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本剧亡羊补牢(范文)
课本剧《亡羊补牢》
情景一
画外音:从前,有一个牧羊人养了几只可爱的小羊,瞧,它们来了。(放“喜洋洋与灰太狼”主题曲)
众羊: 小朋友们好,我是喜洋洋(眉飞色舞);我是暖洋洋(声音粗憨);我是懒洋洋(打头哈欠);我是美洋洋(可爱状);我是沸洋洋(大声),老师们好,同学们好!众羊: 小点声,主人来了!
牧羊人:(响鞭)我是快乐牧羊人,找得草儿嫩又嫩,每天放羊到山上,吃得小羊肥又壮。(响鞭)放了一天的羊,太累了,我得赶紧把它们赶回羊圈,好好睡上一觉。(看到破了的羊圈)对了,羊圈破了一个洞还没修呢,唉!不管它了,我还是先睡一觉再说吧。(到旁边躺到地上,打起呼噜)
灰太狼:(嚎叫)我是灰太狼,爱吃小肥羊,肚子饿得慌,来到羊圈旁。唉呀!羊圈居然破了个洞,真是天赐良机呀!(摸进去)这不是暖洋洋吗,快跟我回家吧,哈哈哈哈!(众羊吓得缩成一团)
情景二
画外音:到了第二天,牧羊人准备去放羊。
牧羊人:睡得真舒服!(打着哈欠)我去看看小羊们睡得怎么样。(走到圈旁)一、二、三、四,坏了!坏了!怎么少了一只?
沸洋洋:主人,主人,昨天晚上灰太狼把暖洋洋抓走了,快把这个破洞修好吧!(众羊跟着央求)
牧羊人:暖洋洋都丢了,再补上又有什么用,我真是太倒霉了(垂头丧气)众羊: 唉!
情景三
画外音:到了第二天晚上羊圈没有修好,可恶的灰太狼又来了。牧羊人睡觉
灰太狼:昨天抓到暖洋洋,我的心里喜洋洋,今天再去闯一闯,看能否抓到懒洋洋。唉呀!洞居然还没有修,真是太好了!懒洋洋,别睡了,快跟我回家吧!哈哈哈哈!(众羊吓得缩成一团)
情景四
画外音:到了第二天早晨,牧羊人又去数羊。
牧羊人:(打着哈欠)我得把羊放得肥肥的,把丢羊的损失补回来。一、二、三、怎么又少了一只。(坐到地上)
沸洋洋:主人,主人,晚上灰太狼又来了,把懒洋洋抓走了,快把羊圈修好吧!(众羊跟着央求)
牧羊人:我真是太懒了,真不该不听你们的劝告,现在还不算太晚,我一定把羊圈修得牢牢的!
众羊: 我们也来帮忙(有羊搬砖,有羊拿棍,牧羊人拿锤子钉)
牧羊人:羊圈修好了,今晚,我们把灰太狼捉住好不好?(众羊说好)
情景五
画外音:晚上,灰太狼又来了。灰太狼:(嚎叫)两晚抓了两只羊,还没舍得尝一尝,今晚把它们全抓去,慢慢把它们全吃光。这个放羊的也太粗心了,我闭着眼睛也能摸进羊圈,抓它个干干净净(大宅门上老七的经典台词),哈哈,小羊们,我来了!(冲向羊圈,却一头撞在羊圈上,撞晕了头,倒在地上)唉哟,我的妈呀!
牧羊人和众羊:快捉住它(冲出来,将狼捉住)。灰太狼:饶了我吧,饶了我吧!
牧羊人:把暖洋洋和懒洋洋放回来,就饶了你!灰太狼:行行行。
牧羊人和众羊:快走!
众同学:同学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课本剧《亡羊补牢》
旁白:从前,有一个牧民,他养了6只羊。白天他赶着羊群到草地上来放羊,让羊儿吃得肥又壮。
(牧民伴随着音乐跳着舞蹈出场)
牧民:(朗诵放羊儿歌)我是放羊小牧民,每天清晨去放羊,绿绿的草儿嫩又嫩,羊儿吃的肥又壮。来,羊儿们,我们去吃草了!(牧民打开羊圈开始数羊)喜羊羊(到),美羊羊(到)沸羊羊(到)暖羊羊(到),(每数一只,小羊相应做一个可爱的动作。懒羊羊(没有声音)懒羊羊„„
喜羊羊:报告主人,懒羊羊还在睡觉。牧民:把他叫起来 羊齐:开饭喽!
