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论课程教学工作规范
理论课程教学工作规范
为了进一步加强理论课程教学工作管理,规范理论课程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指导思想
理论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作为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制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强对各环节教学活动的管理,实现理论课程教学工作规范化,促进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理论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任课教师资格审查
1.凡担任理论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并且符合学校人事处制定的主讲教师资格任职要求。
2.教师新开课和开新课,实行专门的资格审查程序。具体要求按照《重庆科技学院关于教师新开课和开新课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开课前准备
1.教学大纲准备
每门课程都应有教学大纲。教研室应参照教育部等统一颁发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和《重庆科技学院制定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制定教学大纲。在执行中,任课教师不得轻易变动,如需变动,须提出申请,报院(系)审核、批准。
2.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准备
每门课程都要有选用或自编的教材或讲义。教材或讲义必须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教师在编写讲义或选用教材时,应按照《重庆科技学院教材选用、订购和发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任课教师应明确指定与教材配套的中、外文必读书目、辅导教学用书和资料,并配备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以便学生课外学习。
3.授课计划准备及课程考核方式审批
教师应了解授课专业的教学计划及所授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掌握本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明确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先修课及后续课的教学情况,按教学大纲要求,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与本门课程衔接,制定好学期授课计划。
教师应根据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课程的特点,提出考核方式申请,报教研室和课程所在院系审批,以便在第一次授课时向学生作出考核方式和要求的介绍。
4.教案准备
主讲教师应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参照《重庆科技学院关于教案编写的指导意见》编写教案,教案作为教学实施的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讲授的内容提要,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根据各节课的内容特点确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实施步骤和教具、图表、幻灯、录像等教学设备的配合使用,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
5.教学条件准备
主讲教师应当在课前通过教务管理系统熟悉和了解所承担课程的安排表,掌握上课的时间和地点,并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好相应的教学条件准备,如教具、图表、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课件等。
(三)课堂教学
1.第一次课
第一次课中,教师应作自我介绍,以增进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了解;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并交代考核方式;介绍所授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先修后续课程的关系等。
2.课堂组织与讲授
(1)仪态:教师上课应做到精神饱满,仪表端正,举止文明;语言易懂,简洁生动,板书工整,醒目规范。
(2)课堂组织:上课教师要检查学生的到课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对缺课学生要作好考勤记录,教育和督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学生所在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信息反馈和沟通。
(3)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应力求理论阐述准确,概念清晰,条理分明,论证性强,逻辑严密;教学中应反映本学科与邻近学科的新成果、新进展;课堂时间分配恰当,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和澄清疑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切忌照本宣科,罗列堆砌,平铺直叙,教师应在讲授的同时,辅之以讨论、提问、质疑、设问自答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对单独开设的习题课和讨论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写或选用与教材相配套的习题集等教学资料。对附设在理论课中的习题课和课堂讨论,也要明确教学要求,纳入授课计划,不能用讲课或自学替代,课堂讨论时,任课教师要启发学生踊跃发言,特别是鼓励发表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开展辩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深入掌握课程内容和开拓思路。
(4)教学手段: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之以板书、教具、模型、图表、幻灯、录像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
3.辅导与答疑
辅导与答疑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主讲教师要参加一定量的辅导、答疑。辅导教师要跟班听课,了解主讲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意图,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辅导教师通过答疑,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并向主讲教师反映情况和提出改进意见。辅导教师至少每两周向主讲教师汇报一次情况。
