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净沙秋思评课稿
天 净 沙 · 秋 思 说 课 稿
准格尔旗第四中学 任晋芳
一、说教材布
1、教材所处地位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一年级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中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秋思》。这一部分用一个课时完成。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秋思》的主题思想,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学生体会《秋思》的意境。
3、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知道:马致远及元曲的文学常识。
理解:①每句曲句的含义。②曲的主题思想。体会:《秋思》的意境。
(2)重点:①朗读本曲。②理解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意境。
(3)难点:理解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意境。
二、说教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更是堪称艺术成就很高之佳作。教学这首散曲必须先调动学生学习曲的主动性。使学生既能扎扎实实地掌握基本功,以能提高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受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染。所以,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渗透式教学法。即在朗读、背诵中渗透音乐美,在意境中渗透绘画美,引导学生动脑又动笔,激发深长伯创造性思维,使在审美享受中,潜移默化,启迪艺术灵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到家乡我们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而古代很多文人墨客也都用古诗来寄托他们的思乡之情。比如说小时候学过李白的《静夜思》还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今天我们将学一首别样的小诗《天净沙 秋思》
(二)新课讲授
1、解题:《天净沙·秋思》的思:1做动词为平声,如:思考、思索 2 做名词为去声,如:思维、思绪
2、作者简介及相关资料:
教师介绍有关内容要求学生知道: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淬最多的一个。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散曲有《东篱乐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就是戏剧。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天净沙·秋思》就是散曲中的小令。
3、熟读
“文章不厌百回读”。在教学此曲时,我以读为切入点,精读、细读,在读的基础上讨论、感悟,深化认识挖掘出审美因素。
首先,教师范读。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多朗读、呤诵,边读教师边指导,在读法指导中品味意境。这样反复诵读,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以能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内涵和丰富的情味。
《秋思》这首小令押什么韵?哪些字押韵?
其中“鸦”、“家”、“马”、“下”、“涯”以“a”押韵。和谐动听,但曲调低沉,往往一首曲调低沉的词曲易引发人的思绪。而《秋思》给人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在异乡之人惆怅之情,直抒作者胸臆。另外,它讲究炼字,格律要求严格,仅仅五句28个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漂泊天涯游子孤寂之情,4、会意
会意就是能领会诗文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之情。虽情调低,但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故境中有画。我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心情地去设想境中画,既而产生情趣。再循循善诱,设疑提问:这首小令前几句写多少景?这些景物是实景还是虚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讨论后,我及时归纳:小令前三句仅18个字就写了九景:(板书):“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且每景前面用了一个修饰词,如:“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时实景表达了游子孤寂之怀。(板书):实景。这种情是通过眼中的秋景表达的,秋是这种情思的传媒体。
“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景物如此萧条和暗淡反映了诗人心情的低沉和凄凉,三者正好牵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笔锋一转为我们推出一幅悠远恬静的画面,这是全文的伏笔,与下面的三句相照应,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
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虽然还只是说景物名称,但是这三个词却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古道”是苍凉寂寥的,“西风”是萧瑟悲凉的,“瘦马”是疲惫无力的,这已经不是单纯地写景了。而“瘦马”一词,在这里还应该包含骑在马上的人,这是主要部分。“夕阳西下”写时间,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才明显写到游子,写到游子的心情。秋天本来就容易使游子发生悲凉之感,特别是在苍然暮色中,对着荒郊萧瑟的景物,骑着疲惫的瘦马,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他更想到故乡的人,瞻望漫长的前路,因而触动情怀,引起悠悠的哀愁。此时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5、下笔
在学生体会了《秋思》的意境后,我让学生仿写,并大胆地改写,以启迪艺术灵感。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把感受到的意蕴美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成为具体可感或上升到一种思想高度。
6、小结
