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信工程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
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方向)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等现代通信技术,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通信软件编程设计能力,能够适应我国通信事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学习信道上信息传输与处理的理论知识,以及通信软件的设计和调试方法;接受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3、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
4、掌握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掌握典型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及其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对计算机通信网的维护与管理能力。
6、通过选修课程可以掌握DSP技术和可编程器件的应用技术,具有嵌入式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方面的工程能力。
7、具有较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编程的能力。
8、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重点,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9、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协作精神。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具有信息综合利用能力。
11、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能熟练进行外文阅读,有一定的科技外文写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操作系统原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TCP/IP设计与实现、通信软件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VC++程序设计、现代通信原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多媒体通信和嵌入式系统设计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电子实习、综合设计与课程设计、上机实习、专业创新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技术实验、单片机及应用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VSAT实验、DSP实验、HDL及可编程器件实验、现代交换技术实验和嵌入式系统实验等。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191分(含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10学分),其中: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必修课
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
≥10
专业基础课
≥22
专业方向课
教学实践环节 ≥4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合计学分
≥46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见附表): 通信工程(移动通信方向)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通信事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系统地掌握移动通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一定的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系统实际设计、维护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现代通信技术,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号处理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学习信道上信息传输与处理的理论知识,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3、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形成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
4、掌握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形成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掌握典型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及其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对移动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维护与管理能力。
6、掌握DSP技术和可编程器件的应用技术,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和形成开发方面的工程能力。
7、具有较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编程能力和开发嵌入式系统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电磁场和微波技术基础,以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为重点,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9、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协作精神。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以及形成信息综合利用能力。
11、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能熟练进行外文阅读,有一定的科技外文写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单片机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射频电路设计、现代通信原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通信软件设计、移动通信系统、现代交换技术、多媒体通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操作系统原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电子实习、综合设计与课程设计、上机实习、专业创新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单片机及应用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VSAT实验(卫星通信实验)、DSP实验、HDL及可编程器件实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现代交换技术实验和嵌入式系统实验等。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191分(含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10学分),其中: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必修课
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
≥10
专业基础课
≥22
专业方向课
教学实践环节 ≥4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合计学分
≥46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见附表):
通信工程(光通信专业)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具备坚实的电子技术应用、现代通信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上,掌握当今通信领域内的光纤通信系统与SDH技术等先进的光通信技术理论与实验技能,成为满足通信人才市场急需的具备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通信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培养过程中突出光通信技术的专业理论和实验技能,包括光纤通信系统、SDH技术、宽带接入和全光网络等最新的技术知识,并受到相关的光纤通信系统实验、SDH技术实验及光传输测试仪表使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形成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掌握现代通信原理和现代交换技术等课程所涉及的通信传输、交换及接入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具备光纤通信器件、光纤通信系统、SDH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全光网络等光通信的应用知识,同时能够对SDH光通信设备和器件、宽带接入设备等进行操作、配置和测试。
掌握典型的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通过选修课掌握嵌入式系统、可编程器件和DSP技术的应用开发技术,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及实际工程开发的能力。
