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维新派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接踵而至的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将昔日中华帝国从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推进了无尽的屈辱中。“知耻而后勇”,已近残破不堪的清帝国挣扎着开始新一个“维新时代”,全国通力,友邦平静,就在1897年底,似乎已隐约可见“三年初见成效”的气象。正当此时,昔日“三国干涉还辽”之一的友邦德国突然打破平静,借巨野教案出兵占了胶州湾。紧跟着,俄国占了旅顺和大连,英国接管了威海,法国提出要“租”广州湾。转眼间沿海、沿江又有一大片战略要地变成了列强的殖民地!全国上下在一片骇然与震惊之后,民族主义与救亡运动在1898年春再度高涨。
1898年是中国农历戊戌年。这一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并得到当时清廷重臣翁同稣的支持,其改革理念影响力不断扩大。6月11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实行新政,新政基本采用了康有为等维新人士的建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可这变法仅历时百日,便于9月21日以慈禧发动政变,幽禁皇帝,捕杀维新派和康有为流亡日本而告失败,成了短命的“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失败,固然是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对派太过强大。但同时,以康有为为倡导者的维新派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也是导致变法必然失败的原因。康有为等人的不成熟,表现在其沉浸在一个“形势积极主动”的自己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里有其假象的敌人和朋友,敌人不一定是真的敌人,朋友却是靠不住的朋友。
康有为最大的假想敌是当时实际的掌权者慈禧太后。在其看来,正是慈禧的不放权给光绪帝及顽固不化严重地阻碍着变法的推进。但历史证明慈禧并不是一个彻底的保守主义者。慈禧太后统治中国的差不多半个世纪里,是近代中国受列强侵略荼毒最为猛烈的时期,面对列强的入侵,这段时期也是近代中国变化最大、最剧烈,由传统走向近代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派遣幼童出洋留学、兴办洋务企业、改八旗建制学习西洋军事。。这一切在当时如果没有慈禧地同意和支持是根本行不通的。而从1898年4月康有为进京成立保国会宣扬变法,到6月11日光绪帝正式主持变法实施,这中间两个月的时间里,光绪帝和大臣们都在将实施变法的相关计划和准备工作实时地向慈禧汇报请示。最终授权光绪主持变法的同样是慈禧,可以说没有慈禧的同意与支持,戊戌变法根本没有开始的可能。
慈禧是当时中国实际的掌权者,成熟老练的政治家,中国走向近代的重要领路人之一。她立光绪又不彻底放权是当时环境的需要:她老了,清帝国需要接班人,光绪稚嫩,由她扶上马送一程是必要的。让光绪主持变法,就是对光绪的历练。她不反对变法,但她要的变法要依靠李鸿章、张之洞这些老成谋国的重臣,而不是康有为一类的“西学小生”。
康有为倡导变法是作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应该要站出来肩负的历史责任,同时也是其在政治上谋求上位的途径。可实权派慈禧根本对他不感冒,出出提防。康有为于是一心希望光绪帝尽早掌权。他想方设法打击那些慈禧派去辅佐光绪的大臣,鼓噪“太后应还权利予皇帝”,甚至不惜挑起皇帝与太后间的两宫矛盾。当皇帝并未被监禁时,又自作主张密谋围攻颐和园劫制皇太后救皇帝,这种冒失的行为最终激怒了实权人物慈禧,慈禧翻手为云,一夜间维新变法全部推翻,皇帝被囚,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等流亡海外,作鸟兽散。
康有为等给予最大希望的朋友是袁世凯,这个后世有许多电影都拍了。他们派谭嗣同联络当时刚被光绪提拔专责练兵的袁世凯,理由竟然是袁世凯受了提拔必然喜而图报帮助他们发动政变围捕慈禧。这种想法在今天看来是多么天真。袁世凯是慈禧心腹李鸿章一手提拔起来的,作为一个用心思的政客,他当然知道当时任用康有为等维新人士的只是光绪一人,慈禧和一干众大臣对康有为等人根本不感冒。谭嗣同这边才找袁世凯联络,那边袁某人已经向顶头上司、慈禧铁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满洲贵族领袖荣禄作了汇报。紧跟着戊戌政变就发生了。光绪和康有为都是政坛新手。在当时,光绪初登基,面对国家的残破景象,很想自己也能如祖先康熙、乾隆那样驱逐列强、振兴华夏,成为一代明君。而康有为钻营奔走多年,在三十九岁的时候其维新理念终于得到皇帝支持,也是想大展一翻身手,成为清廷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理想都是美好而远大的,但他们的组合在当时中国高层的政治精英眼中简直如同儿戏般幼稚。光绪对慈禧又敬又怕,慈禧则很想把光绪拉到自己与众老臣的维新思路上来,光绪也算听话,事事求教慈禧,时时自省,可康有为勾勒的未来太美好了,以致其本人都沉醉其中,以为得到皇帝支持就可以为所欲为,如脱缰野马般冲了出去,而且为达目的,甚至不惜打着皇帝的旗号自作主张,最终害了光绪,也害了自己。
戊戌年间还有个人的仕途轨迹很值得注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康有为等人的不成熟,那就是清廷重臣翁同稣。翁同稣是当时清朝权利中心中最先对康有为表示出兴趣的人,是他把康有为引荐给了皇帝,并为变法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明定国是”诏就由其亲自起草。当时清朝能倚重的大臣中,李鸿章身背甲午战败的黑锅还处于下野状态,奕訢重病卧床并在变法开始前不久死了,张之洞坐镇多事的帝国南方,所以翁同稣这段时间权倾一时,他的支持至关重要。但翁同稣在与康有为的接触中渐渐发现康有为的变法思路非常冒进,而且康有为竟敢冒失地挑战慈禧及满洲贵族团体,“狂甚!”。翁同稣明白,自己要是继续支持康有为等人胡搞下去,自己也非完蛋不可,于是在变法还没开始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变,跳出来反对变法,甚至当时就否认自己认识康有为。他这种态度转变让光绪莫名其妙:老师难道是老糊涂了?当时光绪亲自主持的变法已是箭在弦上,于是把翁同稣作为“顽固派中的顽固派”开缺回籍了。
