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九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教案语文讲解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掌握诗词诵读技巧、相关文学常识,流畅地背诵诗词。(重点)2.赏析名句,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重点)3.培养一定的想象力和鉴赏诗词的能力。(难点)【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分两课时,依据学情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一:第一课时自学互研知识板块一、二并交流展示;第二课时自学互研知识板块三并交流展示且完成当堂演练。方式二:第一课时进行自学互研;第二课时进行交流展示、当堂演练。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本课中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名篇,文字出神入化,意境引人入胜。有令人震撼的场面描绘,有稍纵即逝的感悟,也有不同寻常的经历追寻。让我们沿着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漫游,领会独具风格的诗词魅力。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 初读诗词,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了解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田园诗成就为最,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苏轼评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世称“小杜”,唐代(朝代)著名文学家。晚年住在祖父所遗樊川别墅,故又称“杜樊川”。其博学多才,诗、赋、散文、书法皆工。其诗风豪放疏朗,气势纵横。著有《樊川文集》《阿房宫赋》等。
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朝代)诗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独特,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颂。著有《李义山集》。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朝代)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人。擅小令,其诗作含蓄婉丽,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趣,讲究意境,语言凝练自然。有《珠玉词》等存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既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文体常识。
词:是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于隋唐兴盛于宋朝,词又称长短句、诗余;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有的词牌名是取于词中的一句话或某个词,但不是所有的词内容都跟词牌名有关系;词牌规定着词的句数、字数及韵律。豪放派、婉约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以宋欧阳修、李清照、柳永、秦观等为代表。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3.主旨概括。
(1)《使至塞上》叙述诗人出使边塞的旅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2)《泊秦淮》叙述了诗人在六朝名胜秦淮河边的所见所闻所感,讽刺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之情。
(3)《无题》通过一对有情人暮春惜别、难舍难分的心灵表白与肺腑倾诉,表现了忠贞不渝的爱情。(4)《浣溪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更替,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流逝的惆怅之情。知识板块二 诵读诗词,赏析名句。
4.说说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的理解。
此联写进入边塞后看到的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将诗人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合其中。
5.《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有什么妙处?
两个“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了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渲染出一种空冷愁寂的情调。
6.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并说说现在人们赋予了它什么意思? “丝方尽”即“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以双关、对偶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新意指死而后已,无私奉献的精神。
7.“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此句直接抒发了词人寂寞和忧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8.赏析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知识板块三 回读诗词,探究写法。9.五首诗词艺术特色:
(1)《使至塞上》意境深远开阔,对仗工整,用词准确。(2)《泊秦淮》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极具神韵。(3)《无题》结构精巧,感情沉郁。(4)《浣溪沙》意境优美,以小见大。(5)《水调歌头》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10.请具体评析《水调歌头》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全词以“月”贯穿始终,把“天”和“月”人格化,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然后从问天问月过渡到问人生。在经过一番认真探求之后,他终于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全词寓哲理于抒情之中,既充满浪漫情怀,又抒发现实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乐观旷达的情绪。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 初读诗词,整体感知。(对应第1~3题)知识板块二 诵读诗词,赏析名句。(对应第5~9题)知识板块三 回读诗词,探究写法。(对应第10~11题)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还存在的疑惑是:
第二篇:秋九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清兵卫与葫芦》教案语文讲解
*清兵卫与葫芦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情节,了解并学习文章精巧的结构。(重点)2.学会运用简练传神的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难点)3.关注自己的个性,发展个性,尊重别人的个性。
【教学建议】
本课是自读课文,建议本课一课时。情景导入(2分钟);自学互研(15分钟);交流展示(20分钟);当堂演练(8分钟)。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一:(多媒体播放葫芦工艺品图片)看了这些葫芦的图片,大家是否也惊叹于葫芦的美呢?今天,我们就要走近一个叫清兵卫的日本小男孩,看看他与他的葫芦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新课导入二: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是智慧的触发器,是才能的增长点,是成功的奠基石。古今中外,很多人在兴趣的指引下走向成功,可是,也有很多人的兴趣被家长、老师或者社会扼杀。今天,我们学习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来品味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故事。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 朗读课文,理清情节。1.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积累字词。(1)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国籍)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等。
(2)字词积累:
茶卤(lǔ)
呵斥(hē)(chì)
热zhōnɡ(衷)...ɡuāi(乖)觉 战战兢兢(jīnɡ)光彩熠熠(yì)..2.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思考:
(1)文章围绕清兵卫喜爱葫芦一事,层层设悬,一波三折地进行了叙述。请整理文章的思路。结局:交代清兵卫的爱好发生改变,抛出悬念。开端:清兵卫爱好(痴迷)葫芦。
发展:客人与父亲喜欢的葫芦与清兵卫喜欢的葫芦不一样。继续发展:清兵卫买到一个好葫芦。高潮:教员没收葫芦,父亲打碎葫芦。小高潮:葫芦被卖出高价。结局:清兵卫改变爱好。
(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朗读?