懒羊羊:在哪里,在哪里?
美羊羊:当然在青青草原上
沸羊羊:快点跟上,不然我们可不等你了 懒羊羊:走慢点,等等我
音乐起牧民和小羊们做律动
牧民:我可爱的小羊们,你们吃饱了吗?(小羊们点点头)齐:吃饱了。牧民:那我们回家吧!小羊们排着队回羊圈
旁白: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雨水把羊圈冲了一个大窟窿。(羊圈出现一个大窟窿)
狼:我是灰太狼,天天要吃羊,白天捉不着,饿得我直发慌。(边走边做饿状)唉药,唉药,饿死我了!(走到羊圈旁)咦,这不是羊村吗?还破了一个大洞,哼哼,连老天都帮我!进去把小肥羊们捉出来,回家烤着吃,哈哈!(狼进羊圈抓一只羊,狼和羊下场)
旁白:天亮了,这个牧民去放羊。
牧民:(音乐起朗诵放羊儿歌)我是放羊小牧民,每天清晨去放羊,绿绿的草儿嫩又嫩,羊儿吃的肥又壮。来,羊儿们,我们去吃草了!(牧民打开羊圈开始数羊)喜羊羊(到),美羊羊(到)沸羊羊(到)暖羊羊(到),(每数一只,小羊相应做一个可爱的动作。懒羊羊(没有声音)懒羊羊„„ 哎呀,怎么少了一只羊?再数一遍吧!喜羊羊(到),美羊羊(到)沸羊羊(到)暖羊羊(到),(每数一只,小羊相应做一个可爱的动作。懒羊羊(没有声音)懒羊羊„„ 暖羊羊:报告主人,羊圈坏了一个大窟窿,夜里灰太狼来把喜羊羊捉走了。牧民:奥,原来是这样啊!
喜羊羊: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手指窟窿)牧民: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不用管它!
小羊们:不行啊!我的好主人,你不修羊圈,我们还会被狼捉走的!牧民:行了,行了,不用管它!快去草原吃草吧。
(音乐起)小羊们无精打采的动作。回家
狼:昨夜,羊圈破了一个洞,让我偷吃了一只羊,美美饱餐了一大顿。今夜,让我再来碰碰运气,看看羊圈修好没有?(狼转身看到没补好的羊圈)
哈哈,羊圈的窟窿还在啊!这个牧民真不吸取教训!不管它,我先进去抓只羊再说!(狼进羊圈抓一只羊,狼和羊下场)
旁白:天亮了,这个牧民去放羊。
牧民:来,羊儿们,我们去吃草了!(牧民打开羊圈开始数羊)喜羊羊(到),美羊羊(到)沸羊羊(到)(每数一只,小羊相应做一个可爱的动作,在一旁静静吃草)暖羊羊,暖羊羊„„ 哎呀,怎么又少了一只羊?唉!真后悔,没有认真接受劝告,及时修补羊圈上的窟窿,不然,就不会又丢一只羊。现在我知道错了,赶紧堵上那个窟窿,羊就不会再丢失了!
旁白:(音乐起)牧民拿起柴草堵上了羊圈上的窟窿,又从整体进行了一下加固,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牧民:(抬头抹汗)这下狼可不会再把羊叼走了!