翁同稣在其大权在握之时,选择在外人看来是突然的自我毁灭,换来的是自己晚年的安全着陆,这是其政治上的成熟与高明,更显康有为等人的不成熟与必败。
维新派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将前途过分看好是戊戌变法迅速被推翻的主要原因。这当中他们的敌友不分,尤其是把本身同意国家以变革求图强并有争取可能的慈禧及满洲贵族集团一来就置于必须打到的敌人位置上是最大的败笔。且自己羽翼未丰,仅凭“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一类的职位,光绪的信任及根本不存在的袁世凯的军事支持就想与当时拥有全国最高权威的慈禧撕破脸决战,根本就是鸡蛋碰石头自寻死路。当然,推翻慈禧的根本思路,进行变法可能是变法要成功、国家要复兴绕不去的障碍,因为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在慈禧许可下的维新已在甲午战后被证明是失败的,摇摇欲坠的大清国已等不得那些老谋深算的政治精英们缓慢变革。但康有为的这剂猛药同样是失败的,这剂猛药所激起的抗体瞬间将已服下的药吐了出来!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全国上下翻天覆地。比之前所有的维新都来得迅速,来得彻底。
第二篇:戊戌变法与维新派的对外态度
戊戌变法与维新派的对外态度
作者:徐绪典 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11日
一
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这是变法的开始。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这是变法的结束。在这一百零三天期间,光绪帝曾经颁布了二百来条上谕。这些上谕实质上体现着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政治主张和政策。从这些上论的内容和范围上来看,几乎可以说全部是关于中国内政的改革的,基本上并没有涉及对外问题。但是从某几条上谕来看也已经透露出来维新派对外态度的端倪。首先是“教案”问题:“教案”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传教士和教会的压迫而爆发的群众斗争。这是中国人民直接地对帝国主义分子给以应有的惩罚,因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中国的买办封建统治阶级一向是投靠帝国主义的,他们对人民的反帝斗争,采取了残暴镇压的手段,企图消灭人民的反帝活动。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血腥屠杀所吓倒,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这种反帝斗争接连不断地在全国各省发生。直到戊戌变法期间四川江北厅、广西永安州、湖北沙市等处都有这种斗争。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如何来对待这个问题呢?
从1898年7月12日的上谕来看,维新派对“教案”问题的态度和政策是不变的,那就是说并没有对买办封建统治阶级的镇压人民政策有所改变。这个上谕首先提出来:“各国传教,载在条约。”并申谕各省地方官吏:“凡有教堂州县,务当„„实力保护。”对帝国主义分子尽量优待:“平日如有教士谒见,不得有意拒绝。”“彼此诚信相孚。”对人民尽量镇压:“开导百姓,毋以薄物细故,轻启衅端”,“消患未萌”。最后严厉地宣布:“从前未结之案,即著迅速了结,此后不准再有教案。”“倘仍防范不力”,各地方官和将军督抚都要“从严惩办”。(1)宣传宗教是人民内部的事情,中国人民向来没有拒绝过外来的宗教传入,但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宗教的传入是和过去完全两样的。这一次的宗教传入是和外国侵略者的鸦片、大炮一同进来的。外国侵略者打败了清政府,缔结了不平等条约,并把传教权利和其他掠夺的权利一同订立在条约上。传教士据有两重身份,一方面是宗教活动家,这是表面的;另一方面又是赋有种种特权的帝国主义分子,这是他们的真实身份。传教士和教堂是中国政府权限所达不到的。披着宗教外衣的帝国主义分子在中国各地利用种种方式进行特务活动,并直接地对农民进行迫害和剥削。传教士和教堂成为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尖兵和侵略据点。因此所谓“保护教堂”的意义实质上就是保护这一批外国特务随意在中国进行破坏活动,防止中国人民的反抗。
传教士并非外交官,中国官吏当然没有必须接见的义务,但是事实上传教士依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随意出入官府,甚至和督抚平行。他们作威作福,予取予求,清政府唯命是听。光绪谕旨中把接见教士作为地方官的任务,不得拒绝,这就更抬高了传教士的地位,增加了他们欺压人民的机会。
清政府对人民反对教会的斗争一向是采取镇压手段的。所谓“开导百姓,不过是欺骗和镇压的别名而已。所谓“以后不准再有教案”也就是让地方官加强对人民的镇压,不许人民有任何反抗活动。光绪谕旨中把这项工作作为地方官的重要任务,帝国主义分子的活动得到了保障。
从上述的谕旨来看,维新派的对外态度是极端懦弱的。他们对帝国主义分子的活动不敢反对,对人民的反帝却主张镇压。这一点又可以拿后来梁启超在这道上谕后面所作的案语来印证。梁启超认为“教案之起„„由暴徒借端生事。”“朝廷及长官有仇视外人之心,故奸民乃因而乘之。”“故教案者实割地之导线也。”(2)梁启超污蔑中国人民为“暴徒”,“奸民”,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责任推到中国人民身上。这种颠倒事实的胡说完全可以看清楚维新派与人民对立的立场。
其次是不平等条约问题。不平等条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法规,是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枷锁。中国人民不承认这一套“卖身契”,并且随时随地要粉碎这些枷锁,争取自己的自由解放。我们从1883年福建龙严州的揭帖来看,人民的态度是很清楚的。揭帖说:“若论条约,我圣上被奸兽花言巧语瞒许条约,岂能瞒我等乎。”(3)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如何来对待不平等条约呢?
