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人教版

时间:2019-05-15 02:2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人教版》。

第一篇:高一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人教版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理清文脉,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

2.合作探究,涵泳体味,分析人物的观点和情感;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辨,站在现代理想与智慧经典的契合点上理解孟子的思想。

2.披文入情,反复诵读,感知文本的内容、节奏、美感和理趣,感受语言魅力,丰富语文素养。

[教学思路]

1.导入新课。

2.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学生用三分钟速读课文,勾画出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梁惠王的困惑在于“寡人之于国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孟子对此的评价为“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认为治国应当“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据此将文章自然分为三层:提出“民不加多”之疑,分析“民不加多”之因,解决“民不加多”的措施。

(设计意图:一线贯穿,由“多角度续写标题”切入,符合文本的对话情境,便于学生紧扣治国问题与文本进行对话,并进行信息筛选整合,更能体会孟子议论严谨、环环相扣的逻辑特色;便于深文浅教,直入正题,使全文结构自然呈现;便于背诵,每句都是一个思维结点,彰显了背诵思路。)

3.再读文本,涵泳体味。

(1)第一段诵读探究。

读析示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学生分组接力诵读这两句话,体味:语调、语速、表情如何?哪些字要重读?“尽心”有何为证?(用原文回答)“尽心焉耳矣”能否置换为“尽心矣”?这句话反映出梁惠王怎样的心理?下文有何为证?

明确:前句轻读,后句重读。语调沉郁,语速滞重,表情苦闷。“尽心”是梁惠王自评的核心词语,要重读。“尽心”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若换为“尽心矣”则削弱了表达效果,“焉”“耳”“矣”三个句末助词重叠使用,是为了加重语气,突出反映了这个一国之君对自己劳而无功的抱怨、困惑心理。“劳”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无功”表现在“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困惑”有“何也”为证。

仿照示例,师生对本段其余句子进行合作探究。

(2)其余段落分组合作探究。

按文本内容分为四组:“五十步笑百步”“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天下民至”。

诵读准备:每段从语意看可分几层?语调、语速、停顿、重音,如何处理?

诵读要求:读出心理,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读出理趣。

诵读方法:组内接力诵读、同一句子比较诵读。熟读成诵。

探究重点:仿照示例,自主确定。

学生分组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相机追问,进行纵深拓展,并予以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示例研读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鉴赏“言语”的路径,熟读精思,为自主探究作准备。放手让学生作为探究主体进行个性化阅读,“渗透知识、理清结构、触摸思想、熟读成诵”,一举四得。)

4.三读文本,赏析特色。

“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看“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妙处。

第五段三种措施删去“也”字或删“也”加“则”重新组句;第六段四种主张四个“矣”字读出语气,体味运用排偶音节铿锵、文如连珠的气势。

末段一揭二讽三劝勉,且照应开头,从中体会孟子铺张扬厉、雄辩缜密的文风。

5.四读文本,拓展延伸。

解读十七大报告,关键词有“民生”“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基本指导思想是“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清学生找出文本中与之契合的句子,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设计意图:儒学经典与时代最强音的交响。始终以文本为依托,着力于从“言”到“文”,力避架空分析。)

6.五读文本,熟读成诵。

[知识点梳理] 1.给下列字注音

王好战hào 弃甲曳兵yè 数罟不入洿池cù gǔ wū 衣帛yì

鸡豚狗彘tún zhì 庠序xiáng 饿莩piǎo 2.词语讲解 凶:

(1)不吉祥,不幸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2)庄稼收成不好

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3)凶残、残暴

攘除奸凶(《出师表》)(4)恐惧而喧嚷骚动

敌入而凶(《国语》)(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

察:

(1)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石钟山记》)(2)考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2(3)考察后推荐

察臣孝廉(《陈情表》)(4)明智、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兵

(1)兵器、武器

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军事、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3)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颇蔺相如列传》)(4)士兵

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直

(1)与“弯”相对

木受绳则直(《劝学》)(2)正确的、正直的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3)面对、遇到

与单于相直(《汉书》)(与单于相面对)(4)价值,后写作“值”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5)副词,仅,只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6)副词,径直、一直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7)副词,竟然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数 Shù

(1)数目、数量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2)几,几个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3)命运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国论》)Cù

