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期课改
二期课改
一、什么是“二期课改”方案?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也称之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二期工程。
它是上海教委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 9 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 21 号),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 17 号)的精神和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制订,并于2002 年进入整体试验阶段。
二、“二期课改”的核心思想:
以学生为本,让课程适应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二期课改”方案出台的背景
1988年,受原国家教委的委托,上海承担了适应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试验。十多年来,历经研究、编制和评价的全过程,这项改革已经有了丰项成果。但上海并没有停止改革与前进的步伐,紧跟时代的需要,又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二期课改”是基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对市民的要求和对经历”一期课改”后教育现状的反思而实施的,因此它在课程理念上实现了突破性变革,即树立起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的整合,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
四、“二期课改”方案的主要内容
二期课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一个基本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二个改革目标
1.转变学习方式;
2.培养综合学力(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三个改革重点
1.功能性课程结构指向综合学力的培养;
2.信息技术与课程体系的全面整合;
3.研究(探究)性学习方式和双语教学形式有机融入各门学科。
(四)提供五种学习经历
二期课改提供以下五种学习经历: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的经历;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的经历;体育与健身的经历;艺术修养和发展的经历;社会实践的经历。
(五)建立三类主干课程结构
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发展。拓展型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向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体现不同的基础。
研究(探究)型课程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称为探究型课程,高中阶段称为研究型课程。
(六)形成八大学习领域及相关学科
语言文学学习领域:包括语文、外语学科
数学学习领域:数学学科
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包括小学自然、中学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等学科。
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包括小学品德与社会、地理、历史、思想政治(思想品德)、中学社会等学科。
技术学习领域:包括信息科技和劳动技术学科。
艺术学习领域:包括音乐(唱游)、美术和艺术学科
体育与健身学习领域:体育与健身学科。
综合实践学习领域: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
五、“二期课改方案”课程培养总目标
通过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新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成为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人、会生存,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六、“二期课改”对学生的要求: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面对实际生活的挑战能力,是一种国际发展趋势。
1.学生必须理解基本概念,掌握一定的操作过程,并且能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不同的情景。
2.课程改革必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3.课程教材改革学习方式涉及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
(1)动机与态度: 被动——主动——自主
(2)学习方式偏好: 接受——探究(研究)
(3)社会环境偏好: 个人(单独)——同伴(合作)
4.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5.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具有以下要素:
(1)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2)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4)对组内每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6.研究(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一种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研究(探究)学习的三个目标 :
(1)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
(2)建构知识
(3)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二期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1.教师角色应进行重新定位。变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和知识的灌输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
2.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作为载体,备课的重点要备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员。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要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师生呼应、教学互动的局面。
八、“二期课改”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1.根本改变重教法而轻学法的状况,把本来应该让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因此教师不仅要授之于“鱼”,更应该授之于“渔”。
