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效应和团结

时间:2019-05-15 02:0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鸡蛋效应和团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鸡蛋效应和团结》。

第一篇:鸡蛋效应和团结

“鸡蛋效应”

——浅谈领导班子团结

所谓的鸡蛋效应即一个鸡蛋如果从内部坏掉,那么它就不能孵出小鸡,如果从外部蛋壳坏掉也就会变成一个坏的鸡蛋,不能为人所使用。一个班子也正如一个鸡蛋,内部要搞好团结和谐不从内部坏掉,外部蛋壳要像一座堡垒,没有空隙,才能稳固坚强。反之则会没有凝聚力,没有战斗力,像散沙一盘。

那么我们先研究一个好的,团结的,和谐的领导班子的重要性,再看班子内部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清楚地知道一个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的重要性。所谓领导班子,是指在一个组织中,按合法程序产生,由若干优秀领导者个体有机组成的群体。集体班子的团结合作,是指班子的各个领导成员在对组织目标认同的思想基础上,认真负责,积极工作,顾全大局,互相配合的一种良好状态。它是组织生命力、战斗力的根本所在,是各级集体班子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集体班子团结合作得怎样,直接涉及到集体合力、组织效能和领导绩效的高低,甚至涉及到地方稳定、事业成败。保持集体班子的团结合作意义重大。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学习中也是如此。工作中我们身在团队,互相团结、积极向前发展,而对于一个领导班子也是一样,一个班子犹如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好的氛围,没有团结的力量,就会停驻不前。团结产生和谐,集体班子只有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共同构建班子和谐,才能切实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真正担负起新形势下肩负的各项历史使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要把构建和谐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而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就必须讲团结、讲协作、讲互助。

只有团结和谐的班子,才能使一个部门蓬勃向上,具有无坚不摧的能力。一个班子能力行不行,关键看这个集体班子是不是真正讲团结。只有团结的班子,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量,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开拓事业。而不讲团结的班子,往往内耗不己,大大削弱班子的战斗力,贻误事业的发展。

构建集体班子的团结和谐,人人有责。

对于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班子的重要性我们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再来看我们现有的集体班子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之前先举一个案例后再做分析。

一国内著名企业负责人到某地考察,对当地的情况非常满意,准备投资。临走前,他随口问了当地干部一句:“你们书记、市长关系如何?”“不咋样,两人经常吵架。”这位负责人一听,顿时打起了退堂鼓,决定不投资了。他后来这样解释说:“书记、市长不和,我来投资,该听谁的?听了这个,那个刁难我,怎么办?一个地方领导班子的团结,对当地的发展是多么重要!试想想,企业到一个地方投资,无非是想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发展壮大企业,如果当地领导闹不团结,又有哪个投资者愿意来卷入是非、耗尽心力?我们的确看到个别地方,两个党政一把手之间闹矛盾,互不服气,互不买账,大会小会争吵不断。我说东,他偏说西;我说上,他偏说下;你说这样做,他偏那样做。主要领导如此作派,下面的人自然无所适从。结果几年过去了,什么大事也没干成,什么大项目也没进来,白白延误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事实证明,一个集体

班子,如果能够团结共事,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这个班子就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就能形成干事业的合力,就能对客商和资本产生吸引力,当地的工作和事业就会蒸蒸日上;相反,如果领导班子不团结,互相拆台,就会导致干部队伍人心涣散、内耗严重,从而吓走客商,延误发展。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有些领导干部之间为什么会闹矛盾、不团结?说白了,就是有的人私心过重,把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明白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为自己或小集团谋利益,就不会出现争权夺利的念头,就不会在乎谁的权大谁的权孝谁说了算谁说了不算、谁管得多了谁管得少了之类的个人得失;如果领导干部心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把发展事业、造福人民放在首位,就会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就会知道只有团结才能成就事业,从而自觉地团结共事。

一个地方要发展,非常需要有良好的软硬环境。硬环境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来逐步改善,而软环境则需要从上到下细心打造,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就是当地最大的软环境。这样的领导班子,可以保证有人想事,有人干事,能干成事,能办成事。到这样的地方投资,自然是企业的上上之眩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在于党政一把手。党政一把手要去私欲、立公心,凡事以公为重,以公为大。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作为党政两套班子的当家人,如果两个一把手团结、合作、作风正,就会给下面的干部树一个好的榜样,从而塑造出一个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相互合作“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两个一把手的心齐了,整个班子的心也就齐了,两个一把手团结了,整个班子、干部队伍的团结也就有了保证。从上面的案例得出集体班子建设是党的关键,班子团结又是领导班子建设的关键。但是,班子团结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团结的现象依然存在,给党的事业带来极大

