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俯仰之间,精彩毕现——《兰亭集序》教学镜头点评(肖培东)
俯仰之间,精彩毕现——《兰亭集序》教学镜头点评《语文学习》—— 肖培东
一篇《兰亭集序》,我们读到了王羲之俯仰间的人生咏叹;几则课堂镜头,我们看到了老师们优秀的语文学养和不俗的教学追求。课堂的精彩,其实也在俯仰间闪烁。
朱瑜冬老师的课堂,不经意间走出了我们习惯性的抓“乐”“痛”“悲”三个情感点的教学线路,紧扣“俯仰” 谈文章思想论人生境界,很有新意。不是学生的质疑,朱瑜冬老师是否会因着“俯仰”二字另辟蹊径直入文本核心,我自不敢说。但细想,“俯仰”既指动作姿态,又喻人生短暂,既可联首段兰亭盛会,又能接下文生命感慨,课后朱老师若能就这一精彩生成而重新设计教学,《兰亭集序》一课就会全新在“俯仰”间。其实,课堂的精彩多半在于学生不肯被诱入你我彀中,而是拥有充分发表意见、敢于撞击的自由。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感悟,然后平等地对问题进行探讨,才能在互相交流中逐渐走进文本深厚的意蕴。朱老师如此,高老师也是这样。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赞同教师,“固”字“不如解作‘确实、的确’更通顺”,这正是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敢于大胆参与讨论的成果。俯仰之间,精彩来敲门,而高老师贵在紧紧抓住了这一瞬间,“乘势鼓励”,辨析一字而深入文旨,终借一“固”解出新境界。若问秘诀何在,高老师镜头第一段中的一句“我习惯性地问:‘大家还有别的疑问吗?’”,耐人寻味自可解释。只有教师俯下身去,抓住课堂思维俯仰间的电光火石,学生和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有仰起的姿势。
俯仰,既有瞬间的细腻,又需视野的广阔。教学文言名篇,通文、悟意、审美一个也不能少,既要重视对古代汉语词句的知识的掌握,也要重视对文本内涵的把握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兰亭集序》不仅贮积了丰富的文言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兰亭集序》为文甚美,为书极佳,是文字的精彩,文章的精彩,也是文化的精彩。巧合的是,罗进近老师和周振辉老师都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为教学的抓手,以书法为触媒,做足了书法的“文章”。其中,罗进近老师带领学生对“永”字神韵的品味,周振辉老师对王羲之和颜真卿两幅书法字帖的比较,都是颇具亮色的教学设计。镜头妙在书法艺术对文本教学的辅助与融合,不是花哨斑斓的书法展览,不是浮光掠影式的教具展示,而是巧妙地利用书法作品去触摸书法家的性格、气质、情感等,并由此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不失语文味,又多了几分文化艺术气息。而罗老师“我顺势投影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一句中的“顺势”,与周老师“下面咱们从书法字帖回到文字内容”一句中的“回到”,一启一承,都很自然地说明书法作品的显现与使用不是强势的外加,而是合理的水到渠成的语文式亮相,以让师生融入“书”“文”同源的佳境。所以,若能指导学生俯视文字之美文章之深,又能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仰观文化传承,《兰亭集序》的课堂,当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第二篇:肖培东老师《锦瑟》教学实录
肖培东老师《锦瑟》教学实录
课前几分钟,肖老师让学生们朗读了《秋声赋》的后两段。师:刚刚从秋天走出,看看窗外是怎样的天? 生:雨天
师:雨是那个唤起我们许多记忆的一种东西,喜欢雨天吗? 生:不喜欢。
师:不喜欢,我用四个字来说说“又是雨天”,猜猜看我对雨天是什么感情?你来说。一生:觉得雨天发生很多的事情,有点感伤,有点怀念。师:你从老师的哪个字感觉出来? 生:又是
师:又是,同学们说她解读得对不对? 生:对
师:从一个词上她感觉到老师的一种情感,不错。来,再听,又是雨天。一生:感觉你有点不耐烦的感觉。生:(轻声)啊!(笑声)
师:同学们说他错了。好,你来说。
一生:我认为老师刚才的感觉是十分高兴的,十分欣赏的,又是雨天,终于雨天又来了,老师非常期待这个雨天,非常期待这个下雨的季节。师:同学们说对不对啊? 生:对。
师:这四个字,老师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节奏,读出的情感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这就说明朗诵是建立在对文字揣摩的基础上的,是不是? 生:是。
师:来,模拟一下。西南旱灾的人们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
师:太高兴了,是吗?再来,广东雨灾后的人们是怎么说这四个字的? 生:又是雨天!(拖长声音,充满苦恼)
师:对了。同学们,雨天啊,是很容易唤起心头一种情感的,它装载了太多的东西,它很容易唤起我们心头的一些遥远记忆,心底的一种深沉。同学们,从表达情感的需要,雨天往往适合于回首,适合于追忆。今天,这个雨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听一听他心中的锦瑟之音,好不好? 生:好。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二开始。(生读《锦瑟》)
师:好。题为《锦瑟》,什么是“锦瑟”,快速找出来。生:一种乐器。
师:一种乐器,一种绘有美丽锦文的乐器,那么,李商隐这首诗在大家的第一次朗读之后,你告诉我它是写锦瑟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写什么? 一生:写他自己。
师:写他自己,写他什么事,找出一个字,写什么? 生:思
师:思,刚才同学们说出来了,思,或者换一个字。生:忆
师:哎,这位男同学说出来了,忆。来,把开头和结尾四句话再一起来读读,锦瑟一二读。(生读)
师:这是一首李商隐回首往事的诗,那么回忆,同学们考虑一下,在回忆的时候人们的情境是……或者说,回忆的文字在朗读的时候节奏是…… 生:慢
师:哎,舒缓,缓慢一些。第一次朗读了,接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这种回忆的感觉。注意,要放慢节奏,缓慢一些。“锦瑟无端五十弦”一二读。(生齐读)
师:如果要把回忆的感觉读出来,最后两个字“惘然”要…… 生:慢一些
师:哎,再来一遍,“只是”一二开始(生读最后一句)
师:慢慢的,还在回忆,这个“然”字不一定就从回忆中醒过来,它还在引导着我们继续去沉醉,继续去思考。好,这位女同学,你给大家读一读。(一女生读,读得一字一顿)
师:速度再慢一点好吗,读两句,最后两句。(女生读最后两句,读到“当时”的时候笑了)
师:只是当时已惘然(师范读)所有同学一起来读,一二开始(生读)
师:好,再说说看,这次读了以后你告诉我,这首诗你读出了诗中的…… 生:悲伤。
师:好,马上就说出来了,悲伤。你呢? 另一生:哀愁。
师:其实,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概念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师:也就是说,这首诗同学们都认为是一首极其伤感的诗,说说看,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伤感?
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师:怎么说?
