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语言:对对歌
大班语言:对对歌
大班语言:对对歌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掌握一些常用的量词。
2.感知对对歌的特征,尝试仿编。
活动准备:PPT
活动重点:学念儿歌
活动难点:理解大小、多少、粗细是一对相反的关系
活动过程:
PPT,说说图中的食物,比较不同之处。
指导语:今天食品店里进了些好吃的食物。你们看看是什么?
关键提问: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些食物的数量有的多,有的少,样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粗,有的细。
过渡语:这些好吃的食物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对对歌》。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儿歌里每样好吃的食物有多少?
幼儿欣赏儿歌
关键提问:这些食物哪个大?哪个小?哪个多?哪个少?哪个粗?哪个细?
哪两样食物在一起对对碰?它们是怎样碰的?
小结:在对对碰的时候,都是相反的两样食品碰在一起。大和小,多和少,粗和细。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念念这首儿歌。
关键提问:西瓜有几个?苹果有多少?黄瓜有几条?
小结:我们在念的时候要说清楚数量词。
指导语:这首儿歌真有趣,谁会像这样来编一编、说一说呢?
关键提问:一个大,一个小,可以让哪两样食物来对对碰?
一边多,一边少,可以想想怎么说?
幼儿自由仿编,集体分享
小结:我们还可以把更多的食物编到儿歌里去,回家编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篇:大班歌唱 对歌
大班歌唱活动:对歌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尝试为乐曲匹配歌词并演唱。
2、初步了解民间对歌的歌唱形式,感受民间歌节热闹、欢畅的场景。
3、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对歌的乐趣。活动准备:
1、歌剧《刘三姐》中“对歌”部分的VCD片段;
2、马蹄形座位(三组)
3、《对歌》图谱、记号笔、白纸。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剧《刘三姐》片段,初步了解民间歌谣-对歌。
1、师:今天,我邀请大班的小朋友看一段录像,看完以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初步欣赏“对歌”片段,感受对歌的演唱形式。
师:刚才有个小朋友说他们在唱歌,你们仔细听听他们是怎样唱的?(播放第二遍录像)
师小结:男孩唱的是问题,女孩唱的是答案,这种有问、有答的方法叫对歌。师:那他们在对歌之前,还唱了什么?(哎)(嘿溜溜啰)
二、熟悉乐曲,初步学唱。
1、师:我都忍不住唱起来了。(教师示范唱)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边出示边引导幼儿试着学唱)
2、出示衬词的图谱,学唱衬词。(“嘿溜溜啰”)
师:我需要你们为我加油,我唱歌谣,你们帮我唱衬词加油。现在我来为你们加油!
3、完整演唱歌曲,并尝试用多种对唱方法演唱。
三、根据已有经验仿编歌曲并进行对歌。
1、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仿编歌词并以绘画形式记录。
2、根据仿编的内容,运用多种对唱的方法进行演唱。
第三篇:中班下学期语言《对对歌》教学设计
语言领域
中班——《对对歌》
隆阳区幼儿园
段碧英
设计意图:
“对对歌”属于语言活动中的听说游戏,它除了具有普通儿歌的语音押韵,朗朗上口,寓教于乐等特点外,还有一种整齐、呼应的节奏韵律在里面。同时一问一答的表现形式,能让幼儿在感受歌谣乐趣的同时,丰富知识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活动目标:
1、联想弯弯的事物,感受对对歌一问一答的韵律美。
2、尝试将更多“弯”的物体编入对对歌,体验创编的乐趣。活动重难点:感受对对歌一问一答的韵律美,尝试将更多“弯”的物体编入对对歌。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玩过“你问我答”的对歌游戏,在生活中寻找过弯弯的东西。
2、课件、挂图。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出话题。
1、出示图片——弯弯的小河。
教师:小朋友们,图中的小河是什么样子的?(引出“弯弯的”)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弯弯的?(幼儿相互讨论)
2、教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叫《对对歌》,里面也有许多弯弯的东西,请你听一听。
二、欣赏儿歌。
1、听儿歌CD第一遍,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说儿歌的内容——月亮、牛角、眉毛、杨柳。)
2、教师朗诵儿歌第二遍,提问:为什么这首儿歌叫《对对歌》呢?(引导幼儿感受儿歌问答式的特点。)
三、学念儿歌。
1、教师念问句,幼儿答答句。
2、互换朗诵。(提醒幼儿注意儿歌的前一句是提问,后一句是回答,问句与答句说法不同。)
3、幼儿自由结伴,学念儿歌。(利用课件形象帮助记忆)
四、尝试仿编儿歌。
1、教师:这首儿歌讲的都是弯弯的东西,你能把自己知道的弯弯的东西也编到儿歌里吗?让我们一起来编一编吧!(要求:要把话说完整,就像儿歌里的句子一样。)
2、学习创编: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男女分组问答。(如:什么弯弯在头上?辫子弯弯在头上。什么弯弯在水里?鱼儿弯弯在水里。什么弯弯在河上?小桥弯弯在河上。什么弯弯在后面?尾巴弯弯在后面。)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图片,引导幼儿创编与各种形状有关的对对歌。
第四篇:对对歌教案
小学语文S版第二册
《 对 对 歌 》教 案
单位:孟津县会盟镇中心小学
授课教师:卫琳琳
《 对 对 歌 》教 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会认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编写新儿歌,学会在生活中积累反义词。
3、使学生认识到识字的乐趣,培养对祖国汉字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图画引导学生比一比,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回答的时候用上了许多(齐答:反义词)。有个小朋友在生活中也收集了很多反义词,而且还编了一首儿歌,你们愿意读一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对歌》。
板书课题,齐读。
二、朗读课文
1、儿歌就在语文书74、75页,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白板出示没有拼音的儿歌,全班齐读;
4、老师拍着手示范读儿歌,读出韵律之美;
5、全班拍手齐读儿歌;
6、前后桌互相读,读得好就给对方画一颗五角星。交流:为什么给你的同桌画一颗五角星?
