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方案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方案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最重要的、处于中心环节的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是重头戏。其方案如下:
首先,优秀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在这方面,主要抓文字性主教材和辅导教材、练习教材、模拟实验教材和课件辅助媒体的建设。计划在三年内自编适合我们自己需要的,体现镇江高专培养目标的《中级财务会计》主教材,辅导教材和练习教材,并制作理论联系实际的,为教师和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件,并选用优秀的模拟实验教材。祁美云老师制作了《中级财务会计》多媒体课件,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其次,以科研为龙头,为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近几年,中外会计,尤其是中国会计改革的力度加大,改革的频率日益加快,会计问题不断增加。因此,探讨时代性,前沿性的会计问题,并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建设中教材内容和教学改革两个重大项目,理所应当地加大科研力度,鼓励教师积极探讨相关问题。我们在这方面的具体目标是:鼓励教师研究探讨新问题,多写科研和教研方面的有见地的文章,在学报和各级学刊上发表。除此之外,还利用教研室活动时间进行专题讲座,鼓励大家相互切磋和探讨,以提高自己会计教学研究水平。由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证,所以本课程规划培育一支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初步拟定财务会计课程组应有3名专职教师组成。
再次,实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改革。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是我们会计学专业的基本目标。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尤其应当体现。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重点在于统一任课教师对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的认识和把握,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采取案例教学、传统理论教学和课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将书本中所涉及到的国际国内最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动态,以及我国大公司、中小企业的改革实践,及时地与学生交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分析、剖析案例。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企业会计的日常业务活动中,拓宽分析问题的思路,真正地提高他们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目前有1位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并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最后,作为会计专业中心主干课程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不可忽视的一项课程建设措施,是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校外专业技术和会计实际训练的基地。以便使学生在就业之前有一个施展才能的练兵场,有一个过度到为了就业的“准企业”。这样可以使用学生尽快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比较容易地使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一步到位。
第二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财务管理专业)
英 文 名: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前 置 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
后 置 课: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
学 分:4学分
课 时:64课时
主讲教师:涂娟、彭胜平等
选定教材:刘永泽,陈立军等主编.中级财务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本课程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以财务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标准为依据,主要阐述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具体包括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具体程序与方法,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及编制方法等内容。具体分为12章:第一章总论,是财务会计基本概念框架介绍;第二章至第七章,主要介绍资产要素的核算;第八章负债,主要介绍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核算;第九章主要介绍所有者权益的核算;第十章、十一章,主要介绍费用、收入、利润的核算;第十二章主要介绍财务报告的内容、主要财务报表的编制等。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运用财务会计的方法,掌握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培养学生财务会计的应用能力,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规范性较强的课程,且有内容多、难度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各章的知识点及重难点内容。教师在讲授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应采用举例、案例分析等方式阐释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并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企业的会计问题;对学生课后预习、复习和知识的拓展应加强引导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应安排一定的作业,并适时做好作业的点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 总论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财务会计的特征,理解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重点掌握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要素的内涵。教学内容:
一、财务会计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财务会计的含义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三、财务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五)权责发生制
四、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一)客观性
(二)相关性
(三)明晰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五、会计要素及其计量基础
(一)会计要素
(二)计量基础 思考题:
1.财务会计含义?财务会计的特征有哪些? 2.如何理解财务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 3.如何理解财务会计的目标? 4.会计信息质量应具有哪些特征?
5.我国企业会计要素有哪些?它们的计量属性有哪些?
第二章 货币资金
课时分配: 3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货币资金的管理、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理解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基本概念和内容;重点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会计核算。教学内容:
一、现金
(一)现金管理
(二)现金的核算
(三)备用金的核算
(四)库存现金的清查
二、银行存款
(一)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
(二)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三)银行存款的核算
(四)银行存款的核对
三、其他货币资金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包含哪些内容? 2.企业应如何加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3.现金的支付范围是什么?
4.银行存款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有何规定? 5.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有哪些?有何特点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相关概念;掌握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及其他应收款的核算。本章的重、难点是现金折扣、坏账损失的备抵法、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等。教学内容:
一、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及其确认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四)坏账损失的核算
二、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确认和计价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三)应收票据的贴现
三、预付及其他应收款项
(一)预付账款
(二)其他应收款 思考题:
1.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几种?有哪些优缺点? 2.何为坏账?坏账损失如何核算? 3.什么是应收票据?应如何核算? 4.应收票据的贴现收入如何计算?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5.其他应收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四章 存货
课时分配: 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在了解存货的概念与分类基础上,理解存货取得、发出及期末存货的计价与核算,掌握存货清查结果的核算,重点掌握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本章难点内容是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及会计处理。教学内容:
一、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性质和确认
(二)存货的分类
二、存货的取得
(一)存货的初始计价
(二)外购存货的核算
(三)自制存货的核算
(四)委托加工存货
三、存货的发出: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
(一)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
(二)发出材料的核算
(三)发出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四)发出库存商品的核算
四、存货的清查
(一)存货盘盈的核算
(二)存货盘亏的核算
五、存货的期末计价
(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
(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运用 思考题: 1.什么是存货?可分为哪几类? 2.存货取得时的初始成本应如何确定?
3.实际成本计价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适用范围如何? 4.存货清查有何意义?清查结果应如何核算? 5.什么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如何运用?
第五章 投资
课时分配:8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投资的概念及分类,理解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基本核算方法,重点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的核算原理。本章难点是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教学内容:
一、投资及其分类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含义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含义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含义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五、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五)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思考题:
1.什么是投资?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如何核算? 3.什么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何核算? 4.什么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何核算? 5.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如何计量? 6.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其适用范围如何?
第六章 固定资产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固定资产性质、分类,理解固定资产计价方式、后续支出和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重点掌握固定资产增减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本章难点内容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期末计价的账务处理等。教学内容:
一、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
二、固定资产的取得
(一)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
(三)接受投资固定资产的核算
(四)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
三、固定资产折旧
(一)折旧的性质及范围
(二)折旧方法
(三)折旧的核算
四、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含义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五、固定资产的处置
(一)固定资产出售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
六、固定资产的清查
(一)固定资产盘盈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盘亏的核算
七、固定资产的减值
(一)固定资产减值的认定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确认应符合什么条件? 2.不同途径取得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如何确定? 3.你如何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意义? 4.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有哪些? 5.企业应该怎样选择折旧方法? 6.固定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是什么?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无形资产的性质与种类、其他长期资产的内容,理解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价、无形资产的减值,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出租与出售的核算。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无形资产取得与摊销核算,难点内容是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价、无形资产减值。教学内容:
一、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价
(三)无形资产的取得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
(五)无形资产的出售和出租
(六)无形资产的减值
二、其他资产
(一)其他长期资产的内容
(二)其他长期资产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哪些特征? 2.无形资产如何确认与计价? 3.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4.无形资产的处置应如何核算? 5.其他资产有哪些内容?