4.作业批改
每门课程均应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作业应密切联系课堂内容,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仔细、保质保量,教师应对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登记并及时向学生反馈,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应退还给学生重做,教研室主任应经常抽查学生作业本,以了解学生完成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
5.课后分析
每一个课程教学单元结束后,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应认真进行教学总结,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填写教学档案,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考核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每门课程的考核应当遵循严格的程序和规范进行,以维护考核工作秩序,创建优良校风、学风,使课程考核达到预期目的。
1.课程考核原则
(1)凡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均须进行考核。
(2)凡有试题(卷)库的课程应按照《重庆科技学院关于教考分离的实施意见》从试题(卷)库中抽题实行教考分离。
(3)凡采用同一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基本相同的课程应进行统一考核。
2.考核类型和方式
(1)课程考核有考试和考查两种类型。考试、考查课程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2)课程考核主要有笔试(闭卷、开卷)、口试、实践操作、论文、大型作业等方式。
(3)各门课程都应进行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考试课程的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一般为20%-40%,期末成绩一般占60%-80%;考查课程的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一般为30%-50%,期末成绩一般占50%-70%。
(4)课程学分在2.5学分以上的试卷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2.5学分(含2.5学分)以下的试卷考试时间一般为90分钟(特殊情况须提前申请)。
3.命题与审核(1)命题由教研室负责实施。教研室应针对教研室所属的各门课程成立命题小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和《重庆科技学院课程考核命题规范》要求,对考试命题工作进行认真研究。试卷格式应符合《重庆科技学院课程考核试卷与评阅规范》的要求。试题要求覆盖面广、题型优化、结构合理、难度适中、题量适当,应使大部分学生在考核时间内完成答卷,并使学生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
(2)试卷的审核由教研室主任和二级院系分管教学的领导负责,对不符合要求的试卷应退回修改,或重新命题。
4.期末考核资格审查
学生无故缺课超过该课程(或教学环节)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及其以上者,不得参加该课程期末考核。教师应当在课程结束之前,填写《学生期末考核资格审查表》,将不能参加该课程期末考核的学生名单和考勤记录报课程所属院(系),课程所属院(系)领导审核同意后,将不能参加期末考核的学生名单分别通知教师和学生所在院(系),并报教务处备案。由学生所在院(系)通知不能参加课程期末考核的学生。
5.考核组织管理
校内所有课程(含必修、选修、辅修等)考核工作均采用两级管理模式,由教务处和各课程所属院(系)分级管理。
考试课原则上按照当年校历在考试周由学校统一安排进行考核。考查课可按课程进度采取随课程结束即考核的方式进行。
课程考核组织方式分为集中和分散考核两种模式。每学期最后一周为课程集中考核周,组织管理工作以教务处为主;在课程集中考核周以外进行的考核为分散考核,组织管理工作以各院(系)为主。
期末集中考核,成立以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主考,教务处及相关院(系)负责人为副主考,教务处、学工部、校督导团及各二级院(系)相关管理人员参加的考务工作组,负责期末集中考试的组织和管理,确保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各院(系)也应成立院(系)考务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院(系)课程考试的考务组织和管理工作。
(1)课程考核申报
① 开课前任课教师应填写《课程考核方式审批表》,注明该课程所要采取的考核方式及成绩分配比例,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同意,课程所属院(系)主管领导批准。考核方式及成绩分配比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若确需更改,需经教研室主任及课程所属院(系)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任课教师应及早向学生公布该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分配比例。
② 每学期开学后各院(系)办公室在教务管理网站下载本院(系)《课程考核申报汇总表》,根据《课程考核方式审批表》确定各课程考核的方式(试卷考试或非试卷考试),再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并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初步拟定所有课程考核时间(个别课程因特殊原因需提前或延后申报者可单独报送教务处)。
③ 各院(系)办公室应在每学期第三周将本院(系)《课程考核申报汇总表》报送教务处进行统一协调处理。
(2)分散考核课程的组织管理
① 考核安排
Ⅰ 教务处考务管理人员在收到各院(系)办公室报来的《课程考核申报汇总表》后,对课程考核时间进行冲突检测,并进行必要调整。完成考核分班及考核地点安排后,于考前三周形成《课程考核安排表》在教务管理网站上发布。
Ⅱ 各院(系)办公室根据《课程考核安排表》及时安排和培训监考人员并做好考前的组织准备工作。对量大面广的课程(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大学物理、大学语文等)由课程所属院(系)和学生所属院(系)共同负责监考人员的选派(学生所属院(系)按要求将监考人员名单报课程所属院(系))。课程所属院(系)在考前一周将《监考人员安排表》交教务处。
Ⅲ
考核安排一经确定并发布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若因特殊原因需更改考核安排,至少应在考核前一周由课程所属院(系)办公室将有院(系)主管领导签署意见的《考核安排变更申请表》提交教务处,教务处落实考核的时间地点后,方可予以更改。课程所属院(系)应将考核安排变更情况及时通知任课教师及所有考生。
② 制卷
