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登岳阳楼 教案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和简要实录
124395柯金蕊
【课程分析】:《登岳阳楼》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晚年的一首诗歌,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暮年漂泊的孤苦,国家飘摇,百姓罹难的深刻忧思。对于诗歌鉴赏来说,让学生在注意诗歌情感的基础上,更细致的鉴赏诗人用词的准确性很重要;同时,作为杜甫的诗歌,更要让学生真正的贴近诗人心境,理解杜甫深沉博大的爱国情怀是困难的,每次教学时,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对学生来说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未真正触及到学生稚嫩的心灵。
因此我将诗文的重点放在诗歌用词的精炼老到,难点设计为理解杜甫深沉博大的爱国情怀上。
【学情分析】:我所带的班级为基础较差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好的学习习惯未能养成,在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上都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平时备课的时候,我需要将问题设计的尽量简单一些,尤其是在一些相对难度大一点的问题,在引导上,在衔接上,都必须下功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达到真正的自主思考。在分组讨论的时候,我尽量将表达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很差的同学分开,让一些程度稍好的学生来带着他们思考问题。同时,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鉴赏点,我在评价时尽量不去限制同学的思路,只是以不断的更深入的问题一步步引导或让他自己发现矛盾与问题。
【设计思路】严格按照诱思探究教学论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以情激情,以学生为主导,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积极地讨论,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中来。我认为本课主要突破口应该在“读”“思”和“探”。因为语文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作为杜甫晚年诗歌的代表,我们必须通过诵读来仔细体味其中所蕴藏的那种凄凉与悲伤的心境,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恰当的引导学生,真正做到“以诱达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去思考,在思考与交流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品德。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各有所感,各抒己见。教师要少讲,相机诱导,将学生理解引向深入。【课程目标】:
1、知识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初步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把握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2、过程方法:通过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登岳阳楼》颔联中“撼”“坼”“浮”的比较鉴赏,感受杜诗雄浑壮阔的笔力。提升学生对于炼字型诗歌鉴赏方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旁征博引,引用大量杜甫诗词,在学生的探究中感受杜甫博大深刻的仁者的博大情怀,真正贴近杜甫。【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目标,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观,并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让学生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但鉴于学生基础,将设计改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用大量材料文献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思考。【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引入的诗文为主要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教学流程】
课前:杜诗看似简单,但诗作的理解尤其是诗人情感上的理解很难说到说透,本学期将杜甫诗歌按照单元形式进行鉴赏,学生之前已经收集过关于杜甫的相关资料,并学习了杜甫《蜀相》、《旅夜书怀》、《阁夜》三首诗歌,可以在单元收尾《登岳阳楼》诗上更深刻和扩大化。以满足学生更深层次对杜甫本人情怀的理解。
(点评:学生能利用多种渠道有目的、有系统的进行收集知识)
实录:学生对杜甫的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在学习诗歌之前省去了原有的介绍诗人、背景的环节。学生对于本诗也有了自己最初的理解。
一、朗诵诗歌,初步感知。
(一)【导入】:
【课件投影】情境导入,洞庭湖日落空阔的背景图片。(以景带情,渲染诗歌悲壮气氛)同时课件展示杜甫及孟浩然两首吟诵洞庭湖的诗歌,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首《登岳阳楼》。此二诗均为吟诵洞庭湖之名篇,宋末元初的方回说:“予登岳阳楼,此诗(孟诗)大书于左序毬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可见二诗皆美,且同中有异,各有千秋。(设计意图:我们可以欣赏图片的同时仔细地品味两首诗歌的异同,通过对比鉴赏初步把握《登岳阳楼》的语言特色。)
实录:学生在对比鉴赏时,对《望》诗与《登》诗均有不同的认识,在底下小声议论。
(二)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释初步感知。
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读准字音,体味词中的情感,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诗句。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本,理解这首词中所蕴含的多种情感,找到最能打动自己的诗句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把握诗人情感,以方便老师点拨)
(实录: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体味其中情感,了解学生的朗读状况。)
二、自主探究,把握主旨。
要求:分组讨论,讨论后有本组选出代表来回答 【课件展示】
(一)孟杜二诗均为写洞庭湖之名篇,试着对比鉴赏此二诗写洞庭湖之名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哪几个字用的好?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发挥学生“学”的主导作用,讨论得出的结论印象深刻,而且能够调动他们情绪,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简要实录:学生讨论热烈,进行了独立思考,而且同学们能踊跃发言,谈出了自己的观点,效果非常的好。)
张占才(5组):“撼”“坼”用的好,写出了洞庭湖水的力度。柳永红(6组):“蒸”用的好,写出了洞庭湖特有的时节景象,因为是八月,天气还热,因此才有水汽蒸腾,很形象。
周毛什吉力:“浮”字用的好,用夸张的方式写出了洞庭湖之大,仿佛天地都在水面漂浮,同时给人一种动荡不安感。„„
【课件】孟诗写实,杜诗虚写,一实一虚,各有千秋。孟诗极言洞庭水势之大;杜诗则以夸张想象写出洞庭湖之阔大。“撼”字炼字意味很浓,而“坼”“浮”则更加贴合,不见炼字痕迹。
(点评:学生对于诗歌的炼字很敏感,能很快的把握住诗歌的内容和重点字词。炼字很到位,我几乎可以不用补充,学生自己就可以很好的做到。)
(二)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哪个字用的好,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杜甫何种情感?
