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5篇)

时间:2019-05-15 02:2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

1.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方法:

案例分析是进行思维方法和能力的综合训练,看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所给材料进行 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但案例分析可以总结一些基本的思路。

我们在课程学习中的案例分析基本思路,大致如下:当我们面对一则案例或者案例 材料: 首先要仔细阅读它,如果考试的时候,建议不要着急回答,首先要弄清楚题目 的要求是什么,同时平心静气认真把案例材料看上两遍。第二步,要重点清理一下事 实情节,特别是包含着一些可以讨论教育思想问题,又与题目要求直接相关的那些关键 性的事实或情节。第三步,尝试回答,即将你认为重要的事实或情节,拿来与自己原 有的经验和认识相对照比较,再结合书上讲的一些理论认识观点,尝试得出问题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第四步,在心中简单描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过的理 论观点或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形成对此案例或案例材料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看法: 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3.字数不少于300字。最后,对你的思路进行文字加工,写出符合逻辑的一个完整的表述。当然答题能够联系实际,有自己明确的结论性的认识,也是有益的。

从上述过程看,做案例分析是一个有点技术性的工作,需要平时的训练,不能操之 过急,平时在训练时,就应该按照要求做。好在我们不应该对大家一下子要求太高,即 使考试,也不会超出书上所提供的材料的范围。但我们课程总的是要求运用案例学习方 法的,所以大家应明白无论考试如何要求,我们都要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将学习引向深 入。

附:《现代教育原理》试卷案例分析,实例分析(16分)

要求: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 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评分标准:

1.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00字以上,酌情给分;

2.不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观点明确,论证、分析薄弱,文字在300字以上,扣5-8分;

3.不足300字,在可得分数中扣3分。

1、小李失学谁之罪

小李,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曾留级,原在城北小学读书。暑假,小李家因 城市规划拆迁至实验小学附近,全家户口随即由公安局统一迁到实验小学学区范围内。放假时,城北小学教导处将转学证开给小李。开学时,小李在父母陪同下满心欢喜来到 实验小学教导处办理插班手续。实验小学在县城内声誉极高,学额爆满,教导主任以无 法接纳为由将小李拒之门外。小李回到城北小学,城北也不予以接收,理由是户口不在 城北小学学区,转学证已开出,学籍已不在保留。开学已三天,两所学校推来推去。小 李父母到当地教育局反映,教育局找实验小学领导,该校领导两手一摊说,上级规定每 班不得超过45人,先已经60人,再收无法安排课桌,也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教育局 找城北小学,城北小学振振有词:《义务教育法》规定“就近入学”,实验小学没理由不收。一个星期过去了,小李还没有学上,这是谁的过错?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采取什么措施?

答题思路: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多年后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一种令人遗憾的事情。

2.)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实验小学应接受小李入学,该校

以名额爆满为由拒绝接收是不对的,既然每班已超过60人,已经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难道多收一个孩子就达到极限了?因为孩子是差生就将其拒之门外,合情但悖理。

3.)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教育局、学校和学生家长坐下来,冷静商量解决的对策。作为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知晓,孩子的可塑性是极大的,孩子成绩不好,有自身 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因此将正在接受义务教育 的孩子拒之门外。二是如果商谈解决不了问题,可用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自上而下地予 以解决。当然这不是一个好办法。

2.2、某地四名初三女学生,相约服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重度昏迷成植物人,另一名经抢救脱险后休学在家。学生为什么想自杀?原来是在初三期中考试后,学校进行全年级大排队,张榜公布成绩,并又重新调整座位。结果四个孩子被调整到最后一排。这样,孩子们就给父母写了一份遗书,说我们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没脸见你们。他们还给班主任老师也写了一封信,说某某老师,我们自杀不怪你,怪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领导、校长追究你的话,你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

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从素质教育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

1)这种悲剧对应试教育无奈、无助的消极的反抗,着实令人扼腕、痛心。如果继 续实施应试教育,这不会是最后的一例。

2)这是教育的失败,因为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培养人是为了人的发展,适应社 会的需要和发展。但应试教育异化了人的发展进程,只以分数衡量人、评价学生,当成 绩不理想时,则万念俱灰,这实在有违教育的初衷。

3)教育必须改革,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因为素 质教育注重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的孩子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是个体的精神和能力,即使考试不理想,还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强项,以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 的发展。

4)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就在我们黄石地区,几所好的中学依然 在根据考试分数分派坐位,老师理直气壮,家长惟命是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盼来素质 教育的春天?这种状况还恐怕不是湖北省、黄石市的专利,在全国不知多少。可话又说 回来,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也只有应试的分数又一定的公平性。

3.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 最强的。调查同时显示,中国的中学生在学校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每周307分钟,而 其他国家孩子学数学的时间仅为217分钟。令人痛心的是,中国学生为这个“计算能力 世界第一”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还牺牲了孩子的创造力。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在所 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 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

读了这一案例,你有什么感触?请从素质教育的重点来分析。

答题思路:

1)读罢此案例,心中唏嘘不止。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用牺牲我们孩子宝贵的童年 和珍贵的创造力资源换来“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值得吗?

2)我们的先人曾放言“人是最可宝贵的”,人所宝贵的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等资源,尤其是孩子,他预示着聪慧、年轻、美好和创造力及发展前景,但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 一”葬送了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资源,是一种超值的付出,无论怎样算计都是不经 济的。

3)救救我们的孩子,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保 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把他们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还其欢乐、愉快的童年,还其游戏、歌唱、跑跳的童年。

4.)当我们还未找到更好的开发儿童智力资源的时候,如果只是应试教育――仅仅 记忆力得到运用的话,不如先对资源进行保护。不需要去争徒有虚名的什么“世界第一”。

4.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素质教育的涵义是什么?

答题思路:

1)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均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

2)应该澄清的几个概念:

①素质与特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特长是一种或几种技能和能力,而素质是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个方面的品质或条件。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德到全面、和谐、充分、主动德发展,为其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三者之间有联系,能够互相促进。但不能一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特长,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素质,有选择地学习特长,这就要注意平素多观察孩子,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发展孩子的特长,否则,不仅无益,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②素质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从概念上讲,课堂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他们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教育原则,就是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应当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如果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则会混淆视听,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知所终。目前,这种情况在基础教育中是普遍现象,教师、家长均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现在孩子们累,就是既要应付应试教育的课业负担,又要承担素质教育的活动负担,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学校、家庭协调压制孩子,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③关于“合格”的认识。这里老师讲的合格,实际是指的考试“合格”,是一个狭窄的概念。作为素质教育的“合格”,是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人格发展上。“合格”加特长,只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

④案例列举的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下渴望素质教育的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但愿这一过程缩短一点,尽快上升到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是我们的孩子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

5.这些孩子真是傻子吗?

今年秋季开学不久,类似学校通知新生家长为孩子做“智育测验”的事件时有发生。家住老西门附近的一位刘姓家长反映:她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并有外祖父母领管,因为女儿未经过托儿所和幼儿园,刚进校后,对学校生活感到既新鲜有陌生,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好奇感,加上女儿生性文静,不喜欢和同学说话和玩,班主任老师见她整日闷声不响,就对家长说:“我看你女儿脑子不灵活,有些傻,你最好带她去做一次测试。” 这些孩子傻吗?请用人的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P176-

答题要点:

1)为人师者,下此结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草率行为。

2)人的发展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案例中的小女孩主要是因为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比较内向,加上环境不熟悉,教师如果仅凭孩子“整日闷声不响”,就断定孩子傻,完全不科学。

3)通过“智力测验”并不能完全断定一个人的智慧,还需要一定的医学鉴定。作为教师或学校,想以此判断孩子的优劣,是不科学的,毕竟,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的智力是呈正向分布的,智障儿童和天才儿童都是极少数,多数人是正常状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6.人的智慧80%决定于训练,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

答题思路:

1)这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过于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在人的发展中,遗传的作用不可否认,为个体的成长提供了可能,对于某些有 特殊的素质的人的发展可能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就如我们所说的“天赋”,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不能过于夸大。

3)人的发展除了遗传,还有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后天的教育,在人的发展

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人类科学家对“狼孩”所做的努力可以说明。

4)这种错误的认识为“血统论”、“宿命论”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不可取的。

7.一位教师对学生插话的处理

上午第二节课,我正在讲《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关于柔石“颇有点迂”这句话时,刚

提到那个“迂”字,课代表就站起来问:“老师,这个“迂”是什么意思?是说柔石“先进”还是“落后”?”这一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课堂上立刻热闹起来,我觉得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这个机会,让学生争论一下。A说“字典上说得“迂”就是“迂腐”,是指人的言谈、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显然,柔石的思想有点落后。”B说:“我不同意,柔石是共产党员,对革命忠诚,不怕牺牲,怎么能说他落后呢?”C说,“我觉得“迂” 只是他的性格,不是他的思想,更不是他的生活态度,作者写他的“迂”不是贬低的意思,而是……”D插话道:“而是赞扬他,这才符合作者的本意。”E说:“我想,我们要扩大点眼界来看柔石的“迂”,联系方孝孺的被杀,不难想到柔石的硬气和忠诚。后来写他和作者一起走路时,吃力地“简直是扶住我”怕作者被汽车或电车撞死,这不是有点“迂”吗?他实在太善良,对朋友也实在忠诚,反而让人觉得他“迂”得可爱。”(笑声)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如同掀起一阵旋风,每个人都被卷入了。我看到同学们充满热望得眼光和专注得神情,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作了小结……在习兴奋、愉悦得气氛中,下课铃响了。

一位教师对学生好奇心的处理,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大家说得目瞪口呆。以后,再有什么问题也不敢问了。

阅读了上述两个案例,请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谈谈你的想法。

答题思路:

1)这两个案例是两种教学方法、两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对照。

2)第一个案例中的教师采取因势利导的方式,按照学生的思路适时地将学生的学习引入纵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思考,然后教师给予点评。这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很灵活,有引导,有讨论,有小结,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采取了探究式、质疑式、探讨式的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体现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完美结合,相信这节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同上个案例中的教师完全不同,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漠视、嘲讽,完全按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许学生参与,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原则,不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急需改革。

8.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75.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灌输-接受的水平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还是听讲-联系-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学习体验是衡量教学方式优劣的“试金石”。35.8%的小学生、28.2%的中学生反映课堂上经常是教师讲、学生听;38.8%的小学生、7.9%的中学生反映接受上课经常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如果再加上“有时”、“偶尔”,则比例分别高达88.1%、89.9%、94.4%、70.5%。

从以上调查来看,你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

答题思路:

1)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改革,而且是急需改革。

2)改革的方式,我认为:

第一,当务之急的改革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革,如果思想观念不改革,无论再谈什么,都是酒瓶装新酒,无补于事。急需改革的观念有:平等的学生观、互动教学观、自主性学习观、探究式学习观等。

第二,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启发式教学。

第三,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体验相结合。

第四,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媒体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第五,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改革,改过去我说你做为引导、启发,提供学习支持。

9.优点单

年轻的初中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人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它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些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得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若干年后,海伦与这个班的学生一起参加本班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学生马克的葬礼,死者的父亲从其一位遗物中拿出一张曾经打开、折合过许多次的两张笔记本纸,海伦一眼认出了这是马克的“优点单”!这时,其它同学也都从自己的贴身口袋中拿出了自己的“优点单”。大家说:我们都保留着这份“优点单”,随时随地带着它。它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让我们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

答题思路:

1)海伦是一位聪明、智慧而又有爱心的老师,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是教育的独创。

2)海伦老师的方法符合心理指导的原则。是以全体学生(包括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对象,关注他们的现在与未来发展,若干年后的事实说明海伦的教育达到目的。

3.3)海伦老师是从人格发展方面对学生进行认知启发和调控的,让学生们通过“优点单”,重新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悦纳自己,从而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改变了 他们的人生,提高了学习与生活的质量。

10.“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它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本不想当差生,也 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地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 说不清楚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 的高兴劲就别提了。心想这回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 到脚,心理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 翻不了身了吗?

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

要点:

1)读罢这则自述,我感到一阵心酸。学生尤其时差生,其进步是何其艰难。成绩 不好,当然抬不起头,可发奋取得了好成绩,依然不能改变老师的固有看法。我们的师生关系的确需要清理。教师的观念转变很重要。

2)从上述自述看,问题不在学生,而是在教师,教师要反省自己的学生观。学生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理应得到老师的帮助、支持和鼓励,然而得到却是羞辱。当学生发奋获取好成绩时,理应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然而得到的是教师的怀疑,这严重的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原则。首先,教师要反省自己的学生观和教育方法。

2)该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心理指导。主要是在学习方面,教师应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使其在学习上获得动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克服障碍,进行有效的学习。其次,是在人格方面,应和教师沟通,争取老师的理解,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信心。

11.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关于爱子亚瑟的一段祈祷词:

主啊,教导我儿子在软弱时能够坚强不屈,在惧怕时能够勇敢自持,在诚实的失 败中毫不气馁,在光明的胜利中仍能保持谦逊温和。教导我儿子笃实力行而不从事空想:使他认识你――同时也认识自己,这才是一切知识的开端。我祈求你,不要将他引上逸乐之途,而将他置于困难及挑战的磨练与刺激之下。使他学着在风暴中站立起来,而又由此学着同情那些跌到的人。求你让他又一颗纯洁的心,有一个高尚的目标,在学习指挥别人之前,先学会自制;在迈向未来之时,而不遗忘过去。

主啊,在他有了这些美德之后,我还要祈求付与他幽默感,以免他过分严肃;赐给他谦虚,才能使他永远地记着真正的伟大是单纯,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真正的力量是温和。

然后,作为父亲的我,才敢轻声地说,我总算这辈子没白活。

阿门!

请从这段祈祷词中总结心理健康的一些要点。

答题思路:

1)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目前在教育学界、心理学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据统计,大约有十类七十五条之多。比较概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预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补充内容)

2)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麦克阿瑟将军对儿子的发展寄予的厚望。和我们中国的父母不同,我们重视的只是孩子的智力,表现在关注孩子的学习上,甚至只要学习好,就认为什么都好,“一俊遮百丑”,掩饰了人的更重要的一面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和发展。而将军重视的是孩子的人格发展,希望孩子有能力,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健全。对照上述心理健康的内容,可以看到将军希望儿子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4.3)这个案例发人深省,应引起为人父母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12.旷课去网吧,9天不回家

王小奇是重庆渝北区某中学初一学生,上小学五年级时就迷上了网络游戏。今年五月2日,王小奇第五次离家出走,父母亲朋四处寻找,直到5月10日,才在一家网吧里找到已经神经恍惚的他。5月19日,王小奇再次离家出走,3天后还是在另一家网吧找到他。从此以后,王小奇被无奈的父母关在了家里,其父母也在家里陪他自学。

王小奇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喜欢玩一种名叫“传奇”网络武侠游戏。他不无得意地说“我已经打到20多段,算高手了”。他每次离家不归,都是因为在网吧着了迷,没日没夜地玩游戏,父母、学校都忘到九霄云外。在网吧,他每天只吃一顿饭,肚子太饿,就喝水充饥,困了,就睡在椅子上,没钱了。看别人打游戏也是整天整夜。据王小奇的班主任陈老师介绍,王小奇以前成绩还不错,但由于沉溺于游戏,成绩很快直线下降。陈老师说,她平常苦口婆心给学生讲很多道理和案例,但班上旷课到网吧去玩的学生还是很多,离家出走的夜不止王小奇一个。“我们在学校能管住学生,但管不住网吧。“陈老师夜显得

很激愤。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一项统计表明,18岁以下的网民占我国上网人数的15.1%。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占23%,是所有职业中比例最高的群体。去年12月27日晚,广西河池市十多位人大代表对全市61家网吧暗访后统计,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

占网吧总人数的57.3%。

阅读上述案例,请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种教育力量如何整合,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

1)本案例反映的情况是一个值得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小的方面看,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个体的发展。

2)本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三种力量结合的重要性。

3)本案例应着重从社会教育的角度阐述,作为政府应采取强硬的措施,以减少上述现象,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作为经营者,应自觉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合法经营,关注自己的良知,关注未成年人的活动范围,尽量不与之相悖。社会应开展多种有益的教育活动方式,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吸引学生参加,为其成长创造条件。

4)家庭教育应注意方式方法,让孩子的学习、人格同步成长。

13.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对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评价内容方面学校比较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一般用分数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家长,但是孩子在品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教师向家长反馈的很少。35.5%的家长认为学校很少有这方面的反馈,26.1%的家长认为这方面的反馈不如学习成绩反馈多。但18.2%的家长认为,教师很少说孩子的优点。而从学生的调查结果看,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只有1/4多一点的小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一般看他的优点多,中学生比例更低,只有1/10多一点;在班级中,不受教师喜欢的学生大有人在。

对上述调查的结果,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

1)从对学生的评价看,应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成绩,而且要综

合评价学生的品德、能力、人格等。

2)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好,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决不能只看成绩,搞“一俊遮百丑”,有的时候,仅仅成绩好,并不代表其它的素质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应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关注全面。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教育中应注意方式和方法,协调配合,不可把家庭变成“付学校”,二者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都是不一样的。这一

点尤其引起重视。

4)可以参考前面的“麦克阿瑟将军的祈祷词”和上述案例。

14.这孩子该不该退学

时间:2001年4月25日

致电人:李女士夫妇

事由:学校以孩子不是一般的淘气,帮助无数次,但均无效果,并危及其他同学为借口责令我们孩子必须退学,尽管我们夫妻俩多次请求学校给孩子一个机会。我们认为,孩子表现不好与学校教育有关,不应该让孩子意退了之,毕竟孩子只有13岁,才上初一。

5.请从依法施教的理念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

1)孩子不应退学,因为,他只上初一,还处于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责令孩子退

学是不明智的违法行为。

2)所违法令有:国际上的,1989年11月20日的《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学校应无条件让该学生复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教育学生,使之有所长进。

4)学校、家庭应密切配合,帮助孩子从各方面有所进步。

15.批评、惩罚与爱心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78.5%的教师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但与此同时,50.2%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存在着教师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并有38.6%的教师认为“教师经常批评、惩罚学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虽然反映教师经常发脾气的小学生、中学生的比例分别只有7.3%和9.8%,但是反映教师不发脾气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比例也只有20.6%和13.4%,也就是说有79.4%的小学生和86.6%的中学生认为教师在他们面前发脾气,只是“经常”、“有时”、“偶尔”之间的程度不同而已。

对以上调查的结果你有什么感触?请用当代学生观的理念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

1)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处于冲突之中,他们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但实际是“存在着教师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且这样非理性的做法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新型学生观的历程

将是长期的、痛苦的。

2)教师们应意识到批评、惩罚≠爱心。爱心的表现是前面说讲的海伦老师的“优点单”、麦克阿瑟将军的祈祷词,爱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而惩罚会导致不良人格和个性的发展,等他们成人后,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3)学生对此是不满意的,只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并对此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也正是教

师改变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4)教师应树立的当代学生观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发展性的理念;依法施教的理念;自我教育的理念。

16.美国初一学生的一节数学课。教师的教学步骤是: 1.写出三组例题: 3×3 =(9)8×8 =(64)11×11 =(121)2×4 =(8)7×9 =(63)10×12 =(120)(以上可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如果 25×25 = 625 那么 24×26 = ?(624)

3.你发现了什么,举例说明。

4.用语言表述你的发现。

5.用数字符号表示。n 2 =(n—1)×(n + 1)+ 1

6.学生自己证明。

用有关教学理论分析以上案例,说明本案例中教师教学的特点,教师为什么这样做?结

合自己的教学你有何想法?