《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不仅意境突出,还包容了音乐美、绘画美等等在内的综合艺术。我们学习了这首小令,从中受到了各类美的熏陶,它不愧为艺术成就很高之佳作,中华文化之精华,所以,我们应多读一些诗文佳作,以得到多方面的训练。
此小结再次强调了古典诗文的重要性及作用,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写。7、作业
背诵这首小令。篇二:《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200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通过对萧瑟秋景的描写,借景抒情,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
(二)教材所处地位
本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5课,本单元为诗歌鉴赏单位。古典诗文有着奇特的想象,新奇而巧妙的构思,它对青少年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马致远及元曲的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2)理解本曲所表达的内容,把握此曲的主题思想。(3)能够体会《秋思》的意境和作者的羁旅情思。
依据:根据最新的教学课标的要求,诗词曲的学习重在诵读。
2、重点:
能够背诵该曲,掌握该曲融情于景表达技巧。
3、难点:
领悟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情
该课是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接触过古代诗歌的学习,但对于散曲这种文学样式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授课内容中,应包含介绍散曲的相关文学知识,讲授散曲的鉴赏技巧,引导学生感知本曲所表现出的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渗透式教学法和点拨法。所谓渗透式教学法,即在朗读、背诵中渗透音乐美,在意境中渗透绘画美,潜移默化,使学生在感悟中领会本曲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点拨法主要在应对学生回答问题时,所采用的教法。
依据:教学这首散曲必须先调动学生学习曲的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受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染。点拨法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导学 生去主动思考。
(二)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诵读法、讨论法。即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曲中语言的音乐美以及绘画美,以及就课堂问题,分小组讨论。
依据: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定的目标(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分组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阶段
我设计的导入语是:同学们,在文学艺术长廊中,人们常把唐诗、宋词、元曲放在一起来说。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唐诗,一首宋词,那么,元曲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形式呢?(板书:元曲)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马致远的一首散曲《天净沙·秋思》。依据;可以复习下前面所学的内容,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1、板书课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作者简介及相关资料:教师介绍文学常识:“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提问:现在我们知道,这首散曲是元曲,那么元曲是否就是散曲呢?(板书:元曲=散曲?)答案: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就是戏剧,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天净沙·秋思》就是散曲中的小令。
依据:加深印象,让学生记忆深刻。
3、熟读
首先,播放朗读带。让学生感知曲中的感情基调,进而本曲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多朗读、吟诵,教师边指导,划分节奏,在诵读法指导中品味意境。
依据:“文章不厌百回读”。在教此曲时,我以读为切入点,精读、细读,在读的基础上讨论、感悟,深化认识,挖掘出审美因素。
4、点拨讲解 a提问;《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作者是采用了哪些意象来描绘的?请学生来回答。依据:让学生注意到小令中意象,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表达技巧。
答案: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还有夕阳。(板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还有夕阳)b提问与点拨:在这几个意象中,所用的修饰词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答案:(根据学生回答,用彩色粉笔标出答案)所罗列的意象,都是比较萧索暗淡的。
依据:带领学生重新回归课本,引导学生理解本曲的内容。c请学生讨论:如果是你,独自一人,远在天涯,在这样萧瑟的黄昏中孤独地走着,你的心情该如何?
依据:根据课后的习题而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我的总结语:在这样的场景中,我们的心情往往是灰暗的,萧索的。秋天本来就容易勾起游子的离愁别绪,何况是在苍然暮色中,对着荒郊萧瑟的景物,骑着疲惫的瘦马,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望着漫长的前路,文中的游子更加易想到故乡的人,触动起他悠悠的哀愁。
“枯藤”、“老树”、“昏鸦”等这些景物的萧条和暗淡正反映了诗人心情的低沉和凄凉。“断肠人在天涯”这才明显写到游子,写到游子的心情,是点明主旨的句子。(请学生在书中标注出)这些萧索的景物与游子的心情交融在了一起,正是使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达方法。(板书: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三)练习设计:
1、背诵这首散曲,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2、搜集关于思乡题材的诗句。
依据:能使学生更好地体味曲中的思想感情,增加知识积累。
五、说板书设计
元曲(元)马致远 曲牌名 题目
元曲=散曲?