第八章 负债
课时分配:8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负债的分类与计价,掌握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主要项目的基本核算方法。本章的重点是应付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增值税的核算,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基本核算方法;难点内容是企业应交税金、长期负债的利息、债券溢(或折)价的会计处理。教学内容:
一、负债概述
(一)负债及其分类
(二)负债的计价方式
二、流动负债
(一)短期借款的核算
(二)应付票据的核算
(三)应付和预收款项
(四)应交税费
(五)应付职工薪酬
三、长期负债
(一)长期借款的核算
(二)应付债券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负债?负债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应如何计价? 3.什么是增值税?增值税应如何核算? 4.什么是长期负债?应如何计价?
5.什么是借款费用?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处理? 6.何为债券溢价、折价?溢、折价应如何核算?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掌握一般企业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基本核算、资本公积及留存收益的基本核算。本章的重、难点实收资本(股本)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核算、留存收益的核算。教学内容:
一、所有者权益概述
(一)所有者权益及特征
(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二、投入资本
(一)一般企业实收资本的核算
(二)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核算
(三)资本公积的核算
三、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内容
(二)留存收益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它包括哪些内容? 2.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有何区别? 3.股份公司发行股票应如何核算?
4.什么是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留存收益?留存收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第十章 费用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成本、费用的概念与分类,了解生产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与一般程序;掌握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方法、期间费用的内容及核算。本章的重点、难点主要有: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方法,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内容及核算。教学内容:
一、费用及其确认
(一)费用的分类
(二)费用的确认
二、生产成本
(一)生产成本的构成
(二)生产成本的核算
三、期间费用
(一)销售费用的核算
(二)管理费用的核算
(三)财务费用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费用?费用有何特点?费用如何分类? 2.什么是产品成本?成本核算程序这样? 3.什么是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哪些内容? 4.期间费用在会计核算上有何特点?
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
课时分配:5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收入的特征和分类、收入确认条件、营业外收支的内容,掌握销售商品收入、利润的形成与利润分配的核算,了解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所得税的一般核算。本章重点是一般方式下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核算、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的核算,难点内容是收入确认与计量的方法,特殊销售方式下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所得税的核算等。
教学内容:
一、收入概述
(一)收入的特征
(二)收入的分类
二、收入的确认与计价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1.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 2.特殊销售方式的收入确认
(二)劳务收入核算简介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核算简介
三、利润
(一)利润的构成
(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三)利润总额形成的核算
(四)所得税的核算
(五)净利润形成的核算
四、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收入?收入有哪些特征? 2.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应满足哪些条件? 3.销货退回应如何核算?
4.什么是利润?利润是如何构成的? 5.税后利润的分配程序如何?应怎样核算?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
课时分配:5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的基本方法,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基本的编制方法,了解财务报表附注。本章重点内容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的理解,难点是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
一、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告的内容
(二)财务报表的作用
(三)财务报告的分类
(四)财务报告编制要求
二、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四)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三、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性质
(二)利润表的结构
(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四)利润表的附表
四、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五、财务报表附注
(一)财务报表附注的作用
(二)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 思考题:
1.什么是财务会计报告?其内容包括哪些? 2.什么是资产负债表?有何作用?应如何编制? 3.什么是利润表?利润表有何作用?如何编制? 4.什么是现金流量表?有何作用?编制原理是什么? 5.会计报表附注主要内容有哪些?
附录: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C.2006.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第38号[S].2006.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讲解[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5.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7.孙铮.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8.戴德明.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陈良华、戚啸艳.会计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0.王跃堂、陈丽花.财务会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吴中春.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谢获宝.中级财务会计[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3.贾莉莉.财务会计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14.李海波、刘学华.新编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5.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6.Charles T.Horngren、Gary L.Sundem、John A.Elliott,Financial Accounting,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执笔人: 涂娟 2010年5月
审定人: 年 月
院(系、部)负责人: 年 月
第三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大纲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级财务会计》 课程负责人:余海宗
授课教师:傅代国、焦薇、唐国琼、于晓谦、吴学斌、黄增玉、张雪南、梁婷、谭洪涛
学 时:周3 学 分:3 先修要求:会计学基础
授课对象: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CPA专业方向 讲课学时:50学时
实验学时:习题课及课外习题讲解4学时 案例分析:4学时 期末考试:2学时
教材名称及主编姓名:《财务会计学》,傅代国主编,新版教材正在编写出版过程中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CPA方向所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构成会计学科体系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是以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最新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国际惯例为依据,既有财务会计理论的阐述,又有财务会计实务的讲析,成为会计专门人才必修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基础会计,其后续课程依次为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与成本会计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交叉,处理的原则是:财务会计课程只涉及到有关费用的核算方法,完成费用按要素的核算与归集。费用按成本项目或成本计算对象的归集与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则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加以解决。有关报表分析的内容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讲授。有关破产清算、合并报表等内容列入高级财务会计中讲授。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财务会计学主要讲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各具体会计要素的核算及对外陈报。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和基本要求上看,一是注重会计问题的经济背景,分析会计的经济社会影响,从经济学等广泛的领域理解、学习会计,注重会计的经济生命和经济价值;二是注重会计职业判断的特征,引导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会计工作的基本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能力以及分析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会计原理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并紧密结合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的账务处理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并为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五、教学形式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可利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电子讲稿,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内容。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课堂测试和课外作业。
本课程配备了习题集。习题的选择结合实际,以加深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对本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作业是本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完成规定的课外作业。
本课程平时采用案例分析,分小组讨论,或口试、或写阶段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期末采用闭卷考试的办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4学时)第二章
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4学时)第三章
应收款项(4学时)第四章
存货(3学时)
第五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4学时)第六章
固定资产(2学时)第七章
无形资产(2学时)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2学时)第九章
长期股权投资(5学时)第十章
资产减值(4学时)第十一章
负债(4学时)第十二章
所有者权益(2学时)第十三章
收入、费用及利润(4学时)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4学时)案例教学(4学时)作业评讲(4学时)期末考试(2学时)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实务操作性很强,就会计学的内在教学规律而言,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在方法上应以讲授账务处理的内在逻辑及业务例示为主线,侧重于会计的经济社会价值和会计的职业判断特征。因此,一方面要结合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实施情况以及企业实际会计工作,适当组织一些相关的课堂讨论;另一方面,在每章适当的地方都安排有判断流程图,即可把握整体教学思路,又可增强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还应辅之一会计模拟实验操作。此外,认真完成课后练习对于理解本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在课堂上讲解。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建议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同时辅之以少量的板书。
八、考核方法 本课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实验考核以及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
九、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1.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根据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特点,结合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修订本大纲。
2.本大纲是依据本科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编写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
十、课程章节基本内容
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1.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 2.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4.熟悉财务报告目标 5.熟悉财务报告的构成 6.了解会计基本假设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我国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和结构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概念和特征
一、财务会计的概念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第二节
财务会计的目标
一、财务信息的使用者
(一)投资者
(二)债权人
(三)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四)社会公众
二、财务会计目标的内容
(一)受托责任观
(二)决策有用观
(三)融合观
第三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信息质量特征
一、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二、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会计要素概念