答题要点:

1.本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把教学目标简单地放在解题和运算上,而是针对一个问题进行

讨论。

2.这个问题通过教师的例题和教学步骤进行引导,“由学生自己发现应得的结论3.本案例

注意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分析中应依据相关的教学理论,如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

6.17.一次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中填写成语。有一条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一位女生写的是“齐心协力”,老师判错,因为答案是“同心协力”。还有一条是“刻画描摹的非常逼真”,这位女生填了“栩栩如生”,老师也判错,因为答案

是“惟妙惟肖”。

你是如何认识以上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根据教育评价改革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你对学生评价的理解和建议。(要有自己的分析、说明,不少于300字)

答题要点:

1.依据现代评价观,在此案例中不应该只认定单一的所谓标准答案,因此教师的做法是

不对的。

2.依据现代评价观分析此案例,说明教师做法为什么不对。

3.说明现代教育评价观的主要观点。

18.美国一中学在学习有关“经济萧条”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在教室的屏幕上放映1933年银行提款浪潮的幻灯。同时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1.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2.人们在干什么?3.他们为什么这样?4.你认为这些照片是什么时候拍摄的?5.大萧条时银行倒闭可能对国家有什么影响?随着讨论的展开,教师补充一些历史知识,使大家了解当时上千家银行倒闭,以及由此造成的千家万户分文皆无的灾难性后果。接着教师让学生扮演到银行的去款人,并以记者身份对学生进行采访。问:1.你们在这干什么?2.你认为能从银行提出款吗?3.如果提不出来,你将怎么办?4.解决这一问题可能采取的措施

7.请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分析以上案例。

答题要点:

1.简要说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2.本案例不是以被动的教师讲授为中心,而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所学习的“历史环境”之中,亲身感受和体验。

3.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 进行富有刺激性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在教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的互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体会、思考,建构起自己关于经济崩溃的知识结构。

4.本案例注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双边活动:

老师问:“邱少云身上是怎么烧着的?” 学生答:“敌人打出的燃烧弹烧着的。” 老师又问:“邱少云身后有什么?”

学生答:“有一条水沟。”

老师再问:“邱少云跳进水沟里没有?”

学生答:“没有。”

老师接着问:“邱少云最后怎么样?”

学生答:“牺牲了。”

有人认为这是启发式教学,你认为是吗?为什么?请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⑴我认为这种方式不是启发式教学。

⑵启发式教学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地能力。这是教学方法地指导思想。

⑶从实例来看,老师只是就课本内容与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问答,只是回答的一个已知的事实,并没有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故称不上启发式教学。

20.前不久,我在xx小学见到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

你的感触是什么?请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要点:

⑴这是一个令人痛心、遗憾的场景,这位教师的行为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

面发展”的义务。

⑶从这位教师的行为看,表面上是对学生成绩不好的处罚,实际上是对学生心灵的摧残,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不仅没有达到教育的目,而且对孩子的终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其他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一是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任意伤害学生,使学生怕;二是对教师的行为不耻,造成厌学,对老师恨。

像这位教师这样的行为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少,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十分重要。

21.为了检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市教委检查组上午8时前来到了xx学校。检查组长向该校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的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你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⑴我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失偏颇。

⑵该校领导对两个问题没弄清楚,一是对素质教育不理解。素质教育一般来说包括六大方面,即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这位校长对此毫无了解,可想该校怎么开展素质教育的。二是这位校长把课外活动与素质教育的概念搞混淆了,二者是有区别的。

22.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

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你认为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⑴说明遗传的因数是不容忽视的。代代相传的生物质体――音乐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和良好的音乐思维等,为这个家族音乐家辈出奠定了物质的基础。

⑵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为音乐家的成长提供了温床。可以想见家族的音乐氛围、文化熏陶

对后辈的影响,才使的后代人才辈出。

案例分析

1、[案例]“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2、[案例]“不是果敢,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3、[案例]“黄山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参考答案]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形成。

4、[案例]“老师,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它动物的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第二天,学生就围住她汇报作业的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问题:请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我们按课改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5..[案例]“坐下”三例

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参考答案]: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

第三种方式最好。

6、[案例]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7、[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8、[案例]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

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 与人文色彩。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9、[案例]老师,让我们自己来

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

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 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作一个智能人,开发潜能,追求独特。

10、[案例]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成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

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拒之门外。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的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

问题: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呢?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导学生重新修改采访计划。

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假设了研究成功的方案时,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胜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遭遇挫折时,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反思、去体味,才能让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折中起飞。

11、[案例]广播操比赛

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之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

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举行比赛,肯定有一个班是冠军,至于是哪个班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纯粹是一次机遇。从动员比赛到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获胜后怎么教育?失败后怎么教育?

12、[案例]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学生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行他去听。

13、[案例]一位学生档案袋中的老师评语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

[参考答案]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14、[案例]欣赏“每一个”学生

--刺丛中也有花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李刚说得对。仙人掌声虽然浑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的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蠃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问题:(1)读了《刺中有花》一文,你能否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

(2)您认为对个别学生的转化,应从哪能方面着手?

[参考答案](1)同样面对仙人掌上的刺与花,有的同学只看到刺,有的同学刺与花都有看到了,但因为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而李刚却有着于众不同的认识,能带着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刺丛中的花,应该说他的认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启发的。他便使教师认识到面对仙人掌刺中的花,首先应该去发现它,其次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辩证地去看待刺与花。其实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样,去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且不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处。学生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个别学生教育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个别学生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树立起自信心。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走近人们,喜欢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要引导周围的同学一起关心他。然后发掘闪光点,放大闪光点,让激励唤起自信,进而培植闪光点,教育中要注意谈话艺术。其次,要重视个别学生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过。最后要抓住反复点,促其飞跃。

15、[案例]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 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即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第二是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第三是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不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化成给学生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16、[案例]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 ”,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孩子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的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

问题: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走出失误来看失误,有两点启示:首先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要知道一名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其次,要想真正出精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

17、[案例]《请善待学生的评价》

1998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栏目。成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的对学生一顿痛骂。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一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

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我们在埋怨学生不通人情时,是否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不通人情?我们在埋怨学生素质低时,我们为什么不想一下自己的素质。

再说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远不是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所能比拟的。每一位教师在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

18、[案例]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

19.[案例]成功解决学生冲突事件

一天中午,六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Z和学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刚才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象恨不得把对方约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俩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成功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原因。

[参考答案]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

1、解决问题的速度快;

2、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

3、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以往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辩出个谁对谁错来,孰不知这样一来,教师自身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进了冲突的漩涡,学生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不从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去考虑,因此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往往还会越搞越复杂,既影响教师的教育威望又牵扯了教师很多的精力。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发生。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观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20、[案例]一次关于作业的讨论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 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

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答案]一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二是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的计划、调整、优化已有的知识。三是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四是在实践中能不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

21.[案例]“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透过这份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22、[案例]绿色的启示

为了提高作业批改的反馈效果,我问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来批改你们的作业?红色代表火焰和热烈,黄色代表宝贵和权力,黑色代表刚、坚强,蓝色代表大海、希望,绿色代表自然、生命„„”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绿色!”“老师,你用绿色给我们批改作业吧!”“好!就这样决定了。那么,在作业批改中,你们喜不喜欢用打叉的符号?”“最好不用!”于是,在高中三年中,我一直坚持用绿色来批改作业、改考卷。在批改中,我不用叉号,改用“?”和批语。绿色的批语起了不小的激励作用,同学们非常喜欢我批改的作业,学习的反馈效应很好。同学们不仅纠错能力得到了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问题:这个案例中教师教育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参考答案:要改变只让学生适应教育、适应教师的状况,要努力造就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情境和氛围。为学生服务,是教师应该尽到的责任 论述题

1、论述社会主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基本内容。

2、怎样理解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

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试述如何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学生。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双重效应?

5、当代教师荣辱观“八荣八耻”主要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3.有人说:“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是学校领导的事情,教师是从事教学的,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

这种认识对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⑴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认识不对。

⑵教师应该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因为教育学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及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为教师提供了必备的教育理论素养,如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能自觉地以教育规律指导自己的工作。

⑶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既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又影响到教师职业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不能视之为与己无关的事情。

24.有些教师要求迟到的学生先喊“报告”,待讲课教师允许后从前门进去,说明迟到理由……经教师同意后方能入座;有些教师怕影响多数同学听课,将迟到学生一律关在教室外,待讲完课才让进入教室;还有的教师允许迟到的学生进入教室,但都在教室里罚站很久。

你认为这几种做法如何?应如何正确对待?

答题要点:

⑴我认为这几种做法均不妥。

⑵理由是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行为即使有某些不当之处,也是可以谅解的,而不是教师借以处罚学生的借口。案例中的几种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伤害了孩子,是对孩子的变相惩罚。

⑶我认为较平和的做法是,教师在不中止教学的情况下,目示孩子到坐位上,使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对于经常迟到的孩子,可以了解情况后再做思想工作,或者请家长配合。对于习惯不好的学生,只能期待,毕竟教育不是万能的。

25.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可呆!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点分析。

要点:

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反思。长期以来,狭隘的教育教学导致了学生思维定势的形成,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使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没有思维能力。美国曾有这么一则案例。一个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说:天鹅的形状象2。孩子回家告诉了母亲。这位母亲向州法院起 诉了该幼儿园,诉由就是这种教法限制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如果老师没有说天鹅的形状象“2”,我的孩子可以把天鹅想象成别的什么。结果是这位母亲胜诉。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师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引导孩子“怎么想”。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只能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状况下得到充分发展。在我国目前教育状况下,教师和家长要考虑的恐怕是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潜能,切莫随意“开发”孩子的智力,在你没找着好的办法前。

26.“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中,从学生答卷反映的情况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有12.3%的学生首先想到教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学生找老师说。而从教师答卷调查结果看,却有90.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所有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交朋友。而当调查问到“有人认为,对学生适当体罚是必要的”,居然有53%教师“可以理解”,认为“确有一定效果。”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要点:

(1)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臣属关系,教师有与“天地君亲”并立的地位。常听许多家长讲(教师也是这样认为):老师的话是圣旨。在这种关系下,教师对学生前途有着类似于“生杀予夺”的权利,学生对教师只有“敬”“畏”,即使心里不服,也不敢逾越。所以问卷中才有如此反映。

(2)新时期师生关系理应有转变,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师尊”而为“互尊”,教师应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意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是平等的关系,教学中应平等对话交往。至于能否成为朋友关系,要看双方的情感需要和培养,当然,那种关系是一种境界,真的达到非平常力所能为。

27.有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回答时,他又不会。老师课下和这位同学聊天,问他原因,该生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傻,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时我总举手,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和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该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并好好地表扬了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很有起色,不久就跨入了先进生的行列。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如何?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分析。

要点:

(1)这位教师的做法好高明。

(2)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模范地遵守了教师应有地职业道德,表现了对学生地真心热爱,更重要地是他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了学生地自尊心,给予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其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3)这位教师具有新型的学生观,和学生是真心朋友。

28.前不久,笔者在一次出差途中,恰巧与某旅行社组织的一个小学毕业生夏令营同在一个硬卧车厢。在十几个小时的旅行中发现,这批小学生不仅有的带着真皮旅行包和高档生活用品,而且许多孩子不吃团里发放的方便食品,大量购买饮料、食物、纪念品,甚至三俩结群走七八节车厢到餐车吃“小炒”,十元一盘的果盘更是供不应求……

如何看待这些孩子的消费现象?请从劳动教育或三结合教育方面进行分析。

要点:

这是一个很老套的问题,回答的方法很多:

其一:如果这是一群独生子女,其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属于不正常的消费行为,何况是在旅行途中,干吗非得让孩子过那种苦日子呢?这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问题。

其二:中国教育现状就是这样,社区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严,严在智力培养上,其余不管;家庭教育缺乏理性,对孩子的严要求主要表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除此外,什么都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

其三:解决的办法是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管在平时,教在小事,注意养成教育。

29.我是一个9岁孩子的家长。在孩子5岁时,我就开始带孩子去各种特长班上课,以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智力。可是,近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去特长班上课,在学校也拒绝学习任何新东西,而且性格变得孤僻。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他都不肯再学习。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请帮助我。

这位家长望子成龙的努力为什么适得其反?请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

⑴这位家长望子成龙心太切,违背了孩子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五岁的孩子,尚处在幼儿期,玩和游戏应该是孩子的主要工作。但这个可怜的孩子已经被迫学习各种特长了,其生理和心理都不堪重负,正常的需要受到压抑,久而久之,终于导致家长最不愿看到的现象。

⑵这个孩子因为从小压力过大,以致性格扭曲,产生了厌学、拒学现象,应引起家长的反思;教育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违背规律,是没有好的结果的。

⑶家长可以试着变换方法: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带孩子出去玩,注意不是学什么一技之长,开阔视野,培养各方面的兴趣,激发好奇心;待孩子性格、天性恢复后,再因势利导循诱之。

30.“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老师说:“别给我们排队了。”孩子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多年的教师心头一热,而眼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派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

请依据以上事例,分析“派名榜”带来了什么?(分析文章必须在300字以上)

要点:

1)排名榜的起因:任何教育现象都是社会现象的缩影和反映。排名榜是现实存在的教育现象,自有其滋生的温床。它是我国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表征,是我国教育体制的表征,是应试教育的本质表现。

2)排名榜的实质:排名榜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视分数为教育的唯一评价标准,忽视学生成长的过程及其其它素质的培养和表现,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十分偏激、片面的教育现象。但要完全改变则需要时间。

3)排名榜的后果: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案例中就是这样的情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排名榜刺激学生,就会导致学生只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只会考试,而不重视其它素质的发展,成为一名狭隘、投机的人。不利于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妨害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最终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4)改革的方法:推行素质教育,建立全面、公正、合理的有激励的教育评价体系。

31.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正在实施“小博士”工程,要求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自愿完成一项“长作业”,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某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探索中自主学习。

“小博士工程”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科技、历史等,不同年级、不同班级都有自己的“子工程”,确定的专题包括:“北京的四合院”、“国宝大熊猫”,“关于沙尘暴的调查报告”、“中国茶文化”等,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研究。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逛书店、上网搜寻等手段搜集材料。许多同学还走向社会,去考察、采访,去亲身体验。如四

(二)班十几名同学研究北京大胡同,每到周末,同学们便背上水壶、面包、笔记本、照相机等穿梭于北京大大小胡同,结识了一批京城老人,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北京大历史文化。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和老师、家长一起研究,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多的写了七八千字。

为了达到广泛交流动目的,学校每周一组织一次课题宣讲,“小博士”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研究的基本经过,课题的主要内容,进行课题研究的体会,并当场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请根据上面的案例与传统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新课程改革可以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要点:

上面案例可以看出,新课程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1)首先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是老师教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小博士工程中,学生要完成课题采用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提高等。

(2)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通过探究获得了智力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做课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课题、搜集资料、调查研究、资料分类整理、得出结论、研究成果汇报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交往活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3)在课题研究中,有些同学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分工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沟通技巧,带动、增加所有学生的参与性。

(4)在上面的学习方式中包含着自主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定课题、自己制定课题完成的时间、自己安排研究进度、研究方式等,最终提高了自己的元认知学习能力。

(5)上述课题都与社会现实生活有关,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

32.“孟母三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它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决定的作用。你赞成这个说法吗?请就环境与人的发展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思路:

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及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发展着的,人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环境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内容。孟子家居墓地时,他学到的是丧葬礼仪;身居闹市,他学的是买卖;而在学校附近,他则开始潜心于学问。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学生处于怎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将直接影响到他未来的成长。因此作为学生通常所处三种环境:学校、社区和家庭,应该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承担起优化环境的责任,肩负起教育的功能,给学生一方净土。作为学校,应该创设积极向上的学风、校风。作为家庭,应给学生一个民主和睦、相互之间充满爱与尊重的家庭氛围,以满足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教师要教育学生,使其能够辨别是非,抵制不良现象的影响。

(2)环境对人的影响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孟子在与人的交往中,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耳濡目染,通过好奇、模仿从环境的影响中学到了不同的东西。儿童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时期,缺乏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可塑性很强,很容易受环境影响与左右。作为家长或老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作用教育影响学生,并利用环境创造机会启发教育学生。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如果没有孟母“断杼教子”使其幡然悔悟,及以后的发愤笃智、朝夕勤学,也不会有后来的圣人、大儒。因此,根本上还是要变“我要你学”为学生自己想学、自己乐学,才能最终成才。

33.2003年全国“十杰教师”朱兆林曾教过一个叫赵宁的学生。这个有着“领袖”能力的男生,曾经带着自己的足球队员偷偷翻过围网进场踢球;曾经为了保护“小同学”和人打架留下青紫的伤痕。他各科成绩倒数,却有一个威武的绰号——“将军”。“将军”十分喜爱军事,不论上什么课,赵宁都会借回答问题开始“军事话题讲演”。

一天,朱兆林刚进课堂,赵宁就又成了“被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向朱兆林报告今天“将军”闯祸的经过。她听了一会儿,扬手让大家安静:“同学们,我清楚了,他又„挺身而出‟了是吧?”停顿了一下,朱兆林大声说:“挺身而出才是合格的军人!也许未来共和国将军中就有赵宁的名字,他很可能是我们的骄傲!”全班默然。从此,“将军”被“提审”的次数越来越少,他对朱老师发自内心地折服了。一次,他没完成作业,朱兆林批评了他。转天,一份“诗经体”的检查放在朱兆林的案头:呜呼悔矣,未完吾题。浩浩优化(指作业),所作无几。面对检查,羞愧至极。痛心疾首,满面流涕。呜呼惜矣,错失良机。心中悔恨,难以平息。高考已近,不思进取。恩师心碎,无颜见伊……敢望恩师,严加看管。下不为例,决不再犯!

朱兆林读着这份整整800字的“检查”,深受感动。课堂上,她浓墨重彩地评说了这份“检查”,全班同学听得痴迷。这个入学初成绩全年级倒数的学生,最后竟以550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大学,踏上了他跨向“将军”的人生之路。临行前,赵宁把他在国家级围棋赛上获得的奖品——一支金笔送给朱兆林作纪念。告别老师时,赵宁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他动情地说:“朱老师,收下。您不是说我能当将军吗?等我得了军功章,再拿它换这支笔好不好?”

