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时间:2019-05-15 02:4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第一篇: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很多人在听到“工匠”两个字的时候,一定会颇为不齿。他们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是一种体力劳动者,仅仅靠体力和汗水获取收入。

事实上,工匠之所以为工匠,首先必须是一门技术的掌握者。从造纸术到打印机,从蒸汽机到航天卫星,从鲁班的锯子到现如今的各类仪器。技术,显然是社会不断前进的主要动力。一个社会拥有怎样的时代特色,通常都会在掌握着重要技术的工匠身上得到体现,刻下烙印。裁缝、厨师、药师、木工、修鞋匠、吹糖人、杂耍匠……组成了一个丰满多彩的社会。因此,工匠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当下,我们说起“工匠精神”总会首先想到瑞士,瑞士人以“工匠精神”制表,造就了誉满天下、畅销世界的瑞士手表;日本也不可小觑,日本人小野二郎倾其一生潜心研究寿司最好的味道,成为日本的“寿司之神”。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工匠”的渊源,其实,它是原原本本的中国创造。“工匠”一词最早源于“庖丁解牛”的故事,这也就与厨师有着必然的联系。故事里的厨师告诉后人: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诚然,烹小鲜若治大国,我想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经济发展对熟练技术人才的需求还有相当距离。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市场需要要求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无缝对接面向工作岗位,因此职业院校必须从学校时期就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以便能使学生养成对于学习、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让每一个人能够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职业。技术人才恰恰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他们唯有脚踏实地、专注持久的锻炼技术,方能在所处领域成为专家和品牌。

近日,一段关于央视走进新东方烹饪、万通汽修、新华电脑等学校采访拍摄,解析职业教育发展的视频广受关注。通过学校学习掌握了烹饪技术的毕业生们在就业双选会上信心十足的自主选择,一些大学毕业生为了能找得一份更好的工作而转行学习烹饪,这样的事也屡见不鲜。从视频中还可以看到,新东方学生在操场上练习翻锅、刀工的样子,不急不躁,颇有严肃工匠之风,大器将成之味。虽然,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庆幸的是,仍有优秀的职业院校始终致力于将自己的严谨、专注传递给更多的人,以期能为社会输送跟多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愿所有职业院校都能带着一颗“工匠”之心,以培养“工匠”为目标,培养优质毕业生,职业教育唯此才能成为社会平衡发展的动脉力量。

第二篇: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

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

陈雪峰

(辽宁省朝阳市向东高级技工学校 朝阳 122000)

摘要: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政府报告中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制造的未来走向和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作为传授职业活动所必需的技能、知识和态度,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必然在培育工匠精神中承担重任。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精益求精

2015年,央视《大国工匠》的片首语这样写道:“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他们是劳动者,一念执着,一生坚守。”短短的几句话,每每想起都心潮澎湃,他们身上的坚韧不拔的意志,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时时激励着我们。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一般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即既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还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其内涵包括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

二、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能人才的重任,必须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便能使学生养成对于学习,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让每一个人能够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职业,技术人才恰恰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然而因为社会认知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一度使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缺少,不少学校缺乏对培育工匠精神重要性的认识,重技能而轻职业素养,因此必须及时纠偏,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重塑,并成为职业教育的灵魂。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推动这“三个转变”势必需要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而要造就更多的工匠,就必须重视职业教育,注重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一是要转变目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充分认识技能劳动者发挥的巨大作用,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视为低人一等的教育,家庭和社会对职业教育也存有偏见,以至于家长,学生都认为读技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如果社会仍用有色眼镜看待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就不能重拾,二是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既要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又要让学生领悟“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精神

2、职业教育中坚持职业标准,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与能力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平等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改变职业教育那种只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以人为本”与“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人文素质结合起来,坚持现代职业教育的标准,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现代企业要求职业工作者具备团队合作、善于创新、勇于竞争、敢于担当的能力品质,同时还要求职业工作者具有精益求精的品质与意识,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尊重企业的用人标准,并将其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之一,在实践教学中严格按照相应的人才培养标准执行,不断提升学生的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实践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循序渐进、精益求精的品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与职业技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突出的特长进行培养,并将大国工匠的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与精通一门应用型的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学生的职业技能的特征,以学生就业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职业评价、社会实践、文化交流等方面渗透“工匠精神”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教学,更要注重思想道德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与学习,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与品质,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态度与思想行为,将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

