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蜡烛的变化教案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潍坊中新双语学校
靳雪
一、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的溶化和燃烧的现象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合作交流,愿意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2.学会设计、完成简单的实验,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纳,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3.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发生的变化,另一类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类。难点:会从周围的物质变化现象中判断两类变化。
三、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盐酸,石灰石,石蕊试纸,小苏打。
小组实验材料:蜡烛,酒精灯,火柴,铁架台,石棉网,滴管,大烧杯,器皿等。
四、教学过程:
(一)魔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老师学了一个小魔术,现在想给大家表演一手。
老师演示:
1、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2、再使变成红色的石蕊试纸变回来。
师:你们觉得这个魔术的变化神奇吗?(神奇)神奇在哪里?
小结:物体发生了变化。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变化。你们看,这是什么?(蜡烛)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蜡烛的变化。(板书:蜡烛的变化)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认识蜡烛的变化
1、观察蜡烛。
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蜡烛,它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观察方法:看、闻、摸等)
蜡烛是白色的,呈圆柱体。蜡烛由蜡油和中间的蜡芯构成。
蜡烛摸上去有一种滑滑的感觉。第一次闻上去没有什么味道,细细再闻的话,有一种说不出的味。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2、今天我们想要来研究蜡烛的变化,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让蜡烛发生变化?(点燃、加热、用小刀刮、可以放在水中来研究变化)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课件播放折断的蜡烛,碾碎的蜡烛。。)
3.有的同学还说用加热和点燃的方法研究,那么加热和点燃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蜡烛的变化。(小组讨论实验方法)4.汇报方案。(其他小组相互补充,修订)
5.实验方案设计好了,实验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强调注意事项,用火安全,及时记录实验现象等)
6.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汇报(你的做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蜡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同学们通过加热,蜡烛由固态变热态,冷却后,又变成了液态,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通过燃烧,蜡烛变短了,产生了新的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活动二:了解生活中的类似变化。
1.引导分析图片,(课件显示)给下面物质的变化分类。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变化?(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我们周围的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一类是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另一类是像蜡烛、木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三)分析生活现象巩固所学新知
同学们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现象,能不能说说(课件显示)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根据是什么?
1、钢水变钢锭 2.、火柴燃烧。
3、枫叶颜色发生变化
4、水的三态变化 5.面粉做成馒头。6.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四)拓展活动。
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改变物质的形态或使其产生新的物质,来为人们所用。比如一些废弃的玻璃碎片,通过加工的方法变成有用的物质。同学们能不能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小结:物质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但我们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只要同学们课后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一定能发现
(五)课后践行。
1.继续观察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并归类。
2.在家里自己做一做鸡蛋放进醋里的实验,注意观察和思考。
第二篇:蜡烛的变化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蜡烛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合作交流,愿意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2.会设计、完成简单的实验,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纳。
3.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4、让学生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5、能让学生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材料:蜡烛,酒精灯,火柴,铁架台,大烧杯,瓷片、蒸发皿、实验记录单等。
自选材料:醋,鸡蛋、烧杯、火柴、生鸡蛋、澄清石灰水、白糖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看的时候你们要仔细观察,图片中有什么变化。[小苗出土、叶子变色和小狗长大这些变化能强烈吸引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变化。(举起手中的粉笔,)你们看,老师手里的粉笔,当用它来写字时,写一会儿,粉笔会有什么变化?(生答:变短。)如果老师不小心把这支粉笔掉在了地上,它又会有什么变化?(生答:断开了。)同学身上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你们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长高了)你们的身高变化是不是每天都能看见呢?这说明有的变化是缓慢的,不容易被发现,而有的变化却很明显,很容易发现。就像我们刚才欣赏到的图片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质的变化。(板书:变化)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有这么一句诗,叫“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描述我们周围的一个常见物体的变化,你们知道这种物体叫什么吗?(蜡烛)(出示课件:蜡烛图片)今天我们就从蜡烛身上来研究我们周围的奇妙变化,好吗?(板书:蜡烛的变化)
二、探究蜡烛的变化
(一)加热蜡烛
1、谈话: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闻一闻等一些方法来了解蜡烛的特点,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观察得最仔细。
2、分组观察。
3、问:通过观察,你们了解到了蜡烛的哪些特点?(蜡烛是白色的,呈圆柱体;蜡烛由蜡油和中间的蜡芯构成;蜡烛摸上去有一种滑滑的感觉;第一次闻上去没有什么味道,细细再闻的话,有一种说不出的味。)
4、今天我们想要来研究蜡烛的变化,你觉得光凭我们刚才的观察能发现蜡烛身上的变化吗?那么你们准备怎么来研究呢?(点燃、加热、用小刀刮、可以放在水中来研究变化)教师板书:加热、点燃
5、谈话:下面我们就来选择给蜡烛加热的方法来试一试。为了实验的效果更明显一点,我们用蜡块来代替蜡烛来做这个实验,因为他们的制作原料都是一样的。在实验前请大家猜测一下:加热以后,它会有什么变化?冷却以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几位同学的猜测究竟对不对呢?我们还要通过什么来验证?
