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生名著阅读教学指导尝试
中职生名著阅读教学指导尝试
摘 要:现阶段中职生的阅读水平整体不高,其不喜欢名著有专业课程的负担且对名著阅读没有兴趣。中职语文教师迫切需要在阅读兴趣、引导阅读、指导阅读、读书交流等活动中进行尝试,从而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指导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名家大师们交谈,可以增长见识,启迪心智,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现阶段中职生的阅读水平整体不高,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其阅读兴趣,多读书、读好书是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手解决的。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兴趣,唤起良好的阅读意识
当今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多且快捷,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倾向于“文化快餐”,他们乐于接受各类“名著速读本”。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热情是促使学生搞好阅读的关键。为此,教师不妨尝试做好以下几点。
(1)将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利用它们吊起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例如,笔者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对里面人物的服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顺势结合当时的服装特点做了介绍,再结合讲中国历史上的服饰特点的变化并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服饰文化,且穿插着介绍作者的相关经历。这样学生了解的知识面就比较广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热情。
(2)善于营造班级阅读名著的氛围。比如,开展语文课前三分钟“推荐活动”,每堂语文课前,由一名学生向全班推荐名著的经典片段或一位名作家,并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参与评比,每周组织学生选出一名优胜者的文章,贴在班级宣传栏供全班阅读。时间长了,名著成了大家关注、交流的话题,成了大家心灵的需求,学生觉得不读名著,似乎挺没品位。这样,从交流的需要出发,学生从名著中就能读出乐趣,读出成就感。
(3)运用新型资源有效地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节目,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等都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讲解《骆驼祥子》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社会状况等,可以先让学生看电影《骆驼祥子》,这样学生就会更直观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及人物形象了。然后让学生说说观后感,这样,学生怀着积极的心态投入作品中去,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引导学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效。学生一入学,便可将推荐阅读的名著书目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务必在两年半内有计划地读完。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鸿篇巨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要求学生根据能力每日挤出时间阅读10至20页,把计划页数按日期填好,一个月下来积少成多,400至600页的书就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这样习惯成自然,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名著大部分篇幅较长,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上作者的写作手法各异。因此,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阅读,把握名著。
在阅读名著之前,老师应该对作家的生平事迹进行简单的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产生亲切感,更好地进入阅读状态。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历,有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的领悟能力。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所以,老师可以通过示范,理清故事情节来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书的故事情节,把零散的章节串联起来,做到把握全篇。如《水浒传》,主体故事的内容是写梁山泊108条好汉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造反道路的,但是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又可以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将这些英雄人物各自的故事串联起来,就是整部《水浒传》的中心故事了。
三、做好读书笔记,提高应有的阅读能力
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容易犯囫囵吞枣的错误,很少做读书笔记,读完就如过眼云烟“犹雨大海,不留痕迹”(清?章学诚)。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阅读量不少,收获甚微。因此,做好读书笔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有极大帮助的。
要求学生每人一本笔记本,努力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做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可将书报中的名言警句、谚语、俗语、要点、成语故事、关键性段落照抄下来,增强记忆。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烈士墓前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这段,应该启发学生摘抄在笔记本上,加强记忆,并反复体会其深刻内涵。
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做好摘抄的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将自己喜欢的语句圈点、勾画出来,同时以章节为单位,或长或短都可以,写下梗概提纲、简短书评等,有疑问、有异议或产生共鸣的地方,要进行质疑、批注或写下自己独到的感悟。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而且能提高学生深入揣摩研读文章的能力,加深对原著的进一步深入理解。
四、进行读书交流,感受传统的文化魅力
中职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根据这一特点,在读书的交流过程中,主要采取灵活的活动课,力求化简单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显,难易相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1)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以学生的读书笔记为基础,鼓励学生把名著带入课堂,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交流个人独到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发现自身阅读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完善阅读体验,从而提高名著的鉴赏能力。
(2)佳句佳作推荐,做好推荐工作。每次上课前抽出五分钟时间,按座位号由学生推荐一部名著和一句古诗文名句,并利用课间将之写在黑板右下角,加深学生记忆,引起阅读兴趣。
(3)诗歌、名段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朗诵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语感。组织学生通过仿读、分角色朗读、轮读、齐读来完成名著中精彩片段的欣赏。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背诵名著名段,加强学生感受优秀作品的语言感染力,进一步获得作品的思想精髓。