危害和损失,已成为集体班子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主体和客体上讲,集中反映在党政一把手之间,正职与副职之间,副职与副职之间;从对领导班子的影响程度看,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1、貌合神离,班子缺少战斗力。班子内部从表面看,矛盾并不明显,相互之间保持一团和气。但是,一遇到具体问题,潜在的矛盾就会暴露出来。轻者,决策时明哲保身,有不同意见也不发表,甚至随声附和,一旦出现问题,推卸责任;重者,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光议论人,不议论事,只当评论员,不当战斗员,一旦出现问题则相互埋怨,或私下指责。这类班子顾忌集体荣誉、外界议论、上级批评,工作尚可正常开展。但是,开拓精神不强,推推动动,拨拨转转,工作没有大的起色。

2、各自为政,班子缺少凝聚力。一是班子形不成集体核心,班子成员各行其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工作中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一盘散沙,互不服气、互不配合、互不协调。二是相互之间感情上有明显裂痕。表面上互不侵犯,私下里相互攻击,一旦遇到危及自己利益的问题,就会“拔剑而起”。三是拉山头、搞宗派、排斥异己,培植私人势力。这类班子工作中在一些问题上不能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见,集体荣誉感已荡然无存,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

3、相互攻击,班子瘫痪。班子内部尔虞我诈、公开对立、造谣中伤、互相告状、唇枪舌剑、明火执仗。决策时,无论正确与否,必然提出反对意见,各持一词,互不相让,各自形成势力范围,展开无休止的堡垒内战斗,甚至进行无中生有的人身攻击,工作无法开展。

以上几种表现尽管只在极少数班子内存在,但危害很大,不仅损害党的团结,而且造成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总体上分析,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把手”缺少统驭能力。“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团结中具有关键作用。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如果“一把手”有较高的统驭能力,就能够形成核心,班子成员就有了导向。否则班子没有核心,必然造成各自为政。诸多实践证明,“一把手”缺少统驭能力是造成班子不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就是现如今一些领导班子所出现的问题所在,那么我们就应该深思怎么去改善和解决这个问题。说到这个问题就必须再回到领导班子团结的重要性,只又真正的搞清楚了其重要性,才能找出所出现的问题,继而找到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上面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出一个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对维护党的事业至关重要性。一个领导班子担负着领导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只有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从以上领导班子所表现出的缺乏党性锻炼,导致个人主义膨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空气不浓,班子内部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内心不一;党内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助长不团结行为的发生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损害了班子的形象,而且会伤害同志感情,滋生离心离德的现象,使班子凝聚力下降,丧失整体合力,阻碍科学发展。增强领导班子团结和谐,要在强素质、讲原则、重方法三方面狠下功夫。

一、加强理论学习,为团结和谐奠定思想基础

一个领导班子,如果其成员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坐不到一起;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谈不到一起。因此,抓好理论学习是“一班人”团结共事最基本的思想前提。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只有加强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才能进一步坚定,奋斗目标才能进一步清晰,思想认识才能进一步统一。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共同的理论基础,是坚定政治信念、统一思想、搞好团结的理论武器。每个班子成员都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学以致用,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坚定信念,并用以指导工作。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当前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班子成员对本单位工作目标的认识,对重大问题的意见,对党委工作的决策都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基础,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对党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学习,以提高我们的政治水平,约束我们的行为。有了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深刻理解,思想认识就容易达到一致,解决问题也就容易“合拍”。特别是书记、副书记和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要努力解决党的理论知识贫乏状况,提高按党的原则、政策、规定、制度处理党内问题的能力。

二、贯彻民主集中制,为团结和谐打牢组织基础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保证班子团结的关键所在。团结既是正确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结果,又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条件。只有正确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团结才有坚实的组织基础。各级领导班子只有靠民主集中制增强内部团结,才能不断提高团结的质量,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党委成员平等的原则。在班子内部,不论资格新老、职务高低、年龄大小,都是平等的一员。委员要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决策,摆正自己的位置。书记只有带好“一班人”的责任,没有超出“一班人”的特权,要有良好的民主作风,尊重委员的民主权利,切实做到当“班长”,不当“家长”。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的原则。凡属重大问题,均应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特别是在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干部任用、以及大额资金的安排使用等问题上,务必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讨论决定,避免在这些“敏感问题”上影响班子团结。同时,属于班子成员个人职权范围的事情应积极大胆地去办。既要防止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又要防止事无巨细都拿到党委会上讨论,警惕“角色错位”带来的不团结问题。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书记作为党委日常工作的主持者,在实施集体决策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把握少数服从多数、民主与集中的原则,防止“议而不透”、“议而不决”带来的不团结,要集思广益,不搞“一言堂”。既要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办,又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当意见不一致时,尽量不搞简单表决,只要不是紧急情况,就要进一步调查和酝酿,以统一认识、正确决策。坚持用制度约束的原则。解决党内矛盾,搞好党内团结,从根本上说要靠制度。党内制度是党的集体意志的体现,是历史经验的结晶,也是党内矛盾的调节器。班子成员要用制度来规范言行,按制度规定过好双重组织生活,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执行组织决议要按组织原则,用制度协调化解矛盾,经常跟踪考核,随时监督检查。