生:哦,表达了他很悲伤的情感。师:哪个词上面表达了这种悲伤? 生:泪。
师:有泪的记忆是伤感的,是吧,(生答:对)这个泪字要读出他的伤感味道,不应该是这么平淡的,对不对,再来,“沧海“这句话。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师在生读“珠有泪”时一起读,带动了生的情感)师:旁边同学再读一读句子中的伤感。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生在读后一句时读成蓝田玉暖日生烟)师:蓝田日暖玉生烟(师重读一遍)。烟的一种感受,泪的一种感受,慢慢的给你一种伤感的基调,但我觉得你第一个词的爆发力很强,它不是伤感,你用的是“沧海月明”(音调较高),请注意一下。后面同学再说说看,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伤感? 一生:最后一句。师:请读出来。
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师:怎么说?
生:有些人回忆是很痛苦的,很凄惨的,所以说想起往事有一种悲凉的感觉。师:那么读出这句话。
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师:好,还有吗?找找看,哪些句子?来,这位女同学,悲伤是你说的,你来说说看。一女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师:你是第一个能够把伤感和情感结合在一起的同学。(生鼓掌)应该骄傲,因为真正懂得了文字而不是只是发出声音,而是进入了灵魂。你告诉我,哪里有伤感?
生:庄生晓梦迷蝴蝶,就是庄生梦蝴蝶分不清自己在世界外面还是在世界的里面;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有一个典故——杜鹃啼血。师:哎,杜鹃的啼血…… 生:是非常感伤的……
师:是非常感伤的……然后,延伸出来是每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感伤。这种感伤就浓浓地映照在我们诗歌中的每一句,每一什么? 生:字。
师:同学们,如果说,回忆是需要缓慢的,感伤就要加入一份低沉。前面几位同学之所以没有把这几句话读好,是在于他们只理解了回忆的一种平缓,却忘记了感伤的那份基调。好了,再在老师的指导下读读这首诗,注意不但是慢,还要慢出那份忧伤,所以,关键字关键词一定一定要读好。“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二开始。(生读)
师:读得多好,为了加重一下这种感伤的味道,我建议把最后一句重复一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只是当时已惘然。(师范读)一二开始。(生读)
师:好,整齐朗读一遍。注意一下,为了朗读的需要,同学们考虑一下,李商隐此时已经进入人生的晚年,他读的语调没有你们中气足,他可能会有一些哽塞之音,他也可能会有一些停滞之音,但是,只要得其情你都可以把他的感觉读出来。懂吗?来,“锦瑟”一二起。(生读,师也读)
师:哎,伤感的味道慢慢地弥漫了我们这个教室。那么,同学们,一首诗如果只是伤感,那么,它就只是眼泪,一首诗如果只是眼泪它又如何可以做到家喻户晓。这个伤感的背后一定还有其他的东西,请同学们自由读一遍,我还能从这首诗中什么来,自由读一遍,轻轻的读。(生读)师:好,这位同学你为大家读一遍,同学们听听,你还能从诗中读出什么来?前面读出伤感,是一种情感,你还能读出其它什么?(该女生读)
师:最后一句全班读,只是当时已惘然。
师:那你来说说看,你还能从这首诗中找到什么?
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觉得可能还有点遗憾。
师:遗憾,还属于情感,是吧,伤感之后,还有一些遗憾,人生不足的一些遗憾,对吧。那么,考虑一下,抛弃这些感情的因素,你还能读出些什么? 生:爱国。师:嗯,我们现在不在解读文本。同学们考虑一下,这首诗里面有伤,这首诗里面还有什么?或者说,这是一首很伤感的诗,这是一首怎样的诗? 生:回忆的诗。师:回忆的诗,回忆就会带来情感,我想你想说的就是这是一首充满真情的诗,是这意思吧?(生答对),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很真的诗,发自内心的诗,同学们说是不是? 生:是。
师:每个字每一句都出于作者的心底。女同学,一起来。(女生读)
师:你们的细,你们的柔很好地诠释了李商隐的哀伤,那么,这还是一首充满真情的诗歌。好,还有没有第二个词语,这是一首怎么的诗。你来说?形容词就可以了。生:无奈。
师:我们不谈情感,我们现在抛弃情感,走出情感。你读了这首诗觉得还有什么味道?来,这位女同学。
生:我觉得很朦胧。师:很-朦-胧。哪里?
生:像这些蝴蝶、杜鹃这些意象就给我们很朦胧美的感觉。师:也就是说,你认为蝴蝶、梦,还有没有其他的? 生:还有杜鹃、泪。
师:杜鹃也很朦胧,是吗? 生:还有烟。
师:哎,玉生烟,另外还有沧海明月似乎都在遥远的天边可望而不可即,所以你感觉到这里都是很朦朦胧胧的,是不是,同学们? 生:是。
师:哎,这首诗就觉得它特别朦胧。换成一个字,我觉得这是一首很……,一个字。生:梦一样的诗。
师:梦一样的诗,那么,我认为可以用一个字来讲,幻,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幻,虚幻的幻。因为这首诗的最后是说“惘然”,对吧。这些很朦胧的意象堆积成了这首诗,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首很幻的诗。好了,那么迷茫的诗,应该怎样读出来的,我们既要读出它的舒缓,又要读出它的伤感,另外还要感觉到那种迷茫、迷离不定,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自己语音的轻重调节,语气的长短调节来表现出诗人在回首时伤感的那种迷茫、朦胧的情感。自由朗读一遍,读出这种迷茫,读出这种幻觉,读出这份朦胧,注意轻重缓急的调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注意,一弦一柱读读看。
师:一弦一柱思华年(师生共读)好了,有重音了,有长短音了,一起再来一遍。(生读,师也读)
师:越来越慢,越来越缓,越来越低到无声,这就是朗诵的艺术。好了,还有吗?这首诗是迷茫的,这首诗是伤感的,这首诗是真情的,你还能从这首诗读出这是一首怎么的诗?来,你来说。
生:这首诗像在向我们倾诉一些东西。师:也就是说感动,还是情感层次面的,倾诉一些怎样的东西?看看,诗里面写到哪些东西? 锦瑟有美丽的花纹,庄生晓梦迷的又是五彩的春天飞舞的蝴蝶,望帝春心啼唱的是那哀愁的杜鹃,沧海、月明、珍珠、泪,接下来,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些东西都是作者要说的东西,你觉得这些东西含有什么?一起来说说看。生:悲。师:很悲,这个悲的情感已经融在事物的表象,但这个事物为什么不是一处荒草,为什么要是这些东西呢?沧海、月它同样为我们制造了怎样的一种感受? 生:悲伤。
师:悲伤。我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中间的四句话。(一生读)(鼓掌)
师:嗯,蝴蝶、春天、杜鹃、蓝色的大海、明亮的月亮、玉淡淡地幻化成一阵烟,这些东西除了含有悲的情感因子外,它同样给我们一种美丽的感受,很美,很美,它可能会代表一种你刚才所说的美丽的情感,请坐。那么,美丽的事物在读的时候应该读出什么? 生:喜悦。
师:喜悦?这首诗既然全诗都是一种伤感的基调,那么,这种美丽就要读出他对它曾经有过的一种…… 生:向往。