Ⅰ 命题教师将考核试题(两套及以上)报课程所属教研室主任和院(系)主管领导审核后,于课程考核前两周将课程所有考核试题报课程所属院(系)办公室,由各院(系)办公室随机抽取一套试题用于考核,另一套备用。各院(系)办公室指派专人于课程考核前10天将考核试题送印,并于课程考核前三天到印制地点领取试卷。
Ⅱ 对量大面广的课程(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大学物理、大学语文等)的试题(至少4套)应在考前二周由相关院(系)交教务处,由教务处随机抽取一套试题用于考核。教务处负责送交制卷。各院(系)办公室指派专人于课程考核前三天到印制地点领取试卷。
③ 试卷管理
Ⅰ 各院(系)办公室负责将试卷按考场分卷装袋(含考生名单、考场规则、监考人员职责)保管、发放。分卷装袋时要仔细核对,若发现试卷有误(如数量不符、错、漏、缺损等),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Ⅱ 发放考核试卷时,应同时发放考试考生签到和考场情况记录表,考核结束时监考人员必须按规定填写考试考生签到和考场情况记录表。
Ⅲ 考核结束后,监考人员应对考核试卷进行清点、密封、签字,连同考试考生签到和考场情况记录表一并交到院(系)办公室。
(3)集中考核课程的组织管理
① 课程集中考核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各院(系)办公室配合。
② 教务处在期末集中考核前三周将《课程考核安排表》在教务管理网站上公布。
③ 各院(系)根据《课程考核安排表》安排监考人员并组织培训,监考人员安排必须在考前一周报教务处。
④ 各院(系)办公室负责试卷分卷装袋、密封、保管和发放。
⑤ 考核结束后,监考人员应对考核试卷进行清点、密封、签字,连同考试考生签到和考场情况记录表一并交到院系考场办公室。
⑥ 评卷人到院系领取(也可直接在考场领取)考核后试卷时,应进行清点,确认无误后在考试考生签到和考场情况记录表上签字。考试考生签到和考场情况记录表由院系存档。
6.阅卷、成绩评定与检查
(1)课程考核结束后应及时进行阅卷。评阅试卷工作应在教研室主任组织安排下,严格按《重庆科技学院课程考核试卷与评阅规范》的要求执行。对统考课程原则上应采取由教研室统一组织、统一评分标准、流水阅卷的方式进行。
(
2)考核(无论考试、考查)成绩评定可采用百分制或五级计分制。
(3)课程考核的总成绩(即学期成绩)应严格按该课程考核方式审批表中批准的方式进行评定。考试课程的平时考核评分标准及考查课程(试卷考试除外)考核的评分标准由各院系根据课程性质负责组织拟定具体的量化评分标准,其考核原始资料由院系保存。
(4)被取消考核资格及缺考者成绩计零分。
(5)阅卷完毕,教研室(或任课教师)应以课程的教学班为单位进行试卷分析和成绩统计,并填写《试卷分析表》,经教研室主任签字后交课程所属院(系)存档。
(6)学生不得随意查卷。特殊情况可由学生提出申请,辅导员签署意见,经课程所属院(系)主管领导和教务处批准后,由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核查。
(7)试卷评阅结束后,在相关人员自查的基础上,各院(系)主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单位的试卷质量、试卷评阅、试卷分析、成绩登录、考试管理等情况进行抽查。自查工作可以采取随机抽取方式,抽查率不低于10%。
学生考核成绩出现优秀率过高或及格率过低等情况,试卷命题人应做出解释。检查中若发现试卷错判或成绩登录有误,需按本办法“成绩登录”的有关规定进行更正。
(8)学校将不定期对各院(系)的考试组织和管理、试卷质量、学生成绩单进行抽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院(系)日常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依据。
7.成绩登录
(1)学生成绩进行有差别记录,即所有成绩都按实际成绩登录,并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2)教师阅卷结束后,应在教务管理网站上登录课程成绩。在登录成绩时应认真校对不得有误。教师登录成绩时间一般应在考核结束后三天内完成(特殊情况须事先提出,院(系)主管领导批准,教务处同意)。
(3)教师登录成绩后需打印成绩单,成绩单上不得有涂改痕迹,否则无效。成绩单经教师签字并由课程所属教研室主任审核、院(系)主管领导签字后,连同学生答卷等考试资料装订后交到课程所属院(系)办公室存档。
(4)成绩一经登录,任何人均不得随意更改。确因阅卷、成绩登录等工作疏忽,经复核需更改的,由任课教师提出更改申请,课程所属教研室主任签署意见、课程所属院(系)主管领导审核,教务处长批准后,任课教师持《成绩更改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到教务处更改。学期成绩(包括补考等成绩)的更改应在当学期至下一学期开学两周内完成。
8.课程考核材料的管理
课程考核材料由课程归属院(系)按照《重庆科技学院课程考核归档材料装订规范》的要求进行归档管理和保存。
三、教学纪律与奖惩
(一)教学纪律
1.承担教学任务是教师的职责。教师承担什么教学任务由教研室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分配,报院(系)负责人审定。教师不得无故拒绝接受教学任务。
2.课表排定后如无特殊原因不得变动上课时间、地点或更换教师,更不能由教师擅自与学生商定停课或调课。任课教师因病、因事请假不能上课时,教研室应指派其他具有任课资格的教师代课,如无人代课时,应及时提出调、停课申请。
3.教师因故要求调课、停课,必须按学校的相关规定完善手续。教师个人申请的调课、停课,由教师本人办理并通知学生;学校统一安排的调课、停课,经主管校长批准后由教务处负责通知各教学单位。教师调课后应及时给学生补课。
4.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内容和进度教学,在保证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讲述自己的学术观点,也可以介绍不同的学术见解,但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不得讲述与课程无关的内容,也不能任意增减课时和变动教学大纲。任课教师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课。
(二)奖惩
1.在教书育人、教学质量、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可按学校设定的教学奖项的评选程序和方法,申报、评定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等。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2.凡违反《重庆科技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相关规定的,将根据教学事故等级进行相应的处罚。
3.经教学检查,学生与同行教师反映教学效果极差的任课教师,必须限期改进教学,逾期不改者应调离教学工作岗位。
4.对教师的鉴定、考核、奖励、处分等材料均应归入教师本人业务档案。
四、教学研究与改革
开展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要求任课教师在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每两周保证用一个单元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内容包括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等。通过教学研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同时,通过这些活动来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让他们更快的提高教学水平。
