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19-05-15 02:4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篇: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一、课标内容:

1.知道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

三、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师: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割据混战,不断兼并,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那么,在七国中,哪一个诸侯国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呢?(生答: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是怎样统一中国的。(新知教学)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组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生:各组推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综合学生回答的要点作出点评归纳总结。2.秦统一的经过

师:秦王嬴政亲政后,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一方面用贿买、离间等手段,分化瓦解六国,另一方面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各个击破。(多媒体展示战国形势图和秦灭六国的经过,重点要求学生记住三个要点:(1)人物:嬴政;(2)时间:公元前221年;(3)都城:咸阳。)

师:公元前221年,秦尽灭六国,实现了统一,偏处西方一隅的秦国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是旷古未有的伟大创举,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3.秦统一的意义

师:同学们请回答秦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生:各组学生积极回答,相互补充,共同完善。

师:归纳总结,安排学生讨论:你能否描绘一下课本上嬴政的画像?秦统一是嬴政一个人的功劳吗?

生答师补充:联系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指出,秦王嬴政的功劳只是实现统一的因素之一,秦统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在完成统一中所起的作用,应给予充分肯定。

师:以上我们探讨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经过和意义,那么,下面我们来探讨秦始皇统一中国与我们今天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联系?(教师指导学生从统一对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今天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方法等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师过渡:秦王嬴政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了统一之后,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下面,分别请四个组的同学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第一组学生探究讨论)

师:指导第一组学生阅读课文,和学生探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并向学生依次提出下列问题。

1.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生:看书归纳出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2.嬴政为何自称皇帝?为何被称为秦始皇?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3.“三公”是指什么?各自的职权范围是什么? 生:根据课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回答。4.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

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西周分封制的知识与郡县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这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其中,哪项措施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生:从这套制度对当时以及以后的封建王朝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角度来讨论回答,并说明今天我国的县级地方行政机构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沿用。6.这套制度的建立属于哪个方面的措施? 生:回答政治方面。

师过渡: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战国以来,各国文字、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相当混乱,这不仅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巩固。

三、书同文,车同轨(第二组学生探究讨论)

1.书同文,车同轨”这一个主题讲述的内容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 生:文化经济方面。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生:统一文字。

3.秦始皇是怎样统一文字的?多媒体展示各国文字的不同及秦统一文字的过程。生归纳:秦朝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还允许通用隶书。4.中国的汉字从出现到秦朝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生答师补充: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5.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多媒体展示资料。生互相补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等。6.为什么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说明。

7.假如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秦朝会是怎样一种社会状况? 生:畅所欲言,思想活跃。

8.这些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归纳: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师过渡: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不久,出现了两起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焚书”和“坑儒”。

四、焚书坑儒(第三组学生探究讨论)1.“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 生:思想方面。

2.什么是“焚书坑儒”?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阅读课文讲述故事。

3.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加强思想控制。4.“焚书坑儒”造成的后果怎样?

生答师补充:秦始皇采用的是极其粗暴野蛮的手段来维护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许多儒生被杀,严重地影响了春秋战国以来学术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风气。

师过渡:万里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成就之一。

五、修筑万里长城(第四组学生探究讨论)

师:多媒体展示秦长城示意图,说明秦长城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不同,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

1.这一主题讲述的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哪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什么要点? 生归纳:民族关系方面。“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凿灵渠”。2.识读《秦朝疆域图》指出秦长城的起止点在哪里? 生: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生:介绍匈奴族的历史,指出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

4.万里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象征,但修筑它需要大量劳力夜以继日超负荷的劳动,劳工不堪苦累,无数人惨死在长城脚下,也为我们留下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绝唱。哪个同学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长城的什么看法?你的见解如何?

生:畅所欲言,归纳长城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秦始皇的暴政。5.桂林兴安境内有一个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生:灵渠。

6.秦始皇为什么要派人开凿灵渠?灵渠的开凿有何作用? 7.秦朝疆域的四至分别是哪里?

