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论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培养_通用版-word文档

时间:2019-05-15 02:2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小学语文论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培养_通用版-word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小学语文论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培养_通用版-word文档》。

第一篇:最新小学语文论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培养_通用版-word文档

小学语文论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培养通用版

语文学习,对一个人的素质培养和精神成长有着特殊意义。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美质和韵味,而且能够汲取祖国以及全人类文明的精华和丰美的养分。语文学习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包括课外自由而广泛的阅读。语感的培养,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升,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字作品的广泛涉猎和独立感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更为合适。智力是指学习、记忆、思维、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几大方面。对于刚刚跨入学途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又怎样去培养他们的智力呢?

一、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就是对事物进行仔细地查看和了解。观察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写作的好坏。所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是重要的环节。在《燕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后,观察课本的插入彩图,问学生在彩图中究竟看到些什么?有的说:看到了柳树、燕子;有的说看到了青的草,绿的叶,还有各色鲜艳的花;有的说看到了蓝天白云和湖面上的倒影,还有几痕电线上停着的倦燕;老师说让学生再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小学生们都摇晃着脑袋表示没有什么可发现的。老师说:“我还看到画面上有风,湖面上有一圈圈荡漾开去的波纹。”“哇!真的,柳树正飘飞着,这不是风在吹吗?蓝色湖面上真有波纹一圈圈漾开哩,老师真会观察!”同学们窃窃私语,为老师“独特”的发现而感到特别惊讶。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智力的标志。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几种方式:一是营造氧气,激活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在民主开放的教学中培养,因此,营造宽松、愉悦、民主的教学氧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探索,就能激活创新思维。二是提倡质疑,激发创新思维。古人说:“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有思则进。”这句话告诉我们:有疑是学生学习中勤动脑筋的表现,教师应保护和鼓励,引导学生从“生疑”到“质疑”再到

第 1 页第 1 页 “释疑”,激发学生的求索精神。如:《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弄清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后,鼓励他们有疑质问,一学生首先对题目中的“借”字提出质疑,他说语文中的故事发生在蜀吴联合抗曹期间,曹操和孙权势不两立,他绝不会把箭借给自己的敌人,是诸葛亮施计骗子曹操的箭,应把“借”改为“骗”,围绕这一疑问,教师让学生展开相互讨论,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学生明白了“借”是作者是采用诙谐的手法,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又暗示了双方还会有交战,而且诸葛亮还要将箭一一归还于曹操,所以“借”比“骗”更为恰当。三是启发想象,鼓励创新思维。想象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它使人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的知识经验。如:一天语文教学课上,老师出示一幅画面,要求学生围绕画面的主题来写出画面中人物的精神、动作、语言等,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想象,让学生动笔,就不可能写出雷同的道:“水,我见过奔腾不息的江河,它穿过峡谷,绕暗礁,向着大海,英勇无畏,一泻千里,勇往直前。”还有一个学生写道:“无数的细流,汇成浩荡的大海,而汹涌在海面上的细浪,仿佛是无数的前赴后继的雕塑家,他们坚毅、踏实、长年累月,日日夜夜,坚持不懈地工作,将无数岩石,雕成奇态,给人类铺展成无数壮观的画面。”这美丽的描绘是想象的结晶。

三、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注意的根本特点是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注意的特点,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启发注意自觉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教师的导向角色。课堂上当老师发现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传递以沉静的眼神或一个亲切的微笑,暗示学生加以提醒,还可以提出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请他回答。其次,是采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四、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有记忆能力,才有人类的整个智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就是要想办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

第 2 页第 2 页 能力。小学生的记忆需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让学生知道记什么,怎样记,为什么记,充分利用无意识记,增强有意识记,以理解识记为主,机械识记为辅,灵活运用各种帮助记忆的方法,有的课文可以分段记忆,有的可以分点记忆,还可采用复述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总之,增强记忆,就要同遗忘作斗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智力培养和发展,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才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智力培养是学习的基础,我们应该通过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而实现兴趣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充满生机,相信学生的语文基础也会有很明显的提高。

第 3 页第 3 页

第二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 要 语文素质培养是小语教学的育人目标,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代新人,教师就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关键词 小学语文;素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解与实践。

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解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素养,它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意)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这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只讲语文能力相比较,教学目的的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有整体素质培养要求。所以,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如现在教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要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相结合,才是针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的有效活动。

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

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做法总体上同一位教育家指出的相同,他说:“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其具体做法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点: 教学要给学生四个实用的课堂。一是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如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样。二是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三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