6、师:温馨提示。(学生不能在没监护人监管的情况下独自做这类实验)
7、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仔细观察。
(1)问:蜡烛在加热的过程中,固体变成了什么?(变成了流动的液体)板书:加热:固体——液体
(2)问:如果蜡烛停止加热冷却下来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8、加热过的蜡烛冷却以后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冷却:液体——固体)
9、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蜡块从加热到冷却这一个过程,只是它的什么发生了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板书:没有新物质产生)
(二)点燃蜡烛。
1、谈话: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0页,请同学们先读一读,再讨论一下实验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仔细观察,分实验内容回报实验结果:
(1)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会产生二氧化碳,板书:二氧化碳)(2)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会产生水,板书:水)(3)将白瓷碗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去下白瓷碗,观察它的底部。(会产生碳,板书:碳)
3、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蜡烛燃烧以后会产生哪些新的物质。(板书:有新物质产生)
于是科学家就把变化分成两类,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家们是怎样给物质变化分类的。(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4、过渡:刚才我们研究了蜡烛的变化,知道了它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板书:形态的变化)另一种是。(板书:产生性物质的变化)
三、交流谈论,辨析判断书本上列举的变化的类型
1、学生观察书本上列举的变化图,思考: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的变化?
2、出示课件,学生观察汇报。
四、探究其他物体的变化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蜡烛的变化,那么,其它物质的变化又会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想不想来探究一下其它物体的变化情况?让我们来继续探究吧!
1、谈话: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醋、鸡蛋、食盐,还有白糖。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把5个实验全部都做。因此,我们分为四个小组,每组派代表来进行实验探究。
2、猜测:其他同学先猜测一下,你们要做的实验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3、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
4、展示成果。
5、小结:通过对其他物质变化的研究,我们进一步证明物质变化有两类,一类是仅仅是形态发生变化,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四、课堂总结
谈话: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有趣的变化,希望同学们能细心留意身边的事物变化,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作业布置
搜集身边常见的两种类型的变化各2个。
六、板书设计
蜡烛的变化
加热 点燃 加热:固体——液体 二氧化碳 冷却:液体——固体(没有新物质产生)形态的变化
水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有新物质产生)
第三篇:蜡烛的变化教案
蜡烛的变化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2、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教学准备:
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生鸡蛋、白醋、可乐罐、锤子、澄清石灰水、吸管、碱快、白糖。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大自然中物质千变万化,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这些变化,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但有些变化,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2、学生发言。
3、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变化,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出示蜡烛)看!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二、研究蜡烛的变化 第一个实验
1、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3.汇报交流。第二个实验
1、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
3、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给蜡烛加热和冷却,并仔细观察现象记录下来?
4、小组讨论组装实验。
教师带领学生实验验证。第一个实验:把蜡块放在铁片上加热,观察变化;离开火焰冷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蜡烛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第三个实验
1、下面我们把蜡烛燃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1)指导学生观察30页燃烧蜡烛的三幅图的实验方法。(2)师操作示范,提出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3.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4.讨论: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的说法?