结合上面的事例,请你谈谈对当代学生观的理解

答题思路:

1.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发展,人们的许多观念发生了变化,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也随之改变。其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视学生为发展中的人、依法施教、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已经深入人心。

2.“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以人为基点、从人出发又向人复归的教育思想。教育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的个体生命和个别需求,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赵宁虽然各科成绩倒数,但十分喜爱军事,这就是赵宁的个性。朱老师充分尊重赵宁的个性,并因势利导,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

3.尊重学生,首先要做的是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也就是对所谓“差生”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平等对待。在一般老师眼中,赵宁也许要被视为“差生”,但朱老师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之点,以此为突破口,并加以鼓励。这无疑是符合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当代学生观的。4.为什么要尊重所谓的“差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还不是成熟的个体,所以不能把一个学生暂时的状况看“死”。赵宁由“各科成绩倒数”到考入军事院校的过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34.新校长说: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不能成为过眼烟云,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记酬、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要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弊端,就必须把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业务档案具有权威性,可以为今后教师晋升、提工资、奖励提供详实客观的依据,也是学校的财富。业务档案只记功不记过。建立业务档案后,出现了教师自发向上,大家比贡献的局面,老教师焕发了青春;想改行的年轻教师当年就发表多篇论文。

试用“内容型激励理论”分析、论述以上管理方法之所以产生这样效果的原因。

答题思路:

1.建立业务档案,说明校长重视教师的工作成就,以教师的工作实效对教师进行评价。

2.建立业务档案,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工作本身,增加责任感。其理论依据主要是: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高层次的需要尤其是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注意提供自我实现的途径。

4.双因素理论中更多地着眼于满足激励因素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包括工作本身、工作成就。

5.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对人的成就需要非常重视,他认为一些人具有获得成功的强烈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就而不是成功的报酬。

35.某校校长管理教师分三种情况: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来的教师,他每月交代一次任务,并告诉他们怎样去具体完成。对中年教师,他很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教学工作上喜欢听取他们的意见。对老教师,除关心他们的身体外,对日常教学工作,校长一概不问。

你赞成这位校长的做法吗?为什么?试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这位校长的做法是可以肯定的。

2.点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青年教师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校长采取的是“命令式”布置任务,教给方法。中年教师已进入比较成熟阶段,校长对他们采取的是“参与式”,经常听取他们意见。老教师已进入很成熟阶段,校长采取的是“授权式”。

36.一所学校领导决定用展览教案的方式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却出现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两位年轻教师的教案,条理分明、语言漂亮,可称一流,但教学效果不好;两位老教师教案简单、间用符号、不合规范,但他们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另有一位教师的教案只有一份“板书设计”和一份“双基归类表”,而他讲课时用这两份“自行设计”的板书和图表,再加上教学参考书,教学效果非常好。以上情况使校长遇到了难题。

试以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分析、论述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参考答案:

1.领导对于不同的教师,要求和管理的措施也应不同。

2.对待教案的要求也应不一致。对待新教师应要求比较详细、具体,而对于老教师就应大胆放手,更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37.张校长上任后,大张旗鼓地强调竞争。他说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学校就不能前进。于是在管理活动中开展各种名目的竞争。一开始,学校人心振奋,但时间一长,问题也就出来了。许多教师为提高教学成效,争占学生的时间;一部分教师热情减退;甚至还有少部分教师为争先进,扯皮揭短。该校的王老师是一位优秀教师,提倡竞争以来,积极性很高,所教学生本学科分数上升。但其他教师都来找张校长,不愿与王老师同教一个班。以上的问题使张校长陷入了思考:该不该鼓励竞争呢?

分析师竞争中会产生哪些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如何采用有效管理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

竞争有积极作用:激励作用广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人才;选拔骨干;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竞争不当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专业知识和技能保守封闭;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矛盾加剧;个人发展停滞;产生不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态度。

管理上的建议:应根据任务性质和教师状况确定教师工作的目标结构(竞争、合作与独立);在竞争的同时,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适当交替采取合作与竞争的方式。

38.某校三位青年教师同时进校任教,同住一间集体宿舍,业余时间关系密切,引起学校一些人的议论。一次,学校定于晚上召开全校职工大会,三位青年教师为看一场难得的音乐会,分 别请假。这件事使学校领导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教师集体,就要制止这种小团伙的发展,严肃处理这次音乐会事件。另一种认为:他们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扣“小团伙”的帽子。支部应通过适当方式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

你认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请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该校三位青年教师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简单扣上“小团伙”的帽子。他们借故不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而去听音乐会的行动是不正确的,应予以帮助教育。

其原因如下:正式群体之中应该允许非正式群体存在,其对协调人际关系、满足成员需要有积极作用;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型、消极型等不同类型,本案例不能简单扣为“小团体”或“小集团”帽子;

对不同非正式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对积极型应支持鼓励,对消极型应引导转化。

39.冯阳生是个让领导头疼的人物,对他真是宠不得又横不得。冯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极强,地区、省里都有名气。学校交给他的工作都能按质按量完成,学生信任、家长放心。但他那股直冲冲的傲气让领导不舒服。

学校该实习了,王校长按惯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依次排列,最后考虑到要有个能干的组员,于是请到了冯老师。冯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并讲到了自己对实习的设计,听得王校长一个劲地点头。最后冯老师提出条件:要我干,我一定干好,但要给我一定的权力。

如果你是校长会如何做,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冯老师的要求是正当的,校长应给予一定的权力,可以考虑让他担任实习小组的副组长等职务。

2.这里涉及领导用人原则的问题。领导用人要用人不疑,并用其所长,重在使用。注意责、权、利的结合。

3.案例中的冯老师是学生信任、家长放心的老师,对这样业务成熟的教师,领导要适当授予一定的权力,这样既利于工作的完成,更利于教师的成长。

40.例1:下午4点A中学的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会议即将开始,与会者面前摆着笔记本,两个座位空者。差一分四点,张校长进来说:“现在开会了,大家都很忙。这是会议议程,每人取一张。大家都知道,教委将在本市选择一些学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我打算争取试点的机会。我相信大家都已看过教委的文件,以及我为本校拟订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计划。”这时门开了,迟到者小心翼翼进来,关上门,座到空位上。校长看了他一眼,继续说“对于我所拟订的改造试点计划表,以及对你们年级和教研室的要求,有什么困难吗?”

会议如此继续下去……。

例2.B中学的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会议将在5分钟后开始。王校长在室内一角,正热心地与位教研室主任交谈。四点零三分,校长看了一下室内说:“我们再等宋老师一会儿,我知道他对这个议题很有兴趣。”四点零八分,王校长建议会议开始。大家随便围成一个圆圈坐着。王校长说:“我希望了解各位对教委关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计划的看法,我们学校是否试点,有什么意见。”大多数与会者都发表了意见。大家都同意学校试点,并提了改革试点的建议。王校长正要说话,宋老师进来说:“抱歉,迟到了。我与家长谈话,多用了一些时间。”“没关系。倒杯茶,拉把椅子来坐,我们告诉你刚才谈了些什么”校长说。宋老师坐好了,会议开始讨论校长提出的问题:“我们如何拟订学校的改革计划”。

试描述这两个学校校长采取的不同领导方式?两位校长领导方式有哪些主要差异?你认为那一种领导方式较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B中学的方式较好。A中学张校长是采取任务型的领导方式;B中学王校长是采取以人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

从本例来看A与B两校的校长在召开会议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不同:对成员的态度及与成员相处的关系不同;决策与采取决定的方式不同;会议召开的方式及时间要求也不相同。B校王校长的领导行为方式要优于A校张校长。

学校是非生产部门、人际取向的领导应优于生产(或任务)取向的领导。

41.某校新来了一位安校长,他的做法和前任校长形成极大的反差。前任校长比较专断,大事小事都一人说了算。而安校长到校后就和四位副校长开会。他说:论教学,我不如老赵;论后勤,我不如老钱;论小学部,我不如老李;论初中部,我不如老孙。今后你们要各司其职,大胆工作,干好了是你们的成绩,出了问题,大家研究。这时,大家面面向看,心里都在问:那你校长,干什么?之后,三个月后,安校长在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启动改革措施,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校长受到教师的尊敬的好评。

试用领导风格理论分析、论述安校长为什么“安乐”而有成绩。

参考答案:

1.简要说明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不同的领导风格的表现。

2.本案例中的安校长属民主型领导作风。

3.安校长能够看到几位副校长的优势、特点,采取的是支持型和集体讨论决策的民主方式。42.学校辞退“末位教师”合法吗?

李某某是某乡镇中心小学教师。1998年以来,学校实行人事制度改革,自行制定了“末位淘汰”制,规定教职工考核等级为C级者将被辞退,年终各部门考评结果位列5%末位者将被淘汰。2002年学年度教职工的业绩考核,先由全体教职工评分,再由考核领导小组评分,最后进行综合排名,李某某排名末位。学校根据其制定的“末位淘汰”制的规定,于2003年9月9日书面通知李,因李的年度考核分数居于末位并被评定为不称职,限其一周内到校办理辞退手续,逾期将做自动离职处理。李不服这一决定,想到法院讨个说法。分析:请根据教育法中对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分析该校是否有权利辞退位居“末位”的教师?

参考答案:

学校的辞退决定不符合法律规定,没有法律效力。

辞退是指学校因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主动解除其与教师之间劳动关系的行为。辞退就是用人单位以其单方的意思表示,依法(依约)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它等于解聘,即解除聘用合同。那种认为“解聘与辞退是不同概念”的观点,是反映计划体制的落后观点。根据《劳动法》第26条的规定,教师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学校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教师本人。

“末位淘汰”制,是指经过考核后将排名相对靠后的人员予以淘汰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这样的制度原本无可非议。但在实践中,由于该制度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各方认同的“末位”标准,因而其随意性、片面性较大,人为因素较多。因此,在签定合同时,如果学校和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对采取“末位淘汰”制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并在合同中做了明确约定,则学校可以根据工作业绩的结果辞退处于“末位”的教师。否则,如果合同没有事先对“末位淘汰制”作出明确的约定,而教师已经切实履行了合同,没有违约,学校单方依照自行制定的“末位淘汰”制辞退教师,则构成违约。在当前“末位淘汰”制还不完备的情况下,还是应依照法律的规定解决问题。前述案例中,学校和教师李某某并没有事先对“末位淘汰制”作出明确约定,学校仅凭单方制定的“末位淘汰制”辞退教师,明显构成了是违约。并且,学校未履行《劳动法》规定的提前30日通知教师李某某本人的法定义务,在程序上亦不合法。因此,学校的辞退决定是无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有权聘用教师和其他职工,对教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但也有依法维护受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的义务。因此,学校辞退“末位教师”没有法律依据。

43、点到为止

陶行知当年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次,一女生在考试题中少写了一个标点,被老师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添上这个标点,来找老师要分。陶先生虽然从墨迹上看出了问题,但并没有挑明,他满足了孩子补分的愿望。不过,他在那标点上重重地画上一个红圈。女生领会了老师的意图,惭愧不已。

多少年过去了,那女孩已经成人成才。她找到陶行知先生说:“那件事以后,我才下决心用功学习,才下决心做个诚实的人。” 分析:请分析陶先生的批评艺术。

参考答案:

看来,陶先生“点到为止”不仅没有妨碍孩子改错,反而促进了孩子更好地做人。试想,假如陶先生当面指出真相,结果怎样?不是女孩被迫认错,就是她一时抹不过情面,死活不认。但无论哪种结局,学生的自尊心都将受到伤害,更谈不上对那位女生有什么教育作用了。

说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每位老师都明白它的意义。从理性上讲,都清楚该怎么做。但孩子就是孩子,总有气得你发疯的时候。盛怒之下,能点到为止,才是我们每位教师修炼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有着最基本的“自尊”“自律”“自省”的意识和能力,适合他们的决不是终日担心的“严防死守”,呵斥鞭打的强行入轨,而是尊重和信任,豁达和感化。教师要有雅量,能宽容,会“糊涂”,要给学生留一片思想和言行的自由天地。在教育中,宽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素质。校长把批改试卷看成师生间的一种情感交流,尽量地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点到为止”不仅没有妨碍学生改错,反而促进了她更好地做人。道是无情却有情,让冷冰冰的分数多一点人情味。没有宽容,就没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就没有学生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对创造科学的探索。

从某种意义上看,宽容有一种精神动力。宽容能使教师抑制“教师中心意识”,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宽容让教师敞开心扉,走进学生心灵。宽容能使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全体学生。一句话,宽容可以满足学生正当需求,融洽师生关系。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告诫:教师要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44、再也不“减负”了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武汉市某小学三年级(2)班的班主任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表示今后将“痛改前非”,再也不“减负”了。这位老师之所以道歉,是因为她所带的班在期末统考中,班级综合成绩下降到年级组倒数第二。而这一切都是“减负”惹的祸。这位30多岁的女老师过去带的班,学生各科成绩都排在年级前列。从上学期开始,她按照上级规定的“减负”要求,减少了学生的课外作业。可 “减负”之后班级成绩下滑。

分析:从该案例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怎样“减负”才不违背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

参考答案:

这几年,真正“减负”的学校和老师,最后没有一个不是灰溜溜的。

一些地方的教委(教育局)下发了减轻学生负担、禁止补课的通知后,一些学校取消了高

一、高二学生的晚自习和周末补课。可是这一举动首先遭到了大部分家长的抵制,他们纷纷到学校要求恢复学生的晚自习和周末补课,甚至到上级有关部门告状。在巨大的压力下,“减负”只能流产。“减负”喊了好几年了,可是雷声大雨点小,减来减去,山还是那座山。

其实,不解决根本问题,“减负”就只能是隔靴搔痒。如果高考的指挥棒没变,如果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没变,如果社会对人才的认知标准没变,率先“减负”的学校和率先“减负”的老师必然会受到伤害,必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我们认为:

(1)“减负”的关键,核心问题应该是: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命体验的过程、愉悦的过程;让 学生有自主支配的时间。

(2)减负的根本是改变课程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愉悦的感觉。作为学校和老师应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用,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创新。为此,需要学校校长和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3)减负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家长,因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没全面了解,以为时间花多了,就有价值。所以目前,“减负”不仅仅是教育系统问题,应该是系统工程,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家长的支持配合,作为家长也应承担本应该承担的事情。

45、过去人们一向认为智商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后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法国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首先选择了65名4-6岁有代表性的领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均出生在虐待孩子或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家庭,在被领养之前,智商全部在80分以下。通过对这些儿童5-10年的跟踪观察,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的智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时空概念比领养前有了明显进步,其中被社会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领养的孩子智商平均提高了19分,其他孩子平均提高了8分。研究人员同时证实,领养家庭对孩子感情投入的多少和其智商提高正成比。

分析:请从上面的案例,谈谈你认为遗传、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前提。

良好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发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条件认知将失去发展的自然前提。但无论多么优良的遗传因素都只提供了认知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才能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许多事实和研究表明,没有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人的遗传特质便不会得到正常的发展。对人的发展影响较大的不是物质环境而是社会环境,尤其是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46、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第5课《看电视》是一篇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

广西南宁市南湖小学尚文玮老师在教学《看电视》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在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后,布置了学习任务:尝试运用“发现法”学习课文。仔细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并强调学生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谁发现得多,看谁的思维最敏捷。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室里呈现出书声琅琅、圈圈画画、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交流时,各小组的同学都争着发言,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爸爸明明是个球迷,不知为啥把精彩的球赛关掉‟,这个„关‟字用得不对。”我一听,愣了一下,没想到一年级的学生敢向教材挑战,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向了提问题的同学,像在问:怎么会提这样的问题呢?我做了临场应变,马上用一种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学生说:“你真勇敢,能谈谈你的看法吗?”这名学生听到老师这样说,马上自信地说:“既然是在看着球赛的过程中换成京剧的,就不应该用„关‟字而应该用„换‟字。”多好的想法啊,我便来个顺水推舟:“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到底是用„关‟字还用„换‟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再读一读、议一议,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这们同学一样,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同学们的表现欲望被激活了,读书声、议论声充满整个课堂。

分析:请就该案例,分析教师应该如何叫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答案:

1、学习观念的指导,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作用,学习成功的标志和相关因素是什么。

2、学习动机的指导,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毅力,用脑卫生等非智能力因素 的指导。

3、学习过程和各个环节的方法的指导。

4、学习能力的指导。

5、各学科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指导。

6、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学业习的学习方式,更亟需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47、一位语文教师走进二年级一班的教室,准备给同学们上新教材《小山羊》这一课。他刚走上讲台,只听教室的窗外消防车的警笛声,同学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警笛声吸引,呼啦离开各自的座位,趴在临街的窗台上,好奇地观看消防车,边看还不停地边议论。这位教师没有把小学生制止住,让他们回到各自座位上,认真学《小山羊》这一课。而是把“消防车”作为一种绝好的课程资源来加以利用,因势利导,让小同学们围绕着“消防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听说读写训练课。

请分析,该教师的做法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参考答案:

我觉得教师的做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次老师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而是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尝试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8、在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时,正值中秋节前一天,我就地取材,向学生讲述: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一天,全家人喜欢围坐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今年的中秋,小明家只买了2块月饼,怎样分才能使爷爷、爸爸、妈妈和小明吃的同样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致顿时提到了沸点上,教室里洋溢着浓烈的学习气氛。

分析:请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案例中教师的行为做出评价。

参考答案: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次老师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而是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尝试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9、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调研组对海淀区小学、初中、高中的三个学段的一年级课改实验启动后教师实施新教材的困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是以学科为单位的教研组长。调查结果如下图,请就其中反映的问题,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之进行分析。(图略)

参考答案:

⑴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付诸实施,势必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上进行巨大的转变。然而,任何一种变革要改变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习以为常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⑵由于课改工作的艰巨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实验中,老师们还是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实的困难和指导力量的不足构成的矛盾,制约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

⑶这些教研组长们在思想观念、认识态度、教材理解、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方面感到困难,正说明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50、不写作业的孩子(期末复习指导38页)

参考答案:

辅导方法是:

第一,个别面谈。常与丁某作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在谈话中了解到,其实丁某也想完成作业,只是因为上课管不住自己,没有认真听课,不懂就不会写了。碍于自尊,他又不愿接受同学的帮助。

第二,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①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丁某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②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丁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③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第三,与丁某共同制定计划,对他作出一些具体要求。

①要求丁某不论是否完成作业,都要坚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

②给两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丁某分两次做,但一定要做完。

③给一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个星期里,要求丁某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考虑到丁某基础较差,允许他当天要交的作业最迟不能超过放学前交。

④巩固期。要求丁某不仅每次作业能一次完成,还要和同学们一样,按时交作业,并且准确率要有提高。

第四,创造良好的环境。指导丁某与同学交往的技巧,并安排丁某参加集体活动,担任一定的角色,加深与同学们的友谊。

第五,给予鼓励,重建自信心。

①当丁某能坚持来校上课,对他的行为给予肯定。并鼓励他,既然能做到坚持来校上课,相信他在课堂上也能管好自己。

②无论是在适应期、过渡期,还是在巩固期,只要他能达到预定的目标,都给予表扬,以肯定他的能力。

③当丁某在课堂上能较认真地听课时,适当提问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回答,并给予鼓励,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

51、教育成功的突破点何在?

