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数据异常”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2:1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数据异常”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数据异常”的思考》。

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数据异常”的思考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数据异常”的思考

内容提要: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中常常出现一些与物理规律或者生活常识相悖的“数据异常”,当面对这些时,教师应该尊重前人总结的经验和真理,还是应该尊重学生手里的实验数据?教师面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数据异常”既不能无视,也不能直接予以否定,作为实验的组织者、指导者的教师该做怎么做呢?如何因势利导,让学生发现“数据异常”背后的东西,是更加能够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数据异常 1.问题的提出

笔者曾执教过《热水变凉》这节课,当时安排学生先预测温度降低的规律,然后分9个小组实验:把热水倒入烧杯用温度计测量,待温度计液柱停止上升时记录初始温度,然后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热水温度。10分钟后实验结束,填写“温度降低曲线图”,汇报交流各个小组的发现。

汇报时发现,其中4个小组填写的实验数据中最开始减低的温度偏少,然后逐步变多,再变低;2个小组每两分钟减低的温度是一样的;2个小组每两分钟减低的温度规律是先慢后快;而每两分钟减低的温度规律是先快后慢的只有1组。

数据的差异导致学生的结论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可惜因为教学时间紧张,笔者没来得及给他们分析数据背后的问题,只是由自己给了他们一个标准答案──温度减低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直到完全停止,然后以“降低到室温的水不会继续降温”为例说明了该观点。

这堂课结束了,学生们带着一个正确的标准答案和一肚子对数据的怀疑离开了课堂。2.问题的分析

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中常常出现一些与物理规律或者生活常识相悖的“数据异常”,当面对这些时,教师应该尊重前人总结的经验和真理,还是应该尊重学生手里的实验数据?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因为学生手中的实验数据中的“数据异常”的确是存在,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可如果只是生硬地给予他们标准答案,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做实验呢?科学,就是一门用数据说话,最讲究真凭实据的学科。要是连数据都不能说明问题,学生对实验还会有兴趣吗?他们还会重视实验吗?甚至,他们连对科学这门学科都会产生怀疑,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么,现在就很清楚了,教师面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数据异常”既不能无视,也不能直接予以否定,那么作为实验的组织者、指导者的教师该怎么做呢?科学,本身就是一门不断从错误中发现真理,在错误中不断进步的学科,那么实验中出现各种“数据异常”的原因肯定是可以变成有效教学的一种条件。

上次实验后,通过搜集整理,笔者猜想学生们在测量时可能有以下几种行为导致了数据异常:

(1)没等到液柱停止上升就开始记录

(2)负责计算时间的同学和负责观察温度的同学没能很好地配合(3)温度计碰到了杯壁

(4)负责拿温度计的同学可能搅拌了热水或者有其他导致热水降温速度变化的行为 很明显,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实验操作中出现失误造成的“数据异常”。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群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刚接触科学课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把实验中的每个细节都做到位是不太可能的。事实上,即使是经过长期实验操作的锻炼,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实验中出现“数据异常”现象。小学科学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此,注重因势利导,让学生发现“数据异常”背后的东西,是更加能够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的教学方式。

3.问题解决的策略

学生实验中出现“数据异常”的原因,除了实验原理不正确这个不可控制的原因外,主要是实验仪器不精确、实验过程不正确、操作方法不正确等可控制的因素造成的。笔者认为,减少不可控制因素的出现,正是我们科学教师应当注重思考的方面。