(4)密,与“疏”相对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Shǔ(5)计算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uò(6)屡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3.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打鼓(2)树之以桑

〖树〗种植(3)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5)王无罪岁

〖罪〗归罪 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4.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固定句式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罢了,那还是……)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有的….)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与……有什么不同呢?)4

第二篇:高一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3)一词多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以时入山林(按,介词)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

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

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

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

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参考答案]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数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shuò,屡次)(4)数罟不入洿池(读cù,密)发

(1)百发百中(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3)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兵

(1)非我也,兵也(兵器)(2)穷兵黩武(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4)草木皆兵(兵士)胜

(1)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阐述

孟子答疑: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第三篇:寡人之于国也____教案

引入:有人说,不学《孟子》是一种遗憾。因为孟子的一些精神思想已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中。哪个家庭不知“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几人不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名言;甚至无数落魄失意者还要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来给自己打气。可以说,孟子的思想是国人精神支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常值得研究。尤其是他在政治上提倡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 “仁政”、“王道”主张。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一起来领略孟子的仁政之风。划线 课文注解12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第一段: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内,文言文中,河都是指黄河,河内,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地方。这个地方,注意一下“凶”这个字。在这里是指谷物收成不好,也就是荒年。则,连词,解释为那么

也就是说 黄河以北的地方荒年的时候,那么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移到河东,同时还把河东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

3、河东凶亦然。

然在这里应该是 代词,这样。哪样呢?我们把其语义补清楚就应该是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如果是黄河以东发生荒年的时候,也是这样做。

4、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察,考察

无如,不如,比不上。这句话里面有两个之字,第一个,应该是结构助词,的。

第二个,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么用心的。

5、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 在这里是副词,更 的意思。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加呢,应该解释为 动词,增加。

可是那些国家的百姓并不因此变得更少,我的百姓也不因此而变得更多。为什么呢?

那么在第一段话里面,孟子与梁惠王是围绕哪个问题来展开他们之间的对话的?

回答:民不加多(多媒体)

古人为什么那么强调人口数量之于国家的重要呢/ 答案:我们知道,战国时代,在当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文化上是百家争鸣,政治军事上是战争频繁。那么在冷兵器时代,战争是需要很多人的。而且本来人口就有限,还要把大部分的壮丁都征去打战,这样一来,很自然地就会削减掉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进而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粮草,财政等问题。所以人口在当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梁惠王迫切地想要增加国家的人口数量。

PPT问题2:在提出“民不加多”前。梁惠王认为自己对这个国家是怎样呢?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可以说已经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了。但是呢,结果怎样?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那对于梁惠王来说,肯定觉得是十分郁闷了,这也太不公平了!这个时候,他很自然的就产生这个疑问,为什么会这样?

板书: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2——4自然段

接下来,孟子针对梁惠王的这个问题,开始分析原因了。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谈一下,孟子分析原因的内容应该是哪些文段?(齐读第2到第4自然段)孟子有没有直接阐明他自己的观点呢?(有没有直接说民不加多是因为什么什么呢/)没有!而是设喻,打了一个比方。既然梁惠王喜欢打仗,那孟子就从他喜欢的事情说,1、“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请敬副词,请允许我以:介词,用

喻:名词作动词,打比喻。“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填”是一个拟声词,形容鼓声。然”在形容词尾,„„的样子。“鼓”名词作动词,敲鼓。之(音节助词,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有一种追求整齐、对称的倾向,它是求同文化,语言也是一样,以求偶为美。我们看这个地方,“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前后都是四个字,如果在这里换成“填然鼓,兵刃既接”,就不美了,那再加一个字,这样念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后文中还有一个鸡豚狗彘的例子。豚与彘都是指猪,但这里却硬把三种动物说成四种。为了追求四字格,所以把猪用不同方式说了两遍。既:已经

接:接触,交锋

战鼓咚咚地敲响,双方兵器已经撞击交战。

3、弃甲曳兵而走

“走”是一个古今异义词。逃跑

今义是 走路 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这里这个“而”表修饰)

4、或百步而后走,或五十步而后止

我将哪个字作为固定词读出来呢?