生:展示有关秦朝疆域的口诀或示意图的小制作。(小结)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最终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强大的秦帝国。(课堂活动)评价秦始皇

教师介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学生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并在课后写成小论文。

第二篇: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桂林市穿山中学 马志辉

一、课标内容:

1.知道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秦灭六国及其意义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

修筑万里长城

秦朝的疆域 能力:(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秦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自己设计或制作秦朝疆域的简便口诀或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看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让学生感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史实,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并设计或制作秦朝疆域口诀或图表。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认识到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使学生懂得,专制与民主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三、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

四、教法选择:运用多媒体,进行问题探究讨论式教学

五、学法引导:合作、讨论学习法

六、课堂组织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体现“先

学后教”、“以生为本”。

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授课效果。

八、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查学习资料。

教学

教学

九、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师: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割据混战,不断兼并,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那么,在七国中,哪一个诸侯国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呢?(生答: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是怎样统一中国的。

(新知教学)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组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生:各组推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综合学生回答的要点作出点评归纳总结。2.秦统一的经过

师:秦王嬴政亲政后,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一方面用贿买、离间等手段,分化瓦解六国,另一方面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各个击破。(多媒体展示战国形势图和秦灭六国的经过,重点要求学生记住三个要点:(1)人物:嬴政;(2)时间:公元前221年;(3)都城:咸阳。)

师:公元前221年,秦尽灭六国,实现了统一,偏处西方一隅的秦国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是旷古未有的伟大创举,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3.秦统一的意义

师:同学们请回答秦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生:各组学生积极回答,相互补充,共同完善。

师:归纳总结,安排学生讨论:你能否描绘一下课本上嬴政的画像?秦统一是嬴政一个人的功劳吗?

生答师补充:联系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指出,秦王嬴政的功劳只是实现统一的因素之一,秦统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在完成统一中所起的作用,应给予充分肯定。

师:以上我们探讨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经过和意义,那么,下面我们来探讨秦始皇统一中国与我们今天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联系?(教师指导学生从统一对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今天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方法等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师过渡:秦王嬴政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了统一之后,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下面,分别请四个组的同学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第一组学生探究讨论)

师:指导第一组学生阅读课文,和学生探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并向学生依次提出下列问题。

1.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生:看书归纳出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

教学

教学

2.嬴政为何自称皇帝?为何被称为秦始皇?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3.“三公”是指什么?各自的职权范围是什么? 生:根据课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回答。4.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

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西周分封制的知识与郡县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5.这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其中,哪项措施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生:从这套制度对当时以及以后的封建王朝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角度来讨论回答,并说明今天我国的县级地方行政机构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沿用。

6.这套制度的建立属于哪个方面的措施? 生:回答政治方面。

师过渡: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战国以来,各国文字、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相当混乱,这不仅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巩固。

三、书同文,车同轨(第二组学生探究讨论)

1.书同文,车同轨”这一个主题讲述的内容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

生:文化经济方面。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生:统一文字。

3.秦始皇是怎样统一文字的?多媒体展示各国文字的不同及秦统一文字的过程。

生归纳:秦朝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还允许通用隶书。4.中国的汉字从出现到秦朝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生答师补充: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5.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多媒体展示资料。生互相补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等。6.为什么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说明。7.假如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秦朝会是怎样一种社会状况? 生:畅所欲言,思想活跃。

8.这些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归纳: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师过渡: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不久,出现了两起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焚书”和“坑儒”。

四、焚书坑儒(第三组学生探究讨论)1.“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

生:思想方面。

教学

教学

2.什么是“焚书坑儒”?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阅读课文讲述故事。

3.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加强思想控制。4.“焚书坑儒”造成的后果怎样?

生答师补充:秦始皇采用的是极其粗暴野蛮的手段来维护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许多儒生被杀,严重地影响了春秋战国以来学术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风气。

师过渡:万里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成就之一。

五、修筑万里长城(第四组学生探究讨论)

师:多媒体展示秦长城示意图,说明秦长城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不同,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

1.这一主题讲述的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哪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什么要点?

