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思品优质课观后感
小学品德与生活讲课比赛听课体会
东风41学校 姚丽
2014年10月27日-29日,湖北省市小学品德与生活优质课教学与说课活动在宜昌市实验小学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们独到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让人赞叹不已。通过几天的学习,感受颇丰。愉快积极地生活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而健康安全地生活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低年级的孩子表现欲和理解力不同于高年级的孩子,但参赛教师却展现了他们较高的综合素质,运用他们大方、和蔼可亲的教态,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始终以合作者、引导着的身份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用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之中。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生活、活动、体验、规则,这就是我听课的最大体会。
本次参赛教师语言柔和优美,书写标准流畅工整,板书的设计合理、明确精美,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恰当利用,课件的精彩辅助,趣味性活动的设计,道具的精心准备,肢体语言恰到好处的运用,课件视频、生动形象的Flash动画等等,都可见每位教师基本功素质的提高。在知识的导入,每位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等手段,从听觉和视觉上让学生留下生动形象的印象,激发孩子们的趣味学习,激活大脑皮层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铺垫良好的基础。有的教师运用自身过硬的简笔画激活课堂,比如沈付静老师上课之前先拿出一个神秘的盒子让学生猜里面装的是什么,促使孩子把小手伸进去摸一摸,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刘美艳老师所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同学 和 老师》中的第一个主题。刘老师的活动设计根据本课程“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三大特性,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引入“听歌曲,说感悟,请你认识我,我想和你做朋友,找朋友、乐开怀”四个小主题活动,利用四个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认识同学、与自己喜欢的同学交朋友,从中学习交朋友的方法,感受有朋友的快乐和好处,激发学生乐于与同学为友的意识。在教学时,刘老师把自己的才艺融入进了课堂,她歌声优美,着实让人羡慕。让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情景活动创设的好,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对于教学结构的把握,衔接,更是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张涛老师执教的《遇到危险怎么办》就是让孩子们在情境中体验,从而知道安全的重要性,遇到危险时要不慌乱,不紧张,学会救护和自救。
在课堂上同学们能够各抒己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汪淑磊老师在课堂上播放动画,提出问题:小动物们怎样制服老虎的?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而课前让学生进行醋泡鸡蛋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用醋浸过的鸡蛋和原来的鸡蛋的不同。从而体会更为深刻。潘秀玲老师在《危险在哪里》这一课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内交流完毕,汇报总结。从而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教学活动同人类其他的活动一样,应源于生活,突出生活化,最后还要回归生活,服务生活,进而指导生活。王琴老师《营养每一天》,利用自选餐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由第一次选餐的错误选择,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选择后第二次选餐。
例如:师:这些食物找不到自己的家了,看看它属于哪个家?
生:蔬菜水果家的。主食家的······
“家”字让学生似乎置身于家之中,氛围的转变让学生的心情放松。
汪淑磊老师《牙齿刷的白又白》,师:牙齿的的作用有什么?引导学生寻找除了吃饭以外还有什么作用?(发音、美观的作用)还有醋和鸡蛋的实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的方式,更是让学生直观的从生活中寻找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不保护牙齿的行为?生: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累了,不刷牙就睡觉了或是用牙齿启啤酒盖等行为。
从活动中得到启示并运用到生活中,让生活更健康安全些。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掌握的、感兴趣的资料入手,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几点思考:
部分教师没有融入到课堂中,仅仅是在走教案,只是按照教师用书提供的活动照搬,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设计教学活动、落实目标,这样就难以提升教学效果。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缺少教师对活动内容的总结和提升。
部分教师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讲得过多。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品生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品生化。”
俗话说得好:“看花容易绣花难”。让我们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做一个不但能看花、而且也能绣花的优秀绣花人吧!