从1898年9月11日的上谕来看,维新派对不平等条约的态度也是不变的,那就是说并没有对买办封建统治阶级遵守奉行不平等条约的态度有所改变。这个上谕的内容是命令总理衙门重新审订编辑“通商约章成案汇编”。编好后要“颁行内外各衙门,令其广为刊布,以便遵守”。以后倘有新订条约,“随时分类增入,排印颁发。”(4)“通商约章成案汇编”是北洋洋务局所编辑的,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把不平等条约按国分载,第二部分是把过去所办的卖国外交事例分类刊载。这部书是卖国官僚为帝国主义服务时的办事法规。封建买办统治阶级拿这些材料作为根据,帮助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进行掠夺和奴役。光绪谕旨中要把这部书“广为刊布”,并命令内外各衙门遵守。这完全可以说明维新派对不平等条约的遵守奉行态度。
此外,在光绪谕旨中可以算作涉及对外的,例如谕旨说:“马关条约于华民生计大有关碍,亟宜设法补救。”补救的办法不是废除马关条约的设厂制造权,而是“设立公司,振兴商务。”(5)实际上帝国主义在华种种特权不取消,中国工商业是没法振兴的。又说:“海禁洞开,强邻环伺,”而“隐杜觊觎”的办法呢?却是“广开口岸。”(6)我们知道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而要“广开口岸”,无异于开门揖盗,直接便利了外国侵略者。
总括上述,从光绪的谕旨中来看,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对外态度是充满着妥协和软弱。他们丝毫不敢采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政治措施。他们希望在不反对帝国主义的前提下,振兴中国工商业,通过改良的办法变更中国各种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争取中国的富强,解除外国的压迫。他们的迅速失败证明了这一条道路是完全走不通的。
二
我们上面的论断是否可以解释为维新派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严重性认识不够呢?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从维新派的各项著作中可以得到证明:他们在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认识方面,比较四十年代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要高明得多。沈衍庆、夏燮等人评论南京条约,着眼点在赔款、五口通商和中英官员用平行礼等方面(7)而完全没有注意到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条款的严重意义。维新派则不然,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是有较深刻认识的。
早在1888年康有为就首先发出民族危机的警报。他在上光绪书中指出“外夷交迫”,“羽翼尽翦,将及腹心”,外国侵略者灭亡了中国邻邦以后,进一步就侵略中国边疆内地。随着中国情势的危急,康有为连续几次向清廷发出警报,指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
维新派对不平等条约是有较深刻认识的。关于关税问题和资本主义商品倾销问题,康有为说:古之灭国以兵,人皆知之,今之灭国以商,人皆忽之。”(8)指出商品倾销对中国社会经济的破坏。谭嗣同说:“现在人口轻税,出口重数倍,反客为主,自使土货不销,人贫之又自贫之,真天地间绝无仅有之事。”(9)指出协定关税税则的危害。陈炽说:“误将税则载入约章”,是“太阿倒持,授人以柄。”(10)指出关税不能自主的危害。郑观应对于子口税的意见:外货只征一次子口半税就可以免纳厘金通行无阻,这种办法是“体恤洋商,恩施格外,较之华人,其获利厚矣。”对于税则中烟酒免税的办法,他认为是“泰西俱无此例,尤属不公。”(11)何启、胡礼垣又提到关于贩运土货中外纳税的不公:“洋人货物,则有关税而无卡厘,华人为之则反收卡厘而兼征关税。”“同一货物、同一贩运,洋人则赢,华人则绌。”(12)关于最惠条款问题和领事裁判权问题:薛福成认为这两条款“视若寻常而贻患于无穷。”因为有了最惠条款,“一国所得,诸国安坐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也。”至于领事裁判权一款,“弊端更多,危害更大。”这种办法的实施,造成的现象是“居此地而不受治于有司,则诸事为之掣时。”“华人洋人同犯一罪,而华人受重法,洋人受轻法。”“洋人犯法,从无抵偿之事,洋官又必多方庇护纵之回国。”(13)关于“设厂制造”权问题:谭嗣同说:“此次日本和约通商各条已将中国生计一网打尽。”“将来占尽小民生计,并小民之一衣一食皆当仰之以给,自古取人之国,无此酷毒者!”(14)关于沿海内河航行权问题:郑观应说:“今各国轮船,无处不到,获利厚甚,喧宾夺主,害不胜言。”(15)关于传教条款;郑观应说:“各国立约,首载盟书,准以周游,加以保护。”并指出传教士对中国人民的罪行“种种妄为,擢发难数。”(16)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来:尽管维新派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危害认识得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但是他们毕竟接触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本情况和不平等条约几项重要条款的严重意义。从这些认识出发应当得出结论:一定要驱逐帝国主义的势力,废除不平等条约,中国才有出路。但是维新派没有得出这个结论。我们看维新派如何处理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吧!
康有为提出来中华民族危机的警报,然而如何摆脱这种危机呢?康有为不敢提出来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他的唯一办法是“变法”,用改良的办法改革中国的内政,发展工商企业,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就可以“消除外患”。他说“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存,小变仍亡。”(17)谭嗣同更提出一个绝顶荒唐的办法:他主张把“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卖给英、俄两国。这些地方据他估计有二千万方里,每方里得价五十两,可以得到十万万两。除了用以偿还赔款之外,剩下的可以提供变法之用。他又提出过让英、俄两国保护中国十年的方案,(18)这尤其危险和荒谬。这两种方案如果实施的话,一定会加速中国的殖民地化。
维新派如何来对待不平等条约呢?谭嗣同主张采取逐渐修订的办法。他说:“每逢换约之年,渐改订约章中之大有损者,援万国公法,止许海口及边口通商,不得阑入腹地。”如果帝国主义不答应怎么办呢?他说:“如不见许,即我通商于彼国之轮船,亦当阑入彼之腹地。”“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又提出“援各国之例,加重洋货进口之税。”如果帝国主义不允许呢?那就“即我往彼国之进口税,亦当视他国而独轻矣。”(19)在这个问题上,陈识、郑观应、马建忠和谭嗣同大体相同。陈识说:“既有换约之权,即有改章之力,此公理之可恃者也。”(20)郑观应说:“换约之限,期以十年,届期毅然行之,必有成效。”他认为这样作是根据国际公法一定行得通。因为“彼虽狡悍,亦可以理折之也。”(21)马建忠说:“和约之与商约有异,在我不背和约,决无开衅之端。而所定商约则因有以十年或十二年为期,如欲修约先行知会之专条„„届时会议,坚持应加数条之税。”如果不能取得协议呢?他主张“所来商货,当照通共税则纳税。”把通共税则加重征收,“迫之使不得不从。”这样做下去,“每届各国修约之期,必加其税,不出十年、中国税则不亚欧洲各国。”(22)关于最惠国条款问题,薛福成主张“利益均沾之文不必去,而其弊自去。”他的办法:“凡外国订约者,即按通行之约以授之,”如果外国不同意呢?他说:“约文有一体均沾之语,若稍有参差,则一事两歧,而开办无期,莫若乘立约之始,而合归于一。”关于领事裁判权问题,薛福成主张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理案衙门”,“由各省遴选干员及聘外国律师各一人主其事。”这个衙门专门处理华洋讼件,至于处理案件用什么法律呢?他说:“直参用中西律例,详细酌窍,如犹不能行,即专用洋法亦可。”(23)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来:维新派处理对外问题的办法是:在不反对帝国主义的前提下,进行“变法”,然后和帝国主义商量逐渐修订不平等条约,就可以解除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这真是“君子们的幻想。”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根本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它们要中国走的是殖民地道路,“变法”注定要失败。至于说根据“公法”、“公理”来和帝国主义商量修订不平等条约,这无异于与虎谋皮。维新派依靠什么力量来和帝国主义谈判呢?只有发动起来广大人民,驱逐了帝国主义,不平等条约才能够被粉碎。然而这是维新派所不敢做,不肯做,也不能做的。
总括上述:从维新派的一些著作来看,尽管他们对帝国主义侵略有一定的认识,然而他们的对外态度是十分妥协和软弱的。在这一点上和光绪谕旨所透露的对外态度是一致的。维新派的某些人甚至想出卖国土来做变法的资本,想依靠某几个帝国主义来对抗其他帝国主义。这些想法在客观上是和洋务派相通的,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当然,他们不去依靠人民,又那里去找力量的泉源?他们只能去投靠帝国主义。
三
维新派的对外态度又和他们的具体行动相符合的。他们在戊戌变法以前早就和帝国主义在华传教士有密切交往,在变法期间曾经进行联合英、日的活动。变法失败以后又向帝国主义请求帮助和庇护。