师:哎,向往,那种急切,那种盼望,然后,一种盼望而不得的悲伤要从这些字词中感受出来,好,一起来读出四句话的美丽。“庄生晓梦迷蝴蝶”一二读。(生刚读“庄生晓梦迷蝴蝶”)
师:好,意象的那个词注意重音,同时表达出一种发自心底的一种向往,想一想蝴蝶之美,想一想沧海月明等等。“庄生晓梦迷蝴蝶”开始。(生读)
师:伤感在美丽的事物上慢慢表现,美丽不仅仅是它的意象,也许还是它美丽的理想、美丽的抱负。那么,同学们,我们也有理想,也有伤感,那伤感很可能就是门前角落的一把扫帚,那么,李商隐为什么不用这个词?他写的这四句话就像同学们说的完全是在用…… 生:典故。
师:是的,典故。也正是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这首诗又增加了书卷味道、文化的味道,所以,我还认为这首诗是雅的,不俗的。这种雅味应该慢慢地进入到我们的再次朗读,一起来读读这四句话。庄生晓梦迷蝴蝶——男同学一二读(男生读庄生晓梦迷蝴蝶)师:女同学
(女同学读望帝春心托杜鹃)师:男孩子
(男生读沧海月明珠有泪)(女生读蓝田日暖玉生烟)
师:一起读四句,“庄生晓梦迷蝴蝶”一二起。(齐读)
师:这一系列的东西,这四句话其实也紧紧地把作者的哀伤、作者曾有的美丽、作者的那份遗憾、作者的那份遥远的感动以及作者特有的文化味道深深地表现出来,所以说诗中有伤,诗中有画,诗中唯美,诗中含雅。(出示幻灯片内容)当然,你还能读出这首诗其他的东西,好,把这首诗做一个综合性的朗读,这个时候你要读出诗中很复杂的东西来,很深沉的东西来,它不仅仅是伤感所能表现出来的,我们一起来背背好不好?(生和师一起背诵)
师:你看,同学们读得多好,比第一次的朗读进步多少,这说明唯有进入诗的境,才能读出诗的魂。那么,同学们,“惘然”与否我们姑且不在今天讨论,你考虑一下,诗人面对美丽的景色想到他那美丽的年华,那么他想到的美丽年华该如何成为他的华年,请同学们告诉我,华年时代的作者可能是怎样的形象?展开你的想象。(出示幻灯片内容)一生:年轻 师:年轻,大家说对不对? 生:对。
师:年轻,很好。还有吗? 一生:意气风发的。
师: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很棒。再说。一生:对往事有着美好的追求,义无反顾。师:对往事?对吗? 生:对未来。
师:哦,也就是说,有远大的抱负,有美好的理想,有美好的梦想。哪句话? 生:庄生晓梦迷蝴蝶。
师:很好,再说,可能是怎么的形象? 一生:年轻的时候很快乐。
师:年轻的时候很快乐,为什么? 生:因为现在他老了,思华年就……
师:不对,你认为是因为现在老了回想过去年轻时候很快乐。年轻时候的快乐是为什么呢?有理想,有抱负,还要有什么? 生:有爱情。
师:对,当然,他也会遭受到人生的一系列…… 生:挫折。
师:对,挫折,但是我相信春心永在,望帝春心托杜鹃。旁边同学,还有什么? 生:应该还有夹杂一些对感情的……应该说在感情方面…… 师:你比较关注他的感情,是吗?(生笑)生:因为刚才说了在一些方面受到挫折。
师:哦,你觉得年轻并不意味着没有挫折,快乐也是需要挫折有来奠基的,是吗? 生:是啊
师:但是,他从来不会…… 生:不会因为挫折而哭泣。师:他一定会有新的希望。(生答是)沧海月明珠,即使是在曾经有泪的日子还等待着天上的那一轮明月,即使明月是那么得遥远,是吗?追求永远在他的心里。好了,年轻、英俊潇洒、意气风发,对理想对爱情有着不懈的追求,要建功立业,还有他的文采又是那么得出众。一起再来读读这四句话。(生读)
师:不知不觉我们感受这四句话就是华年的一种回忆,而今天华年不在,人即将走入人生的黄昏,所以,他不由自主地追忆起此情,是吧。那么,考虑一下,锦瑟似华年,此情成追忆,这首诗中,他追忆的是什么情感?他回忆的是什么情?(出示幻灯片内容)一生:有他在官场上的一些情感,还有他自己的一些个人感情。师:嗯,你先强调的是官场上的一些感情,哪里看出来?
生:望帝春心托杜鹃。从背景上看,他在官场上他遭受贬谪,这首诗他是在遭受贬谪之后所做,所以这首诗当中有一种遗憾的感觉。师:嗯,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是这意思吗? 生:对。
师:嗯,旁边同学,你认为诗人追忆的可能是什么情? 生:对年华已逝的感慨。师:年华已逝的感慨,哪里? 生:一弦一柱思华年。
师:嗯,想到了曾经灿烂的岁月在面对现在可能是即将逝去的晚年,年轻不在,青春不在,所以,你认为这是自伤身世、感叹年华的一首诗,是吗? 生:是的。
师:好的,后面同学再说,你认为这首诗追忆的是什么? 生:这个追忆的是……
师:有官场的情感,有个人年华已老的情感,你觉得可能还有什么情感? 生:还有年轻时的作为,因为年轻时没有什么作为。
师:哦,人生的一种无奈,其实也就是说是自伤身世的一首诗。生:对。
师:嗯,请坐,旁边同学再说,你觉得它有什么情感? 生:我觉得他有一种对爱情的那种…… 师:爱情,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望帝春心托杜鹃。文下注解告诉我们这是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师:青春、爱情、理想,你为什么只咬在爱情上面呢? 生:前面同学们都说光了……(大家笑)
师:前面同学们都说光了,其实你发现这儿真的是有爱情,是吗? 生:是。
师:锦瑟,瑟这个词有一个词语是——琴瑟合奏,是吧,这是形容—— 生:夫妻。
师:是啊,夫妻,还真是这样。李商隐曾经有过一段不为世人所容的爱情,等他有了爱情的收获以后不久,他的妻子在他39岁的时候离开了他,这可能是一首爱情诗、悼亡诗,怀念他美丽妻子的一首诗。(出示幻灯片内容)
师:好了,四五种注解了,同学们真的了不起,你们在阅读当中已经哪个把诗歌的注解看清楚,而且增加了自己的一种想法,看看,文本研习四怎么说?(生看文本研习四)
师:锦瑟这首诗有很多的解说,主要有爱情悼亡说和自伤身世说,其实这首诗在同学们的表述当中已经慢慢地把李商隐的背景说出来了。看,李商隐仕途坎坷,抑郁不得志,情感的经历也异于常人,中年丧妻,他自己也在46岁抑郁而亡。人生的坎坷,爱情的失意,多愁的性格,凝聚起来就成了这首锦瑟,一起来读读最后两句话。(生读)
师:这首锦瑟也因此成了中国古代诗歌上最难解的一首诗,是中国诗歌的斯芬克斯之谜。所以清代诗人王士祯说“一片锦瑟解人难”(出示幻灯片内容),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也说::“义山的《锦瑟》……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出示幻灯片内容)好,同学们,这首诗的注解绝对不只这两种,你还想有其他的理解首先要—— ……
师:要想获得其他的理解,我全班同学要和我一起—— 生:读起来。
师:对,读起来,每位同学默默地读,无声地读,我们现在进入无声的读,读起来,想一想,这首诗是否还有其他新鲜的注解?别具慧心的你还能从中看到自己心中怎样新鲜神秘的“锦瑟”?(出示幻灯片内容)……
师:从无声走到有声,轻声地读继续思考。(师生一起轻读)师:这位同学你说说看还有其他的解释吗?解释这首诗的有150多篇的文章,有许许多多解释,你还认为这首诗的主旨可能是什么? 生:我认为……
师:走出爱情悼亡诗,走出自伤身世诗,你觉得还有什么? 生:还有……一种遗憾。
师:遗憾,其实就是人生的追求而不得的遗憾,是这意思吗? 生:是 师:你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大家,而李商隐可贵就可贵在比你更具有哲理化和专业知识,对吧,而你却是最朴实的,因为我们还不能到达他的文学造诣,真的是有遗憾的,这不仅仅只有伤感,那么,我想这遗憾的背后还饱含着继续追求。好,你把最后两句遗憾一下。(生读)
师:请坐,刚才一位女同学已经说了另外一种注解:政治上的失意,官场的不适。你应该有自己的想法的,你能继续补充你自己的想法吗? 一生:我觉得他还有对外部生活环境的痛恨吧。师:哦,政治的不满,是吧?