(设计意图:对上一联的延续,让学生在炼字的基础上,规范答题。并调动课前自己准备的资料,进行自主探究。)
(简要实录:学生一开始并不是很准确的找到关键词,通过教师引导,很快的反应过来,并进行分析。)
王成祥(2组):对比的方法。“无”和“有”的对比。山成秀(2组):补充回答。“无”突出了杜甫的孤苦伶仃。陈天元(1组):我认为“有”更能说明杜甫的孤苦伶仃,因为这时候他只有孤舟和一个病体,这比没有还凄凉。„„
【课件】“无”,没有。亲朋无一字,因为战火未息;因为至交好友相继离世;因为自身老而穷困,穷而亲朋散。“有”言下之意,除了孤舟一只和病体一幅,什么都没有,这比“无”更加凸显杜甫身世孤独,飘零之苦痛。
(点评: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一步步的得到用字上的深刻韵味,虽然细节不够深入,比如对“无”“有”内容的再探究,但对“有”的理解却让我出乎意料。)
(三)与上联相比,此一联似乎太过突兀,一阔一狭,你怎么看?
(点拨:可联系《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进行鉴赏。)
(设计意图:不仅仅是让学生思考颔联与颈联的情感联系,更要让学生在分析中对诗歌结构的“起、承、转、合”做一个了解。)
(简要实录: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到更为完善的答案)董守玲(1组):不矛盾,诗歌颔联写天地的广阔,结合诗人这时候的背景,不难想象诗人这时是渺小的、孤独的。
才让洁(3组):我们有的时候站在草原上,并不是感觉到心情很舒畅,而是觉得很难过。这种感觉和诗人是一样的,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自然觉得自己很渺小。宇宙那么大,自己那么小。一反衬,更小了。„„ 【课件】并不矛盾。古代文人常有见天地、宇宙之无穷永恒而感怀自身生命之渺小与短暂之感。更何况杜甫此时所处时代及身体状况,更加容易产生天高地阔,自身渺小之身世之悲。
(点评:学生的理解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将自己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四)让我们回到首联,清人仇兆鳌说:一“昔”一“今”,道出了杜甫终于得偿所愿,登上名楼,心情是愉悦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点拨:让学生结合诗歌背景、诗人背景、时代背景去综合分析。)
补充材料:杜甫《忆昔》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学过的“知人论世”诗歌鉴赏方法,让学生更好的将自身融入于诗歌情感的体悟中,如果我是杜甫,我经历了这样的变迁,我会怎么样。)
(简要实录:这里补充了杜甫诗歌《忆昔》,并且提示学生思考方向,以便于学生在展开讨论时更加全面。)
董守玲(1组):诗人不是高兴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凭轩涕泗流了。诗人这时候在漂泊的旅途之中,而且身体残疾,再加上理想不能达成,所以站在岳阳楼上,更多的是感慨与悲伤。
张晓霞(4组):他并不开心,这时候他自己在漂泊,居无定所,而且国家也在打仗,他担心国家百姓。
谈梅(2组):这里有个“今”“昔”,根据老师补充的《忆昔》诗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于漂泊之中登上岳阳楼,这“今”“昔”里饱含世事变迁,年轻的杜甫可能会高兴,但如今的杜甫,如今的唐王朝是不可能让杜甫感到高兴的。„„
【课件】“今”“昔”的对比,既是杜甫自身的对比,也是唐王朝的对比,此时的杜甫不再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少年,他是“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恶疾缠身的孤独老者;唐朝也不再是“粟米流脂”的开元盛世,而是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的衰败之象。因此,这里登楼是沧海桑田的变迁感,是往事不堪回首的悲痛。
(点评:在同学的一次又一次的补充中,思路变得更清晰,分析也更头头是道,诗歌主旨把握到位。)
三、再次探究,延伸主题。
再读导入中的两首诗歌,分析杜诗在情感上更胜一筹的原因。
要求:要找出具体的例证,小组推选代表回答,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可以向老师提出,共同研究。
(设计意图:这首诗歌的主旨已经清楚,难点在于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理解杜甫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的伟大,而是在于他的勇敢面对与诗歌中善于推己及人的仁者博爱情怀。)
(简要实录: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翻阅相关材料,同学们也存在着一些争议,老师在巡走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张占才(5组):孟浩然的诗歌写洞庭湖的景抒发的是自己想求官的思想。杜甫的诗歌写洞庭湖的景除了抒发自己的境况,还抒发了对国家的、人民的忧心。
张成德(6组):孟诗和张占才一样。我认为杜诗在写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多的写自己,他哭是因为“戎马关山北”,所以感情都是为了国家人民。
才让卓玛(3组):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关心的不是自身,而是更多的受苦的人。
党莲蓉(3组):根据收集的视频介绍中,杜甫人生的三个阶段都活的极其艰苦,但是他并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还是时时刻刻把国家、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三吏三别就是最好的例子。„„
【课件】
杜甫首先是勇士,鲁迅先生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杜甫历经波折,残年病体,家国破碎,但不能改变他用诗写史的决心。他并没有放弃,并没有逃避,不论多么苦难,他都在面对。他有“穷年忧黎元”“济时敢杀身”的思想。其次,他是仁爱的。他的伟大不在于因为他伟大而伟大,而是因为他的诗歌最大的特点在于推己及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的境已是不易,但他更关心的是千万如他一般的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正如此诗中“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所写,他痛哭非为自己,而是想到战事未平,国家黎民仍在受苦。
(点评:学生的资料收集为诗歌的鉴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鉴赏中能更全面的分析。)
请怀着对杜甫深挚的情感,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四、课后作业,能力迁移。