(4)开展讲故事比赛。经典名著中不少章节就是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如“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等。组织学生以6人为一个小组,先通过小组评比,然后推选出优胜者,代表小组进行班级里的比赛。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实现了读和说的相互促进。
(5)定量定向阅读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在1~2个月里,组织同组成员阅读同一本书,然后让每个学生在组里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交流阅读笔记,畅谈阅读心得与领悟,然后由小组推荐交流,有利于收到集体阅读的效果,加深印象,营造班级阅读的氛围。此外,要求学生将平时阅读名著时摘抄的精彩片段、名句箴言、诗歌等制作成手抄报,并进行评比,充分利用班级空白墙面定期张贴,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五、小结
文学名著是经典作品,作家在文学里投入了深沉炽热的情感,凝聚了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严肃的思考。“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相信只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质量,就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让读书成为学生的最爱,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阅读名著使学生与文本对话,能够体验作者深沉的情感、品味其奇妙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意义,从而形成相应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任 炳.加强名著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2012,(2).[2]张志诚.浅析中职生阅读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0,(27).[3]黄汉宗.唤醒阅读意识,提高名著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4,(73).(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职业中专学校)
第二篇:中职生课外阅读指导 黄(模版)
中职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能力,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先生也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中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但篇目有限,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必要的补充。
但农村中职学生的阅读现状堪忧。中职学生受到了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课外阅读的机会相对很少。
中职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农村,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一年到头从不读书看报,他们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课本内的知识就行,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因此很多学生家里几乎就没有课本以外的书籍。再加上放假和返校路途遥远,花费时间较多,在家中或多或少还要做些劳动,自由支配看书的时间也是少得可怜。
现在的社会环境也不利于阅读。大家都觉得电影电视已经很丰富了,方便快捷有趣。特别是手机的普及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他们的课余时间大大消耗在微信、QQ、游戏上。
中职学校的条件也很有限。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中职学校将不多的资金都投入到了实训实作上,对图书室、阅览室等设施设备不够重视,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再加上部分教师也还有偏见,觉得学好技能就可以了,不需要读那么多书。针对这些困难,中职语文教师更应该勇于担当,创造条件,为学生做有效的课外指导,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入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使课外阅读逐渐走向有序和高效。
一、激发热情,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强化剂,能调动内在潜力,所以要让很少有机会接触书籍的中职学生去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
班级中浓厚的阅读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教室布置一些手抄报、板报、墙报,张贴赞美阅读的标语,激发学生斗志。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会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还可巧借课文激趣。教学,不是教一篇课文,也不是教一册教科书,我们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如教学《出师表》时,可以适当谈到电视剧《三国》,电影《赤壁》,电影《见龙卸甲》等,分析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尤其是诸葛亮为何让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等,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还可以结合时政调动学生激情。莫言获诺贝尔奖了,他有哪些作品呢,可以去阅读;温总理又出书了,又可以阅读;当红偶像剧的原著是年轻的网络作家,他最喜欢阅读的古诗词可以阅读。这样,抓住学生的猎奇心理调动他的阅读激情。
二、科学指导,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主动想读了,方法不科学不行。教师首先要科学地开列书目。适合阅读的各类书籍浩如烟海,因此,推荐课外书是使课外阅读逐渐走向有序和高效的基础。一般说来,可以先推荐些常见的古诗词集、名人传记、中外文学名著,文学性知识性较强的杂志等。
不但要爱“读”,而且要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向学生介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不可或缺。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浏览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摘读法,即用摘抄文章有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
还要指导学生勤写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之间有多种对话。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出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这种思维常常只是混乱、粗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内化,“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否则,一切书籍的阅读、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所以要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过就要留下痕迹。具体可用摘录式、眉批式、提要式、心得体会式等。
三、提供条件,时间上和书籍上予以帮助。
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学生能够每天阅读。可以鼓励学生挤出零散时间,如饭后,睡前,每次五至十分钟阅读,再用五至十分钟记点笔记,摘录一些好词好句以及自己的体会等。教师也应大胆留出课堂时间,每周保证至少有一堂自由阅读课。假期是最集中最丰富的阅读时间,双休日和短假期可阅读那些章回体的,或故事情节独立性较强的作品,寒暑假可以精读文学名著。
通过各种渠道,扩大书籍的来源。班级要建立图书角。鼓励学生每人在教室固定位置专放一本书,教师也要参加,在班内互相传阅。这样,每位学生就至少有了好几十本书可供阅读。每年报刊征订的时候,教师要筛选一些适合订阅的报刊目录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订阅。同时要根据农村中职学生的经济状况,建议他们几个人合订一份报纸和杂志,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化最少的钱读最多的书。