痴迷:常常买葫芦,处理葫芦;把一老头儿的脑袋错看成葫芦;总是呆呆地望着葫芦,常常上街看葫芦,喜欢收拾葫芦,晨起立刻看葫芦;大概所有的葫芦,都被他看过了。
朗读:清兵卫对葫芦如此执着痴迷,让读者又爱又怜。朗读时,首先用平缓的语调,但写到清兵卫 在爱葫芦过程中显现的聪明和傻劲儿时要用感叹、赞叹的语气读。后来写到清兵卫的葫芦被没收,他被骂被揍却不敢做声、不敢怨恨时,要用怜惜、叹息的语气读。
(3)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性格也随之发展变化,请说说其发展变化。痴迷热爱—沉迷执拗—发呆哆嗦—热衷绘画,不怨恨。知识板块二 默读课文,分析人物。
3.本文善于用简练传神的描写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你认为哪些地方的描写最传神,请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1)“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一句形象真切地表现了清兵卫在葫芦被没收后伤心、惊愕、害怕、欲哭无泪的状态。
(2)“他脸无人色的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一句表现了清兵卫失去葫芦后痛苦无奈的心情。(3)“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一句写出了清兵卫对于父亲粗暴地砸碎自己的宝贝葫芦后心如刀割、悲痛欲绝但又不敢反抗的心理。“不敢做声”则表现了父亲的一贯粗暴的家长制的态度。
(4)清兵卫对父亲与客人大谈马琴的葫芦如何出色不以为然时,遭到父亲怒斥后沉默了这一情节中的“沉默”凝练精妙地把清兵卫在有理无处申辩的情况下执拗地坚持己见,不愿屈服,对父亲的斥责不予理会的心理刻画得生动形象。
总结:正是这些简练传神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塑造了清兵卫这个鲜明生动又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知识板块三 品读课文,探究写法。4.小说从清兵卫放弃葫芦写起有什么作用?
这是倒叙的手法。文章开头便交代清兵卫放弃了葫芦转而选择了绘画,设置了悬念,引人入胜。同时与结尾相呼应,增添了小说的悲剧感,强化了小说的主题。
5.小说插入教员喜爱武士道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教员有自己的爱好,却对清兵卫的爱好极力压制,说明当时社会压抑个性的强权势力之大,更凸显了主题。
6.“葫芦”在小说中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①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构成了小说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②是叙事的焦点:清兵卫痴迷葫芦、清兵卫发现葫芦、清兵卫上课玩葫芦、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始终没有离开葫芦;③“葫芦”在小说中有象征意义:象征的是自然、美、和谐;④深化主题,葫芦的最终归宿是对他父亲和教员的无知与粗暴进行的最有力的反驳和讽刺,进一步深化主题。
7.讨论本文的主题。
本文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家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 朗读课文,理清情节。(对应第1~2题)知识板块二 默读课文,分析人物。(对应第3题)知识板块三 品读课文,探究写法。(对应第4~7题)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还存在的疑惑是:
第三篇:秋九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神话教案语文创新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神话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的起源和对文学发展的影响。2.积累中外神话故事及相关知识。
3.培养通过工具书和互联网收集资料的能力。(重点)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鼓励同学间交流,激发探究兴趣。(难点)【教学建议】
本课为一课时。情景导入(3分钟);自学互研(12分钟);交流展示(22分钟);当堂演练(8分钟)。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由老师出示有关神话人物的图片:后羿射日、女娲造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让同学们猜故事引出)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时代的先民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其大胆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先民对人和自然、生活、宇宙的认识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神话充满了瑰丽的想象,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神话的世界,展开我们的奇妙之旅。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 了解神话。
1.请根据你查阅的相关资料,说说神话的起源。
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导致他们不可能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所以在自然面前显得十分无能。于是,人们就把自然界的各种变化的动力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力。逐渐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身边的英雄人物创造了很多神的故事,并口耳相传。
2.从女娲造人到《圣经》神话故事的耶和华上帝造人、希腊神话故事的普罗米修斯造人,中国和西方对人类起源的认识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种惊人的相似说明了什么?
