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精选多篇)
实施情况分析:区域活动是适宜幼儿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然而,区域活动是否发挥了它的应有作用关键在于材料,材料是幼儿参与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还要保证达到教育目标。作为幼教工作者,应怎样科学的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呢?通过平日的观察和实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幼儿发展的水平,如果只是投放了同一层次的材料,只考虑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这样就会阻碍了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美工区内,教师可为幼儿提供蛋壳、制作不倒翁的沙子、石蜡、装饰制作好的不倒翁,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
二、材料投放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区域活动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因此,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要根据近期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
对性。同样是结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重量轻、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
下一步的思考
投放区域的材料要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探究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看作是探究活动。在材料的提供上,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的活动材料才能真正的引起幼儿的兴趣,使活动具有持久性,也才能起到发展幼儿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的作
用。
可供分享的经验有效的挖掘周围可利用的资源,使材料为我所用。
很多教师为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挖空心思,哪有那么多材料?其实,不是没有材料,而是我们不善于发现,周围有很多我们可以拿来做材料的东西。要想充分的利用周围的现成材料,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会积累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原来他们平时用后的饮料瓶、饼干盒等等都是可以拿到区域来做材料的,这就让幼儿想到了去收集这些材料,活动区的材料不就充实了吗?不过对这些材料一定要进行严格消毒。第二,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像豆子、玉米粒、还有花生壳、小石子等都可用来作为区域活动的材料。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很多材料都可以投放到区域中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在与幼儿共同的活动中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不断丰富、调整材料,才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发展。
尚待努力的地方: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时的调整、补充材料。如教师发现前阶段备受幼儿喜爱的表演区无人问津了,通过对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表演区里的头饰、道具因投放时间长,有些已不能满足幼儿表演的需求。如果现有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了,幼儿对活动就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观察发现活动区材料是否对幼儿当时的活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以便作出调整或更换材料的决定。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各班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材料的互补,资源共享,让材料真正地为幼儿活动服务。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
本学期我班开展的区域活动是根据孩子的喜爱及年龄特点来投放的材料。整个活动开展后,孩子们都在各自的区域中活动。美工区“剪纸”的孩子个
个认认真真的在使用剪刀;生活区“穿珠子”的孩子,根据大小不同的珠孔来穿插;益智区孩子们有模有样为小动物搭起了房子,建起了高桥,益智区“拼图”与“图形排数”的孩子很认真的游戏;而“语言区”的孩子呆呆的坐在那,手里翻阅着图书却看着别的区的孩子,刚开始还有点兴趣,操作完了就没劲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投放的材料都是我们精心准备的,同样的投放材料,为什么会差那么多?
我发现美工区“剪纸”生活区“穿珠子”,孩子们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看到成果的,在这整个过程中,幼儿没有失败的压力,所得到是浓浓的成就感,这让他们很高兴。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很棒,自己又进步了,自信心在不断地增强,所以参与的的很积极。而语言区“阅读读书”只有同一种选择,操作结束后当然就失去了兴趣。教师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可操作性强的,只要付出一定努力就可以看到成果的,就会受到孩子们的
大力欢迎,如果是需要他们等待的东西,而且可操作性不强,他们就不感兴趣。接着我们在“语言区”投放了许多的材料,如:动物手偶、图片排序、看图讲述等等。这样孩子对新材料也有一定的兴趣,开始喜欢带着手偶创编故事等。
材料的投放很重要,而区域材料也能做为班级活动的延伸,及时地把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通过努力,我班的区域活动开展很顺利,孩子的游戏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
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专题9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 我通过这次国培学习,对区域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区域地点的选择、区域的设置的设置、材料的提供、教师的指导等方面都有不少的收获,尤其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功能,为更好的在工作中开展区域活动有很大帮助,下面就谈一谈参加这次研修的心得。
1、幼儿园的活动区是创设幼儿互助的学习环境。幼儿在活动区中不断通过游戏和操作,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一个场所,对幼儿的各项能力非常有利。
2、提供个别化学习的机会。幼儿园的集体教学,尽管尽量注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幼儿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正是很好的幼儿个性化展示的空间。
3、实现一日生活的教育。丰富多彩的区域设置,使幼儿能接受多角度的知识探索,通过提供有利的区域材料,模拟实现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使幼儿不断增强知识,丰富生活经验。
4、保证静态和动态的平衡课程。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设置标准中要求,活动区的设置一定有动静交替。幼儿与在选择活动区时,教师就可以适时指导幼儿,要动静交替的选择,使幼儿的活动平衡。
这些是我在区域活动上研修获得的体会,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让区域活动开办得更加完善,让幼儿得到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有哪些?