生归纳:民族关系方面。“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凿灵渠”。2.识读《秦朝疆域图》指出秦长城的起止点在哪里? 生: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生:介绍匈奴族的历史,指出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

4.万里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象征,但修筑它需要大量劳力夜以继日超负荷的劳动,劳工不堪苦累,无数人惨死在长城脚下,也为我们留下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绝唱。哪个同学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长城的什么看法?你的见解如何?

生:畅所欲言,归纳长城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秦始皇的暴政。5.桂林兴安境内有一个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生:灵渠。

6.秦始皇为什么要派人开凿灵渠?灵渠的开凿有何作用?

生答师补充:灵渠的开凿对桂林有着重大意义,建议学生去灵渠实地旅游考察,了解灵渠在今天发挥的功能以及如何进一步开发灵渠的旅游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爱我家乡的意识。

7.秦朝疆域的四至分别是哪里?

生:展示有关秦朝疆域的口诀或示意图的小制作。(小结)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最终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强大的秦帝国。

(课堂活动)评价秦始皇

教师介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学生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并在课后写成小论文。

教学

教学

十、板书设计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2.秦统一的过程 3.秦统一的意义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在中央设“三公” 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书同文,车同轨 1.统一文字 2.统一货币 3.统一度量衡

4.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四、焚书坑儒

五、修筑万里长城 1.北击匈奴修长城 2.南征越族凿灵渠 3.秦朝的疆域

十一、教学反思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初一学生初步了解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封建帝王秦始皇,深刻体会到了统一对一个国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让学生把秦的统一与今天我国的统一以及解决台湾问题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以史为鉴的教学目的。

2.)这节课,学生思维较活跃,参与活动较积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识图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初步学会了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

3.)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感觉到学生的历史知识参差不齐,由于农村学生家庭环境的限制,无法查阅更多学习资料,因此,能力与市区学生差距很大,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教学

第三篇: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清江学校

郑秀葵

一、课标内容:

1掌握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

秦灭六国及其意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

修筑万里长城

秦朝的疆域 能力: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秦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理解力、综合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自己设计或制作秦朝疆域的简便口诀或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看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让学生感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史实,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并设计或制作秦朝疆域口诀或图表。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认识到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使学生懂得,专制与民主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三、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

四、教法选择: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进行问题探究讨论式教学

五、学法引导:合作、讨论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六、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师: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割据混战,不断兼并,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那么,在七国中,哪

一个诸侯国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呢?(生答: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

是怎样统一中国的。

七、讲授新课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组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生:各组推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综合学生回答的要点作出点评归纳总结。2.秦统一的经过

师:秦王嬴政亲政后,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一方面用贿买、离间等手段,分化瓦解六国,另一方面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各个击破。(多媒体展示战国形势图和秦灭六国的经过,重点要求学生记住三个要点:(1)人物:嬴政;(2)时间:公元前221年;(3)都城:咸阳。)

师:公元前221年,秦尽灭六国,实现了统一,偏处西方一隅的秦国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是旷古未有的伟大创举,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3.秦统一的意义

1、同学们请回答秦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生:各组学生积极回答,相互补充,共同完善。

2、你能否描绘一下课本上嬴政的画像?秦统一是嬴政一个人的功劳吗?

3、知识拓展:以上我们探讨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经过和意义,那下面我们来探讨秦始皇统一中国与我们今天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联系?

(教师指导学生从统一对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今天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方法等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师过渡:秦王嬴政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了统一之后,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下面,分别请四个组的同学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一组学生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什么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2、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生):看书归纳出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

3、嬴政为何自称皇帝?为何被称为秦始皇?

4、“三公”是指什么?各自的职权范围是什么?

(生):根据课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回答。

5、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

(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西周分封制的知识与郡县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6、这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其中,哪项措施一直沿用到了今天?(提示:从这套制度对当时以及以后的封建王朝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角度来讨论回答,并说明今天我国的县级地方行政机构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沿用)。

7、这套制度的建立属于哪个方面的措施?