五、本规范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应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遵守教师教学规范的有关要求规定,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必须热爱祖国,守法遵纪,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第二章 教师职责
第三条教师的职责
1、教书育人。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作风进行言传身教,并经常与班主任交流信息,共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和指导,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3、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情况,娴熟运用基本教学技能组织教学,采用有个性、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负责授课课程的考试、考核,及时评定学生成绩,做好成绩分析和上报工作。
5、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第三章 教师教学纪律和行为规范
第四条教师教学纪律
1、教师执教期间,必须坚守岗位,自觉遵守学校的纪律制度。
2、所有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按各教学环节的要求履行职责。
3、教师应服从教务处和教研组的工作分配与安排,承担教学任务,包括临时安排的工作。
4、不得擅自停课、缺课、调课或请人代课,若有特殊情况必须请假,按规定程序执行。
5、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得迟到、早退。第五条教师的行为规范
1、教师进入课堂应做到服饰整洁,仪表端庄,言谈得体,举止文明。
2、任课教师上课时应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抽查点名,每学期抽查点名不应少于上课次数的1/3。
3、教师必须用普通话教学,课堂教学语言规范。
第四章 教学文件
第六条教学计划是学校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的依据。教学计划一经审定实施,未经教务处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第七条列入《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或教学环节,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制订配套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由教科室主持制定,报分管教学校长审批。
教学大纲应包括:(1)课程性质和任务。(2)课程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选用模块、实践模块)。(4)学时分配建议。
(5)说明(教学方法、考核办法)。
第八条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应根据《教学进程表》在开学一周内按规定填写《授课进度计划》(一式三份),内容包含教学时间分配、课程进度、作业、测验、实验等具体安排,并作必要的说明,经教研组审核、教务处批准后执行。《授课进度计划》是课程教学检查的依据,教师不得自行删减《授课进度计划》安排的教学内容。
第九条按照学校教学计划下达的教学任务,属学校法定的教学任务,所有承担单位或个人必须认真落实,既不得相互推委或拒不接受,更不得无理取闹。
第五章 教学过程
第十条备课
1、教师开学前应提前写好两周教案,学期中应提前写好一周教案。理论课程教案应根据《授课进度计划》按课次编写。不准沿用旧教案,禁止无教案上课,否则视作教学事故予以处理。
2、备课分五个阶段,即学期备课(了解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学期课程授课计划)、单元备课(理清章节教学内容的关联,确定重点、难点)、课前备课、课次备课、课后反思。
3、教案编写应做到:
(1)备学生。任课教师在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需要、学习方式和习惯的基础上,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编写教案,拟定练习题和思考题(无习题册)。(2)备内容。正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处理好相关课程的关系。教学内容应反映行业一线的实际,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注意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3)备方法。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尽可能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组合。
(4)备教具。做好教学模型、挂图、演示实验等准备工作,使教学用具处于完备状态。
4、提倡使用电子教案和集体备课。使用集体备课教案的教师必须进行二次备课。第十一条授课
1、授课教师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地把握课程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教学重点、难点。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尽量把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2、重视授课效果的信息反馈,根据教学情况调整讲课的进度与讲授方式,力求达到教与学两方面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3、理论课程教师授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1)娴熟运用基本教学技能:导入技能、语言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运用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技能、演示技能、强化技能、反馈技能、练习技能、课堂组织技能、变化技能、结束技能等。
(2)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注重增强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重视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活动的整体优化。
(3)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营造学生为主体的和谐学习氛围。
第十二条作业(含实验报告)
1、作业应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具有典型性、综合性,使学生可举一反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周作业量约为周学时数的1/3—1/2为宜。