根据所学,以“我眼中的杜甫”为话题,写一篇小论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杜甫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及收集资料,以论文形式进行更具个性化的杜甫解读。)
五、共同小结,诗歌鉴赏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在运用鉴赏方法解决鉴赏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将方法具体化,更易为学生所接纳与吸收。)
【课件】
1、缘景明情;
2、知人论世;3炼字型。
(点评:学生此时总结很到位,能根据诗歌鉴赏的过程中的实例进行总结,有理有据,更加深了方法的理解。不再是单纯的方法介绍,而是融合了自身体验的经验总结。)
六、课后反思
这节课很轻松,同学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很有成效。学好一首诗,必须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诗词的情感,在“读”中将“词”的感情变化把握住。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但最好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以免打击学生的思考热情,要善于以诱导为手段,一步步的深入问题的核心探索。对于偏离的思路,也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循循善诱,在疑问中看到矛盾或问题。在鉴赏诗歌时,有时并不仅仅只用了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手段连用。结合高三复习班中诗歌鉴赏对某种方法的过度强调,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路这一弊端,我倡导学生以读为基础,一步步深入诗歌理解。
课堂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的交流时间不够充分,并不能使每位同学都得到回答问题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进一步以“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在语文课堂上尽情的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点评:每节课,及时的进行反思很重要。课堂上学生的新鲜想法,师生之间碰撞出来的思想火花都会成为今后教学的一个曲径。这样的课堂才能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而不是成为教师的一言堂。)
第二篇: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
复习导入
在必修三这一册教材中,我们学习过杜甫的《登高》一诗,大家还能背下来吗?哪一位同学能不能说说看,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归鸟、落木、长江 意境: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
情感: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世艰难,忧国伤时。
今天我们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岳阳楼》
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二)初知意象
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三)置身诗境
参考: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四)缘景明情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坼、浮)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可与“列”“映”比较)提示:“坼”,分裂。“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有对洞庭湖的礼赞,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感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 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5、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不是)从哪句可以看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此时的杜甫呢?他是“穷也胸怀天下,胸怀百姓”啊,他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你们还从他的哪些诗句感受到了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从意象、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
1、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日月、孤舟
2、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3、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自主赏析:参考答案: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3.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情感是欢乐喜悦,超脱豁达。
4“诗眼”分别“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第三篇:《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诵诗歌,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联系作者的生平,分析诗中蕴含的忧国忧民及嗟叹个人命运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朗诵诗歌,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联系作者的生平,分析诗中蕴含的忧国忧民及嗟叹个人命运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品读诗歌
1、请学生朗读这首诗,前四句是什么描写? 景物描写,描写的是洞庭湖。
2、用一个词语描绘你所想象的诗人笔下的洞庭湖的景色?
水势浩瀚、雄伟壮阔、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等词语。
3、前四句诗中,哪两个字反映洞庭湖的景色特点?