提示:此题要求了解《圣经》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中人类的起源内容,和中国女娲造人进行比较,探讨神话故事中反映人类刚刚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的时候,认识方面的相同之处。
知识板块二 走进神话。
3.了解关于十二星座的神话故事,说说神话对于星座的作用。提示:星座在神话的点缀下,更富有生命力,更添神秘气息!4.神话对古代文学的影响体现在哪里?
提示:以古诗为例寻找运用到神话的精彩句子。在古诗中运用神话,让诗文更有浪漫色彩,读者更有想象的空间„„
5.神话与迷信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小组探究:生活中的迷信行为;迷信现象出现的原因。神话是人们内心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能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和创造力。迷信是人们对某些人或事不依据科学的做法,迷信往往会令人们听天由命,对未来失去信心。迷信不利于人类发展。
6.神话中的哪些现象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呢?
提示:例如:神话中的顺风耳与现代各款高科技手机;腾云驾雾与飞机;嫦娥奔月与嫦娥一号探月凯旋„„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力真的很丰富,现代的科技人员为了人们生活得更好所付出的努力更令人佩服!7.说说下列神话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反映了什么问题。
吴刚伐月桂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这篇神话故事讲的是醉心于仙道却不专心的吴刚被贬到月宫中罚砍桂树的故事,反映了原始时代的人类的善恶观,它宣扬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是非观。
8.说说古代神话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示例:神话反映了古代先民利用自然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古代先民不怕艰难困苦,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神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人们希望人间多一些善良与美好,少一些邪恶与丑陋;神话反映了远古先民在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人类、自然、社会的探索,具有进步意义;神话具有教育意义,教育人们要好好做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朴素的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使社会向更高文明的层次发展。
知识板块三 趣讲神话。
9.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你知道这个命名跟哪个神话故事有关呢?这个命名好在哪里?
与“嫦娥奔月”有关。好在它寄托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飞天梦;表达了中国人对登上月球的向往;一听就知道是中国的,表明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工程。
10.我们知道有些神话故事已经演变成成语,下面,请各组的小能手准备好,看一下空格处填什么成语合适,然后解释它的意思。
(1)虽然开天辟地的盘古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永远存在于每个中国人心中。
释义: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情况。
(2)现在的选秀节目都非常火爆,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得观众眼花缭乱。释义: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3)现代化建设中,遇到困难,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 了解神话。(对应第1~2题)知识板块二 走进神话。(对应第3~8题)知识板块三 趣讲神话。(对应第9~10题)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还存在的疑惑是: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5《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语文版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一)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二)通过开展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兴趣,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解说:在上学年,我们分别学了《诗五首》和《诗词五首》,初步感受了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诵诗应该是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是一个习惯。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古代诗歌的学习,继续徜徉在诗歌的古风古韵中。(二)布置任务
解说:这次诗歌的学习,我们将要举行一个小型的诗词朗诵比赛。如何能很好地表现出诗词作品的内涵,将真情实意传达给听众呢?这当然要我们能在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的基础上,准确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思想。现在我们就做好这些准备。(三)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为一些难读或易读错的字注音。2请五位学生依次朗读这五首诗词,听后矫正读音。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示范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老师讲解为主,为后面学生的自学和讲解做示范。1关于作者
