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时间:2019-05-15 02:4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

1、课文有四篇:《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会查“无字词典”》、《古诗两首》、《做一片美的叶子》。

(1)《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读后感觉

我看到这篇文章想到了教学此课的一种理论,这也是我的个人看法,从这些想法中,我觉得教学此类文章也应该采取这种方式。

一是这篇文章应该“唱”。因为诗歌是可以唱的。唱的作用在哪里?唱的价值是重复之美。我们好多老师喜欢唱歌或者喜欢哼着小曲,所唱所哼的曲子往往就那么一首或者几首,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重复给予人的一种轻松享受。所以教学这篇文章,要唱,要哼,要大声与小声的唱与哼。达到这一点,我们的学生就会感受到诗歌的吟唱美。

二是这篇文章应该大声“读”、快速的大声“读”。只有大声读、快速的大声读的训练,才能更好的把学生引入诗歌的意中去去。这就是读的价值是熟练之美。

三是这篇文章应该引导学生“想”。诗是可想的。诗歌是什么?诗歌就是“创造”,短短的语言,表达出了人的一种智慧。这就是想的价值是智慧之美。

我对课后习题的认识:本课有四道题:一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苏教版讲读课文的第一题均以读为要求,这说明学习语文是永远离不开读的);二是用钢笔描红(此题既是识写字字教学也是学会写钢笔字的习惯教学的延伸,当然对于本课来说,最重要的是随课文识字);三是读一读,再抄写(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很有创造性。怎么教?我认为应该了解这部分内容为什么这么编?我认为有四种:一是读一读,再抄写是积累词语教育(我想这是每位语文老师熟知的,也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二是读一读,再抄写是复述课文、背诵课文的教学,也就是说可以利用这些词语进行复述课文训练,进行背诵课文训练(用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复述、背诵,其实就是训练学生把思考带入背诵、复述之中);三是读一读,再抄写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习作(小练笔的训练),小习作用几个词来训练是非常有意思的,是解决学生不喜欢习作的金钥匙,是训练学生想像作文的好方法,是让学生学用词语的好方法);四训练学生学写钢笔字。

(2)《学会查“无字词典”》

这是一篇非常简单的学法训练课,这是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课,这是一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的训练课,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的课。也就是说,这篇课文非常有价值,既是方法课,也是习惯教育课,也是单元练习中“读读背背”词语积累训练的教学法课,也是引导学生用词语写文章的课。

这篇文章将抽象的词语寓于非常生活化的情境之中,学生会感觉到文章最后一段的价值。文章的最后一句是:“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

(3)《古诗两首》:

一首是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教学此诗并难,其中的一个“坐”字学生难以理解,今年六年级升学调试,一老师在复习时告诉我,这个字学生就是难以理解,当然这是因为这个字的意思太久远了。当然这个板子不能打在三年级老师身上,因为还有好多学生是理解的。所以,我认为,这个字的理解,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让学生理解。方法也不是复杂。)第二首是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悉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中的题目中“泊”字也是难点,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教学,苏教版有种创造,那就是文包诗,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创造这种文,虽然三年级刚刚开始写作文,但这种方法是非常好的,是以后在复习古诗,检测学生背诵、理解的如何可以采用的。另外,苏教版教材的古诗的安排上往往是诗画同在,诗源自于大自然,是对某场景的浓缩,当然这也对诗的理解教学。这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诗的创作启蒙训练。当然三年级刚刚开始,这一内容暂时不是我们的教学任务。此任务主要是积累,进行着语感的训练。

(4)《做一片美的叶子》 这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从去年实验区的课堂上,我们感受到学生特别喜欢这篇文章,并且很会用这篇文章的哲理来做事,不要看只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哲理性的感觉特别好。所以我认为这篇文章是终身教育美文(需要人用终生的思维来读——小学生读有小学生的味,老师自身阅读也有自身的味,不同的人生体验一定在阅读此文中有着不同的感受),是一篇指导学生做人的好文章,学会合作的好文章,理解群体打造美的好文章。另外,这篇文章人文性、文学性特别强。

教学注意点:不要用成人的理解来肢解课文,而要通过反复的诵读、美读中积累,在重复中品尝,并且教学此课,要将其变成起点性课文,即让学生学会能够主动性的忆起这篇文章。这要求我们老师有意识的将此文转化成习惯指导文,我想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2、习作一

这是第一次习作,这是引导学生正式习作的指导文。我一直认为,现在的学生害怕作文,与老师的第一次引导是相关的。大家都十分清楚,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第一习作教学中,三年级语文老师一定要花大力气把这篇文章教给全体学生,而不是大多数学生。这一点非常关键。

另外,现在的习作已经从上千年的命题作文,十多年的给材料作文全面转向了话题作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册习作,凝聚着编辑们的心血,展现出了编者的创造力,我们从每个字眼中,大家都能够感受到习作是简单的,不难,习作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复杂。

怎么把这种不难教出来?我想这也是语文老师创造性工作的表现。习作1教材体现出的编辑意图是明显的。

一是前面的引文要艺术性的教。老师要用好自己的语言魅力与学生进行着沟通,要创造情境与学生进行沟通。“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写作文并不难,只要你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这段话应该让小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有顿悟之效,有成就之举。