三、运用正确的方法,为团结和谐营造良好氛围

善于运用正确方法处理问题,优化班子内部团结和谐的环境,使班子内部有健康的政治氛围、催人向上的舆论氛围、与人为善的人际关系氛围,这对于搞好班子团结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坚持“两分法”,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要多一点自知之明,少一点自以为是。在功与过的问题上,要功归集体,过不诿人。当单位取得成绩,受到上级肯定的时候,先要想到的是共同努力的结果,主动查找自己的不足;当单位出了问题时,不要埋怨和指责下级,而要主动承担责任,切实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力。应懂得权力和责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职务越高,权力越大,为人民服务、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就越重。要正确对待名利。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淡泊名利,多做工作,少讲报酬,要有“甘愿吃亏”的思想,不要贪便宜。讲谅解,讲友谊,融洽成员间的感情。共同的事业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要十分珍惜。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每个人都有个性和特点,需要相互帮助,相互适应和谅解;每个人都有弱点,都需要相互提醒和指点。要用共同的事业把一班人凝聚在一起,既要激励大家一心一意在事业上拼搏,形成重事业、比贡献的竞争环境;又要教育班子成员排除杂念,使大家胸怀大局。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讲真理,不讲面子;在一些非原则的小事上讲风格,求同存异,互尊互谅。对别人的弱点不要苛求指责,对别人的过失不要耿耿于怀。要有生活上多关心、感情上常交流的风气。要增强思想修养,坚持把党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以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坚持用党性原则处理各种关系,自觉克服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不搞庸俗“关系学”,善于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要增强大局意识,自觉按照“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的要求,一切从大局出发,有能容才、容人、容言、容过、容事的胸怀,不以个人的好恶、感情、性格和地域分是非、划界限。要增强协作精神,做到互相配合不争权,相互信任不猜疑,相互支持不拆台,相互体谅不推诿,在共同工作中建立真挚感情,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要增强自省观念,严于解剖自己,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在知识的海洋里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修养和品德。

我们应该认真的贯彻强素质、讲原则、重方法,在这三方面狠下功夫。把团结当成领导班子的生命,当成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实践证明,领导班子只有搞好团结,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讲话有人听、做事有权威;才能出智慧、出成绩,什么压力都可以化解,什么难题都可以解决;才能出干部、出人才,有健康成长的沃土,有成就事业的舞台。大家在一起共事,是事业的需要、组织的重托、群众的期望。一定要识大体、顾大局,用高尚的人格增进团结,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维护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团结珍惜团结珍惜团结珍惜团结

“同心山变玉,协力土变金”

总之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把团结共事、通力合作当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在团结中合作,在沟通中理解,在信任中支持,建设出永葆先进、和谐团结的领导班子以实际行动证明: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

第二篇:几个有趣的原理、效应和哲理

几个有趣的原理、效应和哲理

一、马特莱法则

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企业法则,即马特莱法则,又称“80:20法则”。其主要内容为:一是管理法则,即企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20%的业务骨干的管理上,抓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再以20%的少数去带动80%的多数,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营销法则,即抓住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中最关键的问题进行决策,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用;三是信息法则,即企业应对20%左右的信息进行重点整理分析,并依此作为决策依据;四是融资法则,即企业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的重点项目上,以此不断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要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好主要矛盾。马特莱法则把80:20作为确定比值,在管理上,抓企业20%的骨干力量;在营销上,抓住企业最关键的问题进行决策;在信息处理上,对20%的重点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以供决策;在融资上,把有限的资金投入重点项目。说明经营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抓住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做在点子上”,以解决企业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官周率

在我国古代有个著名的“官周率”,是战国时魏公子牟总结出来的。魏公子牟东行,穰候送子曰:“先生将去冉之山东矣,独无一言以教冉乎?”魏公子牟曰:“微君言之,牟几忘语君。君知否?官不与势期而势自至乎?势不与富期而富自至乎?骄不与贵期而贵自至乎?罪不与死期而死自至乎?”

唯物辨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有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事物的质变。魏公子牟的话,揭示出贪欲所带来的罪恶,他总结出一套由升官到发财,由有权到有势,由有权有势到骄横,到贪污受贿犯罪直至被判处死刑的规律。一些人在升官、掌权后如不谨慎,加强自律,很难逃出这一“官周率”,可见,为官之道,务需清正廉明,一心为公,“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避免“官周率”的发生。

三、囚徒的困境

“囚徒的因境”是一个著名的道德命题,说的是两个共同作案的犯罪嫌疑人,他们分别被审讯时面临的选择有:(1)都供犯罪事实,从而各被判处10年徒刑;(2)都不供认犯罪事实,从而被无罪释放;(3)一个人供认不讳而另一个人则死不承认,从而前者宽大处理,后者被判处20年徒刑。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两个方向,但整体和部分的功能又是不同的。第一,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构成整体的部分在单独存在时,只具有其自身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功能,所以,办事情应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当两个犯罪嫌疑人都不供认犯罪事实时,会被无罪释放。第二、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两个犯罪嫌疑人都供认犯罪事实时,争取宽大处