3.1减少出现实验“数据异常”可能性的方法 3.1.1勤动手,多实践。

实验操作跟所有的工作一样,也有一个熟练度的问题。通过各年级段和同年级班级间的比较,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发现,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在实验操作上出现较大“数据异常”的概率小,同年级段内常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比不常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出现较大“数据异常”的概率小。虽然有一些智力发展方面的原因,但是长期进行实验操作还是可以减少很多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上的不正确。例如,学生对如何正确读出烧杯、量筒、温度计的刻度,就应该是贯穿在整个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练习的始终:三年级比较水的多少,四年级测量降水量、100ml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五年级测量温度、制作水钟等。如果能坚持带领学生做好这些实验,那么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较大“数据异常”出现的概率必然会大大减少。3.1.2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通常都很浓厚,但是其中倾向于玩的成分远大于探索的成分。常常可以看见学生实验时嬉笑玩耍,对于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容易疏忽;也有的学生在实验时无所事事,仿佛实验都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还有的学生对于实验数据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人云亦云,不能坚持自己测量的数据。针对这些情况,就要求教师在安排实验时给每个学生进行具体分工,保证他们有事可干;强调科学实验是严谨的活动,必须细致、细心地进行每一步操作;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仔细留意教师的每个细节,实际操作中教师也时刻留意学生的操作细节并适时进行指导。长期这样坚持,特别是严谨地要求学生注重细节,不但可以端正他们学习科学的态度,也能使实验中出现较大“数据异常”的概率变小。例如,笔者曾从三年级开始任教的某班级,因为能够坚持实验态度的严谨性,所以到六年级时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进行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很少出现因仪器原因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较大“数据异常”。

3.1.3反复测量,养成实证意识

科学实验得到的数据是具有偶然性的,为了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只有反复测量并强调实验的可重复性才能算作是科学的结论。有的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比较草率,常常进行一次实验就匆匆下定论,实际上这是很不可取的。教师应该把“科学实验应反复多做几次,然后取数据的平均值”这个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受偶然性影响所造成的误差值达到最小。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实验因为时间上的局限,比较难在课堂上完成重复,于是有教师习惯说:“大家回家后可以多做几次来检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回家后会这样去做的学生很少,而且有些实验也不是家里有条件去做的。遇到这种实验时,就需要引导学生把各个小组得出的数据进行平均,这样也能一定程度地避免较大“数据异常”的出现。

3.2出现“数据异常”后的处理方法

3.2.1对数据和结论进行推敲,适当提出质疑

大多数时候,学生因为错误的数据而产生错误的结论是很正常的,而且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荒谬性。但是,直接指出学生数据出错的方式很不可取,这不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会令他们对实验的必要性产生怀疑。那么,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最好的方式是先肯定他们的结论,再引导他们对结论进行质疑,从生活中的现象去判断自己结论是否能够成立;在学生产生疑问后在带领他们回顾自己的实验过程,去发现自己在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中是否有什么疏失。这样,既可以从实验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也能避免学生坚持自己的错误结论,最重要的是无意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究,增加了学习科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先溶解再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中,学生推导出食盐变少的结论后,笔者就引导学生提出质疑:盐去哪里了?有学生说盐蒸发了,那么我们在第二次蒸发食盐水的时候增加了一个蒸馏水收集装置,把蒸发出的水收集起来一尝就发现了问题。到这个时候再去回顾前面实验中哪些地方出现了失误就顺理成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强,以后的实验中出现的操作失误少了很多。

3.2.2对数据和结论进行肯定,在后面教学中再进行反证

科学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否定已有认知的过程,有些错误的结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甚至还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服务。例如,五年级《沉与浮》这一课,学生很容易形成一个结论:纯粹的木头总是浮在水上的。这个结论本身当然有问题,但笔者当时并没有说破。等到了六年级《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课,笔者展示了一段关于黑铁木放进水中的视频。“木头沉下去了!”学生对这个现象惊奇不已,然后再学习的时候,他们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抱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事实上,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在学生对一些实验结果产生错误结论后,教师不需要马上否定它,因为后面的教学内容中自然有对这个结论进行修正的机会。如果能够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结论产生怀疑,并进一步去探究背后的原因,实际上我们的科学教学就得到了极大的成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对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框架思考,这样,自然可以做到化错误为进步的动力。

3.2.3对数据和结论进行搁置,待学生对它产生探究兴趣再进行探索

科学是一门用理性思维去处理感性数据的学科,如果数据本身没有错误,而且在实验操作中也找不到错误,那么即使得出看似错误的结论,其实可能它才是对的。例如《声音的传播》这节课,就曾经有一位北京的老师动用分贝测量仪器来检测长绳和短绳谁传播声音的能力强,得出的结论让人震惊:长绳传播声音的能力强于短绳!这个结论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明明白白的数据是不能否定的。后来就有东南大学的教授指出:可能由于拉长绳的力量比较大,绳子产生的扭力导致传播声音的能力变强了。这个观点的对错暂且不论,但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所坚持的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实际上,科学精神中的怀疑精神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教师。只有教师首先对实验数据保持着尊敬的心态,才能培养出学生们的怀疑精神和创造力。对看似错误的结论,在无法具体分析的情况下暂时搁置,待到学生对它产生探究兴趣时再进行新的探索,说不定也能够闯出另外的一番天地来。