二是两篇范文的教学不是课文教学,仍然用简单的思维来教,让学生读那么两三篇,思考一下是不是不难,特别是引导他们与自己过去的所做、所想、所见、所听是否有共鸣。所以,我认为这两篇范文有两种作用:一是与孩子心灵产生共鸣;二是苏教版的又一创造,即过去的范文用的是电脑中的正楷字,现在改为上一届学生写的钢笔字,这会给学生写好文章中字的目标感。

三是降低习作门槛。这从两篇范文后的导语中可以看出“这就是作文!读了这两篇作文有什么感觉?(一个感叹号,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产生共鸣)你一定会说:„这样的作文我也会写,说不定写得比这还好呢!(这是自信与超越)”,美国道尔顿学校的学生一入学就开妈背诵一首自信歌——如果你认为自己被打败,不错,/你一定会被打败。/如果你认为自己未被打败,你就不会失败。/如果你希望胜利,却又胜不了,/可以肯定的,你一定不会胜利。/生活的战斗并不一定/由强壮或速度快的人获胜;/但最后获胜的/一定是自信必然胜利的人。我们为什么不把这种自信与超越还给学生呢?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这个地方时,一定要让学生牢牢的记住这句话,在以后历次写作中用好这句话,即把这句话用在所有的写作中,只有自信与超越的参与,学生才能形成写作素养。

四是引导学生大胆的try。英语中的try就是大胆的试。在美国有专门的try训练协会。在苏教版的第一次习作训练中就把“试一试”,引进来了。有了这个试,我们应该理解“试”的价值,试可能成果,可能失败,文章可能好,可能不好,不就是试吗?我们要试的心理引导学生试,这同样属于降低门槛。所以在引导学生试上,一定要引导学生理解写什么?即试什么(起床啦,洗脸啦,刷牙啦,打电脑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写,即什么都可“试”。这段话,我建议语文老师最好用童年的话语与学生交流,这样孩子就能够感受试的存在。

五是“不过,要先打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了,再誊写到作文簿上。”这句话,我们要理解先打草稿。什么时候打草稿,在老师引导学生必须马上动笔时立即打草稿。这是关键的,也就是说,我们在第一次习作训练,不要把上面的内容教成一课时,而是快速的完成,激发学生产生立即必须打草稿时就完成。打草稿是最重要的习作阶段,是必须动手的训练阶段,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快速打起草稿,我想这里面还有着许多学问呢!

第一次写作非常有价值,这个头一定要开好。

第二单元

1、课文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一是《北大荒的秋天》(本课把言人之语用于说物、说景,这就是情景交融的教学,这就是人与景物的关系教学,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的教学。这是一篇感慨、灵感性文章,要对学生进行着读想学用的训练。还重在悟。悟就是理解,就是反复阅读会的大脑的那番思考。);二是《西湖》(这类风景名胜类文章怎么教?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景因人页美,要从中教出人来,让学生跟着人的感受到品到其美。二是风景名胜的文章应该因为熟悉与不熟悉两种情况来教,有的去过、看过,有的没有去过,没有看过。我认为要分类教,要有着不同的目标。去过的是一种重新欣赏的教学,是一种自我检讨的教学,即我怎么看过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没有去过的是一种积累欣赏的教学,而这种教其实非常难。因为最难的地方是非常难以理解。比如杨振宁的故事,他是九十年代末期回国看到庐山后,在真正理解李白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本课习题四设计的非常好,即用说话取代造句,意义更宽泛,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三是《拉萨的天空》(这一课怎么教?这一篇文章太美了!学生读完一遍就会感觉到的。我认为这一课最好放在室外来教,师生共同来到校园,或者校外,坐在田野间看着身边的天,想到拉萨的天,我想这种对比之下,学生才能收获着更多。这篇课文在室内教,等于是把最有价值的资源给浪费了。本课第四个练习题设计的非常好,即让学生学会用抄来积累,好句子怎么才能变成自己的?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习作训练不可少的。)

2、习作二

题目为《我的自画像》,(1)让学生懂得行动

这次作文指导,重在激发学生产生“心动不如行动”习作激情。课程标准强调要在实践中进行习作。我想第二次习作训练也充分体现其中。

(2)让学生明白文章中还有图。让图走进习作,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也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过去的习作训练,往往不倡导这一点。所以在这次作文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明白,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有图。(3)重视交流与合作

人为什么要写作?美国专家认为,写作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素质,是21世纪学生生存中必不可少的。写作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共享点子。交流与合作其实就是共享点子的训练。如何让学生进行着交流,这同样显现出我们苏教版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讨论与交流。[讲述这一内容,同样可以讲述讨论的价值](4)这也是一次幽默习作训练

让幽默走进教材,让幽默走进习作,我觉得是我们母语教育的一大责任。西方人说我们不懂得幽默。其实并非如此。大家清楚,学生这样写自己,是很好玩的,学生读自己的,其他同样也会笑声不断的,我们在引导评说声,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懂得幽默,懂得习作让幽默变成现实。

(5)轻松习作。

习作不累,我们从自画像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习作不累,习作很好玩,简单的很。如此学生才能第二次习作中收获到成功。