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小学语文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区,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所在地。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让学生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回答;而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四是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把作者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等。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让学生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学习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的做法就是如此。

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语文。二是要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习惯。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很大程度上与自我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教师教学需要构建对语义的理解,要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三是要重视朗读品评感悟。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教师在阅读中要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在品评要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李时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

教学要给学生正确与美妙的语言。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有正确教学语言,不能出现病语、冷语、脏语、咒语、浮语、烦语。同样,教学更需要教师有多方面美妙语言的教学。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利用好的例子教给学生对美妙语言的感悟与体验的方法是最为重要的。面向生活的教学是结合多向社会生活,将“时文”作为美妙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对报纸、杂志、路标、图表、时间表、新闻栏目等时新内容选入教学语言的学习中。教师不时可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语言草地上去尽情享受语言的美妙。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代新人,教师就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以生为本,以读促学,读中悟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合作,积累创新等等小语针对核心素养的教学,需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要求

第三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清徐县金川小学

张 玲

“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1..精心设计预习作业,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譬如在学习三年级下期第2课和29课《古诗两首》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春天和月亮的诗句;学习四年级上期第1课《观潮》时,让学生收集写景状物的经典散文;学习五年级上期第6课《梅花魂》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梅花和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等。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课时请学生诵读、展示。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2.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譬如,在讲四年级上期《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体验的方法,在讲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孩子们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孩子跟着我一起走搭石。学生一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表演,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争取。在再现情境的过程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同学与我配合默契,提脚、落脚,动作协调一致,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协调美和韵律美时。另一组同学表演时,我几次故意打乱脚步,让后面的孩子步伐大乱,纷纷掉进溪水中。通过这样的对比试验,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村民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体会到过搭石时的有序和动作的整齐划一,感受到村民心灵之美、民风淳朴之美。这样的学习,生动活泼,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

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二、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1.诵读精彩文本,培养语感能力。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几代大家积累流传下来,经过专家们认真筛选甄别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的佳作。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我也会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多读以至成诵。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譬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触摸春天》时,因为这篇课文主人公的特殊性,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容易理解课文内涵,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盲女孩安静双手拢住蝴蝶和放飞蝴蝶的片段背诵出来。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慢慢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对安静细腻而丰富的感情和课文的思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古代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历代的文学大师,也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然而,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不足国家标准的20%。为了帮助孩子们补充文学名著的积累,在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学生每天阅读经典名著30分钟以上,做好读书笔记,摘抄适量的精彩片段,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并写出简短的赏析文字。每天语文课前也会请一名学生与大家分享读书笔记。数年来,所教班级的孩子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傲慢与偏见》《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沈石溪动物小说》《夏洛的网》《绿山墙的安妮》《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等数十部中外名著都成为孩子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对象。

3.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诗教,可以让人温柔敦厚,让人文质彬彬。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天课

余自由背诵一首诗歌。课前请一名孩子学生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诵读。几年下来,孩子们经典诗文的积累相当惊人,涉及历代诗词歌赋文等多种形式。《诗经》中的重要篇目如《关雎》《相鼠》《硕鼠》《蒹葭》《桃夭》《子衿》等二十余篇,大部分同学都背得滚瓜烂熟。《木兰诗》《将进酒》《长恨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长篇巨制部分同学也能出口能诵。古代经典散文如《资治通鉴》(部分)《狼三则》《愚公移山》《陋室铭》《出师表》《爱莲说》《诫子书》等也出现部分同学的背诵篇目里。徐荣婷等同学主要背诵的是宋词,如《念奴娇》《雨霖铃》《声声慢》《鹊桥仙》《水调歌头》等数十首。廖尉翰同学背诵的主要是《增广贤文》章节。何俊毅同学背完了一本《毛泽东诗词》。现代诗人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戴望舒的《雨巷》等也是很多孩子喜欢的篇目。

课堂阅读和课外经典诗文的积累教学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孩子们解决了积累优秀词句少,书写、语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

三、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写作既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养蕴含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的呈现载体。在广泛阅读和积累的而基础上,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文学底蕴。那么,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厚积的文学、知识内涵薄发而为优秀的习作呢?