意象?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
依据: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记忆。断肠人在天涯 主旨句 ..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篇三: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天净沙 秋思》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天净沙 秋思》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题组元,通过对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的品味欣赏,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天净沙 秋思》是元曲中的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旨趣深远的意境美是本文的主要特点。结合单元要求和初一学生初次接触元曲的认知感悟能力等,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收集整理作者的相关资料及元曲一些文学常识。2.提高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背诵并默写课文。3.通过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感悟小令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并赏析描写“乡愁”的诗文,感受诗人的思乡情。教学重点是: 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教学难点是: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是古典诗词苑的一朵奇葩,可采用下列赏读古典诗词的途径来感悟堪称一绝的意境美:
(一)情景设置激兴趣。
(二)朗读吟诵引感知。
(三)品词析句求深入。
(四)以诗作画入意境。
(五)联想想象促感悟。
(六)知人论世探根源。
(七)联 类比照寻互证。具体教法是: 1.目标导学法 2.情景设置法 3.知人论世法 4.化诗入文法 5.点拨法
以上教法运用了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营造氛围,用老师富有诗情画意的引导语言增强学生的古诗文修养,可高质量的达成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兼容并举中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积累法 2.情感体验法 3.朗读感悟法 4.自主探究法 5.联想想象法 6.讨论交流法
以上学法,能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1、以师生的情感体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2、学生简介马致远的生平及作品、元曲的文学常识(课件: 资料助读),运用元曲的知识进行课题信息解答: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曲题,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
(此环节“情景设置激兴趣”。情感体验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知人论世”拉近了读者和作者,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学以致用”解答了课题信息,构建了语文教学“链”,也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
(一)朗读吟诵—感受语言美。
1、掌握小令的朗读技巧。(课件:课文内容)
2、老师范读,学生仿读。
3、师生挑战赛。
4、背诵小令,默写小令,同桌订正。
5、自主质疑,合作释疑,描述内容。
(此环节“朗读吟诵引感知”“、品词析句求深入”。将朗读吟诵当作进入小令的“敲门砖”,在反复朗读中进入情境,触摸到马致远孤独寂寞的心音,初步感受小令美的语言,美的音韵,美的意境,美的情感,达到“当堂成诵,当即默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二)美读想象--感悟意境美。
1、美读课文。
2、找出小令中流露诗人情感的关键语句。
3、找出帮助表现作者情感的景物。
4、以诗作画,把独立的景物、人物组成一幅画。(课件:背景音乐)
5、赏析诗画合一的意境美。
(此环节“以诗作画入意境”,“联想想象促感悟”,抓关键语句,从形神入手,运用联想想象,将文字转化为图画,诗画合一,使学生在意境中渗透绘画美,引导学生动脑又动笔,激发创造性思维,受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染。)
(三)品味延伸—赏析情感美
1、联类比照,感受寄情于物,情思相融之美。(课件:《寿阳曲》、《四块玉》)
2、积累赏析描写“乡愁”的诗文,感受思乡情。(此环节“联类比照寻互证”。抓住“诗言志”、“ 寄情于物,情思相融”的特点,走进作者情感——小令描绘的是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五)欣赏歌曲—感受永恒美。
1、欣赏歌曲《游子吟》。
2、师生深情诵读小令。
3、课堂结语。
(此环节以歌曲和感情诵读做课堂的结语,可达到强烈的情感震撼效果。)
五、说板书
用黑板上的简笔画加上点睛之笔“深秋晚景图,天涯游子悲”作诗情画意的板书。
(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可增强课文生动直观的效果。)篇四: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马致远的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思》。这篇文章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这首元曲我准备一个课时,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思想,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体会《天净沙〃秋思》所蕴含的意境。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知道:马致远及元曲的文学常识。
理解:①每句曲句的含义。②曲的主题思想。
体会:《秋思》的意境。
(2)重点:①朗读本曲。②理解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意境。
(3)难点:理解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意境。
二、说学情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诗词,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虽然对元曲还是第一次学习,但是在接受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三、说教法
四、说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代诗文是我国文化长廊中的瑰宝,唐宋时期,诗词发展达到顶峰。唐代是诗歌最繁荣的时代,宋代的词也相当的繁荣。唐诗宋词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那么,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元曲。那么,元曲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形式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秋思》。
(二)新课讲授
1、板书课题: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2、作者简介及相关资料:
教师介绍有关内容要求学生知道: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淬最多的一个。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散曲有《东篱乐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就是戏剧。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天净沙〃秋思》就是散曲中的小令。
3、熟读
“文章不厌百回读”。在教学此曲时,我以读为切入点,精读、细读,在读的基础上讨论、感悟,深化认识挖掘出审美因素。
首先,教师范读。“范读”就是“示范而读”。教师范读效果佳,必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范读中“读之以情”,学生“感之以趣”,“趣而读之”,“读而思之”。同时,“范读”的本身以是对学生“授之以法”,能具体地指导学生诵读。范读后再从学生中找出读得较好的来读。成功的范读,可以把文字变成声音,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本曲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多朗读、呤诵,边读教师边指导,在读法指导中品味意境。这样反复诵读,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以能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内涵和丰富的情味。
小令就是一首歌。《秋思》这首小令讲究平仄押韵,读来琅琅上口,它具有“民歌色彩”,极富节奏感。《秋思》这首小令押什么韵?哪些字押韵?