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三、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收入
(二)费用
(三)利润
第五节
财务会计要素的计量
一、会计计量基本理论
(一)计量对象
(二)计量属性
(三)计量对象
二、会计计量基本要求和会计计量属性的构成(一)历史成本
(二)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四)现值
(五)公允价值
三、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第六节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
二、财务报表的组成及相关概念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现金流量表
(四)附注
第二章 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处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1.了解货币资金的核算内容 2.掌握金融资产的分类
3.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和核算 4.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和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货币资金的管理和内部控制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货币资金
一、货币资金的范围及内部控制制度
(一)货币资金的性质与范围
(二)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库存现金的核算
(一)库存现金的管理
(二)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
(三)备用金的核算
(四)库存现金清查
三、银行存款的核算
(一)银行存款的管理
(二)银行转帐结算方式
(三)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
(四)银行存款的核对
四、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
第三章 应收款项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应收款项的基本理论与会计核算,通过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应收帐款的性质与范围 2.掌握应收帐款发生与收回的核算 3.掌握应收票据的核算 3.掌握坏帐的核算
4.掌握预付及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应收帐款发生与收回的核算 2.坏帐的核算
第一节 应收款项概述
一、应收款项的概念
二、应收款项的分类 第二节 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概述
(一)应收票据的分类
(二)应收票据的计价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一)不带息票据的核算
(二)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第三节 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一)商业折扣
(二)现金折扣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一)没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的核算
(二)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的核算
(三)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的核算
四、坏账损失的核算
(一)坏账的确认标准
(二)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计提比例和计提方法
(三)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第四节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一、预付账款
(一)预付账款的核算内容
(二)预付账款的核算
二、其他应收款
(一)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第五节
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
一、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
二、应收债权出售
(一)不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
(二)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
(三)应收债权贴现
第四章 存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存货的基本理论和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1.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 2.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 3.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 4.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 5.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
2.掌握存货初始计量和期末计量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一)外购的存货
(二)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第二节 存货发出的计价
一、存货盘存制度
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一)先进先出法、(二)加权平均法
(三)个别计价法 第三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第四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1.了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性质
2.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3.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4.掌握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 5.掌握不同类金融资产转换的核算 6.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2.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 3.不同类金融资产转换的核算 4.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第一节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性质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二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性质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
三、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转换 第三节 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一、金融资产减值测试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贷款和应收款项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第六章 固定资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固定资产的基本理论和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 1.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2.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3.掌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4.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5.熟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2.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及其核算
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及其核算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
(二)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第三节 固定资产处置
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
第七章 无形资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 1.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2.掌握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条件 3.掌握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4.掌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原则 5.掌握无形资产摊销原则 6.熟悉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2.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及其核算 3.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和摊销 4.无形资产的处置
第一节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三)土地使用权
二、研究与开发支出
(一)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区分
(二)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
三、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外购无形资产
(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三)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判断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否确定
二、确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
三、无形资产摊销
第三节 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
一、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
二、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
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投资性房地产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
1.掌握投资性房地产概念和范围 2.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 3.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4.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核算 5.掌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核算 6.熟悉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 2.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3.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核算 4.投资性房地产处置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一、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一)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前提条件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
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一、房地产的转换
(一)房地产的转换形式及转换日
(二)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第九章 长期股权投资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长期股权投资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2.掌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3.掌握以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方法 4.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5.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 6.熟悉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不同方式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基本理论和核算 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核算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原则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企业合并概述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三、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三)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五)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原则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一)成本法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二)成本法核算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一)权益法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二)权益法核算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处置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第十章 资产减值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资产减值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认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2.掌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3.掌握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原则 4.掌握资产组的认定方法及其减值的处理 5.熟悉资产减值的概念 6.了解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认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2.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3.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原则
4.资产组的认定方法及其减值的处理
第一节 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认定
一、资产减值概念
二、资产减值的迹象
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
一、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的确定
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一)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
(二)折现率的预计
(三)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
(四)外币未来现金流量及其现值的预计
三、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第三节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的处理
一、资产组的认定
二、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确定
三、资产组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四、涉及总部资产的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商誉减值的处理
一、商誉账面价值的分摊