第二篇:品生优质课观后感
品德与生活优质课观后感
北刘小学 徐海霞
在参加并观听了小学品生优质课观摩活动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我惊喜这些课堂带给学生的鲜活的话题、开放的活动空间,欣赏那四位教师融教育于活动中,了无痕迹的高超授课艺术。授课教师们那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向我们展示了思品教学的崇高境界,使我们在听课活动中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
新教材图文并茂、事例鲜活。然而课程不等于教材,教材也不等于课程,教材中所反映的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校外,它所呈现的学习资源也不仅局限于固化的、教科书上印出来的种种事物,而是通过多种方法的提示,引导儿童回到现实生活当中去。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们并没有机械地运用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如在《保护森林,节约用纸》教学中,教师以“自己造的纸”作为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展开想象,大胆创造。
新课程理念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新的课程体系,课堂不再是教师展现的舞台,而是学生活动的空间。为了给孩子抛头露面、耀武扬威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们的精心创设活动情境、设计思考问题等,让学生在讨论、欣赏、讲解、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给学生充分展示和体验的时间、空间。如《我最喜欢的小动物》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摆脱教材的禁锢、说教的空洞,教师通过设计“动物王国”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展示兴趣所带来的乐趣。当他们自豪地亮出自己的绘画、歌曲、谜语等作品时,我想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一份快乐,更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但是,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如:活动面不够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发言过多,还有少数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其次,课堂上有些教师的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有效性,流于表面形式,因为活动而活动。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低龄儿童品德教育积极而大胆的尝试,教师如何能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更好的加强品德教育,活动课又如何在课堂上既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又能收放自如,这都将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加强的。
第三篇:参加思品优质课心得体会
参加小学品德与社会优质课心得体会 盘县坪地乡官营小学 袁明卫
由盘县教研室组织的2015年小学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选活动,4月2日在洒基镇中心小学举行了第二教研联组的评选活动,在乡镇评选后,我很荣幸代表坪地乡参加了这次活动,我们六个乡镇的代表教师分别上了六节优质课,六位评委认真的对我们的课进行了点评,课上还有许多老师在听课。我们认真的听课、评课。这次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上课的是四格乡中心小学的陆加宇老师,他讲的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我的绿色日记》。陆老师的课件做的很好,他的板书非常工整,极具吸引力。第二节课是柏果镇朝阳小学的严金环老师上的四年级下册《大自然中的朋友》,严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始终面带微笑,激励性的语言特别优美,课前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课件设计的精妙,课堂驾驭能力娴熟,板书设计新颖而特别、图文并茂,课堂上渗透的法制教育,这些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第三节是盘江镇第二小学的芦玉秋老师上的,是六年级下册《举世公认的奇迹》,课件设计新颖,学生活动多,激励性的语言、鼓掌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节是我来上的,六年级下册一节《让地球喘喘气》,通过精心的准备,我认真的上完了这一节课,可能我们男教师欠缺一种亲和力,这节课学生气氛不是太活跃。下午的两节课内容和严老师上的一样,都是四年级下册的《大自然中的朋友》,展现给我们同课异构的风采,段江镇中心小学的张波老师,动画片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中的许多内容取材于生活实际,贴近生活,语言极具感染力,语音、语调节奏自然。最后是洒基镇中心小学的王媛老师,小游戏的导入一下子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所有的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做了评课总结,老师们进行了交流互动。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使我懂得了要上好一堂品德与社会课,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件的设计,课堂的操控,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注意的问题很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教研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第二,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师生角色明确,教与学活动比例合理。
第三,课堂亲切,教师具有亲和力,学生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思维活跃,敢于开口,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各层次学生均学有所得,效果显著,目标得以实现。
第四,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第五,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板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拓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些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六,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教师剪辑录像、制作幻灯片走进电教室。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
总之,时间匆匆,转眼即逝,但留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的远不止我上面所讲到的。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品德与社会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
第四篇:小学思品
小学思品《孝敬父母》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们在思品教学中认识到,认识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没有情感作为人的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而现今思品课教育教学的现状看,却有过分重视空泛的、抽象的认识与理性说教而忽视真切的、具体的、生动的情感体验,致使许多学生道德认识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而道德行为仍很低下,从而导致思品教学的实效性难以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教育者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学生品德内化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外部的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其内在需要,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