明初有个阿留,在宫廷画家周位家里做童仆。阿留傻得不成样子,但却在周家捧了一辈子的铁饭碗。倒不是周家有心行善,实在是阿留在周家能用其所长。

说到阿留的傻,让他拿把扫帚扫地,扫一天也扫不干净一间房。木床断了条脚,让他到园里砍根树杈给换上,他会在园里转了一整天,空手而归,还伸着两个手指比划说:“园里的树杈都往上长,没有往下的。”可是有一天,主子画画要调磨色墨,打趣阿留说:这个你能干吗?阿留答道:这有什么难的。不料,阿留干起这个来,深浅浓淡,十分恰当,像个老到的行家,而且每次都干得一样出色。阿留从此成了主子离不开的助手。

分析:从阿留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谈谈教育成功的突破点何在。

参考答案:

从阿留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每个人都必定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这就是人身上的闪光之处,也是教育成功的突破点。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等七项智能,但是,这七项智能在具体人身上会表现出个体差异。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 项,在这方面是“特短”的人,可能在另一方面是“特长”。这正应了一句俗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我们不能对学生的某些短处而耿耿于怀,而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正如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只有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他那含有道德价值的需要、要求和兴趣,揭开他身上的一切优点,弄清他最强的才干,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 应学生的特点,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使每个学生都能熠熠闪光。“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这句话,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将会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52、人人都是优秀学生

一个从中国内地移民来美国的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掩面哭泣。她很感动:她儿子高中一年级得了一个杰出学生奖。最初听说是杰出学生,她简直不敢相信:写没写错名?会不会有重名的?她儿子移民美国刚一个学期,他在中国连职高都没考上。由于她与丈夫离婚,孩子留给丈夫,从小这个孩子就学习不好。初中时,回回家长会上,老师都要点名批评他,上课时则常常被老师拽出课堂;而来美国才半年,英语还跟不上,怎么就奇迹般地得了杰出学生奖?校长还有亲笔信祝贺她有这样的好儿子,信中说学校希望家长和学校保持联络,将这个极有前途的孩子造就成一个有用的人才。校长的信还说,这个孩子将在这所学校学习4年,毕业之际,他们相信他和孩子的家长将会看到一个身体健壮、心智健全,热爱艺术,既会创造,又会欣赏,有着强烈的公民意识,关心并乐于参与竞选和法律判决,对社区有忘我的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他将懂得尊重不同年龄、性别、阶层的人,并知道怎样与他们沟通、交流。校长说他对此深信不疑。

分析:从该案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这种做法体现了什么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其实这位学生家长不了解美国中学教育系统的体制和教育理念的运作。美国中学所有学生毕业全部获奖,只不过奖项、名目不同罢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校设奖时已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发奖是校长、老师激励学生,调动他们潜能的正面手段。实践证明,表扬、赞美,就是比批评、指责更有积极的推动力。

校长给她的那封有签名的信,也发给了每个学生家长(当然不可能完全一样);他在信中说的那些,不是单独对这一个孩子的前途而言,而是这所学校经过4年的教育目标。但是校长把教育目标非常亲切地、个人地、委婉地具体说到她孩子身上,让她感动,让她开心,让她高兴,动了她的情,动了她的心。这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是艺术的再创造。

在国内,许多刊物经常报导某某中学生获什么大奖之类的消息。其实在美国获奖,大多数情况下只代表你曾参予了某项活动,未必是中国人认为的那种百里挑一的优秀,不值得过分自豪。

53、一位小学生的父亲,面对孩子的英语较差的情况,提出了让孩子每天背三个单词的要求,每当孩子记住了三个新的单词,父亲就在一面墙上用拇指的指甲给孩子印一个“月牙”,三个“月牙”组成一个“笑脸”,第一排“笑脸”和孩子的眼睛一样高,以此为参照物,让孩子与“月亮”和“笑脸”比高低。一年下来,孩子在全市的英语竞赛中“月宫折桂”。

分析:从这位父亲的做法,你认为他体现了家庭教育的什么特点?作为教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权威性、感染性、针对性和终身性等特点,是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

这位父亲的做法,体现了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的特点。

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指的是:家长与孩子的亲切、自然的关系是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所达不到的。因为最了解孩子的应该是父母,孩子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在家庭的生活中暴露无遗。这为家庭教育有针对地教育孩子提供了先决条件。和学校教育相比,家长更利于对孩子进行细致的个别指导、个别训练、个别管理、个别教育。

学校教育过于强调“规范”、“统一”。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

作为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时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使学校教育生动活泼地向前发展。

54、好心没得好报

我曾见到一名数学教师,很有敬业精神,一天到晚除了认真上课,精心批改作业,就是钻研各种难题。他对每年高考数学试卷的解答,总是最快最好……报纸,从来不看一张;期刊,一年也翻不了几回;图书馆难得光顾,影视几乎与他绝缘。他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上面。可是他的教学很一般,学生反映也不太好。对此,他很不解。

分析:为什么他“好心没得好报”?我们想问,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教师吗?

参考答案:

该数学教师“种瓜得豆”,耕耘多而收获小,根本原因或许正在于他是一个知识“贫困户”。以他的“贫困”来面对知识信息越来越丰富的学生,自然不能“胜似闲庭信步”,自然不会受到热烈欢迎,他也难以跻身“好教师”之列。

顾名思义,数学教师就是教数学的,数学教学是他的本职工作和谋生手段,更通俗地说,是他的“饭碗”或“食物”。“民以食为天”,数学教学对他来讲当然是“命根所系”。但不管“食物”多么丰盛气派,不管“饭碗”多么精致昂贵,如果在他的“拥有”中占了绝大部分,甚至成了“惟一”,那么他注定与“富有”无缘。谁也不可能捧着一只金碗或一碗佳肴去要求进入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同理,在信息时代,仅仅拥有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没有资格塑就“优秀教师”之“金身”的。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闭目塞听,消极被动地接受这种影响,否则,师生之间必然会形成“信息不对称”,处于劣势一方的教师很可能在懵懂中被孩子们牵着鼻子走。教师应主动积极地去感受,去策应,去学习——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精于学科、立足学科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知识和智慧外延,尽力降低学科知识在个人整体知识结构中的“百分比”,使“恩格尔系数”渐渐变小,小之又小。这是学科教育之需,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取得“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资格之需,也是丰富个人精神生活、重建精神家园之需……首位出任英国大学校长的中国人——杨福家先生批评清华、复旦等名校时说,中国大学硬是划出几十条狭窄逼仄的胡同(专业)让学生去钻。身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也不应钻进胡同之中,更不应自砌壁垒。

55、评选最差教师

《中国教师报》网站论坛报道:“2003年4月初江苏盐城响水镇正在对全镇600多名教师进行排列,以公文的形式评选最差教师……”

分析:你对此做法有何看法?你认为应该建立怎样的评价制度,才能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

参考答案:

其做法出发点是好的,想通过考核,对教师排出先后顺序,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优者更优、劣者赶优”的激励机制,从而使教师团体素质不断提高。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极易造成负面影响,形成不良导向作用:

首先,评价的标准往往存在“以点代面”偏差。我们知道,教师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复杂而艰巨的劳动过程,除了对所教学生成绩可以相对评比之外,其大部分工作成果存在隐含性,何况学生培养需要比较长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呢?因此在“末位”、“最差”评价标准上难以找准、稍有偏差,极易造成对部分教师的不公正待遇。

第二、评价的操作容易造成教师不良心理。“末位淘汰制”、“评选最差教师”,很可能在教师中造成心理压力,而这种压力一旦超限,容易激起教师的逆反心理。教师整天面临下岗、被淘汰的威胁,生活在这样的工作压力环境下,教师哪有心思积极进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平呢?更不必说开展创造性教改了!造成教师心理疾病也就在所难免了。最终造成教师“不求有功、但求无“最后”的消极工作心理!

第三、评价结果动摇了教师的“军心”。本来评价结果是想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实际情况是,教师人人自危,生怕一天一不小心成了被“割杀”的尾巴,不但丢了饭碗,而且毁了自己的教书职业声誉。个个“端正”明哲保身的消极工作态度。“明天工作在哪里?”,“„工作‟究竟能„打‟多久?”?这种“身在„校‟营心在„忧‟”的工作状态,教师如何踏踏实实工作?

但愿上述“评选最差教师”做法只是某些领导者的一时之“气”,只是为了造造“声势”。

教师考核中人性化评价,应突出“三个”构建:

一、构建以“师”为本的人性化评价的理念。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有关领导者也应从中有所启示:学会对教师的“赏识管理”!对教师的一切考核评价,都应把教师真正看作学校的主人、学校事业的根本。也只有在领导视教师为朋友、为自己的合作伙伴的基础上,制定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它真正的效能。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为教师服务,以此促进教师自觉改进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足。这样,才能使教师队伍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人人力争向上的好氛围,这是保证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了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二、构建以“民主管理”的人性化评价的机制。学校必须改变以“家长式”的管理评价意识。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民主监督体制,加强民主管校、民主治校的制度建设。使广大教师通过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途径参与考核评价与被评价、实现自我检查自主提高的“内化”境界。

三、构建“以促进教师成长”的人性化评价制度。首先,对教师考评内容和标准上,要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的转换的要求以及教改方向;其次,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师生关系引入评价的内容;第三、在评价实施上,要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此外,评价要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要从教师成长过程来看待评价结果,为教师建立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身的成长阶段和尚需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人性化评价”应该是当前教师考核中急需的一种评价理念!

56、对比两个案例

案例1:一位父亲在屋后开辟了一小块草坪作为休闲之地。他每日精心修剪、灌溉,草地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父亲甚是喜爱。可年幼的儿子总是在草坪最美时在院子里踢球,和伙计们捉迷藏。父亲常常抱怨,母亲每次总是说:“草还会长出来的。”12岁那年,儿子带来几位小伙伴,在草坪上打桩子、竖帐篷,搞起了野炊晚会。眼看着草皮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体无完肤,父亲痛心地摇头叹息:“这下全完了……”母亲却微笑地劝慰道:“草枯了,明年还会再绿的,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就不会再来了!”

案例2:开学第一天,一场江南罕见的大雪一夜间之间悄悄地给校园内外铺上了一条白毯子。面对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礼物,孩子们兴奋得想立刻融入雪地,变成一个雪孩子。可就在他们准备去堆雪人、打雪仗时,广播里传来郑重而严厉的通知:“为了保护校园景观,任何人不得在草坪、假山周围玩雪,一经发现,点名批评!”语音未落,孩子们灵动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来。

分析:对比两个案例,请分析两种做法背后的不同教育理念。

参考答案:

两个如此相似的场景,却耐人寻味地有着不同的结局。“孩子”与“草坪”,父母选择前者,于是他们暂时地舍弃风景,却保卫了孩子幸福的童年;而有些人的教育选择了后者,在留住绚丽美景的同时,无情地剥夺了大自然赐予孩子的生命激情。我慨叹这对父母无私、博大、宽容、明智的爱,也不禁为这些人教育的举动而羞愧。为了自己的利,我们就有权去动孩子的“奶酪”吗?

不要以为笔者是在小题大做,像这样的日常细节在我们的教育中还少吗?课堂上,要求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硬把一个个充满想象、活泼好问、灵气十足的孩子变成了毫无见地的知识的奴隶;课间休息,得有老师轮流值班,限制学生的活动场所和游戏方式,在老师尖锐的目光下哪还有创造性的游戏和无忧无虑的放松;放学了,一个个夜晚,一次次休息日,不是被千篇一律的作业束缚,就是奔波于各类“兴趣小组”之间。教育呀,你是否想过,在这种选择下,孩子们失去的是任何人都无法弥补的童年。

在这样的挑战面前,多么希望我们的教育群体能改善几点:首先不要忘了教育的出发点,“一切为了孩子”,“还给孩子一个纯洁的教育空间”。其次,多研究儿童心理学、生理学,达到知其性,顺其意。在关注教学技能提高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最基本的情感态度的研究。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的需求,教育才能焕发生命活力。再有,抛开成人世界的功利主义,把教育还给孩子。多创造些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氛围,让本该属于他们的灵性尽情舒展。国外的孩子们不是快乐地将蚯蚓带进教室,还获得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吗?我们为什么要禁锢孩子的选择呢?

希望更多密切关注孩子成长的人们都能看到这两则故事,多一点思考,得一些启示。特别记住这位母亲的话:“草坪会长出来,孩子的童年不会再来!”教育,在选择时也请慎重些。

第二篇:2022最新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与答案

2022最新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与答案

一、教育理论、心理学试题(16分)

1、选择题(10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B)。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⑵教师的根本任务是(C)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⑶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B)。

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学生领袖

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D)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⑸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C)的总和。

A.知识与能力

B.智力与能力

C.体力与智力

D.体力与能力

2、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6分)

名字

主要教育思想

他(她)的教育名言

二、《数学课程标准》知识试题(22分)

1、填空题(18分)

⑴《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⑵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

数与代数

”、“

空间与图形

”、“

统计与概率

”、“

综合与实践

”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的能力。

⑶要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

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⑷新课程中的数学评价,要建立

评价目标

多元,评价方法

多样的评价体系。

2、简答题(4分)

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数学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60分)

科知识(23分)

小红前面有6人,后面有18人,这一排共有(25)人。

6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15)手。

把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37.68立方分米)。

把一张长250厘米,宽180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若干小正方形,至少可以剪(450)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座长62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11)分钟。

⑹一个圆锥形状的沙堆,占地面积的周长是25.12米,高3米,这堆沙的体积是(50.24)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堆沙重(85.408)吨。

[7]修路工人计划修5条笔直的公路,并在被公路分割开的每一个区域内各修一幢楼房,最多可以修(16)幢楼。(1+1+2+3+4+5=16)

[二]解答题(每题6分)

1.一个运动员爬山,从A地出发上山的速度每小时4.4千米,原路返回的速度为每小时5.5千米。求这位运动员上、下山的平均速度。(44/9km)

2÷(1÷4.4+1÷5.5)

2.同学们排队,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37人,如果每行站12人,则少20人。一共站了多少行?共有多少学生?(37+20)÷(12-9)=19行

19×9+37=208人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1/7,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16千米,这时距离乙地还有94千米。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94+16)÷(1/7×2)=385千米

4.求阴影部分面积。

[三]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13分)

案例:

一次数学新授课中,我按照事先设计的教案圆满地完成了授课的任务,累得我口干舌燥。下课后,一位学生拿着她的课堂本找到我,说:“老师,您刚才在课后的练习中出的这道应用题我是这样做的,您看这种做法对吗?”我看了一眼答案,发现答案不对,于是不加思索地说:“做错了,再回去认真思考,找找错的原因。”她很疑惑地捧着本子走回了座位。临上课时,她又一次找到我,说:“老师,我一直在想这道题,我总感觉这道题我这样做也是对的。”看着她那坚定的目光,我又一次拿起她的练习本,仔细地看起来。结果发现,她的解题方法同样正确,只是得到的答案不一样。

回到办公室,我认真地将那道题进行了研究,原来由于自己的一时疏忽,使题目的数据间产生了矛盾,造成了一道题出现了两种答案的情况发生。

第二天,在我的数学课上,我首先对这位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勇气大加表扬,并鼓励其他的学生再对这道题进行探究。此时,学生呈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或静心思考、或热烈讨论,结果又产生了好几种解题的思路和不同的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我启发学生进一步对老师当初的编题进行质疑,寻找解决办法。很快,题目中数据存在矛盾的问题被学生找到了,并通过再一次的商讨,编写出了正确的应用题。

这堂课上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更欢迎今天这种教学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那样兴趣盎然!

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这位老师的教学案例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需要呢?(从教师观、学生观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反思)

答:文段中有几句关键的句子,值得注意:

1.第二天,在我的数学课上,我首先对这位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勇气大加表扬,并鼓励其他的学生再对这道题进行探究。

2.这堂课上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更欢迎今天这种教学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那样兴趣盎然!

3.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

这三句,应该是最重点的,也是作者想要阐述的东西。实际上,我觉得,这个案例可以写成一篇优秀的小学教学研究论文。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应该鼓励学生质疑的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多角度思考,多多和老师互动。

新形势下的要求,就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要求,就是自主创新,学生、教师,在日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都需要自主创新的精神。

第三篇:教师招考案例分析

案例1: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案例2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答:我认为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成了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案例3读者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案例4: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关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是戴尔?卡耐基。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

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

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案例5 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答: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用的天赋,没有自我了。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要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

案例6: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答: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生通过学生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因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案例7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善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臬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

答: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案例8: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答: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案例9: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荼的唯一标准

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

答: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案例10: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答: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进行德育所必需的。而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到最大效果。

案例11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答: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餐,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面来看,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并在运用中“活化”了原则,以及运用了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

案例12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脑筋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时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

答: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案例13 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办及卫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

问题: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

答: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种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

案例14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她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便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伟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黑格尔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答:我觉得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步,这评语从平静的语气,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写给学生看出。

2、写出“这个人”。

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教育性”。

第四篇:幼儿教师招考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本大题15分)某报报道:湖南湘潭市一位幼儿家长写信说,他的孙子在幼儿园被保育员体罚,脸上和身上都有明显伤痕,而且弄得大小便失禁。他们向幼儿园投诉,对方虽然道了歉,但态度很不诚恳。李先生的孙子今年3岁,名叫小浩(化名),3月4日进入湘潭某幼儿园,这是当地一家十分有名的民办幼儿园,收费比一般幼儿园高,被人们称为“贵族幼儿园”。李先生在信中写道:“小浩入园的头两周,虽有些不适应,尚未感觉有太大变化。第三周起,我们逐渐发现孩子回家后时而埋头不语、时而大喊大叫,一提幼儿园就恐惧万分,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并且大小便失禁。4月9日,我们去幼儿园看孩子,发现孩子两边脸颊各紫了一大块„„4月12日,我们到幼儿园接孩子,小浩脸上伤痕依旧。恰此时孩子要小便,我帮他脱下裤子,竟发现大腿两边各有青、紫几块,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其中有一处深深的、特别显眼的指甲印„„校长张某还告诉我们说,前两天查夜时,晚上l0点半发现小浩一个人坐在床边的痰盂上,很可怜的样子。原来是保育员怕他半夜解手解在床上,所以让他坐痰盂直到解出来为止,还是校长给孩子穿好裤子抱上床的。该园幼儿正常休息时间是8点,可10点多还让孩子坐痰盂,不知道这些‘园丁’良心何在?”

请你结合著名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谈谈幼儿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实施教育?如何看待教师的体罚行为?