二、商誉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第十一章 负 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负债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一般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2.掌握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3.熟悉应付股利的核算
4.了解应交消费税和应交营业税的核算 5.了解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流转税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
2.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第一节 负债概述
一、负债的概念和特征
二、负债的分类 第二节 应付职工薪酬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一)职工薪酬确认的原则
(二)职工薪酬的计量标准
(三)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
(四)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第二节 应付债券 一、一般公司债券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 第三节 应交税费
一、流转税概述
二、应交增值税
三、应交消费税
四、应交营业税
五、其他税费 第三节 其他负债
一、短期借款
二、应付票据
三、应付账款
四、预收账款
五、其他应付款
六、应付股利
七、长期借款
八、长期应付款
九、专项应付款
第十二章 所有者权益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和内容 2.掌握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和联系
2.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及构成
一、所有者权益的性质
二、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三、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内容 第二节 实收资本
一、实收资本概述
二、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概述
二、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性质
二、盈余公积
(一)盈余公积的性质和内容
(二)盈余公积提取和使用的会计处理
三、未分配利润
(一)未分配利润的两层含义
(二)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四、未弥补亏损
(一)弥补亏损的方法
(二)会计处理
第十三章 收入、费用及利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掌握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3.掌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4.掌握建造合同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5.熟悉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处理 6.掌握利润形成及其分配的核算 7.掌握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8.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9.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10.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的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 2.不同商品销售方式的会计处理 3.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4.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6.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7.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差异 8.利润形成和分配的会计核算
第一节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二)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运用
二、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
三、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处理
(一)现金折扣
(二)销售折让
(三)销售退回
第二节 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
(一)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条件
(二)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运用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计量
三、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区分
第三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
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计量 第四节 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建造合同的概念
二、合同的分立与合并
三、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一)合同收入的内容
(二)建造合同成本
(三)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五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
(一)营业费用的核算
(二)管理费用的核算
(三)财务费用的核算 第六节 利润总额的核算
一、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二、利润形成的核算 第七节 所得税的核算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二、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一)一般原则
(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四、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一)一般原则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一)当期所得税
(二)递延所得税
(三)所得税费用 第八节 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三、利润的年终结转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财务报告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2.掌握利润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3.掌握现金流量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4.掌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5.掌握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
6.熟悉附注的概念和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主要报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2.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现金流量表
(四)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
(五)附注
二、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一)持续经营
(二)列报项目一致性
(三)性质或功能
(四)抵销
(五)指标可比性
(六)明了性
(七)期间要求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二)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列示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一)填制依据(二)填列方法 第三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
二、利润表的编制
(一)填制依据
(二)填列方法
三、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三)每股收益的列报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概述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 第六节 附注
一、附注的性质
二、附注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七)分部报告
(八)关联方披露
第四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中级财务会计(上)》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会计学
学 时 数:64 学 分 数:4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中级财务会计(上)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本科生、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与中级财务会计(下)构成中级财务会计的完整内容。中级财务会计是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四大环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全面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紧密结合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重点介绍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突出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实务也是本课程的重要特色。中级财务会计(上)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资产要素的相关实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本课程的作用与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核算方法和报告要求;学生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锻炼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会计一般问题的能力,增强财务意识,提高理财能力;进一步为会计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财务会计基础概念讲解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资产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理论和方法。以下分章说明。
第一章 总 论(4学时)
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中级财务会计的特点;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第二章 货币资金(6学时)
了解货币资金的概念、特征和内容;了解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制度;了解银行结算方式;掌握现金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掌握银行存款的总分类
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掌握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盘点制度和会计处理;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第三章 应收和预付款项(12学时)
了解应收及预付账款的性质和范围;掌握应收账款的确认标准和基本核算;了解折扣对应收账款的影响;掌握净价法和总价法的区别和应用;掌握应收票据的相关业务核算;掌握预付账款账户的性质和核算;掌握其他应收款的内容与核算;掌握坏帐准备金计提方法和会计处理;掌握债务重组的内容。
第四章 存 货(12学时)
了解存货的概念、分类与范围、存货盘存制度、存货确认的条件;掌握存货入账价值和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方法;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和其他方法的核算;掌握委托加工物资、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的核算;掌握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和核算;掌握存货清查的方法和会计处理;掌握非货币性交易的内容。
第五章 投 资(12学时)
了解投资的概念、分类及意义;掌握短期投资取得、持有及转让等账务处理;掌握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和核算。理解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特点;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计算和核算;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和成本法;掌握长期债券投资的形成、溢折价摊销、处置或到期收回的核算;理解委托贷款的业务及核算;掌握长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和核算。
第六章 固定资产(12学时)
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特征、分类及确认条件;掌握固定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和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和计算折旧的方法及计提折旧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处置和盘盈盘亏得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期末计价。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6学时)
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内容;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和无形资产计量;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处置的核算;掌握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方法和减值准备金的提取、转回的核算;理解其他资产的概念和内容。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系统性强,理论性与技术性高度融合,造成学生接受的难度和教师的授课难度相对都比较
大。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利用率,保证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布置思考题和作业题以及安排撰写读书报告等手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
2.作业量(包括思考题和业务练习题)。
3.考核方法:期末闭卷考试。着重是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基础会计学》。本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它也是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如《中级财务会计(下)》、《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等等。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 陈立军 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 中国财政部颁发的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中级财务会计(下)》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学
学 时 数:64 学 分 数:4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中级财务会计(下)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本科生、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与中级财务会计(上)构成中级财务会计的完整内容。中级财务会计是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四大环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全面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紧密结合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重点介绍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突出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实务也是本课程的重要特色。中级财务会计(下)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相关实务以及财务报告的基本内容和编报方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本课程的作用与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核算方法和报告要求;学生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锻炼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会计一般问题的能力,增强财务意识,提高理财能力;进一步为会计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财务会计基础概念讲解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理论和方法。以下分章说明。