3、职业教育中要坚持规范操作,培育学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

一丝不苟要求学生在职业行动中能够做到耐心、细致、专注、持之以恒,能够严格执行企业的操作规范与生产标准。在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职业教育中,教师要能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行为、环节、细节,处处都能够严格按照企业的生产规范要求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专注的职业品质,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用心观察,细心操作、耐心学习,对于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按照严格的规范操作,因为每一个细节的耐心操作和学习,在实践操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专注的态度,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与服务的技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的体现。为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将企业的规范操作引入到课程教学,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将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提升学生的耐心、细心、用心的品质,加强工匠精神的渗透与教育。职业教育的核心不仅要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的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有效的对“工匠精神”进行传承与发展,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或者实践创业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耐心、信心、爱心、用心等职业精神,只有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通过这种行为习惯的训练,最终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敬畏工作的姿态来认识与对待自己职业,才能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与创造力。

4、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怀,培育执着敬业的职业精神

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不仅仅要求职业工作者具备坚韧不拔、耐心、细致、持之以恒、乐此不疲、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与职业情怀,还需要职业工作者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与一身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能够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只有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才能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能只是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还要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对职业院校的文化课程进行现代化职业的改造,将现代的职业、产业、行业、专业结合在一起,充分的融合到现代职业课程教育体系中,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敬畏和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工作的职业情怀。在学生的职业教育与学习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事业心、爱岗敬业的精神、感恩之心、团队合作精神、竞争精神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培育学生对职业的忠诚度,进程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怀,教师要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实施影响,提高学生对岗位职责的认知能力。职业院校应该与企业进行合作,严格的按照企业的生产与实践规范标准来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让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躬行践履、知行合一,规范自己的实践操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合作、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实现从知识、技能、态度到素养、精神、能力的高度融合,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怀,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真正落实“工匠精神”的培育。

四、结束语

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向社会输出更加有用的人才。文章简要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实践教育中充分的发挥现代校企合作教育的优势,通过企业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与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在校企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将企业的规范与生产标准有机的融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情怀,培育学生的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得学生具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业务意识与工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最终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社会的发展。

第三篇:瑞士:推崇“工匠精神”从职业教育做起

瑞士:推崇“工匠精神”,从职业教育做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而对“工匠”的重视,正是世界“首富之国”瑞士的成功秘诀之一。什么?瑞士大部分学生竟然都爱去“蓝翔”?去瑞士之前看到数据,三分之二的瑞士学生初中毕业就选择了职业教育,选择上大学的仅有三分之一。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毕竟是瑞士啊!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难道不是越发达的国家,大学教育的普及率就越高吗?高收入、高福利、手表、银行、滑雪……瑞士的形象已经和这些名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外界看来,典型的瑞士人应该是这样的:轻松接受大学教育,然后进入银行工作,拿着高收入,周末去滑雪,衣食无忧地度过一生。然而,身处瑞士后,才发现这种想象太简单了。瑞士人拥有高收入,这是肯定的——平均月工资6439瑞郎(合人民币42000元左右,2012年联邦统计局数据);单身者月入2200瑞郎,就已经低于贫困线,要拿救济了。这个贫困线标准比意大利、西班牙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平均工资还高。周末去滑雪也是大多数瑞士人的冬季消遣,在火车站甚至大街上,扶老携幼背着滑雪板的人,随处可见。但是,在银行等金融领域工作的瑞士人,只是少数。关于大学教育的想象更离谱——选择上大学的瑞士年轻人,实际上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就选择了职业教育,一边当学徒,一边上学。因此,多数瑞士年轻人的生活其实是这样的:16岁开始找工作,然后每周三天或四天在企业当学徒,其余