第三单元

1、课文

本单元有《蒲公英》、《三袋麦子》、《哪né吒闹海》三篇文章。

《蒲公英》的教学,是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学。所以这篇文章的价值取向问题非常重要。当然这也是一篇学会生存的文章。教学这篇文章一定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让学生读中体会到文章的寓意。两类种子,两类命运。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很好,值得细细品读。我认为第四题出的不好。

《三袋麦子》这是一篇锻炼学生思考的好文章,这是一篇没有答案的文章。课后第四题教学也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老师一定不要误导。三个动物照样生存着,三袋麦子,三种结果,三种发展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那种自然之美。这一课教学是比较简单的,在学生反复读讲故事中,特别是有感情的讲的过程中,他们会感受到不同。当学生读熟后,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分析说出来,与学生讨论。也就是说,三个做法都好,好的哪里?引发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另外,这篇文章给予我们老师的启示是,土地老爷真好,没有批评,最大的区别就是鼓励语言不一样。对于不同的人要用上不同的评价语言,学会说好话,学会鼓励,也是人生存于社会具备的素养。

《哪né吒闹海》这是一篇根据《封神演义》的有关内容改编的。这则故事也是非常简单的,也是非常好懂的,学生通过反复的读,反复的讲,应该说理解起来是没有难度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把故事变成口中之语,变成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素材。当然在教学之中我们不能忘记另外一种写作引导方式,即把古文改写成现代文。虽然,我们没有这种任务,但让学生学学原文,我想学生的兴趣还是非常浓的,学生也会感觉到古人之语与现在人说话的差异,从中学生也能感觉到古文其实是非常好玩的。所以,在学生熟读、讲的非常好的情况下,建议老师把封神演义中的原文拿来,让学生对照阅读,这种教学是可行的,是一种渗透式教学,是丰富学生语言感受力的教学。此教学方式会引发学生从小认识古文学习并不难,其实很简单。这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读整本书。

2、习作三

这是一次动手做后的想象之文。

(1)观察是重要的

诺贝尔奖奖得者巴甫洛夫在其研究院的前面石碑上写上这样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是任何一位科学家必须具备的素养。其实观察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没有观察其实人就很难生存。因为观察与判断、解决问题往往是相联的。就是一位不识字在老农民也需要观察,来到田野中,不去观察,虫子一定会毁掉庄稼;不去观察庄稼会因为缺少肥料而减产或者一无所获。工厂里的工人更离不开观察。讲的这里,就是说在这次习作中,我们训练重点应该放在观察上,要让初步明白观察的价值,观察的方法。并且告诉学生,没有单一的观察,要观察与思考同行,要观察与发现问题并举,要观察与解决问题相联,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才能体会到观察的价值。所以,在教学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看好图,把图看完整了,要看出图上还缺少什么?要看出自己在图中的位置。这想这就是话题作文训练的重要开端。因为这里,学生一定就有话可说了。(2)真做起来。

作需要学生真做。在过去的听课中,好多老师在做上下功夫太少,有的流于形式。所以我提倡要引导学生真做。因为只有真做,学生才能有真情实感,学生才能走进那场景之中。真做才有真感情。这一点,我相信是正确的。所以,在引导学生做时,我们老师最好也有做起来,在课堂上与学生做起来。

(3)这是一次玩作文

作文是好玩的。把玩作文的理念教给学生,学生才能收获到作文的简单与快乐。学生做起来了,学生真做了,这一过程他们肯定愿意记录下来,肯定想把自己的做,自己的思维加到这幅画中。

(4)这是一次合作美、展现自我的初步小习作训练

原画是美的,但因为有了个性化孩子的自由参与,这幅才变得更美。把更美的东西,也是学生自主参与的东西用自己的手记录下来,他们是愿意的。另外,学生写完后,要引导学生别忘记原图,没有原图,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创造。也就是说,此次习作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许多事物其实需要继续发展的,世界上不存在十分完美的东西。关键我们要学会一种传承。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传承。

第四单元

1、课文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第八次》这是一篇学生特别喜欢的文章。但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感觉到这是一篇关于“灵感”训练的文章。虽然这是一篇励志之文,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灵感。所以在这篇文章教学上,让学生品读之后,铭记这则故事后,熟读文章后,进行着读写结合的训练,这样更有利于抓住灵感。抓住灵感,解读灵感,运用灵感,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第三自然段就是灵感训练段落。《卧薪尝胆》这篇文章其实是一篇中国计谋的好文章,是一篇由弱变强的励志之文。这篇文章也许有人认为价值取向有问题,原因是文章第四自然段有着“报仇雪恨”的字眼。的确这一点有着价值取向的问题。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在人类发展史上,这样的事太多了!这是事实,这也是只要有人存在往往离不开的问题,所以苏教版语文教材并没有回避这一问题,而是把人的原生态体现出来。因为这个典故的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当然这篇文章由弱转强的过程,是非常值得玩味的。这种努力,这种长时间的努力,可持续性的努力却是非常有感召力的,我们在教学中是不能把这一点忘记的。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励志,让学生明白努力,这其实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表现。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世界上有许多第一,每一个第一其实就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我说语文教学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我想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把这一意识体现出来,学生学习欲望会更强。这是一篇创造力培养之文。任何一种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灵感,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同样属于灵感解读的文章。我们从第二自然段中可以读到灵感,读到顿悟,我想这是我们教学的关键。

2、习作四

习作4是一篇引导学生写秋天的景色一次习作训练。

写这篇文章应该说是天气到深秋。北方应该是已经寒冷。大自然与学生是近的。通过这次习作训练,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个成语“熟视无睹”。如何教学?