帝国主义在华传教士是侵略者进攻中国的尖兵。他们披着宗教外衣,借着办理教育、慈善、文化等事业的名义,在中国进行一系列的特务活动。他们也宣传“维新”,但是他们指给中国的道路是殖民地的道路。他们的理想是把中国变成当时的印度。
虽然英、美帝国主义传教士所提倡的“维新”和维新派所讲的“变法”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但是在某些形式上,例如设立新机关、办学校、开报馆等等是看来相同的。因为维新派看不清楚它的本质,自认为气味相投,乐意和他们交往。帝国主义分子也想在变法期间乘机捞一把,使变法运动符合他们的要求,因此也参与了维新派的活动。
当时在华的英、美传教士大半都和维新派有来往,特别是李佳白(Gibbert Reid)、林乐知(Young G.Allen)、白齐克(Pethick)、李提摩太(Timathy Richard)等人和维新派有较密切的联系。他们经常和维新派的成员讨论、研究改革的方法和步骤。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机关广学会出版的一些翻译西书和英、美传教士宣传刊物“万国公报”成为维新派的喜好读物。李提摩太和维新派的关系较深,梁启超曾经做过李提摩太的私人秘书。李提摩太也曾经参与过强学会的幕后活动。
当变法运动日渐高涨的时候,英、美、日帝国主义都想乘机活动,企图拉拢维新派,加强自己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维新派走上了这个圈套。康有为曾经向光绪推荐英帝国主义分子李提摩太做清政府的顾问大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元凶伊藤博文来华阴谋活动时,维新派竭力主张光绪召见他。由于维新派对伊藤的捧场,居然有人奏请光绪留下伊藤做中国宰相。维新派不止一次地进行联合英、日的活动,康有为、谭嗣同、唐才常等这些维新派的领导分子都曾发表文章提倡联合英、日。维新派不但在改革内政时希望英、日的支持,而且在外交上也企图依靠英、日来对抗沙俄。
戊戌变法的失败前夕,康有为曾经要李提摩太向英国驻华公使请求帮助。他又曾向伊藤有所请求。政变发生后,维新派决议由李提摩太去见英国驻华公使,容闳去见美国驻华公使,梁启超去见日本驻华公使,请求帮助。最后康有为得到英国的庇护,梁启超得到日本的屁护,逃出中国。
维新派一步一步地向帝国主义靠拢,最后竟然希望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恢复他们的权位,这无异于将要做帝国主义的工具。帝国主义虽然曾经一度对维新派有些兴趣,但是它们宁愿支持中国最腐朽的力量——封建买办阶级,绝不会支持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维新派。最后、帝国主义之所以庇护康梁出险,那是企图留做日后侵略中国的政治资本。
四
我们并不抹杀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意义。当十九世纪末叶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候,先进的中国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等奋不顾身地企图挽救祖国。在漫长的黑暗的封建统治下,他们企图通过改良的办法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富强和独立。他们的事业是失败了,但是也教育和警醒了中国人民,认清了向清代统治者手中去争取改良——即使是点点滴滴的——只是妄想。但是不可否认维新派在对外态度上有严重错误以至反动性。这些应当从它们的阶级本质上去认识。今天我们来研讨这个问题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
毛主席在分析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时指出:“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资产阶级,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所以,虽然处在帝国主义时代,他们也还是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保存着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反对本国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性。”“但同时,也即是由于他们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异常软弱的,他们又保存了另一种性质,即对于革命敌人的妥协性。”(24)六十年前的维新派是作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势力的代表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刚刚由地主官僚转化过来的资产阶级和它们的知识分子既不敢和封建主义决裂,又不敢推翻帝国主义。这种委曲求全的态度,特别表现出它们对敌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阶级本质。
领导辛亥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这一点上并不比维新派前进了多少步。从同盟会到临时政府都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反而明确地保证要继承清政府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偿还外债,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25)直到1923年以后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才逐渐提高认识,提出三大政策(联苏、联共、扶助工农)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然而孙中山对外债——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政治投资,仍主张“保证并偿还之,”并建议“召集各省职业团体,社会团体组织会议,筹备偿还外债之方法。”(26)无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或是民主革命派都不能解除中国的半殖民地的悲惨地位。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中国工人阶级和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进一步走向社会主义革命。
早在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里就首先指出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并提出“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27)的奋斗目标。
1949年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六十年来的历史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坚决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才能使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维新派的对外软弱和妥协,不但使他们的事业迅速失败,而且使他们本身堕落成反动的保皇党,为中国人民所唾弃。一切企图投靠帝国主义的分子,主张“第三条道路”的分子,一定要受到全国人民的唾弃的。
资料来源:《文史哲》1958年11月。
正文注释:
(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35页。(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35页。(3)清季教案史料,第一册,108页。(4)戊戌变法,第二册,83-84页。(5)前书,3页。(6)前书,53页。
(7)鸦片战争文学集,1004-5页,中西纪事卷九。(8)晚清文选,428-29页。(9)谭嗣同全集,298-300页。(10)戊戌变法,第一册,239页。(11)前书,77-79页。(12)前书,203-205页。(13)前书,152-154页。
(14)谭嗣同全集,298-300页,288-290页。(15)戊戌变法,第一册,82页。(16)前书,117-120页。(17)前书,第二册,197页。(18)谭嗣同全集,389-430页。(19)同上。
(20)戊戌变法,第一册,239页。(21)前书,77-79页。
(22)戊戌变法,第一册,172-176页。(23)前书,152-154页。
(2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52年第一版),644-45页。(25)辛亥革命,第二册,33页。(26)孙中山选集,下册,528-529页。(27)胡华,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82页。
第三篇: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激进与保守(共)
: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激进与保守
---浅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004-10-30
作者简介:刘睿(1979-),男,云南昆明人,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2级研究生。启超等人更是彻底的对这种渐进式的改