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知识理论和较广的应用能力、具备熟练的编程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并侧重于光通信领域的实际应用。
10.掌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和卫星通信等相关通信理论及应用。
11.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协作精神。1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及形成信息综合利用能力。
13.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能熟练进行外文阅读,有一定的科技外文写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现代通信原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SDH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移动通信、接入网技术、多媒体通信、全光网络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电子实习、综合设计与课程设计、上机实习、专业创新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技术实验、单片机及应用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数据通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DSP实验、HDL及可编程器件实验、光纤通信实验、SDH技术实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现代交换技术实验和嵌入式系统实验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191学分(含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10学分),其中: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必修课
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
≥10
专业基础课
≥22
专业方向课
教学实践环节
≥4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合计
≥46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见附表)微电子学专业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掌握微电子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各种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的设计生产、管理和分析测试技术实际技能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同时,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对集成电路设计有所侧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微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设计、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的基本能力和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主要包括: 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电路、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微电子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具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
掌握固体物理学、电子学和VLSI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独立进行版图设计、器件性能分析和指导VLSI工艺流程的基本能力;
了解VLSI和其它新型半导体器件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熟悉国内外有关的知识产权及其它法律法规; 具有通信系统和通信电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 具有较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编程能力;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主干课程:
本专业要求学生信息基础知识面广。设置有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概率统计、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近代物理、微电子器件原理、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工艺、集成电路CAD、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半导体光电材料、电子材料物理、薄膜物理与技术、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课程。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主要专业实验:
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本专业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硬件设计调试能力的培养。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基础实验(数学实验、物理实验等)、计算机上机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专业课程实验、电子技术实习、课程设计(包括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实验、集成电路综合课程设计等)、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为:电子技术实验、集成电路设计实验、集成电路CAD实验、版图设计等。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践中的软件与硬件设计调试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191分(含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10学分),其中: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必修课
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
≥10
专业基础课 36 ≥22
专业方向课
教学实践环节
≥4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合计学分
≥46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见附表):
第二篇:通信工程(本科)
通信工程(本科)
通信工程专业是以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信、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多学科综合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和数字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综合应用,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及设备的基本原理,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学习计算机技术及在各种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多媒体技术、信息论与编码、通信系统原理、信息交换与通信网、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等。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通信及通信网、信号传输与处理的研究、设计、应用和开发的应用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电信、电子企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通信系统、通信网络、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电子技术与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
第三篇: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英语)(四年制本科)