师过渡: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战国以来,各国文字、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相当混乱,这不仅对经济、文化

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巩固。

(三)、书同文,车同轨(第二组学生探究讨论)

1.书同文,车同轨”这一个主题讲述的内容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秦始皇是怎样统一文字的?多媒体展示各国文字的不同及秦统一文字的过程。4.中国的汉字从出现到秦朝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生答师补充):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5.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多媒体展示资料。6.为什么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7.假如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秦朝会是怎样一种社会状况?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思考。

8.这些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师过渡: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不久,出现了两起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焚书”和“坑儒”。

(四)、焚书坑儒

(第三组学生探究讨论)1.“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

2.什么是“焚书坑儒”?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3.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4.“焚书坑儒”造成的后果怎样?

生答师补充:秦始皇采用的是极其粗暴野蛮的手段来维护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许多儒生被杀,严重地影响了春秋战国以来学术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风气。

师过渡:万里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成就之一。

(五)、修筑万里长城(第四组学生探究讨论)

师:多媒体展示秦长城示意图,说明秦长城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不同,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

1.这一主题讲述的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哪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什么要点?

2.识读《秦朝疆域图》指出秦长城的起止点在哪里? 3.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4.万里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象征,但修筑它需要大量劳力夜以继日超负荷的劳动,劳工不堪苦累,无数人惨死在长城脚下,也为我们留下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绝唱。哪个同学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长城的什么看法?你的见解如何? 5.桂林兴安境内有一个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6.秦始皇为什么要派人开凿灵渠?灵渠的开凿有何作用? 7.秦朝疆域的四至分别是哪里?

生:展示有关秦朝疆域的口诀或示意图的小制作。

八、课堂小结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最终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强大的秦帝国。

九、能力提升练习

如何评价秦始皇?教师介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学生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并在课后写成小论文。

十、板书设计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2.秦统一的过程 3.秦统一的意义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在中央设“三公” 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书同文,车同轨 1.统一文字 2.统一货币 3.统一度量衡

4.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四、焚书坑儒

五、修筑万里长城 1.北击匈奴修长城 2.南征越族凿灵渠 3.秦朝的疆域

第四篇: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教学设计

.第 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骆驼坳中学 叶细平

一、课标内容: 1.知道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

三、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师: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割据混战,不断兼并,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那么,在七国中,哪一个诸侯国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呢?(生答: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是怎样统一中国的。

(新知教学)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组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生:各组推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综合学生回答的要点作出点评归纳总结。2.秦统一的经过

师:秦王嬴政亲政后,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一方面用贿买、离间等手段,分化瓦解六国,另一方面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各个击破。(多媒体展示战国形势图和秦灭六国的经过,重点要求学生记住三个要点:(1)人物:嬴政;(2)时间:公元前221年;(3)都城:咸阳。)

师:公元前221年,秦尽灭六国,实现了统一,偏处西方一隅的秦国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是旷古未有的伟大创举,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3.秦统一的意义

师:同学们请回答秦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生:各组学生积极回答,相互补充,共同完善。

师:归纳总结,安排学生讨论:你能否描绘一下课本上嬴政的画像?秦统一是嬴政一个人的功劳吗?

生答师补充:联系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指出,秦王嬴政的功劳只是实现统一的因素之一,秦统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在完成统一中所起的作用,应给予充分肯定。

师:以上我们探讨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经过和意义,那么,下面我们来探讨秦始皇统一中国与我们今天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联系?(教师指导学生从统一对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今天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方法等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师过渡:秦王嬴政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页

.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了统一之后,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下面,分别请四个组的同学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第一组学生探究讨论)

师:指导第一组学生阅读课文,和学生探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并向学生依次提出下列问题。

1.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生:看书归纳出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2.嬴政为何自称皇帝?为何被称为秦始皇?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3.“三公”是指什么?各自的职权范围是什么? 生:根据课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回答。4.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