革失去了兴趣和耐性,不仅如此,他们更看穿了洋务派 “中体西用”思想下只求“变事”不求变法的真正用意。康 有为认为洋务派这种“变一事”的做法是“微特偏端不举, 即使能举,亦于救国之大体无成。”[1](P512)于是在国难 当头的时刻,在焦灼、亢奋的心态的影响之下,维新派提 出了他们“大变、快变、全变”的激进的改革思路。康、梁等人“大变、快变、全变”的激进改革思路的提 出,除了受到当时危急的国情和激进的变革心态的影响 之外,更是受到其文化选择态度和方向的影响,这一影响 才是更为本质的影响。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先 进知识分子就开始了学习西方文明,反思中国传统文化, 不断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进行选择的进程。当这一进 程推进到戊戌年间,代表这一进程方向的先进知识分子 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跳出 了前人思想的窠臼,做出了从根本上与传统决裂,全面向 西方学习的文化选择。作为戊戌维新旗手的康有为,在 系统地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区别之后,看到两者间“毫发不 同,冰炭相反”的文化悬隔性;在系统地对中国传统文化 进行了反省之后,“他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如果 不进行根本的改造,中国将没有出路,民族将极为危险。所以,变法思想成为他文化选择的最后结果。”[3](P214)面对当时的局势,他深切地感到,要变法就必须“本末并 举,首尾无缺”,若是变末不变本,到头来仍是一事无成。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法制等制度, 同时又涉及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技艺制造等方面的全 面的变法思想和主张。这种打破传统,全面向西方学习的文化选择态度和道路,就当时来说不可谓不激进,正是 在这样激进的思想和文化选择态度的影响下,“大变、快 变、全变”这一激进的改革思路诞生了。
3.激进的改革措施。1898年6月11日(农历四月二 十三日),光绪下诏“明定国是”,决定变法,从而揭开了“ 百日维新”的序幕。在此之后的103天中,光绪颁布了一 百多道变法诏书,有时甚至一日数诏,内容涉及政治、经 济、军事、文化、风俗等几乎各个方面。
这些改革措施在政治方面主要有:“广开言路,提倡 官民上书言事;准许自由开设报馆,学会;撤除无事可办 的衙门,裁减冗员;废除满人寄生特权,准许自谋生计”, [1](P533)兴民权,开民智,变官制,改良司法等。在经济 方面主要有:“提倡实业,设立农工商总局和矿务铁路总 局,兴办农会(由绅富之有田业者试办)和会,鼓励商办铁 路、矿务,奖励实业方面的各种发明;创办国家银行,编制 国家预决算,节省开支。”[1](P533)在军事方面主要有: “裁减绿营,淘汰冗兵,改变武举考试制度,精练陆军;筹 办兵工厂;添设海军,培养海军人才。”[1](P533)在文化 教育方面主要有:“开办京师大学堂,并要全国各地设立 兼学中学、西学的学校;废除八股,改试策论;选派学生到 日本,设立译书局,编译书籍,奖励著作。”[1](P533)在风 俗方面主要有:废缠足陋习,剪辫发,改服制等。这种种 措施一经颁布,便立刻引起朝野震动,引起全国关注。其 中尤以光绪帝在戊戌年七月后颁布的一系列改革管制、裁汰冗员、废除八股、变革政治统治结构等措施的影响为 最。
这些除旧布新的措施,影响之大是空前的,对中国社 会的触动也非常深刻,其表现出来的激进色彩也是前所 未有的。
二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保守
我们的世界是由无数的矛盾所构成的,激进与保守 作为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哪里有 激进哪里就会有保守,对于激进的维新派来说也是这样。激进的维新派本身也存在着保守和局限,这些保守的力 量与激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戊戌变法中巨大的阻力。1.维新派的“托古改制”。在中国历史上“托古改制” 是改革者们惯用的招数,他们从古人---孔子---的言
论、思想中挖掘出符合其需要的部分,经过一番加工整理 之后,用来解释其改革的思想并确立其改革的合法性。有如以往的许多改革者一样,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也 选择了这种方式来推进他们的改革。
1891年康有为刊发了他在戊戌变法时期的主要理论 著作之一---《新学伪经考》一书。在书中,康有为认为 东汉以来的古文经学多出自刘歆伪造,是“伪经”;他指斥 古文经学不是孔子的“真传”,认为,西汉以前的今文经才 是孔子“真传”所在。1898年康有为正式刊行了他的另一 部维新变法理论著作---《孔子改制考》。在书中,康有 为用自己的观点阐释儒家经籍,把资产阶级的民权、议 院、选举、民主、平等,都附会到孔子身上,说是孔子所创;他把孔子装扮成“托古改制”者,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 义,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通过这两本书,康有为把资产 阶级需要的东西,挂上孔圣人的招牌,力图使人们相信, 孔子就是维新变法的祖师,维新变法就是遵循孔子的教 诲所进行的。应该说借助于“托古改制”这一方式,维新派的新观
念、新思想在传统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中得到了一定程度 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改革的阻力,给改革的进行 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使用这一方式,就给维新派的 改革设置了一个保守的前提,它使得维新派的一切改革 都必须在“孔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无疑就极大地束 缚了改革者的创造力,甚至还有可能使新思想变质,从而 促使改革者回到保守主义的老路上去。“托古改制”这一 方式的使用,一方面使新观念、新思想的传播如虎添翼;另一方面,也正是在这种方式的作用下,“当康有为作为 政治活动的领袖并将其付诸实施的时候,他又受到这一 方式的束缚,采取了'自上而下、和平改良'的途径。结果 是六君子殉身,康、梁逃亡日本,激烈一时的维新变法运 动归于失败了。”[2](P215)2.皇权变法。维新派的另一大保守表现就是,他们
在托古改制方式的限制下进行的皇权变法。首先,维新 121 采取的是“托古改制”的方式,而采用这
一方式的前提就是改革必须在孔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这就使得改革只能在皇权的基础上进行,离开了皇权的 保障变法就失去了合法性和可能性。其次,在维新变法 中维新派奉行的是一条“自上而下、和平改良”的改革道 路,这就要求改革只能在符合统治者的愿望的范围内进 行。在此前提之下,维新派必然更多的是从维护清政府 统治的需要出发进行改革。那么,变法的真正目的只能 是维护皇权。再次,在整个变法的过程中,维新派自始至 终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光绪一个人的身上,他们所提出 的一切改革措施的施行,归根结底都要靠皇帝一人下决 心;最后从康有为等人的变法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 要求的只是改良而不是革命,他们要的只是“绅权”而不 是“民权”,他们要的只是“君主立宪”而不是“共和民主”, 归根结底他们要的只是皇权,他们要进行的只是“皇权变 法”。
“托古改制”推动着“皇权变法”,“皇权变法”依托于 “托古改制”,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推动,体现了维新派自 身的局限性和保守的特色,构成了维新派最终走向失败 的内动力。
三 从维新派的激进与保守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从维新派的角度看来,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大
致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部分。客观原因主要是守旧 势力的阻挠和镇压;社会现实条件的限制;帝国主义列强 的干涉等等。但是,这些情况与其说是导致戊戌变法失 败的客观原因,不如说是改革者在进行改革之前应当考 虑的客观现实条件。所以,真正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 因只能是维新派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他们在变法中表 现出的种种不足。而且,维新派的种种缺陷与不足,在他 们推行的交织着激进与保守特色的改革中体现得淋漓尽 致。因此,从维新派的激进与保守出发来讨论戊戌变法 失败的原因,或许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戊戌变法 是如何走向失败的。
从维新派本身存在的缺陷来看,导致戊戌变法失败 的原因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宏观原因大多体现 在维新派保守的策略之中;微观原因大多体现了维新派 激进的变革心态和思路。所有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致使 维新变法最终走向了失败。
1.宏观原因。导致维新派失败的宏观原因主要有: 维新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及其在文化选择上存在的缺 陷。
