行生命活动”。对学

生说:“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进行生命活动,这生命活动在盛夏尤其活跃,没有这种复杂的生命活动,树木便无法活下来。这种生命活动不仅能够决定植物的存亡,而且也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科学家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索这种奥秘,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利用这种生命活动实现粮食生产的工厂化还处于探索阶段。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仔细想想,这种生命活动是怎样依靠土壤、空气中的物质来生产有机物质的,它又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环境与生活的,并畅想‘绿色与我们未来的生活’。”学生听之,有跃跃欲试之感,对大自然的奥秘感到惊异。

第二,运用知识,激活思维,是兴趣不竭的源泉。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尽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讲述《花的结构》一节内容时,课外要求学生观察各种花的形态、结构,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比较各种花的异同,大多数学生会惊讶地意识到自己经常看到的各种植物的花尽管形状、大小、颜色多种多样,可是它们的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课外让学生完成教材中动动手的内容,收集有关花的诗句、名言、谚语等。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查阅了很多资料,表现得兴趣盎然。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在校园中,或到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之中观察形形色色的动植物,让学生在观察中验证生物学知识与规律领悟生物学观点,并从已知中不断地引出未知,这种做法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

三、积极诱导学生参与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应该为“学”服务。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中,才能使课堂中的问题成为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正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任何知识、解决的任何问题,是他们自己获得的,所以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于他们自己。但是“一刀切”、“齐步走”等陈旧的教学组织形式,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象。如,教师满堂的地讲,学生毫无兴趣的听;教学内容封闭;教学信息缺少双向的交流,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教学效果较差,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等。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

首先,应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分组教学、合作达标”。所谓“分组教学”是指通过学情分析,将所教班级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特征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7人不等,根据学生特长如生物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某种生物的观察或饲养等,选出组长(组长可根据学习内容选定),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分组教学、合作达标”的程序是:①目标定向。教师布置可供选择的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作业内容,各小组自主选择、接纳。②组内交流。以学生为主体,先个体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再小组内发言交流。教师对小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和调控。③全班交流,小组代表综合学习结果向全班汇报。事实证明,采用“分组教学、合作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如此,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能有效地纠正教师“独占课堂”的不良倾向,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也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课堂中学生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如讲述《生物的生活环境》一节时,笔者把一盆月季花放在讲台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要让月季花生活下去,需

要同学们提供什么条件?反之呢?这说明了什么?如何把影响月季生活的因素进行分类?”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问题回答的也比较准确深刻;二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如,教学目标可由学生提出,使教学中的问题真正成为学生的问题;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完成;实验先由学生设想、设计、操作,再由教师点评;各种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应用前景让学生畅所欲言等等。在整个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教材或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自己主动努力获得的丰硕成果。

四、有效提问

1、有效提问要求问题保持大众性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课堂气氛可立即活跃,提问要向全体学生发问,抽答面要广,这就必须要求所提问题必须具有大众性。提问之后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如课堂气氛活跃时),可以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但难度不可过高。教师可以相应到引导。

2、有效提问要求问题有一定的价值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是常见的。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提有所用,有学习价值。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有效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 曾经的教学是“满堂灌”,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低级问题充斥课堂,这种课堂气氛可能是活跃了,但学生收益不多,虽然在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没变,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难点,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限制了学生思维。

五、加强学法指导

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有效。因此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法指导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会学生学习”(陶行知语),“一个优等教师教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语)等都说明学法指导的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法定教法,使教法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观念。学生只有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会观察、会思考、会自学、会应用,才能学会学习。

学习方法的指导应注重生物学科的特点,这是学法指导的核心。也就是说,学法指导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生物知识,学会解决生物问题,学会交流,学会阐发自己对生物现象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应通过观察调查、归纳总结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懒散,不肯动脑;不会听课,事倍功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等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果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制约,然而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愿同行们用心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生物教学中独具特色,自成风景。

下载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

    初中生物教学体会

    2016第二学期教学心得体会 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进行反思,然后在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经过这几年的磨练,我对初中的生物教学有一些心得,现表述如下。 一、初中生......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之略谈 一、 在实验方面;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创设多种情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养成严谨、科学的实验态......

    初中生物教学经验交流

    初中生物教学经验交流 结合当前初中教学的现状来,谈谈如何上好初中生物课,更确切的说就是如何构建“快乐的、生物课堂” 。存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一、现在生物教学的现......

    初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 4月8日市里举办生物教师生物实验培训,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自己不是专业生物教师,不论是生物知识,还是实验技能都懂得不......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反思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0多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

    初中生物教学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总结 范文一: 2012年--2013年上学期,本人按照学校的安排,负责初中生物组的工作和初二教学工作。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认真备课、......

    初中生物教学总结

    2016学年生物工作总结 回顾这一学年,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着眼未来,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做一个小结,借以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