旁白:牧民吸取了教训,把羊圈修补的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失过,齐: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第二篇:《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陈亮的爸爸是个普通的牧民,靠养羊为生。他总共养了十只羊,个个膘肥体壮。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一匹饥饿的狼正在四处寻找食物。突然,他听到似乎有羊的叫声,于是循着声音往前跑。果然,前面有一个羊圈。跑近一看,呀!好多又肥又大的羊。它一边流着口水,一边用粗糙的舌头舔着那毛茸茸的嘴巴,紧接着便拼命地用它那锋利的前爪不停地凿着羊圈墙壁。不一会儿功夫,羊圈就被它凿出个洞。它缩着身子钻了进去,抓了一只羊美美得饱餐了一顿。其它的羊都蜷缩在墙角,吓得浑身发抖。这匹狼得意洋洋的看着其它的羊,心里想:哈哈,以后,我就再也不用发愁没有吃的了。于是,心满意足的走了。
第二天早上,陈亮来赶羊时发现羊圈破了一个洞,再数一数羊:“1、2、3、4、5、6、7、8、9„„咦,怎么少了一只?”他把这事告诉了爸爸。爸爸想肯定是有狼来过,就对陈亮说:“不用管它,我有办法了。”便附在陈亮耳边说了几句,接着,父子俩便咯咯直笑。到了晚上,父子俩假装睡了,等着狼的到来。不出所料,狼真的来了。它迫不及待的钻进羊圈,看到一只比昨天还要肥还要大的羊,高兴极了。张开双臂扑向小羊,刚咬一口,就大叫一声,“啊,我的牙!”这一下子就掉了三颗大牙,然后,就落荒而逃了。陈亮和爸爸看见了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原来啊,陈亮和他爸爸为了对付这匹狼,做了一只特别逼真的小石羊。
第三天,他们就把羊圈补的结结实实。从此以后,狼吃羊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第三篇: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三合一小校本部片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人:陈燕
参赛作品: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相机进行偷盗法制教育。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温故揭题,引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寓言。
2、说说什么是寓言?
3、揭示课题,齐读。说说你对“亡”和“牢”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1)抽读字词,正音(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如:“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2、交流、汇报,相机引导。
四、悟理
1、默读,想一想:养羊人共丢了几次羊?是在什么情况下丢的?
2、交流:
(1)、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2)、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3)、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1)、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
五、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3、默读最后一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
(2)、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
(3)、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4、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六、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1、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2、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相机进行偷盗法制教育,交给学生一些常见的防偷盗方法。)
板书:
亡
第一次丢羊
毫不在意
未
羊
第二次丢羊
后悔——修羊圈
补
结果
牢
(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再也没丢
为
迟
也
第四篇:《亡羊补牢》教案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这则寓言。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教学准备 ★多 媒 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激趣
教师播放《亡羊补牢》这则成语故事。
学生观看后,思考:“亡羊补牢”的意思。
“亡羊补牢”的理解
二、理解题意
看了故事之后,你知道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什么意思吗?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文中指羊圈。“亡羊补牢”的意思: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学生思考回答 题意理解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生字。教师强调重点、难点的生字。如: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将重点字帖在黑板上)
学生朗读掌握难点生字 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四、指名朗读,交流疑问
教师指名朗读,同时提出要求:通过听读,你对课文有什么质疑? 学生可能问道: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疑点。学生交流自己的疑问 引导学生紧扣课题
五、课后延伸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交流 意见正确即可
六、教后小结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交流
意见正确即可 板书设计
亡 羊 补 牢
丢 失 羊 圈
第五篇:《亡羊补牢》教案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叼”等字的字形。2.学会抓住对课文的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文中的道理。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出错之后及时改正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理解《亡羊补牢》的寓意,让寓意回归并融入到生活的实例中。教学准备:课件,生字抄写本,字典。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第一次与大家见面,对大家还不够熟悉,谁能介绍介绍自己? 2.每个人的姓名都不一样,大家数数自己的姓名共有多少笔画? 3.认为自己姓名笔画数最多的举手。
一、谈话揭题。
1.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寓言两则,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了相同课题的课文,还记得是哪两篇课文吗?(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2.能说说什么是寓言吗?
3.师:是啊,像这种小故事蕴藏一个大道理的故事,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羊和补我们一看就明白他们的意思,那亡和牢你理解吗?请大家拿起字典来查一查!(师巡视)
2.(出示义项图片)请看大屏幕,亡和牢都有3个选项,你们是怎么选择的,请用手指表示,亡用左手,牢用右手来表示!
3.看样子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真的很有名,字典上都有标注呢?现在你能连起来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
4.接下来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相信会有更深的理解!
