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词解释(精选)(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2:4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名词解释(精选)(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名词解释(精选)(共)》。

第一篇:教育学名词解释(精选)(共)

教育学名词解释(精选)

1.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

4.狭义的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5.基础教育:又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基本普通文化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的教育。

6.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的教育。

7.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8.人的社会化:指通过教育活动使人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

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一方面随社会的演变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教育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与先前时代的教育有历史继承关系,与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教育有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关系;二是指教育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不平衡性。

10.人(儿童)的发展:是指一个人(儿童)从出生到成熟随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生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智力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11.年龄特征:是指人(儿童)在身心发展的一定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1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13.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14.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

15.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16.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为促使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7.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18.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19.体育:是授予学生关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2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21.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念和习惯的教育。

22.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组织系统,它具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23.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校教育活动。

24.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5.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并达到熟练化程度的行为方式。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26.课程: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它包括教学科目和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课外活动。

27.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8.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某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和检查教学质量的标准。

29.教科书:也叫课本,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法的要求,系统而简明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30.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3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32.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3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讲授法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方式。

34.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35.课的类型:简称课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有单一课和综合课。

36.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37.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教学理论指导下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结构和程序。

38.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际行动、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

39.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教育任务,自觉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

40.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的教育方法。

41.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42.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它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

43.班集体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在认识、情感、意志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班级共同心理气氛的提高与发展,对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有重要作用。

44.班风:是班级比较稳定而持久的作风,是道德面貌、行为态度的集中表现。

45.教育评价: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46.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为在培养人的诸多问题上的观念、观点、理论及其体系,是教育工作实践的指导思想。

47.教育机智:是指教师灵活机敏、随机应变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善于因势利导、当机立断的智慧和胆识。

48.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劳动中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49.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50.教育创新:是指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51.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在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的信度就较高,否则,信度就较低。

52.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

53.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54.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55.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第二篇:教育学‘名词解释

4.《学校教育学》 5.一.名词解释

1.班级授课制:是指按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也称班级授课或班级教学。

2.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年级以上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同一课时里,分别用两种以上的教材交叉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教师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4.教学:是指在学校这个正规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主体之间基于预成课程框架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互动与交流的教学活动。

5.教学评价: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

6.教学设计: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与决策。

7.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8.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9.教育案例:是含有教学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真实发生在教育现场的的典型事件。

10.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1.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和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侵犯了相对人的权益时,相对人可以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调节等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12.教育叙事:是指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 “经验事实”,或者是“记叙”教育问题的提出过程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

13.课程设计:是指按照育人目的的要求与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制定一定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是课程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文本构成和课程类型等。

14.课堂教学: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所或环境中,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索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双主体活动。

15.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及其客观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

16.校本课程:是按照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不同而划分的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

17.学习风格:是指影响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刺激作出反应的所有心理特性,表现为学习者接受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对学习条件和环境的需要,认知特征,个性倾向,神经生理。

18.学校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活动及其变化规律的新学科。

19.隐形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种子,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获得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20.整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或学科课程相对应的,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第三篇:教育学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通常是指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第一章,第学计划管理的作用在于: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过程和效果与学校管理的总体 4页)目标相统一,并协调教学管理系统内各层次的目标、任务和行为。教学计划管理是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第五章,第115页)一门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P1页)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包括教学质量的设计、高等教育结构 :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第二章,第控制和改进(115页)24页)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科学管理的原理、原则和 层次结构: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教育水平及其受教育者的构成状态,是一种纵向结方法,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学校的任务,对学校各级各类人员进行规划与组织,对 构。因不同的层次代表了不同的办学水平或学术层次,所以又称为水平结构。(第二人际与人事关系进行指导、协调和控制,以达到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高效 章,第24页)率、高效益之目的。(第五章,第116页)体制结构:指宏观上高等学校的办学主体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它反映了高等教高等学校学制:即高等学校教育制度,它规定着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育行政主体、办学主体、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第25页)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是一种横向结构。它主要表现高等学校学位制度:国家或授权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及实际学术水平,授予 为校、系、科、专业的 结合形式。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他们一定的学位称号,以表明其知识能力的等级制度类划分为准。(第26页)学科 : 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是高等学校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 形式结构: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的办学形式及其比例关系,即一般高等教之一(第148—149页)