(1)维新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戊戌维新是维新派 领导的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的领导力量---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上 层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这场改良运动必将以失败而告 终。中国近代的民族资产阶级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而 出现的,阶级中的主要成员是从封建统治阶级中分化出 来的,一方面,他们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还带有 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对封建政权还有相当严重的依赖 性;另一方面,他们又代表了新的生产关系,有排斥封建 生产关系和改变传统统治秩序的要求。由于这一矛盾的 阶级本性的限制,决定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只能采取“自上 而下、和平改良”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要求。但是这 种有限度的改良既不能满足资产阶级本身的需要,也不 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更加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那么维新变法就只有失败这一条出路了。
(2)维新派在文化选择上的缺陷。在维新派的文化
选择道路上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其文化选择的价值取向与 行为取向相互脱节、相互矛盾的问题。“这一矛盾的结果 是,在价值上认可的东西,在行为中不一定要追求。相 反,在价值上曾经否定的东西,但由于更为复杂的因素, 在行为中却成为一种必然。”[2](P259)如康有为虽极力 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借用的却是“不中不西”的“托古改 制”方式;他在《大同书》中极力鞭打传统专制主义,但是 书成之后却“秘不肯示人”,并一再声称“其志虽在大同, 其事乃在小康”。造成维新派在文化选择上存在言行不 一的缺陷的原因就是,他们行为取向中的政治功利色彩 和实用特征。正是由于受到这种政治功利主义影响,维 新派在改革实践中分不清改革与权利斗争的界限,很快 就把改革拖入了针对保守派的权利斗争中,从而促使改 革走向失败。由于维新派存在这两方面的先天性缺陷,决定了他
们只能进行态度暧昧的改良;决定了他们在改革中只会 也只能采取“托古改制”、“皇权变法”这样一些软弱的、不 符合实际情况的改良措施;也就决定了资产阶级维新派 不可能领导中国走向现代化。
2.微观原因。导致维新派失败的微观原因主要有: 错误地依靠于并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不顾客观条件,不 分主次的“快变、大变与全变”地采取一揽子解决方式;重 形式、轻实质,轻率地对传统政治的意识形态符号进行侵 犯;采取了孤立和排斥慈禧的政治战略等几个方面:(1)错误的依靠并无实权的光绪皇帝。维新派的变 法是建立在皇权基础上的“皇权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 他们依靠的始终是光绪,是光绪所代表的皇权。然而,实 际上光绪手中并无实权,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慈禧太后的 限制之下,因此,光绪所代表的只是皇权的形式,西太后 才真正的皇权的代表。但是,维新派却顽固地、错误地依 靠了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来进行改革。这就使改革犹如 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决定了改革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失 败。
(2)不顾客观条件,不分主次的“快变、大变与全变” 的一揽子解决方式的采取。维新派在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并开始进行变法时,采取了“快变、大变与全变”的一揽子 解决方式,妄图毕其功于一役。在这种变法思路的影响 下,在103天的时间里,光绪皇帝发布了涉及选拔人才、农工商业、裁汰冗员、废除科举、财政经济、法律制度、文 化教育、军事国防几乎所有方面的上谕多达110多件。122 不分主次、不顾实施条件和实施后果的做
法,其结果只能是使绝大部分变法措施成为各级官员奉 而不行的虚文。
(3)重形式、轻实质,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轻率地
对传统政治的意识形态符号进行侵犯。在百日维新前康 有为先后刊发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这两 本书中他把孔子装扮成了“托古改制”者,并用孔教的名 义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他力图通过对传统意识形态符 号的改造,来为变法寻找合法性依据,并力图通过“托古 改制”的方式减少改革的阻力。然而,他实际上对孔子并 没有真正的兴趣,而更多的是从实际的政治利益出发来 考虑问题。由于,他在这两本书所作的考据漏洞百出,提 出的观点片面偏激,引起了当时相当数量的赞同改革的 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反对,从而“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已经 取得的改革共识方面,转移到在当时根本无法形成共识 的意识形态的不同解释的'正邪'之争上来。”[3](P63)其 结果是,使得原先赞同改革的体制内的士大夫们纷纷转 向维新派的对立面,使维新派陷入了孤立的境地。(4)采取了孤立和排斥慈禧的政治战略。由于光绪
皇帝实际上并不拥有推进改革所需的权力,而权力又集 中于慈禧的手中,因此,恰当的处理皇帝与太后的关系, 正确看待慈禧在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采取适当的针对 慈禧的政治战略,是维新变法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维新派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却采取了错误的孤立 和排斥慈禧的战略。维新派在政治上孤立和排斥慈禧, 首先,就迫使这位皇太后从一开始的对变法采取观望的 态度和允许在有限的范围进行改革的立场上,转向阻挠 和反对改革;其次,就要求维新派分出大量的精力,进行 针对“后党”的政治斗争,从而使变法运动带上了浓厚的 权力之争的色彩。然而,对于政治上并不成熟又没有实 权的维新派来说,要想在这样的政治斗争中获取胜利几 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采取孤立和排斥慈禧的政治战略, 其后果只能是加速变法维新的失败。
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微观原因还有很多,但基本上
都反映出维新派政治斗争经验不足,求变心态过于急躁, 改革思路激进而又天真,改革措施太过激进又不切实际 等重大缺陷。于是乎,在这样的改革者的领导下戊戌变 法怎么可能会不失败呢? 究其根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就在于维新派并没 有切实地把他们的改革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 来,改革思路、措施与国情又不相配套,他们“单从良好的 愿望出发来决定变法的速度与幅度,而忽视了人心风俗 这一条件对于变法的约束。”[3](P99)总之,戊戌变法的 失败,就在于它的领导者不能实事求是地来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
戊戌变法失败了。它的失败不仅在于保守势力的强 大,更加在于改革的主体本身所具有的缺陷。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改革,戊戌变法的失败对近代 中国人的现代化之路的选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戊戌变 法的失败也充分地说明了改革往往要比革命更加困难。当我们审视自戊戌变法以来的这一段历史时,我们
看到的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在“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 纪初以来的关键历史时期,中国人所做出的历史选择,实 际上是越来越走向激进,走向与这一民族以往的经济、社 会、政治与思想文化传统作根本决裂。”[3](P2)而这种激 进的变革心态和思维方式的最早体现,恰恰就是康有为 在变法奏折中提出的“大变、全变、快变”的变法思路。今 天我们通过分析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激进和保守的表 现,通过分析维新派本身存在的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 因,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之路的选择 或许也会有一些借鉴意义。参考文献: [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曹锡仁.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3]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责任编辑:李莉)An Analysis of Causes for Failure in the Reform Movement of1898 LIURui(College ofPublic Management,Hainan University,Haikou570228,China)Abstract:The ReformMovementof 1898, the first profound and greatreform involving all strata in Chinese society nearly sixty years after the OpiumWar, ended up in failure despite its compliance with the will ofHeaven and of the people.By analyzing the radical and conservative behaviors of the reformists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lucidate thoroughly the causes for failure in the ReformMovement of 1898.Key words:the ReformMovement of 1898;the reformist school;radicalism;conservatism 123