答; 著名幼儿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都体现出尊重幼儿、平等对待幼儿、要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到知识,切忌以教师的观点去控制幼儿的发展。比如:陈鹤琴先生提到过,对待幼儿的过失,如果用训斥、讥讽或变相惩罚甚至体罚来对待,就可能使幼儿为逃避灾难而说谎,这势必影响到幼儿身心的正常发展。

体罚是指教师的行为造成幼儿人体损害的一种行为。教师体罚幼儿园幼儿,无论从良心、道德还是法律上来讲,都是不允许的。教师因故意行为造成幼儿伤害的,法律也有相应的责任规定。

惩罚事件不仅对儿童的身体有伤害,同时更伤害了他们的心理,儿童的家长有通过法律讨回公道的权利。从理论上说,学校如果办得完美,自然就用不到惩罚;因为学校不容易办得完美,惩罚也就不能废除了。惩罚应有原则:教儿童明了规则的意义;使儿童了解规则是公共应遵守的纪律;惩罚不得妨害儿童身体;惩罚不得侮辱儿童的人格;惩罚不得妨害儿童学习;在可能的范围内须尽力顾全名誉;须鼓励儿童勇于改过,引起他们的自爱

35.试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谈谈教育者有哪些纠正策略? 答: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或言语的攻击表现。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问题行为及其重要的表现之一。攻击性行为是消极的问题行为,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还会使行为发出者得到较多的来自环境的否定态度,不利于其健康的成长。(1)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有:①遗传因素;②家庭因素;③社会环境的因素。

(2)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策略有:①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②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③给予榜样示范;④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冷处理”;⑤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1.【答案要点】(1)要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定从总体的范围来说,应能满足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包括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创造诸方面,并使这几方面得到平衡的发展。同时,在选择和确定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各领域对幼儿某方面发展的特殊教育作用及其对诸方面发展的一般作用。

(2)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且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幼儿所处的童年时期,有其特殊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对象,不能把未来所必备的知识技能简单地压在幼儿身上,进行超前教育。也就是说,幼儿学习的内容,应当符合幼儿期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期的生活,不要把适合在小学学习的东西拉到幼儿期来。幼儿园教给幼儿的知识,要尽可能是他们能够加以应用的。幼儿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到的知识,才是对他们有意义的知识。如果他们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某些生活现象或解决某个简单问题,他们就会感到有兴趣,就能增强自信心,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要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使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只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就可以达到内容的时代性与丰富性,而且有助于幼儿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在提供幼儿学习的内容时,应尽可能地使幼儿看得见、摸得着,要让他们能够亲身感受与体验。如果让幼儿学习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物,会使他们感到难于理解。如果勉强教给他们,不仅浪费其精力和时间,而且会减低他们学习的兴趣。(4)要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既能满足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幼儿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才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在选择内容时要注意,既要联系幼儿已有的经验,又不是简单地重复其经验,应该是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努力去学会新的经验。2.【答案要点】(1)观察法

观察法可辅导幼儿学会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去认识所选定的观察对象,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运用观察方法,让幼儿直接与客体相互作用,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扩大幼儿的眼界,有效地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锻炼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和大脑机能,发展幼儿的智力,尤其是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和积极的态度。(2)实验法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主要是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尝试和探索。在使用实验方法时,应重视实验的过程,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或有个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专注等科学态度,才能让幼儿学会观察、提问、实验、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3)游戏操作法

游戏操作法是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进行操作学习的方法。要避免把幼儿园的操作活动变成“骑兵式”的操练,让幼儿听着教师的指令,一步一步地摆弄学具或材料,全班1.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2.简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

(1)要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定从总体的范围来说,应能满足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包括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创造诸方面,并使这几方面得到平衡的发展。同时,在选择和确定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各领域对幼儿某方面发展的特殊教育作用及其对诸方面发展的一般作用。

(2)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且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幼儿所处的童年时期,有其特殊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对象,不能把未来所必备的知识技能简单地压在幼儿身上,进行超前教育。也就是说,幼儿学习的内容,应当符合幼儿期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期的生活,不要把适合在小学学习的东西拉到幼儿期来。幼儿园教给幼儿的知识,要尽可能是他们能够加以应用的。幼儿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到的知识,才是对他们有意义的知识。如果他们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某些生活现象或解决某个简单问题,他们就会感到有兴趣,就能增强自信心,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要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使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只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就可以达到内容的时代性与丰富性,而且有助于幼儿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在提供幼儿学习的内容时,应尽可能地使幼儿看得见、摸得着,要让他们能够亲身感受与体验。如果让幼儿学习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物,会使他们感到难于理解。如果勉强教给他们,不仅浪费其精力和时间,而且会减低他们学习的兴趣。(4)要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既能满足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幼儿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才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在选择内容时要注意,既要联系幼儿已有的经验,又不是简单地重复其经验,应该是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努力去学会新的经验。2.【答案要点】(1)观察法

观察法可辅导幼儿学会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去认识所选定的观察对象,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运用观察方法,让幼儿直接与客体相互作用,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扩大幼儿的眼界,有效地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锻炼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和大脑机能,发展幼儿的智力,尤其是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和积极的态度。(2)实验法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主要是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尝试和探索。在使用实验方法时,应重视实验的过程,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或有个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专注等科学态度,才能让幼儿学会观察、提问、实验、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3)游戏操作法

游戏操作法是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进行操作学习的方法。要避免把幼儿园的操作活动变成“骑兵式”的操练,让幼儿听着教师的指令,一步一步地摆弄学具或材料,全班齐步走,没有一点自己探索的空间,像这样的操作仍然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游戏操作是一种在玩中的学习,一要给幼儿自己探索的空间,二要让幼儿在过程中有愉悦感。(4)参观法

参观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组织幼儿到园外,如自然界、生产现场、社会生活场所等去学习的活动。参观能使幼儿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探究而获得较丰富的直接知识和经验。参观要有明确的目标,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同时,注意指导幼儿围绕参观的主要内容收集、整理信息。(5)谈话、讨论法

谈话与讨论是教师和幼儿双方围绕一个问题或主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充分尊重幼儿的说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到的是在集体面前表达和交流的方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与别人沟通,而不仅仅是获得一个正确的结论。(6)讲解、讲述法

讲解是运用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事物或事情。在教学中,很少单独使用讲解的方法,因为幼儿注意力难于持久,不可能长时间聚精会神地听讲解,而且他们对言语的理解能力也有限。如果讲解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讲述是运用语言向幼儿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的对象。教师讲述时要善于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注意语速的快慢、停顿,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强弱等。教师活跃愉快的神态也能使语言更具有感染力,这样不仅有助于幼儿吸收学习内容,而且有助于幼儿从教师那里学到语言表达的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的,也不是一次只能用一种方法。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并能够将不同方法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各方法发挥更大的作用,提教学效果。

什么是结构游戏?教师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能够发展儿童的目测力、操作能力及创造力,磨炼幼儿的意志,培养做事认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团结协作的品质等。结构游戏的指导中教师应注意:

(1)逐步投入多样化的、可塑性强的结构游戏材料,包括一些废旧材料的应用,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在对材料的选用上,不是选择所有的材料,而是应该进行一定的取舍和筛选,尽量选用对幼儿发展有利的材料和道具。

(2)引导儿童逐步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儿童只有掌握一定的建造知识和技能,才能独立地进行结构游戏,幼儿园各年龄班应学会对应的结构知识和技能。

(3)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在结构游戏中起到导航的作用,教师要学会观察、诱导、鼓励、评议、示范等指导策略。教师也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做到不强迫,让幼儿有真正的自主选择权;鼓励儿童进行尝试,激励儿童不怕失败。

(4)重视结构游戏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游戏的成品或结果。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尊重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建构、探索,允许幼儿出错,给予幼儿充分发展的机会。

(5)培养儿童正确对待游戏材料,教给儿童收放材料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在儿童进行结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孩子把东西弄乱,但是要教育儿童爱惜玩具材料以及他人建造的成果。

24.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在宝宝4岁的时候,有人说,遗传了这么优秀的基因,宝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宝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看父母的教育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听到这些说法,宝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宝宝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请根据所学理论简要评析这些观点。

答;儿童的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一方面,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的生物因素。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也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的程度或水平,即生理发展。在遗传的基础上,儿童从受精卵开始要经历十多年的生理成熟过程。虽然遗传素质和遗传程序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并不由遗传绝对决定。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另一方面,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可见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缺一不可。

1. 试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角度,剖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可能受到消极影响的原因 答:会环境是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教育社会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氛,等等。其中,教育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最有目的性、方向性最强、最有组织地具体引导儿童发展的环境。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亲子关系的疏离和家庭教育力量的薄弱。家庭教育的“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学校因素表现为: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学校教育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开放社会结构带来的价值体系混乱;处于“真空”状态的社区教育。这些因素都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不良影响。

2.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

请结合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

答。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儿童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儿童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的。游戏不但给儿童带来乐趣,而且也是培育儿童走向健康人格发展的一种方法,游戏给儿童多方面的体验,从而影响到他们心理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发展。首先,游戏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其次,游戏能发展儿童的智力,通过不断地移动、触摸、聆听、观察,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加深他们的理解,巩固他们的记忆,也能推动儿童去思考和创作,帮助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最后,游戏使幼儿得到情绪平衡的机会。综上所见,父母因种种原因而过多地限制儿童游戏是不可取的、不科学的。

4.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儿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请你分析一下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

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多种:

(1)转移法。对于小明睡觉前想吃糖的不合理要求,可以使用转移他的注意力的方法,儿童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移的。

(2)冷却法。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孩子自己慢慢地会停止哭叫。

(3)消退法。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小明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激化

23.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石.塞倒分析颢(太大题其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24.中班和大班孩子在进行“夏景”和“雪景”进行想象时有如下描述:

关于“夏景”:男孩说:在夏天就是“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

另一个孩子马上接着说:“有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玩水,手里拿手帕当小船玩,又不敢放手,怕被水冲走。” 关于“雪景”:一个大班男孩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她走在大路上正在想,她想上学,想当个学生;她还想上班,当个老师。”另一个女孩子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小女孩看见了雪人,雪人在看小女孩,两只手一动一动的,脚在跳舞,嘴巴在唱歌。” 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孩子的想象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本案例说明幼儿的想象内容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特点:(1)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展开想象;(2)情境性想象:幼儿想象由相应情境引发;(3)愿望性想象:在想象过程中表露出个人愿望;

(4)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成人,用人的生活、思想、语言等去描述

25.张颖是一个六岁的男孩。他妈妈是个有心人,把张颖在四岁半至五岁半一年中的提问做了详细的记录,共得4000多个问题,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妈妈也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对孩子的提问总是很认真对待,并鼓励孩子提问。老师评价说,张颖知识面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些都是根据案例分析张颖的心理发展的突出年龄特点是什么;并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答案要点】

答。案例中张颖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这是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表现。

正确的教育措施是:要为儿童多提供能产生提问的情境和条件。并对儿童的提问高度关注,尽可能做出科学的解答,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讨厌孩子提问或对孩子提问加以指责,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1.小王是一位教学上有追求的年轻教师,在学了《幼儿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学习迁移的内容后,决定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可一时又不知从何处入手。请考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给小王老师提些有益的建议

答。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学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关于学习迁移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理论解释:

(1)形式训练说。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知识的难度和训练价值,认为通过练习增强能力,可由一种科目或一种题材上受了训练而整体发展起来。

(2)共同要素说。该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

(3)概括说。该理论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的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4)关系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迁移的产生是学习者对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顿悟的结果。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切有意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

综上述理论,可知影响迁移的条件有:(1)相似性;(2)已有认知结构的特性;(3)学习的定势;(4)教育与教学指导等。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改革教材内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1.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1)提高幼儿道德认知的水平。道德认知是品德结构中的引导性要素,幼儿教育首先要通过道德直观,然后再通过言语讲解和说服的方法教给幼儿相应的道德知识,让幼儿明白应该遵守的规则是什么、应当怎样做及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帮助幼儿分辨是非、好坏,提高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水平。教育者必须依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有感染力的、生动有趣的材料,通过讲故事、说儿歌、观察图片、看影视作品等形式,耐心地反复给幼儿讲解他们需要掌握的行为准则。

(2)培养幼儿健康的道德情感。教育者首先要体察幼儿的感受,尊重、信任幼儿,从而培养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其次,要保护和利用幼儿的同情心,以此为基础来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等的善良品质。另外,要保护幼儿的羞愧和内疚感,让幼儿从小就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控能力。

(3)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具体途径有:①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后果;②树立良好的榜样;③合理运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抑制不良行为。

3. 论述提高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措施。

【答案要点】(1)不断提高幼儿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幼儿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帮助幼儿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训练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第一,要帮助幼儿对问题形成正确的表征,如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问题。第二,要帮助幼儿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对问题情景、问题的目标要很好地把握。第三,要辅导幼儿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要突破原来的事实和原则限制。第四,训练幼儿陈述自己的假设及步骤的能力。

(3)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机会。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问题解决,应考虑问题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各种问题。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幼儿经常对平常事物进行观察,主动发现问题。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评判。这时,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然后要求幼儿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和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

12;孩子已经2岁零7个月了。近些天,孩子的“言行举止”总是让妈妈弄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妈妈的脑际。前几天,妈妈和孩子一块坐在院子里乘凉,孩子看到深蓝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圆月、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可小孩哪里知道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的心思。妈妈说:“天黑了,该睡觉了„„”,“月亮为什么不睡觉?”、“那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孩子的反问让妈妈惊讶!妈妈和孩子一块到大街上,他极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那样不听话。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一摇三晃地走那凸凸凹凹的地方,正如在饭桌上,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洒一饭桌,用手捡着放到嘴里。不过有时也挺可爱的。比如,前天中午,妈妈把做好的饭菜刚送到饭桌上,还未来得及解围裙,孩子却一脸认真地说:“妈妈,你辛苦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孩子正处于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比如,提出“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月亮为什么不睡觉”,说明思维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象的发生,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进行了延伸、扩展。

“不听话”说明孩子最初的独立性的出现;“故意用手捡米粒放进嘴里”说明孩子动作技能的发展,对新的动作产生了兴趣。会说“妈妈辛苦了”,说明儿童已开始使用抽象的词语,但还经常需要和具体活动联系在一起。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应注意:①保护孩子的探究精神,但要和重视安全结合起来。比如,走凸凹不平的路,既要防止摔伤,又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认知兴趣。②对于孩子“反抗期”的执拗,要注意教育,不要养成任性的性格,同时又不能耻笑、威胁孩子。③对待孩子的独立性,要注意教育,防止养成执拗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不良性格。13:

宣宣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与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上午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宣宣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宣宣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宣宣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宣宣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宣宣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就动起手来„„

在老师眼中,宣宣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新裁地玩得有滋有味。据此案例回答问题:

(1)宣宣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请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2)这种儿童的表现是什么?怎样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的关系

1)在社会性发展中,宣宣在同伴交往方面属于问题儿童,具有攻击性。

(2)这种儿童一般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爱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主动,但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缺乏正确的评价。

对这样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其次,教师要引导其他儿童发现这些儿童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地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第五篇:村官招考案例分析题目

三、案例分析题

1、如何办理以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手续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那么如何办理以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手续?

答:采用转让方式流转的最为普遍,农户之间在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时,如果没有及时办理规范的手续,极易引发矛盾和纠纷,从而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首先,提出转让申请。承包方与受让方达成流转意向后,以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事先向发包方提出转让申请。如果发包方不同意,应当在7日内给出不同意的理由。发包方同意转让的,应当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报告。

其次,签订转让合同。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达成流转意向的承包方提供统一文本格式的转让合同,并指导签订,确定土地承懈经营权转让。承包方转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在受让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一式四份,转 让双方各执一份,发包方和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各备案一份。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在指导流转合同签订或流转合同鉴证中,发现流转双方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约定,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办理变更登记。采用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当事人申请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的,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受理,此时要求双方当事人提供以下材料:(1)变更的书面请求;(2)已变更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或其它证明材料;(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原件。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受理变更申请后,应及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报请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上记载,原发证机关应当予以受理,并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2、怎样才能让村干部安心干工作 村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但是,根据在湖北省竹溪县调查的情况看,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

据调查,该县15个乡镇,辖293个建制村,农业人口309482人。现有村主职干部819人。村干部身处最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强度大,且收入偏低,老无所依,村干部难选、难当,严重影响了村干部队伍稳定和工作积极性,不少人撂挑子。

工资待遇与工作任务的失衡。村干部长期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端的是泥饭碗,干的是硬任务‛,工作非常辛苦。而在工资待遇上,标准低、难落实的现象普遍存在,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干部甚至还自己贴钱办公事。目前,现任村主职干部年人均工资为3500元,其中75%的村干部年待遇在3000元~4000元之间,20%的村干部年待遇在2600元~3000元之间,5%的村干部年待遇在2400元左右。退休村干部待遇年均约200元,少数村干部退休后甚至没有工资待遇。特别是在国家工作人员工资大幅度上调以后,对在职村干部冲击很大。水坪镇向家汇村原村主任嫌工资低、待遇差,2005年村两委换届时,第一天当选,第二天就悄悄出门打工了。

有心办事与无钱落实的矛盾。税改后,村级财力运转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村集体经济‚空壳‛现象普遍存在,面对有限的资金,集体公益事业往往无钱落实,导致村干部上任时的承诺不能兑现,群众的愿望不能实现,不仅挫伤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蒋家堰镇芦沟口村,近年来想方设法培养了一名年轻人当村文书,可是该青年觉得村级无财力、办点实事很困难,坚决不当这个村干部,致使73岁的村文书至今还在坚持工作。

权力无限小与责任无限大的尴尬。税改后,尤其是合村并组后,虽然精简了干部,却相反增加了村干部的工作量。一方面,村干部职能由领导转为引导,变管理为服务,‚权力‛相对弱化;另一方面,虽不再催粮收税了,但计划生育、社会综治、村级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各项农村工作又都得靠村干部去组织、去落实,使村干部感到工作累,担子重,责任大。

在职拼命干与年老无人管的反差。相当一部分村干部退职后生活没有任何保障。有的村干部连在职时的工资都没有拿到手,数额多的达几千元,拖欠长达10余年,更有少数退职干部随着年事增高,家境贫寒,养老无靠,逐渐转变成新时期的农村贫困户,致使在职村干部产生了严重的后顾之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大受影响。水坪镇延坝村一位当了20多年的村支书,退休后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常年患风湿病,每年县乡慰问贫困党员时都给他送去慰问金。2006年因经济困窘甚至向亲友借钱交党费,遭到其拒绝。

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付出都应该有相应的回报。村干部也是凡人,我们不应该要求村干部一味地奉献,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所以,要想真正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村干部队伍,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改进考核奖惩机制,激发工作活力。一是要改进考核方式。按照‚依岗定责‛的原则,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将考评结果作为对村干部评优评模、兑现待遇的依据。二是要改进奖惩方式。要改变以往重惩轻奖和偏重精神鼓励、忽视物质奖励的倾向。在精神激励上,可以采取每两年隆重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村干部,对任职达到一定年限的村干部由县委、县政府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进行表彰。在物质激励上要敢于对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重奖,真正起到‚鼓励干的,鞭策看的,推动慢的‛的作用。三是要改进工资兑现方式。通过预拨转移支付资金或对村干部工资实行半年或一季度一发放,以减轻村干部负担。要以制度的形式规定村干部报酬的最低标准,并确保报酬及时兑现,逐步推广村干部财政统筹、工资直达等模式。

建立养老保险机制,解决后顾之忧。一是确定保险对象。保险对象应为村两委班子主职,可根据人数多少对任职年限进行限制。二是多方筹集保费。实行县、乡镇、村干部个人‚三个一点‛的办法缴纳保费。对村干部个人负担部分,还可按其工作年限长短对负担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工作年限长的,个人负担比例适当降低。三是严格缴费方式和保险责任。具体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首先确定村干部年老后领取养老金的标准,然后根据村干部的性别、投保时的年龄确定缴费方式和缴费标准,年龄较大、接近领取保费年龄的一次性缴清,年龄较小的可以分10年或20年缴,在职时按‚三个一点‛的办法执行,不在职后自己每年按标准缴纳。另一种是针对村干部任职时间和自身年龄差异较大的实际,灵活选择缴费方式和领取方式。即在职时,按‚三个一点‛的办法缴纳保险费,不在职后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定额或不定额地缴;也可根据所缴保费确定领取标准,到时按月领取;也可终止合同,领回所缴保费。推行考录公务员制度,增强岗位吸引力。根据中央、省、市关于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考录乡镇公务员试点工作的有关精神,拓宽乡镇干部来源渠道,把工作业绩突出、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连续多年被县级以上授予表彰的村干部,通过‚双推双考‛(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考试、考察)的方式,招聘为乡镇干部或国家公务员。一方面要对村干部报考公务员给予政策倾斜,在年龄、学历等条件上适当放宽,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努力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只要关心村干部的身体、生活等实际问题,杜绝对他们‚责难多、理解少;指责多、尊重少;使用多、关心少;要求多、帮助少‛的现象,村干部就一定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进而实现其人生价值。

3、乡村组织如何突出重围

乡镇财政运转越来越困难 乡镇财政处于我国五级财政体系中的最底层,也是最薄弱的一级财政。近年来,由于税费改革、体制改革、综合配套改革等引发的连锁效应,致使乡镇不堪重负,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财政运转越来越困难。