其中“鸦”、“家”、“马”、“下”、“涯”以“a”押韵。和谐动听,但曲调低沉,往往一首曲调低沉的词曲易引发人的思绪。而《秋思》给人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在异乡之人惆怅之情,直抒作者胸臆。另外,它讲究炼字,格律要求严格,仅仅五句28个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漂泊天涯游子孤寂之情,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读方法,教会学生怎样才能读得声情并茂、荡气回肠,促使学生从朗读到背诵中增强语感,真 正领悟到“小桥流水”般的意境,从而学会欣赏音乐美,这样的渗透教学方式,比单纯的讲解词意,硬读死背新颖。学生喜欢学,易接受。
4、会意
会意就是能领会诗文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因为古典诗文语言跳跃式的,加上诗人在字词上有精雕细刻的传统,这就需要诵读全文,联系前后语句,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上合理的想象补充语句间的跳跃间隙。在整体上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以要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研讨感悟,体会那些关键的字词的表现力。品味文章的艺术魅力,达到有所借鉴,有所得益。历代诗家讲究“意”和“景”的融合,即构成意境。意即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即是情,“境”是诗中描写的景物,即两种环境;“意”和“境”“情”和“境”有机结合起来,和谐统一,形成一种艺术境界。
《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之情。虽情调低,但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故境中有画。我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心情地去设想境中画,既而产生情趣。再循循善诱,设疑提问:这首小令前几句写多少景?这些景物是实景还是虚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又是如何表达的? 学生讨论后,我及时归纳:小令前三句仅18个字就写了九景:(板书):“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且每景前面用了一个修饰词,如:“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时实景表达了游子孤寂之怀。(板书):实景。这种情是通过眼中的秋景表达的,秋是这种情思的传媒体。“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景物如此萧条和暗淡反映了诗人心情的低沉和凄凉,三者正好牵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虽然还只是说景物名称,但是这三个词却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古道”是苍凉寂寥的,“西风”是萧瑟悲凉的,“瘦马”是疲惫无力的,这已经不是单纯地写景了。而“瘦马”一词,在这里还应该包含骑在马上的人,这是主要部分。“夕阳西下”写时间,“断肠人在天涯”这才明显写到游子,写到游子的心情。秋天本来就容易使游子发生悲凉之感,特别是在苍然暮色中,对着荒郊萧瑟的景物,骑着疲惫的瘦马,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他更想到故乡的人,瞻望漫长的前路,因而触动情怀,引起悠悠的哀愁。此时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紧接着我将学生的想象、思绪继续向深秋延伸,提醒学生将有形可感的事物,以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凄苦之情紧密联系起来去琢磨。于是学生们的情趣也随之得以升华,用有形表现无形感到生动具体,最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秋思》图。这说明了诗文中的绘画美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特别是对有此爱好的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将文字通过想象变成画面,更具体形象。
5、下笔
在阅读、讨论、感悟中,学生们常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一个人静静地整理思考中,更能产生深刻的感受,经过思考,能将个人体验与文本相结合,加深影响,形成理性的认识。因此,在学生体会了《秋思》的意境后,我让学生仿写,并大胆地改写,以启迪艺术灵感。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把感受到的意蕴美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成为具体可感或上升到一种思想高度。
6、小结
《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不仅意境突出,还包容了音乐美、绘画美等等在内的综合艺术。我们学习了这首小令,从中受到了各类美的熏陶,它不愧为艺术成就很高之佳作,中华文化之精华,所以,我们应多读一些诗文佳作,以得到多方面的训练。
此小结再次强调了古典诗文的重要性及作用,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写。7、作业
背诵这首散曲。
1、总结本首小令的艺术特色。
2、阅读比较本小令与《天净沙〃秋》(白朴),分析其异同点。
天净沙①〃秋
孤村落日残霞②,轻烟老树寒鸦③,一点飞鸿影下④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②残霞:晚霞。
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8、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藤()树()鸦()桥()水()家绘景()道()风()马夕阳()秋原黄昏行旅图
()人在()
点 睛 之 笔 写人篇五:《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说课人:康平二中 王光宇
一、教材分析
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首《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古典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散曲是学生新接触的一处诗歌形式,所以,这一课就显得尤其重要。要让学生在学习名家名篇的过程中,领悟散曲的独特魅力,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思维。
2、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掌握文学常识。