“坼”描写洞庭湖的千层巨浪冲裂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显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描写洞庭湖主宰着天地万物的沉浮,显示洞庭湖的壮阔。
4、诗人登临岳阳楼时的人生境遇如何?从诗中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 “老病有孤舟”、“亲朋无一字”
根据掌握的杜甫生平资料,可以发现这两首诗均写于杜甫漂泊西南时期。诗人弃官,辗转到了成都,寄居草堂,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后好友严武去世,诗人更无所依傍,遂买舟漂泊四川、湖北、湖南各地,公元770年,诗人于贫病交迫中,逝于舟中。而这两首诗是诗人辞世前两三年的作品。写作《登高》时,正值767年的重阳节,诗人寓居长江畔的夔州,患有多种疾病,生活也很困顿。768年诗人离开夔州,漂泊在湘江一带,暮冬流寓岳州,登临岳阳楼而作《登岳阳楼》。
5、为何“凭轩涕泗流”?
感叹自己的人生境遇,年老多病,报国无门。
四、课堂总结
这首诗以宏伟壮丽的景象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在表现手法上,诗人娴熟地运用映衬和对比手法,使读者收到强烈的感染。如颔联与颈联,一开阔,一狭窄;一豪壮,一黯淡,两相对比,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五、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单》。
第四篇: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化常识;
领悟诗歌意境,理解“坼”与“浮”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在吟诵中领悟诗歌意境; 合作探究,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诗歌的情怀,提高学生的品位;
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学习杜甫的爱国情操。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登高作赋,历来是中国文人志士,迁客骚人的创作传统,并因此而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登高》等等,这些诗歌或抒豪情,或发幽愤,无一不是自己的真情流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杜甫的《登岳阳楼》,看一下作者在这一首诗中抒发是怎样的情感。
二、知人论世——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化常识 略
(一)疏解字词
坼chè 乾坤qián kūn 戎马róng 轩xuān 涕泗tì sì 解释:
坼:分裂 乾坤:指天地 戎马:代指战争
轩:窗户 涕泗:眼泪、鼻涕
(二)请学生听读,要求静听,潜心感受。播放朗读材料。
(三)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朗读的节奏及重音处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四、置身诗境
1、在吟诵中感知诗歌意象及其特点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2、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描绘诗歌意象和画面
3、学生展示成果
(师概括)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五、缘景明情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A、背景介绍: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B、情感分析:
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
3、诗歌小结:
本诗标题是《登岳阳楼》,但诗歌并不局限于写“岳阳楼”和“洞庭水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作业
1、背诵全诗。
2、完成模块测评课时作业。板书设计
景 情
洞庭湖的广阔无垠,孤独凄苦漂泊
烟波浩淼与气势磅礴 忧国忧民
第五篇: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
教学目标
1、背诵本诗。
2、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4、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学难点:
“坼”“浮”字妙处的理解。
一、复习导入
在必修三这一册教材中,我们学习过杜甫的《登高》一诗,大家还能背下来吗?(学生齐背)对,背得很好。哪一位同学能不能说说看,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归鸟、落木、长江 意境: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情感: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世艰难,忧国伤时。
今天我们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朗读背诵(先教师范背,再学生个人朗读,集体齐读,试背)
二、赏析指导
(一)知人论世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二)初知意象 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三)置身诗境
过渡:有的诗歌意象常见,且通篇基调一致,这样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相对容易把握,可是杜甫的《登岳阳楼》,用到的是比较少见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之间,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尤其是从开阔博大的“吴楚、乾坤日月”一下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这就是置身诗境的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参考: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四)缘景明情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比较一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较,各有怎样的妙处?
比较: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丰厚蓄积,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坼、浮)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可与“列”“映”比较)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对洞庭湖的礼赞,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感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4、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不是)从哪句可以看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
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此时的杜甫呢?他是“穷也胸怀天下,胸怀百姓”啊,他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你们还从他的哪些诗句感受到了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声背诵《登岳阳楼》吧。
1、主旨解读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身世凄凉的孤寂以及不能为多难的国家出力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
2、从意象、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
1、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日月、孤舟
2、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3、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1)抓关键诗句、关键词语分析景物特点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开阔壮丽(2)抓神情动作表述人物形象 老病
涕泗流(3)由神情追根溯源挖掘人物感情 伤己悲国,忧国忧民(4)综合表述本诗的意境
六、高考链接:
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月圆(1)【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答案】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天上月,门上波光闪动,江上月,室内月,月下幽深的山林,群星稀廖的夜空。
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2.最后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解析】
1.前六句是一句一景。抓住描写的对象,和描写的角度来思考。
2.题干中明确说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实是眼前月景,需是联想家乡亲人,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小结: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
1、置身诗境:通过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 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得到审美的享受。
2、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 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鉴赏方法:反复诵读——抓住意象——联想、想象——进入意境——缘景明情
结束语:
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从而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这一堂课,我们进一步熟悉了赏析诗歌的重要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时,重视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体会诗歌所再现的意境,并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进行赏析,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陶醉在中国古典诗歌所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之中。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