生:是啊。幻灯片上也放映了,当时他受到了两派的挤压,不受重视,所以对外部环境有所痛恨。
师:也就是说,你认为他在说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原因是政治不清明,是吗? 生:是啊。
师:知道吗,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在我读了庄子的逍遥游以后开始我相信这样一种说法,因为我对这个待字有了自己的想法,此情可待,我不觉得它是一个反问语气词,而是人生有所待的待,待是什么意思?依赖、凭借,你看看玉生烟要凭借日暖,珠有泪要凭借沧海月明,那么李商隐想要达到人生的一种境界,他应该享受到皇帝对他的重用,这是你我在这堂课里得到的共鸣。其实,有的时候不需要解读得非常详细,你看看著名学者张中行他就说了一句话人生中的很多东西只要不求甚解,因为李商隐的这首诗他的很多的情感、很多的主旨用他名字中的一个字来解释,是哪个字? 生:隐 师:对,隐。他把一切都隐含在这首诗歌里面,而外物出来的是他的一份情感,也是一个字,伤。伤隐——李商隐(出示幻灯片)是不是?把自己的内在的悲愤和伤感慢慢地外露出来以后却隐藏了自己很深的诗歌主旨,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名字也许正和一个人的文风是相同的,这也是他远远超出其他诗人的一个地方,张中行就说了: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其实就是对这首诗最好的解释,是不是,我也相信随着时间、阅历、文学慢慢地积累,我们会对这首诗做出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但是,我要触摸到这个晚唐才子的情感,最好的解读手段是什么? 生:读
师:对,读,应该是发自内心,源自灵魂的诵读。(出示幻灯片)来,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再把这首诗诵读一遍,站起来,注意——伤、幻、雅、美等等,另外,还要抠,因为隐并不是很放起来的感受,所以还要有一份书生的内敛之气。“锦瑟无端五十弦”预备起。(生读)
师:书合上,让我们齐读这首诗,运出丹田之气,不要轻易地发出第一个字,因此,第一个音符他需要情感的凝结,就是这个锦瑟也不是突兀而来的。我请一位女同学来领读第一二句,其他同学跟上去,最后一句的时候,女同学读一遍再男同学读一遍,然后所有的同学齐读一遍。(一女生领读非常动情,生齐读也非常深情)师:谢谢,下课
第三篇:肖培东《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肖培东/川师大附中/2014.10)
第一步:认识童话这种文学体裁,以及童话的主要特点。(在学生已知基础上建立新知。由模糊到清晰)
师:大声地喊出今天要上的课文题目。
生:《皇帝的新装》
师:你知道《皇帝的新装》是什么吗?
生:童话。
师:问题就来了,以你的读书经验,你是怎么去判断这是一篇童话?先仔细想想。
生:散文一般都是真实的存在,童话一般都是虚构的,比如他写那两个骗子做的衣服看不见,就有些虚构,脱离现实了,所以是童话。
生:我觉得童话就是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讲述一个道理的,也同时具有讽刺意义,揭示某种社会现象。
师:哦,是要讲述一个道理,要把这个道理放在社会当中告诉你,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的。
生:没有具体的时间。
师:没有具体的时间,试着把这句话换一换。
生:都是虚构的。
师:还有吗?
生:一般都是写的很久以前的事。
师:哦,写的不是今天的事,都是很久很久以前遥远的事。
生:童话的故事每一篇都是富有童真的,而且每个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小道理。
师:就是说,童话童话,是用谁的话啊?
生:儿童的话。
师:是用儿童的话来写的。
生:童话里面人物的语言说得都特别夸张。
师:特别夸张。也就是说童话最主要的手法是——
生:夸张
师:夸张,和想象。真棒,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定义和你们的是多么相似。
(PPT显示:童话是一种文学题材,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甚至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应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教育。)
师:你看,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童话的特点全都说出来了,这就是学习的力量。现在回顾下,老师说的,童话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生:丰富的想象和夸张。
第二步:朗读感知这个故事,感知这个故事中的荒诞。(读出感情,在句子中结合情感体会字词的用法和含义)
师:那么同学们,读完了《皇帝的新装》,你想一想你觉得最有夸张力的细节是什么,你自己觉得?(这篇文章处处都是夸张,那你觉得哪段哪个地方最夸张?大家再回到文章仔细看一看。)
生:“也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因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有这种事情。
师:也就是说你认为这么一件衣服是不存在的,所以你认为骗子所说的那件衣服特性特别的夸张。
师:怎么读?读一读它的特性。
生:(阅读该句)
师:同学们,要想读出这件衣服的特征,读出衣服很夸张的特征,你觉得要读好哪几个词?
生:“都”。
师:都看不见这衣服。
生:“任何”。
师:“任何”,这个词带有一点夸张的味道,你再来读一读。
(该生再读该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看,读出这种夸张的味道。“任何......”起。
(生齐读)
师:“都”字后面读音稍微拉长,就特别好,我们再把这个地方读一下,“都......”预备起。
生:“都看不见这衣服。”
生:这衣服的“这”也要强调的。
师:对,这衣服的“这”是不是也把它强调一下。再来一遍,预备起——
生齐读:都看不见这衣服。
生:“衣服轻柔地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身上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师:你也是找到了这件衣服所谓的特点,好,你把这句好夸张的地方读出来。
(生阅读该句)
师:两位同学都找到了衣服的特点,接下来看下,除了衣服的特点外还有没有其它地方特别夸张的。
生:第一自然段里,“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中的“每一天,每一点钟,一套”的夸张。
师:皇帝爱新衣已经爱到了极点。再读一遍,要把皇帝爱衣服成嗜好的夸张的意味读出来,要读好里面的那几个词?
生:“每一天,每一点钟,都”。
师:你们发现都是些什么词?