(1)先走出校园

请不要带着写作任务走出校园,而是师生共同走进,快乐地玩,轻松的玩,有意义的玩。当然在无意之中,老师也要注意有意的引导。这样有利于下一步的习作。

(2)讨论范文

在写作引导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动笔之前,请读一读冯长柱同学写的作文。”、“长满了野草的山坡是再平常不过的吧,可在冯长柱的笔下竟是那么美。讨论一下,冯长柱是怎样写山坡上的景色的。”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的讨论?我想这一问题是关键。现在的讨论形式主义非常严重。所以在这一习作教学之前,我认为老师们应该研究如何组织自己班的学生进行着讨论。并确定讨论时间,讨论环境,讨论结果、讨论的交流等问题都要很好的解决。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讨论才能真正进行下去。这次习作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3)习作交流——交流秋天

让全体学生都来读读自己的秋天感受。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任何一个学生写完文章后,都有着展示的心理。他们写完后,不只是为老师看,而是想与大家分享。而这一点,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虽然也重视了,但往往只是个人的,许多学生读了十几年的书,写了十多年的作文,从来没有把文章与大家交流。所以,我认为这一点应该改革,应该全班学生交流起来。有人会说这样太浪费时间了,学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我觉得这一时间我们要解决好,关键是交流的形式要多样化。比如,老师读、学生读、晨读课中,回家读给小朋友听,父母听,也可以张贴……

第五单元

1、课文

《“东方之珠”》,课文标题有个引号,这是学生可能要关注;本文采取总分总的方式来写。学生读起来很清晰,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另外,通过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感受到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才能把文章写的更美。比如这篇文章沙滩的“迷人”、公园的“举世闻名”、街市的“繁华”,这三者构成了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学生是能够整体感受到的。当然这也是让学生知道香港的一篇文章,一篇小小的非常有意思的说明文。

《小露珠》,这是一篇科普美文,所以在教学中要把科普的东西还给学生;这是一篇反复诵读才能感受到的的大自然的哲理文,所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是非常的重要;这是一篇有小小露珠想像到的文章,小小露珠就能入文,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完全都能入文,也就是说这是一篇启迪性非常的文章,学生在阅读之后,感受到自己应该关注自身的所有事物,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阅读之中,引导学生感悟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老师花大力气实践的。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的学会赞扬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赞扬的品质。学会赞扬是人生存于社会的一大修养。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写的非常美,是本文的重点,需要花大力气品读的。《石榴》。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我认为应该放在优美句子的品读上。用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创造出优美的句子,也是我们语文课堂不可忽视。好多学生的语言干巴巴。我想课文中优美的句子,书中的优美句子没有形成学生的优美是相关的,所以教学这类课文时,应该把这一任务纳入到阅读教学之中。

2、习作五

(1)要有大习作观

大习作观需要学生有着丰富的积累。这次习作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积累。这种积累式习作是全体学生喜欢习作的关键。大作家凡尔纳的故事,我想大家都非常清楚。他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多的小说?原因并不复杂,与他做这种卡片是相关的,凡尔纳有一则记者采访的故事。我想苏教版教材安排这一次习作,旨在通过这种形式引领学生学会收集。

(2)查资料与习作时间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没有字数、时间的规定,我想这种宽松就是降低门槛的习作教育。写作有时间的规定,其实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许多研究的。习作习作,时间应该放松。查资料课堂中能够进行,但多数还需要课外、需要走进图书馆,甚至与大人进行着广泛的交流。所以,给学生宽松的时间,让学生有着寻找的任务,认真完成,这是我们过去习作教学所没有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一内容作为重点研究,找到实践方案,让学生真正的写起来。

(3)重视个性化。

引导文强调设计要与众不同。这是鼓励学生创新。建议搞“动物名片大赛”这是一种竞争的引入,其实这也是寻找各自成功的做法,当然缺点的东西也不能忽略。

第六单元

1、课文

《石头书》这是一篇学问之文,引导学生与“问”交友的好文章;这是一篇生活化非常强的文章;这是一篇学会深入思考问题的文章,从浅到深,从表面到深入,这需要努力,需要奋斗;这是一篇研究之文。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后,学生才能悟出更多。语文教学重在感悟,学生“悟”到什么?虽然我们不能完全预测,但我们必须为悟而教,这一点,应该是大家的共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的东西就是“为理解而教”,其实这与我们“为悟而教”是相联系的。

《小稻秧脱险记》这是一篇科普童话。读中悟,读中做。这一课要求学生表演,切记不要让全体学生表演,要让喜欢表演的学生来表演。

《航天飞机》这篇文章有一个特殊的人物“智慧老人”。我认为这一课一定要将智慧老人的智慧完全发挥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智慧之感。所以这一课的教学,我强调用好智慧一词。即用我本人对智慧的解读,引领学生读好此文,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智慧的价值。