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西周分封制的知识与郡县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5.这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其中,哪项措施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生:从这套制度对当时以及以后的封建王朝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角度来讨论回答,并说明今天我国的县级地方行政机构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沿用。

6.这套制度的建立属于哪个方面的措施? 生:回答政治方面。

师过渡: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战国以来,各国文字、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相当混乱,这不仅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巩固。

三、书同文,车同轨(第二组学生探究讨论)

1.书同文,车同轨”这一个主题讲述的内容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

生:文化经济方面。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生:统一文字。

3.秦始皇是怎样统一文字的?多媒体展示各国文字的不同及秦统一文字的过程。

生归纳:秦朝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还允许通用隶书。4.中国的汉字从出现到秦朝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生答师补充: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5.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多媒体展示资料。生互相补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等。6.为什么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说明。7.假如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秦朝会是怎样一种社会状况? 生:畅所欲言,思想活跃。

8.这些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归纳: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师过渡: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不久,出现了两起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焚书”和“坑儒”。

四、焚书坑儒(第三组学生探究讨论)

-页

.1.“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

生:思想方面。

2.什么是“焚书坑儒”?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阅读课文讲述故事。

3.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加强思想控制。4.“焚书坑儒”造成的后果怎样?

生答师补充:秦始皇采用的是极其粗暴野蛮的手段来维护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许多儒生被杀,严重地影响了春秋战国以来学术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风气。

师过渡:万里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成就之一。

五、修筑万里长城(第四组学生探究讨论)

师:多媒体展示秦长城示意图,说明秦长城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不同,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

1.这一主题讲述的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哪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什么要点?

生归纳:民族关系方面。“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凿灵渠”。2.识读《秦朝疆域图》指出秦长城的起止点在哪里? 生: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生:介绍匈奴族的历史,指出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

4.万里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象征,但修筑它需要大量劳力夜以继日超负荷的劳动,劳工不堪苦累,无数人惨死在长城脚下,也为我们留下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绝唱。哪个同学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长城的什么看法?你的见解如何?

生:畅所欲言,归纳长城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秦始皇的暴政。5.桂林兴安境内有一个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生:灵渠。

6.秦始皇为什么要派人开凿灵渠?灵渠的开凿有何作用?

生答师补充:灵渠的开凿对桂林有着重大意义,建议学生去灵渠实地旅游考察,了解灵渠在今天发挥的功能以及如何进一步开发灵渠的旅游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爱我家乡的意识。

7.秦朝疆域的四至分别是哪里?

生:展示有关秦朝疆域的口诀或示意图的小制作。(小结)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最终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强大的秦帝国。

(课堂活动)评价秦始皇

教师介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学生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并在课后写成小论文。

十、板书设计

-页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2.秦统一的过程 3.秦统一的意义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在中央设“三公” 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书同文,车同轨 1.统一文字 2.统一货币 3.统一度量衡

4.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四、焚书坑儒

五、修筑万里长城 1.北击匈奴修长城 2.南征越族凿灵渠 3.秦朝的疆域

-页

第五篇:第13课 六王毕四海一 教学设计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教学设计

云梦县沙河中学

林波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秦灭六国及其意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修建长城,开发边疆;秦朝的疆域。能力训练点: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秦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自己设计或制作秦朝疆域的简便口诀或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全面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德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秦始皇统一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对中国历史的巨大贡献。

但他的残暴统治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埋下了秦朝短命的祸根。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中国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领略万里长城的雄壮之美,灵渠的设计之巧。二.教学重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概念与作用。三.教学法: 讲述法、讨论法、问题式导学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影片《秦始皇》片断

提问:你从短片中获取了哪些信息?(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主要是秦始皇的简介)

说明战国末年,七国割据纷争不断,秦王嬴政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攻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这正是“六王毕,四海一”。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学习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讲授新课]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六国的三个要素:时间、人物、都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咸阳)2.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3.秦灭六国的经过(展示秦灭六国示意图)

秦王嬴政亲政后,便开始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他先是用各种手段分化瓦解六国,进而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各个击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这样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500多年的分裂局面,建立秦朝,定都咸阳。4.秦统一的意义

(李白诗和秦始皇图)

齐读:“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灭六国平天下是何等的威武雄壮,那么秦的统一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学生回答: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的统一嬴政功不可没,但请同学们想一想:秦一统天下是嬴政一个人的功劳吗?