理,从而被各判处10年徒刑。第三,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小于部分之和。两个涉嫌人一个供认不讳,另一个死不承认,从而前者宽大处理,后者则被判刑20年。每个陷入这种选择的罪犯都想获得无罪释放,但由于两人之间无法沟通,都不从整体利益出发而只考虑个人命运,最后往往互相选择出卖。在现实生活中,同行业竞争特别是价格大战中涉及此问题最为普遍。

四、分苹果法则

有一大一小两个苹果,甲拿起大苹果先啃了起来,乙斥责其“不道德”。下次,甲又抢先把大苹果拿到手,乙更不服气,可甲自有理论说:“先下手为强”。待到乙抢先拿大苹果时,甲却说:“且慢,把大的给我,给你贴上5角钱。”乙不肯,说:“至少要贴1元钱。”于是成交,乙自愿把大苹果让给甲。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一个大苹果,甲乙两人都想得到它,因此构成了矛盾的双方,为了兼顾甲乙两各自的利益,甲给乙补贴了一元钱才得到了大苹果,从而解决了这一争端,做到了公平、公正、自愿。经济学家对这种结局大为称赞,说这也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法则,相对于只讲道德,只讲机遇,这种结局的确让矛盾双方都能接受。

五、狄罗德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位哲学家叫丹.狄罗德。有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质地优良、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罗德非常喜欢。可他穿上华贵的睡袍在家中寻找感觉,总感到家具的风格不协调,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和睡袍配套,他把旧东西全部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仍感到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后来,他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题目为《与旧睡袍离别之后的烦恼》。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狄罗德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失去了这些周围事物,该事物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在人们的观念中,高雅的睡袍是富贵的象征,应该与高档的家具、华贵的地毯、豪华的住宅相配套,否则,会使主人感到“很不舒服”,这种“配套效应”在事物的联系中为整个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动因,从而促进了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和更新。在现实生活中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六、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亦称称先入为主效应。它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在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定势和情绪定势,并且主观地据此把该人潜在的、未被获知的一些品行(好的或坏的)主动归属于他。首因效应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如果这种首因效应是积极的,符合该的实际情况,则会促进双方的正常交往,否则,就会形成交往中的一种心理障碍。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自身都包含着矛盾,即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于交往中人应该全面看待,既要看到他优秀的一面,同时还应发现其缺点和不足,从而做到取长补短、知人善任。首因效应以第一次交往过程中的印象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定势和情绪定势,如果是积极正确的,则有利于双方的正常交往。但事实表明,只有一面之交,则很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形成一个人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应注意合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主动克服其片面性。

七、吃蛋原理、有这样一个事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条消费方案:(1)坚持一天吃一个鸡蛋(收支平衡)。(2)把鸡也杀了吃掉(透支)。

(3)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上一段日子,一天可以吃4个鸡蛋,遇上特殊的日子还可以杀公鸡来改善一个生活„„如果主人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消费水平便会不断提高,积累也越来越容易。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引起质变。吃蛋原理中的三条消费方案,第一条因为不注重量的积累,虽能保持收支平衡,但生活质量不会有大的提高;第二条把鸡也杀掉,虽可供一饭之需,但只能改善一顿,此后便只能安守清贫了;惟有第三条方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消费结构的调整,虽要忍受一时的清贫,但一段时间后,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既有蛋吃,生活质量才会有大的改善和提高。可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正确处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八、木桶原理

我国旧时使用的木桶,是由多块木条拼合而成的,木桶的容量是由桶高和桶径口的大小决定的。假如桶边长短不齐的话,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一现象被人们称为木桶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组合而成的,整体统帅部分,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木桶容量的大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功能,也就必须得重视部分,加高那块最低的木板。可见,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在我国目前,只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才能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九、阿西效应

阿西效应也叫从众效应,这是社会心理学家阿西(S.ASCH)对从众问题研究的一个著名实验。实验中有7人作为被试,其中第6人为真正的被试,其余6人为阿西安排的实验助手,实验目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实验者每次给他们呈现一组卡片,共50组,每组两张,其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分别编号为1、2、3,其中一条同标准线一样长,要求被试判断,比较线中哪条与标准线一样长,进行头两组判断时,大家都选择同一条比较线,作为第6号的真被试很容易地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第三组比较时,实验助手们开始按安排故意做错误的判断,真被试越来越犹豫不决,因为他每次判断都是在听了前5人的判断之后,他感到很困感,实验结果是:数十名自己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的被试,跟随大家一起做出错误判断的总比率占全部判断的37%。75%的真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众压力,做了从众判断。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人的意识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看到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阿西实验中的真被试,在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这是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结果;但当跟随实验助手一起判断时,出错率占37%。可见,周围环境对人的主观意识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从而使被试做了从众判断。从众是个人适应生存的必要方式,可以帮助一个人很快地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使人迅速地融入一个新的团体中,但从众容易使个人放弃自我意识而与大家保持一致,人云亦云,墨守成规,不利于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十、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研,写出了名为《帕金森定律》一书。他书中阐述了现实生活中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对于一个不称职的官员,他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协助自己的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助手。这第一条路万万走不得,那样会丧失许多利益;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这个能干的人将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就上行下效,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层层反复,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推诿、牵制、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的因果联系,做到知因寻果或知果索因。一个不称职的官员,为了个人的私利;为了使自己没有竞争对手而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宁愿牺牲整个机构的利益,任人唯愚,上行下效,愚上加愚,结果造成整个机构人员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腐败滋生和蔓延。因此,要正确认识腐败现象,就必须全面分析其原因,力求对症下药。治国兴邦,惟有贤良,得人才者得天下,帕金森定律较为深刻地分析和揭示了机构人员膨胀、职能混乱、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后果,具有深刻而久远的现实意义。