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英语)(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宣传、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翻译技巧与实践、口译、英美文学导论、英语语言学概论、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部门,尤其是外事、外经、外贸等部门,涉外企业、各大宾馆、金融、保险等单位从事实际业务和管理工作,也可在各类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除江苏、安徽两省文理兼收外,其它省(市、区)按文科类招生。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广告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并系统掌握广告理论与实务,具备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与广告策划、广告及公关宣传、广告创意、广告作品的设计制作、广告文案撰写、广告经营管理、客户服务及人际沟通等工作要求,能承担各类宣传、创意、设计、制作及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市场调研与预测、广告经营与管理、现代广告设计原理、广告文案写作、营销与广告策划、广告媒体研究、广告效果研究、广告道德与法规、优秀广告案例分析、广告设计实务、广告动画设计、网页制作、广告摄影、装饰艺术设计、CI理论与实务、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任职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各种媒介机构、各类数字媒体及网站、专业广告公司、咨询决策单位、各类策划机构、营销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等。
本专业除江苏、安徽两省文理兼收外,其它省(市、区)按文科类招生。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中外新闻法规、宣传政策,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理论,能在新闻、出版、网络媒体以及宣传系统、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财经新闻采编、宣传与媒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史、编辑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调查与评论、广电新闻学、网络新闻学、经济新闻实务、传媒经济学、广告学、媒介管理、文化产业概论、播音与主持、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统计学、社会学与调研方法、金融市场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新闻出版单位、宣传文化机构、广播电视台、各类网站与数字媒体、大型企业集团、政府机构、跨国咨询机构、公关公司等从事经济新闻记者、节目主持、编辑、宣传、传媒与文化产业管理、媒介公关、企业新闻广告策划等工作。
本专业按文科类招生。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艺术设计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艺术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艺术设计理论和方法、艺术设计实践技能,并具备经济管理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素描、色彩、图案、设计美学、设计史、平面与立体构成设计、人体工程学、透视与制图、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形象设计、构造材料与工艺、计算机三维设计、装帧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行业、建筑安装及装饰行业从事设计、制图和一定的设计管理工作;或在广告行业、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介从事企业产品的装潢、广告、品牌推广,从事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的研究与开发设计,并从事一定的设计管理工作。
专业方向:本专业设置两个专业方向:室内设计方向、视觉传达方向。
1.室内设计方向
专业方向课程:环境艺术、陈设艺术设计、构造材料与工艺、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灯具与照明系统设计、人体工程学、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等。
就业方向:建筑设计行业、建筑安装及装饰行业、家庭装饰公司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绘图公司等。
2.视觉传达方向
专业方向课程:标志设计、广告设计、装帧设计、展示设计、包装设计、CI设计、印刷工艺等。
就业方向:装饰公司、包装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设计研究所、专业广告公司、企事业广告部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等。
本专业按艺术类招生。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动画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影视动画与三维动画两个专业方向社会急需的设计师。培养互联网行业、广告业、移动电信业及影视动画行业从事多媒体交互设计、动画设计、游戏开发以及影视后期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造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影视编导、影视后期制作、舞台综合媒体表现、动画技术概论、系统论基础、动画原画与原画技术、动画造型、动画摄影基础、动画材质表现、影像做法基础、短片制作、动画产品行销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信息交互系统、影视动画制作、动画以及游戏等的设计制作工作;三维动画专业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网络动画、游戏设计、影视动画、玩具研发以及基础研发应用等工作。
本专业按艺术类招生。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第四篇: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建议
文档
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建议
谢圣高宁勇 姚群峰夏焕德
(湖北中医药大学检验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根据国家教育部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可以开设四年制。设置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合理划分七类课程群,在设置课程种类、开设顺序、学时数与教学内容上,要围绕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突出检验专业特色,强化岗位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适应日新月异的医药科技发展,而不能片面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检验技师;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据2009年7月在银川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十六次校际协作会议统计,开设了本科层次医学检验专业的医学院校已由最初1984年的6所发展到2009年的100所以上,学制以五年制为主,但开设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医学院校已超过20所。可见,国内本科层次医学检验专业的规模已呈欣欣向荣之势。五年制与四年制各有所长,五年制的代表是重庆医科大学[1],四年制的代表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现在,如何从发展外延到注重内涵建设,是摆在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就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如何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从而体现出检验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提出一些建议。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1999年国家教育部本科医学检验专业(100304)的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人才”[3]。据此,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可以开设四年制,其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特点是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设置
2.1 课程群的划分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特点、课程性质和素质培养要求,将其所有课程划分为七类课程群:人文社科课、公共基础课、基础医学课、临床医学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训课。
2.1.1 人文社科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论、邓论、概论,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等。由于基因检测等的不断深入,建议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
2.1.2公共基础课 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操作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
2.1.3基础医学课 或称专业基础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由于基因检测等的不断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6B071)。
作者简介:谢圣高(1966—),男,湖北中医药大学检验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档
深入,建议开设医学遗传学课程,去掉与医学检验专业争对性不强的普通生物学。注意医学统计学不要讲授为数理统计。
2.1.4 临床医学课 临床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现代临床医学概论(涵盖内外妇儿),诊断学。