4.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实验中出现“数据异常”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进行合理安排与灵活处置,在教学前作好预案,同样是可以把坏事变好事,从而为我们科学教学有效性服务的。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威远县铺子湾镇小学校

刘平

【论文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现状

解决措施

【论文摘要】:小学科学是针对小学生了解最基础的自然知识的一门学科,而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如何更好的开展实验教学是值得科学教师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

小学科学课标指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小学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如同初中物理等自然学科一样,仍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启蒙课程,因此科学课是实践课,教学时离不开实验教学课的有效开展,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文】

一、现状分析

(一)、学校硬件层面:学校实验室的建立,实验器材、药品的配备,对实验课的开展有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有的城区学校学生人数较多,但实验室、实验器材等暂时还无法满足;部分农村学校由于硬件设备、设施比较落后等诸多原因,使很多实验课无法有效的开展。

(二)、教师认识层面:有些教师对实验课的开展认识还不到位,如有实验课开展对科学课教学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效果;实验课堂上学生难以管理、安全压力;实验课前要准备实验器材、药品,并摆放,课后要收捡器材、药品等十分繁琐。甚至有些学校领导对实验课的开展也认为没有必要等诸多因素,也使实验课不能很好的开展。

(三)、学生意识层面:学生对实验课绝大多数都是好奇、好玩的心态,进入实验室对实验器材、药品充满好奇心,还有些学生不停的摆弄器材,相互争抢、打闹,把实验仪器占为己有,没有合作意识,不认真听从教师的讲解、安排,甚至完全不按教师的要求乱做实验;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能力欠缺,不能认真对待实验,仍然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学生的参与率低,相互之间合作不够。如在小组探讨活动中,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不理会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与帮助,也不愿意参与活动;这些都影响到实验教学的开展,使实验教学的目的不能很好的达到。

二、解决措施

(一)、学校领导、教师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学校的角度可以尽可能的安排经费提高实验教学条件,也可以充分调动教师自制实验器材的积极性;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认真做好了小学科学实验,不仅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获得各种科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各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培养学习兴趣与爱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拥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观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认真地抓好科学实验教学,是每个科学课教师不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二)、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较重,但这种好奇心有时只能停留在好玩、新奇的水平上,停留在给以解释的水平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把平常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的好奇心”,扩大学生兴趣的范围,引发学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现象,从而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

在观察与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靠眼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运动等;靠耳听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靠鼻闻物体的香、臭等气味;靠手摸物体的冷热,表面的光滑、粗糙以及其它质感;靠手捏、掂去感觉物体的软硬、轻重。这样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三)、教师要重视实验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能力的获得与提高,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已有的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充分吸收消化。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如何用心地探究科学。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去验证自己的方案。如“铁钉生锈了”这一实验中,首先要学生对没有生锈的铁钉和已经生锈的铁钉进行观察,观察后要求学生对铁和铁锈从颜色、光泽、软硬等角度去找它们的不同点,同时请他们对这一问题进行相互讨论、交流。教师请每个实验小组将归纳总结的内容在课堂上讲出来后,全班各个小组之间再一次进行讨论,然后教

师再总结得出答案;这样可以充分的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有效的实验过程中来,并充分的培养他们的观察、归纳、总结、合作、表达能力。当学生已经对铁和铁锈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又提出问题:铁钉又是如何变成生锈的铁钉的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最后让学生亲自实验,验证他们的答案。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但会使学生的情绪高涨,也会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