一、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1学徒工是怎么工作的19岁的伊克尔·阿塔曼,就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在瑞士迅达集团总部,我见到了伊克尔,他是这家世界第二大电梯供应商设计部的学徒。伊克尔肤色较深,胡子浓密,有着典型的中东人长相。果不其然,他告诉我,父母都来自土耳其,他是第二代移民。初中毕业后,他选择当学徒,如今已经是第四年,马上就要结业“出师”了。通常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蓝领”,但瑞士的职业教育既培养蓝领,也培养白领。换句话说,只要是应用型的职业,都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譬如记者编辑、电子工程、经营管理,等等等等。在瑞士,有230个职业可供学生在职业教育阶段选择。身为学徒,伊克尔是怎么工作的呢?“跟其他学徒一样,在前两年,我们每周有三天在企业工作,另外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后两年就是四天在企业,一天在学校了。”伊克尔说话时,有一丝腼腆,但一谈到电梯,他的语气就变得自信起来。“你们一定很想知道设计部学徒都做些什么。”他将我们带到两部电梯模拟装置前,“这两部电梯模型,都是我们学徒做的。”第一部是一个简易的电梯模型。用手摇动提供动力,电梯就可以上行下达,自动开关梯门。红色轿厢、黑色梯井,虽然简易却很漂亮,“可以在展会上向大家展示电梯是怎么工作的。”▲19岁的学徒伊克尔和他设计的手摇电梯模拟装置。无界新闻记者高美摄学徒的前两年,他们被分成八人的学徒小组,每组负责设计电梯的一个部分,譬如电梯井、轿厢等。多大的电梯井适合多大的电梯轿厢?伊克尔完全没有概念。他先用纸板搭模型做起,然后慢慢熟悉起来。这部电梯,就是他在学徒前两年的作品。相比之下,第二部电梯模拟装置就要高级多了:采用电力装置,有上下按钮,也有感应装置,手放置在电梯门中间,正在关闭的梯门会自动打开,就是一部迷你版的电梯。▲学徒们做的动力装置电梯模拟器。无界新闻记者高美 摄“学徒的后两年,我们就要自己独立来设计这样的电梯了。”伊克尔说,根据电梯的不同需求,设计部学徒要算好各种技术参数,画出电梯工程图,“然后给电子部和机械部,大家一起合作,来真正做出这个模型。”瑞士学徒分为两年制和三四年制,但大多数学生选择的都是三年或者四年。学徒期满后要参加一项考试,考试通过了,就可以拿着这个证书找工作了。想继续上大学?也没问题,可以参加联邦职业会考(FVB)。通过之后,直接入读瑞士的应用型大学。伊克尔想直接工作。迅达是国际知名企业,对学徒们很有吸引力。学徒期间的平均年薪是14000瑞郎(约合91000人民币),拿到资格证后,起步年薪涨至6万瑞郎(约合人民币40万)。在看了伊克尔的电梯模型后,迅达集团全球安装部主任库特·哈尼问他,有没有考虑过直接留在迅达工作。伊克尔高兴地差点跳起来,“能留下来当然十分开心!”“这其实有点像中国的’关系’。”在中国工作过多年的库特·哈尼这么形容。他本人也是学徒出身,并对此充满自豪。在他看来,学徒制增进了企业和人才之间的双向了解:学徒了解了企业,学到了企业需要的技术,“而在当学徒的四年中,公司也全面了解到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在迅达集团,拿到资格证的学徒中有61%选择直接留下来工作,19%选择了其他职业路径,其余20%选择了入读应用型大学。216岁时的重大人生选择瑞士学生的分流从初中就开始了。初中毕业时,大概16岁,他们就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读大学做研究,或者直接工作,这是两条道路。前者读普通高中,后者读职业高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后者。19岁的女生郝瑞蒂娜觉得学徒制很好,“不用等到27岁再去工作,可以更早适应职场,更早自立。”说这话时,她正在伯尔尼市的WKS——该市最大的管理培训职业学校——上课,课程是经济法。每周有三天的时间,她要在一家安保公司管理部当学徒。▲郝瑞蒂娜和同学们在职业学校上课。无界新闻记者高美 摄在郝瑞蒂娜的同学看来,他们选择职业教育的原因还包括不喜欢学术、出于家庭实际情况、大家都这么选等等,也有人是因为学习实在太差没能力读大学。不过,16岁做出的决定,并不意味着他们一生的职业就此盖棺论定。无论是选择职业教育,还是就读研究型大学,在之后的人生阶段,瑞士的年轻人们都有充分的自由和机会转换赛道,尝试另外一条道路。20岁的费比安·乌莫,就属于转换赛道的那批人。初中毕业后他选择读普通高中,但后来发现自己喜欢动手、做实际的工作。他也来到了迅达,成为了电子部的一名学徒。他要学习焊接,也要学习如何编程。“第一年你得知道把哪个零件放到哪个地方,”费比安拿起一块电路板指给我看,“光学习做这个就花了好几个星期。”不过,费比安将当前的学徒经历视为积累实际经验的必要阶段。学徒结束后,他想进入应用型大学就读电子工程。▲20岁的费比安是一名电子机械学徒。无界新闻记者高美 摄费比安的对面,是一个穿帽衫的金发小男孩,正拿着钳子摆弄着什么东西。“他是亨利,来我们这里体验学徒工作的初中生。”费比安介绍到。在瑞士,初中毕业后究竟走哪条道路,家长们的意见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们自己的选择。