第八章 负债(14学时)
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特点、分类及计价;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股利及预提费用的核算。了解长期负债的概念、特点、分类、确认和计量;掌握借款费用的处理;掌握长期借款及利息的核算;掌握应付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掌握企业债券发行、溢折价的摊销、应付利息的计提以及债券到期偿还的会计处理;理解长期应付款和专项应付款的核算。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8学时)
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构成;掌握实收资本的核算;掌握资本公积的概念、来源和核算;掌握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第十章 费用(4学时)
了解费用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区别和联系;了解费用确认与计量的原则;熟悉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内容与核算;掌握要素费用的核算;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核算;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
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14学时)
了解收入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理解商品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的确认标准和计量原则;掌握商品销售收入实现的账务处理,重点是特殊销售业务的核算;了解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有关业务的核算方法;了解利润的概念和组成,了解利润分配政策;掌握所得税的核算;掌握本年利润的形成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14学时)
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意义、种类和编制要求;了解会计报表附注的作用和内容;了解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作用和基本内容;了解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的内容、格式及编制方法;了解利润表及其附表的概念及作用;掌握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了解分部报告的意义和基本内容;了解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和现金流量的分类;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结构、项目及编制方法。
第十三章 会计调整(10学时)
掌握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处理方法;了解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处理方法;掌握会计差错更正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处理方法;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处理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系统性强,理论性与技术性高度结合,造成学生接受的难度和教师的授课难度相对都比较大。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利用率,保证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布置思考题和作业题以及安排撰写读书报告等手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
2.作业量(包括思考题和业务练习题):
章 次 思考题 业务题 第八章 负债 4—7题 8—10题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 3—4题 3—5题 第十章 费用 2—4题 3—5题 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 2—4题 4—6题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 4—7题 3—5题 第十三章 会计调整 2—4题 3—5题
3.考核方法:期末闭卷考试。着重是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上)》。本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开设的第二门专业课,它也是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如《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等。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 陈立军 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 中国财政部颁发的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第五篇: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txt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而是在一起就算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你在看别人的同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要走好明天的路,必须记住昨天走过的路,思索今天正在走着的路。2010秋会计本科补修课中级财务会计综合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1.企业对于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出库存商品且其公允价值不含增值税的情况下,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B.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2.2007年1月2日,甲公司以货币资金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初始投资成本为2 000万元,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7 000万元。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即派人参与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但无法对乙公司实施控制。乙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该项投资对甲公司2007损益的影响金额为(D.250)万元。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 增值税税率为17%。2007年1月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本公司生产的500件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公司管理人员。该批产品的单件成本为1.2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2万元(不含增值税)。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在2007年因该项业务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D.1 170)万元。4.企业对境外经营的子公司外币资产负债表折算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应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的是(C.实收资本)。
5.2007年1月1日,甲企业取得专门借款2 000万元直接用于当日开工建造的厂房,2007年累计发生建造支出1 800万元。2008年1月1日,该企业又取得一般借款500万元,年利率为6%,当天发生建造支出300万元,以借入款项支付(甲企业无其他一般借款)。不考虑其他因素,甲企业按季计算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2008年第一季度该企业应予资本化的一般借款利息费用为(A.1.5)万元。6.2007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大型商品一套,合同规定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900万元,分三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假定在现销方式下,该商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81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7年应确认的销售收入为(C.810)万元。
7.甲公司2007年实现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 600万元。该公司200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 000万股,6月30日定向增发1 200万股普通股,9月30日自公开市场回购240万股拟用于高层管理人员股权激励。该公司2007年基本每股收益为(C.0.53)元。8.2007年3月31日,甲公司应付某金融机构一笔贷款100万元到期,因发生财务困难,短期内无法支付。当日,甲公司与金融机构签订债务重组协议,约定减免甲公司债务的20%,其余部分延期两年支付,年利率为5%(相当于实际利率),利息按年支付。金融机构已为该项贷款计提了10万元呆账准备。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该项债务重组业务中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为(D.20)万元。
9.2007年1月2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租赁合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乙公司一台机器设备,专门用于生产M产品,租赁期为5年,年租金为120万元。因M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甲公司自2009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该产品,当日M产品库存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事项对甲公司2009利润总额的影响为(D.360)万元。10.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A.收到的税费返还款)。11.甲单位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自2006年起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06年,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为3 000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预算为2 000万元,财政授权支付预算为1 000万元。2006年,甲单位累计预算支出为2 700万元,其中,1 950万元已由财政直接支付,750万元已由财政授权支付。2006年12月31日,甲单位结转预算结余资金后,“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的余额为(D.300)万元。
12.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企业根据乙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0.68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A.144)万元。
13.甲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N设备,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93万元。甲企业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手续费,律师费等合计为2万元。甲企业该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B.95)万元。14.2007年2月2日,甲公司支付830万元取得一项股权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支付价款中包括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甲公司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A.810)万元。
15.下列关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符合条件时可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
16.下列各项中,能够据以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有(ABCD)。17.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ACD)。18.下列各项中,应纳入职工薪酬核算的有(ABCD)。19.下列有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D)。20.下列各项中,构成H公司关联方的有(ABCD)。
21.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事业基金的有(AC)。22.下列各项中,应作为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列报的有(ABC)。23.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BD)。
24.下列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D)。
25.下列发生于报告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各事项中,应调整报告财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的有(BCD)。
三、判断题(本类题10小题)
26.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视情况变化可以将其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
27.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建造资产的累计支出金额未超过专门借款金额的,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扣除该期间与专门借款相关的收益后的金额,应当计入所建造资产成本。(√)28.企业应当以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当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
29.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在附注中披露与其存在直接控制关系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信息。(√)
30.企业为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取得专门借款支付的辅助费用,应在支付当期全部予以资本化。(×)
31.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的事业单位,应于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一方面增加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另一方面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32.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33.企业固定资产的预计报废清理费用,可作为弃置费用,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确认为预计负债。(×)
34.企业对于无法合理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应将其成本在不超过10年的期限内摊销。(×)
35.企业为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四、计算分析题(本类题共2小题,凡要求编制会计分录的,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写出一级科目)
1.甲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为建造专用生产线筹集资金。有关资料如下:(1)2007年12月31日,委托证券公司以7 755万元的价格发行3年期分期付息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8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5%,实际年利率为5.64%,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按面值偿还。支付的发行费用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相等。