1.撰写、交流读书笔记,提高写作水平。结合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孩子每读完一本书都要至少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经过自己修改、生生互改后,在班上进行读书笔记交流活动。因为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借阅和漂书的方式得到书籍的,所以往往一本书同时有几个阅读者,不同的读者写出的读书笔记又各不相同,这样的交流活动对帮助孩子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几年下来,孩子们先后共完成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2.利用媒体资源,激发创作热情。每次习作,选择部分同学的作文面批精改,字斟句酌地对孩子的习作加以润饰,然后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校报甚至其他媒体投稿,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或者上传到自己的空间。我也同时将这些好的作品上传到家长QQ

群和互联网上(我在新浪网和中小学教育资源网上申请的博客yshtxy)进行交流展示。孩子们很重视这样的机会,他们往往会把这样的机会视着一种荣誉而对老师充满亲近之情。这样的举措使孩子们写作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会愿意主动去写更棒的作品。这样,学生的写作欲望被充分激发,会让创作成为自发的行为。

经过数年的坚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所做的努力使得所教班级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和语文能力有明显的进步,课外阅读和积累方面也明显超出同龄的孩子,部分同学已能出口成章,出口有诗;作文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旁征博引。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为孩子们在文学积淀、文章修养和文风、情趣风格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心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才会主动去探究、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的影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同时,我也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兴趣和情感,进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在读李大钊英勇就义的一段时我播放了一段哀乐,孩子们带着悲痛的感情读着文章,加深了对李大钊的敬佩之情,有的同学甚至一边读文一边流泪,真正的触动到了血色很难过的情感深处,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画鸡蛋》一课时,我问学生鸡蛋是什么形状的,大多数学生说是椭圆形的,这时他们也就认可达芬奇对老师说的话了,是呀,鸡蛋都是椭圆形的,为什么老师却一直让达芬奇画鸡蛋呢?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就采用了实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

枚鸡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状,最后点明老师让他画鸡蛋是来训练眼力和绘画技巧的,基本功是靠刻苦训练才能扎实过硬的。

二、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教师要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既要正面引导,也需要强制养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

一、主动、刻苦学习的习惯;

二、细心认真的习惯。

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

四、大胆说普通话,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五、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

六、好问的习惯;

七、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

八、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例如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我在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在本子上写字时必须清楚整洁,有速度。每周一次评比,做得好的同学,我会在他的本子上贴上一个小的红五星以示奖励。每月一次总结,全部优秀的换成一个大大的黄色的五角星。这样,在全班形成了一种风气,学生也逐渐养成了认真书写,整洁有序的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就稳步提高了。

三、课堂

语文课堂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如何创设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的课前精心准备,课上灵活机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并努力把外在的兴趣引向内在的兴趣。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如学习童话时,我总是让学生们自选角色表演课本剧,另外,我还经常采用猜谜语,分角色朗读,小话剧表演等方式创设生动的文中情景,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将个人爱好、思想感情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使课堂教学既呈现出语文教学的共性,又展示出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定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锻炼其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

力。如教《寓言二则》时,我让学生结合注释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要求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讲故事,再互评出故事大王。每个学生都渴望当故事大王。自学时就非常用心,讨论也异常热烈,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对内容已了然于心,关键词汇也掌握了,为下节课深入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平时,只要涉及到启示感悟的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言之有理即可,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并给与他们肯定的评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乐于也善于表达了。

四、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其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每日一句、每周一诗”活动,古诗名句、歇后语、成语典故,名言名句等,使学生在积累展示的过程中发现了汉字里蕴含的审美价值,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

2.经典诵读活动。结合我校的“诵读经典,文化健身”的主题活动,我在班内开展不定期的诵读活动、朗诵会。结合新课标,精选优秀古诗文作品,涉及写景、立志、惜时、做人、求学等方面,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并能够谈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掌握了大量的经典诗文,又锻炼了朗读记忆,还陶冶了性情,培养了审美能力,深层次加深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3.开展阅读文学经典子籍活动,倡导国学育人。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精选古代经典子籍,指导学生阅读。

4.还可以指导学生办手抄报、进行调查访问等。办手抄报可以锻炼学生处理信息和运用媒介的能力,调查访问则可以实地演练学生语言表达学会交流,读书报告会是一种读讲结合内化阅读体验的实践活动。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爱促学,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放飞明天的梦想。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论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1904~1906年由维新派人物吴眺,张元济、高风谦、蒋维乔等编辑的初等小学用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套国文教科书,它与新学制互相促进。A.《新制中华小学国文教科书》 B.《史籀篇》

C.《最新国文教科书》 D.《千字文》

满分:3 分

2.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后人推断是()代人的作品。A.唐 B.宋 C.秦 D.明

满分:3 分

3.()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系统地、连续地现场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作为研究和改进语文教学的依据。A.调查法 B.实地观察法 C.质化研究 D.量化研究