区域活动的设置应涵盖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个方面,满足幼儿各项活动的需要。一般有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益智区、角色游戏区、木工区、建构区、阅读区等;
2.活动区的种类、大小要依据实际空间、幼儿人数、年龄段等条件进行设置。每个活动区应有划定的范围、规定的人数及活动的规则;
3.活动区材料的摆放应是开放式的,能供幼儿自由选择和取放;
4.活动区材料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以及活动的内容进行投放,应具有启发性、针对性、操作性;
5.注意动、静不同区域的合理分隔,软硬环境的搭配,尽量避免相互干扰;
6.活动区应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地创设与调整。若幼儿园环境与条件受到限制,可以一区多功能,分时段轮流开放。或用可移动的材料柜,随机创设。天气晴朗时也可把一些活动区移到户外去;
7.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及时创设反映科学技术最新发展的、开发智能的游戏以及适合儿童能力发展的有益区域;
8.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9.开发幼儿自身的潜力,尊重幼儿自己建构的想法;
10.一些活动区应体现活动形式的竞争性。
学习时间:2014年12月18日
学习地点:笑笑班
主 讲 人:王淑杰
学习内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价值和功能日益凸显,许多幼儿园打破传统的空间布局,为幼儿设置各种活动区,给幼儿的主动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活动区域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活动区域创设的重要目的是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便于幼儿操作和大胆探索的环境,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设区域,使区域环境更富有新意,更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呢?经过实践和尝试,有如下的感悟。
一、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什么是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幼儿最快乐的活动,是指
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以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的种类:科学发现区、益智操作区等七个区域
区域活动的形式
区域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集体活动、分组活动、自选活动、自由活动、主题活动、联合活动。
集体活动是将活动区活动看作是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途径之一,如:需要全体幼儿学习某一知识、技能时,根据活动目标,在一个或多个相关区域中投放恰当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活动来感知内容,获得经验。
分组活动是将活动区视为对幼儿进行分组教学的场所。它主要适用于一是在发展智能方面,帮助部分幼儿获得
某一知识、技能时,在相关的活动区域,对那些有特殊需要 1 的幼儿作必要的辅导。二是活动区活动的开始阶段,为保证每位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是教学材料不够,做不到人手一份。
自选活动的特点是在人为创设的“自然情景中进行的活动。主要适用于活动区活动成熟阶段,幼儿对于各区的材料、玩法等都已较熟悉。
自由活动的特点是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主体内在动机完全得以激发的过程,幼儿进行的是“自发学习”,他们更积极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它和自选活动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区域的提出、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添置等过程,处处体现随机性和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教师的教育意图在活动中不断地调整,灵活地实现。它主要适应于活动区活动的高级阶段。再就是一些特定的活动区域,如:角色区。
主题活动的特点是各区域的活动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投放为实现主题目标服务。适应范围是教育内容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才能完成,以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
为什么要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近年来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得到广泛实践的一种幼儿教育形式,它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主动活动、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达到促进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其主要特征包括幼儿活动的特征和教师活动的特征两大方面。
1、幼儿活动的特征。
a、促进幼儿主动活动
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使孩子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通
过活动得到发展,充分的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实践性。由于幼儿教师设置的各个活动区以及为各个活动区提供的活动
材料可以被看做是幼儿自主活动的实际对象,被看做是幼儿教育内容的物化,因此,我
们可以把活动区材料看做是幼儿主动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孩子的主动活动才能落到实处。
b、促进幼儿的自主选择
幼儿园常设的活动区有日常生活练习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表现区、娃娃家、种植区等,涉及幼儿发展各个方面的多种活动区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可以满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幼儿园活动区设置在表现出区域性的同时还表现出层次性,小、中、大班通过区域设置的不同、材料难易程度的不同体现层次性,即便是同一班级中
