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合成材料教案1(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2:3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化学合成材料教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化学合成材料教案1》。

第一篇:高二化学合成材料教案1

第一节

合成材料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合成高分子材料有大致的印象。2.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了解主要的合成材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从此,人类摆脱了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在改造大自然的进程中又大大前进了一步。由于合成材料的原料丰富易得,制造加工简单,性能千变万化,所以,合成材料一经出现,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合成材料品种很多,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近年发展起来的粘合剂、涂料等也属于合成材料的范畴。

一、塑料 1.什么是塑料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它的组成中除了合成树脂以外,还有根据需要加入的具有某些特定用途的添加剂,如能提高塑性的增塑剂,防止塑料老化的防老化剂等。有些合成树脂具有热塑性,用它制成的塑料就是热塑性塑料,这种塑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相反地,像体型的酚醛树脂,具有热固性,用它制成的塑料就是热固性塑料,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食品袋、包装袋大部分是由聚乙烯、聚氯乙烯制成的。2.表7-1 几种常见塑料的性能和用途。3.发展

随着生产的日益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了许多特殊用途的塑料,如工程塑料、增强塑料、改性塑料等。工程塑料作为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使用的塑料,它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耐化学腐蚀和耐高温、耐低温等性能。工程塑料的成本比较高,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增长速度很快,形成了特种工程塑料、增强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合金等许多新的品种,成为塑料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工程塑料在宇宙航空、原子能工业和其他尖端技术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合成纤维 1.什么是合成纤维

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制成单体,再经聚合反应制成的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又统称化学纤维。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纤维都是天然纤维。用木材、草类的纤维经化学加工制成的粘胶纤维属于人造纤维。2.特点

合成纤维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生产的,具有比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更优越的性能。在合成纤维中,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和氯纶被称为“六大纶”。它们都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怕虫蛀、不缩水等优点,而且每一种还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能。它们除了供人类穿着外,在生产和国防上也有很多用途。例如,锦纶可制衣料织品、降落伞绳、轮胎帘子线、缆绳和渔网等。

3.发展

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还出现了许多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特种合成纤维,如芳纶纤维、碳纤维、耐辐射纤维、光导纤维和防火纤维等

三、合成橡胶 1.什么是合成橡胶

橡胶是制造飞机、军舰、汽车、拖拉机、收割机、水利排灌机械、医疗器械等所必需的材料。根据来源不同,橡胶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以二烯烃和烯烃为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在20世纪初开始生产,从40年代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合成橡胶一般在性能上不如天然橡胶全面,但它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2.橡胶的分类

人们常用的合成橡胶有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等,它们都是通用橡胶。特种橡胶有耐油性的聚硫橡胶、耐高温和耐严寒的硅橡胶等。

四、合成材料与环境的关系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却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一些塑料制品所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填埋作业是目前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但混在垃圾中的塑料物品是一种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废弃塑料,尤其是含氯塑料会严重污染环境。废弃塑料对海洋的污染也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向海洋倾倒的塑料垃圾不仅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还因缠绕在海轮的螺旋桨上,酿成多起海难事故。

近年来一些国家要求做到废塑料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我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对治理“白色污染”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总之,减少和最终消除“白色污染”,建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威胁子孙后代和不污染环境的绿色文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课外练习】 课本P151-152习题

第二篇:化学合成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化学药品的合成工艺研究,完成相应的验证和中试放大,为公司产品提供化学合成工艺方面的技术支持。

2.负责药品申报工艺研究资料的撰写。

第三篇:高二语文窦娥冤教案1

(网友来稿)

课时3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4.分析体会元杂剧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3情节冲突和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赏读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第一

一.教学导入:在我国古代,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事情的结局都让人觉得凄凉悲惨,但人们都会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加在他们的身上,比如梁山泊与祝英台,虽生不能在一起,但人们让他们死后双双化蝶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刘兰芝和焦仲卿虽被逼而死,但两坟相依,两树相连,也是人们对他们的美好祝福吧!今天我们又将看到一个凄惨悲痛的富有浪漫气息的古冤案——《窦娥冤》。