学生回答:不是,嬴政的功劳只是实现统一的因素之一,秦统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诸侯纷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2、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国家统一

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4、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5、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决策适当。

秦的统一是天时、地利、人和多种因素和一大批历史杰出人物共同努力的结晶。

过渡: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任。可是从血与火中得到政权仅仅是他事业的开始,他该如何巩固新生政权的呢?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充分显示了他作为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治方面)

讲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1)皇帝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赢政为何自称皇帝?他为何被称为秦始皇?(出示玉玺图)

(2)三公制: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全国政事。

(出示大屏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问:“三公”是指什么?各自的职权范围是什么?

学生问答: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

在政治制度上是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朝会上大臣们还进行了一番争论,请看大屏幕

(影片《朝会》)

秦始皇最终还是采取了郡县制,问: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

教师引导:在地方,秦朝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总结:“三公”以及地方郡县的主要官员,都有皇帝任免,并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这样就把地方的权利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就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问:这套制度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其中哪一项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这套制度的建立属于哪个方面的措施?

答:这套制度在当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采用,在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2000多年,影响十分深远。今天,我国的县级地方行政机构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沿用。

过渡: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战国以来,各国文字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相当混乱,这不仅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巩固。2.书同文

车同轨(文化经济方面)

问: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1)统一文字

问:文字不统一有什么危害呢?

生:文字不统一交流起来不方便,比如秦始皇用原来秦国的文字写了一道圣旨,发给远在楚国的大臣,可大臣不认识秦国文字,那就会误事。

问:秦始皇是怎样统一文字的?(课件展示各国文字的不同及秦统一文字的过程)

生:秦朝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还允许通用隶书。

问:中国的汉字从出现到秦朝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生: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秦统一六国后,原来的“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给政令的推行和各地区文化的交流造成严重困难,不利于统一的巩固和统治的加强。秦始皇下令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小篆是以秦国原来的文字大篆为基础经过改造形成的。小篆比大篆简便。后来,篆又被一种更为简便实用的字体“隶书”取代。

问: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统一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问:货币、度量衡不统一有什么危害呢?(影片《秦始皇出访》)

生:货币、度量衡不统一,那么经济交往就无法进行,还容易产生很多矛盾,象影片中的纠纷就是由于度的不统一造成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轨。(幻灯片:度量衡

货币)

统一后的秦,以秦国原有的圆形方孔铜钱作为标准式样,通行全国,实现了货币的统一。

问:为什么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车同轨”。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拆除原来各诸侯国修建的一切路障,统一车辆形制。规定了车辆的轮距为六尺,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这一措施显然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控制。

假如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秦朝会是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

小结: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有什么意义呢?

这些措施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过渡:秦始皇完成这些统一措施后不久,出现了两起重大历史事件,那就是“焚书”和“坑儒”。3.焚书坑儒(思想方面)

问:(1)什么是“焚书坑儒”?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课件展示焚书、坑儒两个画面)

(2)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秦统一后,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公元前213年下令,除了医药种植等书籍,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部焚毁,并规定对私藏者实行严惩,这就是“焚书”;

公元前212年,又活埋了四百多名对秦始皇专制统治加以指责的方士、儒生,这就是“坑儒”。

(3)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哪些损失?

秦始皇一声令下,无数的古书典籍被付之一炬,还有那坑中460多名儒生和方士的冤魂向我们昭示着秦始皇的残暴。

问:同学们你是怎样看待焚书坑儒这件事的呢?