生:数词和量词。
(教师示范读,生再读,全班体会读)
师:“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下面那句“除非......”,你来读。
生:“除非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师:还有没有哪个地方是特夸张的?
生:“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师:注意到她把哪个词读得很夸张?
生:“所有的”“都”。
师:大家一起试试看,不惜......(学生齐读)
师:照这样去给人讲童话就特别生动了。
生:第二自然段“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布是没有最美丽而应该是更美丽的。
师:所以那个夸张就体现在那个“最”字上了。你把最美丽那里读好。
(生阅读该句)
生:我觉得还有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于是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个骗子,好让他们马上开始工作。”一般都是等他织好了才付钱,但这里一下子在之前就付了好多钱。
师:哦,他为什么要这么着急付钱啊?
生:因为他想要马上开工。想要新衣的急切很夸张。
生:我找的是第32自然段。“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都”字说明所有的人都相信了这个谎言,但是这个谎言是非常容易被戳破的,但大家却都相信了。
师:那你能把大家说的那句话读出来吗?
生阅读该句:“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美丽!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师:同学们说那时候那个大人说出的语气是这样的吗?那个大人说这句话的语气是喊得还是轻轻的说出来的?
生:是喊出来的。
师:为什么是喊出来的。要让别人都听见,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后面都是什么符号?
生:感叹号。
师:感叹号啊同学们,因此这个句子就要读出夸张的语气,谁来试一下?“乖乖啊......”
(该生感受再读)
老师引导同学一起(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品味读。
师:我们再看看,从全文来看,有个细节我是最感兴趣的,你看看,还有哪个细节是最荒唐,最夸张的?
生:请大家看到36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大臣们跟在他的后面走,手中拖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师:皇上穿着并不存在的后裙在干嘛?
生:游行。
师:裸奔,光天化日之下,皇上在裸奔,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换衣服的?“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读......”
生齐读:“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围那儿弄(拉长,仿佛真的弄了一整子)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师:大家听到哪些词还没有读好?
生:“转,扭”。
师:要想读好,这个镜头我们要读出什么词的味道来?
生:动词。
师:动词,这个动词读的时候要真实的发生,而且读时要读得快还是慢?
生:慢。
师:慢,在读时也转一转,扭一扭,感受到那个感觉来。试一下。“皇上在镜子面前,预备起——”
(全班感受着齐读)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吗?妈妈给你讲故事的语气一定是这样的语调。
那么同学们,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裸奔在生活中很少吧?但是在安徒生的童话里面这个镜头在众多目光下如期上演了。
第三步,探究荒诞的故事顺利发生的因素(通过语言本身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探究故事的逻辑)
想一想,这个荒唐的闹剧是谁导演出来的,这个荒唐闹剧成功上演最主要的因素你认为是谁?
生:我认为是皇帝和他的大臣,首先他的大臣害怕别人发现自己很愚蠢,就欺骗皇帝;皇帝也担心别人说自己很愚蠢,就去欺骗别人。
师:她说了两点,用了一个首先,还要把其它的部分留给别人来说。
皇帝自己导演这场戏,先看看第一部分,看看皇帝的特性,他的性格特点是怎么样的,再好好读一读。
师:“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起——”
生有感情齐读第一自然段。
......(中间部分没有录进去,不知道过程是怎样的)
生:“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师:好,皇上那个时候有一个心理,大家划出来,是——
生:“不大自然。”
师:这个不大自然就是那个时候的心态。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除了皇帝意外,跟谁还有关系?
生:我认为跟那两个骗子有关的,提前骗子就说了“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就让皇帝等人想要证明自己是不愚蠢的。
师:简单来讲就是骗子的骗术高明。他不但想得好,而且做得也像。大家找找看。骗子的做工是怎么样的?他们在织布机上的劳动场景是怎么样的?
生:他们摆出两架织机,装做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师:把这几个动词划出来。(摆出,装作)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都没有。这个骗子是很高明的。
好,骗子导演了这场戏,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跟两个大臣也有关,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因为看不见衣服,怕别人说自己不称职或者愚蠢。
师:她说了一个词“害怕”,请找出一个官员的心理活动给大家读一读。
生:“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师:决不能让人看出来,于是,他就说了假话,看看他对皇帝是怎么说的?
生:“是的,那真是太美了!”
师:注意这里是个什么符号?
生:感叹号。
(师指导朗读)
生:我觉得还和那些老百姓有关。请大家看到32自然段。“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师:大家划出来了吗?谁也“不愿意”。看到所有的善良的老百姓都说出了那句假话,那句假话你再读一读。“乖乖......”
生再读:“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PPT显示:“皇帝的新装”成功上演的最主要的因素你们认为是什么?
皇帝
骗子
官员
百姓
......师:皇帝,你们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骗术高明的骗子是这场闹剧的幕后推手;官员说了假话;甚至连善良的老板姓也说了假话。
那同学们,如果这样子概括,“皇帝的新装”成功上演的最主要的因素你想怎么概括?
生:所有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愚蠢的。
师:你认为是所有人共同制造了这个骗局,所有人共同上演了这出闹剧。
师:是所有人的吗,是所有的什么人?
生:成人。
师:原来这是一个讲所有大人的故事。是描述所有大人世界内心情绪复杂的一个故事。所以所有的大人共同上演了这出闹剧。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土壤,大地,或者是更广阔的空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所有的大人共同制造了这出闹剧。
第四步,探究童话的主题。
PPT出示:
1.全城的人都听说这件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2.城里所有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3.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4.“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5.“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6.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
7.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漂亮......”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师:这些句子出现在文章不同的地方,但是你发现有一个字是一样的,能找到吗?是哪个字?
生齐声:“都。”
师:每个句子里都出现了一个“都”字,这里的“都”说明什么问题?先想一想。
生:全城的大人都在说谎话。
生:从这里可以看出是全城的大人造就了这个荒唐的闹剧。
生:我觉得这样就可以体现出全城的大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很笨,不称职。
师:所有的大人,无论是有权利的,还是没权利的,无论是高高在上的,还是贴着地气的善良百姓,都卷入了这场闹剧当中。
生:我认为是全城的大人都有虚荣心,不愿意承认看不见布料,所以才产生了这场闹剧。
师:你知道老百姓为什么要有虚荣心吗?