这是一个固定词组 或„„或„„

有的„„有的„„ 这句话怎么翻译呢

有的人跑了五十步,有的人跑了一百步。

5、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介词,凭借 凭自己跑了五十步,笑别人跑了一百步。说哎呀,你是逃兵。

6、则何如

则:那么

何如:怎么样?

喻是设好了,这个地方实际上呢,也相当于设下了一个圈套。让梁惠王自己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看一看梁惠王的反应如何。“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耳:只是„„罢了

是„„也:这是„„呀 只不过没有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梁惠王的回答不知不觉中已经否定了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个时候,孟子继续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 通 毋 不要

多于邻国:介宾短语后置,也可以说是状语后置。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它的语序。

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指望你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

孟子非常巧妙地利用梁惠王喜欢打战的心理,设了一个圈套,套住了梁惠王。从而轻而易举地得出了一个结论:他所说的尽心也,就是移民移粟这样的小恩小惠,在本质上跟邻国为政是没有区别的。就像五十步和一百步,只有程度上的轻重不同而已,本质上是一样的。板书:孟子设喻揭示原因:以五十步笑百步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地过度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问题: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包括几个方面。PPT 请同学一起朗读课文剩下部分的内容。回答问题 回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问题:王道之始 有什么要求呢

回答: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吃不完;密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砍伐树木,木材就用不完。

胜:尽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是:代词,这样

生: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

死:动词作名词,死去的人

丧: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这样便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没什么不满的。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是王道的开始)

这一段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也就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

那“王道之成”又应该如何来做呢?它的具体措施又是什么?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之: 结构助词,的 树:栽种,动词

之:代词,指五亩之宅

以:介词,用

衣:名词做动词,穿。

齐声翻译:五亩大的宅院,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上丝织品做的衣服了。

2、鸡豚狗彘之序,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齐声翻译:鸡、狗、猪的喂养,不错过他们的繁殖周期,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齐声翻译:每户百亩大的土地,不错过农业生产的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

4、谨xiangxu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反复告诉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齐声翻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用孝悌的道理反复地告诉学生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假 斑

负戴于道路:介宾结构后置句,也就是状语后置。于路上负戴。

齐声翻译: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这样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之”作动词“有”的宾语,放在了“有”的前面。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四组排比句。开头用排比句法连述三事,都有关人民生活,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从养民到教民。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提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请大家齐声朗读出来。最后一段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这里有两个食,第一个是动词,吃;后一个是名词,食物。检:制止,约束。涂:通 途,道路 殍:饿死的人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富贵人家的猪狗吃百姓的东西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

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岁:年成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同„„有什么不同呢 兵:兵器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则,那么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到你这里来了

这段话批评了梁惠王归罪于年成,推卸责任,阐述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

板书:孟子主张: 行王道

那么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大家觉得孟子这个人怎样啊?(可以说是一谈话高手了。)

答:很善于引导对方,轻而易举地就可以使对方落入自己设置的圈套中。就像梁惠王,起初还得意洋洋地说自己治国是“尽心焉耳矣”。但孟子轻描淡写的一句“以五十步笑百步”就让梁惠王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孟子从而从容不迫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总结:孟子认为梁惠王要使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实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要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季节。然后还要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仪,引人向上,倾心归附。至此,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王道可成。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板书: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 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对比)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寡人之于国也

第四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平昌二中 秦必琼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了解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B、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a。掌握‚数 发 直 兵 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 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B、了解‚或……或……‛‚直……耳‛‚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3、德育目标:结合本文的学习,联系现实,探讨孟子治国思想的现代意义。二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结合本文的学习,联系现实,探讨孟子治国思想的现代意义。二 教学重点

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合理引申,让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三 教学难点

既要让学生了解文本的意思,又要让学生懂得以现代观念来审视古人的思想,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四 教学方法

1 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培养文言文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义浅显,但内涵艰深。在探究孟子仁政理想的现代意义时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3 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五 教学步骤设计

1、导入语

1987年初春,75位诺贝尔获奖者齐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其实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则是孟子,孟子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孟子‚仁政‛思想的现代意义,去找寻人类生存的法则。

2、播放课文录音

3、检查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颁白,头发花白)(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二)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敲鼓(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三)宾语前臵句

未之有也

〖之〗,在否定句中,‚之‛作动词‚有‛的宾语,放在了‚有‛的前面。

(四)成语

‚五十步笑百步‛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5学习目标: 探究孟子仁政理想的现代意义?