育与其他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第二章,第27页)专业 : 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学科是一个知识范畴,专业是一能级结构:所谓能级,即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研开发方面所具备的现实个教学范畴。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及或潜在的能量级别。能级结构又称院校结构,主要指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自身的学科发展水平来决定。(第七章,第150页)

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第二章,第27—28页)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高校为了方便培养人才按学科分类或职业分工设置各种专业地方结构 :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情况,即高等学校的数量、机构、类型、层次等的活动,设置和进行专业教育就成了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第七章,第151页)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故又称为区域结构。(第二章,第28页)课程:课程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是为学生的高等学校微观结构:高等教育微观结构往往是对高等学校中相关要素的分析,是关个性全面发展而创设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高校教学计系到学校层面的活动。主要包括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高等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开设顺序。广义的课程,指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部环境,分科课程学校的师资结构等。(第28页)与综合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等都应包含在内。(第七章,高等学校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高等学校内课程的组合、联结方式。课程结构是由第153页)

培养目标决定的。由于各国各地区培养目标不一样,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也是复杂多教学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教育活动,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样的。按照专业深化的层次,大学的课程分为普通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第七章,第155页)

课三类。(第二章,第29页)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高等学校师资结构 :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是高等学校中教师群体的学历、年龄、职特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务等要素的构成状态。才的过程;是学生以认识为基础,知、情、意、行结合,德、智、体、美、劳等方高等教育功能:指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相互作用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具有的作用、面得到发展的过程。(第七章,第156页)

能力和功效(31页)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第七章,第159页)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国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或培养计划,它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概括。(第三章,第51页)体系结构,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育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教育目的 :简单地说,教育目的就是教育培养人的总目标。具体指教育所要达到的现了社会对某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方面的要求。依据。(第七章,第163页)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指对教育活动作用的目的领域;狭义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内容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的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的培养所确立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的总要求。(第三章,第51页)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第七章,第164页)教育培养目标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培养目标指各级各类学校教材 :教材又称教科书,也叫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或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或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第三章,第51页)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第七章,第166页)通识教育 :广义的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即大学给学生全面的教学测量 :教学测量是根据某种规则或标准将教学现象予以数量化的活动。(第七教育和训练,包括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狭义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而言是章,第167页)

指大学生均应该接受的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艺术等基本知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定量或定性等可行的科学手段,识的教育。(第三章,第65页)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第七章,第168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的基层目标。页)

高等学校专业培养规格 :高等学校的专业培养规格是指在高等教育完成以后,大学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以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为目的的研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要求和能从事的工作。(第三章,第69页)究,它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基础。它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直接应用到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生产的媒介,也是把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上升为理论推动基础研究的动力。(第八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第四章,第91页)章,第176页)

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态度和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是利用基础研究所得到的成果寻找它在生产和社会发展方面应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第四章,第95页)用的可能性,它的作用是一方面使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物质生产,另一方面将生产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的信息进行反馈,从而推动研究的发展(176页)

运行方式,它既含宏观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发展研究 :发展研究是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已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开发和研式,也含微观里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具体包含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研究活动,这种研究具有非常明确的应用目标。(第八制、招生就业体制、内部管理体制等。(102页)章,第176页)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校长受国家委托,在党委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是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领导和教职工民主参与下管理学校,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的一种学校领导制度。其研发成果只有经过创造性的研究开发活动才能取得,是具有产业应用价值的科技(第109页)成果。(第八章,第183页)

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就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高科学技术开发方针 :科学技术开发方针是指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为达到一定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第五章,第的科技发展目标而确定的指导原则。(第八章,第185页)

111页)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制定、执行、控制目标来进行领导和管理部署。

它包括初期的目标制定、中期对目标的有效控管、末期的成果考评三个阶段。(第五

章,第111页)

高校教学管理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实现

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

制的过程。(114—115页)

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管理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教

第四篇: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

绪论 学会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事实:教育事实具有广阔的含义。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而不是我们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教育事实是可感知、可认识的事物。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这些是教育学研究对象中的教育事实部分。

3.教育问题: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者工作者议论、评说,当做一个个的“教育问题”提出来进行回答、解释并解决矛盾和疑难时,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发端。如人们有意识地提出了“要造就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法培育人等问题并对之进行讨论,于是就产生了“教育问题”。这是教育学的使用价值所在。