以某县2005年颁布的文件《关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为例,县里每年给乡镇拨付的费用有12项:1.人员经费。在职人员按人年均10000元核定;退休人员按人年均12000元核定;遗属补助按人年均1740元核定。2.福利费按人年均88元核定。3.公用经费按定编人数人年均6000元核定。4.医疗保险经费按人员工资总额的7%核定。5.计生事业费按总人口人均3.42元的70%核定。6.优抚事业费。军属优待人员按各镇2003年、2004年实际入伍人数核定基数。补助标准:农业户口军属按人年均1200元核定;城镇户口军属按人年均500元核定。困难优抚对象按人年均500元核定。1~6级伤残人员医疗费用按有关政策核定。7.交通事业费按各镇农业人口人均2元核定。8.五保户供养经费。按集中供养的人年均1200元,分散供养人年均800元标准核定。9.村组干部工资。人员按编制数核定。工资标准:村支部书记按人年均3600元核定;其他村干部按人年均3000元核定;组干部按人年均2400元核定。10.村办公经费按村平均10000元核定。11.科技三项费按总支出的1.1%核定。12.预备费按总支出的3%核定。

在这12项中属县财政直接拨付的有6项(第1、2、3、4、9、10项);属县直部门拨付的有3项(第5、6、8项);至今没有兑现的有3项(第7、11、12项)。此外,一般预算收入超过县里定的基数的只拨付一部分,其余的年终结算。现在,我镇工资每月缺口1万元,全年12万元。县里给镇下拨工资是按在职干部每人每年1万元,退休干部每人每年1.2万元的标准来发放。我镇机关、财政退休干部工资总额为247万元。我镇的老干部大多是半边户(配偶大多是下岗职工),每月靠千元工资来维持生活根本不够。近年来,物价增长过快令老干部更是揪心。因为工资太少,导致老干部们怨气较大,产生不稳定因素。再是办公经费每月缺口至少在3万元,全年36万元。我镇在编国家干部40人,按每人每年6000元办公经费标准,县里全年拨付的办公经费为24万元。税费改革后,乡镇没有收入来源,仅靠这20多万元办公经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乡镇为了节约开支,都办了内部食堂,所有来客一律在内部食堂就餐。仅内部食堂招待费一年就在15万元以上。领导干部到区里开会办事公务用车的费用每年至少在10万元。此外打字复印费,干部出差、学习报销等各项费用也在10万元左右。为了不影响正常办公,乡镇不得不又发生新的债务。这些新债务的形成与财政体制有直接关系。而且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乡镇负债额较大,近年来,为偿还世行贷款利息、基金会等欠款,乡镇不得不向上面借资金清欠,从而与财政局形成往来。财政局每年在拨付乡镇资金时,总是要抵扣部分以往所借资金,结果造成乡镇资金缺口更大。笔者所处的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镇,由于没有大型企业提供税源,取消农业税后不准向农民收钱,乡镇仅靠上面拨付来维持运转,而上面又不能按时足额拨付,这样更令乡镇‚一把手‛坐卧不安。乡镇主要干部一天到晚被保运转、保稳定的事纠缠,根本腾不出精力来抓经济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留下过多的后遗症,其中最令人揪心的是信访稳定问题。据镇信访办统计,2006年和2007年的信访案件中有80%以上是土地纠纷和农村债务问题。而造成土地纠纷的原因是二轮土地延包工作没有规范好。比如,2004年,完善土地二轮延包,从省到市出台文件再三强调,要求为所有农户分地。有些农户长期交税,种了别人曾经撂荒的地;而有些长期在外拒交或躲交税费的人,也回来要地。双方造成矛盾。由于不敢过省、市红线,造成镇、村工作非常被动。还有一个问题是农村债务问题,以前村里为完成‚三提五统‛任务,向村里党员干部及群众借钱。但现在村里无经济收入,村民只好又找到镇上缠访。

村级工作陷入困境

当前村里发展很不平衡,有些村除了通村公路,其他工作都停了下来。村级债务包袱大,办公经费少,村干部工资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新农村建设,阵地在农村,主体 是农民。村党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大量艰巨、繁重的任务要靠他们牵头抓落实。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不少村干部思想波动,工作积极性不高。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村组干部工资待遇低。税改前,村组干部的工资每人每年3000元左右,但完成税费任务后镇里都要给予奖励、补助,每年每人的总收入在8000元左右。自税改后,村干部每年工资仅有3000元,是靠转移支付下拨的。村干部的摩托车汽油费、电话费、招待费都一律靠自己掏腰包。出现这种状况,财力不足是一个原因,但主要是因为有90%以上乡镇的村组干部超编。尽管农村配套改革要求各村除村支部书记外,其他干部都兼任组长,但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各村小组的组长大多是组里威望较高、影响较大的人,如果撤换他们,对农村各项工作开展都非常不利。我镇现有村组干部300多人,每年上面拨付工资总额在85.56万元,人平均不足3000元。由于工资偏低,导致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是村办公经费少,村干部权力小。区里给每个村每年拨付的办公经费为1万元,但各村与各村情况不同。小村1万元办公经费基本够用,但对大村来说根本不够用。如我镇陶家村是个有3000多人的大村,去年为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共投资了10万多元,上面拨付的1万元办公经费根本不够用。税改前村干部既催粮催钱又管生产,权力很大。税费改革后村干部不管催粮收钱的事,因此一些村民认为村干部不能发挥作用了,因此变得不太‚听话‛了。村干部在开展植树造林、修堤筑坝等各项工作中,许多村民不愿参加还说风凉话。村干部有时连召集村民开群众会也难以如愿。因此,村干部觉得很憋屈,可又无可奈何。加上眼下正在搞土地二轮延包,许多农民返乡要地。有些人片面地认为村干部不想给地,因此频频到上级部门上访。有的甚至每天早晚缠着村干部,搅得村干部心烦意乱,根本无法干其他工作。

三是村干部思想包袱沉重。村干部居住在村里,同村民接触较多。前些年,因工作的事得罪了一些人,现在管的事少了,权力也小了,个别人借机挑衅报复,给村干部难堪。现在,粮食补贴、二轮延包、计划生育、公益事业等工作都要靠村干部来组织协调,而这些工作都是棘手问题。工作搞不好,上级领导有意见,而不搞工作群众又有怨言,村干部时常感到身心疲惫。

乡镇和村两级组织,如此不堪重负,可以说已陷入重重包围。那么如何使它们突出重围,担起新农村建设的使命呢?

答:1.县里的财政体制应理顺。各县都应制定适当的财政体制,该拨付的资金一定要全部拨付到位,尤其要按时足额拨付。

2.乡、村干部待遇按政策落实到位,调动工作积极性。一是机关干部工资按标准统一发放,不留缺口。为调动工作积极性,村组干部工资应适当上调。二是乡、村两级办公经费应多拨付一部分,以便减轻乡、村负担,从而避免出现新债。三是税收定基数后,超额完成的应给予奖励,应按月或按季度给予返还,以便调动乡镇干部及税务部门工作积极性。

3.上面承诺乡、村的资金要兑现到位(比如村活动阵地扩建资金、通村公路资金)。4.村级债务是农村难点,应想办法化解。一是利用乡、村闲臵资产化债;二是用村组和村民之间互相抵扣的办法化解村级债务;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化债奠定基础。5.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一是农村所有干部都应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这样能调动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至于有人享受、有人不享受而造成新的矛盾,特别是农村副职干部也担负着重任,工作同样辛苦,应全面考虑,力求村干部人人参保。二是应考虑年龄偏大人员入保问题。男年满50岁,女满45岁,接近退休年龄人员更应考虑其参加工作年限。有的人工作二十多年,临老却没在参保对象之中,他们会很失望,会产生负面影响。三是对受区(县)级以上表彰的干部,实行保险奖励,在经济上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少缴部分养老保险费用。

4、创新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对农村社会的服务和管理、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也更为多样化、多层次。改革旧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建立一种覆盖农村全体群众的新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新社区转变,成了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党员干部群众整体素质较强的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乡北洞源村作为试点,推行‚一会一体五小组‛的管理模式,在农村基层组织的设臵和服务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实行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创新‚一会一体五小组‛组织设臵,优化农村社会管理机制。‚一会一体五小组‛农村社区组织机构运行模式,即成立社区村民理事会,下设党群共富信用联合体,生产发展服务小组、社会保障服务小组、文明卫生监管小组、综合治理小组和公益事业服务小组。各机构成员由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在村两委成员、有‚双带‛能力的农村党员、产业大户、经营能人、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复员军人中推举产生,享受社区干部福利待遇。‚一会一体五小组‛各机构分工明确,履行各自工作职能。

加强社区配套项目和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合县、乡、村三级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按照‚社会化、标准化、实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加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资金建成一栋综合服务楼,设臵了文体活动室、警务室、医疗室、图书室和便民小超市等公共服务场所,由县、乡、村服务机构依照自身职能配备工作人员,为村民提供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

建立工作制度,完善农村社区服务运行机制。在‚一会一体五小组‛运行基础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一套高效运转、规范运行的工作机制,如分工负责制度、议事决策制度、公开承诺制度、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保障制度等,完善了社区的服务运行体系。

从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乡北洞源村的实践看,开展农村社区化管理,成效是明显的,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

答:一是党的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拓展,村级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实行农村社区化管理‚一会一体五小组‛运行模式,形成了以村党支部领导为核心,以村民理事会为运转中枢、党群共富信用联合体为有效依托、‚五小组‛为服务平台的村级工作运行方式,使村党支部、共青团、妇代会等党的基层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规范行为规则、化解利益矛盾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有效拓展,提升了村党支部引领发展的能力。

二是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实行农村社区化管理,全村建立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社会保障服务室、警务调解室、医疗卫生服务室等服务平台,提高了村级组织进行社会管理的层次和服务水平。同时,县直单位依托村级服务平台提供‚驻点服务‛,组织开展理论政策进社区、先进文化进社区、道德规范进社区、文明卫生进社区、科技知识进社区、法制教育进社区的‚六进社区‛活动,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村级公共服务内容和形式单

一、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农村社会管理和村级公共服务的水平。

三是村级社区干部职责得到明确界定,村干部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一会一体五小组‛村级组织设臵,使村级社区干部职责更为明确细化,解决了村干部‚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增强了对村级社区干部开展工作的指导性和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激发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创优争先的热情,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四是基层民主得到扩大,村民民主自治进一步深化。开展农村社区化管理,促进了村民民主自治的进程。在村务的决策上,社区干部收集村民会议的决议及群众意见和建议,由服 务小组拟订方案,提交村民理事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和表决,使村组干部和村民骨干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和群众参与村务的热情。在村级社区干部的监督上,村民对社区干部的日常工作情况和工作绩效行使直接的监督评议权,激发了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农村社区建设的要害在于提升自治能力 城乡社区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什么?从事农村社区建设,这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清楚这项工作的本质要求是什么,就很可能在实践中跑题偏向,抓不住重点。江西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的蔡建武处长,在认真剖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个重要文献中有关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城乡社区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居民自治来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这个结论,是源于对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三个重要文献的分析,是党关于社区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延伸,所以应该是靠得住的。政治制度建设总是与能力建设密切相关,正如加强党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政府制度建设是为了提高各级政府机构的行政能力,城乡社区建设的本质目的在于提高社区的自治能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建立和完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城市为居民自治制度,在农村则是村民自治制度。政府通过推动城乡社区自治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微观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使之处于规范有序、健康和谐的状态,从而为宏观社会的发展进步奠定基础。因此,农村社区建设,要害就在于提升农村社区的自治能力,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应该是提升农村社区自治能力的过程。

当前,农村社区需要增强如下几方面能力:

答:一是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随着以城市促乡村、以工业补农业时代的到来,政府公共服务的阳光将逐步普照到农村地区。但是,在广大农村,政府的公共服务惠及大众的时候,不可能直接针对每一个居民,而只能以社区为单位来落实。建设农村社区,就要使社区具备承接、传送的能力,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是社区内部自我服务的能力。一个真正具有较强自治能力的社区,不能单纯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的服务与援助,它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这属于社区范围内的公共服务。社区自我服务能力建设,取决于社区自治组织的服务意识,也与社区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社区为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越丰富,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就越强,社区的凝聚力也就越强。

三是社区内部的扶贫济困能力和自我救助能力。扶贫帮困,救灾救助,是政府的分内职能,但是这些工作又不能成为政府的独角戏,处处需要得到社区的配合。四是建立内部和谐秩序的能力。一个有较强自治能力的社区,应该建立合理的内部规则,随时消解内部矛盾,维持良好的治安环境,促进和谐居民关系的形成。

上述自治能力,总而言之都是为居民服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只能通过深入落实村民自治制度来逐步形成。因此,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只要抓住增强社区自治能力这个要害,努力推进村民自治制度,踏踏实实围绕着服务做文章,那么社区建设工作就能提纲挈领,打开局面

6、自然村落设立了一个‚板凳议会‛

赵坝是新光村的一个自然村,36户,160多人,400亩农田。面对公共事务几乎无人管理,多年来水利失修、道路泥泞、环境卫生恶化、村容村貌依旧的现实,2007年 3月 6日,按照事先拟定的选举办法,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从 13名全部由村民推荐的候选人中差额选举产生了 9名农民议员,成立了赵坝的自治组织赵坝‚农民议会‛(当地农民称 之为‚板凳议会‛或‚田头议会‛),并且成立了由 4人组成的农民‚理财监督小组‛。这些农民议员和理财小组成员,义务为农民服务,没有一分钱报酬。

在赵坝‚农民议会‛成立后的一年里,这里的农民在‚农民议会‛的带领下,先后开会 40次,作出 26项决定,制定《赵坝农民公约》等 3项制度,争取各方支持,组织村民筑路 1.6公里、整治河塘 2个、美化家园植树 2000多株、发展生产投放鱼苗近2万尾,做成了过去多少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形成了党支部(政治组织)、农民议会(社会组织)、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组织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在 2007年末,赵坝的农民议员向全体村民作了述职,农民以户为单位对 9名议员和 4名理财监督小组成员进行了民意测验,并规定,如果民意测验票数不过半,就要另选他人。在这一年里,赵坝农民在‚农民议会‛的领导下,民主管理、财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真正落到了实处,做成了当地农民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赵坝农民也真正尝到了当家做主人的幸福感。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罕见的大雪灾,赵坝‚农民议会‛在大雪停了的第二天,就动员全体在家的村民用半天的时间,把村里村外的雪清扫干净,在当地成为美谈。

思考:

1、‚板凳议会‛说明目前我国农村基层管理所面临什么问题?

2、‚板凳议会‛为我们农村基层管理找到了什么新路? 答:

1、目前我国农村基层管理所面临的以下问题:一是随着合村并村的发展,村管理半径的扩大,村民的自我管理能力被大大削弱了。日渐庞大的建制村使熟人社会消失了。由于政府控制行政管理成本,村的干部人数一般被控制在 3~7人(包括村委会和党支部)。这样做的直接后果,不仅是村干部管不过来,而且几个村干部也无法为农民提供服务。二是加剧了农民对村干部监督缺位的现象。后选举治理原本就是村民自治中最薄弱的环节,并村后,农民甚至长期不认识所有的村干部,更何谈监督村干部。农民监督的缺位,恰恰就给了乡镇党政更多控制村干部的机会和手段。这就使村干部会更多地倾向于上级,而减少倾听来自村民的呼声。很多上级转移支付在通过村组织时,农民参与的渠道更少,监督的机会也更少,从而使村干部有更多的机会谋取自己的利益,增加了村干部腐败的可能性。三是削弱了自然村基础上的农民的组织资源,出现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断裂。农民和建制村之间的联系被割断了。农民不关心村组织的事务,村委会和党支部对农民的需要也无法满足。这样造成了村级事务无人问,农民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由于党组织一竿子插到底,农村中原有的组织资源,如:家族、宗族、能人、乡情等,均遭到了排斥,使农村出现了公共事务无人管、无人问的状况。

四是加剧了农村的行政化和官僚化。我国的村原本是农村的基层组织,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非行政化的自治组织。但是,当农村出现了基层组织的断层,农民和村之间的联系被割断后,村委会和党支部成员在此时更像是政府的官员,而不是农民的代表。他们拿着上级政府发的工资,承办上级政府布臵的任务,他们在乡镇党政和村民小组之间扮演着上传下达的角色,对于为农民服务,他们力不从心。

五是村级一般化的管理和服务,难以适应各个自然村农民的公共需求。对于基层的公共事务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治的方法,是民众的自我管理。这里,民众自我管理的特殊,和政府管理的一般相结合,才构成了和谐高效的管理结构。

2、赵坝‚农民议会‛至少找到了三条新路:

一是适应农村并村的实际,填补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断层,将党组织、村委会与自然村中传统的家族、宗族、能人、乡情等组织资源进行整合,走出了一条增强农民自治组织能力的路子。一盘散沙的农民致富难、抗御风险能力低、进行大型农田基本建设能力低、争取上级专项资金难度大。自然村的农民在农村承包制的基础上组织起来,既发挥了自然村各种组织 资源的组合型能力,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生产力,又照顾到农民各自的个体利益,增进了农民的福利。有利于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深化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制度。二是实现了我国基层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找到了一条将四个民主结合在一起的路子。熟人社会是自然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干部的约束,除了制度之外,还有民俗道德的约束、家族荣誉的约束等。自然村的所有事务都与村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村民也非常关心自然村的公共事务。这就为四个民主的切实推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推进民主政治,是很自然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个基础为纠正错误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是找到了一条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的路子。只要农民真正当家做主,其主人公的积极性就会极大地发挥出来,促进村里公共事业的发展。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有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人了,真正让他们说话算数了,农民才会真正把村里的事情当做自己家的事情来做。赵坝组的‚农民议会‛创新正是把农民真正放到了主人的位子上。一些在过去看来非常困难的事情,才会在赵坝那里变得容易起来。

7、大村庄制带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2004年底,山东省莒南县相沟乡结合市县开展的建制村规模调整工作,将原有的54个建制村合并减少到45个,减少9个。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乡在工作中发现存在部分合并村‚貌合神不合‛,村干部之间相互扯皮,互不服气,工作效率低,村庄管理混乱,村级社会服务事业发展缓慢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村干部之间互相拆台;二是部分村宗族矛盾仍较突出;三是合并村强弱互补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四是中央惠农政策增多,村庄合并过程中坚持土地合同、债权债务、农业税负等不变的要求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2006年初,相沟乡审时度势,创新思路,借鉴外地经验,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有效机制,提出了建设农村社区的思路。两年多来,全乡共整合32个村庄,建立10个农村社区,建制村数量减少到13个。全乡4.2万人口,其中社区覆盖人口3.2万人,占全乡人口总数的76%。通过社区整合资源,集聚力量,加快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全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全市探索出了‚大村庄制农村社区‛的发展模式。

主要做法

莒南县相沟乡坚持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选定三义口村作为试点,将三义口村改为三义农村社区。三义口村是2004年由张家三义口、杨家三义口等6个建制村合并形成,合并后共有2300户,6060口人,221名党员,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是全县第一大村。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该乡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性,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了过去村庄管理混乱、街道脏乱、发展滞后的局面。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乡进行了推广。