三、自主识字
同学们,有的生字宝宝可真调皮,你看(出示儿歌),它们变成了红色,这些红色的生字就是我们今天要认会的生字,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出示生字齐读,同学们读的真不错,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是怎么认识的?
同桌俩互相认读生字,全读对的在书上画一颗五角星,不会读的字由对方圈起来,再次互相监督认读,直到读对。
组长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测组员认读情况并说一说今天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
集体交流,加一加记住 “关”“旧”“短”“胜”“利”“简”“败”“深”;数笔画记住“单” “反” “失”。
形近字比较:退——很,浅——线
挑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教师点拨:我们也可以利用学过的生字和新字进行比较,从而记住要认识的字。
白板出示苹果图,做“摘苹果”的游戏,挑生给生字组词。(苹果摘下,露出小星星进行奖励。)
四、指导写字
出示会写的3个生字,观察字形以及占格,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挑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书上写,评一评谁能得到红五星,同桌互评。
五、朗读、理解课文
1、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他们分别表示了课文中的哪对反义词?
2、学生齐答。(正——反、新——旧、长——短)
3、教师做动作,问:老师刚才做的动作,可以用哪一对反义词来表示呢?引导说“进——退”。
4、还有哪对反义词可以用动作来表示?这位男同学听讲最专心,就让他来做一个给大家猜一猜。
学生跑到窗户边,把窗帘拉下来,生齐答:暗;学生把窗帘拉上去,生齐答:明。
这次挑个女同学来做一个。学生做“开关”电灯的动作,大家一起答。
5、请学生看一段事先排练好的表演(一次写字比赛)。请同学们说一说,比赛的结果怎么样?刚开始明明比小美领先很多,后来为什么落后了?挑生回答。(板书:虚心、骄傲)
教师总结: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事情,请同学们牢记只有虚心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骄傲自大,就肯定会失败的。(板书:胜利、失败)
6、(出示两幅剪纸作品),手工兴趣小组的同学剪了两幅剪纸作品,一幅叫“鹊登梅梢”,剪的时候可费事了,因为这幅图非常(生:复杂);另外一幅是“红双喜”,看起来比较(生:简单)。所以,学剪第一幅图就很(生:困难),学剪第二幅图就很(生:容易)。
7、做“找朋友”的游戏。(分发词语卡片)
六、拓展延伸
1、请学生分组编对对歌,比一比哪一组编得好?
2、出示教师编的对对歌,挑学生读一读,再全班齐读。
七、结束教学
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的收获大吗?今天我们能满载而归,是因为我们认真地对待学习,同时也是因为我们真诚的对待生活,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做人的道理。
板书设计:
3、对对歌
虚心
胜利
骄傲
容易
困难
失败 复杂 简单
第五篇:对对歌 教学反思
《对对歌》教学反思
学记语文以学为重,为学而教,那么我们该怎样去操作,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教学,学生又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学习状态呢?
在这节识字课我力求做到为学而教,寻求一个为学而教这种教学模式的突破口。
一、教学目标明确,主线清晰,重难点突出
这是一节识字课,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本次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学习“倒八字”、“斤字旁”两个新部首;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句式的节奏感;3、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日常生活中的反义词。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利用课文插图,在情景中学习认字。
教学开始,我利用课文插图说话导入,自然贴切,在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的过程中,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出学生读书的热情。如引出“新”、“旧”这对反义词时,学生找出新旧,我要求学生把句子说完整,一件衣服很新,另一件衣服很旧。(或者开学时同学们都发了新课本,到现在有一部分学生不爱惜课本,课本变得很旧了。)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创设情景,丰富生动的语言使识字教学富有情趣,增强识字课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符号加以还原。
在分析字形时,我提出了识字方法,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尝试让学生自主、合作的去分析字形,教师给予适当总结,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自学能力。有的反义词还可以用形体动作帮助理解。如:开门、关门、前进、后退等,识字方法多样且实用。在巩固生字时,学生先自主地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不准的字在标上音节后再读,这样提高了识字效率。利用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我利用书空的办法,让学生在脑海里先留下印象,因为这一课,我们是按两课时来设计的,在第一课时对生字进行书空让学生掌握生字字形对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指导在田字格里写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有更多的时间重点放在书写上,放在给生字组词说话上。
三、朗读形式多样化,凭借文本,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潜心读书得到了体现。《小学语文课标》也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形成独立阅读能力”。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课程怎样改革,放弃了读,就放弃了一切。在这节课中,我通过自读、齐读、对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体会反义词的字义,让学生悟出了对对子的规律,感受到了语文独特的魅力。
四、重视课外延伸
这堂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结合生活经验,注重从孩子的生活世界出发,调动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来学习。不仅重视读,还重视运用,从积淀转化为运用,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老师安排的自由写一写自己编的对对歌,实际上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一部分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如“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反义词”正由于我明白课堂不是教师的“讲”堂,而是学生的“学”堂,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才有了学生精彩的回答,热情的参与。在初定教案时,我们都在担心学生只能编一个字的反义词,没想到学生又带给我惊喜,我从14课里的一对反义词熟悉对陌生导入,学生马上投桃报李:安全对危险、安静对吵闹、粗心对认真、光明对黑暗…….整堂课都沉浸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学会表达了学习知识的过程。有时候学会放手,学生学的轻松,老师教的也轻松。
疑惑:反义词可以对成对子,那桃对李,柳对杨这种对子又有什么特点呢?因为有学生编对对歌时照着语文百花园这样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