从7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一)开始,瑞士中学生就开始上“职场世界”课;8年级下学期,学生们可以选择去企业待几天,亲身体验学徒要做些什么;9年级开始投简历,申请企业,面试,像找工作一样来找学徒岗位。15岁的亨利正上8年级,对电子挺感兴趣,“想了解一下电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迅达电子机械部呆了两天,他的体会是:“你需要不断地做,做一遍又一遍,才能比较熟练。”▲15岁的亨利来体验学徒生活。无界新闻记者高美 摄3千里迢迢到瑞士当学徒在瑞士,做学徒从来不是迫不得已的选择。21岁的托比亚斯·赫尔佐格,几乎可以说是千里迢迢专门到迅达集团当学徒。托比亚斯也是瑞士人,但他在香港出生和长大,父母如今仍在香港居住。他已担任学徒三年,岗位是综合机械技师。用粤语和我们打了招呼后,他赶紧让每个人都带上了防电弧光的眼镜。和其他学徒一样,托比亚斯也是企业、学校两头跑。只不过,由于他已在德国读完了普通高中,所以学徒在瑞士要用四年读完的高中他两年就修完了。去年他申请了卢塞恩应用科学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每周前三天,他在迅达做学徒,其余时间回大学学习。学徒的前两年,一直在车间里学习铣削、生产、装配。外界看起来或许比较枯燥,但托比亚斯对自己的工作特别有热情:“我就是热爱机械,只要工作和机械相关就行。”▲21岁的托比亚斯在实际工作中接受学徒培训。无界新闻记者高美 摄跟找工作一样,申请接收学徒的公司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迅达集团这样的知名企业。郝瑞蒂娜说,他们平均要投14份简历,才能找到一份学徒工作。托比亚斯和伊克尔当初找学徒公司的时候,也投了七八份申请。“如果你真的特别想要这个机会,你肯定会好好准备,就不会觉得难。”伊克尔说。托比亚斯点头表示同意,并补充道,“如果你就是想混,随便试试,那可能就难了。”4瑞士要“出口”学徒制瑞士职业教育的传统,到底源自何时?面对这一问题,库特·哈尼想了一会儿,“太久了,比迅达的历史还要长。”(迅达集团成立于1874年)。这种企业、学校结合的“双轨制”职业教育,在德国、奥地利等其他德语国家,也都很盛行。但论普及率,还是瑞士最高。德语是瑞士的官方语言之一,讲德语的居民占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二。“学徒制”存在于德语国家,和这些国家重视“手艺人”的传统分不开。德语有句古谚——“手艺能从土壤中获得黄金”——显示了人们对手艺人的重视。瑞士重视职业教育,也和本国国情密不可分。瑞士境内多山,地势高低起伏,时雨时雪,如今看来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在18、19世纪,只能用环境“恶劣”来描述。加之资源匮乏,多是原材料进口加工业,瑞士产品比竞争对手的就要昂贵得多。要具有竞争力,瑞士的产品质量就必须强过对手,这就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认同。瑞士普通高中并不免费,职业教育却是免费教育,由此可看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瑞士的职业教育体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被称为“一个使命,三个伙伴”。“三个伙伴”分别是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专业机构。瑞士没有联邦教育部,负责教育的部门是联邦教育、研究和创新国务秘书处,主要是负责宏观战略管理以及资金支持。州政府有较大自主权,负责本州职业教育的实施,譬如监督学生与企业签订的职业培训合同的实施情况,以及对本州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经费支持。学徒制的关键,则是企业和行业协会的结合。企业为学生培训提供场所、设施和岗位,提供学习培训经费并向学徒支付一定的薪金。而各种职业、专业和行业协会决定职业培训的内容,并接受政府委托协助组织职业资格考试、组织实施本行业的职业培训等。行业协会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设立行业培训中心。迅达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可以设立自己的培训中心,但大多数瑞士企业是中小企业,很难有组织地对学徒给予整体培训。中小企业可以将学徒培训委托给行业协会,承担一半的培训费用,另一半则由公共基金支付。瑞士人为自己的学徒制感到自豪,甚至希望出口这种模式。2010年6月,瑞士联邦委员会发表的《教育、科研与创新战略》中,提出瑞士学徒制模式“作为出口财富”,必须“更好定位于国际水平”。如今在中国、印度、巴西等地,瑞士已经开展了一些技术工人的双轨培训课程。瑞士的邻居们也在借鉴这种模式。在一些欧洲国家,一方面是青年人大量失业(意大利的年轻人失业率已经达到40%),另一方面,大量技术含量高的科技岗位却找不到合格技术人才。英国已经于2012年开始大量投资提供学徒岗位,尽管英国人还是普遍以为学徒制只适于体力劳动职业。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年轻人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感到骄傲,有成功的故事激励他们。