疑问是汲取知识的原动力,有疑惑就有探求,就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疑营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并驱使他们通过实验等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实验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发挥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他们学习的程式化、机械化倾向。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思考的时间,以及给他们足够的实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做科学小探究,“开放式”的讨论等。如在“蜡烛的变化”这一实验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生活中同学们都见到过蜡烛,也看到过蜡烛燃烧,有些同学可能仔细观察过蜡烛燃烧有什么现象,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大胆地预测和猜想,因为预测和猜想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刚才学生们交流的内容,通过实实在在的实验来进行观察,并且通过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验证与刚才讨论的是否一致。同时有很大可能学生在实验中会提出问题,这说明是他们进

行深入思考的结果,也许在别人看来没有问题或不成问题之处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这就是他们的创新能力的体现。只有打破常规思维,才能培养创新思维。

实验具有典型性,它可以创造一个实实在在的,排除外界干扰的环境,让孩子们集中精神观察,对产生各种现象的条件进行严格、精密的控制、排除次要因素的影响,突出现象和规律;实验具有重要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供学生反复观察,实验具有趣味性,它能充分运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没有压力,思想放松,心情舒畅的状态下,自觉主动地学习。实验不仅能观察现象的全过程,进行定性研究。实验教学的这些特点,能使孩子们顺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础知识。

(五)、动嘴表达,说出现象,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说出实验观察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结果,这样教师才知道他们做实验的结果是否正确。实验结束以后让学生们相互交流、讨论,各抒己见。说错的让其他的学生发表对此的看法和见解,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又形成了一种活跃、有趣、轻松的课堂环境,而且也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猜想假设、主动探究、交流讨论、自主思考、归纳总结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探究未知的能力。在科学教学时,只有把新的教学理

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实验教学

摘要:实验是整个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方法、手段。实验室理应成为学生科学素质形成的重要场所。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探究,共同的去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

实验

实验室

动手

探究 发展

科学知识来源于大自然,现已获得的科学知识是我们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方法、能力和精神)。纵观青岛版小学科学3至6年级的教材内容,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改变了过去“自然”科目的内容呈现方式,许多科学知识、科学道理,并不是一开始就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是被动的,他不会从心底里去接受它,认同它。现在的科学教材,它没有直接告诉你问题的答案,甚至一节内容过后在书上你都很难找到问题的结论,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探究,共同的去进行实验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种鞭策,它迫使我们要主动去寻找问题的根源。通过总结我近几年的科学从教经历,我深深地感悟到,“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引用一位著名学者的一句话“没有实验不要走进学生的科学课堂”。

实验是整个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方法、手段。实验室理应成为学生科学素质形成的重要场所。正如有老师讲过,大自然是沉默无语的,我们把做实验看作是人与大自然的一种对话,正是这种对话,迫使大自然做出回答,我们才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这种场所——实验室,让学生充分去展现各自的才华。当然,这给我们老师也提出了许多更高要求。

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一件事情能否做好,要看你怎么样去看待所做的这件事,也就是你有没有完成这一项任务的责任,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有去完成这份任务的强烈的欲望,让自己不怕困难义无反顾地积极去完成。科学实验的准备是一个复杂而又繁锁的事情,要明确实验教学要求,要准备实验器材,有时,一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如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用天竺葵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等)要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去做,这没有一份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没法完成的。

二、要有强有力的知识构架去保障

俗话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已先得有一桶水。要想指导好学生去做实验,自已得先做无数次的实验,在自己具备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之后,在掌握了本次实验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实验现象之后,才能胸有成竹地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指导。所以,我们做教师的,特别是做小学科学教师的,要不怕麻烦亲自动手去做,不能只讲不做,夸夸其谈。要养成科学严谨的作风,用事实去说话。

三、要把握好课堂

课堂是一个奇妙的舞台,我们的孩子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他们的聪明才智需要我们老师的细心呵护!教师要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你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作为研究课?你想研究的目标是什么?可适当降低教学目标,在确定目标之后,怎样落实?要给学生充分提供实验探究的时间,细致思考实验探究的过程。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想法,对有欠缺的,不能盲目否定,要积极引导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要多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挖掘,而不是老师的“一堂灌”,为学生动手实验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不是一般的“走秀”。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科学教师必须在科学课上尽力给学生开放探究的时空。这个时空主要指学生进行探究的具体地点和时间,但不局限于平时学习的教室和上课的40分钟。有必要时可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