满分:3 分

4.()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通过自己的感官活动和实际操作,巩固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一种方法。A.讲读法 B.访谈法 C.背诵法 D.练习法

满分:3 分 5.新中国成立之后,“国语”改成了(),从命名上克服了重文轻语的片面性,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它体现的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走上综合训练的道路。A.国文 B.语言 C.语文 D.中文

满分:3 分

6.在1939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了(),规定开设“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科目,以代替原先的 分科教学法。

A.《奏定学堂章程》 B.《高等师范课程标准》 C.《修正师范学院规程》

D.《师范学院国文学系必修科目表》

满分:3 分

7.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 头,后人推断是()代人的作品。A.唐 B.宋 C.秦 D.明

满分:3 分 8.下面几个选项中,()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A.工具性

B.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实践性 D.人文性

满分:3 分 9.新中国成立之后,“国语”改成(),从命名上克服了重文轻语的片面性,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它体现的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走上综合训练的道路。A.国文 B.语言 C.语文 D.中文

满分:3 分

10.()就是研究者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A.实地观察法 B.现状调查法 C.历史比较法 D.访谈法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小学语文课程进行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为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听说读写

满分:3 分

2.据联合国救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精神,在走向新世纪的时候,主要应确立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

A.学会认知,获得理解能力 B.学会做事,获得操作能力 C.学会合作,获得与人相处能力 D.学会生存,获得发展能力

满分:3 分

3.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表现在

A.语言是工具,言语是对这种工具的应用

B.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 C.分别是语言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D.语言不能脱离言语而存在 满分:3 分

4.具体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的一般步骤是

A.收集语文教学的历史资料。凡是有研究价值的历史材料都要收集; B.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了解语文教学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必然联系; C.寻找相同点与不同点,以把握规律,预测未来; D.做出比较的结论。

满分:3 分

5.语文教育内容选择的失衡现象表现在 A.语文教育内容选择上 B.语文教育内容分配上 C.语文教育内容的呈现上 D.语文教育内容价值判断上

满分:3 分

6.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的特点是.A.整体性 B.心理学化 C.个性化 D.多样化

满分:3 分

7.与中**语课程目标相比较,国外母语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 A.面向全体,追求高质,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 B.培养公民责任感,形成国家观念,养成道德价值观 C.促进发展,培养个性

D.课程标准和评价紧密结合 满分:3 分

8.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A.保证资料的可靠性 B.保证资料的清晰性 C.注意比较的全面性 D.保证资料的科学性

满分:3 分

9.下列属于国外母语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是

A.面向全体,追求高质,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 B.培养公民责任感,形成国家观念,养成道德价值观 C.促进发展,培养个性

D.课程标准和评价紧密结合 满分:3 分

10.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表现在.A.语言是工具,言语是对这种工具的应用

B.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 C.分别是语言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D.语言不能脱离言语而存在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规程模式就是把规定的语文学习程序、方法等传授或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规程进行训练和实践。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要贯穿于“五大领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50年代末,语文课程政治化;60年代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培养读写能力;十年**时期,在极左思想指导下,否定语文课程;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语文课程开始全面进行改革,朝着全面培养语文能力、注重提高素质的方向稳步前进;90年代,大力推进语文素质教育;进入新世纪,开始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总之,建国以来,语文课程在曲折前进过程中有所发展,在不断改革中逐步完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渗透模式是指根据学法指导的操作方案和学生的学情,以教师讲授学法为主的模式。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整体性不是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的特点之一。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选择语文教学方法时,不必考虑教师的特长与风格特征。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孟子》《春秋》属于蒙学教材。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讲读法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等,通过自己的感官活动和实际操作,巩固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领导管理型型以钱梦龙等为代表的,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钱梦龙提出“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复读式”四种训练形式。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运用背诵法应注意的问题:要明确目标、要重视动机的激发、要指导自学方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必考虑教师的特长与风格特征。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史籀篇》属于宋朝时期的书目。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历史比较法就是研究者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审美悟道型注重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就是认为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语文课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用课文中的美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急就篇》是古代语文教材著作。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小学语文教学论属学科教学论,是从“语文教授法”、“语文教学法”等发展而来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交流模式就是在教师组织下,学生之间就语文学习的方法、经验等进行介绍、交流和讨论。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凡将篇》《千字文》是汉朝时期的作品。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规程模式是把规定的语文学习程序、方法、要求(即学习规程)等传授或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规程进行训练和实践。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五四前,“国语”改为“语文”。A.错误 B.正确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口语交际课是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进行,它具有()。A.实践性 B.规范性 C.互动性 D.情境性