库特·哈尼“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年轻人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感到骄傲,有成功的故事激励他们。”库特·哈尼一语中的。他知道其他国家职业教育和瑞士学徒制的根本区别——这些国家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是“二等教育”。“我本人就是学徒,公司的很多高层也是学徒出身,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否则,学徒制不会成功。”

第四篇:人生处处都需要工匠精神

人生处处都需要工匠精神

看标题,你以为我在写枯燥的议论文,所以不看下去,是真的吗?

—— 小编的疑问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写和以往不一样的议论文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

在这个人人都想创业暴富,网红选秀,弯道超车

分分钟成为名人的时代

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与众不同而富有个性的人

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浮躁气息充斥着整个社会 而踏踏实实地读书,一丝不苟地工作 和一个相爱的人携手共度一生 倒显得胸无大志,庸俗不堪了 “天天都是这个工作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90后的老板一抓一大把,你多大啦?”

“你就是不了解自己,连自己想过啥样的生活都不知道”

……

似乎只有特立独行才算风格平凡本分就是拖后腿,就该被无视

所以你一毕业 就一定要会跳槽会提身价 倘若你毕业签下一份工作 孜孜不停地专研这一份工作 和你亲近要好的同学就会过来劝说

“你到现在还是干以前那份工作,那你的人生现在就可以看到头了”

所以很多父母

带着十几岁的小孩到处参加选秀

逢人就炫耀“他是真的热爱,在这方面他是天才”

几年下去,依旧没一炮而红 却导致孩子考学文化课的成绩都不够

所以谈个恋爱 不规规矩矩认真恋爱

非要变着法儿地搞出180出噩梦式的相处镜头 把一场简单的恋爱演化成一连串狗血的故事

不作死就不会死

到头来,还恨不得对全世界大喊一声 “姑娘我是踩着人渣的肩膀过来的”

所以结婚以后 如果不本分过日子,非得闹几次离家出走

似乎都不像是两个人在过日子 我们对待明星家庭的生活态度就是这样

如果时不时地没有点绯闻

那么两个人距离突然“被离婚”的消息就不远了

……

我们看过听过太多

“人生如戏,认真你就输了”的言论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凡事不要认真 差不多就行了

并把这种不认真之处发扬光大

走不寻常的路 你的人生才会不平凡 可是这样的人生真的是精彩?

大家工作都是干一行爱一行 你干不久就怕苦怕累连连跳槽有意思吗?

专研一行工作几年内就经验丰富

常常跳槽最后还是在各公司四处流浪

是不平凡了,是精彩了

可是意义在哪里?

日子不是演出,你没有观众,更没有演出费

相反,我宁愿相信“一万小时理论” 在任何事情上,如果你花费了一万个小时

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就像如何才能提高阅读的速度一样 跳读、略读什么的都不管用 长期来看,你从头读到尾 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就是最快速的

踏踏实实就是捷径!

如此看来,白天朝九晚五 晚上家人相聚,孩童打闹 锅碗瓢盆,柴米油盐 吃得惯平常饭,穿得了普通衣

也是值得赞美的人生

其实孜孜不倦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因为归根到底,它才是人生的底子

比如人生这件事儿

靠炒作(搞绯闻、杜撰故事、说相声……)靠作假(感情作假、读书作假,工作作假……)以及各种小聪明(投机倒把、以次充好……)

最终都会树倒猢狲散 剑走偏锋?屁咧!