例如,五年级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的问题。其中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蚯蚓的生活习性,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以及如何维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将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进行“闭门造车”式地学习,那么学生自然很难真正地进行实践探究。因为,无论是绿豆的发芽,还是生态瓶的维护,或者对蚯蚓的观察,都不可能在教室里和一节课中完成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个单元时,至少要考虑三个步骤:首先,要了解学校和学生其他生活范围中适合开展学习这个内容的环境,尽力给学生开放更多的时空;第二,要根据实际条件在教学方案中制定出学生探究的时间和地点,并提出相关的探究要求;第三,让学生根据方案的要求再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一个个具体的探究活动。

四、对实验室进行合理的设置

教室是很难让学生展现动手能力的,尽力为学生开放实践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当然教师要把握好几个要点:

一是要注意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例如在家中探究时,水、火、电、利器等都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教师要强调和引导学生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探究,逐步让学生探究过程中学会自己如何保护自己。

二是要挖掘探究时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和周边人群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和经验是有限的,例如在探究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时,如果有学生家长在自来水公司的,教师就可以请家长提供一些可能的帮助。在调查校园内的动植物或大自然的动植物时,可请花园或动物园的园丁,帮助指导,这样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是在探究的过程中,既要有的教师参与,更要有学生的反馈。教师的积极参与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是监督学生探究的过程。而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每一次探究都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反馈交流,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强的能力。

五、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

学生必须在教学计划的规定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且不说不可能让学生离开教学计划来“自由”,即使可以,有的学生要“自由”地向东,有的学生却偏要向西,教师也就无所适从,课也难上下去了。

我们教师还要做的事是,指导学生多练,对学生多鼓励,多宽容,多引导。我们要认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一种训练,是通过训练让学生敢提出问题和会提出问题,不是由学生来决定学习的内容。由于进入新课程时间不长,学生不会甚至不敢提出问题是不奇怪的,正因为他们不会或不敢才要训练。原来提出研究问题的权利一直被教师“把持”着,怎么能够一下子就把这个重任甩给他们呢!我们要明确这种训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就了事,而应该是利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机会让他们积累感性知识,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打好基础。

总之,普及实验教学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与手段,实验室将会是学生形成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场所。从现在起,就多给学生一个实验的机会,给他们的人生一个探索自然的舞台。

徐增亭

第四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这种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的。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教学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科学课的过程,要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小学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我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确定实验科目的基本要求

(1)事先告知实验目的 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确定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的。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理解操作过程。如教学《简单的电路》这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用一个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先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3)布置实验观察任务

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如:黄豆和豌豆极其相似,但细看会发现:豌豆形状较黄豆圆一些。

(4)推测实验结果的运用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如《磁铁》单元,首先让学生明白地球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力,和电一样,磁也是人看不到也感觉不到的,可是它的影响力却处处可见。当我们看到磁铁能把带铁的东西吸起来,我们就知道磁铁有吸引铁的性质,所以我们就把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磁性有强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我们把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等到它静止时,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然后提示:古代的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的。磁铁很容易被制造,用途也相当广泛。那么通过学习谁还想到了磁铁的其他用途呢?比如,我们大部分学生都用过的画写板笔头部分最易掉下来,掉下来的两只笔头如果把它们笔尖对笔尖,拿在手里一个朝上,一个朝下也不会掉到地上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推测实验结果,学生知道了是因为笔尖部分的磁铁互相吸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推测实验结果,增强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运用科学原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想方设法拓展实验时空

(1)因地制宜开拓实验场地 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实验教师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实验场所搬出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学生自己的家里、搬到商店、搬到社区、搬到儿童娱乐场所等。如在教学《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逛街的时候注意一下服装店做衣服的材料、超市包装商品的材料、娱乐场所活动器材材料、家居装修材料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观察,并把每次的亲历亲为过程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材料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有力数据。

(2)“本山取土”选取实验原材料 学校周围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实验科目的需要,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山取土”进行实验原材料的选择。如我在做《拓印树皮》时,实验材料需要纸、笔和树木,于是我就安排学生上课时去学校内的美化树身上获取实验素材,同时还安排学生观察树上的蚂蚁、蜗牛、蜘蛛等小动物的活动情况。