满分:3 分

2.应认真细读,揣摩探究,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A.默读 B.朗读 C.精读 D.略读

满分:3 分

3.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并且还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来表达自己观察的;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这是语文综合性第()学段的目标。A.二 B.一 C.三 D.初中

满分:3 分 4.按(),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文字类、口语类、图表类、实物类、体验类等。A.活动形式 B.课题性质 C.活动成果

D.资源利用情况

满分:3 分

5.在掌握的牢固程度上,学生在再认和回忆的时候,不再象前一阶段那样把握不定,偶尔还要出现泛化现象,而是熟练且牢固,词义讲解也较清楚、恰当。其次,精确分化表现在掌握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这是掌握字形的()A.精确分化阶段 B.初步分化阶段 C.泛化阶段 D.习得阶段

满分:3 分

6.“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表述的是小学第()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A.二 B.一 C.三 D.初中

满分:3 分

7.“口语交际”与 “听话、说话”二者的本质区别是()。A.是否是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 B.实践性 C.主观性 D.个性化

满分:3 分

8.()年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以前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A.1999 B.2001 C.2000 D.1985

满分:3 分

9.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把话说通顺,说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做到无语病。因此,口语交际课必须具有语言的()。A.互动性 B.情境性 C.综合性 D.规范性

满分:3 分

10.思维的深刻性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在()。

A.能够听明白对方所说的话,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转述 B.边听边思考,能分辨别人说话中的明显错误 C.根据对象、材料,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D.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对方话语做出反应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指()A.加强朗读和诵读教学 B.强化体验,注重感悟 C.强化积累,形成语感 D.创设自主阅读过程

满分:3 分

2.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要()

A.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少写或不写那些让学生无话可写的命题作文 B.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和及时捕捉学生生活中的亮点 C.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D.鼓励学生学会写作的基本套路

满分:3 分

3.朱作仁等认为,在我国理论界,一般把说话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紧密相连的环节是()A.产生言语动机 B.确定和组织内容 C.选择表达方式和词句 D.言语表达

满分:3 分

4.《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

A.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B.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C.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D.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满分:3 分

5.说话能力结构包括()

A.语言材料与法则的内部储存,如词汇、习语、语法等

B.组织内容,根据特定的语境或规定的问题,兼顾听话对象的特点、场合等因素,确立话题和思想观点 C.选择表达方式,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调节与选择说话的方式,表达符合口语习惯,简洁生动 D.发音,语音准确、清晰、响亮,语调高低、语速快慢恰当,节奏感强

满分:3 分

6.小学口语交际特点有()A.口语性 B.交际性 C.主观性 D.个性化

满分:3 分

7.《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实际上提出了口语交际的三项基本能力,即()A.记忆能力 B.倾听能力 C.表达能力 D.交流能力

满分:3 分

8.阅读的方法主要有()A.朗读 B.默读 C.诵读 D.精读

满分:3 分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对小学教育阶段(1~6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的规定是()

A.学会汉语拼音 B.能说普通话

C.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D.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满分:3 分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进行了规定,其中对小学教育阶段(1~6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的规定是()A.学会汉语拼音 B.能说普通话

C.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D.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扎实的口语交际过程,应该兼容并蓄,并且打通课内课外的壁垒,还要把学生各种时间、空间获得的经验唤起、激活。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200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会上,重点介绍了7种识字教学法:(1)集中识字,(2)分散识字,(3)字族文识字,(4)注音识字提前读写,(5)字理识字,(6)韵语识字,(7)电脑识字。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听的理解力是对听觉感受到的语言信息进行分析、综合、领会的能力。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分散识字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为了配合扫盲工作而研究出的一种识字教学方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思维的敏捷性是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限时口语交际等方法进行思维的敏捷性的训练。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是指小学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之一。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口语交际课是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进行,它具有情境性。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新课程标准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等。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识字教学的要求中,对1-2年级来说,在“量”的方面,提出了“认识常用汉字1 600~1800个。其中800~1 000个会写”。要求认1 600~1 800个常用汉字,这是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所不多见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汉语拼音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及拼音规则组成。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课题为中心,以肢体活动、言语活动和心智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强调学生主体的课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按活动形式,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利用图书、图片资料的综合性学习;利用网络的综合性学习;利用电子音像设备的综合性学习;以自然环境为学习资源的综合性学习;利用社区文化或传统文化资源的综合性学习。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合作学习是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作为前提,合作学习要注意合作有效性,要选择适当的合作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新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有所降低,对汉语拼音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位。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与《教学大纲》提出的“听话、说话”有共同之处,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小学生识字的难点在于掌握字形。学生在掌握汉字的形、音、义时,掌握字形是最难的。这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在识字与写字教学标准中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贯穿始终。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口语交际的要求的“高”,集中体现在敏锐、迅速、严密、灵活上面。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2000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上,重点介绍了7种识字教学法:(1)集中识字,(2)分散识字,(3)字族文识字,(4)注音识字提前读写,(5)字理识字,(6)韵语识字,(7)电脑识字。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新中国成立之后,“国语”改为(),从命名上克服了重文轻语的片面性,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它体现的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走上综合训练的道路。A.国文 B.语言 C.语文 D.中文