2、教师应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原则上要求全批全改。个别作业量大的课程,经教研组审核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后可适当减少批改量,但每次批改量不得少于学生总数的1/2。
3、作业批改要有记录和成绩记载。对作业中普遍性错误要集中讲评,不合格作业要订正或退回重做。
第十三条课外辅导
1、课外学习指导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指导学生制定自学计划、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查阅文献资料,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辅导、答疑课由教务处或教研组统一安排,对学生提出的普遍性疑难问题,也可进行集体辅导。辅导、答疑时既要热情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要注意满足优秀学生的需要。
3、辅导时间、内容要作记录。第十四条实践教学
1、实验课应严格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任课教师不得随意减少实验的环节、项目及内容。
2、指导教师应认真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所有实验项目应先进行试做,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3、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观察、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4、教师对学生参加实验的情况要认真地进行考勤登记,凡无故缺席者,除酌情对考试成绩进行扣分外,必须责令其补做。情节严重者应取消课程的考试资格,令其重修。
第六章 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
第十五条学生成绩考核
1、考试、考查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全体教学人员都应认真对待,严密组织,严格要求,科学管理。
2、理论课程考试可采用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形式;考查可采用课堂提问、卡片提问、作业练习、阶段测验、学习总结、调查报告等形式,在平时教学中进行。
3、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应认真做好学生的复习考试准备工作,对学生进行考试目的、考场纪律的教育,组织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并解答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复习备考期间,教师不得泄露考题,违者将按教学事故处理。
4、考试命题
(1)主考教师应认真进行考试命题,题型设计科学,试题合理覆盖教学内容,题量应与限定时间相匹配;试题表述要简练、明了、准确。
(2)根据要求拟定A,B两个层次的试卷,每个层次的试卷均拟定题量适量、水平相当的两份试卷,并附题解和评分标准。已建立试题库的课程,期末考试时从试题库中调用的试题应占50%—80%。
(3)成绩换算
A类为统一要求的层次,B类为较低要求的层次。B类考核合格者的公布成绩需经相应的换算,换算方法如下:
公布成绩=60+(B类考核分-60)×0.5
5、试题在使用前均为密件,命题、制卷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泄露者将作为教学事故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6、考试的主、监考人应提前十分钟到达考场,宣读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安排学生座位和核查证件,并准时发试卷。考试过程中,监考教师应认真巡视考场,发现学生作弊应立即制止并取消其考试资格,考试后立即报告教务处处理,不得隐瞒或私自处理。考试结束后,认真填写《考场纪录》,试卷应当场清点,及时送教务处和主考教师交接。
第十六条成绩评定
1、评定学生成绩应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过程评价,注重作业、提问、测验、实验、态度等考核。课程的学期成绩,以期末(期中)为主,结合平时测验、作业(实验)提问、出勤综合评定,成绩分配比例如下:
考试课:卷面成绩50%(期中占20%,期末占30%),平时测验20%,作业(含实验)提问20%,出勤占10%。如没有期中考试,则期末占50%。
考查课:期末卷面成绩占40%,平时测验(至少三次)成绩30%,作业提问20%,出勤10%。
2、公共课、基础课考试应尽可能组织集体评卷,采取流水作业法,分工负责。专业课的评卷由任课教师负责,有条件的可成立评卷小组。所有考核课程的记分均采用百分制。
3、评卷时,教师应根据评分标准,认真仔细地判分。学生答题的错误之处用红笔标示,并注明扣除的分数。对考试考查作弊或旷考学生的试卷以“0”分记,并注明“作弊”、“旷考”字样。
4、评卷结束后,考试、考查课教师均应根据学生成绩评定要素规范填写《成绩登记表》(电子表格)和《试卷分析》,通过网络传送,连同学生答卷,在考试结束后三天内上报教务处。班主任在一周内规范填写和上报《成绩汇总表》(电子表格)。学生答卷由教务处保存至学生毕业离校。
5、试卷成绩一经评定,除学校领导和教学主管部门有权对教师的评卷进行抽查或复查外,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
第七章教学研究
第十七条校本教学研究
1、每一位教师均应参加学校教学研究活动等,形成教研、教革的良好氛围,推动教师根据教学改革目标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开展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解决本校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
2、重视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加强校际交流,汲取其他学校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的经验,关注和搜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提高教学研究的理论水平。
第十八条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是探索职业学校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的教学实践研究。每一位教师应该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实验中去,在把握教改目标和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确立实验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并做好教改实验总结和成果的推广工作。
第十九条教研活动
教师应按时参加教研组活动。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课程教学研究活动和专题研讨,定期交流教学经验,组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及相互听课等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等。