此外,还要尽量争取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场镇、县城文化馆,拓宽学生阅读途径。
四、总结交流,让阅读成为学生终身的习惯。
同学之间的交流是最直接最贴近的思想传递,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可以使同龄人之间取长补短,教师可以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交流。形式可以多样,交换阅读笔记、推荐优秀书籍、征文、演讲等等,教师要及时评价肯定,对其中的优秀者给予奖励,以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总之,中职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靠一时的热情就可取得效果的,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四川省射洪县高级职业中学
黄立慧
第三篇: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的一点尝试
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的一点尝试
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名著是与文学大师对话,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如何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由兴趣有效率地阅读呢?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人因时而异,制定阅读计划
1.据实践的长短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相应的阅读内容。平时时间零碎,可读一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寒暑假可读那些长篇名著。
2.根据学段要求推荐不同书目。七年级的学生,可阅读《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格列佛游记》《童年》等。到了八、九年级,学生的思想和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推荐阅读结构复杂、内容较深的名著,如《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名人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简•爱》等等。
3.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阅读,逐步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
二.指导阅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1.保持良好的读书心态。读书的关键是自己不应盲目、无计划的读,应静下心来阅读,读名著需联系时代背景,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还要精心的揣摩原文,理解作品主题内容,要想做到这些,就得真正的读进去,必须有一个沉静的心态。
2.掌握阅读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等,学会
精读与略读。对精读的作品,可采用圈点批注,摘抄,评析等,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略读的作品大略了解基本内容即可。
3.坚持做读书笔记。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段落、情节梗概、人物细节、内容赏析等,可写成读后感,谈谈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对主题的理解,对作品的感悟等。这样引导学生在摘抄的时候关注思考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也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
4定时交流阅读心得。利用课前几分钟或阅读课进行交流,也可采用宣传栏、办报形式交流,方法不一,只有读有所得就行。
三.研读课本中的名著节选,指导好学生课外阅读
凡选自名著的文本,都要重点学习研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调动引发学生兴趣。比如学了《丑小鸭》,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教了《荒岛余生》就可以推荐《鲁滨孙漂流记》学了《智取生辰纲》推荐《水浒传》,如此等等拓展到整部原著的阅读。新教材中,每册都附有“名著推荐与阅读”,推荐的都是经典性著作,并设计有相应的阅读指导。教师如能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和价值,而且能感悟到名著阅读与欣赏的方法,以课内指导课外。
第四篇:如何做好中职生就业前指导
如何做好中职生就业前的指导工作
段 青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就业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中职生面临着重大的人生课题,但由于没出校门的中职生对社会了解甚少,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就业前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意识与向往,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升学观、职业观、就业观,学会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方向,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人志愿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适应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独立工作者的身份转变。
【关 键 词】:中职生、就业、就业指导、就业观念、职业定位
一、掌握学生就业前的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中职生中约有70~80%的学生来自农村,就业观念滞后,认为拥有中专学历就可以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就可以留在城市里工作,另一方面,中职生年龄偏小,还没有接触社会,只是靠报纸、书刊和道听途说等间接方式了解社会,因此,中专毕业生在就业前往往比较容易出现好高骛远、目标不明确、自卑、依赖思想过重等情况。指导教师应关心中职生就业前的思想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心态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走出就业心态的误区。对于学生好高骛远的择业心态,教师应分析现在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转变旧观念,让他们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
要,并且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对于就业目标不明确的学生,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找到适合学生特点的工作类型,鼓励学生去争取;对于自卑的学生,教师应帮助他们找到心结所在,指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选择一些专业知识要求不高的工作;对于学生过于依赖学校和亲朋好友帮他找工作的心态,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了解学生心态的基础上,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就业形势严峻,中职生的学历在市场上没有就业优势,但中职生有年轻、适应能力强、精力旺盛、学技能快的优势。因此,中职生的就业观念要坚持务实态度,起点不一定太高,先就业后择业,从低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用技术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干,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职业指导与德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与本班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学生情况,在学生中影响力最大。学校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通过系列班会和日常德育渗透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班主任可把职业指导分为引导阶段和落实巩固阶段,指导学生在引导落实巩固阶段阶段初步形成职业理想,了解各具体职业的特点及社会需求,形成职业意向;要求学生在落实巩固阶段有明确的职业意向,能够积极主动,并在学习中逐步培养创新、创造能力,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学习实践相结合。