2.给学生的创新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改变过去全部由教师包揽教学的局面,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在开放、充满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根据自己发展需要,自主选择、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学生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综合素质、学力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的情况,让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在学力方面做到迁移,把信息技术作为载体,与课程体系全面整合,提高学生实践运用的能力。在学法上做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教育观。
九、“二期课改”要求改变以往的课程评价的准则
(1)变学业评价为学力评价。
(2)接受性评价与自我主动性评价相结合。
(3)变终结性评价为全程性评价。
十、“ 二期课改”要求教师设计教学环境。
应该重视挖掘和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教师应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使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服务,使教学与教学环境达到“动态平衡”,并不断地推陈出新,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十一、“二期课改”要求学校制订出个性化方案。
除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外,还特意留出6%至7%的课程空间,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特点自主设计研发。
十二、“二期课改”工程实施进展情况。
1、完成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编制
2、推出部分学科的新教材
3、总结推广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
4、强化英语教学,推进双语教学和多语种教学的试验
5、大力推进现代信息科技教育在课程实施中的应用
6、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十三、“二期课改”是素质教育的强力推进器 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上:
一期课改建立了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学生发展为基点的”三角形”课程理论,从而结束了课程在”学生中心”或”社会中心”与”学科中心”之间长期的”钟摆”现象。二期课改进一步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行动口号,这种发展现的主要涵义是:学生的发展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在培养要求上:
一期课改提出了”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要求,二期课改进一步提出”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认知理念上:
在一期课改中提出了由态度、技能、知识联为一体的基础学力观念,从而结束了重知识还是重能力或者重态度的片面观念。在启动进入21世纪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时,在总结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对学力的内涵进行了再认识,在基础学力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及其意义,提出了整个学力体系的教育学模型问题。在课程、教材改革上:
从1988年起,受国家教委的委托,投资1.5亿元,上海承担了编写一套适应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使用的教材。课程、教材改革第一期工程的开发运作的课程教材改革首期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近1千种各类新教材已覆盖幼儿阶段教育至高中阶段教育各学科的所有课程,素质教育开始渗透到课程、教材和课堂。
二 期课改的教材正在编制的过程之中,采用成熟一门,推出一门的作法。较一期课改不同的是,二期课改将对每门课程都进行较大的改动,使之更灵活,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有些科目进行了合并,更新了某些科目名称,如在基础型课程中,将小学的《思想品德》《生活与劳动》《社会》等科目合并为《品德与社会》一个科目;也对某些科目由内涵到名称作了更新,如将《计算机》改为《信息科技》,小学《自然常识》改为《自然》,中学《综合理科》改为《科学》等。同时在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中,新开设了诸如《地球与空间》《综合学习与实践》《思想方法》等一些新的课程或科目。
十四、“二期课改”试验学校:大胆创新,强调“特”字
上海市作为课改试验基地的114所学校,抓住机遇,纷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的是科技特色,有的是外语特色,有的是艺术特色,有的是体育特色,走上了一条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道路。
闸北区科技学校在教室与走廊相通的窗户经改装都镶上了金鱼缸,一楼的天井建成了5米长的环形立体赛车跑道,操场原有的领操台改装成了15米长的船模标准水池。观赏性和动手性融合的科技环境,一批学生上了”科技启明星”和”记者的摇篮”光荣墙。徐汇区世界外国语中学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学校在外语教学上采用小班上课,自编了英语教学大纲,并选用美国的”SBS新英语教程”作为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外语课外活动。此外,每年选派优秀高中生赴欧、美、澳等英语国家短期留学。同时,还开设日、德两门第二外语。
幼丽艺术协作学校把原来分散在其他学校的合唱队、铜管乐队及舞蹈、钢琴、电子琴等队联成一体,形成连续教育系列,并以最优秀的师资迅速培养艺术后备人才。上海乐团、交响乐团等艺术专家教师经常来校精心辅导,使孩子们的表演、演奏水平达到较高水准。闸北区乌镇路小学是中国象棋特色学校;闸北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的陶艺课程是这所市艺术特色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奇葩;周家渡小学是全国惟一一所在全面完成小学义务教育学业的同时进行芭蕾与法语系统训练的学校;新南中学从1995年起就与上海市爱的教育研究会联手进行爱的教育研究和实施,开展了爱的教育系列活动。
十五、“二期课改”对学生素质整体提高的要求
(1)热爱中国GCD、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民族自尊心,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有理想,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有文明行为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能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有改革开放的现代意识和较宽广的国际视野。