三、让学生亲临科学实验的乐境

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如《空中跳动的乒乓球》实验,首先让学生思考:吹风机朝上方,对着乒乓球吹风,你认为乒乓球会被吹走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让他们看实验演示:我用一只手握住吹风机,另一只手将球放在吹风机的上方。开动冷风和热风分别吹动乒乓球。结果乒乓球,没有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最后说明:无论开动冷风和热风吹风机朝上对着乒乓球吹,由于力的平衡作用,上方的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学生发现实验这么有趣,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日加深。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发挥环境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1)寓安全和玩乐于学习实践中

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在《观察金鱼的身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设计制作一个雨量器》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在无危险时,尽情地实验,痛快地玩耍,学中玩,玩中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学生在生存环境中积累知识

我们的学生生活的环境,既有实验的劣势——实验器材不足,也有实验的优势——天然教学资源。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随时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各种动植物、地貌等。让学生们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学到自然、地理、生物方面的科学知识。城市学生的家庭周围也有一些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的课程资源,如:手机、电话能为学生学习声音的传播等提供条件;礼品店能为学生科学小制作激发创意;游乐场可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到科学原理的真实应用和科学就在身边的真理;等等。

四、尽心尽力造就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如在上《纸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在桌子上放一盆水,出示多只小纸船,分别放到盆子里,学生开始自主探究活动后会陆续发现:纸船起先都飘浮在水面上。但过上一段时间后,纸吸足了水后,因为皱纹纸的吸水性强,它吸得水越多就越重,很快会沉到水底。其他的依次也沉入水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纸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谁吸水吸得快,谁就沉得快。又如在教如《斜面》一课,首先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是:斜面有什么作用?学生设计出对比实验,把竖直提起的物体用的力与沿斜面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证明用斜面省力。实验中学生还发现虽然每一小组物体的重量相同,斜面的坡度不同,省力的多少不同。学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学生提出,利用斜面提重物省力多少和与提升的高度有关系;有的学生提出,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系;有的学生说,与斜面的坡度大小有关系。同学们根据假设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合作,更需要师生的合作。只要实验老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

第五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2016-2017学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基本完成了实验教学计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不只是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科学。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严格实验教学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了实验教学计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不只是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科学。

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实验都要做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防范意识,对易损、易坏仪器要特别小心,注意轻拿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耗率。

二、具体做法

1、实验教学完成情况

开学初,严格按下发实验目录,结合本校实验仪器配备情况,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理清实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顺利完成了本册教材中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以及课外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实验仪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更好的推动了实验教学开展,仪器开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中,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事项,因而降低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3、账册表册资料的整理

对新购入的实验教学仪器及时进行入账,各表册资料的搜集,主要采取了“课前填写,课后整理归档”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提前两天填写的“实验通知单”、“仪器借(领)还登记表”,用后及时归还,然后进行整理归档,装入档案备查。

三、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动手能力表现不佳。尤其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不喜欢动手,处于观望状态,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有些实验的操作失误,实验效果不佳。对实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由于课程的改革,教材上有部分实验缺乏器材,不能开展,有的实验仪器数量不足,导致学生分组人数过多,因而影响实验效果。

总之,本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须努力,不断改进。

下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数据异常”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数据异常”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科学课探究中教师的激情与方法 内容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到来时,我就与《科学》教师联系在一起,在《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使自己逐渐地成长,同时让我产生了对《科学》课堂教......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科学实验是通过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来探索问题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其独特的功能。学生实验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去完成探究,体验......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年级科学实验总结 大箕小学时陆军 本学期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滕州市实验小学 鲁美华 本学期,我校实验教学工作继续严格执行市教育局课程实施要求,以科学《课程标准》为目标,深化科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实验器材的作用,......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县教育局电教馆:近年来,在县教育局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学校教育教学仪器设备有了全面提升,今年我校建成了小学科学实验室,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提......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一、工作回顾本学期,严格实验教学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了实验教学计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结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实验教学工作总大田小学 在我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在学校的领导下,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现将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实验室和......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自然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指出:“实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可见,在素质教育中,实验教学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是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