满分:3 分

2.()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有讲有读,讲读结合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A.谈话 B.讲读 C.文献 D.练习

满分:3 分

3.在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家()提出要以“教学法”的名称代替“教授法”。A.梁漱溟 B.陶行知 C.张志公 D.吕叔湘

满分:3 分

4.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后人推断是()代人的作品。A.唐 B.宋 C.秦 D.明

满分:3 分

5.()就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系统地、连续地现场观察,并做出准确、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作为研究和改进语文教学的依据。A.调查法 B.实地观察法 C.质化研究 D.量化研究

满分:3 分

6.()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系统地、连续地现场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作为研究和改进语文教学的依据。A.调查法 B.实地观察法 C.质化研究 D.量化研究

满分:3 分 7.新中国成立之后,“国语”改为(),从命名上克服了重文轻语片面性,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它体现的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走上综合训练的道路。A.国文 B.语言 C.语文 D.中文

满分:3 分

8.就狭义的语文来说,其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 A.整体性 B.应用性 C.个体性 D.工具性

满分:3 分 9.新中国成立之后,“国语”改成了(),从命名上就克服了重文轻语的片面性,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它体现的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走上综合训练的道路。A.国文 B.语言 C.语文 D.中文

满分:3 分

10.1904~1906年由维新派吴眺,蒋维乔等编辑的初等小学用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套国文教科书,它与新学制互相促进。A.《新制中华小学国文教科书》 B.《史籀篇》

C.《最新国文教科书》 D.《千字文》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表现在.A.语言是工具,言语是对这种工具的应用

B.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 C.分别是语言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D.语言不能脱离言语而存在 满分:3 分

2.语文教育内容选择的失衡性表现在.A.语文教育内容选择上 B.语文教育内容分配上 C.语文教育内容的呈现上 D.语文教育内容价值判断上

满分:3 分

3.语言都由()三部分构成的符号系统。A.语音(及文字)B.词汇 C.语法 D.语句

满分:3 分

4.国外母语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有

A.面向全体,追求高质,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 B.培养公民责任感,形成国家观念,养成道德价值观 C.促进发展,培养个性

D.课程标准和评价紧密结合 满分:3 分 5.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是 A.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B.语文教材应为师生留有创造空间 C.语文教材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D.语文教材应尊重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

满分:3 分

6.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有

A.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B.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C.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D.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满分:3 分

7.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A.文献研究法 B.实验研究法 C.现状调查法 D.历史比较法

满分:3 分

8.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 括()A.文献研究法 B.实地观察法 C.现状调查法 D.实验研究法

满分:3 分

9.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应注意以下两点()A.保证资料的可靠性 B.保证资料的清晰性 C.注意比较的全面性 D.保证资料的科学性

满分:3 分

10.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A.保证资料的可靠性 B.保证资料的清晰性 C.注意比较的全面性 D.保证资料的科学性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交流模式就是在教师组织下,学生之间就语文学习的方法、经验等进行介绍、交流和讨论。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教学活动仅仅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过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教导达标型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教导学生达标,共同实施目标教学。目标教学是以单元达标与课时达标相结合为基本教学单位,以系列的教学目标为核心,以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与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相统一为桥梁,以发挥教与学整体效应为指针,以科学的教学评价为手段,以及时的反馈矫正为保证,以全体学生当堂达标,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机制。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讲读法就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等,通过自己的感官活动和实际操作,巩固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背诵法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通过自己的感官活动和实际操作,巩固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凡是有研究价值的历史材料都要收集。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学法指导过程中自始至终使学生接受认真、严格的操作实践,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造字法多样是汉语言文字的一般特点之一。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国外母语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包括面向全体,追求高质,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培养公民责任感等。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50年代末,语文课程政治化;60年代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培养读写能力;十年**时期,在极左思想指导下,否定语文课程;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语文课程开始全面进行改革,朝着全面培养语文能力、注重提高素质的方向前进;90年代,大力推进语文素质教育;进入新世纪,开始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总之,建国以来,语文课程在曲折前进中有所发展,在不断 改革中逐步完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模式主要包括讲授模式、渗透模式和实践模式。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语言是由语音(及文字)、词汇、语素和语法三个部分构成的一套符号系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论语》、《孟子》是典型的蒙学教材。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言语活动的过程,有表达和感知与理解两个基本过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诊疗模式就是在了解学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诊断、治疗,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一种模式。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千家姓》《三字经》是宋朝时期的教材。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语感品味型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教师感情充沛三,具有很强的感染、震撼力量。师生关系融洽,教学配合非常默契,强调教学中人的情意因素的作用。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不包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讲授模式就是把学习方法指导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掌握学习各种不同内容的方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审美悟道型注重的是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就是认为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语文课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用课文中的美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1.(C)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