二.元杂剧与关汉卿:

(一)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题目:杂剧剧本结尾处有总括全剧情节的对句。对句末句为剧名全称。如《窦娥冤》:“秉鉴赏=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怨”。(2)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如《窦娥冤》,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如《西厢记》。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窦娥冤》属旦本。

(3)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4)宫调:乐音七声:宫、商、角、、、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不同宫调之声情不同。《窦娥怨》第三折用正宫,适于表现“惆怅雄壮”的思想感情。

(5)套数

亦称联套,是将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按照一定规则连缀起来,每套必有[尾],亦称[煞],表示全套曲子成一阕。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窦娥冤》用正宫,其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共10支曲子。

(6)曲词

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窦娥冤》套曲,押的是“先天”韵。

(7)宾白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

(8)科介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如“再跪科”“鼓三通、锣三下科”。

(二)作者关汉卿

(1)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2)关汉卿散曲中,像《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是一篇极端张扬自我、追求个性自由的宣言书: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著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宿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撅竹,打马藏图;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楼、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会玩府游州!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侯,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新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上走!

三、检查预习:说出下列元杂剧中常见的口语、衬字的意义 行动些、没来由、葫芦提、只合、则落得、无心正法、也么哥

四、理清节选部分的情节结构:

启发:节选部分中,窦娥先后做了哪些事?课文可分为几场?

赴法场

怨天

(窦娥指斥天地)

见蔡婆

遗嘱

(窦娥告别婆婆)

在刑场

誓愿

(窦娥发下三桩誓愿)

五、布置作业:

1、预习:熟读“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

2、通读节选部分,掌握字词。

第二

一、复习检查: 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节选部分情节结构

二、阅读欣赏第一场戏

1、指名朗读开场的舞台提示(科介)问:这段科白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一开幕刽子手摇旗提刀,监斩官厉声吆喝,再配上缓慢沉闷的锣鼓声,舞台一片阴森紧张的氛围。窦娥披枷戴锁登场,呼天抢地的悲诉怒斥,更加重了悲剧气氛。答:描写了押解死囚的情景。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

2、阅读“端正好”这支曲子:

(1)指名朗读;说出曲子大意。问:这曲子中,窦娥主要诉说了什么? 答:窦娥主要诉说了自己莫名其妙受到了惩罚,冤屈可以动地惊天。窦娥由“屈”而“怨”,自然地引出了下支曲子。(2)词语玩味:没来由:这三个字更贴近窦娥的身份,虽是口头白话,但比“莫须有”之类的文人白话更能突出窦娥的大屈大冤,“没来由”对于窦娥是清白无辜,对于官府,实际讽刺,诬陷可以得逞,王法,还有什么尊严?不提防:窦娥纵然再小心再谨慎,也难以提防歹人的暗箭中伤,可见世道的险恶。动地惊天:窦娥自知在人间已没有可以伸冤处,希冀天地能感应,还自己一个清白。弱者的无奈,反映出了人间的黑暗,“动地惊天”可说是戏文之眼,也会后面的三桩誓愿的实现埋下伏笔。(3)讨论:有人说窦娥的“鸣冤”反映了一个弱女子的恐怖心理,你是怎样看?窦娥的“鸣冤“不是哀婉的哭泣,起句便发起了对黑暗势力的冲击,有动地惊天的舞台效果,创制了一种特有的气氛——愤胜于悲,悲中透出不屈和刚烈。“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这是窦娥在临遭极刑前的最真实的心理活动,这种活动,不单是一个弱女子的恐怖心理,更包含着巨大的悲痛,不甘蒙冤受屈的多种情愫,让观众心中更有一种复杂的伤痛心绪。

3、阅读“滚绣球” 教师范读这支曲子。问:这支曲子的各句依次写了什么内容?试理清此曲中窦娥的情绪变化过程。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明确:窦娥先前也是认为世间自有鬼神主持公道,但悲惨的遭遇让她不禁对天地鬼神产生了怀疑,而后愤怒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阶级的对立,对天地鬼神大胆地彻底否定。但封建社会的一句弱女子,又能如何呢?窦娥的天大冤屈,怨恨,也只能转化一声悲泣。即: 传统观念

怀疑质问

揭露黑暗

彻底否定

一声悲泣 重点理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简析:这两句,是作借窦娥之口,对封建社会作猛烈的抨击、尖锐的批判,同时,也表现了窦娥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历来被认为是本剧中最具有思想性的一句台词。

三、阅读第二场

1、指名朗读“倘绣才”;问:窦娥为何哀告走后街?