(2)生产线建造工程采用出包方式,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动工,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当日全部支付给建造承包商,2009年12月31日所建造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假定各利息的实际支付日期均为下的1月10日;2011年1月10日支付2010利息,一并偿付面值。
(4)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要求:
(1)计算甲公司该债券在各年末的摊余成本、应付利息金额、当年应予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利息金额、利息调整的本年摊销额和年末余额,结果填入答题纸第1页所附表格(不需列出计算过程)。
(2)分别编制甲公司与债券发行、2008年12月31日和2010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利息、2011年1月10日支付利息和面值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应付债券”科目应列出明细科目)参考答案:(1)
2007年末 2008年末 2009年末 2010年末 摊余成本 面值 8000 8000 8000 8000 利息调整 245 167.62 85.87 0 合计 7755 7832.38 7914.13 8000 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利息金额
437.38 441.75 445.87 利息调整的本年摊销额
77.38 81.75 85.87 应付利息
360 360 360(2)债券发行:
借:银行存款 775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45 贷:应付债券-面值 8000 2008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 437.38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7.38 应付利息 360 2010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445.87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85.87 应付利息 360 2011年1月10日:
借:应付利息 360 应付债券-面值 8000 贷:银行存款 8360 2.甲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设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该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为6 000万元,当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项目如下:
(1)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5 000万元,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500万元坏账准备。税法规定,企业按照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5‰计提的坏账准备允许税前扣除,除已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外,应收款项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
(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甲公司2007年销售的X产品预计在售后服务期间将发生的费用为400万元,已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2007年没有发生售后服务支出。
(3)甲公司2007年以4 000万元取得一项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投资,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该投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当年确认国债利息收入200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4)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Y产品在账面余额为2 600万元,根据市场情况对Y产品计提跌价准备4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5)2007年4月,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基金,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取得成本为2 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4 100万元,公允价值相对账面价值的变动已计入当期损益,持有期间基金未进行分配。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其他相关资料:
(1)假定预期未来期间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发生变化。
(2)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求:
(1)确定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中资产、负债在200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同时比较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计算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2)计算甲公司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3)编制甲公司200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参考答案:(1)
①应收账款税法上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5000×5‰=25(万元)
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5000-500=4500(万元)
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5000-25=4975(万元)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4975-4500=475(万元)②预计负债2007年末的账面价值=400(万元)计税基础=0(万元)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400(万元)③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是永久性差异,不产生暂时性差异。④存货的账面价值=2600-400=2200(万元)
存货的计税基础=2600(万元)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2600-2200=400(万元)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410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2000(万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金额2100万元
(2)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6000+475+400-200+400-2100=4975(万元)2007年应交所得税=4975×33%=1641.75(万元)
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475+400+400)×33%=420.75(万元)2007年递延所得税负债=2100×33%=693(万元)
2007年所得税费用=1641.75+693-420.75=1914(万元)(3)借:所得税 1914 递延所得税资产 420.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693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641.75 试题点评:本题属于熟悉的内容,同学在考试的时候只要能回忆相关CK网辅导课件,静心分析应该也会顺利拿到分。www.xiexiebang.com 本知识点在财考网模拟二计算题第2题、在线练习第十五章计算题第1题出现过;
五、综合题(本类题共2小题,凡要求编制会计的,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写现一级科目)
1.甲上市公司由专利权X、设备Y以及设备Z组成的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该生产线于2001年1月投产,至2007年12月31日已连续生产7年。甲公司按照不同的生产线进行管理,产品W存在活跃市场。生产线生产的产品W,经包装机H进行外包装后对外出售。(1)产品W生产线及包装机H的有关资料如下:
①专利权X于2001年1月以400万元取得,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甲公司预计该专利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
该专利权除用于生产产品W外,无其他用途。
②专用设备Y和Z是为生产产品W专门订制的,除生产产品W外,无其他用途。
专用设备Y系甲公司于2000年12月10日购入,原价1 400万元,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设备Y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专用设备Z系甲公司于2000年12月16日购入,原价200万元,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设备Z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③包装机H系甲公司于2000年12月18日购入,原价180万元,用于对公司生产的部分产品(包括产品W)进行外包装。该包装机由独立核算的包装车间使用。公司生产的产品进行包装时需按市场价格向包装车间内部结算包装费。除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包装外,甲公司还用该机器承接其他企业产品包包装,收取包装费。该机器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2007年,市场上出现了产品W的替代产品,产品W市价下跌,销量下降,出现减值迹象。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有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①2007年12月31,专利权X的公允价值为118万元,如将其处置,预计将发生相关费用8万元,无法独立确定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设备Y和设备Z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均无法确定;包装机H的公允价值为62万元,如处置预计将发生的费用为2万元,根据其预计提供包装服务的收费情况来计算,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63万元。
②甲公司管理层2007年年末批准的财务预算中与产品W生产线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关的资料如下表所示(有关现金流量均发生于年末,各年末不存在与产品W相关的存货,收入、支出均不含增值税)单位:万元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产品W销售收入 1 200 1 100 720 上年销售产品W产生应收账款将于本年收回 0 20 100 本年销售产品W产生应收账款将于下年收回 20 100 0 购买生产产品W的材料支付现金 600 550 460 以现金支付职工薪酬 180 160 140 其他现金支出(包括支付的包装费)100 160 120 ③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年利率为5%(税前),公司认为5%是产品W生产线的最低必要报酬率。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1年 2年 3年
5%的复利现值系数 0.9524 0.907 0.8638(3)其他有关资料:
①甲公司与生产产品W相关的资产在2007年以前未发生减值。②甲公司不存在可分摊至产品W生产线的总部资产和商誉价值。③本题中有关事项均具有重要性。
④本题中不考虑中期报告及所得税影响。要求:
(1)判断甲公司与生产产品W相关的各项资产中,哪些资产构成资产组,并说明理由。(2)计算确定甲公司与生产产品W相关的资产组未来每一期间的现金净流量及2007年12月31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计算包装机H在2007年12月31日的可收回金额。
(4)填列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与生产产品W相关的资产组减值测试表(表格见答题纸第9页,不需列出计算过程),表中所列资产不属于资产组的,不予填列。(5)编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参考答案:
(1)专利权X、专用设备Y和Z都是用于生产产品W的,无其他用途,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但整条生产线购成一个产销单位,属于一个资产组。
(2)2008年现金净流量=1200-20-600-180-100=300(万元)2009年现金净流量=1100+20-100-550-160-160=150(万元)2010年现金净流量=720+100-460-140-120=100(万元)
现金净流量的现值=300×0.9524+150×0.907+100×0.8638=508.15(万元)(3)包装机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62-2=60(万元),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63万元,所以包装机2007年12月31日的可收回金额为63万元。(4)
专利权X 设备Y 设备Z 包装机H 资产组 账面价值 120 420 60 600 可收回金额
508.15 减值损失
91.85 减值损失分摊比例 20% 70% 10%
分摊减值损失 10 64.3 9.19 83.49 分摊后账面价值 110 355.7 50.81
尚未分摊的减值损失
8.36 二次分摊损失比例
87.5% 12.5%
二次分摊减值损失
7.32 1.04 8.36 二次分摊后应确认减值损失总额 10 71.62 10.23 91.85(5)借:资产减值损失-专利权X 10 -设备Y 71.62 -设备Z 10.23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专利权X 1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设备Y 71.62 -设备Z 10.23 2.甲上市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生产经营的互补,2007年1月合并了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除特别注明外,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有关情况如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通过发行2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4.2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开始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①合并前,甲、乙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②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9 000万元(见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③乙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当也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07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 900万元(见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
项目 金额(2007年1月1日)金额(2007年12月31日)实收资本 4 000 4 000 资本公积 2 000 2 000 盈余公积 1 000 1 090 未分配利润 2 000 2 810 合计 9 000 9 900(2)2007年甲、乙公司发生的内部交易或事项如下:
①2月15日,甲公司以每件4万元的价格自乙公司购入200件A商品,款项于6月30日支付。乙公司A商品的成本为每件2.8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该批商品已售出80%,销售价格为每件4.3万元。
②4月26日,乙公司以面值公开发行一次还本付息的企业债券,甲公司购入600万元,取得后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假定甲公司及乙公司均未发生与该债券相关的交易费用)。因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计算确认2007年利息收入23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乙公司将与该债券相关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甲公司所持有部分相对应的金额为23万元。
③6月29日,甲公司出售一件产品给乙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该产品在甲公司的成本为600万元,销售给乙公司的售价为720万元。乙公司取得该固定资产后,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支付该购入设备款。甲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6万元。