(2)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懂得学习方法,具有学习能力及相应的实践技能,有运用语言和其他形式进行正确表达及交流交往的能力,有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自党性,能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台;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3)具有健强的体魄,有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等自我保健的习惯与能力;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自我调节心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具有一定的自我认识能力,能自觉培养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有初步的选择学习的能力,逐步完善个性、发展特长。
(4)具有一定的艺术知识、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相应的审美能力。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特点,使他们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等不同要求层面都有一定的提高。
(5)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实践意识,掌握一定的劳动基本技能和技术思维能力,热爱并能参与多种劳动,具有自觉的劳动习惯、良好的劳动行为,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社会职业观念,初步树立创业意识。
附件: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二期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九五”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和《关于上海市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二期工程于1998年正式启动。
课程教材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必须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课程的整体性与多样性和层次性相结合,学科的系统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并以多样性、层次性和综合性为方向。
必须贯彻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继续全面试行第一期课程改革方案,加强配套建设。在总结评价课改一期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教学内容过多、过难、过深和学生实践、应用、动手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调整课程标准,修改课程方案,修订教材,并进一步构建适应学生差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健康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学生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的课程教材体系。
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习国内外先进课程理论,把握世界课程理论发展方向,转变课程观念,课程结构研究和学科改革研究双向互动,逐步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和校长、教师培训同步配套。
必须贯彻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课改二期工程的期望目标,整体设计多种层次、多种年限,“分段分科”的课程结构,开发专题性的微型课程,形成单项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理论课程与实用技术课程、统一课程与特色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的多样化、弹性化课程系统。从数学等学科入手,重点突破,带动其他学科。
二、目标和任务
根据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根据青少年学生人格成长过程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综合协调发展的要求,在课改一期工程两个“改变”、三个“突破”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课程教材体系。通过课程教材改革和相关的配套改革,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受到适合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教育。
三、课改二期工程实施计划
1.衔接时期的工作
课改二期工程的开展和一期工程的全面实施,有一个并行的衔接时期。在启动课改二期工程的同时必须继续推进课改一期工程成果的高效实施。
(1)坚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删减陈旧繁琐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知识和能力培养内容,使文化知识学科的知识总量比课改前减少30%左右。
(2)按上述要求修订课程标准,力争在1998年秋季试行修订后的标准,同时按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全面梳理教材。
(3)积极开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研究,组织系列教学展示活动,1998年底分幼儿园、小学、中学文科、中学理科四方面编撰出版各学科教学模式研究系列专辑,并在适当时候分学科修订或重新编写出版《学科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参考用书系列。
(4)加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争取到本世纪末全市初具规模,在全国达领先地位。
(5)扩大初中综合理科和综合文科的试验范围,试验学校逐年有所增加。
2.二期工程的进程
(1)整体研究课程结构,委托上海市中小学课程发展研究所建立课题组,对21世纪课程理论发展趋势,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的内涵架构,以及相应的课程结构进行研究;于1998年6月提出新课程结构的构想,年内提出课程理论模型、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方案初稿;1999年,广泛发动全市中小学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讨论,并正式出台。
(2)制定部分学科改革的《行动纲领》及课程标准。制订各学科《进入21世纪的学科教育行动纲领》,重新审视每门学科的性质、功能、目标、任务,针对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要点和配套措施。
数学学科要根据《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深入进行专题研究,1998年秋季提出《专题报告》,年底制订出《数学学科课程标准》(草稿),1999年开始编写教材,2000年秋季,小学、初中和高中起始年级的教材在部分学校进行试验。