十一、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在人际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人际错觉。即对他人新近的了解,掩盖了对他的一贯了解。对于陌生人来说,第一印象作用大,但对于熟悉的人,则他的最近表现易产生近因效应。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客观全面地了解他人,除了观察他的现在,同时要考察的他的过去,更要善于预测他的未来,因此,必须克服近因效应的偏见,要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认识他人,不因一时一事随便肯定和否定一个人。

十二、鲇鱼效应

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沙丁鱼,回到港口,往往死鱼满舱,而死鱼卖价大跌,一些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在船舱里放几条鲇鱼,由于鲇鱼生性好动,四处奔游,造成大量的沙丁鱼见到几个“异已分子”便紧张起来,加速活动,增强了机体的活力,因而死亡率降低,渔民的经济收益就大大提高了,其后人们把这种利用鲇鱼以增加沙丁鱼活动频率,延长其保活期的现象,称之为“鲇鱼效应”。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当船舱里挤满沙丁鱼时,鲇鱼的生性好动,使沙丁鱼因紧张而拼命游动,增强了为生存而竞争的潜在意识,激发了沙丁鱼机体的内部活力,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保活期,这一聪明之举正是重视外因,使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灵活运用。鲇鱼效应无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十三、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依据过去的经验,形成对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在认识某人时,总会有意无意地根据他的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民族、相貌等特征,归入自己头脑中的某一类,从而作出主观判断。

唯物辩证法认为,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看待事物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正确认识一个人,除了要考虑他所属群体的一般特征外,更要注意每个人的特殊性,对不同的人要做具体分析,才能客观、准确地认识一个人。刻板效应有助于对某人概括的了解,但这种思维定势作用,往往不符合客观事实或认知对象具有的特殊性,从而形成认知错觉,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

十四、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把某人的某些特征予以突出、强调,以此掩盖了这个人的其他特征或内心世界,这个被突出了的特征,就起了类似晕轮(指月亮周围出现的朦胧光环)的作用,所以,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事物。要形成对某人客观公正的评价,既要看到他身上某些突出的特征,又要看到此人身上的其他特征或内心世界;既要看成绩,又要看问题;既要看优点,又要看缺点。片面地看待人就会有消极作用;一是遮掩性,“一俊遮百丑”、“一坏遮百好”。二是弥散性,“爱屋及乌”或“厌恶和尚,恨及袈裟”。三是定势性,形成对他人固定不变的看法。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克服晕轮效应的产生,实事求是地全面准确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十五、心理暗示效应

越战时期,美国一所新兵训练营从劳教所接受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肚子里墨水不多,身上恶习却不少。怎样把他们训练成合格的军人显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训练营的军官们发明了一个“怪招”――有计划地精选一些家信发给大字不识几个的新兵,让他们学着读、照着抄。信的内容是什么呢?无非是告诉家人自己在军队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如每天早上刷牙,晚上睡前洗脚,不酗酒,不打架了等。说来也怪,一段时间后这些新兵还真的克服了原来的许多坏习惯,变得军容整齐,精神焕发了,后来有人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和实验,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心理暗示效应。

辩证唯物论认为,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并能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将人的实践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美国新兵训练营的军官们面对一批文盲犯人,采用了特殊的训练方法,巧妙地将教育内容融入家信之中,让教育建立在他们爱家爱亲人的情感之上,引导新兵在读信抄信的过程中,通过无声无息的心理暗示,使他们首先树立了正确的意识,并逐渐内化为他们的思想觉悟,终于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变得军容整齐,精神焕发了。心理暗示效应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

第三篇:IGBT的锁定效应和安全工作区

IGBT的锁定效应和安全工作区

1.锁定效应

IGBT为四层结构,体内存在一个寄生晶体管,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在V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有一个扩展电阻Rb,在此电阻上,P型体区的横向空穴会产生一定压降,对J3结来说,相当于一个正偏电流范围内,这个正偏置电压不大,对V2不起作用,当Id大到一定程度时,该正偏置电压足以使V2开通,进而使V2和V3处于饱和状态,于是寄生晶体管开通,栅极失去对集电极电流的控制作用,这就是所谓的IGBT的静态锁定效应,IGBT发生锁定效应后,漏极电流增大,造成过高功耗,导致损坏。可见,漏极电流有一个临界值Idm,当Id> Idm时便会产生锁定效应。