蜡烛被加热时,仅仅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蜡烛燃烧时,不但外形和状态发生了变化,而且变成了一些新的物质。
5.小结: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三、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
1、谈话: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很多,看看31页都有哪些现象?
2、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
3、小组讨论并填写书73页表格,汇报。
4、小结: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变色等现象中证明。
四、巩固练习
1、看书上图,每组任选两个实验做做,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2、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3、讨论判断图上这些物质的变化是哪类变化,说出理由。板书设计: 5.蜡烛的变化
形态、状态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课后记: 附:
[蜡烛燃烧的原理] 常见的蜡烛是用石蜡制成的,石蜡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其化学成分是各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烃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石蜡受热熔化成液态,继续受热变成气态,遇冷又凝结成液态、固态。
[生鸡蛋浸在白醋中,蛋壳上为什么有许多小气泡]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遇到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钙+醋酸→二氧化碳+醋酸钙+水
食醋中含有3%~5%的醋酸。
[碱块中倒入白醋为什么翻腾着大量的泡沫] 碱块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它遇到白醋,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钠+醋酸→二氧化碳+醋酸钠+水 [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为什么产生白色浑浊] 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当呼出的气体进入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就和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白色碳酸钙固体,从而导致澄清液体变浑浊。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白糖烧焦了,为什么会变黑、变苦] 在化学上,白糖属于“碳水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白糖很甜,这与它的分子结构有关。白糖烧焦后变苦,是因为它在受热时,白糖里的“羟基”(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与氢原子结合变成了水分,水蒸发掉了,剩下黑乎乎的碳。这样,颜色由白变黑,味也由甜变苦。木头、油脂、石蜡、煤油……一切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当它们受热发生分解后,同样会析出碳:木头烧焦变黑,菜油熬久了颜色由黄变褐、变黑,蜡烛、煤油一烧起来黑烟滚滚……都是这个缘故。
第四篇:蜡烛的变化教案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蜡烛的变化》
【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学生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蜡烛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燃烧发光等一系列现象,揭示变化的两种基本类型。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认识物质的两类基本变化。
第二,有根据地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巩固前面所学过的知识。
第三,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在观察、研究中,判断所做实验发生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进一步提高获取证据的意识,强化对两类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活动准备】
分组实验用的三角架、蜡块、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打火机、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蜡烛、干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大自然中物质是千变万化的,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这些都是我们肉眼不能看见的,你还知道我们身边哪些物质的变化?指名学生举例说明。师:同学们讲了许多生命的物质的变化,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描述周围的一个常见物体的变化,你们知道这种物体是什么吗?生:蜡烛
今天我们就从蜡烛身上来研究我们周围物质的奇妙变化,好吗?(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二、认识蜡烛的物理变化
1、了解蜡烛的特点
师:蜡烛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蜡烛,仔细观察后尽可能多的说出蜡烛有什么特点?(通常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会用哪些方法呢?生:眼、手、口、鼻等)汇报蜡烛的特点。让我们来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观察的最仔细。(提示多感官的观察方法,总结出蜡烛的特点:颜色有红与白等,形状光滑、硬、容易断、易碎、有气味等)
提问:老师这里有一些从蜡烛上切下的蜡块,如果加热它,请你们预测一下,会发生什么变化?(生:熔化)
2、加热蜡烛
师:蜡烛加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唐代李商隐的“蜡烛成灰泪始干”描述的是蜡烛燃烧时渐渐耗尽,是不是点燃的蜡烛到了最后就变成灰呢?下面就让我们亲手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变化的研究,边说边演示,并提示: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严禁用嘴吹。
3.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能设计一下这个实验应怎么操作呢?