(2)品析诗歌中的几个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魅力,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品析诗歌中的几个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已经学了许多诗歌,但还没有接触过散曲,二者在学习中的方法类似,都要品析意象,赏析写法,理解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学生学习本课应该有一定基础,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会稍难一些,需要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的经历,查找相关资料。
三、教法和学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是艺术成就很高之佳作。教学这首散曲必须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受到如临其境的感染。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诗意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
(一)激趣导入。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喜欢古典诗歌吗?最喜欢哪首?哪句?背 一背。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不同时期,它又不同的形式在盛行,我们知道,在唐代,最盛行诗,后来又在诗的基础上,出现了另一形式,就是词,并在宋代盛行,到了元代,在唐诗宋词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曲,并达到了鼎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元曲中的经典之作。
环节
(二)创设意境,初步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学生的预习,介绍作者马致远,并初读这首小令。明确整首小令的感情基调,然后配乐朗读。
环节
(三)品析意象,理解体会。
用ppt展示问题,让学生抓住一组意象,来描绘画面,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借机点明“列锦“写法,教师仿写一首,让学生对比,体会作品凝炼的语言。重点解释“断肠”一词,让学生深入理解主旨。
环节
(四)创设意境,深入体会。
在这一环节中,ppt展示马致远的经历,体会其内心的愁苦,学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播放演唱版的《天净沙.秋思》,闭目倾听,走入作者内心。环节
(五)转换角色,进行练笔。让学生以“看到眼前景物,我思绪万千.....”开头,写一写作者的心情,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
环节
(六)总结主题及写法
环节
(七)布置作业
把《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法,并加深对整首小令的主题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重在突出重点,用简明的文字,体现出这首小令的主题,写法。
第二篇:天净沙秋思微课讲稿
我们首先来发现列锦,看看它在哪里。首先来读一读这首小令。《天净沙·秋》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读了这首小令后,能够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情感吗? 通过“断肠人在天涯”,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漂泊的无奈和思乡的愁苦。同学们,下面让我们来列一列意象。
同学们有发现这首小令有哪些意象吗?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找到后,我们可以用横线画出来。
意象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对了,还有夕阳。同学们都找对了吗?
找到意象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意象的组合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老师来变个小魔术,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哦~对了,同学们都发现,画线的词语都是名词,名词在诗词当中都是意象 这首小令的前三句实际上是多个意象相连缀。这种手法就是“列锦”手法 那么,“列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手法呢?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列锦”的神秘面纱。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列锦的概念。
同学们可以暂停视频,来读一读它的概念。我们特别要注意里面的关键字词: 一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二是“生动可感的图像” 三是“气氛”还有“意境”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列锦”实际上就是意象组合呈现的一种方式。那么,是不是只有这首小令才有“列锦”呢?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在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例子。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我们来找一找这些诗句里是不是有名词意向的并列。我们来看第一句诗,这是六个名词并列,我们再看第二句诗,这是几个呢?
对了,是四个名词并列,也可以把“尘与土”、“云和月”拆分开,那就是六个名词并列。
那第四句呢?同学们自己来说说。是三个,大家都做对了吗?
这些名词并列,分别表现了特定的氛围和情感。所以,我们可以说,名词并别表现氛围的这种手法可以称之为“列锦” 下面,我们来理解“列锦”,来分析一下“列锦”的作用。怎么分析呢?
我们就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例来分析。首先,我们还是画出来它里面的意象
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跟着我一起思考。
我们来看一下后半句,它只有7个字,却写了3个意象。可以看出它的语言是怎样的呢? 对了,是非常的简洁、精炼的。
我们再看,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并没有把它直接说出来,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
非常的含蓄,含义也是非常的深刻。
这样,我们就分析出了“列锦”的两个作用。接下来,让我们学以致用,来分析一下这篇课文。
我们先暂停视频,来读一读《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边读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列出了哪些意向呢?