师生活动

答:“怕则怕被我婆婆见”、“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说明她怕走后街是怕被她婆婆见到后让婆婆伤心。

2、讨论: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具有哪些精神品质?对揭示主题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温顺善良的一面,使窦娥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突出了窦娥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现实的残酷。另外,这一情节也激起了人们对窦娥的深切同情。

3、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这个问题可从这几方面考虑:①这正是体现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②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③可以增强悲剧气氛;④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黑暗,无公道可言。)

4、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话怎样理解?提示:因为现实难合人意,她在这种是非颠倒的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另一方面这样说也可以安慰婆婆,减轻婆婆的悲伤,体现了她的孝顺。

5、学生默读接下来的一段科介,及“快活三”“鲍老儿 ”,看科介和唱词在内容上有何联系? 答:都诉说了自己的冤屈,立下了遗嘱。点拨:人们称这种在唱词、说白中诉说同样的内容为“曲白相生”。

4、简析艺术手法:这场戏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悬念:哀告走后街 巧合:怕见婆婆偏偏遇见婆婆 曲白相生:说白与唱词相互补充。

三、阅读第三场戏

1、窦娥的三桩誓愿分别是哪三桩?其实质分别是什么?明确: 血溅白练 ——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六月飞雪

——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三年干旱 ——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2、用了哪些典故? 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东海孝妇

3、思考讨论:这三桩誓愿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在全剧中地位如何? 明确:这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坚决反抗,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也是全剧高潮。

4、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说说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提示:浪漫主义手法;既能证明窦娥冤情实在是真,有能增强悲剧气氛。从观众来看,符合一般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能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

四、课堂小结:

前两场戏中,窦娥的感情由屈而怨,由怨到悲,初步展示了她的反抗精神,她温顺善良的品格。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她命运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尤其是最后三桩誓愿,更是窦娥个性的最高展现,是全剧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背诵“端正好”与“滚绣球”二曲。附:板书设计

诉说冤屈 赴法场

怀疑质问

怨(反抗精神)

彻底否定 揭露社会

哀告走后街

(悬念)

(怕见蔡婆)———善良

见蔡婆

遇见蔡婆

(巧合)

悲(温顺善良)

三桩誓愿

实质

典故 血溅白练 ——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

——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六月飞雪)三年干旱 ——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东海孝妇)

第三

时重难点提示1.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在《滚绣球》中为何要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猛烈的谴责呢?

在封建社会里,人民不仅受到封建政权的压迫,还要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按世俗的观念,天地鬼神是明察世间是非,主持人间公道的。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也往往以青天自喻。受封建神权思想的严重影响,窦娥一直认为天地鬼神能为她主持公道;当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于其身时,她仍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惩恶扬善。只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才逐步觉醒起来,并终于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本来面目。在《滚绣球》一曲中,她强烈抨击天地鬼神清浊不分,是非混淆,致使善良横遭杀戮,恶人得以横行。她对神权的大胆怀疑与谴责,实质上也就是对封建官府、对现实社会的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青天,顿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斥责。从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激烈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到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也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窦娥的反抗性格中正闪烁着关汉卿思想的光辉。2.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却又在最后发下三大奇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

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窦娥开始也受神权思想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相。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至于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正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瘦,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愿、愿愿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仇视封建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所以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这也反映了作家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当然,上天被窦娥感动,也说明窦娥冤大恨深。3.《窦娥冤》第三折情节结构有何特点?