2、习作六

(1)让身边的事物走进习作

身边的事物太多了。天天与文具交友,学生爱吗?学生爱多深?熟视无睹的现象,是普遍的,也是习作中常见的,所以这类习作训练,让学生与生活为友,与生活中学生的一切视野的东西为友,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理解,扩大学生习作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习作只要想写一定有东西可写。

(2)自己喜欢的就要写好

自己的喜欢的就不愿意写,不喜欢的东西怎么可能写好?所以在引导学生学写这类文章时,我认为一定要把“喜欢”一词引导学生认识论透彻。这一点也是过去好多老师没有用心研究的。我从好多习作课堂中看到老师们对喜欢的解读缺少研究。什么是喜欢?这一点,我们应该带领学生研究。

(3)学会评价

此次习作训练的最后一句引导语是这样的“你觉得这篇作文好在哪里?对你有什么启发?”我想这是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学会评价的能力。好多学生真的不会评价,对评价的语言是支离破碎、语言也太简短。这从高年级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现象。苏教版习作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重视这一问题,我想对于广大语文老师来说,也是一种信号。虽然以后的习作中不是每次都有这种要求,其实引导学生学会用此来写作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习作。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关于认知的六大目标,其中评价是最高目标。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早用评价,将会使学生快速的爱上写作。

第七单元

1、课文(我认为这一单元可以确定“成功的路是怎么走的?”也就是说可以把其作为话题,引导学生学习这三篇文章)

《军神》这是刘伯承元帅真实的故事。这篇文章题目的一个“神”字可能会引起许多人的想法,特别是这个时代。所以这个字可以引领学生展开讨论,让这个“神”字具体化,让这个“神”字内化成学生心中的成功偶像。刘伯承元帅是一个成功者,应该这么说。军人的成功在哪里?我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看出。

《掌声》,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童年的故事是许多精彩,虽然小事一桩,却给人永恒的回忆,这是为什么?我想通过学生的反复阅读,他们会明白其中蕴含的哲理。这一课的学习同样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成功的路上,怎么走?另外,要把研究性阅读,尽可能早的引入到小学。这还是一篇学会共存的文章。认识到这一切,我们就可以以综合的思维来设计了。

《金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以寻找成功者的足迹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哲理很强,是需要学生终身来读的。所以在教学这篇文章上,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出哲理的存在。另外,这篇文章同样可以训练学生的灵感。

2、习作七

(1)让玩具说话

我曾经为四年级的学生大声读了一本美国作家写的《时代广场的蟋蟀》这部书。这部书是蟋蟀、老鼠、猫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他们的语言非常美耐人寻味。也就是说世界许多名著就是建立在让动物、植物、建筑物等说话的基础上的。所以这次习作训练,就是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次非常好玩的训练。所以在引导学生写这类文章时,我建议老师提前为学生读一读像《时代广场蟋蟀》这类书,这对于提高学生写这类文章的能力是非常强的。(2)范文的“题目”值得研究

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应该告诉学生。到这一单元为止,我们的学生应该说学了好多课文了,也读过许多书。在教学之中,我们可以把学过的文章的题目拿来品一品,与学生共同研究研究,这样有利于学生找到好的题目。因为好的题目找到了,其实就是找到了写作的灵感,他们就会有话可说,既而就会有文可写。所以这一单元我们最好要引导学生认识一些课题,这种训练是必要的。

(3)范文的“有意思”寻找

本次习作指导学生寻找到有意思比如“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你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很有意思”四个字,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就是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学会积累有意思。如果学生在阅读中不知道什么是有意思,这样的阅读往往被称为无效的。当然因为书的问题,并非学生都能够找到,但一般的文章,或者说当然报刊杂志中的文章,学生还是可以找到的。对学生进行“有意思”的训练,是我们习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4)想象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其实就是训练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思考能力。人只有进行思考想象阶段,一个人才能真正的平静下来,人才能真正的有着创造。所以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诺贝尔文学奖中,颁奖往往只有两类:一是写实,一是写虚。想象力的训练,就是一种写虚的训练。在这里,我们也要分清楚写虚与写假的区别,写实与实假的不同。

(5)这篇文章也是要求在实践中写作

“请把你喜爱的玩具带到学校里来,摆一摆,玩一玩,再编一个童话故事。先把故事大意讲给同学听,然后写下来。比一比,看谁写得有意思。”

第八单元

1、课文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篇文包诗。这是苏教版的创造。这类文章非常好教,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另外,这也是一种由诗变文的写作训练。也就是说当学生这类文章学多了,诗背的多了,学生的年龄大了一点,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研究,去惴摸,写这类文章。这类文章好写。但长期的作文训练,没有多少老师引导学生这么写。

《孙中山破陋习》。这篇文章除了让学生认识孙中山以外,最重要的引导一部分人能去阅读孙中山方面的书,也就是说对新华书店或者图书馆中关于孙中山方面的书籍千万不要随意放过。另外,这篇文章有一句话“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呀!”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结合着尽可能多的事例来理解。这句话说明中国历史上不光彩的东西。这句话应该成为讨论的话题。

2、习作八(1)写研究报告

小学生能够研究吗?过去的习作教学,我们是没有这一内容的。为什么中国学生怕写作?就是因为研究进行写作太少。过去的习作训练主要集中在创作上。这一点太难了。研究报告好写,特别小学生的研究报告。只要他们去阅读,只要他们能够搜集资料,只要他们愿意动脑子,只要他们的思考是有序的,只要他们有着兴趣,研究报告都能写出来。

(2)这是三年级上的最后一次训练

我们写这篇文章应该全面思考一下本学期的八次习作安排。从这种安排上,我们能够发现到什么?另外,我们也应该与过去使用的过的语文教材,或者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进行对比,看看,这八篇文章与其他的安排有什么不同?