④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自当日起有偿使用乙公司的某块场地,使用期1年,使用费为60万元,款项于当日支付,乙公司不提供任何后续服务。
甲公司将该使用费作为管理费用核算。乙公司将该使用费收入全部作为其他业务收入。⑤甲公司于2007年12月26日与乙公司签订商品购销合同,并于当日支付合同预付款18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供货。(3)其他有关资料:
①不考虑甲公司发行股票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②甲、乙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③本题中涉及的有关资产均未出现减值迹象。
④本题中甲公司及乙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编制合并财物报表时,对于与抵消的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要求进行调整。要求:
(1)判断上述企业合并的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说明原因。(2)确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并编制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3)确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20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4)编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5)编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的抵销分录。(不要求编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的抵销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答案:
(1)上述合并应该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因为合并前,甲、乙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所以应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000×4.2=840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 8400 贷:股本 2000 资本公积 6400(3)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属于控制,因此采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实现净利润等不影响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所以2007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8400万元。(4)借:长期股权投资 720 贷:投资收益 720(5)①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 4000 资本公积 2000 盈余公积 109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810 商誉 1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9120 少数股东权益 1980 借:投资收益 720 少数股东损益 180 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0 贷: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9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810 ②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
借:应付账款 720 贷:应收账款 72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6 贷:资产减值损失 36 借:预收账款 180 贷:预付账款 180 借:应付债券 623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623 借:投资收益 23 贷:财务费用 23 ③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800 贷:营业成本 800 借:营业成本 48 贷:存货 48 ④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720 贷:营业成本 600 固定资产-原价 120 借:固定资产 6 贷:管理费用 6 ⑤内部无形资产使用费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60 贷:管理费用 60
第二套
一、单选题
1.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A.超支5)万元。2.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财务处理程序的主要不同点是(C.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不同)。
3.某企业2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万110元。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20×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D.12)万元。
4.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目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7该项目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D.80)万元。
5.某企业20×7利润总额为315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15万元。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250万元,实际分配并发放工资为23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20×7年所得税费用为(B.99)万元。
6.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A.27 7.企业取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已发生相关费用的,直接计入补偿当期的(B.营业外收入)。
8.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本年净利润为1000万元,按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5%计提任意盈余公积,宣告发放现金股利为80万元,该企业期末未分配利润为(C.870)万元。9.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C.10600)元。
10.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7年应交各种税金为:增值税350万元,消费税15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35万元,房产税10万元,车船使用税5万元,所得税250万元。上述各项税金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B.15)万元。
11.某企业20×7年2月主营业务收入为1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80万元,管理费用为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2万元,投资收益为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当月的营业利润为(D.23)万元。
12.下列会计凭证,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D.职工出差的火车票)。
13.企业对于已经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其成本应借记的科目是(B.发出商品)。
14.某企业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6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为购买方代垫运杂费为2万元,款项尚未收回。该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为(D.72.2)万元。
15.下列交易或事项,不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的是(D.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16.某上市公司发行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5元,支付手续费20万元,支付咨询费60万元。该公司发行普通股计入股本的金额为(A.1000)万元。
17.某企业购入W上市公司股票180万股,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共支付款项2830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26万元。另外,支付相关交易费用4万元。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B.2704)万元。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构成企业留存收益的有(BCD)
2.下列各项交易或事项,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有(AC)3.下列各项费用,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有(ABCD)4.下列各项,影响当期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有(ACD)
5.下列对长期借款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ACD)
6.下列各项,不会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有(ABC)7.下列各项,属于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有(ABCD)8.下列各项,构成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ABC)
9.企业销售商品交纳的下列各项税费,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有(ACD)
10.企业对使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时,其摊销额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计入(ABD)11.下列各项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的有(AC)
12.下列各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有(BCD)13.企业缴纳的下列税金,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有(CD)14.下列各项,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有(ABCD)。
15.下列各项现金流出,属于企业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BCD)。
三、判断题
16.企业发生毁损的固定资产的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对)
17.企业已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方在月末尚未提取的商品,应作为企业的库存商品核算。(错)
18.企业出售原材料取得的款项扣除其成本及相关费用后的净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错)
19.企业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遗失且无法取得证明的,应由当事人写明详细情况,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代作原始凭证。(对)
20.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即使以后期间价值得以回升,也不得转回。(对)
21.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核算库存商品时,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为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乘以品进销差价率。(错)
22.企业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于不同的会计期间,且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对)
23.企业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因未达账项存在差额时,应按照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错)
24.对于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若实际成本与原暂估价值存在差异的,应调整已计提折旧。(错)
25.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补充养老保险费,以及为职工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均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对)
四、计算题
1.甲上市公司发生下列长期股权投资业务:
(1)20×7年1月3日,购入乙公司股票58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5%,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用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每股收入价8元。每股价格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25元,另外支付相关税费7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每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不存在差异)为18000万元。
(2)20×7年3月16日,收到乙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3)20×7,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
(4)20×8年2月16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7股利,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0元。(5)20×8年3月12日,甲上市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20×7的现金股利。
(6)20×9年1月4日,甲上市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全部乙公司的股票,共取得价款5200万元(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及相关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答案: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4502
应收股利
145
贷:银行存款
4647(580*8+7)
答案解析:因为企业享有的份额为4500,但付出的成本要大于应享有的份额,所以不调整投资成本。
借:银行存款145
贷:应收股利145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000*25%=750
贷:投资收益
750 借:应收股利
116(0.2*58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16 借:银行存款
5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4502
――损益调整(750-116)=634
投资收益
64
2.甲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库存商品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随销售同时结转。20×7年3月1日,W商品账面余额为230万元。20×7年3月发生的有关采购与销售业务如下:
(1)3月3日,从A公司采购W商品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80万元,增值税为13.6万元。W商品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2)3月8日,向B公司销售W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50万元,增值税为25.5万元,该批W商品实际成本为12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
(3)销售给B公司的部分W商品由于存在质量问题,3月20日B公司要求退回3月8日所购W商品的50%,经过协商,甲上市公司同意了B公司的退货要求,并按规定向B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发生的销售退回允许扣减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该批退回的W商品已验收入库。
(4)3月31日,经过减值测试,W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230万元。要求:
(1)编制甲上市公司上述(1)、(2)、(3)项业务的会计分录。(2)计算甲上市公司20×7年3月31日W商品的账面余额。
(3)计算甲上市公司20×7年3月31日W商品应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和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答案:(1)借:库存商品等
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贷:应付账款
93.6(2)借:应收账款
175.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贷:库存商品
120(3)借:主营业务收入
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2.75
贷:应收账款
87.75 借:库存商品
6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
(4)W商品的实际成本=期初230+80-120+60=25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230万元,计提跌价准备2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3.甲上市公司自行研究开发一项专利技术,与该项专利技术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7年1月,该项研发活动进入开发阶段,以银行存款支付的开发费用280万元,其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为150万元。20×7年7月1日,开发活动结束,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专利权,供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
(2)该项专利权法律规定有效期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3)20×7年12月1日,将该项专利权转让,实际取得价款为160万元,应交营业税8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要求:
(1)编制甲上市公司发生开发支出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上市公司转销费用化开发支出的会计分录。(3)编制甲上市公司形成专利权的会计分录。
(4)计算甲上市公司20×7年7月专利权摊销金额并编制会计分录。(5)编制甲上市公司转让专利权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涉及的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参考答案:
(1)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30
――资本化支出
150
贷:银行存款280(2)借:管理费用13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30(3)借:无形资产
15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50
(4)借:管理费用
150/5*1/12=2.5 贷:累计摊销
2.5(5)借:银行存款160
累计摊销
2.5*5=12.5(无形资产是当月减少当月不再摊销了。)
贷:无形资产15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8
营业外收入
14.5 第三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以()为基础。A.永续盘存制 B.实地盘存制 C.收付实现制 D.权责发生制
2.商业汇票一经银行承兑,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承担的责任是()。A.债务责任立即消失 B.不确定
C.依然承担最终付款责任 D.视具体情况而定
3.一面额为2000元,年利率为7%,3个月到期的带息票据,企业已持有30天,如按6%的年贴现率进行贴现,则实得金额为()。A.2020.56 元 B.2017.78元 C.2014.65元 D.4500元
4.企业赊销一批货物,发票价2000元,现金折扣条件为2/20,5%货物因质量不符被退回,如果购货在折扣期内付款,则实收金额为()。A.2000元 B.1962元 C.980元 D.960元
5.存货的归属以()为划分标准。A.存放地点 B.所有权 C.经济用途 D.到达时间
6.企业对生产用材料因收发计量错误而产生的盘盈,在经批准后,应当()。A.冲减库存原材料价值
B.冲减生产成本 C、冲减产成品成本
D.冲减管理费用 7.溢价购入的长期债券,应将溢价部分计入()。A.“其他应付款”科目 B.“长期债权投资”科目 C.“投资收益”科目 D.“其他应收款”科目
8.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发生的损益,应记入()。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收支 C.资本公积 D.其他业务收支 9.非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重要物质资料,如果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上,单位价值在()以上,也应视同固定资产进行核算.A.500元 B.1000元 C.1500元 D.2000元
10.无形资产在使用期终结时()。A.有残值 B.无残值
C.有残值也有清理费用 D.有的有残值,有的无残值 二 多项选择题
1.会计制度规定,应收票据包括()。A.银行本票 B.银行汇票 C.银行承兑汇票 D.商业承兑汇票
2.商业汇票可以是以下几种形式()。A.商业承兑汇票 B.银行汇票 C.银行本票 D.银行承兑汇票 E.结算支票
3.存货按经济内容分类,包括()。A.商品存货 B.包装物存货 C.在途存货 D.库存存货 E.委托加工存货
4.下列符合长期投资计价原则的有()。A.以无形资产投资,应按评估或合同协议价值计价 B.以固定资产投资,应按固定资产原值计价
C.购买债券投资,应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计价
D.购买股票投资,无论何时都应按实际支付的款项计价。5.固定资产增加入账的渠道有()。A.投资转入 B.外购 C.自行建造 D.盘盈 E.接受捐赠 F.经营性租入
6.企业无形资产转让方式有()A、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 C、转让无形资产成本
D、转让无形资产摊余价值 E、无形资产残值价值转让
7.下列事项中()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或将已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A.外购货物用于修建本企业职工宿舍 B.外购货物销售给批发商店 C.外购货物被洪水冲走
D.外购货物不合格退给供应商 E.外购货物盘亏
8.下列各项中属于长期负债的有()。A.应付债券 B.长期借款 C.长期应付款 D.应付股利 E.长期投资
9.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中不能记入“实收资本”科目的有()。A.资本溢价 B.股票溢价
C.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 D.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10.企业营业利润的构成因素包括()。A.经营业务利润 B.其他业务利润 C.财务费用 D.管理费用 E.营业费用 F.营业外收入
三、判断题
1.企业不用等到出现经营成果时再编制会计报表是基于持续经营假设。()
2.某企业1月15日销售产品一批,应收账款为11万元,规定对方付款条件为2/10,1/20、N/30。购货单位已于1月26日付款,该企业实际收到的金额应为10.78万元。()3.企业提取的用于集体福利的公益金,不应包括在“应付福利费”科目下。()4.公司债如果折价发行,则其存续期间内债券的利息总额就是定期用现金支付的利息总额加上折价金额;公司债如溢价发行,则其存续期间内的利息总额为定期支付的利息现金减去溢价金额。()
5.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两种基本方法,应付税款法将所得税视为一项企业必须负担的费用,而纳税影响会计法将所得税视为企业利润分配一种形式。()6.在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中,都可签发商业汇票。()
7.当企业选定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后就永远不能变更,这才符合一贯性原则。()8.所有债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都应按期进行摊销。()9.因季节性停用的固定资产,在停用期间不应提折旧。()10.企业提取盈余公积前可以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四、单项业务题
1.一张为期4个月、面值60000元、利率5%的带息应收票据到已到期,对方无力偿付。
2.某企业经营的商品实行售价核算,年末进行库存盘点,盘盈甲商品10件,原因待查。该商品单位进价450,单位售价为500元,请编制分录。
3.某企业一辆销售用运输卡车,价值10万元,使用寿命五年,预计净残值50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第一年的折旧费。并编制计提折旧费用的分录。
4.某公司购入设备一台,9月10日开出一张面值200000元,年利率8%,6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请编制月末计息的分录。
5.A企业于2001年1月1日发行一批3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债券总面值1000000元,年利率10%,发行价格为1180000元,发行款项已存入银行。要求:编制发行债券时的分录
6.某公司动用公益金8万元购买职工浴室设备,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已交付使用。
7.甲公司销售本公司生产的香烟一批,价款48000元(不含增值税),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45%,要求编制计提消费税的会计分录。
8.某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本年5月份收回上年已核销的坏账损失18000元存入银行。
9.某零售企业为一般纳税人,8月6日从某工厂购进一批服装,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价款为25000元,增值税税率17%。该批服装的售价为32000元(不含税),款项以支票付讫,商品已由服装组验收入库。请编制购入相关分录。
10.A公司99年3月20日购入B公司面值10元的普通股票2000股,作为短期投资,市价为每股9.6元,另付佣金等各项费用共计120元。该股票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股利为每股0.80元。
要求:为A公司编制购入时分录。
五、综合题
1.某企业2006的有关资料如下:
全年实现税前利润600万元;本发生的收支中,有购买国债本年确认利息收入20万元;税款滞纳金支出10万元;去年底投入使用的一台设备原价40万元,有效使用年限4年(期满无残值),税法规定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而公司采用年数总和法。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经查,年内已预交所得税120万元。年末董事会决定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并将当年净利润的50%向投资者分配现金利润、下年2月初支付。要求:
(1)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该企业2006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的纳税所得 额、应交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列示计算过程)。(2)编制本年末列支所得税费用、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以及结转利润分配账户的会计分录。(“利润分配”账户要求列示明细账户)
2.D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主营业务收入”的本期发生额300万元,“应收账款”期末比期初增加80万元,“应收票据”期末比期初减少30万元。
(2)“主营业务成本”的本期发生额250万元,“应付账款”期末比期初减少40万元,“存货”期末比期初减少30万元。
(3)本期发生与销售业务有关的费用8万元,均以存款支付。
(4)本期出售固定资产一项,收入现款38万元。该项固定资产原价5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
要求:逐笔分析上述业务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并编制调整分录。
3.某企业1997年1月1日发行5年期面值为 110万元的债券,发行价格为120万元,票面利率 10%,债券到期还本付息;企业将筹资用于购建厂房,厂房于1999年年末竣工投入使用。该企业按年计提债券利息和溢价摊销金额。(直线法摊销)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债券业务全部相关会计分录。
第三套题部分参考答案 分录题10.答:
借:可供交易金融资产(或短期投资)—公司股票(成本)32000 应收股利 1600 投资收益 120 贷:银行存款 33720 2000股×16=32000+120=32120 2000股×0、8=1600
五、综合题 1.参考答案:
(1)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4万元-税基30万元)X30%=18,000元 纳税所得额;600-20+10+6=596万元 应交所得税;596×30%=178.8万元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178.8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18 000元=177万元(2)年末应作的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3)第一,因年内已预交120万元,年末只需补交差额57万元。列支当年未交所得税57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570 0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8 000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 580 000 第二,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本年净利润=600-177=423万元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423万元×10%=423 000元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423万元×50%=2 115 000元 1借:利润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23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23 000 2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2 115 000 贷:应付利润 2 115 000 第三,年末结转利润分配账户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 538 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23 000 ——应付利润 2 115 000(注:本题并不要求编制结转所得税费用、结转本年净利润的会计分录。)2题.参考答案:
(1)应收账款期末比期初增加80万元,应减少销售商品的现金流入80万元;应收票据期末比期初减少30万元,应增加销售商品的现金流入30万元,本笔业务表明C公司在销售商品的活动中收到现金250(即300–80+30)万元。调整分录为: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现金500 000 应收账款
800 000 贷:主管业务收入
000 000 应收票据
300 000(2)应付账款期末比期初减少40万元,应增加购进商品的现金流出40万元;存货期末比期初减少30万元,表明本期销售了上期购入的存货30万元,这并不涉及本期的现金流出,应减少本期的现金流出30万元。本笔业务中,C公司因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为260(即250+40–30)万元。调整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500 000 应付账款
400 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支付现金
600 000 存货
300 000(3)本笔业务中,发生现金支出8万元。调整分录为:
借:营业费用
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理––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80 000(4)本笔业务因出售固定资产收到现金38万元,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调整分录为: 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置固定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380 000 累计折旧
200 000 贷:固定资产
500 000 营业外收入
000 3题参考答案
(1)97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1200 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 100 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100 000(2)97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 90 0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20 000 贷:应付利息 110 000(3)98年末、99年末分录同上
(4)2000年末、2001年末分录
借:财务费用 90 0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20 000 贷:应付利息 110 000(5)2002年1月1日还本付息时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 100 000 应付利息 550 000 贷:银行存款 1 66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