图1 具有寄生晶体管的IGBT等效电路在IGBT 关断的动态过程中,假若dvds/dt过高,那么在J2结中引起的位移电流会增大,当该电流流过体区扩展电阻Rb时,也可产生足以使晶体管V2开通的正向偏置电压,满足寄生晶体管开通锁定的条件,形成动态锁定效应。为此,在应用中必须防止IGBT发生锁定效应,为此可限制Idm值,或用加大栅极电阻RG的办法延长IGBT关断时间,以减少dvds/dt值。值得指出的是,动态锁定效应允许的漏极电流比静态锁定所允许的要小,IGBT 器件提供的Id值是按动态锁定效应所允许的最大漏极电流来确定的。锁定效应曾限制 IGBT 电流容量提高,这个问题在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解决,即将IGBT与反并联的快速二极管封装在一起,制成模块,成为逆导器件。2.安全工作区

安全工作区(SOA)反映了一个功率器件同时承受一定电压和电流的能力。IGBT的安全工作区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区域: 1)正向导通[正向偏置安全工作区(FBSOA)]。这部分安全工作区是指电子和空穴电流在导通瞬态时流过的区域。在lc处于饱和状态时,IGBT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是器件的物理极限。IGBT开通时的正向偏置安全工作区由 电流、电压和功耗三条边界极限包围而成(最大集电极电流、最大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和最大集电极功耗)。最大集电极电流ICmax是根据避免动态锁定效应而设定的,最大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max是由IGBT中晶体管V2的击穿电压所确定,最大功耗则是由最高允许结温所决定。导通时间越长,发热越严重,安全工作区则越窄,如图2a所示。

图2 IGBT的安全工作区a)IGBT 正向偏置

b)IGBT的反向偏置

2)反向偏置安全工作区(Reverse Bias Safe Operation Area,RBSOA)由反向最大集电极电流、最大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和最大允许电压上升率dvCE/dt 确定,这个区域表示栅偏压为零或负值但因空穴电流没有消失,丽;存在时的关断瞬态。IGBT的反向偏置安全工作区如图2b所示,它随IGBT 关断时的dvCE/dt而改变,dvCE/dt越高,RBSOA越窄。3)短路安全工作区(短路安全运行Short CircUit Safe Operation Area,SCSOA)。SCSOA是在电源电压条件下接通器件后,所测得的驱动电路控制被测试器件的时间最大值。

在设计缓冲电路时要保证使关断时VCE-IC的工作轨迹全部容纳在该RBSOA区域内。由于SCSOA区在集电极电流变大时有变窄的倾向,在应用设计中需要加以注意。

第四篇:收入不确定性、攀比效应和消费

收入不确定性、攀比效应和消费

【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在持续增长,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却有趋弱现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出现了下滑趋势,而平均储蓄倾向越来越高。本文描述了我国居民消费的现状,介绍了我国居民消费趋弱的表现,阐述了我国居民消费中存在的攀比效应和收入风险加大的现象。然后,基于生命周期/永久性收入理论,引入外生习惯形成(攀比效应)和收入不确定性,推导了引入攀比效应、收入不确定性的消费函数,从理论方面解释了消费趋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不确定性、攀比效应和消费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1996年到2009年的各省市城镇相关数据分析了收入不确定性和攀比效应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得出攀比系数,并指出,消费攀比是我国低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攀比效应促使我国居民增加储蓄,间接的抵御了收入风险,降低了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的负面影响。最后,本文根据估计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消费攀比效应外生习惯形成收入不确定性面板数据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4.7 【目录】:摘要6-7Abstract7-91引言9-131.1选题意义91.2文献回顾9-121.2.1国外文献综述9-111.2.2国内文献综述11-121.3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内容框架12-132我国收入不确定性、攀比效应和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13-172.1消费现状13-152.2攀比效应15-162.3收入不确定性16-173收入不确定性、攀比效应和消费的理论17-263.1理论支持17-213.1.1生命周期/永久性收入假说17-183.1.2攀比效应,外生习惯形成理论18-203.1.3缓冲储备储蓄理论和收入不确定性20-213.2理论推导和模型21-263.2.1确定条件下21-243.2.2加入不确定性24-264建立模型并估计,得出估计结果,对其经济意义进行阐释26-404.1建立面板数据模型26-284.1.1面板模型介绍26-284.1.2建立面板模型284.2EVIEWS操作以及估计结果28-404.2.1单位根检验28-364.2.2模型估计36-394.2.3估计结果解释39-40结论40-41参考文献41-43致谢43-4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4-4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五篇:试论述大众传播学在当代信息社会的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