(3)本次研究报告集中的诗句上

这是与三学期学生的积累是相关的。另外,学生手中的诗是很多的,关于诗的解释方面的书也是非常多的。这种研究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去“抄”。用写作来积累人生是非常好的方法。学生怎么去“抄”我们要巧妙的引导。所以这种类型的研究报告,可以让学生在学生阶段,学会全面的积累,初步学会研究的方法,有利于未来更广泛的研究。从这次训练中,我们也可以明白习作的训练仍然是起点的训练,不是终点。

(4)莫把这种研究当作抄袭 这一点,需要大家注意的。小学生习作,只有不是公开发表,公开说是自己写的,他们有权抄袭,这本身就是积累,本身就是一种传承的表现。

第二篇:苏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集体备课就是年级组内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年级内语文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结合以往集体备课的经验,特制定本年级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工作目标:

1、每周开展一次业务学习活动,在本组内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共同提高本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

2、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抓紧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组织年级组内老师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自身内涵。

三、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由三年级语文教师参加,由组长根据教学内容做出相应安排。

2、主备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书写教案,宣讲时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系统规范,条理分明,讲解清楚。

3、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应阅读主备教师教案,并对教案及主备教师的宣讲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出评价。

4、主备教师和其他教师均应认真对待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准备充分,发言积极,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工作及措施:

1、组织本年级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精神,认真研读各种教育理论书籍,撰写学习心得。

2、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经历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

3、认真做好年级内学生的提优补差工作,尽量照顾好班级内的学困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第三篇:鲁教版五年制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读

鲁教版五年制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读

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所说的教材是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下面我将对整册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谈话的艺术,名著之旅,综合性学习,走进毛泽东,异国风情,感人至深的故事。

除去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共有课文36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选读课文8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导语”和“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1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为了落实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詹天佑》《金色的鱼钩》、《再见了,亲人》,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怀念母亲》《中华少年》。

另外,本册教材还特别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爱国主义等方面的专题。为了提高感受力,培养想象力,编写了想象丰富、表达方式独特的“感受自然”专题。另外,还编排了以人物为对象的专题“走近毛泽东”的一组课文,让小学生尽己所能地了解、认识一代伟人,其意义不言而喻。

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其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册的学习重点。

(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注意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都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练习、应用,后面有总结、拓展,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

“交流平台”这个栏目,一般地说,引导学生在一组教材的学习之后,交流收获、体会,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可以以此为基础,依据教学实际灵活掌握,交流、总结的内容可以不受其限制。有的专题中的“交流平台”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其他学年、学段学过的课文,并与本单元课文作比较,找异同,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在新旧知识的碰撞、融合中获得新知,训练思维。

(四)教材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题材体裁多样。

1.教材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教材选文精美,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如:展示大自然无穷美丽的《山中访友》、歌颂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精神的《詹天佑》、展示异国风情画卷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

2.编排体现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能力。如在“祖国在我心中”和“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两个单元,都能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等文章编入教材。

①文言文,在第三组课文里安排了《杨氏之子》一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这为下一学段的学习搭了一个梯子,也为学生顺利过渡到中学的文言文学习作了一个铺垫。

②近代白话文,在第四组课文里安排了《景阳冈》、《猴王出世》。风格的变化,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③剧本,在第三组课文里安排了《半截蜡烛》一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让

学生初步了解了剧本的特点。

④相声,在第三组课文里安排了《打电话》一文。学生在欢笑声中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要求会写1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二)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精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本册的默读要求,重点是边读边思考和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等,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精读课文,还要注意抓关键词句。本册相关练习主要安排在课后第二题或第三题,以不同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有的指向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的指向体会表达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把握,课后题有时候仅是一种引导,主动权应更多地留给教师,特别是留给学生。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可以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课文中需重点体会的部分,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关于语言积累,本册教材课后练习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

式。有的要求比较宽泛,如,“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抄写喜欢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权;有的要求比较明确,如,“找出文中描写对祖**亲魂牵梦绕的句子抄下来,再体会体会。”

积累在于运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最好能与运用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教学生归类整理语言材料,高效、有序地做读书笔记。另外,还要注意帮学生在阅读和习作之间搭桥。课文中的某个词语用得好,某些语句写得好,可以随机设计相关练习,如,用词语写几句话,交流课文中的语句好在哪里,可以用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还可以让学生在习作时,尝试借用相关语句或学习其写法。

以上几个方面,体现了精读课文的教学重点。这是从整册教材来讲的。具体到每一篇课文,要根据课文特点各有偏重。教师可参照教材的安排,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使精读课文的教学既把握住重点,又教出特色。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三)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然后要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想象力,其次还要体现双向互动,在交流中逐步深入;最后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本册教材对习作做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7次习作,其中有一次与口语交际安排在了一起。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3次小练笔。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前面说过,本册教材每一组习作,都根据习作内容,相应地提出了要求。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五)综合性学习

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更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们灵活地把握教材,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启发学生思考,令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教师简单教,学生轻松学,就一定会打造一个高效课堂,从而最终实现语文的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小学生放飞梦想演讲稿

——青春00,放飞梦想!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三(1)班的李玥瑶,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00,放飞梦想!