生:因为他们不愿意在皇帝面前显示出自己的愚蠢,皇帝如果听见他们说看不见,就是认为他的国家的百姓太愚蠢了。
生:说了真话,可能就会有些不好生活了。
师:也就是说百姓不敢说真话,迫于压力,他说了假话,迫于生存的需要他说了假话。同学们,这个时候是不是突然发现《皇帝的新装》其实讲的是一个成人世界的故事。
第五步,由主题分析引发学生深层思考。
出示多媒体:“皇帝的新装”对皇帝,对官员,对百姓等,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
学生思考。
生:不如说是一场闹剧。
生:不如说是一个谎言。
生:不如说是一个诚信的试金石。
师鼓励赞赏。这个比喻真正的从闹剧中看出本质的东西。
生:不如说是大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生:不如说是大人们内心世界的一块透视镜。
生:不如说是一张对诚实的考卷。
生:不如说是一道对诚实的测试。
师:出示多媒体:“皇帝的新装”对皇帝,对官员,对百姓等,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
试题
虚荣
私心
面具
功利
世故
人性黑洞
心装泛滥——
世俗世界的习惯与传统
......师:原来这是给大人们准备的的一道测试,通过这件新衣,我们看到了虚荣,也看到了私信,看到了社会的复杂,看到了功利事故,甚至我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人性黑洞。
这里与其说是皇帝的新装,不如说是大人的心装。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世俗世界奇怪的传统。因此感受他们的内心活动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师:让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这些大人的内心活动。
PPT显示:1“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2.“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4.“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5.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抽生阅读)
师:在这些心理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很多的想法。正是在这种私心,复杂的,甚至无奈的情绪的支配下,有了这件皇帝的新装。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皇帝开始了游行。
第六步,由童话故事引发起对现在的反思(想象续写结尾)
PPT显示:“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如果让你从这里写你的安徒生童话的结尾,你会怎么设计?
从这个地方开始想象,设置一个和安徒生不同的结尾。先仔细想一想,同学之间讨论一下。
生1:皇上赤身裸体走在街上,百姓们一下子都呆住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个人突然大叫道,“多么好看的衣服啊,这衣服真适合皇上的身材啊!”街上一下子沸腾了。大家都说这衣服好看极了,一个童稚的声音响起:“你们看那个人并没有穿衣服啊!”
生2:皇上赤身走在街上,一个小孩说:“皇上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周围顿时沸腾起来,皇上觉得无地自容,再看看身边的大臣,个个都低着头,在一片哄笑声中,皇帝红着脸走向皇宫。
师:让群众说真话,皇帝最后红着脸走回了皇宫。
生3: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大家看到都不禁笑起来。“皇帝裸奔啦,皇帝裸奔啦。”皇帝在大家的笑声的落荒而逃。
师:在大家裸奔的戏谑中皇帝逃回了皇宫。
生4:皇帝赤身走在大街上,大家在笑声议论“皇上什么也没有穿啊。”涨得满脸通红的皇帝在人群中消失了。
师:想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吗?
学生:想。
老师展示(PPT显示)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孩子们看到了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后面的衬裙多么美丽啊!衣服多么合身!”谁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这样就会暴露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得到这样普遍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的爸爸最后叫出声来。
“伙伴们,你听这大人的声音!”那个孩子说。于是孩子们把这大人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个大人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孩子都说。
师:你们发现老师的结尾和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你把大人和孩子换了一换。
师:那你认为谁的结尾好?
生各持不同意见。
师:先想一想,别那么快说出答案,好好想一想。
生:赞同安徒生的结尾,因为孩子们是天真的,他们心里想什么就会说什么,不会像大人那么虚假。
生:我也赞同课文的结尾。大人总是会欺骗人,孩子们是纯洁的,他们不会说假话,所以他们说的话应该都是最容易被人相信的。
生:我赞同老师的结尾,因为小孩子也还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他也可能在伙伴中装得虚伪,而大人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也有可能看穿,他也不愿意再装虚伪了就说了真话。
师:还有支持我的吗?
生:我觉得肖老师的结尾可以用到现在的,现在很多小学生中学生比大人的虚荣心还要厉害多了。
师:好,同学们,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尾呢?再想想,现在有小孩子会说假话了,他们是怎么学会的呢?
生:大人把他们带坏的。
师:原来最后还是大人在影响我们,成人世界的心态在污染我们。所以我们认为如果这个世界,还有一个真诚的声音,它应该首先属于谁?
生:小孩子。
师:但是我们这些大人,曾经也是小孩子,他们就在生活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说假话。那么同学们,今天你能不能对在场的大人说点什么话?
生:以后不要说假话了。
生:生活再怎么样,以后也最好不要说假话了
生:请大家不要有虚荣心。
生:别把小孩子教坏了。
师:学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原来童话不仅仅是在教育孩子,也在教育大人。
PPT显示:
安徒生:“我用我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得,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
请你用你的声音把这个故事用你的方式讲给你的父亲母亲听,“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那时候希望大家每一句赞叹都是由衷的。大家一起读:“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师:你们这堂课也非常漂亮,谢谢。
第四篇:《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肖培东
深深浅浅教语文
——以《植树的牧羊人》教学为例
肖培东
语文教学的核心无非关乎两个方面,一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二是“怎么教”,即教学方法,而这两方面的把握都应该遵循“深浅之道”。因为无论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其深浅都应该合乎学生的学习起点,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其运用都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深深浅浅教语文,是语文的内容之道,教学之道。下面我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谈谈如何尝试着在“深”和“浅”之间转化、推进、呈现教学精彩的。
一、默读浅入,读法深扎
《植树的牧羊人》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课文,作者是让·乔诺。课文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着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时间,在荒漠中种出了大片的树林,把土丘变成了绿洲的故事。这堂课,我要教给学生的是默读的方法。
为什么要教读法呢?因为《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教读课。根据新编教材的理念,编者把课文分成了教读课和自读课,而《植树的牧羊人》就是一篇教读课。教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所以,我把教“方法”作为了本课的重点,体现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言:“语文课,就是要认认真真教会学生读书。”
但光知道这一点还是不行的,怎么教“默读”?是不是就是默默地读,不发出声音地读?如果那样,你不教学生也会。任何方法都是具体的方法,是具体内容的方法,因此,必须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指导学生怎么默读,这可能就是一门艺术了,因为要完成这一任务是需要教师的艺术智慧的。于是,“怎么默读这篇课文”就是教师要教的内容。
我对“默读”的教学分这么两个步骤: 1.了解学法,浅入默读。为什么要把默读作为本课的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基于对单元编排的意图的理解。本课的“单元导言”中指出:“本单元继续练习默读。在课本上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顺着“单元导言”,编者在课文的“预习”中指出:“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可以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标出段落层次。”在课后的“思考探究”里,编者又写道:“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可见,从“单元导言”,到具体课文的“预习”,到课后的“思考探究”,编者始终把“默读”作为训练的中心。这样的教材编排让语文能力的训练更集中,也更科学,更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温儒敏教授在提到部编新教材时指出:“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使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教材编写越来越讲究“科学性”,读懂教材编者的意图,就是遵循“科学”。因此,我就顺着编者的意图,把默读作为训练的中心。
师:再看阅读提示二,掌握有关此课的阅读方法。
生齐读: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可以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标出段落层次。
师:我们就把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划下来。
(学生动笔勾画:默读、圈点勾画、关键词语、重点语句、段落层次。)
师(问一学生):诚实地说,当初你看书时圈画了吗? 生:没有。(遗憾而又不好意思地摇头)师:我们初中,一定要学会读书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法,然后了解学生对这一学法的运用情况,从课堂的回答来看要教“默读”,不仅是编者的意图,更是学情的需要,这一方法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其实,不仅仅是默读,其他如精读、快读、浏览、朗读,都有技巧,但我们没有扎扎实实地去教,以致学生不知道该怎么读,这也反映出当前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不太重视阅读技能的习得。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的了解,因为,关于默读,在小学阶段学生都已经有所接触,所以这是“浅入”的问题。
2.细化默读,深扎读法。
我们的教学又不能停留在一个“浅”字上,进入教学需要“浅”,让学生觉得似曾相识,消除畏难情绪,而推进教学,必须讲究一个“深”字。就默读而言,是需要技巧的,是需要老师去教的。在语文教学中,以往我们往往关注的是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而默读恰恰是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即要教给学生的是“怎么默读”和“读什么”,因此,我们不能对学生说“你们去默读吧”,这是不负责任的教学,而要教给学生默读的具体方法。正如温儒敏教授说的:“我们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时就要想办法去细化、落实。”怎样“想办法去细化、落实”,就是“深度教学”了,就是教师的教学智慧,甚至是教学艺术了。
师:默读“我”与牧羊人最后一次见面的语段。要求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
(学生默读,圈画)
师:你圈出了哪些词语或画出了哪些语句?