一千二百年前,在成都美丽的浣花溪畔,有一座最简陋最普通的茅屋。然而,就在这草堂之内,却顽强地跳动着一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心。被后世尊为中国“诗圣”的杜甫就在这里栖身,杜甫是唐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虽然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但后来一直仕途不顺,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生活也困苦不堪,以致小儿子都饿死了。48岁时,弃官举 1 家西迁,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盖了草堂,安定下来。53岁被举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辞职,漂泊各地,因贫病交加而死,终年59岁。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大胆地揭示社会矛盾,深切同情人民的疾苦,写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推崇为“诗圣”。2关于作品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韵脚如阵阵风声起,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词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洒在江郊的各处。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却又被“南村群童”抱跑了!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笔。“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当他自己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先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那布被又旧又破,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第四节先运用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 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五)再读《茅》诗
1在老师讲解后,学生带着对本诗的理解,自读后齐读,在品读中加深对本诗的认识和体会。
2结合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一之(1),表达诵读后体会的作者的情感。(六)布置作业
1继续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余查询其他几首诗的有关资料,选择一两首,整理成稿后,选出主讲人,仿照老师的讲解,做好发言准备。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朗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检查诵读作业完成的情况。
(二)组织学习
学习小组选出的主讲人带领大家学习《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在积极肯定发言的基础上,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做适当补充。参考:
1《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诗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他善于用淡淡的描述创设深邃高远的意境,借以反映出宁谧的心境。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被邀到朋友家做客的情景,首联是说故人准备了酒食相邀,“我”就到了田家。文字平淡,毫无渲染。以“鸡黍”相邀,足见农家待客之简朴,同时也说明朋友至交,不循虚礼。颔联“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村庄就是镶嵌在这样的背景中,使人感到既幽静、平和,而又不荒僻。颈联写“开轩”后映入眼帘的是打谷场和葱绿的菜园,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眼前的景物;“话桑麻”,使人能领略到强烈的农家风味,这是室内气氛。诗中“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构成一幅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淡淡两句,作为诗的结尾,主客之间的融洽气氛,伸手可掬,使全诗于平静淡远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这是一首语言平淡质朴对田园风光的咏唱,又是一首语义深醇幽远的饱含农家乐趣、充满对友人情意的咏唱。诗人在平实的语言中,把真切的叙事、真实的写景和真挚的抒情结合在一起,犹如朴实的农人在农家田舍亲切平易地话家常一样,将一幅栩栩如生的农村景致风俗和人情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2《游山西村》:选自《陆游集》,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享年八十五岁,是文学史上少有的高龄作家。一生力主抗战,虽在政治上屡遭投降派的打击,但报国信念至死不渝。诗作数量极多,现存有诗九千三百余首。多强烈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炽热的爱国热情,同时鞭挞投降派,同情人民疾苦,思想性很强。这首诗是他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诗中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诗的一二句写农家丰年足食。腊酒是自家酿造,鸡豚是自家喂养,客人来了,自有土产招待。这里写出了农村丰年的情景,赞誉了憨厚农民的好客,也看到了诗人与农民的深厚感情。三四句写村庄周围景色。乡村小道,弯弯曲曲,山重水复,怀疑无路可走,然而一座座村庄就掩映在柳暗花明之中。现在这句作为成语流传又有了其深层含义,指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要灰心丧气,只要努力、坚持不懈,光明就在前头。五六句转写村内的习俗风光,箫鼓相随,是因为一年一度的祭祀土地以祈丰年的“春社”即将到来,人们穿的戴的还保存着山村传统的那种朴素,山村的风土人情还是那么淳朴可爱。最后两句是写作者的感慨。诗人由于喜爱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善良热情的邻家农民、古朴淳厚的乡村民俗,希望自己随时能乘月夜,拄拐杖登门拜访,共话桑麻。
(三)比较阅读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一之(2),比较两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异同。明确:这两首诗,都描写了诗人做客农家的情形。《过故人庄》主要表达了老朋友之间诚挚的友谊,《游山西村》主要表达了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四)诵读两诗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读、齐读、背诵这两首诗。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各自揣摩如何根据诗意,读好两诗。
(五)布置作业
1复习课堂内容,诵读这两首诗。2继续准备后两首诗的理解材料。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检查《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的背诵情况。
(二)组织学习继续上一课学生主讲的形式,老师和其他学生做适当补充。参考:
1《渔家傲》: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真宗祥符年间的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后贬邓州守,旋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为官清廉,卒谥“文正”,词工写边塞生活,意境开阔,风格豪放。他的词只有六首传世,其中以《渔家傲》最为脍灸人口。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守边四年。这首词就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词的上片写塞外秋光,从“异”字生发开去。一是说边塞的风光与内地不同;二是讲秋天来临,边地景物也发生了变异。雁尚且无留意,人何以堪!后三句,作者着意描写边塞的苍凉景色。边声加上军营的号角声,凄凉以外,渲染了悲壮的气氛。数不清的山峰犹如屏障一般耸立着。斜阳西沉,烟雾弥漫,在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紧闭。下片转入抒情。“家万里”与“酒一杯”对举,形成强烈对比,“举杯消愁愁更愁”。将士们有家难归,其原因是“燕然未勒”。公元89年,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勒石记功而回。“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作者本希望能干出一番旋转乾坤的事业,永熄边烽。但在积贫积弱的北宋时代,他根本不可能成为“勒燕然”的窦宪。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高潮,因而在浓霜遍地的夜晚,随着悠悠羌笛之声,将军(作者自指)和征夫陷入了深沉的悲慨之中,久久未能入眠,流下了忧国思乡的热泪。这首词突破“词为艳科”,是士大夫娱宾宴客的消遣品的模式,脱颖而出,在词史上开了边塞词的先声。以后,苏轼、辛弃疾等人广泛地开拓词的题材,与之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这首词的重要地位。
2《浣溪沙》:前面学《记承天寺夜游》,我们初步了解了苏轼,了解了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散文。苏轼多才多艺,其词一扫绮靡旧习,雄健遒劲,开豪放派新风。《浣溪纱》是苏轼1082年春任黄州团练副使时作的一首记游词。然而从内容来说,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记游作品。通常,记游性作品是写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本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上片写景,三月兰草发了短芽,浸在涨满水的小溪里,作者漫步溪边松林的小路上,闲散自在。只见那萧萧暮雨,只听那子规啼鸣,心中不免生出些凄凉之感。下片转而写情。反问句强调诗人虽老犹少的精神状态。联想诗人被贬黄州,身处逆境,不能不让我们佩服他的达观和进取。白居易《醉歌》有“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的诗句,以黄鸡催时作比来感叹朱颜易老。苏轼反其意而用之,劝人不要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要振作精神。一条小溪启迪了人生哲理,乐观旷达的性格,随遇而安的胸襟,合奏出一支追求生活、执著人生的青春曲,年少心暮之人,读此当汗颜。(三)朗读两诗
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自读这两首诗。
2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或最有感触的诗句,多次品读,谈谈自己对这些诗句的理解。3背诵两诗。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诗词五首》,朗读背诵。2为下一课诗歌朗诵比赛做必要的准备。
第五篇: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24《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
《诗词五首》教案
《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浣溪沙》《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2.知人论世,指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相关背景.3.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这课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名篇,文字出神入化,意境引人入胜.有令人震撼的场面描绘,有稍纵即逝的感慨感悟,也有不同寻常的经历追寻.让我们继续沿着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漫游,领会独具风格的诗词魅力和韵味.第一首《使至塞上》
王维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作者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王维的艺术风格.如《山居秋瞑》,用细腻的笔触,勾画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许多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献给读者一幅清新秀丽、优美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宋代大诗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四.理解诗意
思考下列问题:
1.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驾车经过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可见虽然打了胜仗,都护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赏析: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 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五.小结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六.齐读背诵
第二首《泊秦淮》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七言绝句)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四、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 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板书:
借题发挥
商女
豪门贵族
主题: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五、齐读并背诵全诗。要求:读出忧伤、悲愤。
第三首《无题》
一.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年—858年),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南人(今河南沁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多写时代乱离,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很著名。所作的咏史诗多托古以述时政,爱国诗缠绵深挚最富特色。擅长七律,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委婉,最有独创风格。然有用典过多,意旨隐晦病,令人难以索解。他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亦与温庭筠齐名。有《李义山诗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李商隐,一位晚唐诗人,用他的秀笔勾勒着无奈的人生。他的作品深情湎邈,内心沉积着对人生、政治、爱情的痛苦激情,形成意境朦胧,造旨精丽,富于暗示的诗风,创造性极为显著。在李商隐流传下来的六百多首诗中,无题诗是他的首创。其内容成因不便明言,因此难以用一个恰当的题目来表现,此类诗大都与爱情有关,但性质和内容并不单一,有的寄托痕迹比较明显,有的似有似无。同时具有深刻的人生主题和政治寓意。
二.朗读
三.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什么诗?