00后,提起这个词儿呀,就会有无数的人想起这几个词汇:“很自我”、“赶潮流”、“不正经”、“假成熟”„„ 00后真是这样的吗?我就是一名00后,我要自豪的向世人宣布:NO,不,不是的!我们身上也有梦,青春的梦!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曾问我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呀?”我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让我来回答,我自豪的告诉老师:“我要做一个好人!”我的回答引来了大家的哄堂大笑,因为大家觉得比起他们那些伟大的梦想,我的梦想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可年幼的我,哪里会管这么多,这可是我小时候最纯真的梦。上一年级了,我有了新的梦想,那就是当一名光荣的红领巾!那时候,我是多么羡慕带红领巾的大哥哥大姐姐,觉得“少先队员”是很光荣的称号,心想,若是能当上少先队员,摸一摸胸前那鲜艳的红领巾,该是多么伟大的事儿!

时光流逝,转眼间,我已是一名2年级的小学生,一名少先队员,一年级的梦圆了,我又有了新的梦想!我想如果我能当上班干部,那肯定是无比的威风吧,哪怕只是听到同学们叫我一声小组长,那种感觉也一定非常的美妙!于是,我信心百倍的参加了竞选,我竟出奇的当上了中队长,这下可把我乐坏了,我高兴极了,带着2条杠杠,非常神气,活像个高傲的小公主!

如今,我已不在是那个幼稚的小姑娘!而是一名小学中年级的学生!那些简单梦想的实现,自然让我信心倍增,于是,我开始策划我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梦„„

追梦,我也失败过,那些失败的记忆点缀了我的生命,却让我对实现梦想更加执着!那是5年级的事儿的吧,那时的我总有一股倔强劲儿,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在一次作文比赛中,我满以为自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因为那可是我费了不少力气的硕果,我想既然我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可是,结果却令我大为失望,我失败了,真的失败了!看到许多同学拿着奖状和我擦肩而过,心中很不是滋味!泪水,打湿了不愿哭的眼睛,真的受挫了,真的失败了,第一次,那个简单的梦想破碎了。我把头埋进手里,可是我是00后啊,坚强的00后,不能哭!一个有梦的00后,怎能如此脆弱?我抬起头,被泪水冲刷得更加明亮的眸子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下次努力,永远坚强!永远朝着那个梦努力,这才是张扬的、坚强的00后啊!

如今的我,也许更羡慕董事长、教授这些职业,却从未忘记儿时的诺言:做一个好人!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我儿时的梦,也包含了无数00后的梦!

00后的活泼身影,是这个时代最美的一道风景!00后的世界,因为有梦想,所以才完整,所以才张扬!在蔚蓝的天空下,我们心中的梦, 飞得好高好高„„因为我们是新时代的主人,我们是追梦的00后!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梳理解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梳理

(2011——2012学第一学期上)

第一部分 整体教材

一、教材整体分析及教材特点 教材整体分析:

本册教材是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开始,也是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的启蒙教育,准确把握科学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目标和灵活使用课程教材,将对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册内容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

我将带领三年级刚开始科学学习的同学们,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之旅。教材基本特点分析:

1、内容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

三年级科学课,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起始学期。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四个单元教学内容,划分为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两个方面,分别以大树、树叶、蜗牛、蚂蚁和水、各种液体、纸等为学习研究的对象。不仅如此,教材还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重视了小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语言、版式及绘图上体现了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使教材“学生能够愿意看,教师能够教”。这种注意从小学生现有经验出发,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编写和方式选择,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开展尝试性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孩子步入科学学习殿堂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载体。

2、以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

科学学习以科学探究为中心环节,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三年级学生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际发展水平,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的观点,教材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虽然各单元学习内容不同,观察对象各异,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步骤、有计划发展。

二、教材的总目标

本学期的课程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上。同时希望学生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在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是同样重要的。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亮亮对比观察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试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学期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学生刚开始科学学习,需要加强和培养小组中有好合作的意识,几级参与班级讨论的习惯。

在本学期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恰当运用概念图和图表来记录和表达所得到的信息。

三、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

1、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从来也没有接触到科学课,或者说没有涉及到专门的自然教学,对新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特别是对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基本不会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

2、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教学的重点是: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教学的难点是:

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

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学生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力。地位与作用: 这册教科书,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希望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之上。同时希望学生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显然,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册教科书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同时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四、本学期教学策略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将带领每个刚开始科学课学习的学生,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旅程。

