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曾国藩》
读《曾国藩》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曾国藩,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湘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中进士后留京十七年,连升十级,37岁出任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官至二品。他丁忧回家时,正逢太平天国大军横扫湘鄂大地,于是,他在家乡拉起一支特别的武装——湘军,历经艰辛为清王朝平定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文人以武功而封侯的第一人,后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号“文正”。
毛泽东评价曾国藩,“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之役而完美无缺。使今人易其位,其能如此乎?”。蒋介石在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
曾国藩生平主要事迹:
读书阶段:
自称生性愚钝,十三岁参加科考,公考了七次,直到二十三岁才中秀才,不过后来挺顺利,二十四岁中举人,二八岁中贡士,不久赴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后,为翰林院庶吉士。他在京做翰林时,死乞白赖地见过朋友美妾,并且说来一些有伤大雅的混话后,觉得自己是世间最不堪造就的人。
“大考瀚詹”前:
曾国藩突然得知大考提前时,他说:“平时一向以为自己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现在竟是胸无点墨。这时就想起,倭仁、唐鉴两位老前辈多次批评我,应酬过多,交友过杂,告诫我精心寡欲,不为外物所动”。这次他明白靠自己是无济于事了,于是乎,他就想起了穆彰阿(穆彰阿,字子朴,号鹤舫,嘉庆十年进士,历任兵部、刑部、工部、户部侍郎,道光初年,任内务府大臣、理藩院尚书等职,朝中大多考试都由他主持)曾国藩得中进士,就是托庇于他的。此时,穆彰阿声誉不佳,“穆党”之议盛行。他去拜见穆彰阿,穆彰阿忽然问道:“近来还有什么议论没有?” 曾国藩心想,这是最敏感的话题,“穆党”中的任何成员都会惶然无所措。曾国藩断定,他们有两种回答:一,说没听到什么,这种回答既冷漠又生疏,它暴露出答话者的平庸和无所作为;二说恩师德高望重深得臣僚和万民的拥戴,这种回答则有阿谀逢迎之嫌。他思考片刻说:“要说林则徐大人,也算是个刚烈忠君之臣,他焚烧洋人鸦片,确实也解国人之恨,大振朝廷之威,不过,林大人和多数国人没有看到洋人坚船利炮的威风,不知晓我们国库空虚、军资紧缺的真相,也就不明白烧鸦片惹出了更大的麻烦。恩师高瞻远瞩,明察利害,罢林则徐而以琦善大人代之,乃是深谋远虑之举,可惜国人不察,致使恩师冤受绯言谤语。”说完穆彰阿大为感动,考后穆彰阿将他列为二等第一名。做翰林院侍讲:
自己升为翰林院侍讲不久,便奉旨前往养心殿,等了半天,没见皇上,于是就退出。当晚他把这件事告诉恩师,穆彰阿说:“你把养心殿壁间的字幅背下来。”次日,皇上在养心殿召见他,果然问起了所悬字幅(历朝圣训)的事,曾国藩早有准备,对答如流,皇上听了,频频点头。做礼部侍郎:
道光皇帝驾崩前,留下遗嘱说自己无德无能,丢了祖宗颜面,故死后灵位不进太庙,不用郊配。穆彰阿说:“这是先帝谦让之美德。”群臣反对:”说应该遵循先帝遗嘱,不然就是不孝。“曾国藩在此关键时刻做出了,让咸丰皇帝满意的答案。墨绖从戎:
曾国藩丁忧期间,南方太平军昌起,朝廷屡下诏令,使其办理本省团练,搜查土匪事宜。此时曾国藩以不官不绅的身份在老家拉起了一支军队。
他的练兵方针:
1、为湘勇编写《爱民歌》。
2、发高数额军饷。
3、每天训话,从思想上教诲。
在长沙训练期间为了避免与当地绿营军发生冲突,曾国藩只好带领湘军离开长沙,移至衡州。在长沙被绿营军围住,有性命之忧的时候,他咬着牙说:“打掉呀和血吞!”在此期间,朝廷三番五次地下征调谕旨,曾国藩均以准备尚未就绪为由加以推辞。
临渊履冰:最荣耀的日子,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太平军灭亡了,迅速膨胀起来的湘军成了朝廷的最大威胁,于是便开始裁军。
后期的曾国藩:令曾国藩节制所有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旗、绿各营及地方军,督兵剿捻。一年并无战果。命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授江苏巡抚李鸿章钦差大臣,专办剿捻事宜。朝廷下达上谕,责成曾国藩前往天津处理此案(天津教案,天津当地百姓对洋人教堂的一次攻击)。
个人对曾国藩的见解:
毛泽东的“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我不大认可,曾国藩治军有方,以至于后来蒋中正也只能追随其治军之道;就其本人无华夏之全局,为得功名不择手段。多少有些愚忠的表现。其治军虽可纳,但其作战之略,署不敢与之苟同,太平天国的举义也是无赖之举,我想也是官逼民反的缘故吧,为何不纳降军,甚至手无寸铁的降卒也被一 一处死。这也不能怪人家曾文正,华夏子孙对林则徐是无不敬仰,但林大人很快就被革职查办了,此事古难全吧。