2.1.5专业课 专业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临床基础检验,卫生检验概论,临床生化检验、分子诊断学,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输血学,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等。
2.1.6选修课 除了学校已经存在的公共选修课和医药类选修课以外,建议开设或继续开设检验与临床、专业外语、医学科研设计、医学文献检索、治疗药物监测、生化技术、实验动物学、医院内感染、床旁检测(POCT)、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试剂盒研发、检验核医学等选修课,以拓展专业素质、突出检验专业特色,并应严格要求专业选修课的最低学分。
2.1.7实训课 实训课即“实习(践)”加“培训”课,宜统计出学分,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其中的临床见习属于建议安排内容,详见后述。
以上七类课程群中部分课程的划分是相对的,但也有一定的争对性,如分析化学等只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而不是基础医学课。
主要课程:分析化学、医学统计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现代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学、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化检验、分子诊断学、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输血学、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等。
临床主干课程:临床基础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分子诊断学,等。分别对应于医院检验科的临检室(或基检室)、血液室、生化室、微生物室、免疫室(或血清室)、分子诊断室(或基因诊断室、PCR室),等。
2.2 课程种类设置要求
2.2.1 医院检验技师岗位的要求根据对部分“二甲”以上医院检验科副高职称以上的骨干人员就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改为四年制的培养计划进行课程设置的调查结果,支持改制,现在医院检验科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检验技师系列,只有少数大医院有1~2名检验医师,其多数是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再读研究生后在检验科工作,且有些并不是主动承担检验医师的工作,而是从就业、待遇等考虑的结果。
调查结果还表明,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围绕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突出检验专业特色,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上体现出特色和优势[4]。同时,精选主干学科,强化岗位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临床第一线对技术人才的需要紧密结合,适应日新月异的医学科技发展,而不能片面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否则将造成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叠,选修课程学时过少,学生没有时间了解检验相关学科的知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将十分艰难[5]。
2.2.2 进行临床见习早期接触临床在进入专业课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检验科临床见习一周,了解检验工作流程,早期走进检验科室,培养感性认识。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还不够密切,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导致部分学生不知临床检验报告为何物,不知检验报告上各指标代表何意义[6],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教学效果欠妥。如果仅仅靠入学教育来指望学生有专业认识,则是绝无可能;或者指望学生自觉地通过社会实践来获得专业认识,也不大现实或无法保证。临床见习最好是作为培养制度贯穿于教学体制中,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
2.2.3 增设选修课增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如前述,以加强学生对当前最新技术的了解和应
用。
2.2.4 对相关课程或内容进行整合四年制课程并不是五年制课程的简单压缩,需要将过于冗长的相关课程或重叠内容进行整合,如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整合为现代临床医学概论;将几门临床主干课程中的临床检验仪器集中为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避免重复讲授,以做到纲举目张;为扩大知识面,适应预防医学的需要,开设卫生检验概论;为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可以将生化、免疫、细胞等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起来,不必在多门专业课中重复讲授[4]。有学校还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7]。相关课程或内容的整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参与,并经过共同实践与磨合才能完成。
2.2.5 结合学校优势学科设置课程时还要考虑学校优势学科特点,让优势学科群发挥更多更大的教学作用,这也是不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特点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
2.2.6 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三甲”以上医院已很少需要本科生,现在的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有三:实验室工作、考研、试剂仪器的销售或技术支持。因此,应让学生在校期间尽量多学习相应知识,做到有的放矢。部分学生实习时也要作相应调整,不一定总是在医院检验科;或者放一部分时间在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单位实习。
2.3 课程开设顺序
课程开设顺序总体要求是基础→临床→专业,按照学科发展、知识衔接的先后联系设置。有平行课程时要平衡开课教研室、实验室的学年工作量。
临床见习时间宜安排在进入专业课之前。
2.4 课程学时数设置与教学内容要求
当前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必修课程学时过多,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片面且陈旧老化,无暇了解专业的最新进展,综合素质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不能适应新世纪对实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2]。因此,要大刀阔斧地弱化一些所谓系统性强的系列课程,减少其学时数和纯理论性内容的教学。同时加强分子诊断、检验仪器、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等的教学,增加对选修课的学分要求,以强化检验指标的实验设计、新方法与新仪器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结论
根据国家教育部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可以开设四年制。设置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合理划分七类课程群,在设置课程种类、开设顺序、学时数与教学内容上,要围绕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突出检验专业特色,强化岗位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适应日新月异的医药科技发展,而不能片面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冯文莉,涂植光,尹一兵,等.医学检验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5):22~23.[2]李莉,倪培华,樊绮诗.医学检验专业学制“五改四”的实践与体会[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8(5):567~568.[3]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1999:198~199.[4] 谢圣高,丁德智,宁勇,等.开设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几点构想[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8, 10(2): 65~66.[5] 陈芳梅.对医学检验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 23(S1):172.[6] 夏蕙,郑梅芳,顾鸣敏.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问卷调查与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 28(Suppl):85~87.[7]李燕,罗萍,张希.高等医学检验教育不同学制下人才培养规格的比较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3):1~3.
第五篇:四年制农村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计划
农村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计划
劳技教育改革研究小组