我们在第一个环节中已经做过,同学们再把它划出来。
二、为什么是列锦手法呢?
因为,它是名词组合起来的,没有用其他词进行连缀
三、那么,组合之后,有怎样的氛围呢?
我们首先来看,枯藤、老树、昏鸦,一枯、一老、一昏,这是衰老的景象 我们来看第三句,在古道之上,一匹瘦马在瑟瑟秋风之中,可以看出是萧瑟之景,而中间一句——小桥、流水、人家,则让人感觉到非常的秀美。最后,从“断肠人在天涯” 我们体会到这首小令的情感是 思乡的愁苦和漂泊的无奈
那么,这些意向是如何来表现这种情感呢?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衰老和萧瑟,一定是烘托出了这种情感 而秀美,和这种愁苦和无奈正好是相反的,所以,它是反衬的手法
关于“列锦”这种手法,到这里我们已经学完了 我们平时要注意识别并且赏析 识别呢,主要是记准它的概念 而赏析,主要是指出它的作用
它的作用主要有两点,同学们需要熟记。
最后,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来解读一下,与这首《天净沙·秋思》很相近的一首元曲小令。
那就是,白朴的《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其中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此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意义深刻。此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三篇: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古诗词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
1、体会本首诗词的意思和包含的情感。
2、品味诗词的特点。【教学难点】
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1、朗读法、联想法、讨论点拨法
2、采用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2、了解什么是元曲及特点。
3、理解词语意思。
4、初步感悟本首曲的意思和表达感情。
二、课前检查
课前小组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作好记录。老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课堂展示
(一)导入新课:
1、师诵读童谣《秋天到》,让学生体会秋天到处是丰收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浓香。
2、大雁南飞时,在外打工的人也开始准备回家的行囊,希望在新年之夜和亲人欢聚一堂。
3、在大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回家的迫切之情时,有一个人牵着瘦弱的老马,一个人孤独的走在荒凉的小道之上,他就是——元代马致远(板书)。
4、今天我们来欣赏他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板书课题)
(二)、预习展示
1、简介元曲及特点。(出示课件)
作者生活于元代,在元代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是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
2、简介作者:(课件)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3、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通过课题大家知道了哪些信息?(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季节是秋季、在秋季时表达的感情等等)
2、今天我带来了马致远人在他乡的旅途中所经过了这一处景色,(出示课文插图),现在请你观察插图,看看图中有哪些景物。
3、学生小组根据课文插图讨论并在插图中圈出来。
4、学生回答观察到的景物。(枯萎的藤蔓、苍老的大树、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石桥、潺潺的溪水、荒凉的小道、一匹瘦弱的老马、西落的太阳、孤独的人)
5、教师出示课文课件。6.试读一遍,找出问题。
教师小结:正音:枯藤(téng)
瘦马(shòu)
夕阳(xī)7.下面请大家听教师朗读,划出节奏。(配音乐师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抽查学生根据理解的节奏来读文。
9、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
10、学生观察本曲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根据特点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魄无助的生存境遇。
11、根据理解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1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13.小组朗读,并推举代表在班级朗读。
(四)合作学习
1、学生通过情景插图和课文对照整体感知小令意思。
2、检查学生在预习时所理解的词语意思。
3、小组合作把词意带入文中理解意思。
4、小组推选代表译文。
5、师生共同归纳译文。
(五)深入学习
1、景物描写,通过朗读,我知道作者写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物。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2、感情的抒发,通过朗读,我感受到这首小令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3、主题理解,通过朗读,我觉得,这首小令的主题是表达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思乡
之情。_。
(六)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小组讨论和交流,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晚景图与天涯游子的心绪之间的联系。讨论结果:
(1)正面衬托(以哀景写哀,衬托凄凉无比):
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老树:让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古道:道路苍凉。
西风:冷风,吹在游子的身上,吹冷身体,更吹凉孤寂的内心。瘦马:乃游子所骑,由马瘦自然可以联想到主人的清贫。
夕阳西下:日暮乡关何处是?天色渐晚,我将投宿何方?安身何处?看来,今天晚上,又是一个无比孤独、凄凉的夜晚!