4.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5.教育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

第一章 教师---认识教育

1.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远古教育:是同使用石器工具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3.古代教育:是以使用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社会的教育。

4.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它是适应商品经济普遍化和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教育。5.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6.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7.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8.个体个性化:个体个性化侧重于个体“独特性”的形成,包括能力、特长、独立自主性、自觉积极性、能动的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9.个体发展:概括地说,即个体的身心发展。

第二章 教师--了解自己

1.敏感性:指一个人对他在人际关系即社交关系中出现的变化,能够及时作出情绪反应的能力。

2.交往技能:是教师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意义的能力。3.教育期待:是教师对学生发展的热切盼望,是教师职业情感中的重要部分。4.教育预见能力:是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

5.教育传导能力:是指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

6.教育过程的控制: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操纵教育活动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

7.教师的“教员”角色:教员角色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它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于核心的地位,是我国对教师角色最为关注的一项。其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授业、传道、解惑和评定学生。

第三章 透视教育对象

1.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

2.教师与学生的非正式关系:师生之间除了在学校组织中所发生的关系之外,还有十分明显的个人交往,组织行为学上称为非正式交往。它使师生关系具有“私人性质”的非正式关系。

3.父母态人格结构:父母(P)态人格结构,往往有明显的权威感和优越感,通常行为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以及权威式的色彩。

4.成人态人格结构:成人(A)态人格结构,则有客观和理智的特征,体现健康成熟的成人人格。

5.儿童态人格结构:儿童(C)态人格结构的人常常会像婴儿那样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

6.人际知觉: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第四章 瞭望教育环境

1.校风:一个学校社会气氛,即校风,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它是影响学校师生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2.同伴影响:学生同伴群体是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3.花盆效应:花盆是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条件上有明显的人为性,是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生态系统。花盆效应会造成学校脱离社会,理论脱离实际;学生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差、经不起**,难获得社会成就。

4.人际环境:所谓人际环境,就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造成的心理气氛。

5.物质环境:所谓物质环境,则是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6.社区:是社会学中一个以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7.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一种高度的共同一致的文化。

第五章 课程结构

1.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2.课程要素: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须的经验因素。

3.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为了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课。

4.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5.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6.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是由1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7.广域课程:亦称“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8.核心课程:亦称“问题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

9.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10.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施教、学生学习和考核的依据之一。

11.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12.教学计划:指的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3.教育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育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14.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15.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第六章 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直接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现认识能力。

4.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7.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10.讲授法:亦称"口述教学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11.谈话法:亦称"回答法"、"提问法"。师生通过相互提问,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增进记忆的一种方法。1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别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13.读书指导法:亦称阅读和围绕阅读材料进行活动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14.演示法: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试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5.参观法: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和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16.练习法:为形成一定技能、技巧,培养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多次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方式的教学方法。

17.实验实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仪器设备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18.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9.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20.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21.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

22.班级上课制: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3.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4.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第七章 教会学生学习

1.知识学习:是掌握前人总结与概括起来的经验的过程,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活动。

2.技能学习:就是将一连串动作反复练习而形成熟练的、自动化的反应的过程。3.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技能。

4.学习诊断式:这是教师运用心理诊断技术帮助学生具体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指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第八章 教会学生做人

1.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

2.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它是指对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包括对自己的言行)作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判断。

3.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意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

4.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种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5.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人的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它是对人的品德作评价的客观依据。6.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活动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7.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8.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9.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10.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11.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第五篇: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 各种影响和作用。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反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2.正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3.负向功能: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业。

4.显性功能: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5.隐性功能:隐性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6.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

7.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也称工具功能。

8.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9.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0.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1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12.教学: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13.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

14.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进程和预期结果,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

15.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一,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二,不同于教学设计,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兼顾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四,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层次和水平。

16.讲授策略:是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

17.指导策略:常用的有练习指导、阅读指导和活动指导。

18.生活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关系世界,对人发生意义的世界。人在生活世界中是能动的,不依附于外在他人和社会的独立的个体。

19.学生示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具体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骗行为、违纪行为等。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反行为和犯罪行为。