教研活动每周1-2学时。
第八章 教学工作的考核、奖惩
第二十条教师教学工作考核
1、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着重考核师德规范、教学规范、教学业绩、教师素质、教研与教改及其他等方面,着眼于实际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2、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根据《教师业务综合考核实施办法》进行。
第二十一条学校设优秀教学奖、优秀教研奖、教育教学创新奖等,定期进行评选。第二十二条经教学检查、课程评估、学生与同行教师反映等最终认定教学效果极差的任课教师,必须限期改进、提高,逾期不改进者应调离教学工作岗位。
第二十三条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按《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对教师的鉴定、业务考核、奖励、处分等均记入其本人的业务档案,作为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第三篇:《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为加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教师明确在承担各项教学任务中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一、教师职责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2、遵守学院工作的有关规定。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的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明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积极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按规定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努力掌握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5、刻苦钻研科学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科研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和业务水平。
6、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行为规范
(一)授课计划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必须在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授课计划一式四份。教师的授课计划须经系部主任审核、签字、盖章,并按规定时间报教务处审批后,才能执行。
(二)教案
任课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并书写教案,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由各系(部)主任检查本系(部)教研室主任的教案,由教研室主任检查本室其他授课教师的教案一次。平时,教学工作委员会、督导小组的成员及教师所在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副主任、教务处和学院领导可随时抽查教师教案,坚决杜绝无教案授课。
(三)上课
1、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保证每节课的授课质量。
2、教师必须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课,要做好每节课学生考勤,对缺课学生要及时向学生管理部门反映。
3、教师上课要衣着整洁、仪表大方。上课时要关闭手机,不接打手机,不吸烟,不坐着讲课,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
4、教师授课语言要文明、行为要规范。要关心爱护学生,不使用伤害学生的语言,不辱骂、体罚学生。正确的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5、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思想教育,不准宣扬不健康的思想和违反政治原则的言论。
6、教师上课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合理、正确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7、教师讲课要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如必须变更教学计划(不超过规定学时),要事先报告,凡变更2—6学时的,经教研室主任批准;变更6—10学时的,经系(部)主任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更动在10学时以上,需经教务处批准,并修订教学计划的有关内容。
(四)习题与批改
1、各门理论课程都应按单元或章节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易梯度、题量适中的作业题,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对缺交作业的学生,要令其补作补交。
2、教师应认真批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并作好记录。原则上所有课程的作业应全部批改,特殊情况不能全部批改的需提出申请,并报系(部)、教务处审批;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除随机抽查外,还应由系(部)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各组织一次检查。
(五)辅导与答疑
1、任课教师均需进行辅导与答疑,具体时间、地点由系(部)或教研室安排(报教务处备案),每位任课教师的辅导时间平均每周每门课不得少于30分钟。
2、辅导答疑主要是解决讲授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但也可视具体情况,或向学生质疑,或对优秀学生深入学习给予指导,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辅导答疑情况在系(部)的“教学日志”上登记,凡未辅导答疑或虽辅导但无法核查的,均作未辅导答疑对待,并按相关考核办法扣除考核分,直至批评、通报或处分。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1、严格考核。期中和期末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考核。教师应按照考试安排表和《监考守则》认真地履行监考任务。
2、科学命题。试题应反映课程的基本要求,难易适度,份量适当,内容复盖面要广,避免偏、怪、难题。试题要新颖灵活,没有知识性错误和歧义。要严格做好试题的保密,严禁向学生泄题。
3、认真评卷。评卷教师按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集中流水阅卷。阅卷要细心认真,坚持评分标准,把握统一尺度,合分要认真细致,杜绝随意性。评卷结束要及时做好试卷和成绩分析,查找教学薄弱环节。