对与《孝敬父母》一课的设计,我根据《课标》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整课体验次数达5次,占总时间的二分之一,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二、设计思路
小学思想品德课第十册《孝敬父母》教材选用的是“陈毅探母”的事例。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我这样设计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课前、课中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激发学生热爱父母、报达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通过表演、辨析和方案的设计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乐于帮助父母的好习惯。
3、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说、评、演等体验父母的辛劳,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在具体生活中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关心父母的生活,做个好孩子。
活动难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体验父母的辛劳,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
(一)、课前摸清情况
学生在以往生活中已产生了不少情感体验,这些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发展学生道德情感的基础。因而,我根据教学内容的情感目标,从家长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对学生原有的道德情感状况进行研究,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我设计了一份对家长的调查问卷来把握学生原有的情感。还组织学生设计了一张《成长卡》,在卡上贴上照片、用文字或图形记录成长中与父母之间难忘、有趣的事。调查之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梳理,从而捕捉学生情感体验
中的火花,察觉其原有的情感体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从课前就开始了情感的体验过程。
(二)、课始入境入情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人的情感波动、不同体验归根到底是客观事物作用的结果,人产生的“情感波”的大小是由外在客体的“情势”及内在主体的“需要和期望”所决定的。因此,新课伊始,教师应营造一种体会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感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启发,波动学生内心的“情弦”,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心理需要,为学习过程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我在课始设计了学生自己介绍成长卡说一说体会,介绍自己的成长卡,找一找成长的变化,忆一忆成长中难忘的事,使学生置身于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之中,对新课学习有了情感上的初步体验。
(三)、课中情通而理达
良好的开端只是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打下一定的基础,而课中是一堂课的主体阶段。教师应该以教材所体现的情感因素为载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的情感从“接受层”引向“体验层”,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充分发挥情感的能动作用,从而达到“情通而理达”的目的。
1、以情激情
情感是有感染性的。一个典型事例或是一个学生的情感有时候可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情感。我在选用了《母亲》这首歌的MTV片段,把一些父母关心子女的行动与子女孝敬父母的细微之处呈现出来,再请学生来谈谈他的感想,以身边的事例感染其他同学、,达到引起共鸣的目的。
2、以境激情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生动形象的道德教育情境是其产生情感体验的土壤。因此,教师应注重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动情”。我在本课采用角色换位,让学生说一句话、唱一首歌、朗诵一首诗或演一演,从中表达自己的心声。又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会常碰到的两个情景:A说一说:晚饭后,小丽争着为妈妈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妈妈说:“你看,我说我来洗,你不听,这下好了!”小丽很生气说:“我再也不洗碗了!”B演一演:晚上,你正做完作业开始看动画片,妈妈加班回来了……在看了这样的情景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父母想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再来演一演通过创设情境,达到以境引情、入境动情的目的。
(四)、课后将情转化为行
学生在课中动情,情感的浪花在心头涌动。到了课末,教师应把握契机,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情感通过外显,再次获得深化体验。我在课末,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孝敬方案》。我们常说,思品课教学要坚持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得注重课外的延伸,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不能出现课堂里群情激昂,下了课就抛之脑后的现象。因此,教师不但要注重课外的实践体验,将情感转化为品行。设计《孝敬方案》,让学生把要为父母做的事列在卡上,并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学生在家亲自做一做,从中感受“孝”的愉悦及劳动的愉悦。让学生在课后更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从而多维度地进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总之,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丰富,情感在其中起者重要的作用,道德的内化,必然伴随着情感体验。一个感情冷漠的人,是不会有、也不可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因此,思品课教学,只有努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的激荡,`才能进一步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我在教学设计中,试图走出思品课一味传授道理的,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创设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发生、升华,让他们去体验生活,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感悟、发展。
三、活动过程:
一、走近生活,体验疼爱
1、导入,生展示《成长卡》
师导言: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父母无尽的关爱,有很多事情让我们难以忘怀。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成长卡》。
生介绍《成长卡》并说说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背景音乐声
2、欣赏歌曲《母亲》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父母关爱我们的画面,感受到那冒着雨顶着风送到学校的小雨伞是爱,每一句谆谆教导是爱……父母无时无刻不想着我们,无处不牵挂着我们。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母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母亲》
二、表达心声,激发情感。
1、导入
师:听了这首歌,我非常感动,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这首歌唱出了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也唱出了我们作子女的心声!歌唱家用深情的歌声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呢?可以说一句话,唱一首歌,或者朗诵一首诗都可以。谁先来?