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宜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循序渐进的,可以满足不同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程度、学习节奏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c、促进幼儿的相互交流
幼儿在同一活动区的活动可以看做是被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聚拢起来的小组活动。可以说,在这个小组里,每一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关注同伴的言行成为存在于每一个幼儿身上的普遍现象。由于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为此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由此导致的相互激励和启发而使自己不断地碰撞出新的火花,进而促进自己不断地在活动区中进行新的探索。可以说,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启发和激励是经常性的,是区域活动的必然,也
是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
d、促进幼儿的持续探索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最初的创造意识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可供他们持续探索的环境和材料以及教师具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是在不断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中萌发的,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也是在不断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持续不断地实践活动是幼儿创造活动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幼儿园区域活动为促进幼儿的持续探索进而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机遇。
1、教师活动的特征
a、活动的动机性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学会观察,注意发现幼儿活动的兴趣点。如幼
儿喜欢的游戏主题、内容、玩具材料有哪些,幼儿为什么喜欢?他们在游戏中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进而了解幼儿活动的水平以及不同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幼儿活动事件,灵活地执行自己预定的活动计划,机动地调整活动的目标、内容与指导程序方式。有效地将教师的目标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
b、活动的应答性。
活动中,教师不是活动的主动发起者,但对幼儿的活动要做出有针对性的特定应答反应。一是对幼儿活动的支助式应答,即根据幼儿在活动事件中出现的矛盾、疑难、困惑,给以适合、适时、适度的支助,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线索和思维步骤,促使幼儿活动持续与发展,帮助完成幼儿活动计划;二是表现为对幼儿活动的认同式应答,以幼儿伙伴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按幼儿活动计划共同活动,认同幼儿活动方式,分享幼儿成果;三是表现为对幼儿负面活动
事件的引导性应答,即挖掘幼儿负面活动事件的潜在意义,抓住可利用和有生成意义的教育价值,诱导幼儿改变活动计划,引导幼儿活动积极开展。
c、活动的非权利性。
教师主要以幼儿的同伴和支持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而不是以组织者和指挥者者的身份领导活动,主要以建议、商量的口吻支持活动,而不是指令、要求的口吻控制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尊重他们的活动,尊重他们的活动成果,允许幼儿坚持自己的活动计划,保留自己的意愿、意见。教师不应以教师的权利干预和影响幼儿的活动。
d、活动的隐蔽性。
在区域活动中,为了不让幼儿觉察到教师的控制,保证幼儿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教师往往作为游戏伙伴进行隐性指导,与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友好平等的关系,运用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同时教师应将自己的活动计划、要求通过所提供的活动材料,所营造的环境氛围,所展示的范例和榜样行为等隐蔽性方式间接影响幼儿,而不是直接提出自己的活动计划与要求。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活动事件的指导方式也应采取隐蔽的材料暗示法、行为影响法、情绪渲染法等方式暗示幼儿,让其轻松自如的、有选择的、主动的接受教师的影响,获得发展。如:小班幼儿对娃娃家比较感兴趣,但又以自我为中心,经常把娃娃丢在一旁顾及不到,老师发现后,就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关注娃娃,遇到幼儿说:“哎呀,宝宝妈妈好久不见你们宝宝了,她好吗?”然后幼儿就很自然的想到自己的娃娃了。幼儿的年龄、生活经验、技能等相对缺乏老师的参与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还能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丰富。
区域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每个孩子都爱玩区域活动,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区域活
动就会成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没有目标的玩!孩子什么都学不到,而且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因此区域活动时更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开学初我们就商量制定好了本学期活动区的内容,所以各项活动在开展时都比较顺利。
近两个月来,区域活动开展比较好的地方是:
1.活动有目标性