4、规范成绩。除体育课外,其余各门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占50%—70%,平时成绩占50%—30%,考查科目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可以更大。
5、成绩上报。学生成绩册(含考试、考查)一般应在考试结束后三天之内由任课、阅卷教师和教研室主任签字后及时上交系(部),由开课系部负责录入成绩管理系统。独立开课的实践课,应在实践结束后一周内上报成绩(作业批改量较大的课程设计等允许两周内上报成绩)。
6、试卷分析。教师应认真填写、及时上交《考试分析表》。
(七)实践指导
1、实践课指导教师均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事先编写好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授课计划。经系(部)、教务处审批后执行。
2、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学生集体在院外实习,教师应跟班组织指导。
3、学生的实验、实训及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应全批全改。根据学生在实践课中的表现,实践报告及实际技能考核评定实践课的成绩。
4、指导教师在各类实习(认识、生产、顶岗等)结束后两周内作出书面总结交系(部)。
(八)毕业设计或论文指导
1、毕业设计(含课程设计)或论文指导教师应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认真选好课题,制订设计指导书或论文指导书和任务书,作好必要的参考资料的准备,并认真指导学生拟定好工作计划及总体方案。
2、在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注意经常了解学生设计进行或论文写作情况,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质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启发学生的独创性。
3、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成绩应依据设计成果(含图纸、说明书等)或论文评语和平时考核(质疑)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30%左右;要加强过程监控,杜绝抄袭现象。
4、学生中的优秀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一般不超过15%,必须经过答辩产生,由系(部)主任签字后交教务处,力争每年编辑一套《优秀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集》,存入学院档案室。
5、为方便学生就业,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可结合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训练进行,针对实习单位实际选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由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其考核可采取评阅、答辩、实际操作等形式。
三、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
(一)教学事故的定义
教学事故是指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因人为因素而引发的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等影响较为重大的事件或行为。
(二)教学事故的认定
教学事故涉及课堂教学、考试与成绩管理、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等教学与管理的不同环节。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均认定为教学事故:
1、上课迟到、早退和中途脱岗。
2、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变更教学进度计划,时间误差达一周以上。
3、变相体罚学生。
4、因教学工作不负责任,造成2000元以下经济损失。
5、在监考过程中违犯监考有关规定,在阅卷中徇私舞弊或卷面与登录成绩不符。
6、上课时使用手机、课堂上吸烟。
7、擅自调课。
8、不按要求进行答疑、辅导和批改专业。
9、上课不做考勤记录。
10、到岗而不开展教学活动(看课、放任学生自习)。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认定为重大教学事故:
1、上课散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或不健康内容。
2、旷课或擅自停课。
3、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变更教学进度计划,时间误差达两周以上。
4、体罚、殴打或辱骂学生。
5、因教学工作不负责任,造成经济损失2000元以上或使学生致伤。
6、在试卷命题、印制、传送、保管过程中故意泄露试题内容、监考中丢失试卷。
7、私自在任课班级出售教材、参考书、磁带、磁盘或进行其它经营性活动。
8、无教案授课。
(三)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
1、任课教师出现一次教学事故,扣除当月文明奖和本学期课时津贴100元;出现一次重大教学事故,扣除当月文明奖和本学期课时津贴300元。
2、任课教师学期多次出现教学事故,文明奖和课时津贴的扣除则累计。
3、凡一年内出现一次教学事故者,取消当年一切评先资格;出现严重教学事故,当年不得晋级和晋升职称。
4、若系部在一年内出现教学事故或重大教学事故人次达到该系部总人数的10%,则取消该系部当年评先资格。
四、教师考勤管理
1、请假者必须出具能够说明正当理由的证据或事实,由系主任签署具体意见后,按审批权限逐级审批。系主任审批权限为1—3天,3—5天由主管副院长审批,超过5天由院长审批。
2、由各级领导签署意见的假条,须到教务处备案。
3、请假者请假期间的课由系里统一调配,填写好调课单报教务处,必须安排有人按教学计划上课,严禁看课。
4、请假者必须先办理请假手续,后离岗,没有按照审批权限获得最后批准的请假者,应坚持正常工作,不得擅自离岗,否则,按旷工处理。
5、请假者假期期满,应主动找系主任销假,逾期不销假者按旷工处理。
五、教师调课停课管理
1、授课时间表一经公布,教师学生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改动,自由调整。涉及教学计划和任课教师的变更,必须报经主管院长批准,教务处备案。
2、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任课教师一般情况不允许调课、停课,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由所在教学单位负责安排教师代课。
3、凡需要调课者,均应在两天前亲自向所在系部领取调停课手续单,详细填写调课原因,注明起止,由系主任批准后到教务处备案。一般不得由他人代办。未经批准擅自调、停课的,无论补上与否,匀作无故缺课处理。
4、病假(附有医生证明)、事假调课一般应附有经系领导批准的请假报告。
5、外出参加各种会议的调课,无论时间长短,必须附有主管院长签字同意的会议通知单。
6、教师因停课进行补课时,一般安排在学生自习时间。
7、未经批准,任课教师不得私自通知学生停课,主讲教师之间,不准私自调换课程。
六、说明