A.集中识字 B.分散识字 C.识写分开 D.注音识字

2. 关于语言的成就水平,我们主要关注四种知识技能,即:推理、交流、组织和(D)。A.拼写 B.语法 C.标点 D.运用规则 3.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性质。D A.基础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单一性

4.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D)。A.分散识字 B.形声识字法C.集中识字 D.象形会意识字法 5.(A)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6.(D)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

A.考试大纲 B.教学大纲 C.教学设计 D.语文课程标准

7.在语文本体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一个营造(C)作文的世界。A.宽松 B.和谐 C.自主 D.指导 8.语文主要是通过(C)来影响人生的。A.写作B.表达 C.阅读 D.听说

9.(D)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教育原理。A.三字经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10.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B)的价值。A.科学实用 B.人文教育 C.文学 D.艺术 11.

三、百、千”的“三”代表(A)。A.三字经 B.易经 C.春秋 D.论语

12.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A)。A.游戏识字法 B.象形会意识字法C.情景识字法 D.词串识字法

13.口语交际的(B),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A.即时性 B.情景性 C.自主性 D.复杂性

14.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B)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A.理解 B.阅读 C.写作 D.独白

15.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C)的概念。A.国文 B.国语C.语文D.文学

2.()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标准答案:C A.集中识字 B.分散识字 C.识写分开 D.注音识字

3. 终身学习的内涵有:()、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标准答案:C A.学会学习B.学会思考 C.学会求知 D.学会独立 5. 哪一个不是“口语交际”的特点

标准答案:D A.即时性 B.情景性 C.复合性 D.自主性

16.仅仅是课堂上的阅读和讲解,对学生的阅读的影响力是有限的,而教师自身对阅读的热爱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正确 17. 综合性学习注重结果性评价。错误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的阶段目标部分,第三学段称之为“写作”

错误 19.真正的阅读应该建立在对话理论的基础上。正确

20.从表面上看,当代世界各国的大比拼是经济、科技的大比拼,但深究其里,则是社会整体教养水平的大比拼,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大比拼,是国民综合素养的大比拼。正确

21.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一般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错误 22.口语交际就是一种语言活动。错误 23. 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正确 24. 教师的阅读与学生无关。错误

25. 全美英语教师协会和国际阅读协会主持制定的《美国英语课程标准》被视为“国家标准”。正确

26.所有国家的课程改革都贯穿了一个根本宗旨:把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参与地区竞争、国际竞争的重要保证。

正确 27. 道德教育就是关于品德方面的教育。错误 28.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正确

29. 课堂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正确 30. 《商务国语教科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正确

31. 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正确

32.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般是用于成人择业的。但近几年来,它却逐渐演变成一场壮观的“童子军大战”。

正确 33. “分散识字”重在在引导学生“随课文识字”,而不强调“读写”训练。错误 34.机械地繁琐地去掌握字的意思,也有一定的作用。错误 35.学生和老师都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错误

37. 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在于其总体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正确

38.学的东西要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必须通过训练,因此在语文课上必须通过不间断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错误 39. 道德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目的。:正确

40母语和数学、科学三科在许多国家被定为核心课程。正确

41.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之一体现在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上。正确 42.只要有了新型先进的教育观指导,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就会得到彻底的转变。错误 43. 《美国语文读本》是一套通过道德文字向孩子传授知识、进行美德教育的优秀读本。正确 44. 注音识字只是暂时回避了识字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正确

45. 集中识字实验其实不只是识字教学改革,而是以集中识字为先导,促进“大量阅读,分段习作”。正确 46. 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正确