三、精读课文,感悟品味。
1.那养羊人共丢失了几只羊?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2.出示句子:
句一: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那只羊叼走了。
句二: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这两句话当中生字很多,又有多音字,很难读,谁来读一读?
“羊圈”的“圈(juàn)”是个多音字,还有一种读音是圈(quān),圆圈的圈。羊住的地方我们叫羊圈,那么养猪的地方是不是叫猪圈?养马的地方叫马圈呢? 其实动物们的家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咱们来听听微课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嗨,大家好!我是微课老师,让我跟你说说动物的住所名称吧!动物的住所都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名称,比如马住的地方咱们叫马厩;鸡住的地方叫鸡笼;为了表示非常危险的地方我们会用成语“龙潭虎穴”,一般龙居住的地方叫龙潭,虎居住的地方叫虎穴;在我国首都有一座有名的体育馆,知道它叫什么吗?对了,它就是仿照鸟巢的结构建造而成的;说到兔子,它又可爱又聪明,我们都喜欢它,它居住的地方往往不止一个洞口,所以我们会用成语“狡兔三窟”来形容它,自然它的住所就叫做兔窟了,小朋友们,动物世界真奇妙,还有更多的关于动物的住所名称等着你去挖掘呢!
听了微课老师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羊住的地方叫—— 3.读着读着,同学们知道养羊人丢羊的原因了吗?
师小结:哦,原来羊丢失的原因,主要是羊圈破了个窟窿。
“窟窿”是一个生词,窿字在这读轻声,单个字的时候我们要读“lóng”,哎,刚刚咱们数了自己的姓名有几画,这个词笔画那么多,你也伸出手指数一数吧!
哦,这两个词笔画真是太多了,我们一起跟着大屏幕一起来写一写吧!注意笔画多的字我们写得要紧凑一些,窿右下一短横不要忘了写!
生字抄写本练写一遍;反馈。
除了窟窿,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字,看,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中也有一个字,跟这个字可是孪生兄弟,你记得是哪个吗?(出示),他们有着细微的差别,这对双胞胎很像,他的爸爸妈妈都分不清呢,你能帮忙分一分吗?
4.是啊,羊被狼叼走了,你们想想:养羊人丢了第一只羊,之后又丢了第二只羊,除了那个该死的窟窿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5.出示:理解“街坊”一词,这街坊就是指什么?读轻声。请同桌同学一人当街坊,一人当养羊人来演一演,说一说,街坊劝说养羊人的情景。
反馈:
请问邻居,养羊人丢了羊,你替他感到——?(预设:难受,着急)
请问养羊人,你听了街坊的话是怎么想的呀?(预设:毫不在乎,不在意)再请学生分角色读 全班分角色读
6.师引读: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生接读: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7.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四、合理想象,体会寓意。
1.师:两次亡羊之后,养羊人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出示,指名读 2.同学们,你从“后悔”一词中你明白了什么?(自己认识到错了)从“接受”一词中你又明白了什么?(要听从别人的劝告,不能一意孤行)3.是啊!所以养羊人就这样做了(出示插图)学生接读。
4.在养羊人修补羊圈的时候,劝过他的街坊们恰好也来到他身边,想一想,这时候街坊们会怎么说,怎么议论,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四人小组扮演)
5.养羊人现在把洞补上,他的做法对不对?从哪儿看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6.从丢羊到再到补洞,养羊人的内心很是后悔,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下文章最后一段吧!7.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事情呢?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想法。(同桌讨论)
是呀,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8.“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原来出自于一个八字成语,后面还有四个字,你们知道吗? 出示: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他还有另外两种说法。出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读读记记)
五、领悟寓意,学会转述
1.读了故事,明白了这个故事的道理,我们还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故事,你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了吗? 不急,我们先来练习一下,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指名说是:谁能够将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3.咱们班里肯定有一名特会讲故事的人,大家推荐一下,班里的故事大王是哪位?请他来说一说。
六、总结
一个寓言故事一个道理,让人受益终身。我们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像这样的故事很多,课后希望你们多去看看寓言故事。
七、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 ︳ 丢失 羊圈 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