语文学科要在1998年完成《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行动纲领》,并组织全市性的讨论,于1999年上半年完成专题报告的起草工作,至1999年底订出《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草稿),2000年开始编写教材。2001年秋季,小学、初中和高中起始年级的教材在部分学校进行试验。
英语学科要结合教育部委托的与牛津出版社合作改编牛津英语教材的任务,启动二期工程。对牛津英语教材要进行分析研究,对上海中小学英语教育的经验要进行总结,对直接试验牛津英语原版教材的中小学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深入了解牛津英语的特点以及上海等地的适应问题。在此基础上,1999年秋季提出《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英语教育行动纲领》,年底完成《英语学科课程标准》(草稿),改编小学、初中和高中起始年级教材并在部分学校试行。
科技教育课程、社会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正在总结、调查研究,争取1999年一季度提出《行动纲领》。
(3)幻启动幼儿教育的课程教材改革。
结合教育部委托的制定《幼儿教育纲要》的任务,争取1998年完成《幼儿教育纲要》,既有统一要求,又提倡多套教材并行;市课改办在第一期教材的基础上再组织编写一套新教材,拟在1999年启动,2000年完成编写任务,2001年秋季在上海试用。
(4)特殊教育的课程教材改革。
在聋普通高中一轮试验的基础上,1998年制订《聋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试行草案)。
1999年底形成《盲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并完善教材的选用系列。
2000年,初步形成弱智儿童的较完整的训练项目和教材的系列。
(5)建立课改研究基地。
将原来60所中小学和30所幼儿园的课改试验基地,调整充实后命名为“课改研究基地”。特殊教育的聋、盲、弱智等系统也各确定1-2所学校作为“特教课改研究基地”,以深入进行课改实践和研究。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一九九八年六月
第二篇:二期课改学习体会
二期课改学习体会
泗泾幼儿园 赵景
二期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改理念能否得到有效地贯彻与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对课改理念的认同度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
听了徐老师的讲座,我体会到如果把过去的教育比作一出戏的话,那么,教师则是舞台上的主角,同时是剧作家兼导演,孩子则是应当遵守纪律的观众。然而,现在,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在他的教育观里,孩子是这出戏中的主角,教师则是观众和导演。这位导演没有事先写好的剧本,而是和孩子们一起寻找来自孩子的需要,兴趣,心灵的素材。与孩子们一起演绎着这出戏:以孩子为中心。
这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精心准备教学教育。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尊重儿童的差异性。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幼儿的差异性,就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幼儿,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幼儿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探究、操作、探索和交往中自主学习。
另外,教师在设计方案时要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创造性,要提供机会和条件给幼儿选择的自由,让每一个幼儿都具有表达表现的勇气,在充分展示和表现自己的才能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还要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以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注重幼儿异口同声的说出结果。要接受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更多地提供幼儿可选择性的活动机会,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不追求所有幼儿一刀切的发展
2005年12月
第三篇:幼儿园二期课改工作计划
在走进二期课改的近几年来,我园全体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二期课改的洪流中,努力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我们已经明显的感受到了老师、家长、孩子身上所发生的可喜的变化。但是,新课程的实施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全新的挑战,在实践过程中感到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跟不上实施课程发展要求的现象,作为课程管理者的我也感觉在对教师实行课程的管理与领导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培养等方面有点力不从心,不够游刃有余。
10月21日、22日我们全市园长在市委党校有幸聆听了华爱华、潘洁、黄琼等幼教专家、名园长及市级骨干教师,就课改背景下的课程管理与领导、园本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教育评价等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专家们在总结本市二期课改试点园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抓住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管理中的关键点,通过课改园的管理经验介绍和专家的点评意见,使我们很有启发,为我们在今后阶段实施二期课改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结合二期课改的良好势头,结合幼儿园教育的实际,在学习、内化专家报告的过程中相应制定今后工作中的一系列计划和措施,才能把二期课改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下面是我园实施二期课改过程中的很不成熟的一点做法和计划,在这里和大家作个简单交流。
一、总体目标:
强化师资培训,把二期课改的理念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之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幼儿的学习方式;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办园特色,开发园本课程。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建立促进新课程实施的师生发展评价机制,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加强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一支适应二期课改需要的教师队伍。
2、结合创建绿色幼儿园和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目标,进一步宣传有关绿色生态的理念,开展环境宣传和实践活动。完善绿色家园建设,尝试各类课程模式的研究,挖掘幼儿园特色,形成绿色教育的园本课程体系。