47.教师交给学生具体实在的书本的知识,比学生的价值观树立和他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更为重要。错误 49.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也是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正确

50. 许多中小学生不愿意阅读,或对读书缺乏动力,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读书的兴趣。正确 15. 清朝时期我国的语文教育统称为“国语”课。标准答案:错,16、阅读可以是一个单向活动。错,18.语文教育就是语言和文学教育。标准答案:错,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人文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指语言和文学教育。

19.写作教学应侧重于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

标准答案:错,写作教学要注意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同时应注重学生平时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6.《语文课程标准》不再袭用“听话、说话”的提法,而将其改为

。标准答案:口语交际 8.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标准答案:语文素养

9.在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实物的。标准答案:前期经验

16.以准韵文的形式,围绕着一个中心串起来的有内在联系的一组词语,用来表现某个画面、场面、意境等,让儿童能借助韵文的形式和韵文的情境以及“情境图”来识字的方法是结构比较分析法。标准答案:错,不是结构分析比较法,而是词串识字法。

19.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标准答案:对

6.本身既是承载、传递信息的声音,也是传递说话人思想感情的工具。标准答案:口语

7.在古希腊,对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一种文体,即问答体或对话体。二是指一种

。标准答案:教学方式 15.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是:知识和能力、目标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标准答案:错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8. “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标准答案:错

“素养”一般理解为修养、涵养。它是经过长期熏染教化或学习实践而养成的内在的、达到一定高度的品性和素质。能力是指人能胜任或能完成某项活动的自身条件,包括心理条件和心理特征。素养和能力的形成都必须经过一个培养的过程,但素养是一种达到一定水平、且更具有内隐性、既有功利性,又具有非功利性的心理特征,而能力有强有弱,且主要具有功利性。

6. 由于白话文的推广,识字方法放弃了几千年来的传统,并被

取代。标准答案:集中识字 ; ; 分散识字(法); ;(顺序不可换)9.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标准答案:学生

10. 我们应摒弃单纯的写作技能训练,把习作建立在的基础之上。标准答案:阅读

6.《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答案:工具性; 人文性 ; ;(顺序可以换)

7. 标准是

的尺度,具有公共性、可完成性、可评估性。

标准答案:评价 8. 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教师要走出的霸权地位。标准答案:独白

9.母语教学要培养负责的,帮助学生形成国家观念,具备应有的道德价值观。标准答案:公民 10.阅读教学包含三个要素、、。标准答案:教师

学生

文本(顺序可换)

11.语文

(1)语言和文字,语文程度指阅读、写作等能力;(2)语言和文学,中学语文课本。12. 分散识字

标准答案:分散识字又称“随课文识字”,其基本做法是借助汉语拼音和“独体字”让学生随课文识字,保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识字教学寓于阅读之中。13.形声识字法

标准答案: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识字法即根据形声字的这一特点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14.阅读教学

标准答案:阅读教学是学生面对文本,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围绕一定的话题,以对话的方式,经历感悟、积累、迁移的心理过程,逐步形成能力、丰富情感的一种实践活动。11.情景识字法

标准答案: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情景识字法即根据语言环境来识记和理解字形。12.合作学习

标准答案: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2. 口语交际

标准答案:口语交际就是交际方为了一定的交际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和交际对象进行思想、感情、信息等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13.写作

标准答案:写作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考查思维与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它是使用任何一种语言的人们陈述事实、抒发情感、表述观点的必要方式。

下载最新小学语文论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培养_通用版-word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小学语文论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培养_通用版-word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一、填空题 1、最早提出“教学合一”主张的人是陶行知. 激励性原则 2、小学语文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中体现出激励性原则、发展性评价原则、差异性评......

    小学语文教学论

    一、填空题 1、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间,在西方,“课程”这一概念是由拉丁语“跑道”转化而来的,与“学习过程”同义。 2、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包含了教育目标、教......

    小学语文教学论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 1.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 1.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 文字......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期末辅导 2012年5月 课件是根据崔峦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制作,主要参考书是《中小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本次辅导的章节按课件的顺序进行,《中小学教学的理......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模拟试卷 一、 填空题(每题1.5分,共15分)。 1.语文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元结构,其基本构成包含知识教学目标、( )目标、( )目标、情意教学目标和审美教育目标五项。......

    小学语文教学论

    2015年春福师《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对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进行多容量、多项目、多功能的评估是( )。 A.......

    论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2000

    论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自学是一种很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而对于语文这一科目则更是一种可以培养综合能力的学习方式。因为在对语文的自学中,可以锻炼一个学生的全方位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