我们把开学初定的特色计划中关于游戏、区域活动的目标细化。九月份,我们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幼儿熟悉区域,了解区域活动。十月份,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活动中不随便更换自己选择的区角,逐步培养对活动的坚持性。通过两个月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像美工区,九月份到十月中旬我们的重点是玩色,十月份重点是撕纸,十一月份是填色,十二月份重点是线条画。有目标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2.建立合理必要的活动区规则
有序的环境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 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通过观察制定出幼儿可以理解能够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则,多引导、多督促、多赞赏来让幼儿遵守规则和各种行为,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
3.注重讲评工作
小班幼儿不能很好的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表诉自己和其他人在区域中的表现。所以我们很注重区域活动后的评价。我们的评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还为幼儿创造了分享经验的机会。
比较困惑的地方:
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我们都知道投放材料要多,要有层次性,幼儿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但是小班孩子缺乏自主性,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也比较缺乏,我们在材料的准备上也很有局限性。在操作时,材料投放过多,孩子就容易分心,而且会影响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选取、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是体现幼
儿自主性、表现幼儿个性的地方。但小班孩子动手能力薄弱,比如印画、水彩笔、胶水的使用等都需要老师一个一个教会。所以在操作活动时我们选择的内容比较单一,但是这样我们觉得更有利于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培养幼儿的常规。我们考虑在幼儿基本掌握操作工具使用方法后再开展分层活动、幼儿自主选择活动。
不足的地方:
1.对孩子的观察还是不够深入和细致,特别是针对个别孩子或针对某件事物的观察。
2.开学初的区域活动还是比较处于老师主导的阶段,接下来要考虑怎样更好地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通过区域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活跃。
3.要在幼儿兴趣点上不断生成和改进材料,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幼儿乐于参加区域活动。
第二篇: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
专题9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
我通过这次国培学习,对区域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区域地点的选择、区域的设置的设置、材料的提供、教师的指导等方面都有不少的收获,尤其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功能,为更好的在工作中开展区域活动有很大帮助,下面就谈一谈参加这次研修的心得。
1、幼儿园的活动区是创设幼儿互助的学习环境。幼儿在活动区中不断通过游戏和操作,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一个场所,对幼儿的各项能力非常有利。
2、提供个别化学习的机会。幼儿园的集体教学,尽管尽量注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幼儿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正是很好的幼儿个性化展示的空间。
3、实现一日生活的教育。丰富多彩的区域设置,使幼儿能接受多角度的知识探索,通过提供有利的区域材料,模拟实现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使幼儿不断增强知识,丰富生活经验。
4、保证静态和动态的平衡课程。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设置标准中要求,活动区的设置一定有动静交替。幼儿与在选择活动区时,教师就可以适时指导幼儿,要动静交替的选择,使幼儿的活动平衡。
这些是我在区域活动上研修获得的体会,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让区域活动开办得更加完善,让幼儿得到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第三篇:《幼儿园区域活动》培训心得
《幼儿园区域活动》培训心得
区域活动是一种小范围的活动,也被称为活动区活动或开放教育,幼儿在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落,选择材料,决定操作的次数,在独立的活动中主动地感知和思考,建立自己表象的概念,并通过语言、动作、图画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蕴含着松散性、愉悦性、顺应儿童求知天性的种种特点,是培植幼儿创造力的土壤2016.5.14日我们全体的幼儿教师参加了此次区域活动培训。
例如,提供水粉、水彩、油画棒、吸管等,让幼儿尝试不同形式的绘画;自然区增加一些像花生、麦苗、大蒜、豌豆、小蝌蚪等生长变化快的动植物,并引导幼儿做观察记录;益智区可提供笔、尺子、绳子、吸管等自然测量用的工具,让幼儿尝试测量树干、枝条,让幼儿感知粗细、长短;表演区更换为春天背景、头饰,吸引幼儿表演与春天有关的文学作品与歌舞。
谈到开展区域活动的原则,讲了六个方面,分别是:自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层进性原则、情境性原则、互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体现了游戏的本质,但许多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幼儿的自主性是有限的,主要因为老师为防止活动中的纠纷,制订了许多的规则、要求,事实上,游戏中的规则应是出于孩子的意愿制定的,规则不应是限制而是帮助幼儿更好的游戏,这些方面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与改进的;探索性原则要求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探索性活动资源,这些资源要能迎合幼儿的兴趣,从而有效吸引幼儿主动进行探索,促进思维灵活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多样性原则要求教师开展区域活动时,材料的