人生,归根到底还是要踏踏实实地

走好每一步 细心过日子,认真干工作 这样的人生已是不平凡

第五篇:工匠精神

打磨匠心,坚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读后感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一词红遍大江南北。付守永先生著的《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这本书也许是契合了某种情结、思绪,我用了差不多一下午的时间,中间几乎没有停顿就读完了。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工匠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作者以深刻独到的见解,阐述如何弘扬人类最基本的工匠精神,把工作上升为修行,呼吁我们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匠”的偏旁“匚”指的是木工的工具箱,“斤”指的是斧头,所以“匠”的本意是木匠。后来,“匠”逐渐成为具有专门手工技艺的人的特称,只要是巧手的手工艺人都被称为“匠”。细细追随来看,中国古代一直不缺匠人文化,甚至历朝历代对匠人一直都十分推崇,这在流传至今的中国语言中仍然能够寻到痕迹,比如中国成语中的“别具匠心”“匠心独运”“能工巧匠”“巧夺天工”,这些都是对匠人的赞美之词。

何谓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中国历史上,工匠延绵不绝。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在2015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也介绍了不少拥有顶尖技艺的一线匠人。最近的热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那些从事珍贵古漆器、镶嵌、织绣、木器、青铜、瓷器、书画修复的匠人,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他们都有匠人的特质——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为什么要培育工匠精神?中国有悠久的匠人文化,工匠不曾消失,但工匠精神却成为当今中国社最稀缺和最呼唤的东西。工匠精神落在国家层面,是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工匠精神落在企业层面,是重视质量、打造品牌;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则是打磨匠心,坚守工匠精神。

所谓打磨匠心,就是要精益求精,以虔诚的姿态对待你手里的每一件“小事”。其实做工作就是做结果,也许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完成什么样的结果,只管我在做这份工作,我做了这份工作,至于工作的结果和质量与我无关。其实,上班时间得过且过,最终浪费的还是自己的人生。有的人终其一生不过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有声有色。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不同。把工作当作是一种修行,才能做出极致的产品,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所谓打磨匠心,就是要严谨专注,因为专注,所以卓越。乔布斯曾说:“工作将占据你生命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从事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工作。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人都希望在工作之外也能有所成就。一件简单的事重复做就能成为专家;重复的事用心做则会成为赢家。用沉淀的工作态度,专注地深耕一件事,那么工作将带来人生的希望和意义,以及证明自己想要的价值。

所谓打磨匠心,就是要爱岗敬业。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这也是很少有工匠会去改变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树木没有根基,如何枝繁叶茂;国家没有工匠精神,如何让大国崛起;企业没有工匠精神,如何缔造中国制造;个人没有工匠精神,如何实现自我?匠心需要打磨,工匠精神需要坚守。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就,也难得“四两拨千斤”的能人。所谓的终南捷径,不过是自欺欺人。如今,工业化、“互联网+”取代了小作坊,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精神却不会变。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或者风雨过后看到彩虹的,永远是那些坚持自我、坚守“工匠精神”的人。让我们携手,让匠心归来!

下载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匠精神

    万法归一 坚守“匠人”之道《论语》有这么一句话:“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何为“无欲速”,从生活角度,可称之为慢的生活态度;从工业角度,则强调的是一......

    工匠精神

    “工匠”严谨、坚持、专业、敬业。以无可替代性的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为其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绝不可缺少的。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本意是指工匠对于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从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来看,一是认真规范。绝不投机取巧,确保每道工序、每......

    工匠精神

    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每个人都会为自己那些美丽的梦想而奋斗着,繁华过后物是人非,终究到头来,谁还会保持那个最初的自己?在人生的追梦途中,我们要时刻的追问自己,有没有错过最美好......

    工匠精神

    18. (原创题)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由3000多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结构精巧,工艺复杂,铸造精致,综合使用了铸造、......

    工匠精神

    材料一: “工匠精神”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

    中职学校心中的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谈到“工匠精神”,进入我脑海中的第一个词汇是“巧夺天工”。在人类进步史上,无数个建筑史上的奇迹切合了这一词语。居庸关前哨宛如卧龙的八达岭长城,成都平原的西部......