本折戏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窦娥谴责天地鬼神,第二部分是窦娥与婆婆诀别,第三部分是窦娥发下三大奇愿。这三部分有张有弛,疏密相间,富有鲜明的艺术节奏。一开幕刽子手摇旗提刀,监斩官厉声吆喝,再配上缓慢沉闷的锣鼓声,舞台一片阴森紧张的氛围。窦娥披枷戴锁登场,呼天抢地的悲诉怒斥,更加重了悲剧气氛。眼看窦娥就要成为刀下之鬼,观众的心绷得紧紧的。然后作者却宕开一笔,转人第二部分婆媳诀别。窦娥哀怨低回的身世之叹与第一部分高亢激昂的斗争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她内心世界的另一面,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剧情发展明显有一顿,形成一张一弛的戏剧波澜。这一“弛”为下一“张”蓄势,从而转入全剧的高潮,真是跌宕多姿,匠心独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4.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的音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窦娥的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她发下三愿,为的是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感动苍天,让人们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愦、吏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呼告无门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女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样安排情节也是关汉卿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学理想的形象体现。他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想象,让天地震惊,人神共怒,虽然违背常理,却又合乎人情,有力地表现了广大人民要求伸张正义、洗雪天下冤屈的心愿。5.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有什么作用?

纵观全剧,作家在刻画窦娥反抗性格的同时,也注意逐一展现人物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侧面:大堂之上,酷刑之下,为使婆婆免遭毒打,她甘愿牺牲自己,屈招了药杀公公的死罪;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其性格的善良——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乎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困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6.剧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三大奇愿”这样的情节呢?

窦娥临刑时发下三桩奇愿,从内容上看,一愿比一愿深刻而强烈。这不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要感天动地,让人们都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每有口难言”。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竞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超乎自然之上的感动天地的力量。三桩奇愿也是作家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作者运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于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见原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

第四篇:高二化学硝酸1教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一、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及演绎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三、教学难点

浓、稀HNO3氧化性差异及其产物变化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

五、教学用品

试管、滴管、酒精灯、木炭、铜片、浓HNO3。

六、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初中化学已对盐酸、硫酸、硝酸的性质做了简单介绍,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硝酸的性质。

[板书]

第三节

一、硝酸的和物理性质

[展示]打开一瓶浓HNO3,观察白雾,倒入试管少许观察颜色、状态、扇闻气味。

[提问]通过观察,发现浓硝酸有哪些物理性? [小结]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提问]那么除以上性质外,硝酸还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引导学生看书后总结:溶(与水任意比互溶、沸(沸点83℃)、密(1.5027 g/cm3)98% HNO3“发烟”

[展示] 一瓶久置的硝酸——呈黄色

[设问]为什么久置的硝酸会呈黄色呢?这与HNO3的化学性质有关。[板书]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硝酸的强酸性:HNO3===H++NO3

[讲述]HNO3可以电离出H+,具有酸的通性,但浓HNO3遇石蕊试液却是先变红后褪色,且浓HNO3、稀HNO3和金属反应均不产生H2。这都与HNO3的特殊性质有关。

[板书]2.硝酸的不稳定性 [演示]浓HNO3加热分解

根据现象分析生成物,引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Δ 4HNO3=====2H2O+4NO2+O2 或光照

[提问]为什么久置浓HNO3呈黄色?硝酸应如何保存? [小结]显黄色原因:分解生成的NO2溶于HNO3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保存方法:放于棕色瓶中,置于阴凉处,不能用橡胶塞和软木塞。

[设问]为什么浓HNO3的保存不能用橡胶塞和软木塞?这与浓HNO3的强氧化性有关。

[板书]3.硝酸的强氧化性

[提问] 铁、铝在浓H 2SO4中有何现象?为什么会产生钝化现象?(强氧化性)

[讲述]铁、铝在浓HNO3中同样会产生钝化现象,因为浓HNO3也有强氧化性。

[提问]浓H2SO4与不活泼金属,如铜,反应有何条件?(浓H2SO4氧化不活泼金属需加热)。那么,硝酸氧化不活泼金属情况又如何?