整合村庄资源,促进社区管理规范化。为集聚人力、财力、物力,建设好新型农村社区,相沟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社区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注重了社区队伍、土地、合同、债权、债务、资产、制度以及水、电、路、办公场所的全面整合,真正做到合心、合力、合强。一是整合管理体制。社区只成立一套领导班子,即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班子职数和交叉任职率根据社区人口数量确定。撤销以前各自然村党支部,成立以社区为单位的党总支,并将支部建在社区各种协会组织上。二是整合村庄资产。将原来各村5%以内机动地、宅基地、建设规划预留地、‚四荒‛地、集体积累等集体资产全部整合起来,由社区统筹管理和使用。对项目及基础建设所需土地,根据原建制村人口及土地面积,采取原建制村土地‚滚动‛的方式聚集,由社区进行开发使用。对原自然村涉及的债务转移到社区承担,根据集体经济状况及政策情况,逐年偿还,逐步化解。三是整合村庄合同。原自然村的各业承包合同,全部收归社区集中管理,集中变更发包人。对原自然村签订的未到期合同,继续维持合同期限。待合同到期后,再由社区公开发包。搭建工作平台,加快社区建设城镇化。一是为新农村建设搭建示范平台。该乡在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时,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提升农村社区示范功能放在首位,引导社区按新农村标准进行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样板。二是为社区群众提供集中服务平台。在全乡农村社区建设中实施‚十个一‛工程,即:每个社区建设一条商贸大街、一处集贸市场、一处便民超市、一个为民服务中心、一处小学或幼儿园、一处卫生室、一处文化广场和游乐中心、一处警务室、一处工业及养殖项目区、一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特别是社区集市的设立意义非凡。社区成立后,相沟乡党委、政府经工商部门注册批准,在每个社区设立了社区集市,每5天社区居民赶一个集,极大地增进了社区居民的信息交流、商品交流,既促进了社区居民感情的更好交流和融合,也促进了社区产业经济和商贸经济的区域性发展。目前,相沟乡全乡社区类服务项目已达上百家,各种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一派兴旺,居民所需的各类生产资料、生活用品都能方便地在社区购买到,不用进城即可享受到各方面的优质服务。三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组织平台。社区内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协会,发挥农村党员和农村能人的作用,把广大居民组织起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在生产经营上,通过有能力的党员和农村能人的带动,以协会为单位统一组织、统一销售,为农民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降低了农民生产经营风险。四是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缓冲平台。加快旧村改造,集中力量建设居民新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改造建设了学校、卫生室、活动中心、日用百货超市、农资超市等各种基础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由东相沟一村等 5个村合并组建的相沟街社区,借助地处乡党委、政府驻地的独特区位优势,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提升社区品位的关键,重点在发展商贸、物流和服务业上下工夫。该社区制定了小城镇建设整体规划,对社区内民宅、沿街商业楼重新进行布局,对横贯东西的主要街道两侧的商户进行开发,建设二层商贸楼,拉长商贸街规模。目前,该社区已拆除旧房屋上千间。同时,该社区还重点治理改造‚空心村‛,对‚一户多宅‛问题进行清理整治,对村中心老河道进行改造,使社区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支部建在协会上,带动社区经济产业化。按照‚围绕社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思路,打破原来村党组织设臵模式,对党员进行重新组合。按照产业趋同、规模适度的原则,在专业协会中成立了青年、老年、妇女、农业、商会、经纪人、平安创建和社区服务区 8个协会党支部,把党员全部纳入各协会党支部中,每名党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行业特点加入多个协会,但只能加入一个党支部。党员在协会中担任会长、副会长和理事等职务。各协会中的理事会成员、优秀党员、产业大户和经营能人等组成协会成员联谊会,定期开展座谈、联谊活动,交流经验,协调关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行协会‚ 1+4‛帮扶制,即协会中的每个党员经营户负责培植一个文明户、带动一个中间户、帮扶一个困难户、转化一个特困户,及时为群众提供系列化服务。通过协会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养殖区、商业区等,带动了社区经济产业化发展。

取得的成效

在合并村庄、村庄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建立农村社区;对合并后的村庄进行全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人财物等方面为建立农村社区新体制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打破传统的农村管理模式,赋予农村社区体制实质性的新内涵,对农村管理体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对农村社区体制下的农村生产和生活实行行业化、协会化、群体化、小区化管理,社区的管理和建设更加科学细致;党支部建在农村各业协会和群体组织上,使党的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人民群众的联系紧紧地扭在一起,更加体现党的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和以民为本的要求;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有效治理机制紧密结合,为新农村建设创造重要的工作平台和发展路径;整合土地资源,为开发使用土地,以地招商,以地聚财,增加村级财政收入创造条件;逐步实行村民集中居住,为实现村民集中使用水、电、暖、气等生活基础设施创造可能实现的条件;促进农村基层民主自治进一步拓展,使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更加丰富有效等。莒南县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政治稳定、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

减少了干部职数,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农村社区成立前,该乡共有村两委干部192人,成立社区后,村干部减少到74人,减少了118人,每年节约经费208.7万元。干部职数的减少,不但没有影响工作,反而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很多。过去三义社区几个自然村从2004年就开始准备村村通自来水,各村分别制定规划和方案,一直没形成统一的意见,两年多也没能解决吃水问题。社区成立后,一套班子制订一套方案,仅用20天的时间就解决了吃水问题。不仅效率提高,也减轻了百姓负担。其中张大路自然村仅有480人,如果自己村通自来水,每人至少需要筹资1000元,而现在每户仅需170元就解决了问题。整合了村庄资源,拓宽了发展空间,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农村社区成立后,通过整合各种资源,组建社区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动员群众兴修水利,修改道路等,增强了群众的集体意识,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各社区都设立了老年活动中心或老年协会,解决了老年人老有所养问题。健全和建立了商店、幼儿园、卫生室、图书室、农资超市等配套服务设施。村民高兴地说,现在社区服务功能齐全,日子越过越好,为社区居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从调查问卷来看,调查对象100%认为农村社区比原来要好,95%的居民对当前的生产生活条件感到满意。三义社区通过整合土地资源,调整、臵换出200多亩土地成立经济项目区,用于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拓宽了发展空间,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石河社区是由5个村整合的社区,其中张家和胡家两个村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占用土地较多,土地非常紧张,而其他3个村闲臵土地较多,通过合并,整合土地用于发展矿业资源,还解决了3个村的剩余劳动力,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又增加了居民收入。

缩小了对立面,化解了矛盾,保持了社会稳定。过去,自然村间各自为战,一些仅有几百人的小村,因利益之争分成两派甚至多派。每次换届选举,派与派之间相互争斗,村干部之间钩心斗角,相互扯皮。王庄社区中的原万东王庄村,仅有几百口人,从1999年开始,支部书记一年换三次,全村22名党员,除了年龄大的,基本上都干了一遍,整个村子处于瘫痪状态。成立社区后,宗族派性对立面小了,矛盾化解了。通过落实农村政策,调整土地,该村多年遗留的‚宅田合一‛的问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为了便于服务居民,各社区还印制了便民联系卡,将社区干部及社区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印在上面,发放到居民家中。社区居民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跟社区联系。一位居民在田间劳动时,发现有人偷路沿石,及时拨打联系卡上的电话号码,抓住了小偷,避免了集体损失。花沟社区过去有几个村是老上访村,集体承包费连续5年没有收上来,通过整合,老百姓不上访了,多年的承包费也收上来了。从座谈的对象中,98%的人认为,实行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赢得了群众认可,提高了干部威信,增强了服务意识。过去,村干部干工作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如今,社区干部转变了观念,由管理转向服务,主动为居民服务,提高了自己的威信,赢得了群众的拥护。王庄社区是由8个村组成的社区,原来的万东、寺东、万西村民吃水主要是河水,村子集体经济薄弱,干群矛盾比较突出,自来水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群众有怨言。农村社区成立后,社区干部首先解决了3个村吃水难问题。万西村过去街道狭窄、高低不平,老百姓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连拖拉机都进不去。社区干部了解后,统一社区财力,解决了老百姓行路难的问题。花沟社区原是由东花沟和西花沟合并成的,西花沟村地处山地,连块像样的宅基地都没有,而东花沟地势相对平坦,空地较多,两村合并后,经过社区干部商议,征求群众意见,同意西花沟在东花沟划宅基地建房子。三义社区为更好服务老百姓,每年年初,社区干部还要征求居民意见,要求每人至少提5条有关社区的建议,一旦被采用,居民可以获得奖励,进一步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思考:莒南县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整合各种资源。一是整合人力资源,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建设农村社区,需要广大村民的广泛参与,更需要社区干部的正确引导。通过整合 人力资源,扩大选人用人视野,能够把优秀的人才选进社区队伍。二是整合闲臵资源,解决‚有地方办事‛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办公和活动场所,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条件。大村庄制社区可以挖掘各村闲臵资源,根据群众需求,建设不同层次的社区服务站点,既方便了群众,又不增加群众负担。

(2)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关键靠投入。要采取政府扶持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办法,着力建立农村社区建设长效投入机制。要将新农村建设资金重点投向农村社区,强化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

(3)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创新管理体制。要逐步理顺乡镇政府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增强农村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逐步实现社区建设与居民自治的有机统一。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社区中介组织、各种行业协会、各类专业经济组织协会以及社区志愿者组织,努力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

(4)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为居民服务。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社区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实际上落在实处、体现在实处也就是为全体居民服务。社区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居民才能感受到社区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也才会增强社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8、组织意图让位给群众意愿之后 2008年1月30日,在全市其他村两委换选结束近一个月后,贵州省毕节市鸭池镇哈啷村村民终于再次投票选出了村委会组成人员,至此,从 2007年 10月 1日开始的鸭池镇第七届村两委换届选举画上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

最担心的地方

由于距毕节城区仅7公里,加上有贵毕路、毕纳路及十八河、倒天河横贯全镇,所以一直是毕节地区的工业重镇。从2007年开始,随着毕节地区的扩张及一批新建项目的上马,使得当地利益冲突加剧,矛盾纠纷增多。其实早在2001年,该镇成为全市上访人次最多的一个镇。镇内部分农民因为征地补偿、计划生育、村两委换届选举等问题,多次到市、省上访,甚至进京上访。因此,当2007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启动的时候,能否确保此次换届选举顺利进行,不再像往届换届那样引起群众不断上访,是多数负责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最担心的问题。

民选的力量

鸭池镇此次村两委换届选举面临的挑战,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在于该镇是全市首次推行村民委员会海选村庄数量最多的一个乡镇。全镇26个村中有9个村实行海选,17个村实行海推直选。有的人一直对在鸭池镇这样矛盾突出、利益冲突大的地方实行大面积海选持怀疑态度,担心会把问题复杂化。

根据要求,在海选的9个村中,要进村委会班子的人不再像往届那样由组织意图来保证,他们必须到村民中去宣传自己的治村纲领,以获取选票。以前未担任过村干部的村民有相当一部分跃跃欲试。那些多年在外经商务工的村民听说海选,都赶回村里参加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关于如何贯彻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如何保证惠农政策执行到位,如何带领群众治穷致富等等问题,竞选人都要在村民面前给出自己的回答。一些原任村干部自身的社会抚养费及子女亲属的计生问题及相关经济问题不断浮出水面。换届选举之前的半年,鸭池镇进行了一次候选村干部的招考,参考人员除了笔试外,还要发表治村演说。这项工作为推行村委会换届海选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9个海选村中,有2个村一次选举成功,有7个村经再次选举配齐了村委会的全体成员。结果,有5名没当过村干部的村民当选村主任,4名普通村民当选村副主任。

受海选村的影响,海推直选的17个村村民也积极参与到选举之中。在海推的过程中,个别村村民对原任村干部的经济问题、治村得失、本人及其子女和家属的人口计生等问题提 出质疑。一部分原任村干部在海推的过程中被淘汰出局,个别村的原任村干部交出了上万元的违纪资金。在选举的过程中,村民们也一改以往的漠然态度,认真对照各相关法律及村里的选举意见和办法,对整个过程严加监督。有两个村在选举的当天就被村民指出有违纪行为。经调查取证,这两个村重新进行了投票选举。哈啷村村委会成员选出不到半月,村民就上访反映选举中的违规行为。经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及镇纪委监察组成的调查组查证属实,整个选举从选民登记开始重新进行。这17个村中有8个村不是原来的村干部当选,有1个村未选出主任。

此次不带组织意图的海选和海推直选村干部,对村民及镇干部都是一个洗礼。大家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得到了加强,一些人对相关法律法规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打铁要靠自身硬‛,如果竞选者曾经有违法违规及不尊老爱幼等行为,在此次选举过程中都会受到谴责,而那些平时治家有方、勤劳致富、乐于助人的人则普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以说,此次民选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了民心,为下一步各村的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民治的作用

此次换届选举,鸭池镇村民的积极性之所以能调动起来并能平心静气地参与选举,在于该镇从2005年开始的村民自治实践,为村民们表达诉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从2005年4月起,该镇在下坝村试行村民议事决策会制度,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凡是愿意参加的村民都可以参加,由参会村民推举出一位普通村民担任轮值主席,主持会议,轮值主席任期一个月。会上主要是对村干部上月工作进行评议,并讨论决定下月要做的工作。换届工作开始后,村民议事决策会推出了村的选委会,避免了以往选委会由村干部推荐、镇里认可的弊端。选委会上任后,在镇指导组的指导下制订选举方案,并经村民议事决策会商定表决通过。实行海选的村,由村民自愿报名,选委会根据选举方案进行资格审查后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实行海推直选的村,在推出初步候选人后,选委会进行资格审查,交村民议事决策会票决出正式候选人,然后由村民选举。在这一过程中,凡是平时认真召开村民议事决策会的村,均按法定程序顺利选出村两委成员,而哈啷、头步、煤冲三个村由于平时未召开好村民议事决策会,导致村民对选民登记、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及选举过程等都提出诸多疑问,并到市有关部门上访要求解释。在此情况下,镇指导组及时调查了解情况并指导帮助开好村民议事决策会,哈啷村则通过村民议事决策会重新推选了选委会成员。

由于村民自治制度为村民参与提供了扎实有力的保证,整个选举过程臵于村民监督中,整个选举工作得以平稳的推进。

联合党支部的成效

鸭池镇此次换届选举出让人担心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该镇对村级党支部设臵形式的改革是否会影响到选举正常进行。

从2005年开始,该镇针对村级党支部存在的党员年龄老化、带头致富能力不强、党支部凝聚力差等情况,将26个村党支部中的22个合并为9个联合党支部。全镇共保留13个村党支部。人们担心在联合党支部选举中各村党员只投本村党员的票,从而导致选举不成功。针对这些担心,镇党委于换届选举前半年组成考察组到各村党员和村民中调查了解情况。换届选举开始后,通过村民议事决策会及村广播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党的有关文件资料,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党员推荐、村民推荐的过程确定正式候选人。结果,那些平时热心于集体事业、乐于帮助村民办事、有正义感、有带头致富能力的党员都脱颖而出,13个村党支部班子一次选举成功。

感觉有些‚不适应‛

‚没有想到今年的选举是这样做。‛投完票后,许多村民都发出了感慨。有的村民对来采访的电视台记者说:‚像这样选法我们服气。‛而部分村民则表示:‚晓得是这种选法,我们应该好好努力。‛同时也担心,下次选举能不能按这种方式举行。地区及市里相关部门的一些同志则感觉不适应:‚前几次村两委换届选举,鸭池镇都有人来上访,甚至找新闻媒体曝光,找人大协调处理。今年,我们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仅仅是接到一些电话对选举程序及人员任职资格等的咨询。‛有的则说在街上遇到前几次选举时上访的人员,这些人说村里搞海选,就看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就太好了。

镇里的干部则认为,这次选举是搞选举以来最麻烦的一次,时间又长,程序又多,并且还要去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

思考:这样的换届选举有什么问题值得思考?

答:一是必须推行真正意义上的民选。这是对村民最好的也是最难得的教育机会,同时也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二是必须推行真正意义上的民治。这是民选的有力保证,但凡民选有问题的地方,其民治就值得推敲。

三是基层组织的建设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该镇联合党支部的组建不等于并村,但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资源,激发了村民及村党员之间的竞争意识。

四是镇对村必须推行真正的引导,而非主导。这是一个度的问题。由于广大村民对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不同,其在自治的进程中需要的帮助也不尽相同,引导到何种程度,必须结合村民的接受及领悟能力去落实。引导不到位,容易引起村民的不解和上访;引导变成主导,则又会引起村民的不满和逆反心理。引导好了,有了良好的民选民治环境,这才是鸭池镇此次村两委换届选举顺利完成的关键。

9、如何与宗教势力打交道

群体评估:宗教势力是一种以同姓同宗自成体系,具有完整的文化内核和悠久的历史积淀的社会力量,在一些基层组织薄弱的乡村,宗教势力成为第二政治中心,振臂一呼、应着云集。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鼓动性。特别是在村委选举中,宗教势力往往占上风,将一些专与政府抗衡的特殊人物捧上台,维护宗教利益,偏离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给农村社会安定埋下祸根。

操作要点一:建立正常的对话机制,与宗教头人畅通的对话渠道、利用旅长的威信处理公益事务。

典型事例:黄涨之村的八渠村这几年村容村貌变化之大,让居住外地、回家省亲的游子们赞叹不已。该村几年内修建了15公里水泥路、6公里砂石路、4座电站、15公里大中沟渠全部疏浚一遍,还平整了数百亩荒废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2550元提高到目前的6500元。这得益于党支部与宗教头人融洽的互动关系,这个村有几个大姓,比如‚陆‛、‚吴‛、‚高‛等,其宗族头人多为资深老干部,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在村民中威信很高,为了兴办公益事业,党支部与几位宗族头人保持正常的对话机制,遇事登门拜访,讨教计策,请求帮扶。逢年过节,必上门慰问,嘘寒问暖,建立了亲密的私人感情。因此,几位宗族头人对党支部的工作非常支持,每有公益事业集资活动首先带头,还敦促宗族内晚辈们热烈响应。

操作要点二:强化社区服务,以完善的社区社会组织取代宗族统治。

典型事例:李家村几十户人家清一色姓李,按理说,这样的村子同姓同宗人心齐,事情好办,可是多年来几个族长轮流掌权,私心太重,只顾自家发财,不为村民权办实事,他们平时作威作福,随意对村民施行‚家法‛,弄得人心惶惶,村里生产落后村民的经济状况远不及一般杂性村,2003年,乡里从邻村调来退伍军人出身的王延林来李家村任书记,他从强化社区服务入手,先后建起卫生所、供水站、代耕队、小额贷款办理点等服务组织,为村民们提供便捷实惠的服务,他带头拿出退伍安臵费,发动村民筹资修路,打通与邻村的一条高速公路的连接道路,同时建立经纪人组织,使货畅其流,村里的农副产品比过去卖得快,价格也高,经过几年的努力,外姓支书王延林赢得了李姓村村民的广泛信任,李家村的人把王延林看成是本村的女婿,关系十分融洽。操作要点三:借助司法力量打击宗族势力的违法活动,原则问题绝不迁就退让。