投放要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不同发展水平,尽可能多的提供操作性强、可变性强的材料;层进性要求教师提供的材料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适合发展水平不同的孩子;情境性原则是要求教师根据幼儿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性,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吸引幼儿主动、持续地开展游戏;互动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要关注师幼间的互动、幼儿与材料间的互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谈到各区的设置时,李老师介绍的翔实细致,关于区域活动的指导,特别强调了“玩中学”的理念,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主、胜任、自信从而感到快乐,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既是观察者,也是指导者,有时又会是孩子的玩伴,在指导时,要注意适宜性。不要急于指导和过度指导,给幼儿充分探索的空间。
最后,到了教师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这些对我们有效组织开展区域活动非常有帮助。总之,《幼儿园区域活动》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
第四篇: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
实施情况分析:区域活动是适宜幼儿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然而,区域活动是否发挥了它的应有作用关键在于材料,材料是幼儿参与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还要保证达到教育目标。作为幼教工作者,应怎样科学的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呢?通过平日的观察和实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幼儿发展的水平,如果只是投放了同一层次的材料,只考虑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这样就会阻碍了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美工区内,教师可为幼儿提供蛋壳、制作不倒翁的沙子、石蜡、装饰制作好的不倒翁,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二、材料投放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一)区域活动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因此,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要根据近期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
(二)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同样是结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重量轻、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下一步的思考
投放区域的材料要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探究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看作是探究活动。在材料的提供上,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的活动材料才能真正的引起幼儿的兴趣,使活动具有持久性,也才能起到发展幼儿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的作用。
可供分享的经验有效的挖掘周围可利用的资源,使材料为我所用。
很多教师为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挖空心思,哪有那么多材料?其实,不是没有材料,而是我们不善于发现,周围有很多我们可以拿来做材料的东西。要想充分的利用周围的现成材料,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会积累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原来他们平时用后的饮料瓶、饼干盒等等都是可以拿到区域来做材料的,这就让幼儿想到了去收集这些材料,活动区的材料不就充实了吗?不过对这些材料一定要进行严格消毒。第二,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像豆子、玉米粒、还有花生壳、小石子等都可用来作为区域活动的材料。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很多材料都可以投放到区域中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在与幼儿共同的活动中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不断丰富、调整材料,才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发展。
尚待努力的地方: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时的调整、补充材料。如教师发现前阶段备受幼儿喜爱的表演区无人问津了,通过对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表演区里的头饰、道具因投放时间长,有些已不能满足幼儿表演的需求。如果现有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了,幼儿对活动就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观察发现活动区材料是否对幼儿当时的活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以便作出调整或更换材料的决定。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各班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材料的互补,资源共享,让材料真正地为幼儿活动服务。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2):