生1:第19自然段“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师:你为什么画出这一句?
生:这句话写出了老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荒漠变成了绿洲。师:很有道理,这是告诉我们阅读这篇课文要划出“荒原变化”的句子。
(板书“荒原变化”)
生2: 19自然段的第一句“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因为这句话里的时间词可以让我们知道老人把一生献给了植树事业。
师:对!这句话要划,不仅仅因为你说的理由,还因为我们通过这话把握了写作思路。
(板书“行文思路”)
生3:“每当我想到这个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这是抒情议论,赞美了牧羊人的伟大。
师:与文章的主旨有关,要圈画出来。(板书“文章主旨”)
师:读读我们的文章标题,想想还要划出哪些内容。
生4:“那年,他已经87岁了”“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等语句写出了牧羊人特征。
师总结:这样,我们就明白了,默读这篇文章要圈点勾画体现“行文思路”“荒原变化”“牧羊人特征”及“文章主旨”的相关词句。教材中说,默读时要“在课本上画出关键语句”,“可以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但是,哪些是“关键语句”,哪些是“重点语句”,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化指导,只有这样,“默读”才不是浮在表面的一个肤浅的词语,而是深入骨髓的阅读方法。
那么,怎么最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呢?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一篇课文的教学需要“举一反三”,一种语文能力的训练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植树的牧羊人》篇幅较长,教师就必须选择语段,做好示范。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最后一次见面内容集中,文章技法典型,足以示范,所以我选择这一部分,通过有效的示范指导“举一”,以待学生“反三”。但是,在示范中,又不能按照教师的框架进行灌输式的说教,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学生的进入显然是“浅”的,因为学生自己凭感觉指出在这篇课文中哪些句子应该是“重点句子”,但教师的提升却是“深”的,却是带有强烈的规律性的提升。我分别从“荒原变化”、“行文思路”、“文章主旨”、“牧羊人特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提升,让学生明确了怎样的句子才是“重点句子”,这是“默读”的关键,是接下来“以点带面”的必要指导。
深深浅浅教语文,这是教材的意图,是学情的需要。钱梦龙先生说:“细细品味,这‘浅浅的’三字,意蕴丰富,内涵可一点不‘浅’。”由默读浅入,看似简单浅显,但要真正让这种读法“深扎”在学生的心底,教师必须自己首先“深扎”,要有让“深”变“浅”的教学功力,“细化”方法就是教师的功力。
二、“奇迹”浅入,人物深“刻”
对于《植树的牧羊人》一文的主旨,教参是这样表述的:“对本文主旨的解读,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得出自己的理解。”确实,对于一篇课文主旨的理解,有时候真的可以是多元的,有些认识可能作者自己也没想到的,这也就是阅读的魅力。面对一个开放的主题,我们也必须要有开放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才会有话说,敢说话。一旦灌输,即使你的解读再深刻,学生也是无动于衷,因为那是教师自己的深刻。其实,要让学生说说这篇课文的主旨,应该说也不难,每个人都应该能说出几点,虽然,每个人的认识有深浅,甚至有理解偏差,看似肤浅,但是,当这些观点在一起碰撞出火花的时候,那一定是灿烂、深刻和丰富的。“我想浅浅地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心里的肤浅,我相信,浅到心底的文字,纯净地堆积起来,就是高度,我想浅浅地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眼里的低矮,我相信,矮到能扎根的思想,真切地凝聚起来,就是厚度。”贴着学生思维推进教学,“浅”到极致就是“深”。
师:用作者“我”的话说,老人是在荒原上完成了一件什么事? 生1:只有上帝才能做的事。
生2:人类除了可以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生3:奇迹。(师板书“创造奇迹”)
师:你认为要创造这样的奇迹,最需要怎样的精神品质?请找到文本依据。生1:无私。(教师板书“无私”,下同)生2:毅力。第七自然段描写挑橡子的经过。生3:毅力。种树的成活率用数字表示。生4:耐心。挑橡子的耐心,做事的耐心。
生5:我觉得还需要决心。“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那就动手种树吧!”
师:对!有决心,目标远大。
生6:聪明。“他把白桦树种在谷底”,不同的树种按不同的环境种植。师:说明不能凭蛮劲干事。
生:有善心。羊吃树,为了种树,他放弃了牧羊。
师:对!有善心的人,就是有爱的人。他把对亲人的爱移植到对树、对羊、对村庄、对土地以及对自然的爱。有爱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奇迹!生7:坚持。因为文章说“他第一次见到他时牧羊人才55岁,而最后一次见到他时已经78岁了。”他种树整32年。
师:文章中写到牧羊人“坚持”的句子,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反复出现的一个词?
生齐:一直。
师:为表现他的坚持,这个“一直”词应该怎么读? 生:要读重音,强调。
师:圈出这个词。我们也要学会从副词中有新的发现。生8:细致。他的外貌描写,刮过胡子,收拾得整整齐齐。……
师总结:所谓牧羊人,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所谓上帝,就是那个有爱有耐心,认真、聪明又无私,能够坚持,从一件小事去完成大目标的一个人。这,就是奇迹的背后。所以说,坚持创造奇迹,爱创造奇迹,毅力创造奇迹,无私创造奇迹,奇迹的背后需要你的聪明……
主问题教学,最重要的是让你的教学主问题既能包住文章又能深入文章,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它首先是文本的,又是个性的。本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你认为牧羊人要完成这样的奇迹,最需要怎样的精神品质?回答时要求学生找到文本依据。牧羊人的精神品质,这个问题立足文本,看似浅浅,但加上一个“最”字,就能凸显思维个性,从而化平面为立体、开放。因为浅,而且只是从文章中去找,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无私”、“毅力”、“耐心”、“有决心,目标远大”、“聪明”、“有善心”、“坚持”、“细致”、“简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有些是我们教师可以想到的,有些却不一定能想到,比如植树要“聪明”,我在阅读的时候就没有理会到。
而且,基于这种“浅”,教师又努力通过品读语言,加深学生的体验,让学生的这些认识落到心底。比如对“挑橡子的语句”的品读,对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一直”的品读,都是教师引领学生走向深刻的推手。于是贴着文章个性化的语言,学生对文章主旨的认识也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由“奇迹”浅入,牧羊人的形象却是越来越深地“刻”在学习者的心底。
三,“写法”浅入,文章深远
作为一篇小说,其写法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叙事的艺术,这篇文章很重要的一个叙事特点就是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有关小说艺术的书上是这样说的:“第一人称写法是以‘我’的口吻传达出来的,以亲身阅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的写法,使小说主观色彩更为浓厚,人物心理刻画更为细腻,情感也更为动人,更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亲和力和亲切感;同时由于‘我’的叙事视角,又使作品情节的叙述杂而不乱,故事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而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故事性与可读性都很浓烈的阅读氛围。”这是非常专业的表述,可以说是深刻的。但面对刚走入初中的学生,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要“浅入”,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比较容易就能体会到这种写法的魅力。
师:其实这篇文章本身也是一个“奇迹”。生好奇茫然。
师:这篇文章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文章打动了编辑,他们就派人去寻找文中描写之地,却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位老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可是没多久这篇文章就风靡许多国家。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
学生思考。生:(小心翼翼)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使得更有真情实感,很真实。
师:对,第一人称的写作。那这第一人称如果是“牧羊人”来说,好不好?