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动习惯,劳动观点。(2)教育学生积极认真做好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3)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并能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家庭,社会的生产劳动中去,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并掌握一定生产技术和具有初步经济管理能力的后备“新型农民”。
二、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认识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世界,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只有劳动才能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只有劳动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通过劳动实践,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勤劳俭朴、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物,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3、通过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生产劳动,掌握一种以上的劳动生产技术,并在家务劳动、勤工俭学,社会服务和生产劳动中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
4、以基础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5、通过劳动技术课教育和实践,增强学生体质,陶冶爱美情趣,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1、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基础教育和社会实践相联系;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以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为准则,教材,教学,劳动实践不脱离现实,具有劳动实践的设施和基地、有进行创造、发明的物质条件和环境。
3、必修课《劳动技能课》能为全体学生创造有动手活动的机会,以利发现
人才;选修课《职业教育课》要确实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要贯彻《青少年保护条例》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四、考试方法
1、以平时操作、劳动成果、劳动态度为主,以等级制记分。
2、理论学习(书面考查)为辅,以百分制记分记入成绩册。
3、有创造发明给予加分。
各年级教学要求
初一年级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
1、开设乡土教材——《赵屯在前进》。让学生对本乡的自然条件、多种经营基础、农业生产概况有初步的了解。
2、开设《植物学》,让农村学生对植物的生长特性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3、本乡以粮、棉、油料作物为主,近年来果树、草莓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草莓遍及全乡,86年秋种植积达1300亩以上。总收入可达200万元,总产值占全县一半以上,与雪菜、大白菜种殖等一起是家庭副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以此为教材,有良好的环境基础。
4、本乡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住房宽敞,楼房居多,花卉栽培已广泛深入到各家庭中去,种植的数量和品种也很多,也将列入教学内容。
5、根据不同作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发育及种植的特点,提前一、二周进行教学和试验,完全以作物与季节相适应为主,打破了作物内部的系统联系,只有以季节为主,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有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条件,因为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季节的要求。
6、学生年纪小,体力不足,以示范为主,避免较重的体力劳动,凡力所能及的劳动,学校创造条件,尽力安排实践活动。
(二)教学要求
1、根据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比较简单的劳动技术。
2、了解本地区四大作物(小麦、油菜、水稻、棉花)的栽培技术,能在家庭务农中做一些播种,拔秧、移栽等田间管理的劳动。
3、了解本地区主要果品葡萄、桃,梨的栽培技术,掌握草莓生产的全过程。
4、种好家庭花卉、参与管理校内花木。
(三)课时安排
上学期实授19周计算,共38节。下学期实际上课18周计36节。
初二年级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依据
1、本乡蘑菇的栽培极为普遍,总产量占全县三分之一,但个人经济收入却很不平衡,主要是由于栽培技术上的原因,为了向家庭种植介绍管理技术,因此开设食用菌栽培课。
2、鸡,鸭,鱼、猪等副业生产是我乡农民的主要副业收入来源,近年来养鸡,鸭专业户成批涌现,家庭养鸭已从散养逐步过渡到圈养,为了提高饲养技术,所以开设家禽饲养课。
3、全校70%以上的学生,骑自行车上学,需要一些简单的自行车修理常识。
(二)教学要求:
1、了解食用菌(蘑菇、平菇,香菇)的特征,掌握蘑菇的栽培技术。
2、掌握肉用鸡生长过程中对温度,饲料的要求及病虫害的防治,每个学生都要在学习鸡、鸭、鱼,猪的饲养技术中掌握其中一种的饲养技术。
3、会修理自行车。
(三)教学内容安排:
每周2节,全年以36周计算。共72教时。
初三年级
(一)课程内容设置的依据:
1、本年级将学习简单的电子技术,在基础教学中增加实际动手的机会,以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培养。
2、家庭中电器设备的普及(电扇,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学生必须在家使用这些电器的基础上懂得这些电器的结构原理及简单维修知识。
3、由于农副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生产品种的变化,民用电路也常会发生变化,因此要求毕业生一定要掌握民用电路及电路设备的安装。
4、“电”的内容十分广泛,学生的求知欲很高,学校有条件充分利用课余时
间,发挥课堂、试验室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创造发明的机会、场所和设备。
(二)教学内容
1、对安全用电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2、会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和“万用表”。
3、会安装简单的规范的照明电路。
4、会正确安装使用常见的交直流电动机。
5、会正确使用电扇、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电冰箱,了解这些电器常发生故障的原因及简易的排除方法。
6、会安装再生式三管半导体收音机及音乐门铃。
7、学生以实验室动手实践为主。
初职年级(初四)
(一)课程内容设置的依据:
1、贯彻执行“农村教育必须为当地经济服务”的原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种以上的职业技能。
2、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需要职业技术,直接为社会服务。
3、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规划,制定职业教育内容。
4、根据初中毕业班班级数开设不同专业,以供学生选择。
(二)开设专业
1、作物、果树专业
2、蔬菜、花卉专业
3、食用菌专业
4、农药、化肥、农业机械专业
5、机械制图专业
6、金加工与金属热处理专业
7、缝纫和刺绣专业
附:劳技课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
1、“农村学校必须为振兴当地经济服务”。让学生明确劳技课的教学目的,重视劳技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
2、通过考核劳技课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劳技课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劳技课的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
(二)考核内容和评定:
1、劳技课的教学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方面。
劳技课的考核评定标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
(三)评定方法:
由于劳动课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态度的思想性较强的学科,又是掌握实际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的知识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我们采用三种评定方式而最后总评打等第的办法进行评定学生成绩。
(1)劳动态度的考核,以发扬民主与集中的办法。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最后任课老师决定的评分方法。
(2)劳动知识的考核,以书面答卷为主。内容是基础的常识性知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打分为百分制。每学期考核一次。
(3)劳动技能考核,由于在一学期所学知识较多,应每项内容作一次考核,但往往时间和实际条件限制不可能每人都作每项考核,所以在每次上实践课时教师可对部分学生抽查考核。能保证在每学期内每个学生考查l~2次即可。也可由学生自选考查内容进行操作考核,或者教师指定学生考查某一内容。考查也可用百分制评分,如有2次以上的取其平均分为劳动技能考核分。
(刘铭汕 张和生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