曾国藩以一个文臣的身份为帅,投入军事,用一套前无古人的练军方针,几十年后,蒋介石用其治军模式,组建国民革命军,以至于后来成为八年抗战的主力,击败日军。在这一点我很赞同蒋介石的: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
湘军训练期间,他曾多次扛住朝廷的督促,均以准备尚未就绪一 一推脱。足见这人还是相当的理智,并且很有韧性,不义气用事,懂得与上级如何盘旋,这时他明白,完全听从朝廷指令必败;与其那样功亏一篑,不如舍弃小义,取其大义,这一点跟当年司马懿在雍凉私自募兵一样,与其背失地之罪,不如承担私自募兵之罪。这一点是为官从政必须具备的。
从招募湘军到裁撤湘军,十几年的时间里的大部分时间,几万湘军的粮饷均由曾国藩这个非官非绅之人自己筹集。当时他还是翰林的时候,倭仁、唐鉴两位老前辈多次批评他应酬过多,交友过杂,告诫我精心寡欲,不为外物所动。他们保留着中国传统的书生之气,只知圣贤,不知时事,现在看来倭仁、唐鉴不如曾文正,是有据可依的。可见“应酬过多,交友过杂。”的确对修文习字不利,但对为官从政也是有帮助的。
在剿灭太平军时,也历经艰辛,数次死里逃生。岳州、靖港之败(败于石祥祯),城陵矶之战(塔齐布斩杀曾天养才挽回败局),湖口、九江之败(败于石达开,这次曾国藩跳江自杀),南昌之困(石达开围困南昌城,突然东王杨秀清调石达开回京才解南昌之困)。
石达开对曾国藩的评价:曾国藩没有多少兵家谋略,但有两个优点,一,治军严明,湘军对老百姓不加以侵害,还能打硬仗;二,博采众议,有朋友刘蓉、郭嵩焘、左宗棠一干人都为他出谋划策,更有塔齐布、罗泽南、彭玉麟这些部下。
在曾鳞书六十七大寿时,由于战事吃紧,曾国藩不能回家,兄弟几人想助大哥一把,又怕父亲不同意,曾鳞书知道后写了一句话:粗茶淡饭布衣衫,这点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儿曹当之。曾国华看完,跪地含泪说道:“孩儿谨记父亲教诲,此番前去,当尽忠竭诚,将生死置于度外,绝不辱没曾氏家风。”
经典语录:英雄的预见是应该在芸芸众生之前的,当芸芸众生欢呼英雄胜利的时候,英雄早已转过身去投入新的格斗或像古代圣哲所标榜的那样隐退山林了。
第二篇:读《曾国藩》有感
读《曾国藩》有感
好几位朋友向我推荐《曾国藩》,闲暇之余,认真地阅读了一番。当初曾耳闻此书的火爆程度:成了亲朋好友之间馈赠的礼物,不过在那时的我看来,历史小说毕竟是历史小说,虚构不够火候,真实程度有限,激不起太多阅读的兴趣。如今,首先是作者唐浩明在卷首语中谈到梁启超、蒋介石、毛泽东三人对曾国藩的重视,给了我很多悬念和疑问:难道曾国藩是个懂政治的人物?为什么近世国人又斥之为奸雄?伴随存疑,阅读思考,掩卷沉思,颇多心得。暂且撇开曾国藩的政治谋略、军事才能不说,想谈谈此人的处世之道,对我不无裨益。
曾国藩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人,为人处世体现出中国文人的诸多特点。小说以母亲病故、回家奔丧开头,又以父亲仙逝、离开战事结尾,固然是作者地精心安排,却也从侧面展示了曾国藩孝的一面。对于父母的意见,曾国藩每每认真听取,即使为官在外,家书中也不忘双亲的养育之恩。对于师长,也是虚心听取教诲,态度诚恳。镜海先生唐鉴的举荐,以及和老师的交谈,处处显露为学者的谦虚。随唐鉴读书,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学会静心思考。曾国藩并以此言传身教,传授给自己的兄弟以及家中的孩子。
对于父辈师长,曾国藩敬重有加。对于兄弟孩子,他也是诚心恳切。每次回到家中,总是询问孩子的学习生活,关心兄弟们的读书事业。即使常年在外,也总是以家书传达父亲的教育之心,兄长的关切之情。他的家书每每提到如何为学,如何为人,精神道德于今日之我亦有所得。家信往往写得琐碎详尽,不仅谈读书、作诗文,谈为人出世交朋友,谈身心道德修养,也谈新闻时事,言辞恳切,情意深长,值得认真阅读。
在我看来,曾国藩对朋友同僚的所作所为是这本书热销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曾国藩能够礼贤下士?为什么他能够虚心请教别人?个人的力量学识有限,想成就一番事业,单靠个人的能力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形成一个自己的智囊团,对自己提供各方面的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贤士的远见卓识必将推动事业走向成功。曾国藩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以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别人的首肯。同时,关键时刻他又置同僚于不顾,这是曾国藩个性的一面,也可能是他致命的弱点。对于自己集团的人物爱护备加,那么对于与自己利益攸关的集团人物呢?不能置别人于不理不睬,在中国,很多事情孤掌难鸣。虽然有很大的权力,也不能轻视别人的存在,浮沉之后或者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熟读深思子自知,虽然只是浏览了一番,感觉收获还是很大,有机会还是想重新再读一遍。最后谨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勉。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
学生:周磊