3、探索并建立课改理念下师生发展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三、实施阶段我们的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⑴启始阶段。~年9月--~年1月,全园全面铺开新教材,幼儿园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新教材实验过程的及时调控,并结合绿色家园的实践活动,开发园本课程。⑵深化阶段。~年2月--~年8月,二期课改领导小组及时总结、反愧修正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挖掘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并形成阶段性总结。⑶总结提炼阶段。~年9月起,认真总结课改工作,通过公开教学活动,在全园推广新教材试行的成果,并把新教材以及其它一些教材版本以及绿色园本课程进行剪裁、整理,提炼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也将借助县教科室、教研室及姐妹园领导的指导帮助,对我园实施课题研究的成效,运用科学的方法共同进行验证,从而形成符合我园特色的绿色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绿色实践活动模式与方法体系、绿色教育园本教材和家、园、幼儿互动式的评价体系,并以此来推动我园的二期课改向纵深发展。
四、措施与方法
(一)、组织落实,确保课改工作顺利实施
成立二期课改领导小组,由园长任组长,副园长任副组长,教研组长任工作领导小组,幼儿园二期课改领导小组的组长负责策划、协调,对二期课改进行总体规划,使课改与我园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并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资源的调配,从根本上保证二期课改的进行;副组长负责对二期课改中的一些问题、措施等进行各方面的调研,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不断推进课改进程,并适时对我园课改动态进行宣传,总结;实践、探索工作由工作小组长负责落实,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落实推进,广泛听取教师意见与建议,做好部署与反馈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工作更落到实处,为切实推进二期课改打下扎实的基矗
(二)、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
教师是实施课改的主力军,加强教师的培训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我们以县、园二级培训为主要基点,一方面要求每个教师参加进修学校的新课程培训班的学习,保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另一方面以园本研究为基本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二期课改的认识
为加深教师对《纲要》《课程指南》的理解,采取集体辅导、印发学习资料,邀请专家来园辅导等多种形式让教师进一步熟悉了解二期课改精神实质,了解课改的深刻含义,课程所追求的本质内涵,使课改成为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内在需要;其次组织教师围绕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关键要素逐一学习研讨,解决“为什么”和“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2、教研领先,确保课改工作顺利实施
一是注重对教研组工作的过程管理,重新修订“二期课改”背景下的教研组的功能与职责,明确责任。把教研组长抓好具有本园特色的两个“四个一”作为考核教研组工作的重要方面。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四个一”教研模式:时间上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形式上大组与小组相结合,内容上教科与研相结合,方法上参与式培训与开放式研讨相结合。“四个一”园本研究的方法:“主持一个教研活动、参加一个一课三研活动、评析一个教学活动和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二是教研组要发挥以往教研活动的宝贵经验,结合课改的实践继续开展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公开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特别是“一课三研”的方式,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课改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教研组,及时总结、反馈课改实施情况,对教师实施课改中
第四篇:幼儿园二期课改工作计划
在走进二期课改的近几年来,我园全体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二期课改的洪流中,努力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我们已经明显的感受到了老师、家长、孩子身上所发生的可喜的变化。但是,新课程的实施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全新的挑战,在实践过程中感到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跟不上实施课程发展要求的现象,作为课程管理者的我也感觉在对教师实行课程的管理与领导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培养等方面有点力不从心,不够游刃有余。
10月21日、22日我们全市园长在市委党校有幸聆听了华爱华、潘洁、黄琼等幼教专家、名园长及市级骨干教师,就课改背景下的课程管理与领导、园本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教育评价等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专家们在总结本市二期课改试点园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抓住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管理中的关键点,通过课改园的管理经验介绍和专家的点评意见,使我们很有启发,为我们在今后阶段实施二期课改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结合二期课改的良好势头,结合幼儿园教育的实际,在学习、内化专家报告的过程中相应制定今后工作中的一系列计划和措施,才能把二期课改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下面是我园实施二期课改过程中的很不成熟的一点做法和计划,在这里和大家作个简单交流。
一、总体目标:
强化师资培训,把二期课改的理念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之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幼儿的学习方式;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办园特色,开发园本课程。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建立促进新课程实施的师生发展评价机制,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加强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一支适应二期课改需要的教师队伍。