典型事例:2007年8月的一天晚上,明义村三组的变压器突然发生故障,全组断电,有几个从珠海打式回来的年轻人喝酒正酣,停电大煞风景,他们非常气恼,于是趁着酒性一路骂骂咧咧找到村主任家,要求村主任立即派人修复电路。不巧的是,村电工外出办事未归,村主任答应第二天一定修好。这几个年轻人坚决不答应,大吵大闹,一气之下,将全村的三个变压器全部拆卸抬走,全村一片黑暗。第二天村主任向乡政府反映这事,乡里派出综治办主任、派出所民警以及乡电管站工作人员到明义村处理此事,结果将那几个随便拆卸变压器的年轻人统统处以罚款,并勒令把变压器抬回到原来位臵,当天夜里,那几个年轻人便召集族人商量,号召每户派一人去找村主任要回罚款,结果有三四十人浩浩荡荡开进村主任家讨要罚款,面对蛮横的家族势力,村主任使出缓兵之计,表面上 衍他们,说第二天一定会解决,因此双方未发生冲突。第二天村主任从乡里带来几个民警进村,分别找到主要闹事者进行批评警告,并责令其写出检查贴在村部门口,之后再无人敢要退钱,事态迅速得到平息。

10、如何与贫困户打交道

群体评估:贫困户拉低全村人均收入水平,是建设小康村的‚累赘‛,也影响村干部的政绩,贫困户是农村弱势群体,在追逐财富的时代,贫困户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操作要点:村干部不要嫌贫爱富,要热心帮扶贫困户;扶贫先扶志,激励贫困户的脱贫志气;在物质救助、资金扶贫的同时,大力实施项目扶贫。

典型事例:马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宏发,虽然当的是级别最低的村官,却想着、办着执政为民的大事,他用民写就扶贫之笔,‚富了不能忘群众,能 几户是几户‛这朴实的话语是早已成为他的实际行动,邵立金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聋哑人,和他80多岁的老母亲靠着1.8亩土地维持生活,从2001年起,陈宏发同他家结成‚一帮一‛的对子,经常帮助照顾他们家,春耕时,他送去种子、化肥或者现金,秋收时,他找人帮助收割;逢年过节,他都要拿着米、面、油在、肉去看望;问寒问暖。每年他个人给邵立金家送的钱物折全人民币应有1200多元。

村里有个残疾人叫董振海,和90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很困难。从2001年起,陈宏发就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苗圃里干活,每月给他400元工资,使他们家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村里还有个因犯伤害罪被判刑的村民,刑满释放后家里4口人生活得挺困难,他经常到陈宏发家的猪圈去看猪。陈宏发就想,他能养猪也不错,既有活干,又能脱贫,于是,就把自己家价值2000元的木料送给他,帮他建起了养猪场,养起了肥猪,在陈宏发的扶持下,这个村村民的养猪场发展起来了,每年可以出栏300头肥猪。现在,他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富裕了。

11、如何与上访户找交道

群体评估:上访户通过频繁地越级上访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他们的上访的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由于采用一些极端手段,也给社会安定带来麻烦。上级领导往往拿上访户所在村的村干部当出气筒,动辄喝令带人回去,一般情况下,上访户反映的问题不是村干部职权范围肉所能解决的,却要管住上访户的腿不乱跑,这成了村干部的一块心病。

操作要点:疏通四个渠道,即疏通情感联络渠道,疏通情绪转移渠道,疏通帮扶解困渠道,疏通应急稳控渠道。

典型事例:2007年12月9日,秦裕村的农民韦某手拿锦旗来到到在村部,送给村支书张学理,韦某惭愧地对张支书说:‚现在俺终于相通了,这么多年来到处告状,地也荒了,家也败了,都怪俺认死理,不懂法,从今往后,再也不上访了。‛

韦某几年前在村里一条便道上与县水利局的车子相撞,胳膊受了点伤,水利局的工作人员当即就带他去医院作了X光检查,并无大碍,并给了一笔补偿费。但后来韦某以胳膊疼痛失去劳动能力为由,隔三差五去县水利局软磨硬缠,要求安排他到水利局设在秦被偷村的电力排灌站上班,被拒绝,此间,他被公安局拘留过同来后又去水利局闹。,几年下来,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专业户。去年张学理出任村支书,他义为韦某经常上访,影响村里的声誉,就从攻心入手,决心把这个‚上访专业户‛搞定,得知韦某因为这么多年只顾告状上访。家里的地荒了,又没有什么收入,老母亲一直卧病在床也未得到及时治疗后,张支书联系乡里有着部门帮其解决困难,还给其经济上的帮助,张支书一趟一趟地往韦某家跑,使韦某很受感动,一块冰凉的石头终于被焐热了。渐渐地,韦某良心发现,感觉再这样胡搅蛮缠下去,恶名在外,将来儿子讨媳妇都困难,对法律政策也有了正确的认识,最终解开了心里多年的疙瘩,并写下保证书保证不再上访。

12、如何与超生户找交道

群体评估:计划生育一票否决,从某种意义上说,村干部的政绩捏在超生户的手中,因此,村干部一定要及早发现超生户的超生苗头,采取得力措施,避免超生,但国家颁布了对计划生育的‚十不准‛除了这个‚十不准‛对计划生育超生户还真没有什么办法。不过,事在人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动脑筋,与超生户打交道,还是有招数的。

操作要点:超生前‚双月查‛要查清搞实,不漏查,不错查;超生中(已怀孕)耐心劝诫;超生后,兑现惩处,决不徇私。需要警惕的是,面对超生户超生的强烈欲望,一些村干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超生户‚合谋‛搞苦肉计,明明知道村民中存在非法生育现象也不去制止,而是在事后向当事人收取几千或上万元的罚款了事。

典型事例:五星村村委会副主任柳岚10年前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在本村结婚成家,她性格开朗,能说会道,善于接近乡邻,与方圆数里的小媳妇们关系都很好。三年前,村委会换届选举,已经有一个5岁女孩的柳岚被选为副主任,分管计划生育。当着父老乡亲的面表态时,柳岚快人快语,她说:‚要我揽计划生育这个得罪人的苦差事可以,但小媳妇们都 得听我的,不要想在我眼皮子底下超生‛一席话说得掷地有声,乡亲们热烈鼓掌,表示全力支持。

但实际工作困难重重。柳岚上任后没几天,就听说一个小媳妇近来不怎么到地里干活,这位妇女第一胎是女孩,柳岚预感到她极有可能已经怀上第二胎。她立即到该妇女家巡访,该妇女的婆婆说儿媳回娘家了,柳岚立马追赶过去,见到该妇女,该妇女神色十分慌张,柳岚认定她已经怀孕,动员她去乡卫生院做人流,该妇女说什么也不答应,经过一番劝导,柳岚得知该妇女的婆婆已经准备了超生罚款,只等抱孙子。柳岚又返回该妇女家,与她婆婆磨嘴皮,还请来村里的头面人物协助做工作。就这样,一直劝说了三天,终于做通了她婆婆的工作。

双月查是防止超生的重要关口,每到双月查的日子,柳岚就像打仗一样坚守阵地,片刻不离。每一个育龄妇女的检查结果她 都一一过目,如有人请假缓查,她 就带人上门服务,如有人外出打工漏查,她必定想尽一切办法搞到漏查妇女的打工地址,赶去当面检查,排除‚险情‛。有一次,一个在外地打工的妇女寄回当地双月查的证明,柳岚细看了半天,发觉其中有假,就赶到当地核实,果然是一张假证明,公章是假的,柳岚果断地带这个已经计划外怀孕一个月的妇女做了人流手术。

就这样,柳岚任职计划生育主任三年,全村无一人超生,小媳妇们无奈地说:‚想超生,到外村去!‛

13、如何与老干部打交道

群体评估:老干部虽然已从体制内退出,衣锦还乡,但官场风尘依旧不舍。特别是一些村本原来所谓的‚下台干部‛,他们虽然‚在野‛,仍有着浓厚的‚村官‛情结,仍执着地过问村里的大事小事,有的甚至还‚垂帘听政‛,对责任村干部的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操作要点:尊重依靠而不俯首帖耳,问策请教而不盲目服从,关心照顾而不违规迁就。典型事例:陈老头早年曾做过贾旺村的党支部书记,后来去镇财政所上班,10年前他从财政所长的位臵上退下来,告老还乡,但他很不习惯赋闲在家的寂寞生活,有事无事往村部跑,村干部开会他不请自到,坐在一旁听会,人家不好意思 他走。天长日久,让村干部感觉他在村部碍手碍脚,但不好意思挑明。旁听村干部会议也就罢了,可气的是,陈老头喜 欢管事,干涉村务,村里的决定只要不合他意,他就带头起哄,让村干部下不了台。

去年新当选的村支书于国华上任,有心依靠陈老头这位老干部,将他的积极性引导到配合村两委的工作上来,于国华筹建了‚三老议事会‛(三老即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提议由陈老头任会长,让他名正言顺地配合村里工作,陈老头自从当上了‚三老议事会长‛的会长后,精神为之一振,整天联络本村‚三老‛开展社会调查,采集民情民意,然后综合分析,写出提案,交村两委参考。

陈老头只有一个女儿,嫁到外地,离娘家有数十里,为了解决陈老头老两口的后顾之忧,于国华多次动员陈老头的女儿女婿落户贾旺村,并解决三间宅基地,紧挨着陈老头的住处,对陈老头老两口有个照应,于国华的体贴让陈老头更增添了工作热情,他与村支部保持一致。平时群众对村干部有什么牢骚,他都从正面引导,诉说村干部为官不易,让群众换位思考,体谅村干部,使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

14、如何与‚钉子户‛打交道

群体评估:时下村干部最头疼的莫过于形形色色的‚钉子户‛这些钉子户,或倚官仗势,横行乡里;或恃强无理,胡搅蛮缠;或目无法纪,寻衅滋事,他们是乡村灰色势力的势力,不同于黑恶势力,但对他们,乡邻不敢得罪,干部退避三舍,每遇大事,这些钉子户就如一根根钉子冒出来刁难,令村干部头疼发怵。

钉子户有一类人叫‚二道毛‛,他们往往靠‚拳头‛吃饭,不过因其不像黑社会那样具有严密的组织和‚专业‛分工,尚不构成黑社会,他们好吃懒做,爱打架,敢玩命,村干部不敢管。

有的村干部奉行‚刁官治刁民‛,往往用硬的一套对付钉子户,使本来就比较紧张的干群关系火上浇油。应当说,这样做是错误的,不可取的。其实,村干部与钉子户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人民内部矛盾,是认识上的差异和局部利益上的冲突。

操作要点:思想上疏导-----以柔克刚。俗话说: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钉子户的形成并非一朝一,而是年深月久。这就需要村干部对钉子户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势利导,善于感化,不要轻易把他们打入‚另册‛,冷眼相看。要把钉子户的思想脉络,具体矛盾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柔克刚,钝化矛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钉子‛就能熔化。

作风上改进----以正压邪。首先,村干部要清正廉洁,秉公办事,不能以权谋私,须知一正压三邪,不怕严就怕廉,只要船头站得稳,不怕浪来颠,其次,要平等待人,一碗水端平,张三李四,一视同仁,就不会有人叫天骂地。第三,对歪风邪气要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不怕引火烧身,不怕丢选票,发现苗头,及时制止,消灭在萌芽状态,勿使滋生蔓延。

法制上完善----以法治乱。要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农村各种法规,逐步将农村各项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使村干部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以法治乱,要依靠司法部门对钉子户的违法行为及时处理,不能姑息迁就凤遏制其他农户的效尤心理。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普法教育,扫除法盲,增强广大农户的法制观念。

典型事例:三坍村地处三县交界,号称‚三不管村‛。过去村里黑恶势力猖獗,欺行霸市有之,敲诈勒索有之,打家劫舍有之,与村干部公开唱对台戏有之,公安部门在此村搞过几次‚严打‛黑恶势力风头上避避,有所收敛,风头一过,又卷土重来,根子在于以前的村书记胆小怕事,不敢管理,所以社会治安缺少长效机制,涉恶的钉子户难拔。

2006年,武警退伍的王彬被任命为三坍村党支部书记,他一上任就安民告示,自己不怕死。当天晚上,他家的窗子玻璃就被砸碎一块。王彬不露声色,第二天夜里在自家门前设伏,半夜里果然有黑影蹿过来,当黑影靠近时,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将黑影制伏,定睛一看,是个远近闻名的小混混,人高马大,身怀绝技的王彬并没有对这个小混混施暴,而是规劝他改邪归正,王彬的大仁大义感动了这个小混混。

王彬利用这个小混混做他父亲的工作,小混混的父亲是当地‚二道毛‛的狗头军师,几次‚严打‛都金蝉脱壳。这一次,王彬的义举震撼了小混混的父亲,他知道,如果身手不凡 的王书记只要手指轻轻一弹,他的宝贝儿子就可能致残。他表示金盆洗手,再也不与村干部过不去。

趁势而上,王彬与乡治安联防队协商,在本村扩编,增设一个治安卡口,每晚都有治安队员巡逻,保持持久的治安震慑。

很快,当地灰色势力的余 纷纷被‚招安‛,三坍村出现难得的安定局面。

15、如何处理家庭纠纷 典型案例:清官难断家务事,调解村民的家务问题是一件老大难的事,但王庄的民调 主任靳开远不怕,村民王某有三个儿子,因分家不均,父子关系闹缰,家庭不和大儿子甚至拒不赡养老人。亲戚朋友多次出面协调,均无果而终,无奈之下,王某愤然表示要去法院状告大儿子,讨个公道,靳开远听说后,立即赶到王家详细了解情况,经过几天的努力,他做了王某和三个儿子的思想工作,达成了重新分家的共识,紧接着,靳开远帮忙将王家的所有财产进行详细登记,合理搭配,然后抽签决定归属,同时敦促三个儿子立下赡养老人的字据,由村委会盖章证明,分好家后,王家父子和好如初。农村习俗,分家一般要有娘舅在场作证,邻居们都夸道:‚靳开远真是个好‘娘舅’呀!‛

操作要点:在王家人行将闹到法庭之时,靳开远适时出场调解,在王家父子之间苦口婆心劝说,感动了王家人,在调处矛盾时他全程跟踪服务,帮助王家人分家,充当‚娘舅‛的角色,用‚抓阄‛这个最为公正的方式分配财产,主持公道,同时签订赡养合同,由村委会盖章证明,用法律形式固定子女的赡养义务,不留后遗症,靳开远可谓用心良苦。

16、如何处理宅基地纠纷

典型案例:老张家与陈家是邻居。在两家各自住着的三间正房之间,有一条东西向的公共巷,两家人通过这条公共巷去村里的大路比较方便,不然就得绕个大圈。去年老陈家为儿子结婚要翻盖房子,就跟村干部说想把这条公共巷堵上,把自家的房子扩出一间半,村干部没明确表示同意,尽管这样,老陈家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堵上公共巷,扩建了房子,盖房子的过程中,老张家提出异议,说你把道 给堵上了,我没法出门了,老陈家说,我盖房子又没占你家的地,有话你跟村干部说去。

老绕去找村干部,村干部的态度非常明确,认为老陈家占用公共巷头一回 房子是9没有道理的,于是村干部到老陈家劝说,要求老陈家拆除障碍,继续通行公共巷,经过数次劝说,晓以利害,老陈家死活就是不理睬,无奈之下,村干部叫老张家去法院起诉,老陈家慌了,反过来央求村干部帮助调解,村干部认为,张陈两家如果对簿公堂的话,两家势必成仇人,不如乘机请张家撤诉,私下解决,张家其实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就到法院撤诉,老张家的行动感染了老陈,老陈也借梯下台,主动提出赔偿1000元,请老张家另外开辟一长通道,就这样,在村干部的调解之下,一场即将发生的令人难堪的官司化解了。村干部还督促陈家补办了扩建房的手续,免得留下后遗症。

操作要点:处理此类纠纷一定要秉公,一碗水端浃,必要时可以诉诸法律程序。此案例中的村干部抓住双方怕打官司,怕结怨的心态,因势利导,最终促成和解。

17、如何处理拆迁安臵纠纷

典型案例:一条高速公路要通过李家庄,需要拆迁朝不虑夕我户住房,其中,姓孙的一户是新建的楼房,如果按国家补偿标准,孙家人损失太大,而孙家的当农业用地人孙长佐又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卧病在床,孙家拒不拆迁。乡政府把这一户的工作硬压到李家庄的村干部身上,责令限期解决,村支书戚发涛认为该户情况特殊,请求强庄股里作为个案特别对待,但乡里怕鞭他农户 有意见,拒不答应让步,戚发涛就到拆迁户中一家一家做工作,拿到了签字盖章的保证书,明言不会咬攀孙家,戚发涛又安排人把老孙送到乡里卫生院治疗,在戚发涛的努力下,孙家终于同意拆迁,而且要价也比原来低了一些,孙家终于与乡政府达成协议。

操作要点:处理这类纠纷,村干部往往在上级政府和村民之间 受‚夹板气‛,两头不落好,这位戚书记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紧扣孙家是新砌的楼房,当家人孙长佐是抗美援朝的志 愿军战士,同时又卧病不起这个矛盾焦点,精心疏导,博得邻里乡亲对孙家的屿,为孙家争取多一点拆迁补偿扫除攀比障碍,从而说服了乡领导适当让步,合理解决孙家的拆迁补助,最终完成了拆迁任务。

18、如何处理污染纠纷

典型案例:兴达化工厂紧挨着明益村,排放的污水没有净化,污染了化工厂附近的几家农户的良田,这几家农户联合起来到厂里吵闹,扬言要砸机器,还要绑架厂长。村支书洪一宝闻讯赶到,首先劝阻村民停止暴力行为。然后带着他们到厂部与厂长交涉,他严正指出厂方非法排污的行为危害村民的利益,同时对村民们采取的非理智行为向厂方表示道歉,厂方和村民在洪一宝作为中间人的调解之下,签订了和解协议,兴达化工厂同意赔偿受损失农户当年的经济损失,并采取治污措施,受损几家农户共同让出一条通道给厂方埋设排污管道,在暂时无法取得土地出让手续的情况下,所受的损失每年按地亩赔偿。

操作要点:这类矛盾如果村干部睁一眼闭一眼,假装糊涂,听任村民闹事,极易酿成群体暴力事件,那矛盾的性质就容易转化,危及到社会稳定,洪一宝是一位富有政治责任感的基层领导干部,由于他及时介入,从中调解,有所作为,将一起可能的暴力遏制在萌芽之中,还维护了村民的权益。

下载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案例 评 析 大 赛 案例1: 下面是沈老师讲的“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和退位)”一节课的片段,请运用新课程理论加以评析。 在春游情境下产生例题“76—19......

    2012教师招考 教学案例分析

    2012教师招考 教学案例分析(一) 1、[案例]“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小学语文公开招考试题

    小学语文公开招考试题 1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自给(jǐ)自足不卑不亢(kànɡ)如饥似(sì)渴崇(chónɡ)山峻岭 B.自怨自......

    片段教学小学数学教师评价语【招考必备】

    一、质疑时的评价 (一)表扬 1、你的这个问题差点把全班同学都难倒,希望今后能多听到这样高水平的问题。2、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已经比别人更早地学习这个知识了,这很好。......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2014年兰陵县小学教师业务考试 数学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用7 、6、 3、 0 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四位数 2、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 )和( )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知识测试题 一、填空:(每题2分,共50分) 1.在6.03,633%,6 和6.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如果甲数是乙数的2/5,那么乙数是甲数的( )%。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底角......

    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考试试题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把56分解质因数是_____________. 2、 100增加20 后再减少20%是______. 3、 将一根长 米的绳子平均剪成若干段,一共剪了4次,每段长______米 4、......

    小学教师招考试题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小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保持水土》时的课堂教学结构: (1)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流水的录像提出问题; (2)为学生提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