第三篇: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曾国藩生逢封建石灰末世,在他少年时代经历了一个寒窗苦读,闭门不问世事人情的阶段。当时的他对于读书的志趣并不高,完全是为了科举考试。到了后来,他才苦志学业,勤奋读书,并激发自己努力读书。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煊赫而又颇具争论的人物。不过,凡是读过他的诗文,研究过他资料的人,都会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曾国藩一生都能坚持读书治学,并乐此不倦。
曾国藩成就人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品格自励、誓做完人的雄心壮志。他青年时便给自己定下一条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他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锐意进取自己终有一天,会像云中展翅翱翔的凤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引起九州的震动;如深山中的巨木一样,有朝一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立志是一个人成事之根本。任何欲成就大事业的人,就必须要先立志。从某种角度是说立志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刻刻按照自己的志向去踏实苦干,勤恳地践履自己的志向。而只有自己树立了远大志向并为之笃行践履,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出类拔萃、不流于俗的人,或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曾国藩做到了,因而他获得了成功。不仅如此,他奉行一生、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立言、立功、立德”,三者他都做到了。立言,他的著述、家书、日记,广为流传,至今仍被四处传阅着;立功,他挽救了清王朝;立德,他事事以身作则。正因为如此,他的头上除了“一品侯”的头衔外,还有“湘军创始人和领袖”、“太平天国的克星”、“洋务运动的领袖”、“近代史之父”等各种称谓。
读完了《曾国藩》以后,我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是他的读书方法比较科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先速读,再细读,正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一种读书方法之一。但他早在清朝时期就运用了。
二是他的读书理念讲究“三有(有志、有识、有恒)”,这是读书做学问之人应该坚持的。如果没有志向,则读书必定没有选择,没有目标,乱读一气,定无收获可言。如果不能认识到学问没有止境的道理,就容易形成止步不前、自得自满的境地。如果没有恒心,则不能长期坚持,不能把学习作为事业来做。
三是他注重德育。有“六则”、“八德”、“四课”之说。这其实与我们现在一直提倡的“德育为首”的教育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是他注重全面发展,应时择业。注重在德、智、体等方面共同发展,先要具备“做土民之想”。选择的职业要以与时代相适应为标准。同时,他在教育子女方面,强调扶植子女的特长,顺其自然发展,不可拔苗助长。
读完《曾国藩》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我不可以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我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有生之年好好和人相处,做到宽容忍让。有生之年好好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生之年好好珍惜得到的机会,不至于抱憾终身。有生之年好好工作,充实的生活最快乐。书籍是良师益友,是精神食粮。今后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会昌县第三小学
2015年8月10日
许传通
第四篇:读《曾国藩》有感
《曾国藩》读后感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这本书是一个朋友强力推荐的,刚刚开始只是粗粗的看了几页,后来我却是欲罢不能,每晚看到一两点,直至看完。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私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后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关于读书,曾国藩说:“吾不望世代得富贵,但愿代代出秀才”。世间流传久远的唯有知识和思想,读书可以学习知识,学习方法,掌握思想,形成思想。一个掌握了思想和方法的人,只要立志,干什么不能成呢?佛家云:“钱财乃五家共有”,老天夺之,他人觊觎,赌博,偷盗,败家子,只有知识和思想才不会与你共有。“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能改变人生的气象;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能改变人生的终点”。这是多么深刻,发人深省的话啊!