试论述大众传播学在当代信息社会的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

09群文李丽莎

21世纪,我们身处大众传播的时代,电脑、英特网、手机、微博等等,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身边的生活。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再生活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的环境中,因为大众传播给了我们想要与其他人沟通的便捷方式,给了我们与世界交流的桥梁,给了我们与身边人分享心情的工具。这是个充满魔幻与梦幻的时代,而我们却逐渐依赖于它们,甚至没有了它们,我们的世界就无法生存的地步。这是相当恐怖的事实,人类发展到至今,信息的传播犹如蝴蝶效应,会影响到身边影响到全球。一条简单的信息,通过信息传播,传到地球的另一边就有可能会变成一条敏感信息。可叹大众传播让我们的信息传递更加便捷,但也可惜我们已经深陷其中,根本无法自拔,我们的生活已经不再是从前信息不畅通的年代。大众传播学的兴盛,直接源于大众传播事业的兴起。如今,对于“大众传播”这个,名词,人们已是司空见惯、耳熟能详。只是对于中国来说,也就是近十来年才兴起。近十年以来,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电脑的使用已经普及普通民众,手机取代固定电话成为最便捷的通讯工具。科技不断进步,硬件的不断提升,造就了我们与高速信息化网络的快速链接。我们正使用前所未有的高科技产物在与世界沟通。但这些,只是都产生在近一个世纪之内。而一个世界只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小篇章。人类有记载的上千年历史中,也没有如今这样处于辉煌的时期。快速的增长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只是这些是否来的太快太突然,许多问题都无法解决的同时新的问题将迎面而来。我们身处大众传播的信息时代,如何面对这些利与弊?

互联网的利于弊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束,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成了这一时代的标志,然而人心的险恶使电脑从万能转变到双刃剑,网络也随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是我还是坚信,网络利大于弊。

首先,网络的弊处也无非是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一些使人迷失自我的文化垃圾,可是这些人为事物为什么要强加到电脑之上,说它是一个伤风败俗之物呢?又因为什么这些文化垃圾出现后,不是大力宣传这些垃圾的危害性,以使他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严厉制裁文化垃圾制造者,而去打击那些网吧和无辜的网络呢?治标不治本,又怎么会使网络百利而无一害呢?如果说网络弊大于利,美国又怎么会投巨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那不成了助纣为虐了吗?如果弊大于利,电脑怎么会人手一台,怎么会在短短的十几年内,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85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全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如果网络弊大于利,那为什么网民会越来越多呢?

另一方面,网络利处也有很多。比如,它可以使两地之间的通讯更为便捷、及时、有效,我们可以在网上发布文字、图片、声音等,可以使两地的人进行面对面的视频对话,可以在网上下载学习资料等多种信息,还能模拟三维动画,十分具有娱乐性;我们在网上还可以购物,寻医问药等,所以网络的利大于弊。

网络的普及是必然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里程碑,网络的利一定大于弊,而且不仅仅是这些。

智能手机的时代

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最普遍的是用眼看、用耳听。回看历史,古人的飞鸽传书、烽火台狼烟四起,到工业革命时期电报电话的出现,紧接着20世纪末互联网时代的降临,信息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人们接收信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前的打电话还在转盘上拨号,而现在,只要在触屏手机上轻轻点一下电话就能打出去。手机是上个世纪末的产物,进入本世纪后,手机的功能不仅限于通讯,智能手机变得越来越流行,尤其是触摸式的手机,在一夜之间彻底改变了人们使用手机的习惯。改变这种游戏规则的正是苹果—iPhone。

iPhone的诞生,将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信息都集成在这个3.5英寸的电容屏上。集成软件把一些很复杂的系统都简单化,使人们使用起来感觉很方便人性化。超大的屏幕(对于当时来说)、“性感”的外表、强大的功能,无不震惊全世界。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更新,iPhone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手机。手机市场也因iPhone重新洗牌。手机老大诺基亚不得不投靠微软。其他手机厂商势单力薄,组建起了联合阵营一起对抗苹果。Android系统(谷歌智能手机系统)的诞生,我觉得是这些手机厂商的就没稻草,在最危急的时候啦了一把才得以生存下来。虽然目前Android的市场份额大于苹果的IOS,但觉得Android很多地方是在模仿苹果。即使现在的他们(指三星、HTC、摩托罗拉等Android手机厂商)很团结,但让他们其中一家拿出来和苹果单挑的话还是很难对抗的。

应用程序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吸引用户的关键因素。在现代大众传播中,手机已经被看做一种介质,而内容越来越重要。比如苹果的在线商店AppStore,下载量已经超过100亿次。许多出版社新闻集团很早就看上智能手机上的潜力,提早就发布了自己的集成软件以代替盈利很低的纸质传媒。收益是相当可观的,这种友好的分成模式,给Android起到了榜样作用,依葫芦画瓢,Android的在线商店也随之形成。软件越来越多,人们在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变得无从下手。大众传播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的进化着,依托软件、硬件的更新换代,信息将大量充斥我们的生活,我们从希望得到信息到被动得到信息再到如今可以选着信息,时代不断进步,生活也将更美好。