4.分组设计实验:下面就请各组运用正确的操作方法点燃酒精灯,对蒸发皿里的蜡烛进行加热,注意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各小组都已发现蜡烛受热后产生的变化了,接下来请各组用盖帽熄灭酒精灯,观察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及时记录。指导小组汇报观察加热蜡烛的现象:加热后蜡烛变成可以流动的蜡油,冷却后又变成固体蜡烛。
师小结:蜡烛加热、冷却的过程中由固体变成液体又变回到固体,只是形态的变化,而其它没有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课件)师:板书:
加热
固体——液体
冷却
液体——固体
三、认识蜡烛的化学变化
1、燃烧蜡烛
师:当我们把蜡烛点燃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根据你的经验猜想一下。生交流。师:蜡烛燃烧时,究竟会怎样变化?变化时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呢?“实践出真知。”还是让我们再来动动手,通过几个实验来看一看吧。
2、石灰水的变化:指名读明确要求,提醒学生注意烧杯的拿法,可让学生示范,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发扬小组间互助合作的精神,来分组完成这三个实验,最后再将你们小组内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好吗?在小组长的安排分工下,利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注意观察产生的现象并及时记录)各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内壁为什么会出现雾气?石灰水为什么会变浑?皿底为什么会变黑?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蜡烛燃烧后所产生的新物质(水、二氧化碳、黑炭„„)
3.师:用小钢勺放在火焰上方,观察小勺底部。(生:冒黑烟)
4、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刚才我们把蜡烛受热熔化成液态的蜡油,冷却又凝成固体的蜡烛这种现象叫做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那现在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又叫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们是怎样给物质变化分类的。(课件: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种变化能不能变回去了?
四、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变化,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生活,一起来研究它们都是什么变化吧!(课件出示)火柴燃烧
枫叶颜色发生变化
面粉做成馒头
水的三态变化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五、拓展讨论,深化探究
刚刚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依据找的也非常准确,那你们想不想再亲自动手做一些有关变化的实验呢?
1、将白糖加热至熔化
2、将白糖加热至焦黑
3、在碱中倒入少量白醋
4.压扁饮料罐
六、畅谈收获,归纳总结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畅谈感受
3、讨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形态的变化?哪些现象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板书设计
蜡烛的变化
加热
固体——液体
冷却
液体——固体
发光、发热、气泡(颜色改变、性质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
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
第五篇:蜡烛的变化教案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罗庄区沂堂镇中心小学
赵丕显
课型:实验课
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加热、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教学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师准备:分组实验用的蜡烛、火柴、蒸发皿、酒精灯、刻刀、橡皮泥、纸、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提出:你知道“蜡烛成灰泪始干”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探究活动
1、蜡烛的特点。
提出问题指向:蜡烛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出示:易燃、易碎、光滑、较软......2、研究蜡烛
问题: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你会有哪些方法?
引导生总结出:加热、点燃......(1)加热蜡烛 提出问题:加热蜡烛会有什么变化? 猜想假设:学生根据经验说一说。
制定方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施探究: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加热蜡烛。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展示交流:指导小组汇报观察加热蜡烛的现象:加热后蜡烛变成可以流动的蜡油,冷却后又变成固体蜡烛。
共同总结:加热、冷却蜡烛,蜡烛由固体——液体——固体,只是形态的变化,而其它没有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燃烧蜡烛
提出问题:燃烧蜡烛会有什么变化? 猜想假设:学生根据经验说一说。
制定方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师:燃烧蜡烛时,产生了烟等这些物质,那可以用什么来收集呢? 生:可用烧杯罩在点燃的蜡烛上方来收集、并观察烧杯内的变化。也可用石棉网来遮住蜡烛的火焰来收集。
实施探究: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点燃蜡烛。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展示交流:指导小组汇报观察点燃蜡烛的现象。
师引导学生总结燃烧蜡烛所产生的物质有:烟、二氧化碳、水......(3)分类变化
教师引导生比较蜡烛加热和蜡烛燃烧的不同,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
让学生说一说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的不同变化。
3、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种变化。学生分组交流探究以下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下雨、瀑布落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木柴燃烧、电热丝升温钢铁生锈。
讨论研究后把结论填在书上,并说出证据。
小组汇报交流结论,教师指导学生重点阐述是根据什么现象来辨别的。
4、给物体的的变化分类。
像蜡烛熔化这样、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三、自由活动 做面塑或泥塑
四、拓展活动
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改变物质的形态或使其产生新的物质。我们去找一找,试着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