2、生反馈。
三、借助材料,提高认识,指导行为。
1、导言: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父母的爱,虽然形式不同,但我们表达的心声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出示课题)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流传出许多动人的故事。你能用几句简短的话说说你知道的故事吗?
2、联系自身说说孝敬父母的事迹。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甚至在我们同学中也有许许多多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同学们能说一说吗?可以说别人也可以说自己。先和你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3、看故事《该把礼物送给谁》,谈看法。的确,在生活中,一句舒心的话、一杯热茶、一块毛巾都能让父母感到子女的爱。孝敬父母应该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体现。接下来我们来看个故事。
4、说说怎样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
心动不如行动。只有将孝心转化为行动了,才是真正的孝顺。
5、角色体验
师:可说说容易,做做难。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了解到有的同学却常忽略对父母的关心,有时甚至做出伤害父母的事。我这里有两个情景,同学们来看一看,你遇到了会怎样处理?辨析题
(1)、说一说:晚饭后,小丽争着为妈妈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妈妈说:“你看,我说我来洗,你不听,这下好了!”小丽很生气说:“我再也不洗碗了!”
(2)、演一演:晚上,你正做完作业开始看动画片,妈妈加班回来了……
四、设计方案,指导行为。
1、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孝敬方案》。
2、发布方案
五、签订合同,指导生活
学生签合同。背景音乐《只要妈妈露笑脸
第五篇:观网络思品优质课心得体会
观网络思品优质课心得体会
紫泥中心金定小学 陈燕华
4月8日上午有幸聆听了两节优质思品课,它们触到了我的心灵深处。第一节课是由福鼎实验小学林洁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的品社《拥有好心情》。课始,教师出示了一组幻灯片,不同人物的笑脸,从而引入课题“拥有好心情”。这节课有许多亮点,其中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一个活动环节“好心情创意坊”,这个活动设计了3层梯度:①个人上台说说自我烦恼,并谈谈打算用什么方式消遣烦恼;②说说你小组某成员的烦恼,并建议他怎么消遣烦恼;③说说较为烦恼的事,让众人来献计献策如何消遣这些比较烦恼的事。活动中,学生跃跃欲试,畅所尽言,如同在向知音倾诉般。课堂她做到了三个注重:注重课前调查,并制作了一份调查表分发给每个学生;注重情境创设,如:导入时的笑脸、好心情创意坊、课末的合唱歌曲等;注重实践活动,多次让小组成员交流,说说烦恼事,想想消遣的方法。林洁老师,让我们感受了一堂心灵的对话课。
第二节课是永安教师进修学校陈桂虹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京剧—我们的国粹》。书中文本内容并不多,但老师把这些文本剖析的详细透彻,并进一步升华了文本知识。从一组平凡而神奇的数字“5、4、3、2、1”,引领学生渐渐走入京剧的大舞台,从而明白了什么是京剧的5大行,4大名旦等相关知识,53式兰花指,引领学生进一步走入梅兰芳先生的生活,看到他“柔”的一面,而后在“蓄须明志”的故事中,又彰显他“刚”的另一面。梅先生的柔而刚,如同我们中华汉字那样,是我们国人的灵魂,是我们的经典国粹。一节课始终弥漫着浓厚的国粹气息。陈桂虹老师把我们的国粹京剧的精髓深刻地进行挖掘,让我不免心生敬佩,这样的老师把工作做得如此专注,慷称京剧行家了!正是有了前期的大量时间投入,她们才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得如此恰到好处,而又使每一个教学环节紧扣其目标,她们把教材文本剖析在心里,她们挖掘了文本的精髓。
我在这些教师的身上学到不少知识,每节课都能给人新的方法,新的知识,而且她们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利用电教,课件做得很切实际,与课本紧紧相扣,都能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能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学到更多知识。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滔滔不绝的演讲和独白,而是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我看到,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品德学习中来。
原来名师是这样做出来的,用时间积淀了自己的成功。在许多人闲暇时,她们正精心地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拟好计划,正潜心地钻研教材、课标,正一遍遍在自己心中蕴量教学设计,而后才步入课堂。课后,又静心地反思自己的不足,期待自己的再次提高。
惟有像她们一样:投入时间,潜心钻研,静心反思,不懈地进取,方能一步步成为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