2、结合创建绿色幼儿园和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目标,进一步宣传有关绿色生态的理念,开展环境宣传和实践活动。完善绿色家园建设,尝试各类课程模式的研究,挖掘幼儿园特色,形成绿色教育的园本课程体系。
3、探索并建立课改理念下师生发展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三、实施阶段我们的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⑴启始阶段。~年9月--~年1月,全园全面铺开新教材,幼儿园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新教材实验过程的及时调控,并结合绿色家园的实践活动,开发园本课程。⑵深化阶段。~年2月--~年8月,二期课改领导小组及时总结、反愧修正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挖掘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并形成阶段性总结。⑶总结提炼阶段。~年9月起,认真总结课改工作,通过公开教学活动,在全园推广新教材试行的成果,并把新教材以及其它一些教材版本以及绿色园本课程进行剪裁、整理,提炼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也将借助县教科室、教研室及姐妹园领导的指导帮助,对我园实施课题研究的成效,运用科学的方法共同进行验证,从而形成符合我园特色的绿色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绿色实践活动模式与方法体系、绿色教育园本教材和家、园、幼儿互动式的评价体系,并以此来推动我园的二期课改向纵深发展。
四、措施与方法
(一)、组织落实,确保课改工作顺利实施
成立二期课改领导小组,由园长任组长,副园长任副组长,教研组长任工作领导小组,幼儿园二期课改领导小组的组长负责策划、协调,对二期课改进行总体规划,使课改与我园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并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资源的调配,从根本上保证二期课改的进行;副组长负责对二期课改中的一些问题、措施等进行各方面的调研,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不断推进课改进程,并适时对我园课改动态进行宣传,总结;实践、探索工作由工作小组长负责落实,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落实推进,广泛听取教师意见与建议,做好部署与反馈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工作更落到实处,为切实推进二期课改打下扎实的基矗
(二)、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
教师是实施课改的主力军,加强教师的培训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我们以县、园二级培训为主要基点,一方面要求每个教师参加进修学校的新课程培训班的学习,保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另一方面以园本研究为基本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二期课改的认识
为加深教师对《纲要》《课程指南》的理解,采取集体辅导、印发学习资料,邀请专家来园辅导等多种形式让教师进一步熟悉了解二期课改精神实质,了解课改的深刻含义,课程所追求的本质内涵,使课改成为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内在需要;其次组织教师围绕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关键要素逐一学习研讨,解决“为什么”和“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2、教研领先,确保课改工作顺利实施
一是注重对教研组工作的过程管理,重新修订“二期课改”背景下的教研组的功能与职责,明确责任。把教研组长抓好具有本园特色的两个“四个一”作为考核教研组工作的重要方面。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四个一”教研模式:时间上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形式上大组与小组相结合,内容上教科与研相结合,方法上参与式培训与开放式研讨相结合。“四个一”园本研究的方法:“主持一个教研活动、参加一个一课三研活动、评析一个教学活动和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二是教研组要发挥以往教研活动的宝贵经验,结合课改的实践继续开展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公开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特别是“一课三研”的方式,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课改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教研组,及时总结、反馈课改实施情况,对教师实施课改中
的问题加以指导和调控。
3、科研引路,为课改理念与具体教学行为搭建桥梁
一是定期召开科研领导小组会议,定期对各级各类课题研究进行切实的关心与指导,把课改中碰到具有共性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形成课题,架构课改理念与具体教学行为的桥梁。
二是运用科研的方法,开展感知探索型、表达表现型和社会实践型的课程模式的研究,通过这些课程模式的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幼儿的学习方式。
4、加强对青年骨干的培养,形成多种形式的培训机制。
一是注重对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等多方面培养;
二是形成新教师“帮教结对”的培训格局,骨干教师形成阶梯式发展的结构;
三是多渠道地为青年教师创设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例如:外出学习,上网求知等促进课改的持续发展。
(三)、发展特色,推进二期课改深入发展
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我们借着二期课改的东风,在幼儿园挖掘周遍资源,开辟了绿色家园的实践基地,创建了绿色家园的园本特色,找准了二期课改的切入口,在二期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了绿色教育的系列活动,促进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充分运用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推进二期课改的深入:
1、以创建绿色幼儿园为契机,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一方面利用学习向教师进一步宣传崇明开发进程中绿色生态教育的意义,帮助教师建立“绿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的观念”教育人,用“绿色校园”熏陶人的观念,并把环境教育渗透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每月必须结合环境教育开展一次教育教学活动。
2、完善绿色家园建设,根据小朋友的建议和要求,在基地中建造小山坡、增加烧烤区、开辟小池塘,增加养殖螃蟹、小鱼、乌龟等水生动物角。把原来动物区中的小动物改成散养方式,增加种植区和果园区内各种品种等,为幼儿的探索与创新提供多种实践的环境。并结合在绿色家园中各种教育活动,师生共同构建园本课程,并编制成册。