20.心理缺陷说:正常人知道限制心理缺陷者的越轨冲动,但他们却不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他们主要是因童年的社会话失调造成的,在童年时代,孩子如果遭到双亲的遗弃,就会使孩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中断,使他们在心理和情感上受到严重的挫折,难以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自我,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容易产出越轨和犯罪行为。

21.挫折-侵犯说: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而挫折的程度是以需要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进而推断侵犯的强度与挫折的强度有关。

22.差异交往说:所有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但他们如何社会化则取决于他们与谁交往,一个孩子通过与越轨群体的交往学到了对越轨行为的理解、态度和技能,他与越轨群体的交往越密切,这个孩子学到的犯罪手段就会越高,犯罪动机就会越高,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3.失范说:涂尔干看来,道德规范是维持人与人以及社会团体的基础,由于社会巨变,使得控制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松弛,个人之间的道德制约丧失。

24.控制缺乏说:雷克里斯认为,群体的成员资格和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个人的行为,但他特别强调社会环境的社会控制对个人的效用,并认为越轨和犯罪是由于社会内外部的控制削弱和受到破坏引起的。

25.亚文化群理论:科恩认为,犯罪者亚文化群所具有和维护的价值观及行为倾向,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及行为倾向相抵触、相背离,这是犯罪的真正根源,而亚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化不完善、不适当引起的,并且通常是社会下层阶级居住区形成的。

26.标签论:以贝克为代表,这种理论主要是运用互动理论探讨了越轨-犯罪的过程,而非它的原因,强调了违反、犯罪是社会创造的,而非本体所赋予或自然发生的。

27.重要他人:由米尔斯提出,专指对个体的社会话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28.学生人文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皆在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增强环境意识;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很好地应答信息社会的各种挑战;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29.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

30.相对评价法:是根据所要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确定评价标准,以被评价对象中的某一个或某干个为基准,通过把各个被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对照比较,判定出每个被评价对象在这一集体中所处位置的一种评价方法。

31.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整体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一种评价方法。

32.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

33.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适当、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34.测验:是指通过让学生回答一系列与教育目标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问题,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提取信息,并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的过程。

35.品德评价:即测评者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品德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通过价值判断给出相应的结论。

36.整体印象评价法: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通过日常对评价对象的观察和了解,经过综合分析并以此对评价对象的品德状况给予终结性整体评价的方法。

37.操行评定评价法: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平时对被评价者的观察和了解,用书面语言描述的形式对被评价者品德发展的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38.操行计量评定法:是指用以百分为满分或实行百分制计分法,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计分规则,依据学生的品行表现予以加分或减分,以对学生的品德做出评价的方法。

39.毛入学率:是指某一级教育如小学这一级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与符合官方为该级教育所规定之年龄的总人口比。

40.生师比:即学生与教师的比例,既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情况,又是考查教育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

41.学会生存: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强调早期教育,确定终身教育的地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育担负起传授年轻一代在当代社会激烈变化的条件下求得“生存”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42.学会关心:即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促进竞争转变到促进合作;从狭隘的民族观点和忠诚转变为全球的观点和忠诚,从强调为私人利益而学习转变为强调为公众利益而学习。

43.国家主义教育:强调民族、国家的利益,推崇教育在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它存在着深刻的历史局限和尖锐的现实冲突。

44.全民教育:1.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2.全民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教育有各种传送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形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3.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

下载教育学名词解释(精选)(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名词解释(精选)(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名词解释

    1、 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以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为对象,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规律性联系,并服务于教育实践的一门学问。2、 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泛指一切增......

    教育学名词解释

    1.幼儿教育:是指托幼机构对幼儿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2.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3.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岁钱儿童的教育,包括......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中必背(备)的名词解释 (教育原理和学校教育学部分):校本课程 校本研究 教育制度 学制 德育 课程 显性课程 隐形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 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 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

    教育学 名词解释

    1数学认知结构 、2知识结构 、3教学过程、4同化学习、5顺应学习、6数学学习、7教学方法 、8讲解法 、9谈话法、10发现法、11(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12教学设计 、......

    教育学名词解释

    1-1 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 的形成和发展的一切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根据一 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 1.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 2. 狭义教育是指专门通过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

    教育学名词解释

    26、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75、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种活动。 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学生个性发......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