曾国藩识人、用人培养人才让我也十分感动。他培养的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后起之秀,近代中国风云人物。他那九弟在招募湘勇的时候,曾国藩送给他兄弟几句话,道出了识人的要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寥寥数语,放在现在来看,可能很多人会像我一样觉得这种识人之术只可意会,很难言传。曾国藩很在乎人的正直品质。
今天我们处在信息和技术日益更新的时代,曾国藩的时代离我们也远了,有人认为与时代脱轨了,可传统的东西真是愈久弥香。看完整本书后,我无法用一两句话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唐浩明先生查遍史料,生动客观地描写了曾国藩恢弘大气,跌宕起伏的一生。洋洋洒洒百万余字,浩浩荡荡妙趣横生,是一本的优秀人物传记。
第五篇: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在全区深入开展“我的梦〃中国梦”大讨论活动同时,我单位积极响应区里的精神,立即开展布置“我的梦〃中国梦”读书大讨论活动,要求每人读一本好书并写一份心得体会,下面我就对读《曾国藩成功真经》一书浅谈一下体会:
曾国藩劝诸弟学习的篇章字字句句令人心生敬意。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之所能从湖南一个农家子弟修炼成一代名臣大儒,功业,道德、文章令后世钦仰不已,他所靠的就是他一生恪守读书学习观。
关于读书求学的目的,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读书可以修身养性,使道德达到至美至善之境;二是通过读书来增强学识,获取专长,以便在社会谋求必要的生存和发展。他把读书的两个目的总结为“进德修业”。
读书讲“德业”,但对于“德业”,曾国藩把“德”放在“业”的前面。曾国藩告诫他的弟弟们:“读书必须体贴到人身上去”,也就是说用读书来匡正自己,把读书这一行为当成涵养自身道德的一个过程,在勤奋刻苦读书中修炼中通晓道德、开阔眼界、解放思想,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完美。和我们所说的“读书完善自我”、“读书温暖人生”同一个道理。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最初知道曾国藩,是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其一: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由他支持修建了最早的军事工业,他是创建中国近代海军第一人;其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他兵败靖港,欲投水自尽。
近来,读《曾国藩》,对曾国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方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存在,他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培育出来的最为优秀的成功者。他的成功经验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成功的关键在于是自我修炼,自强不息。
他可以启示我们,平民子弟照样可以成大事,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他是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任何靠山,完全靠自己的奋斗来成就事业。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教育之本。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应试教育。古代教育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来换得一官半职。现代的教育是为了应付各级考试,以获取文凭学位来谋职谋生。应试教育最大缺陷是忽视了对人的自身的培养。其实,世间的一切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本身素质的强弱,才是决定事情成败的最主要因素。我们从他后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可以看到早期人格修炼对他的影响。
中年以后的人格修炼重在修心,修心的要点在一个“静”字。人到中年,见闻增多,阅历渐丰,人脉繁富,办事有方,这是好事。但同时人也变得思虑过重,欲望太多,精力分散,神志纷披,则又不是好事。如何让复杂变得简单,让纷披变得清澈,让分散变得集中?这需要修心。修心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静”字。看好一个大目标,心无旁骛。
做事要开张,做人宜收敛。他做事轰轰烈烈、大气磅礴,但在做人上却很收敛,他处处谦退,不露锋芒,甚至韬光养晦。他对自己的家人,也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他们不要逞能逞强,不要招人闲言,要知福惜福。此外,对于我自己,我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其一:我走路轻浮、身板不正,讲话欲速太快,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欠稳重;其二:虚伪,不愿在人前承认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己的得意处,又往往过于张扬;其三:做事欠干练,整体性、大局观不强。既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生活中,我会注意克服,培养良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