(一)请同学们朗读王道之始的段落。

板书: 王道之始

措施 效果 结果

不违农时 谷 不可胜食

数罟不入 鱼鳖 不可胜食 养生丧死无憾 斧斤以时 林木 不可胜用

教师点拨:说起“王道”,论及“仁政”,孟子游刃有余。孟子在阐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具体措施时,提出了三个要点。如果说 ‚不违农时‛是对人本身的关注,是希望统治者,不要因满足一己之欲念,就不管是否播种的清明,谷雨,是否收割的立秋,处暑,一律肆意的滥用民力。那么后两点就是对人的生态环境的关注。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今天有做到孟子所说的“数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吗?我们应怎样治理和保护日益恶化的环境?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略

(二)请一名同学朗读王道之成的段落。

板书:王道之成

措施 效果 结果

五亩……树之以桑 衣帛(五十)

鸡豚狗彘……无失其时 食肉(七十)养民

百亩……勿夺其时 无饥(黎民)不王者,未之有也

谨……。申之以孝悌 不负戴(颁白者)教民

教师点拨: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养民‛和‚教民‛两部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显然孟子的“养民”只是解决百姓的温饱,而今天十六大我们早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那么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孟子也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他强调要兴办庠序之教,虽然我们今天说21世纪的国家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但孟子更强调人道德修养的提高。

提问:今天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那些成绩?作为中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应怎样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略

(三)当梁惠王全然沉浸在诱人垂涎的梦幻里,彻底地成为了孟子思想的俘虏时,孟子没忘了最后的顺刺一剑,那就是现实中令人发指的虐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这种行为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率领禽兽来吃人。而针对统治者对这样现状的造成,全然归罪于年成的推委,孟子更是一针见血:”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如此反问,掷地有声,不容臵疑。让我们领略到了孟子的浩然正气,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不仅如此,我们还再一次的感受到孟子以民为贵的思想。孟子说: ‚民为贵,4 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至此孟子对统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君王的态度。

板书: 君王的态度

狗彘食人食 正确 王无罪岁

涂有饿莩 态度 斯天下之民至焉

非我也,岁也

6作业:试想如果你是君王的话,你将以什么态度来对待你的百姓,将采取哪些措施来造福于民,做到真正的仁者无敌。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题为《我若为王》的作文。7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让我们知道了对古文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字、词、句式上,切忌像韩愈所说的‚小学而大遗‛。我们应立足现实,让古代先贤的智慧之光成为我们的一面镜子。同学们,让我们带上这面镜子出发吧,去创造今天的和谐!教师寄语

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而今天我要说: ‚如欲和谐社会,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第五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一)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一、导语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熟读课文

一|学生齐读课文,纠正字音。

二、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学生示疑,学生自主解答。

四、再次阅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请一位同学阅读本文第一段

1、提问: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2、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下面有请一位同学朗诵文章的2-----4段。

5、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下面让我们齐读文章的5、6两段。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狗彘食人食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 对比 涂有饿莩 比喻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二、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 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对比)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下载高一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 (3)王道之始也。 (4)未之有也。A.(1)与(2)不同,(3)与(4)相同。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C.(1)......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集备

    《寡人之于国也》集体备课记录 学校名称:东港市第三中学 备课地点:高一语文办公室 授课教材:人教版必修三 备课内容:《寡人之于国也》 备课日期:2009年10月24日第七、八节课 学科......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引导语:《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欢迎参考阅......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2

    孟 子 名 轲 , 邹 人( 今 山东 邹 县 ), 三 岁 时 父 亲 逝 世 ,孟 子 便 与 母 亲 相 依 为 命 。 孟母 非 常 疼 爱 自 己 的 儿 子 , 曾 经 为 了 替 孟 子 找 一 个 舒 适 的......

    [教案]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积累文言知识。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㈡过程和方法: 1、边听录音边看文章掌......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教案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准确默写文言名句 识记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基本用法 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授课人:杨冰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有关孟子及《孟子》的文学常识。 2. 学习《孟子》善于比喻、排比说理和气势充沛的写作特色。 3. 把握孟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