第四篇:戊戌变法的意义总结和失败教训
戊戌变法的意义总结和失败教训
一.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2)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二.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
2.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
3.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事实证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总结:无论是从国家政治角度还是从个人生活角度,都必须吸取王莽改制和戊戌变法的失败教训,吸取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逐步地、缓慢地提升,才能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不至于导致悲惨的失败。
第五篇:戊戌变法
2.7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的时间、条件和影响;早期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康、梁的活动,公车上书及其影响,强学会的性质和活动,保国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宗旨,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内容和影响;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的内容、影响和失败的原因。
2.能力要求:(1)分析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应诏统筹全局折》的意义。(2)光绪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顽固派破坏变法的经过,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比较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维新派等改革派的思想。
3.情感目标:19世纪末,面对瓜分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维新派把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结合起来,同顽固派展开了一场大战,把维新变法思潮推进为具有很大声势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康、梁、谭等既是新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破坏旧秩序的身体力行者。
课时安排 2-3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1)康、梁的维新思想及理论著作是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当时中国人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其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之精华,继承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其产生发展表明中国的思想领域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说明在中国危亡之际,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2)戊戌变法的内容、历史意义和教训是重点。这是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奔走呼号,努力奋争的最终结果。改革内容虽与最初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但还是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2.难点分析:(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难点。学生掌握的史实有限,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利用儒家思想。(2)戊戌变法的评价及对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的认识是难点。戊戌变法的评价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概括能力。需要教师向学生讲清楚,戊戌变法的概念,或给学生以思路提示。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学生容易把阶级(阶层)与个人混为一谈,认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谭嗣同等人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敢献身性是相矛盾的。这需要教师在帮助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强调阶级与个人的不同之处。
课堂教学设计
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战后不久,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
(板书 第七节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师: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良运动。结合前面所学的历史,请思考:运动的发生和哪些因素相关呢?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翻开书,看看教材编写者与我们大家的想法一致吗?
生:(阅读教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为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落实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知识点,分析初步发展的原因)
1.政治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背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师:救国图存的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出现的。康、梁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主张变法,主张救亡图存。变什么?怎么救亡图存?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师:什么是维新思想?“新”指什么? 生:(随问随答)
师: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产生除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相关以外,还与思想自身的演变继承有关。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在继承了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了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特点)
师:随着外国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也在发展。并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想。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2.康、梁的维新思想及其理论著作 生:(阅读教材,总结思考回答)师:把大家回答的内容整理一下。
(1)主张在中国设立议院,召开国会,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2)主张鼓励发展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3)主张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4)废除科举制,改变官制。
(5)依靠清政府,通过变法改革的方式实现上述思想主张。(停顿,可以让学生再补充)我们再深想一个问题,在这些主张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生:(思考回答)
师: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是什么?(停顿)使国家强大,同时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由此可见,康、梁的维新思想具有强烈的鲜明的进步性和爱国性。康、梁是如何阐述其维新变法思想的呢?