[演示][实验1-6]铜和浓HNO3反应 [板书]硝酸氧化金属:

根据实验现象,由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设问]那么铜与稀HNO3反应情况又如何呢?

Cu与稀HNO3反应根据现象,由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

3Cu+8HNO3(稀)====3Cu(NO3)2+ 2NO↑+4H2O [提问]浓H2SO4与Cu反应需加热,而HNO3与Cu反应不需加热,说明浓H2SO4和浓HNO3谁氧化性强?

[强调]1.硝酸无论浓稀都有氧化性,浓HNO3氧化性更强

2.硝酸氧化不活泼金属时,浓HNO3被还原为NO2,稀HNO3被还原为NO [练习]3.8.4 g铜与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C)

A.1 mol

B.1.6 mol

C.2.2 mol

D.2.4 mol 学习回答,教师讲评后得出结论,总结出一定量的浓HNO3与过量金属反应,还原产物先为NO2,随着HNO3的消耗,浓度降低,产物变为NO。

[提示]硝酸虽具有强氧化性,但不能氧化金、铂。金、铂能被王水氧化。王水是什么?王水是浓HNO3和浓HCl按1:3的体积比混合成的氧化性更强的溶液。

[讲述]波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

[过渡]HNO3不但可以氧化金属,还能氧化许多非金属 [板书](2)硝酸氧化非金属

[演示]红热的木炭与浓HNO3反应 分析现象:由学生完成方程式:

Δ

C+4HNO3(浓)====CO2↑+4NO2↑+2H2O [学生练习]写出S与浓HNO3反应的方程式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Δ

S+6HNO3(浓)====H2SO4+6NO2↑+2H2O

[提问]在酸性溶液中,NO3与S2-、Br-能否大量共存?

(不能,因为HNO3能氧化这些离子)

[指出]硝酸还可以氧化无机物如:H2S、FeS、SO2、HBr、KI、Na2SO3等,还可以氧化有机物,如 橡胶、锯末,因此存放HNO3不能用橡胶塞和软木塞。

[提问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认为硝酸主要有哪些性质? [小结]1.易挥发、低沸点酸。

2.强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

七、课后作业:课本上课后三、四题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硝酸的强酸性

2.硝酸的不稳定性

3.硝酸的强氧化性

(1)硝酸氧化金属

(2)硝酸氧化非金属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五篇:高二语文劝学教案1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用多媒体展示)A.字词解释(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3)一词多义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四.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五.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六.课后作业

以《劝学》为话题,结合当前实际,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文章,600字以上。

下载高二化学合成材料教案1(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化学合成材料教案1(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化学蛋白质教案1

    课题: 第四节蛋白质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糖的化学组成有什么特点?如何区别葡萄糖和果糖? 2、糖有哪些重要的用途?举例说明 新课引入:蛋白质是人体内重要的化学成分,机体的各种生......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教案_1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教案 www.5y kj.co m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教学目标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双......

    高二语文发现教案1

    《发现》教案 江苏省淮安市阳光学校 王守林 【教学目标】 ⒈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情,了解中国新诗发展的轨迹。 ⒉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

    有机化学合成常见缩写A—Z

    A A/MMA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AA 丙烯酸 AAS 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 ABFN 偶氮(二)甲酰胺ABN 偶氮(二)异丁腈ABPS 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Ac 乙酰基 acac 乙......

    高二语文锦瑟教案1

    8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备课人 董志霞锦瑟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

    高二英语sporting events教案1

    Unit1 sporting events-Grammar学案 一、快捷识记 A. adverbial phrases and clauses of purpose 目的状语从句:从句部分是用以补充说明主句中谓语动词发生的目的的。 目的状......

    高二家长会1

    大家下午好!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张,是数学老师。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此次家长会,关心、帮助、督促贵子女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您的孩子能取得进步,获得全面发展是我......

    1 高二英语教案

    Unit 2 The Global Drink Period 1: Lead in Teaching objectives: 1. To get some knowledge about tea in different countries. 2. To get a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