教师小结:你看,景物描写,不着一字,字字含情。这是衬托,正面衬托的效果。(2)反面衬托(以乐景写哀,反衬悲意更浓):
小桥 流水 人家: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使流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教师小结:这一句,同样景中融情,不过,与刚才那几句所不同的是,这里用的是反衬,从反面衬托。
(3)教师小结: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想:又是一个深秋的黄昏,一天快要结束了。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它依依不舍地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回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2.这首小令,最能体现主题的诗句是那一句?你认为,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主题句: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七)、学以致用。
1、学生根据本课所学自由创作
2、个人读创作作品,简单点评。
(八)课堂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读懂了一位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一起领略了景中融情,情景交融的高妙写作技巧,还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是收获巨大!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读今古群书,写绚烂华章。做少年雅士,竞时代风流!(九)作业布置
根据本课所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拿起手中笔,把这首小令改写为一篇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散文。
(十)、板书设计
枯藤
老树
昏鸦
以哀景写哀
衬托凄凉无比
借景抒情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思乡之情
小桥
流水
人家
乐景写哀
反衬悲意更浓
第四篇:《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掌握文学常识。(2)品析诗歌中的几个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魅力,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教学重点:品析诗歌中的几个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研讨法。教材分析
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首《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古典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散曲是学生新接触的一处诗歌形式,所以,这一课就显得尤其重要。要让学生在学习名家名篇的过程中,领悟散曲的独特魅力,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已经学了许多诗歌,但还没有接触过散曲,二者在学习中的方法类似,都要品析意象,赏析写法,理解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学生学习本课应该有一定基础,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会稍难一些,需要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的经历,查找相关资料。
教法和学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是艺术成就很高之佳作。教学这首散曲必须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受到如临其境的感染。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诗意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堂
请大家欣赏两幅幅图画,并齐声吟诵所配诗句郁达夫《故都的秋》与辛弃疾《水龙吟》中有关写秋的文字。(稍作停顿)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展示课件)
二、介绍体裁
1.学生齐读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教师提问:
(1)元曲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
明确: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2)“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内容有关系吗?
明确:(可引导:注释里是怎么说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它是表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3)而与内容有关的是哪个部分?
明确:“秋思”。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
1、媒体播放朗读,学生听读。(注意节奏、情感)
2、学生跟读,体悟情感。
教师提问:一曲小令、一缕情丝,你认为这曲小令当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情思、这种思念?请找一找。(略等:大家一起来告诉我,是哪个词呢?)
学生回答,教师追问:大家都认为是“断肠”,那么有谁知道断肠是什么意思?
明确:形容人悲伤到了极点。而断肠人,多指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或亲人的人。
(出示组图)生活当中可以描写的秋景有黄山的秋日,有香山的红叶,也有长江的渔家唱晚,在诸多如画的秋景中,马致远弃而不用,为什么偏偏选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些秋景呢?请同学们思考并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自主分析,小组交流。
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是借景抒情。在平常生活里,藤、树、乌鸦,这些都是很普通的景物。假如是你在开心的时候,看到这些景物会不会在这些词之前加上“枯、老、昏”这些形容词呢?
一切的景象都是因为断肠人思念亲人,心情非常低落凄苦,所以自然会选取一些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景物。
(教师播放音频)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情景,并交流感受。体悟诗歌妙处。学生小组交流 明确:
化景为情,情从景出。语言凝练,刻画准确。格调清逸,音节和谐。
四、对比赏析
试比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刘禹锡《秋词》的不同。学生诵读、思考后回答。
明确:简言之,从《秋词》中可以读出刘禹锡心中的豪气干云之境,从《天净沙〃秋思》中可以读马致远心中的萧索凄凉之境。
明确:情由景生,诗由心生,刘禹锡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股昂扬的气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已将心中的豪迈之气推向高潮,是一幅生气勃勃的画。而马致远则是将一件件反应秋天萧瑟气息的物象连缀,形成一幅整图。这样便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一读便在脑中马上浮出那幅萧索悲凉的画面。而“断肠人”三个字便是对所描写的那些景物的最好诠释,景断肠,人更断肠,3 而这样的秋季不是显得天涯萧索,满目荒凉吗?