职业指导以德育工作为前提,则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优秀人才;德育工作以职业指导为载体,则能克服以往理想教育中的空洞、脱离实际的弊端,使德育工作具体化,增强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因此,班主任要在日常德育渗透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培养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中职生。
三、指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职业定位
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就业教育,每年总有一部分中等职校毕业生在择业时比较盲目,过高地估计自己,往往只是根据兴趣、爱好、工种技术含量高、待遇理想等来选择职业,并带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因此面试的成功率较低,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情况、外在形象、处事能力、性格、爱好等,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定位,客观分析自己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所在,帮助学生学会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方向,认识自己是“技能型”人才还是“服务型”人才,适合去做什么样的工作。比如学生甲想将来去大商场卖品牌服饰,教师可鼓励他从多种多渠道(如自己去考察,通过网络,通过商场工作人员等)去了解一些大商场的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了解他心仪的品牌服饰的定位(如该品牌服饰针对的是哪个年龄段的人,该品牌服饰有什么特色,是职业装还是休闲装等)。这样,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该做什么工作、处在什么位置比较明确,消除盲目性,提高了就业成功率。
四、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而中职生凭借着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实用性的优势,能赢得广泛的就业市场。
理论学习是强调传授给学生的普通文化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社交、职业道德、责任感和组织纪律等等;实践是强调传授学生专业技能,既能为学生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为学生毕业后的谋生提供帮助。中职生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与众多的大专生、本科生竞争,就必须突出中技生的特点,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为了让学生顺利就业,专业课教师应了解企业的基本流程和相关的技能操作,使学生掌握相关技能,让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更有方向性、有目的性,拉小企业要求和学校教育的差距,使学生将来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和要求。
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都很重要,应相互贯穿,相互作用,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能更快学习到技能,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五、开展校园活动,为学生就业做准备
学校可利用板报宣传,召开模拟招聘会,模拟就业环境,请优秀毕业生来校做报告,请专业教师开就业指导课等模式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就业的气氛。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招聘会了解在参加招聘会之前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注意什么细节,招聘人员一般会问哪些问题,如何应对招聘官的提问;通过模拟就业环境,优秀毕业生的现身说法了解企业对员
工的要求,懂得不是什么一开始就会一帆风顺的,只要付出辛苦和努力,就会有回报的。在这些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主观能动性、受挫能力口才和礼仪规范。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应在了解学生就业心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端正就业观念,德育教育和就业指导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学好本专业的课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努力做到一专多能。相信中职生在正确的就业指导下,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找到自己的定位,为日后就业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敏香 论对中专生进行就业前指导的必要性 就业大市场 20032、潘桂珍浅谈做好中专生就业指导工作 联教论坛 2002年20期;303、蔡忠福论当前中专生的择业和就业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21期
4、刘娟湖南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第五篇: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一段的文字,2.要求学生能复述自己所喜爱的《水浒传》中的人物及故事;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让自己与大师完成心与心的交流,从中有所感悟、收获。当然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也很重要。
二、教学步骤
(一)阅读方法
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初步对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大致内容做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2.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整体把握内容,精彩部分和难点精读,从中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人物的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写作顺序及从中感悟到得人生哲理等等。
3.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写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4.借助工具书及相关参考资料扩展视野。
(二)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一段《水浒传》中的文字——《智取生辰纲》选段 1.《水浒传》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让我们读过之后仍回味无穷,请欣赏《智取生辰纲》中一段精彩的片段。
2.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字典阅读文字
3.学生复述《水浒传》中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人物,这些人物长得什么样,你还记得吗?(或者使用什么样的兵器)教师引导学抓住书中的有关文字描写来回答。
说说你在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三)合作交流
1.再读《智取生辰纲》,找出文中的人物的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来
2.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中,你看出杨志是个怎样的人?吴用是个怎样的人?老虞侯又是个怎样的人呢?你是从哪句话读出来的?
3.把文中你觉得优美的词、句、段下来,写点批注、心得等,并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
三、学以致用
1.运用今天所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三国演义》,并做好读书笔记
2.练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