在植物单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鱼藻、水葫芦)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

在动物单元中,要指导学生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初步概念。

如果说植物和动物展开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学习旅程,那么我们周围的材料将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教师要指导学生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陶瓷等常见材料在硬度、柔韧性、吸水

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气单元,将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探究中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使学生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在教学本册时,教师要仔细阅读教学参考书;在组织学生开展每个探究活动时要围绕科学概念进行;在进行演示、观察、实验时,要选择符合教材设计意图的本地常见的实物进行教学。

第二部分 单元整理

一、第一单元

(一)单元主题内容

第一单元《植物》。第1课

我看到了什么;第2课

校园的树木;第3课

大树和小草;第4课

观察水生植物;第5课

植物的叶;第6课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第7课

植物的共同特点;单元回顾、评价。

(二)单元特点

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大门的单元习,将对学生们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 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 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核心概念。实际上,第二单元动物的核心概念,仍然是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体的概念,两者是一致的。

(三)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教学目标:

1、我们利用感官观察周围的世界。

2、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3、植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空间和营养,每个植物个体有特定的生存需要,如特定的环境,一定的阳光和水分。

4、植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5、植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营养和一定的空间,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一生的周期。

6、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物质构成、新陈代谢、适应和影响环境、生长发育和繁殖。教学策略:

观察是本单元的主要技能,学生将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用维恩图帮助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四)单元知识点及训练重、难点 单元知识点:

1、主要解决什么是真正的观察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比较,让学生明白观察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同时也点出本单元的主题——观察生命体。

2、从不同植物的个体来了解植物都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尽管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生长环境也有区别,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特点,学生通过画维恩图分析这些特点,将建立起植物多样性下具有相同特征的认识。

3、从植物中单独剥离出叶子进行研究,从叶片的不同到相同,学生发现原来叶子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也具有生命的特征,从而加深对植物整体的生命概念的认识。

4、主要强调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观察,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有些变化较快较明显;有些变化较慢,一下子难以观察到,但在一个大跨度的时间里,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这课要求学生作长期的观察记录,是对学生毅力的培养。

5、主要帮助学生总结梳理,把具体的经验上升到普遍的认识,形成他们对植物生命体基本特征的理解。主要采用比较和填写维恩图的方式进行。单元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

2、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

(五)思考知识巩固的有效形式。

本单元所选择的植物都具有显著的不同特点,代表了自然界植物的多样性,参考资料库中的“令人惊奇的植物”内容,更加说明很多植物具有独特的个性,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让学生通过资料库了解更多的知识。这几课,还将利用画简图的方式,来把握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这是学生形成技能的一种手段。

一、第二部分 第二单元

(一)单元主题内容

第二单元《动物》。第1课

寻访小动物;第2课

蜗牛

(一);第3课

蜗牛

(二);第4课

蚯蚓;第5课

蚂蚁;第6课

金鱼;第7课

动物的共同特点;单元回顾、评价。

(二)单元特点

教材选用的观察活动、观察活动所及的内容对象,是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良好载体,但不是惟一载体。可以是蜗牛,也可以是田螺,可以是蚂蚁,也可以是别的昆虫。蜗牛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要认识蜗牛,这没有多大意义,真正意义在于以课堂上指导孩子们观察蜗牛的活动,使他们获得观察动物的经历,以此来影响他在课外自己来寻找另外一种小动物的活动;送蚂蚁回家活动中,蚂蚁的家在哪里?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新的观察和发现;观察蜗牛壳,学生提出我的头旋儿

是左旋还是右旋、排水时旋涡是左旋还是右旋的等新问题„„这是我们科学教育所期待的迁移,要给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孩子以鼓励。因为不管是孩子的观察还是成人的科研领域,正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引领着观察研究活动向着更深入处、更广阔处拓展的。

(三)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学生们将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

2、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初步概念。教学策略: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

(四)单元知识点及训练重、难点 单元知识点: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会经历出生、生长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2、动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3、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有新陈代谢活动,能适应和影响环境、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单元重、难点:

1、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

(五)思考知识巩固的有效形式。

《动物》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继续利用画图的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动物形态,继续用维恩图这种工具概括动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直至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下载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教法报告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教法报告 教材编排的基本结构。 全册共24篇课文,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课例、古诗诵读、和语文乐园三大部分。每单元的课例又由三篇课文组成,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三年级下期第一单元由《燕子》、《古诗二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组成,它们抓住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选择了燕子这一活泼可爱......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长春版实验语文教材,总体说来,系由从浅入深,从感性到抽象,循序渐进,有值得称道之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六册以前基本采取的按学期所属的季节来......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课文:32 精读课文:24 略读课文:8 选读课文:8 单元——导语、课例(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 以专题组织单元: 八个专题:......

    苏教语文三年级下册成语

    三年级下册课本成语 银光闪闪:银白色的光闪烁不定。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蔚为壮观:形容景象非常盛大。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会书写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大家可以参考......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专题是 “ 灿烂的中华文化 ” 。简短的 “ 导语 ” 点明专题之后,《孔子拜师》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盘古开天地》,了解我国古......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教材分析

    第二组教材分析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 在以往的几册教材中,学生曾经接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