本规定由教务处和系部共同负责实施,并同样适用于兼职教师。未尽事宜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实习教学工作规范
实习教学工作规范
一、课前准备
(一)任课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实习教学大纲、实习计划和教材(实习指导书),领会大纲精神,熟悉计划和教材的内容,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先修课程的教学情况,结合实际教学条件,确定实习的教学内容、实习步骤、工艺要求、教学设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任课教师要认真编写教案。教案分为课题教案和分课题教案。教案应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拟采用的教学设备、材料及工具、教学方法和手段、分课题的实习进程、需要的技术资料、学生实习位置及轮换安排方式、注意事项及安全要求等内容。教案至少应有一周的提前量。
(三)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实习课题,任课教师课前应按照“首件必做”的要求,将每个实习课题全过程亲自操作一遍,以便了解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四)任课教师课前应对教学环境、场地、设备、仪器、工具、量具、材料、技术资料等教学硬件逐一检查落实,对需要的工、量、辅具需提前一周提出计划。
(五)实习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复习与实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预习实习教材,并组织学生准备好实习用品,以保证实习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
二、上课。
任课教师要遵循实习教学的规律,认真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入门指导
1.任课教师按《学期授课计划》安排的时间准时组织学生实习,并至少提前五分钟组织学生列队点名,进入教学场所,并做好学生出勤记录。
2.实习开始时,教师应首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达到要求后再进入实习讲解阶段,同时说明设备、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材料的合理选择及使用,并准确进行操作演示,强调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3.任课教师应高度重视实习安全和文明生产教育。实习操作前,教师要重点强调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杜绝人身安全事故、设备事故的发生。
4.按教案规定给学生分配实习任务,安排实习工位,并向学生发放实习材料和工具。
(二)巡回指导
1.任课教师的巡回指导应以检查学生实习技术准备、操作方法、工作质量及安全文明生产为主要内容。对操作技能掌握较快的学生要注意总结他们的操作方法,及时推广。
2.实习指导教师应做到“五勤”,即眼勤、腿勤、脑勤、嘴勤、手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巡回指导以个别指导为主。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应暂时停止实习,集中讲解或示范,确保实习教学效果和实习计划的按时完成。
(三)结束指导
1.实习指导教师要在每个实习课题结束时将学生集中起来,清点学生人数,总结实习课题完成情况,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指出改进方法,提出下一阶段的实习要求,并填写好《教学日志》。
2.整个实习结束时,实习指导教师应将学生的实习成绩及时收齐、评阅、上报。
3.实习指导教师要在每天实习课题结束时组织学生做好实习工具、材料的清理和实习场所的卫生清扫工作,培养学生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并要求学生做好实习日记。
4.师生在实习过程中间均不得随意离开实习教学场所;非特殊情况下,禁止师生在实习时使用通讯工具,严禁师生在实习场所吸烟。
5.实习过程中,教师要维持好实习教学秩序,认真组织实习、严格管理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并加强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
6.在实习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开发学生智力、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知识技能水平为指导思想,认真指导学生的每一个实习环节。
第五篇:社会实践教学工作规范
嘉兴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教学工作规范
社会实践是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生已学部分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旨在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一、要求
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应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为主,不同专业可有所侧重。内容的安排要能使学生接触实际工作,通过实践对实际工作有所了解,同时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和能力。
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践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社会实践报告文字材料本科不少于3000字,专科不少于2000字。
格式要求同毕业论文格式(摘要、关键词、目录、注释、参考文献可以省去)
2.指导教师职责:
(1)根据实践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工作计划。
(2)确定选题,对学生实践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3)指导学生制订反映实践成果的文字材料和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
(4)针对学生社会实践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三、成绩评定与验收
(1)社会实践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由教学点初审,市电大复审。
(2)成绩评定依据: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4)凡字数不足、内容不全、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未能达到必需的社会实践活动课时、未提交反映社会实践成果的文字材料、抄袭造假者,按不及格处理。
(5)凡社会实践成绩未达60分或要求重做者,可根据所在市电大和教学点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