携带方便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还是其他可以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这最近几年里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从收音机到mp3随身听,从“大哥大”(最早的民用手机)到iPhone4,从台式机到笔记本,而我们的生活却越来越离不开它们。有时候我们不用出门,在狭小的房间里,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了解全世界。太依赖于这些高科技,往往会使我们的心理变得封闭。我有时候发现,长期呆在电脑下和人家打字聊天写东西,到后来我却不习惯用嘴去说,语言表达能力很滞后,感觉自己写的比说的好,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大概现在很多都市里的人都这样,在这种完全被信息围绕的环境中,“说话”这种表达信息的方式只限于面对面和电话,而大多是情况写都背写短信写电子邮件点击鼠标触摸屏幕所占据了。反想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类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人类与人类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流。而动物则大多数靠形体靠气味靠叫喊来传递他们之间的信息。21世纪,人类的智商已经远超过从前,接触的事物与从前不能相提并论。这是前人给我们带来的基础,如今的我们享受着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但更应该静下来好好想想,我们人类发明这些高科技的初衷是什么。

微博的影响力

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大众传播的负面因素也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了一些影响。就拿最火的微博来讲,这将是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转折点。组织语言简单,交流方便,随心所以,这让微博汇聚了大量的用户和收发群体。但微博又是把双刃剑,带来诸多优点和好处的同时,免不了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弊端。我们需要谨慎处理这样的问题。微博的会使人沉迷于网络,影响自己的身心和正常的工作与学习,容易造成淡漠夫妻感情,麻痹自身心理迷失与虚拟的世界中等等。微博帮助我们避开了社会活动中的种种问题,诸如人际关系、礼仪礼貌甚至是虚伪的客套等等。我们甘愿被这种更加适宜我们本性的方式麻醉,不仅避免了参与实践的种种琐碎,也很好地释放了我们的天性。很多都市人喜欢被这样麻醉着生活。都市被高楼大厦所包围,分不清东与西,有些人已经习惯在这些水泥造的森林里穿梭,也不弄明白自己在往哪走。但是这样的麻醉方式,让我们失去了交往能力,失去了我们行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毕竟我们使生活先现实中的生物,失去这些能力对我们完全没有好处。随着微博群体大庞大,这种麻醉作用指挥愈来愈烈。不少广告商紧盯微博用户这一庞大的市场,开始有选择性地利用关注度高的群体想他们的粉丝们宣传推销,相信不久以后,我们不仅能再微博上获取我们想要知道的信息,一些庞杂的广告也会被我们被动地接受。吃喝拉撒都被手中的微博掌控了,我们这些低层次微博用户久而久之沦为广告商们最好蚕食的猎物。智能手机的无所不能带来了微博传播的盛况空前。谁不想想当生活的主角?生活压力来自于现实社会的角角落落,大家都希望在虚拟中变成主角获得关注,所以我们都随手拍随手写,把现实记录在微博世界里。

我们有多依赖于微博?从微博的火热可见一斑。微博固然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简易、个性化、迅速以及广泛,但是这些优点也是吸引沉迷的原因。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微博的同质竞争对手人人、QQ以及MSN,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其强势的地位,但是在记录生活引起围观式信息传播方面,远不及微博的力量。所以,也只能有微博能造成受众的沉迷。微博的简易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深度不够。140字的限制能制造多少真知灼见,无非是一些闲杂琐碎的心情;转发与评论毕业寥寥数字,只能传递信息,怎么会游细想的交锋和情感的碰撞?我们沉迷在这个世界里,长期以往,只会形成一种“快餐式”的生活模式,填饱肚子即可,管他营养不营养。微博沉迷也许不像网游沉迷那样真的会消耗我们大量的事件和精力,但它也会成为我们的依赖,然后同化我们,让我们也变得简单而机械化。

不管现代大众传播造就了许许多多我们熟知甚至亲身在使用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弊端也会慢慢体现出来。但总的来说,大众传播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重大的改变,越来越方便,越来越迅速,不断地向前进步,我们的社会也随之得到了发展。信息时代的我们在享受信息便捷的同时,千万别迷失了自我。目前我觉得我们处在“接触式”的信息时代,接触按钮,接触屏幕,接触我们身边的人,轻轻的触摸会带来非一般的感觉,正像iPhone诞生一样,彻底的改变一切。这是我对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总结,“接触式”的时代。下个十年会使怎么样?难道是“声控式”的时代?难道乔帮主走后留下最后份礼物会又一次改变我们的生活吗?Siri,(苹果用在iPhone4s基于ios5系统下的智能语音识别功能)这项新的技术看起来很简单,但内藏无穷的乐趣与奥妙。可以去看看网上Youtube(谷歌旗下视频网站)关于iPhone4s的视频,那位老兄爱上了自己的手机,这看起来也太荒唐了。

下载鸡蛋效应和团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鸡蛋效应和团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