生:(阅读教材,了解万木草堂,理论代表作名称及地位作用)师:请一位同学把康有为理论代表作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下。生。(朗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
师:破旧立新,这一破一立,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和学习西方变法的强烈愿望。由此我们看出,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把特点落实在教材上)我们仔细想想,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为什么具有这一特点呢?为什么宣传维新变法时要把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呢?
生:(分成四人一组,充分讨论回答)
师:(为便于开阔思路,补充有关康有为的出身——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到香港游历,思想发生变化的文字材料)
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内容)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这样做就易于为世人所接受,又便于当权者,特别是皇帝的接受。这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这样看来,康有为是跪着造反。
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成立
1895年,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正值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联络了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拒签和约,迁都再战,变法自强”——即公车上书。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这次爱国知识分子的大请愿对社会的震动和影响极大,确实说明维新思潮已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
生:(思考思潮与政治运动的区别,随想随答)
师:为更好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呢?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插图,总结途径,落实主要的知识点,如《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会,体会维新运动走向全国并蓬勃开展)
师:维新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既有面对面的交锋,又有通过发表文章,写著作进行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的辩论,较量。
三、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师:1898年1月24日大年初三下午三点,在总理衙门的西花厅,一方是李鸿章,荣禄,一方是康有为,在场的还有翁同龢等人。荣禄首先发难,讲:“祖宗之法不可变!”康有为立即驳斥道:“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既如此地为外交署,亦非祖宗之法所固有,因时制宜,诚非得已!”
双方的辩论,较量主要围绕三个问题面展开的。1.主要内容
生:(在事先准备的基础上由六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辩论)2.实质与作用
师: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什么呢? 生:(分析回答)师:论战的作用有哪些呢?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与认识)
师:这场论战说明了什么?反应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论战的实质去思考)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谈自己的看法)说明正在成长中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分享政权的愿望,反映出他们有强烈的鲜明的爱国心,正义感。
师:(引导学生回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潮,洋务派的洋务思想)这些思想与维新派的维新思想有什么异同点?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主张、目的、特点、代表的阶级利益等方面思考回答)师:维新派做了大量的准备,特别是思想舆论准备,目的是为了把其政治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改良。而社会改良真能得以实施,还需要什么条件呢?(引导学生从改良的概念入手进行思考)
生:(讨论、思考、简单回答)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皇帝的支持,维新派还要有具体的改良方案和自身组织上的准备。(按学生的思路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讲述)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全国人民反对,康有为从广东赶到北京后,再次给皇帝上书(第五书)(打出第五书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变法的紧迫感,重要性。上书仍未直接到光绪皇帝手中,但其内容痛切,在大小官员中辗转传抄,引起强烈反响。天津,上海的报纸公开发表——光绪看到了。准备召见,囿于非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得召见的祖制,遂改令递送条陈,并下令:对康有为的条陈要随到随送,不得阻拦扣压。——维新派得到了皇帝的直接支持。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呢?根据你们的了解考虑一下。
生:(思考、回答)
师:有的同学说他不愿意做亡国之君,有的同学说他具有改革意识,分析的都很好,有道理,老师再补充一点,光绪皇帝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因此下令康有为筹划变法。
生:(阅读教材掌握维新派的施政纲领,通过小字,体会理解《应诏统筹全局折》为什么是施政纲领)
师:维新派组织上的准备,体现在保国会的成立。生:(阅读教材,了解时间、地点、宗旨、性质)
师:在维新派的努力推动下,一场社会改良自上而下地开始了——戊戌变法,因新政只推行了103天,又叫百日维新。
四、百日维新 1.开始的标志
生:(阅读教材,了解开始的时间、标志)
师:为能顺利地推行新法,光绪帝破格提拔了一批有才识的维新人士,组成了以维新派为主的推行新政的核心。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破格提拔的基本情况和原因,教师对康梁等人的职权稍作解释)
师:由此可见新政的诏书名义上是光绪帝发出的,实际上是维新派所为。2.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逐项分析主要内容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得出对百日维新评价的结论,理解康梁维新派力量弱小,只能采取渐进改革的策略;光绪帝不是维新派的皇帝)师:在变法高潮时“上自朝廷,下自士人纷言变法”,一度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政治局面。(打出教材引用的《戊戌政变记》中的一段材料,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解释“封章”等含义之后设问)
1.能否知道此段材料所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吗?
2.对“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新政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仍打击了封建势力,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和破坏。
生:(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封建势力反对破坏变法的具体史实)
师:(强调慈禧太后控制人事任免权在封建专制体制下的重大影响。这些史实说明了什么?(停顿)从中央到地方封建势力相当强大,从而决定了变法注定失败的命运。
五、戊戌政变
师:戊戌变法高潮时,双方斗争十分激烈,各种传闻也很多,其中京津一带盛传慈禧太后将在10月份赴天津阅兵时,以武力强迫光绪帝退位。光绪传密诏给康有为等人商量对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维新派只好求助于掌有军权的袁世凯。殊不知善于看风使舵的袁世凯却出卖了维新派。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
生:(阅读教材,了解戊戌政变的具体内容。)
师:戊戌变法虽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师:(讲清戊戌变法的大概念和小概念及评价历史事件的思路)1.性质
生:(由理解得出结论并落实在教材上)2.积极作用
师:积极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生:(由理解得出结论并落实在教材上)
师:(强调进步性、爱国性)进步性——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爱国性——挽救民族危亡本身就是爱国。救国是爱国的最集中的体现。为了救国,为了警醒世人,谭嗣同等人甘愿为变法献身。
生:(朗读教材的小字,了解谭嗣同的献身精神。)3.失败的原因
生:(阅读教材,了解原因)
师:同学们从中能否理解认识,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或者想一想,维新派为什么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为什么不敢发动群众,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生:(回答)4.教训
师:由此我们得出什么教训? 生:(总结教训)
师:(总结本章节内容,让学生把本节的重要内容的因果关系,演变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
(教师也把自己所画的图示逐步地展示给大家。第一部分最后展示)
课后记:
审定意见:
本教案质量较高,可以采用。审稿人:邓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