五、师生小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成画面,体会了它的意象,从总体感受到了小令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学素养自然有了一些提升。
五.作业
①背诵并默写《天净沙〃秋思》。
②课下查阅图书或网络与“秋”有关的诗词曲,选择你认为经典的欣赏背诵。
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设计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打算发挥插图的作用,帮助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却不料有此节外生枝的环节,幸好我没有武断地依自己的预先设想独断专行,不然伤害了同学的自尊不说,更扼杀了同学们的创造力,那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教学中我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学生有着那么敏锐的观察力,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对课文及插图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让教学有了独辟蹊径地纵深发展。想起以前的诗歌教学,惟恐学生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罗罗嗦嗦,林林总总,最后倒弄得意境全无,诗歌欣赏成了理性的知识图解,而今是学生帮我巧妙地运用了教材中的资源,话语不多却尽得文章真意,可以说本案例切实体现了“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新理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参与意识。本节课中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
终,无论是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对诗歌意境的感悟,都不是由教师直接传递、告知的。在课堂上学生拥有充分的鉴赏权和发言权,教师自始自终没有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只是在教学的组织上作了适当引导,教师成了课堂的引导者、开发者与欣赏者。整个教学片段中,由于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交流、争辩和探讨,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演练场。
二、体现开放式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创造与探究。新课程提出开放式教学思想,提倡多元化教学,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学生自己获得求知的方法”。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不拘泥于现成的教学设计,而能准确把握住教学的动态过程,敏锐捕捉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感悟,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发生、探究与创造的过程,最终产生了属于自己的“活化”的知识。在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歌意境时,学生参与意识强烈,思维敏捷,优美而生动的语言更是令人赞叹,这一切都是教师运 5 用开放式教学、开放式评价的结果。开放使学生拥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开放使教学多了一份主动,多了一份生动。
三、营造氛围,珍视学生的成功体验。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整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始终以平等、鼓励的对话方式营造出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适时点拨、热情鼓励,使学生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地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探究图片的瑕疵时,时而疑惑、时而顿悟,教师则时而赞许、时而期待,从而有效激发起学生积极求知的欲望,显示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潜力。实践证明只有处在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情绪高昂地乐于参与、乐于探究,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享受到成功的体验。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述教学片段表明:我们学生的头脑不是等待灌装的容器,而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把,他们是有思想、有创造精神的。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能弯下腰来,聆听学生的心声,放飞学生心灵的翅膀,重视学生的发现和探究,不必刻意,创新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和你相约!
第五篇: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2、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导入新课:在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有一位散曲作家,他简短的二十八字小令,却同样赢得了非常高的赞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元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去感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文学常识1.简介作者:(课件)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
四、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6.关于这首小令的整体感知。(课件)(指名回答)
(1)景物描写,通过朗读,我知道作者写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物。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2)感情的抒发,通过朗读,我感受到这首小令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五、合作探究,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小组讨论和交流,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晚景图与天涯游子的心绪之间的联系。
讨论结果:(1)正面衬托(以哀景写哀,衬托凄凉无比):
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
老树:让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
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古道:道路苍凉。
西风:冷风,吹在游子的身上,吹冷身体,更吹凉孤寂的内心。瘦马:乃游子所骑,由马瘦自然可以联想到主人的清贫。夕阳西下:日暮乡关何处是?天色渐晚,我将投宿何方?安身何处?看来,今天晚上,又是一个无比孤独、凄凉的夜晚!
教师小结:你看,景物描写,不着一字,字字含情。这是衬托,正面衬托的效果。
(2)反面衬托(以乐景写哀,反衬悲意更浓):
小桥 流水 人家: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使流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教师小结:这一句,同样景中融情,不过,与刚才那几句所不同的是,这里用的是反衬,从反面衬托。
(3)教师小结: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想:又是一个深秋的黄昏,一天快要结束了。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它依依不舍地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回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2.教师总结:作品的景物描写的特点:(1)简约凝练:(见教参P138)(2)动静结合:(见教参P138)(3)情景交融:(见教参P138)教师小结:同学们,古人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个道理。这篇作品,真的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典范佳作。大家学了这篇作品以后,要学以致用,试着在今后的作文中自觉运用这一描写技巧。
3.这首小令,最能体现主题的诗句是那一句?你认为,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明确:主题句:断肠人在天涯。主题: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