本学期我班开展的区域活动是根据孩子的喜爱及年龄特点来投放的材料。整个活动开展后,孩子们都在各自的区域中活动。美工区剪纸的孩子个个认认真真的在使用剪刀;生活区穿珠子的孩子,根据大小不同的珠孔来穿插;益智区孩子们有模有样为小动物搭起了房子,建起了高桥,益智区拼图与图形排数的孩子很认真的游戏;而语言区的孩子呆呆的坐在那,手里翻阅着图书却看着别的区的孩子,刚开始还有点兴趣,操作完了就没劲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投放的材料都是我们精心准备的,同样的投放材料,为什么会差那么多?我发现美工区剪纸生活区穿珠子,孩子们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看到成果的,在这整个过程中,幼儿没有失败的压力,所得到是浓浓的成就感,这让他们很高兴。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很棒,自己又进步了,自信心在不断地增强,所以参与的的很积极。而语言区阅读读书只有同一种选择,操作结束后当然就失去了兴趣。教师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可操作性强的,只要付出一定努力就可以看到成果的,就会受到孩子们的大力欢迎,如果是需要他们等待的东西,而且可操作性不强,他们就不感兴趣。接着我们在语言区投放了许多的材料,如:动物手偶、图片排序、看图讲述等等。这样孩子对新材料也有一定的兴趣,开始喜欢带着手偶创编故事等。材料的投放很重要,而区域材料也能做为班级活动的延伸,及时地把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通过努力,我班的区域活动开展很顺利,孩子的游戏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区域活动培训心得
外出学习心得
《区域活动组织》培训活动心得
一人个成长道路是很长的,如果你能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那哪怕是微小的一点进步,也能开出炫烂的花朵,哪怕只能在自己的心里。因为幼儿园教师真是一个平凡,容易被人遗忘的,却又十分高尚的职业,哪怕在职在岗一天,仍然要坚持的把工作做好,能够得到一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感谢教办领导及园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哪怕只有短短的半天时间,也收获良多。
下午去的时候,培训已经开始了,我们到得有点晚。但是一进入培训室,立刻被大家专注的表情,王老师精彩的讲说吸引住了。王老师还给大家提了个问题,大概是关于上午培训的内容的回顾。
我们学习的内容一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科学区角的分区,分类以及一些环境材料的投放,也详细的讲解一些有关于科学教育方面的知识,最后就是关于益智区的一些知识。
去年我才真正的接触到区角活动和区角创设,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迷茫,只有在园领导的组织学习中,安排的工作中去细细的体会,大家都觉得很困难很不习惯,可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动手我们还是觉得自己比昨天进步了一大步。我们班在教室开设了五个区角,在区角也增加了很多材料,物品,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去上网找材料,看图片,学经验。而且园领导还带着我们去不同的幼儿园进行参观和学习,每一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特色特点,每一个区角都凝聚着老师的汗水和智慧。我不得不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尽管这样,这一次的培训等于又给我系统的上一课,尽管我还有很多的疑问和困惑,有时候在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不怕困难,坚持的做就一定有效果。
在这一节课里面,我深刻地了解到,只有幼儿园老师知识全面了,对全局把握好了,才能把工作更好的开展下去。一个区角都是有大智慧的。刚好学习了科学区角的作用-提供幼儿自主的科学探究活动场所。保证每个幼儿在集体活之外,都有充分的机会接触,摆弄和探索科学材料,自由地,独立地进行各种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游戏以及科技小制作等待活动。
所以王老师还详细的给大家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像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游戏以及科技制作的一些实物的例子。也着重对比了科学观察和科学游戏两者的不同之处,一个是相对集体而注重学知识,科学游戏则主要是巩固和复习,或者发现新的探究问题,一个是目的性强一个,另一个主要是好玩。只有两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通常在集体课和区角活动时相关联,这样我们课堂上的内容在区角里有体现,有得去玩,有得去实验,小朋友学习效果会更明显,更能有助于幼儿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因为幼儿是好奇心特别强的,所以对于这些科学类的东西都非常的有兴趣,更加需要老师好的指导和引导了。在我们班级我就创设了科常区,当然在听了老师的课之后,我也有了更多的想法,或者说给了我更多的启发,我应该怎么去完善我们班的科常区呢?老师介绍的一些材料投放是成套的,那么我可不可以自己动手做呢?除了生搬硬套,我能不能像老师那样说的,做好课堂与区角的相互联系呢?如何 去做呢?我想工作都是需要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去改善问题的。那么我可以在学习中的六类中去选择,感官游戏,操作游戏,情景性游戏,运动性游戏,竞赛游戏,科学玩具等。
我发现有的科学现象探究,如空气,磁铁,声音,重心,电,力,水,光与影,沙与土。这些东西都是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我在材料投放可以做一些增加和改良。如我在科常区里我放了一些磁铁,和一些铁的,纽扣,石头等,刚开始小朋友兴趣还是有的,时间长了就不行了。那在课堂上,我获得了很多启发,材料太单一或者玩法的单一,容易让孩子失去兴趣,另外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是需要说明图和学习记录单,如果没有的话,老师指导跟进不及时,幼儿就不明白是做什么的,最后就会当玩具玩起来了,那么就达不到区角学习的效果。
最后令我印象很深的,就是益智类牌类游戏,让我耳目一新,思路也开了起来,其实有一些游戏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但是却没有把他当作一些锻炼思维的好东西,小孩子们一定很喜欢。只要喜欢,引导得当,那个东西就是适合的。俗语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当我们划了太多的条条框框就限制了我们思维,限制了我们的行动。我们就应当在做中学,学中做。和孩子一样的去成长,哪怕有一天,我们老去,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心就是在不断成长中开花结果的。爱孩子爱生活爱工作爱自己,世界更美好。
程
丹
2014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