生:焚书坑儒虽然加强了思想统治,有利于统一,但却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使春秋时出现的“百家争鸣”,变成了“万马齐喑”。负面影响远远大于积极作用。

教师归纳:焚书坑儒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合称,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却采取极其残暴野蛮的手段维护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威。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许多儒生被杀,严重地影响了春秋战国以来学术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风气。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予以否定。

过渡:了解了秦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措施,那在军事上秦朝又是怎样稳定边疆的呢?

4.修筑万里长城(民族关系方面)(1)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匈奴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也称胡。秦朝时严重威胁了北方的统治,于是秦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并修筑了长城,你知道它的起止点吗?《秦疆域图》

生: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多华里。

(2)万里长城的修建有何重大意义?

多媒体展示秦长城示意图,说明秦长城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不同,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

秦把原来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伸,使其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1万多里,用以抵御匈奴的进攻。

这座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显示着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但修筑它需要大量劳力夜以继日超负荷的劳动,劳工不堪苦累,无数人惨死在长城脚下,也为我们留下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绝唱。

问: 哪个同学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幻灯片:孟姜女哭长城)

这个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长城的什么看法?你的意见如何?

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长城的不满,修长城逼的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问:你认为长城该不该修?

生1:我认为长城不该修,修长城劳民伤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长城的不满。

生2:我认为该修,修了长城可以防止匈奴的入侵,巩固秦的统一。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如今,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过渡:在南方,秦还派大军统一了南越,并修筑了灵渠。5.南征越族,凿灵渠

桂林兴安境内有一个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灵渠,(幻灯片:灵渠图)

问:谁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要派人开凿灵渠?灵渠的开凿有何作用?

灵渠全长34千米,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流域,为中原和两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灵渠的梯级船闸的设计方法,比巴拿马运河早两千多年。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还能灌溉四万多亩田地。

过渡:这些措施不但巩固了对边疆的统治,还奠定了今天中国版图的基础。那么当时秦朝的疆域如何呢?

三.秦朝疆域

编口诀或制作示意图,指出秦朝疆域四至分别到哪里?

(多媒体展示《秦疆域图》,点明秦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总结、扩展]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篇章。之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最终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强大的秦帝国。他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复习提问]

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生: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实行郡县制。

B、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C、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D、派兵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E、派大军统一南越,修筑了灵渠。

同学们,回顾整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主题,是什么?

生:统一。

★课堂活动(幻灯片:课堂感悟)

师:很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统一”这一主题,你们都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呢?

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识到统一的重要性,只有统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生:通过学习秦统一六国,结束了500多年割据纷争的局面,我认为咱们今天一定能统一台湾,我们要充满必胜的信心。

师:大家说的太好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让我们期盼祖国的和平统一,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的效果。请看大屏幕:

一、选择题

1、秦统一六国是在()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20年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①推行郡县制

②实行分封制

③设立“三公”

④修驰道,统一车轨

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⑥焚书坑儒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

二、填空题:

1、秦王()于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建立秦朝,定都()。

2、秦统一后,在中央设()、()、(),合称“三公”。

3、秦规定使用()为全国统一的文字,规定()为全国通用的货币,并把()国度量衡的标准器颁行天下。

4、秦长城西起(),东到()。

三、思考讨论

说一说你原来了解的秦始皇是什么样的? 我们应怎样评价他?

功: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1、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2、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这些措施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4、北修长城,南开灵渠,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他的帝国奠定了今天中国版图的基础,真不愧为千古一帝。

过:秦始皇又是个暴君。

1、“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2、广修宫殿陵墓,修建万里长城,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3.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结论: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板书设计]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一、秦王扫六合

历史条件

秦统一的过

程:

嬴政;公元前221年;咸阳。

称皇帝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设“三公”

(政治方面)

推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秦朝的疆域:

书同文

车同轨

焚书

坑儒

(思想方面)

修筑万里长城

东到东海

西到陇西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北击匈奴修长城

南征越族凿灵渠 南到南海

北到长城

(文化经济方面)

(民族关系方面)

下载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