3、要发动教师和幼儿把幼儿园的特色成果向家长社会宣传,带动家庭的环境教育。一方面通过橱窗宣传拦、讲座等形式,对幼儿、家长进行宣传,不断强化环境意识。二是实施《幼儿家庭环保行动卡》活动,由幼儿园制定《幼儿家庭环保行动卡》,由家长观察指导幼儿在家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并给予记录,通过活动,增进家园合作,增进幼儿与家长的沟通,改变家长的教育观,感染家长的主动参与二期课改。
4、建立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发展
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探索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多层次、多元化教育教学评价模式,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⑴建立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研制有关具体评价方法。
⑵构建评价方式多元机制,加强对评价自身的研究,真正发挥好评价的导向作用。
幼儿园的课改工作在县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已有了一点成绩,但仍需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以上的实施计划将在实践中不断得以修正,以取得不断的进步。~-11-8
第五篇:1112671642-embed-二期课改学习体会1
二期课改学习体会
张塘小学
陈卫
通过学习关于推进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我想:教学要改革,教师在教学上一定要有新的理念,以新理念指导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能再上一个台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克林伯格认为,再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那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对话教学”:他是师生之间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项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教学形态。这种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是对话双方彼此间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这种对话是互动的,交往的,它强调师生、生生的动态信息交流,使师生的认知、思想、情感在互动、交往中得到螺旋式的渐进与提升;这种对话也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平等对话,又要让学生超越教材,培养创造性的学习意识,即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又要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进行质疑,使教学遵循文本,又超越文本。
在学习二期课改的过程中,我认真学习,反复实践,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填补文本意义上的空间,把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入文本,从而使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新自己的认识,了解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学习中,我能保留学生的“合理偏见”比如,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学生认为如用上省略号不是更能表现作者沉思着,让人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吗?我觉得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肯定了他的见解。这位学生极为兴奋,以后学习语文的兴趣始终很浓。教学中我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肯定,则使这一对话过程充满了民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使课堂阅读真正成为了师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又如,在作文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我深信有个性才有特色,才有创新。名家如此,学生也亦然,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特有的能力、气质、兴趣和性格的总和。个性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许多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平淡无奇,甚至千篇一律,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主观上存在着畏惧心理,怕写作文,觉得没有内容好写,即便写出来的文章也是词不达意,摘抄别人的精彩句段,造成作文没有个性,没有特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掀起一股热潮。语文改革的焦点之一便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要实现这一变革,首先要从语文教学变革做起。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要改变以往注重传授所谓“技巧”、“经验”满堂灌的形式,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自己的亲身感受,即探究性作文。本学期,我们在校科研室的领导下开展了探究性作文的尝试。我们五年级组的全体老师积极参与研究,结合语文的课堂教学,渗透作文的发展,探究课上我们不提“作文”二字,一周前就把作文题目告诉学生。在探究课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把自己想说的话告诉大家,学生有很高的积极性。我们共写了5篇探究作文,从批阅的情况看有一定的质量,但我们觉得面还不广,学生的个性还没得到充分的发挥,于是我们通过讨论决定改为天天练,让学生把想说的、想写的通过天天练表达出来。我们共写了22篇,他们从各个角度写出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各类事。无拘无束的发之于笔,行之于文,说出自己真切的想法。展示出自己个人独到的思考,给人以真实、可信、独创的感觉。我们认为教科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小结、反思总结出指导学生写作探究性作文,可以按以下四步进行:1。确定研究课题。教师先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再指导学生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确立研究课题。
2。自主探索研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3。交流探究结果。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让他们相互交流探究方法和结果,以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4。记叙探究的结果。探究的结果要通过作文来体现,怎么探究的就怎么写,重点要写清探究的过程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