内容上春末离别诗;男女分别的恋情诗 从形式上七言律诗
2.诗句所反应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无力是指春天,春末的风无力。百花残,春末百花凋零
3.能不能看出来诗人是和什么人分别呢? 女朋友
4.和女朋友分别了,自然就会思念她,你们说对不对?
5.朗读体会
四.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的意思,表明因“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造成了诗句的绵连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缅邈。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至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加的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光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出自然环境,也是抒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微妙的挈合。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诗句是说,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因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休无尽,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才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情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之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思念至深,就升腾起了会面的渴望,而会面又没有希望,就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诗的内容。“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化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用“蓬山”作为对方住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样一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这首诗从首至尾都痛苦、失望而又缠绵着执著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有这种情感状态的反映,但又有所区别。它们从不同侧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反映了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 5 程,连绵往复,深情缅邈。
五.背诵
第四首《浣溪沙》
一.教师范读
二.理解诗意(见课文)
三.背诵
第五首《水调歌头》
教学重点:
1、背诵这首词。
2、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问: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节日,是哪一个节日?(中秋节)
八月十五月儿圆,月圆人团圆,在这里月代表着一家人的团聚,然而古人的诗词中,月不仅代表这种情感,譬如说李白的《静夜思》(学生齐背)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中秋夜思念亲人的词《水调歌头》。
2、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写作时正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弟子由分别六七年,在中秋夜思念弟弟,写下这篇文章。
二、预习检查。
1、给字注音。
宫阙(que4)
玉宇(yu3)
朱阁(ge2)
绮户(qi3)
无眠(mian2)
婵娟(chan2juan1)
2、范读。
3、学生齐读。
三、朗读训练。
下面让我们进入“朗读训练”部分,通过听、看朗读,全心身地感受这首词的优美之处。
1、播放“配乐朗读”一遍。
2、学生齐读。
四、诗词赏析。
(一)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请大家对照课本的注解,弄清这首词的字面意思。
1、归去:回到天上去。
2、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这是想象的仙宫。
3、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 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指作者)。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 6 何事,为什么。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 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是对子由说的。婵娟,即嫦娥,这里指月光。
(二)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1、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明确: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起得奇逸。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人间,幻想、现实,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怀旷达,一片光明。
板书:上阕----望月(写景)
2、下阕呢? 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已有六年不见了。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亲人之间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板书:下阕----怀人(抒情)
3、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
明确:这首词上片写景,执着人生,下片抒情,善处人生,上下片内容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板书: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四)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板书: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宫阙 ——> 琼楼玉宇
明确: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五、能力训练。
1、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和想象。
(1)讲解“联想”的定义。
(2)放映“明星”和“街灯”图。
提问:我们在初一时学习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他们两者有何相似点?
明确:明亮。
(3)讲解“想象”的定义。
(4)放映"天河现水牛”和”牛郎织女”图。
提问:人们由“天河现水牛”图艺术地创造出“牛郎织女”图以及由此联系到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中间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通过想象来实现。它的特点是:由此及彼。
2、现在,老师已经把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化成了两道思考题,同学们互相讨论,等会儿老师请同学们回答。
—— 放映思考题。
(1)看了图一,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珍珠、玛瑙、鱼目、地球、圆月、各种球类等等...
(2)看图二,发挥你的想象力。(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猴子捞月亮、孙悟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天空——我们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遨游太空、宇宙——神秘的外星人等等。
(3)总结: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发明的源泉,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都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写自己之所想。如: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无不要求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同样地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六、归纳小结。(板书)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阕——怀人(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七、作业布置。
(一)背诵这首词。
(二)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心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