生1:不好,感觉在说自己怎么怎么伟大,炫耀得很。
师:所以要有个见证人“我“出现,那把“我”设置成三十年都陪伴在牧羊人身边的人,是不是更好?
生2:不好。过于平淡了。生3:缺少惊喜了。
师:对,“我”是一个旅人,一个过客,三见牧羊人,这个地方的巨大变化才更让人震撼,这个人,这个地方,这篇文章,就更有神秘感和悬念了。
虚构的故事,为何打动人?它的背后,除了细节的生动、精神的伟大,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成了奇迹呢?这一问题中包含着一对矛盾,即“虚构”和“真实”的矛盾,这样的问题是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很能激发学生的深入探究。在学生得出“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使得更有真情实感”之后,我并不止于此,又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设想采用“牧羊人”和“三十年都陪伴的路人”来充当第一人称“我”来说,效果又会如何。这就让学生对于这一看似不易理解的写法,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这是一种“以体验为途径的知识教学法”。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继而在比较中让学生对“第一人称”叙述者有了深切的“感觉”。“浅浅地教语文,教字,教词,教句,教篇章,教我们能感受到的,也应该要感受的思想。助长,但不拔苗,不刻意的提升,才是自然的成长。”我没有把“叙述者”的概念硬塞进学生的脑子,去“拔苗”,去“刻意的提升”,而是化繁为简,化深为简,分解难度,让学生自然地生成他们的理解,“自然的成长”。
钱梦龙先生说:“由‘浅’”而及于‘深’,又因‘深’而归于‘浅’,正是这‘深’和‘浅’相互转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启人智慧的哲理吧?”王君老师也对语文教学的“深”与“浅”做了这样的提醒:“浅,不是浅薄,不是粗糙;深,不是繁难,不是艰深。”深深浅浅地教语文,是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深浅,贴着文本,贴着学生,贴着语文教学的规律去教学,深入浅出,浅入深出,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最根本的语文使命上来。
第五篇:《秋兴其一》公开课教学设计(肖培东)
秋兴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摧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首诗较沉重,是杜甫晚年代表作,七律的高峰。表象和内涵结合来教可能较好。杜甫说他诗作的风格是“沉郁顿挫”,后人剖析较多。是否可以稍微扩展一下此风格的外延,从“声调”“气色”“情感”三方面来解剖此特点。
1、声调(读感):以读入文。
设计:学生来读读此诗。老师从学生阅读轻重快慢中介入,你读此诗有什么感受,和一般的诗歌有什么不同。(最好能引到“别扭、拗口”这些词儿上就对了)杜诗就是要拗口的读,这恰恰是他风格的体现(引出“沉郁顿挫”)。如果我们理解这四个词是指向声调的,应该怎样读?(字词要重读、字词要适当滞涩)举例子(哪些词要读的重一点沉一点?哪些地方要滞涩一点)。老师泛读。学生齐读。
2、气色(感兴):由读入意
设计:读了这几遍,大致了解了所写内容吧?(简单概括,越简单越好,少用形容词;如果学生用词修饰,挑色调有问题的入手)可以用两幅画意图展示,请学生比较是哪一幅。(一幅是浓郁的秋景图,一幅是淡隐的秋景图。重庆上课,其实也可以随手拍两张秋景图切入,如此要先讲气色再讲声调)几个问题探讨:
“玉露凋伤枫树林”句出自李密《感秋》诗“金风荡佳节,玉露凋晚林”,“晚林”改成“枫树林”色调上起什么变化?“凋”改成“凋伤”呢?(效果完全不一样了。“玉露凋晚林”,只是简单地道出露珠滴落在晚林里,使晚林渐渐凋零、枯萎。“玉露凋伤枫树林”则是说秋天的枫林颜色似火,与白露的清莹恰形成强烈的比照,一火红一晶莹,给人的视觉触动非常之大。马德富说:“虽没有颜色字,但玉露的洁白和枫叶的斑斓形成对比,其色彩效果却不难想见。”“伤”字亦极有味道,指受伤了,是一种痛感,是人才有的感受,杜甫却说“凋伤枫树林”,意即枫树林在白露的浸染下像人受伤那样,感受到了痛感,在这种痛感的刺激下,它的叶子便慢慢凋零了,那么在凋零的同时,整个画面的颜色也渐渐黯淡下去,与起初的红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多么凄美,多么让人沉痛。)
“巫山巫峡气萧森”句的“萧森”习惯会说“萧瑟”,这又有何区别?(“萧瑟”荒凉萧条枯涩意,“萧森”荒凉阴沉意。)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句“兼”“接”之妙。(金圣叹说:“‘波浪兼天涌’者,自下而上一片秋也;‘风云接地阴’者,自上而下一片秋也。”)
归结:炼字是为突出景物的开阔深沉苍凉,即指向景的“沉郁顿挫”
3、情感(兴志):由景入情 设计:回到标题“秋兴”(如问:“兴”是兴致吗?由此理解“秋兴”含义,即秋天兴发的情感体验)再次朗读,请学生谈谈哪些地方流露出情感?流露什么情感? 几个问题探讨:(其实每句都可以,首联秋景可悲,尽于萧森,而萧森起于凋伤,凋伤则巫山巫峡皆萧森矣。起来发兴数语,便影时事,见丧乱凋残景象。颔联这一联诗,表面上是写无边的秋气,却能给人一种极为动荡不安之感,乾坤扰乱、上下失位之象。颈联“开”字和“系”字皆有双重意义,花如他日,泪亦如他日,非开花也,开泪而已;身在孤舟,心存故园,非系舟也,系心而已。“开”字不仅指花开,也指开启了诗人的泪水,一语双关,极为巧妙。“系”字既可指拘系,亦可指牵系,真没想到船一系缆就滞留此间,仿佛连我的思乡之心也一起给系得死死的松不开。孤舟系留在夔州不得前行,杜甫思念故园的情绪顿起。尾联杜甫看到人家有新的寒衣穿,而自己却没有,于是更觉悲凄。也可从家园意识角度做的解说,这种思念演绎成被放逐的孤舟对精神家园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